青少年活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青少年活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青少年活动

青少年活动范文1

[关键词]:美日青少年 公益活动 启示

公益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柱,越来越多的国家与民族对发展公益事业的重要意义达成共识。中国青少年的公益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少年中深入开展公益活动,形成开展公益活动的长效机制,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国外发达国家青少年公益活动的现状,为我国的青少年公益活动提供有益借鉴。

一、美日青少年的公益活动现状美国开展青少年公益活动的目的是培养优秀公民,其公益教育不仅纳入了美国的教育体系,而且有法律和社会机制的保证,主要体现在:参与公益活动成为青少年的一种习惯,很多小学、初、高中学校里,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参与社会服务的经历,有些学校在高中阶段就要求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并以此作为学生毕业的一个必要条件;开设专门的社会公益的监管机构,如公益学习协会、公益学习信息中心等,为青少年提供专业指导与评价。还有很多的机构接受和指导学生的公益实践活动,如基金会、社区中心、博物馆、图书馆等。很多大学会把申请者的社会公益经历看做是一条“隐形”的录取标准,一些用人企业或机构更会把应聘者大学期间甚至小学、初中时期的社会公益经历作为是否聘用的重要参考标准。日本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重视青少年素质的培养。校内外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培养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日本青少年公益活动的开展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政府的重视,从教育、经济等领域给予大力支持。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教育体制改革,把培养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理念,把公益精神划入校内教育教学中,进行深入的思想品德教育。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完备的公益活动体系,全方位、多角度地举办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二是完整的公益法律法规体系,凡涉及公益事业发展、机构组织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法律体系详细而明确,保障了青少年公益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青少年公益精神的传播。美、日等国高度重视青少年公益活动的发展,一是政策上给予支持,二是经济上给予保障,三是制定相对完善的公益活动的法律法规体系,以至把青少年公益活动纳入了国家课程教育体系。那么,我国的青少年公益活动开展如何?通过调查问卷发现我国青少年公益活动的现状令人担忧,一是青少年对公益活动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全面;二是青少年公益意识淡薄,对参加公益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没有正确的认识,大部分是在家长和老师的要求下参加的;三是青少年参与公益活动的途径和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四是相关部门对青少年公益活动重视不够,缺少宣传和监管;五是青少年对公益活动满怀期望,希望公益活动的组织形式再丰富一些,活动内容可考虑一下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和成长需求。

二、美日等国青少年公益活动实践给我们的启示

1.加强政策支持与经济扶持要推动公益活动的开展,首先,政府要加强政策支持,借鉴先进国家把公益活动纳入中小学课程教育体系,针对我国国情制定青少年公益活动在校内的实施方案。其次,增强经济扶持,发挥校外教育的作用。经费是校外少年宫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公益活动面临的首要问题,公益活动要做大做实,活动中心的服务对象就要扩大,特别是贫困儿童、留守儿童、外来农民工子弟等需要服务。增加财政的投入力度,安排专项的建设和活动经费,是确保青少年活动场所、青少年活动开展根本性改观的重要保障。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国际经验表明,公益事业的发展需要政策法规的规范与推动。完善青少年公益活动的法规体系,一是政府应对青少年公益活动出台相关政策,激励社会组织等参与到青少年公益事业中来。二是政府应鼓励地方积极出台促进青少年公益事业发展的法规政策,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公益事业发展的多层次法规政策体系。三是政府应出台一批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法规,解决社会高度关注的青少年公益活动的组织及相关组织团体的行为不规范和公开透明机制不明确等相关问题。

3.培育公益意识,树立公益诚信青少年对公益活动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深入,出现了认识上的不足和理念上的偏差,甚至还存在不少误区。比如,有青少年认为公益服务就是义务劳动,有青少年认为参与公益活动就是为了做秀。这些理解误区严重挫伤了青少年参加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为培养青少年的公益意识产生了障碍。还有受助者的“假托”和施助者的“伪慈善”在青少年公益活动中的出现,造成了青少年公益组织的价值观失落、诚信缺失等。培育青少年公益意识、树立公益诚信需要校内外和家庭等社会大环境的宣传渗透。学校普及公益知识,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家长正确引导价值观,社会营造公益成长环境,共同促进公益文化精神的传播发扬。

