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券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消费券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消费券

消费券范文1

成都是发放消费券的首吃螃蟹者。此前国人对消费券是陌生的,经成都“开闸放水”,跟进城市已不下十数个。成都之后,消费券发放范围、对象、名义皆有扩大。以长三角为例,旅游消费券令旅游业成为首个受益行业,自从杭州挑头发放旅游消费券后,上海、宁波、绍兴等城市纷纷跟进或准备跟进,前不久广东也首发了2000万元的旅游消费券。

一段时间来,分发一万亿元消费券刺激内需的话题被热炒,炒得百姓心里痒痒,吊起了百姓对发券的渴望,也引来了关于消费券的孰是孰非。

消费券发放,力度虽小思路正确:所谓“特殊条件下”,是指当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区域及贫富差距突出、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备的现实状况。众所周知,一个健康的经济体必然是一个供需平衡的经济体,人民要有财力去购买企业生产出的产品,这样经济才能运转下去,而目前我国居民实际收入的缓慢增长和对社会保障的深刻担忧,却抑制了需求的释放。

不难理解,刺激消费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中低收入群体获得消费能力。发放消费券,尤其是向中低收入者发放消费券,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把刺激经济和关爱民生结合起来的和谐举措。要知道,政府投资和新一轮降息虽然会防止经济增长出现大幅度下滑,但也会让经济在滞胀的老路上来回摇摆,而且与民生幸福、充分就业的社会目标总有些距离。动用政府财政的消费券则不会像政府投资和信用扩张那样产生通胀的副作用,本质上是让富于民。实实在在的让富于民起码从思路上是积极和振奋人心的,它至少证明我们认识到了过去的问题,愿意朝着提高人民收入、提振消费信心走出正确的步伐,哪怕是比较小的步伐。《京华时报》

消费券与使用效用:近来,一些城市政府通过发放消费券,以一次性给予的方式,增加当地居民的消费能力,对拉动当地消费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消费券一般并不特定地发放给低收入者,其主要功能设定为拉动消费,派生功能才是帮助低收入者。就目前地方政府的行为导向看,往往更热心于消费券“保增长”的作用。

在我国,农民和低收入者占总人口的比重较高,在经济明显下滑的时期,针对他们发放食品券,帮助低收入者和拉动消费“一石二鸟”的效应将凸现出来。

发放房屋券、教育券、医疗券等,也是帮助低收入者的办法。房屋券,应该是针对城市低收入者的,对他们中的住房困难者发放房屋券,供支付租房的租金,将廉租房的补贴显性化。此举主要是为了以更有效的方式帮助住房困难的低收入者,同时又对城市租房市场起到拉动作用。教育券、医疗券也主要是针对低收入者的,特别是广大的低收入的农民。譬如,可以考虑在农村地区发放义务教育券和培训券,这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对农民素质的提高,都有积极意义。

当经济出现较大下滑时,地方政府面对帮助低收入者和拉动消费这两件事,其排序应当是。首先帮助低收入者,其次拉动消费。我们所说的这些“券”,都是针对“人”的,是地方政府帮助老百姓,特别是低收入者的,具体选择发哪些“券”,地方政府要基于当地实际作出决策。《文汇报》

发消费券能拉动经济吗:虽然发消费券对消费确有刺激作用,但是靠发券刺激出的消费增长并不健康。当消费者花完手里的消费券后,很有可能又回到等发下一轮消费券的状态。中国经济当然需要更多的消费,但更需要一个健康的消费环境。在健康的消费环境里,人们有足够的购买力买自己需要的商品。只有基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和实际购买力的消费增长才是健康的。

发消费券带不来真正的企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表现在产品的竞争力上。而产品的竞争力表现在产品的诱惑力上。政府大量发行消费券,虽说是在帮助企业,但同时也助长了企业的惰性。事实上,世界上最先进的企业在经济衰退面前,总是想如何依靠创新产品谋求新发展,而绝不会消极等待。

比如,计算机公司IBM在这次经济衰退中迎着困难上,迅速推出一个巨大的“智慧地球”计划,这个计划的目标就是利用IBM的技术实现智慧电力、智慧交通、智慧食品、智慧基础设施、智慧零售。IBM的“小算盘”是:经济衰退迫使人们去省钱,人们要省钱就越需要智慧,而IBM的计算技术就是要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智慧。

各级政府要有毅力抵御发消费券带来的短暂,把精力花在提高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上。《中国青车报》

消费券是经济政策中的“兴奋剂”:发放消费券,实质上是政府从税收中拿出一部分返还给部分或全体居民,限时限刻强制居民消费,属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经济学家大多对此不表赞同,道理很简单:如果是税收返还,退税更直接有效;如果是扶贫济困,发现金补贴更有效率。

早在1999年,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国民消费意欲低迷,政府曾向3000多万符合特定标准的老幼残孤等人群发放“地域振兴券”,总额约2万亿(约170亿美元),限半年内使用,效果未如预期,后来甚至被视为政府应对衰退的失当举措之一。

更重要的是,消费券即使有效,毕竟是短期的刺激效用。是经济政策中的“兴奋剂”。不可长期反复使用。持续有效地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根本着眼点还是如何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让人们有钱花、有钱敢花。《羊城晚报》

发消费券是一种最不好的选择:我们的问题是,一方面,多数人的收入水平本来就不高;另一方面,因改革所造成的不确定性也使得人们倾向于储蓄以备将来不足之虞,从而抑制了消费。然消费券作为一种意外之财,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收入预期。因此也就不可能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刺激消费需求。

一些地方规定,消费券只能用于购买某类或本地产的商品,这无形中限定了人们消费上的选择自由,使人们的真实需求显现不出来。而在一个不能显示真实消费需求的市场,消费券刺激消费的作用就要大打折扣。再有,现在一些地方发放的消费券多半是被居民用来购买日常必需品。一个人的日常生活需求总是一定的,如果民众能用消费券购买日用品,则会把多余的钞票存进银行,而不是增加自己购买的数量。换言之,发放消费券不过是使人们把原本要用于消费的一部分钱储蓄起来。

还有一点,消费券最后需要政府财政来买单。政府财力雄厚也就罢了,如果财政本来就吃紧。硬要发放消费券,不过是在预支未来的政府收入,或者减少政府其他方面的公共投入。这样来看。人们的总体福利并不会增加。相反,由于各地财力不一样,以及具体的消费环境、消费能力不同,很可能造成贫富地区消费券的差距很大,从而导致新的地区差距。要消除消费券的差距,中央就必须拿出一笔钱来对贫困地区进行补贴,这样就变成了中央买单。且不说发放消费券主要是地方政府行为,如由中央买单的话,就涉及以什么标准、发放对象是谁等一系列问题。

凡此种种,都会弱化消费券的作用。我们知道。危机时期人们最担心的其实是两样东西,一是就业,二是养老。那么,完全可用同样的钱去提高穷人的养老标准,或资助他们就业和创业。这比单纯发消费券更好得多。《东方早报》

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法定程序不能少:在政府部门眼里,消费券能不能发,似乎已无需讨论,刺激内需,“箭在弦上”。但在法律专家看来,消费券能不能发、应该怎么发才能不违法、公平合理,仍需慎重考量。

消费券范文2

杭州市首开中国消费券先河。今年1月24日,杭州市向市、区两级持证低保家庭和困难家庭(约1.55万户)、企业退休职工(约31万人)、市本级注册在内的小学、初中、高中生(26万人)发放3个月使用期的消费券,每人100~200元,总价值为1亿元。1月24日至2月5日的11天中,共回收消费券102.08万张,回收额2041.6万元,带消费券的小票额4207.59万元,拉动放大效应2.06倍。此外,成都市也向37.91万困难群体发放了消费券,每人100元,总价值3791万元,消费券转化为真实消费的比率接近100,充分验证了消费券在拉动内需中重要作用。

但是,对消费券拉动内需效果的置疑仍不绝于耳。有人担心消费券反而会增加居民储蓄,还有人顾虑此举扬汤止沸,对全局作用不大。如何让消费券在拉动内需,促进杭州经济走出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使杭州真正在全国树立起有效使用消费券拉动内需的典范,就成为了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首先,要进一步明确发放消费券在拉动内需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放消费券是解决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预期、提升消费信心、扩大消费需求等消费四大问题的突破口和“催化剂”,不仅有利于扩消费、拓市场,也有利于提升杭州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围绕“领得方便、用得满意”,继续发放好、使用好消费券,才能使杭州真正在扩消费、拓市场上做到“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筹”。