4.搭建公益平台,丰富活动形式

一是学校搭建平台,建立常规的校园公益活动。二是校外活动中心搭建平台,开展可持续的综合实践活动。三是社会爱心人士搭建平台,整合社会力量传承公益精神。借鉴国外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形式,创建多元化的公益活动形式是我国青少年宫和活动中心的服务内涵。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积极组织公益讲座,涉及安全、环保、心理健康等知识普及;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比如安全体验、环保动员、科技探索、文艺义演、参观学习、职业体验等活动。围绕青少年品德、文化与能力建设,积极开展尊老助残慰问帮扶的手拉手、传承与交流民间传统文化等活动;积极开展能力拓展训练营,文艺特长比赛等活动。针对贫困、留守及特殊青少年儿童,积极开展兴趣特长培训、文艺社团体验等活动,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圆梦活动。

5.完善公益监管和服务体系

加强青少年公益监管体系,一是推行公益活动信息公开透明制度,完善活动的追踪、反馈和公示制度。二是建立健全适合青少年成长需求的公益活动体系,定期青少年公益事业的发展报告。三是推动形成监督有力、规范有序的公益监管机制,努力为青少年公益活动的健康发展制定法律监督、行政监管、公众监督、舆论监督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等监督体系。完善青少年公益活动的服务体系,推动青少年公益活动广泛、深入、持久的开展。一是加强从事青少年公益活动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大力推动活动人员的职业培训工作,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二是加强规范开展青少年公益活动的流程,设置完整的活动体系课程,不断丰富活动的服务内容,努力提升活动的服务技能。三是建立健全青少年参加公益活动的权益保障制度,根据青少年成长需求建立开展青少年公益活动的研究和实施中心,推动社会购买服务制度,充分发挥社会服务作用。

青少年活动范文2

本次暑期活动自7月20日起至8月15日结束。在这为期一个月的活动中,近50名**学校的青少年参与其中,社区通过邀请司法、公安系统的老师讲座,组织学生观看爱国教育影片,参观“七一七”戚家山纪念碑,组织青少年志愿者参加公益劳动,开设暑期市民学校爱国课堂等形式陶冶青少年爱国情操,引导青少年为构建和谐社区作贡献。此次暑期活动赢得青少年以及家长的支持和广泛的好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革命英雄驻我心”夏令营

夏令营以“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线,开展的活动有:

1、7月20日上午,在社区活动中心举行了夏令营开营仪式,社区领导及工作人员,**学校辅导老师,以及参加夏令营的50位学生出席了开营仪式。仪式上,社区主任对本次夏令营活动进行部署和安排,并举行了授旗仪式,使本次红色夏令营更有时代的使命感,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严谨。**电台对我社区夏令营开营仪式进行了报道,活动信息在小港街道网上登出,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2、利用社区图书阅览室和多媒体室,组织学生在7月21日至8月10日的每星期一、三、五上午,读阅革命英雄故事、观看红色爱国影片;每星期四晚上6:00—8:00,邀请**学校的音乐老师为夏令营的学生教唱革命歌曲,通过故事、影片、歌曲中的爱国内容,直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8月6日和8月10日举行抗日歌曲大比拼和革命英雄故事演讲比赛,学生们积极参加踊跃报名,每个人至少参加了一个比赛项目。**学校的老师担任评委,并评出了奖项。通过比赛的形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竞争意识,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那些熟悉的抗日歌曲和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更是让学生从不同侧面深刻认识到英雄的伟大,党的伟大。

4、8月15日上午,社区组织35名学生参观了“七一七”戚家山纪念碑,**学校教导处主任也参加了这次活动。学生们在社区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共同回顾了65年前发生在戚家山一带的抗战故事,革命英雄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了祖国领土,取得浙东抗战胜利。学生们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不禁感叹今日生活的来之不易,爱国抗日的故事极大地鼓舞了学生,鼓励他们继承和发扬老一辈英雄的光荣传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之后,我们还在纪念碑前举行了爱国知识竞赛,使这个竞赛更有深刻的意义。

二、开展青少年志愿者活动

1、社区是我家,整洁靠大家。8月5日,社区组织15名青少年环保志愿者开展了一次“绿化家园,美化心灵”的活动。学生们顶着烈日,活跃在小区各个绿化带和公共场所。他们用自己的汗水换来了小区的整洁,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主人翁”精神。

2、8月13日,“小小网吧监督队”志愿者再次行动,在**城区内开展了一次网吧监督活动。10名监督队员胸配红牌,手拿小本,在小港文化站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对**城区内3家网吧进行了巡查监督。一有发现小学生在上网,监督队员毫不留情地上前劝阻,表现出极强的责任心。

三、市民学校为学生开设暑期课堂

青少年活动范文3

关键词:青少年;集邮;邮票

中图分类号:f61 文献标识码:a

青少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也是集邮事业的未来和希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集邮文化,必须扎扎实实地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抓起。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基础工程,集邮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是靠一代又一代的集邮人传承和延续下来的。多年的实践证明,丰富多彩的集邮活动是引导青少年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是青少年认识世界的窗口,是启迪思想、提高文化素养、陶冶思想情操的极好形式,也是提高青少年社会交际能力、拓宽视野、增进友谊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目前我国青少年集邮活动的现状不容乐观,经分析存在诸多方面因素。青少年是集邮事业的未来和希望,如果不抓好青少年集邮活动的普及,未来的集邮队伍将日渐衰落。培养青少年集邮队伍,开展和普及集邮活动,是当前亟待解决并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

1 我国青少年集邮活动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我国为开展青少年集邮活动,从国家到地方集邮组织均做了大量工作。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已经命名了两批全国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许多省、市、自治区也先后命名了多批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并开设了青少年邮局,组织青少年集邮夏令营、青少年集邮赛事、集邮沙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但是,整体收效甚微,除少部分青少年对集邮产生兴趣外,大多数依然沉迷于网络和游戏。青少年集邮活动的引导工作做得还不够,没有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没有形成一种“青少年集邮”蓬勃发展的态势。笔者认为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1 对青少年集邮活动支持力度不够

一是适合青少年题材的邮票发行较少。近几年,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适合青少年题材的邮票较少,使得青少年集邮活动陷入沉思或低迷的状态。二是适合青少年集邮的邮品开发较少,在邮市上很难看到或买到适合青少年集邮题材的邮品,从而弱化了青少年参与集邮的兴趣和信心。三是青少年购买邮票又贵又难。由于受“一切向钱看”纯商业行为的影响,国家针对青少年集邮发行的盖销票、袋票免费送给学校的情况已多年未见,使得一部分想集邮的学生举步维艰。

1.2 对青少年集邮不理解,害怕贻误学业

许多人对集邮不理解,认为青少年集邮是不务正业,害怕影响学生的学习;一部分学生家长认为,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参加集邮活动会影响学习,使得青少年集邮活动参与人数少、频次少、影响小、力度差。

1.3 缺乏青少年集邮活动场所

青少年喜欢游戏,可到网吧。而喜欢集邮,却没有集邮的场所,也使得想参加集邮活动的部分青少年放弃了集邮。

1.4 对青少年集邮宣传不够,指导不够

没有营造青少年集邮的浓厚氛围,缺乏对青少年集邮活动的宣传;对青少年集邮指导不够,帮扶不够,有的青少年想集邮,却无从下手,导致三分钟热度,草草收场。

2 如何开展青少年集邮活动

2.1树立优惠意识

主管全国集邮工作的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要树立忧患意识,认真考虑中国集邮的前途和命运。要关心和推进青少年集邮活动,将青少年集邮作为一项重要课题进行研究。真正从实际出发,多办一些实事,多做一些实际工作,多开展一些调动青少年集邮热情的活动。不能只简单地停留在口头和文件上,要有方针、有政策、有制度、有办法。既然青少年购买邮票有困难,票品公司就应该向青少年倾斜,变销毁邮票为盖销邮票赠送给学校,尽量满足青少年集邮的需求,培养青少年集邮兴趣,促进集邮事业健康发展。

2.2在学校增开集邮课程

众所周知,邮票是一部百科全书。它包含了经济、文化、历史变迁等许多内容,一纸方寸,历历在目。集邮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的宝贵资源。建议以国家名义和行政手段开设校本集邮课程,将集邮活动融入学校各项工作和青少年学习生活之中,在集邮活动中培养学生集邮的兴趣,体验集邮,轻松集邮和快乐集邮。

2.3培养集邮辅导教师

要培养青少年的集邮兴趣,开设集邮课程,首先要培养一支青少年集邮辅导员队伍,这就要求各地方集邮协会会同教育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开展集邮辅导员的培训,这样才能保证青少年集邮活