其次,要进一步克服发放消费券在拉动内需中的困难和障碍。中国百姓有着储蓄消费的习惯,即“在储蓄保障下消费”的心理定势,哪怕后顾基本无忧的公职人员也不例外。这种习惯是消费券拉动内需的最大障碍。不改变这种心理定势,就不能形成与发达生产水平相适应的消费心态,“内需拉动为主”的目标仍旧很难实现。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充分利用消费预期的支配作用,所谓“消费预期”,即评估消费结果对未来生活的影响。消费行为产生消费结果,消费预期支配消费行为。尽管很难在短时间里改变大众消费习惯,但可以利用消费预期机制改变消费行为,实现在通货紧缩或内需不振动时拉动消费的目的。因此,只有让消费者产生动用货币储备进行“抢购”的消费预期,才能让消费券有效拉动内需。一要让中低收入者成为消费券的持有主体。这是因为,高收入者有着完全不同的消费预期,发给他们消费券虽符合公平原则,但不符合效用原则。最好有一个策略安排,让高收入者有自愿放弃消费券的可能。二要让消费券的使用控制在日常生活消费范围内;三要制定人民币与消费券合理的兑换比率,通过“折扣效应”让消费预期发生作用;四要规定消费时限。这种方法归纳起来就是:利用储蓄消费习惯改变储蓄消费习惯。

消费券范文3

消费券是强心针

消费券的诞生源于经济学家美好的构想:消费券能带动几倍于现金的消费量,同时由投资者消费倾向引导企业进行资源配置,增加合适的产能,以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按蒙代尔的说法,1万亿元消费券可拉动有效需求增长3.5%而如果把消费券控制在3个月内花完,则可拉动有效需求上升14%。

另外有研究表明,与直接发现金或者其他有价证券(如股票、债券)相比,发消费券的效果要好得多。天津财经大学教授刘植才表示,发消费券而不发货币基于两点考虑,首先,总是有一部分人不会把这部分政府投入资金全部用于消费;其次,有调查显示,中国人消费倾向是53%,也就是说赚100元会消费53元,47元被储蓄。可见发钱效果并不好。

消费券有致命伤

然而无论是发钱还是发消费券。都有着先天的致命弱点――“替代效应”。这是所有反对发放消费券的经济学家给出的共同的理由。简单地说,就是老百姓拿政府发的购物券去超市买东西了,却把自己原来准备去超市买东西的钱存进了银行。消费券把钱给替代了,因此经济并没有额外增长。

有经济学家认为,可以通过限定消费券使用时间来强迫使用者在短时间内作出消费决策,而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如一个月)的固有消费量是有限的,只要消费券金额超过这个金额,就可以避免“替代效应”。对此,记者在街头做了个随机采访,以“如果给你1000元消费券,不限购物场所,需要在1个月内消费”为题,询问他们会如何处理。回答显示,大部分中老年受访者会在使用消费券替代自己原本的当月支出后,把剩下的消费券拿去购买保质期较长的生活必需品,如牙膏、肥皂、洗衣粉等日用品,或是大米、食用油、方便面等食品,只有少数年轻人会选择去唱歌、吃饭、旅游等真正产生额外需求的享受性消费,因此“替代效应”依然存在。

也有经济学家认为,在限定消费时限的同时,限定消费范围,比如旅游消费券、教育消费券、餐饮消费券、家电消费券等就可以避免“替代效应”。但这些经济学家显然低估了老百姓的智慧。消费券流入民间后,自然会催生出一个消费券兑换现金的二级市场,在这个市场上,黄牛会从不需要消费券的人手中低价收购消费券(如打7折),再抬高价格卖给有需要的人(如打8.5折),具体兑换折扣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这样一来,不舍得花钱旅游的穷人会把旅游消费券卖给黄牛,把钱储蓄起来或去买生活必需品;有钱人拿着旅游消费券前往原本就计划要去旅游的地方,只不过给打了个折扣。结果不但民众总体的消费支出并无增加,反而给黄牛党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退一万步说,就算真有办法规避“替代效应”,消费券也还是逃不了“一次性效应”的窘境。因为政府财政收入有限,不可能一直靠发消费券刺激消费,因此这不是个可持续性的政策,对经济增长也只能起到一次性的短期刺激效果,无法形成消费-投资-生产-收入-再消费的循环,不能达到刺激经济恢复正常增长的目标。

预期收入决定是否增加消费

从理论上讲,消费券难逃其致命伤,从历史经验上看,“替代效应”也得到了验证。

最早政府发放消费券的案例见于10年前的日本。1999年,深陷经济危机的日本为了刺激内需,向15岁以下及65岁以上居民以及弱势群体发放每人2万日元的消费券,总值高达6000多亿日元。但日本财政部调查发现,最终的市场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消费券仅有3成被真正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之外的商品,而6成以上通过“替代效应”被转化成储蓄。最终当年日本因消费券推动的新增消费总额不过2025亿日元,仅占名义GDP的0.04%。可见,消费券的处女秀便惨遭“滑铁卢”。