的顺利开展。其次要以青少年集邮骨干带动和促进集邮活动的普及和深入,要以集邮骨干为龙头,经常开展集邮骨干交流活动,不断提高青少年集邮水平。

2.4组织开展集邮活动,普及推广集邮文化

普及集邮知识,需要靠丰富多彩、趣味性强的活动吸引青少年,活动是最好的宣传。普及集邮活动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青少年的集邮兴趣。因此,门槛不能高,特别是基层单位。例如举办邮展,宜提倡趣味邮集、开放类邮集,提倡一框邮集、一页邮集。所谓一页邮集,就是在邮品较少的情况下,只使用1~2个贴片组集,以邮品为辅,以邮品上的知识文字介绍为主来编排。其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一切要有利于青少年创新精神的发挥。

2.5开展网络集邮活动

青少年对电脑网络应用广泛,而且兴趣浓厚,在网络上开展集邮活动是引导和调动青少年参与集邮的好办法。随着社会的发展,重视开发网络集邮资源的优越性日益明显。青少年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集邮信息,学习集邮知识,开展网上邮展等活动,使广大青少年逐步缩短与集邮之间的距离,集邮网站越来越受到青少年的喜爱。例如,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华中学集邮协会的集邮网站“春华集邮”(http://221.193.248.6/zhcblog),开办三年来浏览人数已达到100万人次,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的参与和关注。

3青少年集邮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对于青少年集邮爱好者来说,光有大量邮票,没有良好的集邮道德,不能称之为一个合格的集邮者,更谈不上是优秀的集邮者。引导青少年参加集邮,更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集邮道德观。因此,加强青少年集邮的道德教育,是青少年集邮活动健康发展的关键;道德品质其实就是做人的品质,集邮要先做人。

当前,在青少年集邮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需引起高度重视:一是有的人看见别人信上的好邮票就私自揭取,更有甚者为了得到自己喜爱的邮票撕揭或偷毁别人信件,这种行为不仅为人所不齿,而且超出了道德范畴,触及法律底线,甚至走向犯罪;二是有的人在交换活动中,用自己~般的邮票强行换取对方价格高、收集难的邮票,用哄骗的方法以次充好,这种只顾自己需要,强求对方交换的行为实属恶劣,如果需要对方价值较高的邮票,应将自己价值基本相等的邮票与其交换。

总之,集邮要发展,青少年集邮队伍是一支不可忽略的群体。希望集邮界的领导和爱好集邮的有识之士行动起来,在大力发展青少年集邮上尽心尽责,献力献策,使青少年集邮队伍不断壮大,使集邮事业兴旺发达,薪火相传。

青少年活动范文4

关键词:“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 兴趣课程 活动课程 隐性课程 综合课程

一、 对“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的理论认识

“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是指社区组织或社区工作者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对社区内学龄青少年施以各种形式的课后教育,从而提高青少年素质的社会教育活动或过程。

“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的实质是通过社区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一个课后教育的良好环境。不同人员参与社区学生课后教育辅导,提供教育资源,可使社区内的青少年有可读的书籍,可看的影视,可玩的地方,可实践的基地。“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是一种促进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社区为青少年进行课后教育提供组织保障,由社区中的相关组织出面,充分利用和开发社区内的各种教育资源。从机构方面看,它把中小学校、社区学院等专门的学校教育机构与社区少年宫、文化馆、图书馆等校外机构进行有机整合。从人力方面看,它把教师等显性教育人力资源与学生家长、社区志愿者、企业界人士、大学生等潜在人力资源进行有机整合[1],社区课外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并综合配置各种教育资源。在“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中,课外辅导员与青少年学生的关系是一种更为开放、民主参与的互惠关系,学生在社区中接受轻松的、非强制性的社会教育,通过社区文化渗透,将从学校教育中获得的价值观与社会实际生活方式联系起来,逐步实现青少年的社会化。

二、“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所遵循的原则

1.开放性原则

开展“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首先,应做到教育对象的开放。即按照自愿原则,社区内所有学龄青少年,都是教育对象。其次,必须做到教育内容的开放性。“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的内容应当是以满足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为导向,教育内容丰富多彩,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多层次、多渠道满足青少年的文化需求。第三,应逐步做到组织管理开放,逐步改善学校管理“一统天下”的状况,鼓励学校与民间组织或个人结合进行管理。

2.实际性原则

各社区各学校应充分发掘自身经济、文化、设施、人员等方面的优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模式。坚持实际性原则,也表现在“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的推进要符合实际,应保留各社区各学校的独特性,采取实验、示范等形式逐步推广。