而从去年12月份率先发放消费券的成都市的分析报告来看,虽然在名义消费转化率上远超日本,但是从“消费券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大米、油、调料等方面”就可以看出,大部分消费券表面上看是消费掉了,但其实还是被储蓄起来了。

从经济学角度看,说到底,人们的当下消费支出决策是由其当下收入决定的,一个人是否增加消费支出是由他本人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所决定的。如果预期到自己未来的收入将会减少,即使现在手里有钱,也会削减消费,为未来的糟糕前景作筹备。即便政府发再多的消费券,也改变不了民众的这一消费决策趋势。

消费券资金来源存疑

然而,问题并不仅限于消费券的效果,消费券的资金来源是个更大的问题。

截至目前,各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的资金来源何处,并不见详尽的说明。从公共财政和货币规则角度看,这可是一个不得了的大问题。

如果地方政府用于发放消费券的资金来自地方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那首先,这笔资金的动用需要报经预算管制程序的审核,而从目前杭州市政府“迅雷不及掩耳”的消费券发放速度和“昨天1亿元,明天10亿元”的发放规模看,似乎很难让人相信他们已经完成了程序审核;其次,今年经济不景气,企业经营活动减少,政府还要减税让利,因此地方政府税收收入有可能减少,同时地方政府还要响应中央加快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的号召,这样一来,地方财政哪里还有能力动不动就拿出几亿元发消费券?第三,如果地方财政拿不出钱却还要发放消费券,就只有两条途径,加税或者发债。如果是加税,一则“用纳税人缴的钱强制纳税人消费”从道理上讲不通,二则眼下地方政府也没有随意加税的实际可能。如果是发债,眼下国务院正准备批准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这倒是有可能。但如果真的通过举债的方式发放消费券,那无疑就是债留子孙、饮鸩止渴的短视之举。

如果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的钱不是来自地方财政转移支付,而是自己凭空创造的“准货币”的话,那问题就大了。一方面这已涉嫌政府违规,另一方面,从货币流程上讲,这等于跳过央行,自行发行货币,增加市场上流通的不可监控的货币供应量,人为制造通货膨胀,危害到我国的金融安全。

使用消费券暗藏隐忧

除了资金来源存在重大问题外,消费券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暗藏许多潜在风险。

首先,消费券本质是一种代币券,这就暗藏了很大的腐败空间。现在各地方政府在消费券的发放渠道、发放环节、发放标准等方面都各行其是,监管措施也不尽完善,加上杭州市政府还准备把一部分公务员工资转化成消费券发放,如此复杂而不透明的消费券发放体系就给了腐败以孳生的空间。

其次,年前出现的HD假钞事件可把

老百姓吓出了一身冷汗。连人民币都能仿真到这种程度,消费券的制作工艺不可能比人民币更精致吧。如果消费券继续大规模大面额地发放,很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盯上,造成金融秩序紊乱。

可见,尽管在当前特殊时期,发放消费券有其积极意义,但从消费券的实际效果和连带产生的各种副作用来看,这仅能作权宜之计,而非长久之计。

标本兼治疗效好

邢 力

有个故事说,有个人在十几年前得了一种慢性病,看了很多医生,但怎么治都治不好。后来终于有一个名医给他开了个方子,抓了两帖药。没想到这人吃了药以后,病状马上消失了。尽管医生说,这两帖药只能暂时把病痛压下去,并不能根治他的病,但在外人看来,这人似乎已经痊愈了,看上去可精神呢。不过去年年底,这人照例去药店买药,可药房老板告诉他,前两天下暴雨,把上山采药的路给淹了,一时半会没药给他。今年春节前后,他又发病了,疼得晕了过去,医生便赶忙给他打了针强心剂。这个强心剂的名字叫“消费券”。

细心的读者已经发现,故事里的病人就是中国经济,名医就是WTO,开的两帖药,一日出口,一日投资,山里下的那场暴雨就是如今的全球金融风暴,而这个人得的病正是“消费疲软”。

消费券范文4

[关键词]消费券;乘数效应;替代效应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2-2880(2011)10-