3.发展性原则

开展“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应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化,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全面发展。通过在社区对学生进行课后的非正式和非正规的教育,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以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青少年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的课程类型

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内容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较而言,具有一定的独特属性。从社区青少年教育实际出发,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种课程类型:

1.兴趣课程

任何教育阶段的内容,只能是在广泛的知识与价值中选择适合当时社会发展要求的特定部分,这是信息的无限性和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社区教育自然也不例外。所选择的课程内容必须是真实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文明的鲜活内容,以引导青少年主动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形式和课程内容,要考虑青少年自身的特点和其已有的知识水平,使之可接受、乐于接受。兴趣课程是为了满足青少年个体或群体在身心或技术上的需要而采用的课程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以青少年的兴趣爱好为转移,来设计教学内容,编排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教学进度。这类课程能够激发学习的兴奋点、满足个人喜好,并能与社区生活紧密相连。比如社区生活方面的文化娱乐教育、艺术审美教育等、各种兴趣小组活动等都属于这一类。

2.活动课程

众多教育家都强调活动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独特作用,认为活动不仅是人类获得经验、知识的最初源泉,也是个体获得直接经验、增加感性认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活动课程,如各种演讲、参观和军事训练等,在社区教育内容中是非常普遍的。通过活动课程培养青少年的独立思考能力、竞争参与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经受挫折能力,是社区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内容之一。以灵活多样的个性课程、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为重要阵地,以青少年的兴趣爱好为主要依托,切实尊重了青少年的特殊需要,发挥了活动课程的参与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是社区教育富有由表及里的吸引力的重要方面。

3.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是指一切发挥教育功能的非正式课程内容。它不直接指向学科内容,更多地是属于非实体形式的精神文化。社区教育中的隐性课程,指社区环境产生的影响,例如,社区与学校绿化美化、社区与学校卫生环境、社区与学校建筑装饰环境、社区与学校文化活动氛围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融洽的人际交往能力、敬业精神等等都需要而且容易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教条说教和外来灌输容易引起逆反心理。应该说,隐形课程对社区成员的影响是无形、潜隐性的,其作用是持久的、长远的,因而是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内容所选择的重要课程形式。隐形课程是既教会青少年学会生存,又教会青少年做人的深层次的教育课程,它主要体现在思想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区文化教育、社区整合教育等方面。

4.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是针对分科课程的缺陷提出的,是对分科课程的矫正和补充。它不再单纯地追求某一学科孤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将相近的学科知识内容进行重新构建,形成新的课程体系,着重培养青少年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开拓能力和应变能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来造就青少年的宽厚知识基础和随机应变能力。实践证明,开设综合课程,以多学科知识和活动为依托,强调受教育者的亲身体验和主动参与,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综合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应用较多、前景较广的课程类型,也是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内容适应性的有效表现形式。

总之,在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的课程设置上,应加强综合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的运用,以发挥社区教育的实效。首先,要以青少年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基础设置课程,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使社区成员能够从中获得广博的知识、提高综合变通的素质能力;其次,在社区教育中要注重活动课程的运用,以求培养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最后,要重视隐形课程的运用。在社区之中,隐形课程对于青少年形成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的作用。

“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是学校与社区之间双向合作与交流的产物。它对于正确引导和规范我国的中小学课外教育,并将其纳入到学校、家庭和社会所创造的良好氛围中,巩固和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实现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晓峰,范国睿.试论学习型城市的构建[J].成人教育,2002,(2-3).

[2]陆炳炎,王建磐.素质教育的理想与目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青少年活动范文5

关键词:体育教育;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策略

目前,中国足球正持续处于低谷并且青少年体质水平大幅下降,足球发展在我国不容乐观。针对这一现状,2009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发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从而使中国的青少年足球活动进入了一个长期的发展时期。然而在发展过程中,资金与场地不足,教练员数量短缺,家长的支持力度不够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高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通过解读和剖析青少年校园足球的主要进展,发生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和突破的策略,为校园足球活动的战略l展提供参考。

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主要进展

2009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启动了校园足球活动,联合成立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首批在44个城市的2000余所中小学开展了试点学校。自2009年开展以来,足球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各市县级校园足球比赛,每年定期举行校园足球冠军杯以及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通过持续的宣传与推广,校园足球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初步的形成体系与规模。

二、校园足球活动发展面临的问题

随着校园足球活动的逐步发展,机制中的问题和不足也随之而来。如教育部门积极性不高,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家长支持力度不够、教练员水平不高以及教育活动的缺失等问题。对于校园足球活动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找出其根本原因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1.管理体系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的校园足球活动小组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局联合管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体育总局和教育局这种“体教结合”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次新的尝试。但是在实际发展中,由于教育职能部门的管理积极性不足,而足协受到自身有限的管理职能的制约,造成了管理上的缺位。按照《关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的要求,40多个试点城市均设置了校足办。然而,有66%的城市校足办设在足球协会,另有28%设在地方体育局的竞训处或群体处。体育和教育分属两个部门,是两个独立的系统,分属于体育部的足协对于学校青少年的管理力度是极为有限的。

2.普及还是提高能力存在不协调

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到底是一种普及性的校园体育活动,还是用于提高专业技能,发掘储备型人才的重要手段,目前还尚有争议。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各级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和一线指导员都明显的偏向于“提高”。而各个试点学校更多的只是选拔一支球队去参加各级联赛,更多的学生依旧并未参与。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对校园足球发展目标定位认知不足。“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固然是学校的发展目标之一,但是学校绝不应该仅仅是成为足球人才培养基地,更多的吸引并引导推广更多的青少年来加入到足球运动的活动中。

3.宣传与推广的力度与收效不足

学生以及家长固有思维中训练影响学习、足球是少部分人的运动,为了打破这种传统固有的硬性思维,让家长、学生乃至学校和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和了解足球是一项能够激发青少年向上的体育运动。

为了大力的宣传校园足球活动,所有的试点都在校园足球活动小组的要求下建立专有网站进行宣传和推广,委托腾讯网建立了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网。能够看出领导小组推广和宣传校园足球活动的决心。然而,数据表明,57%的试点城市网站的访问量少的可怜。平均每年的访问量仅仅在1000人左右。其中有20%以上的城市宣传页面一年之内未曾更新。大部分试点城市的官方宣传网并没有取得其应有的宣传效果。同样的,在传统报刊,杂志以及校园推广中,成效也并不大。

三、关于青少年足球活动发展解决问题的建议

1.明确各个部门的管理与监督职责

首先,试点城市要明确教育部门的主导地位,更进一步的明确职责,保证决策行为的执行效率。为了调动教育部门的积极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制度,对试点学校进行定期的考核与评估。其次,体育部门在发挥其原有职业技能的基础上,提供能够给予的配套政策,协助教育部门完成校园足球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对教育部门提供师资补充和培训等相关帮助,并负责发掘拥有天赋的足球人才。各进其能,各司其责,使整个体制的工作更加的有力和高效。

2.调整对校园足球发展的定位

全国青少年足球活动发展共有两个目标:其一,是以推广为手段,普及足球运动,让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这项运动之中,强健体魄;其二,是通过“体教结合”的模式,选拔并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足球人才。以上两个目标,应该是一种递进关系,相互依存,互相促进。“普及”和“提高”两手都要抓,在青少年中普及足球文化,发掘和培养足球人才。

3.宣传模式多样化,形成校园文化

现阶段,主要的原因是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宣传与推广的效益不理想,宣传渠道单一。想要取得更加有效的推广,改变宣传模式,增进与主流媒体的合作,来提高活动的宣传力和影响力是必不可少的。提出以下具体的几点建议:第一,与主流的电视和宣传体育媒体合作,设立自己的足球专题栏目;第二,各试点城市与地方媒体进行合作推广,专注于自己地方独立特色的足球活动;第三,加强足球信息网的建设,及时更新和最新的消息,提高宣传力,并在各大门户网站进行推广,提高影响度。

四、结束语

从我国足球的发展来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培养青少年的热情,让社会明白这是一项健康锻炼的体育项目。让青少年积极性的参与到这项活动当中才是发展的重点。加强制度建设,提升执行力和效率,才会使我国的青少年足球发展活动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张瞰.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管理的思考[J].教师,2013(7).

青少年活动范文6

一、实践探索

在校外文化教育转型的背景下,笔者所在的武汉市青少年宫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队伍建设指导思想,一是加强活动场所师资和文化工作者力量,二是优化人才队伍的整体结构,三是加强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四是重点培养一批青少年校外文化教育领域知名教师、群众文化工作者和懂教育、善管理的校外教育管理人才,促进了各项公益性文化活动的发展1.拓展引进渠道,改善人员结构武汉市青少年宫建宫历史长,职工队伍年龄偏大,知识、专业、能力和年龄整体结构与目前所担负的重要任务很不协调,亟需调整和加强。自2009年起,我宫从拓展引进渠道,改善人员结构入手,逐步壮大专业教师队伍,一是连续5年向社会公开招聘近17名专业技术人员,二是于2011年经职能部门同意,创新探索人员引进渠道,从各大专院校引进12名合同制教师,充实培训活动的业务工作一线岗位,逐步改善了专任教师和文化工作者的专业结构。2.加强理论研究,提高活动质量为确保教育教学和文化活动质量,我们通过建立专门研究机构,开展综合教研活动,建立听评课和课题研究辅导制度,开展常态化的教学活动案例分析,教研论文撰写辅导,群文活动观摩展示课,文化论坛讲座、学员成果展示,等多项教研活动,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活动质量和校外文化教育工作水平。我们还采用多渠道、多方式、有计划地对教职员工进行岗位培训、专业进修和文化深造,逐渐调整和完善教职员工的年龄、知识、专业和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及年龄结构,不断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3.制定职业规划,提高整体素质围绕我宫建设与发展重点,我们不断强化职工的职业规划意识,陆续开展了在职人员的职业规划培训和专业培训,如新员工入职培训、如何制定个人职业规划培训、素质拓展训练、各项专业培训等活动,加强了团队的凝聚力,提高职工队伍的实践能力整体素质。4.依托职工队伍,开展公益活动由于近些年我宫十分注重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各项公益性青少年群众文化活动硕果累累。一是结合党团中心工作、青少年快乐成长的实际需要、上级团组织和宫协的要求,依托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指导中心、市青教办、市少工委、市宫协等组织和宫阵地平台,采取整合社会资源的途径和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陆续开展了“小时候”主题系列活动、“乐享文化之旅”主题活动、“党在我心中”建国60周年文艺汇演、纪念建党90周年和辛亥首义100周年系列活动、“感悟成长•未成年人训练营”、奇奇趣味运动会、“梦之翼”爱心课堂等多项主题思想教育文化活动,加强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以及文明创建、生存自护、节能环保等多项教育活动,激励青少年积极投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活动中注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注重活动方式的转变,注重凸显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做到高频度、广覆盖。活动立足本宫,面向全市,辐射基层,覆盖到全市11个中心(新)城区、武汉城市圈和湖北省,年均参与活动的青少年达两百万余人次,较好地发挥了活动教育引导娱乐和保障青少年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作用。二是素质兴趣培训规模不断扩大,教学效益不断增长,为国家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后备人才,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三是阵地活动丰富多彩,每年来宫参加各类阵地文化活动的青少年和市民近百万人次之多,充分发挥了公益性文化活动场所的服务青少年、服务文化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

二、经验启示

1.造就一支优秀的职工队伍,必须营造一种单位创新用人机制,打造成长平台;员工目标明确,奋发向上;职工之间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的团队文化氛围。讲学习,讲工作,讲专业,讲发展,使教职员工们既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又有具体的实施环境和有利的政策支撑,个人专业成长的快乐与和谐与单位的事业创新发展同步。2.围绕全宫教育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探索建立符合实际、具有操作性的教职员工培养规划、评价体系和管理办法,完善专业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群文工作者)评定制度,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树立品牌。3.广泛开展教研活动,进一步拓展业务培养空间。我宫以编撰文体活动宫本教程、撰写业务论文、调研报告、公开示范课、参加全国行业专业会议、挂职交流、职称晋升、申报市政府专家津贴等有效途径,提供工作学习发展空间,健全保障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发挥专业教师的骨干作用。近4年,我宫共有4名专业人员分别晋升为正高专业职称或被评为享受武汉市人民政府专项津贴。4.选择聘用一大批教学活动经验丰富、素质能力强,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教师和文化工作者,壮大本宫教职员工队伍。建立教师和文化工作者个人专业发展档案。每年进行个人专业小结,汇报自己学历进修、教学科研、专业发展的情况。总之,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校外教育和群文活动质量,推动校外文化教育活动场所内涵式发展,既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校外教育和公共文化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作者:谭敏 单位:武汉市青少年宫

上一篇接收函

下一篇李鬼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