一、 引言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震撼了美国金融市场,并转化为严峻的国际金融危机,逐渐影响到各国实体经济的发展。2008年的中国经济经历了从偏热到增速放缓的重大转折,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已经成为当前政府工作的核心。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享有“欧元之父”之誉的罗伯特·蒙代尔建议中国政府向全国老百姓每人发放100元人民币购物券,具体方式跟美国相似。此言一出引起媒体学者纷纷热议,辰目从四个方面认为消费券应当给予鼓励、肯定、提倡。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消费券对杭州的影响,继而通过实证分析论证了发放消费券对杭州拉动消费需求的影响有限,并提出了杭州如何刺激消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二、 消费券概述

消费券是专用券的一种,为实现经济政策的工具之一。当经济不景气导致民间消费能力大幅衰退时,政府或者企业发放给人民消费券,作为人民未来消费时的支付凭证,期待凭借增加民众的购买力与消费欲望的方式以振兴消费活动,进一步带动生产与投资等活动的成长,加速经济的复苏。

三、 消费券的相关理论分析

1. 乘数效应

乘数效应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概念,是指支出的变化导致经济总需求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张的变化。

图1消费券的乘数效应

在图1中,横轴Y代表收入,纵轴C+I代表总支出线,ΔC是增加的消费券数额,由于发放消费券导致国民收入增加了ΔY。可以看出增加的ΔY要远远大于增加的ΔC。

政府发放消费券相当于给居民发了一笔消费补贴,但这种补贴不是以金钱的形式来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而是直接进入消费领域。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这种消费券形式的消费乘数为1/1-a,其中a代表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不同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同,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相对较高,边际储蓄倾向相对较低。与高收入者相比,低收入人群是因为缺钱而缺乏购买力,他们会把消费券用到刀刃上,体现最大的经济效益,消费券就会转化为消费力量。高收入阶层消费倾向低,储蓄倾向高,一定数额的消费券对其不构成吸引力,其消费行为也不会据此受到影响,乘数效应难以得到发挥,对经济总体发展也不会产生太大的作用。所以,在理论上适当给中低收入阶层放消费券可以带来数倍于消费券数额的国民收入的增加。

2. 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是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图2消费券的替代效应

图2中横轴表示“人民币”商品,纵轴表示“消费券”商品,AB为预算线,U1、U2为先后的效用曲线。如果“消费券”商品价格下降,那么民众对消费券的需求增加,也就相当于对“人民币”商品的需求减少,“人民币”价格上升,预算线由AB变为AB ′,与新的效用曲线U2相交于点c,人们对“人民币”的使用效用水平下降了。在图2中,不存在“收入效应。由于“消费券”和“人民币”属于两种特殊的商品,“消费券”的增加,增加了消费者可支配收入,预算线AB′移到补偿预算线FG处,因此没有产生“收入效应”。分析“替代效应”必须剔除实际可支配收入水平变化的影响,使消费者回到无差异曲线U1,即做一条补偿预算线FG。消费者为了维持原来效用,必然会沿着既定的无差异曲线U1由a点移到b点,增加对“消费券”的需求,即“消费券”替代“人民币”的使用。

从现实生活上来看,按照恩格尔定律,食品等缺乏需求弹性的生活必需品在他们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对这些必需品的消费不会因为收入下降而减少,也不会因为收入提高而增加。也就是说,对低收入者来说,由于基本的食品消费在家庭全部收入中所占比重居高不下,所以其弹性消费能力十分有限,此时民众从政府那里领取到的消费券对他们来说产生的不是“收入效应”,而是“替代效应”,即鼓励他们把家里本来用于消费基本食品支出的钱存入银行,取而代之的是政府发放的消费券。

四、 实证分析

为了检验杭州发放消费券的效果,消费券能否促进消费,拉动内需,下面从实证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1. 理论模型与模型设计

影响居民消费性支出的主要因素是收入和物价指数,消费券作为一项财政政策也是影响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因素之一。文中数据选取以2007年作为基准的不变价数据,排除了物价因素的干扰。按照消费理论,收入上升会导致消费支出增加,而消费券政策能够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由于消费券政策无法用量化,所以引入虚拟变量,设为D1。

模型回归区间为2008年01月—2009年06月,消费券发放和兑付时间基本是2009年01月—2009年06月,其虚拟变量D1设定如下:

D1 = 1t≥2009年01月;

0其他

加入虚拟变量的模型设定为:

其中,CRP为CR/CPI*100;

YRP为YR/CPI*100;

CR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YR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CPI为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007年的指数为100);

D1为虚拟变量。

据此,提出文本假设:

H0: β=γ=0

备择假设:

H1: β,γ不全为0

2. 回归分析数据与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杭州市统计信息网。由于2009年的杭州市人均居民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还没有统计出来,所以用杭州市城镇的人均居民收入和城镇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代替杭州市人均居民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2008年01月—2009年06月的数据如下:

数据来源:杭州统计局信息网hzstats.省略

3. 参数估计

通过EVIEWS 5软件得到如下结果:

CRP= 844.1338167 + 2.056338145*D1 + 0.253719221*YRP

t:(6.221424) (0.023176) (3.842131)

R²=0.520355,F=8.136549,DW=1.295085

即消费券政策实施以前:CRP=844.1338167+0.253719221*YRP D1=0;

消费券政策实施以后:CRP=846.19015485+0.253719221*YRP D1=1

图3描绘了两种不同的情况:

图3:回归结果

4. 统计检验

(1) 拟合优度检验

通过参数估计可以看出,本模型中的决定系数R²=0.520355,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效果还不错,解释变量能对被解释变量一半以上的离差做出解释。

(2) 方程显著性检验——F检验

给定显著性水平0.05,针对原假设H0:β=γ=0,备择假设H1:β,γ不全为0进行检验。由参数估计可以看出,F统计量值为F=8.136549,查F分布表中自由度分别为k=2,n-k-1=18-2-1=15(其中,k为解释变量,n为观测值个数)的临界值为F0.05 (2,15)=6.36,由于F﹥F0.05(2,15),所以拒绝原假设H0:β=γ=0,接受备择假设H1:β,γ不全为0,认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CRP对D1、YRP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是显著的。

在EVIEWS回归结果中,直接给出了拒绝原假设(第一类错误)的概率P值[Prob(F-statistic) ],若P值小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则拒绝原假设,反之则不能拒绝原假设。本模型中P值=0.004045﹤0.05,则拒绝原假设,即回归方程显著,模型对样本数据的整体拟合效果较好。

(3)变量显著性检验——t检验

给定显著性水平0.05,分别针对H0:β=0,H1:β≠0和H0:γ=0,H1: γ≠0进行检验。由参数估计可以看出,β,γ的t值分别为

T(β)= 0.023176,t(γ)= 3.842131

查t分布表得自由度为15的临界值为

t0.025(15)=2.131

可见

t(β)<t0.025(15),t(γ) >t0.025(15)

这表明解释变量“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在95%的置信水平下对被解释变量“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影响显著,通过了变量的显著性检验。而D1即“消费券政策”在95%的置信水平下对被解释变量“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没通过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影响不显著。

5. 结果分析

模型结果为消费券的发放对内需拉动的影响不显著。

首先,在前面的理论分析中提到消费券可能产生乘数效应或替代效应。消费券发放效果不显著说明替代效应比较大,人们收到消费券并没有增加自己的消费,而是将原本用于消费的现金用消费券替代,原来的现金存入银行。在一个固定的市场中只不过消费方式不同而已。

其次,因为杭州发放消费券无法量化,所以引入了虚拟变量。消费券发放和兑付时间是2009年1月—6月的六个月时间,在这六个月期间政府可能还实施了其他政策,而这些政策没在模型中体现可能对模型结果产生了一些影响,这也有可能是消费券效果不显著的原因。

最后的原因可能是与所选取的数据有关,本文由于杭州市统计信息网数据统计的不完善,无法取得2009年整个杭州市人均居民收入和可支配性收入的数据,而采用的是杭州市区城镇的数据。市区城镇的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较农村的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要高,在农村对于新增加的收入其相对的消费性支出要多于城市。因此整个杭州市的发放效果可能要好于杭州市区城镇的发放效果,现实中杭州消费券的发放效果可能稍微优于通过模型得到的数据所体现出来的效果.

五、结论

从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消费券的功能应该以“社会保障”为先,“刺激消费”为次。发放消费券的本质绝非只是为了刺激消费,而是政府民生服务理念的提升。从解决老百姓的看病贵、上学难的问题,到建立完善老百姓的住房、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发放消费券的目标应该是有效地整体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而对于经济的拉动,尤其是消费的拉动,更多的需要深入国民生活的微观层面,从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两方面入手,增加居民收入,减轻国民负担,加强国民消费信心,实现消费拉动型的经济增长。中国扩大内需当务之急是要树立老百姓的消费信心。一般人首先需要的不是消费券,而是良好的经济预期。消费信心不足, 民众自然都储蓄不消费。建立完善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体系,降低消费者预期支出,才是整体提高消费者收入预期的有效方法。在消费能力发面要努力提高居民特别是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和城镇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把增加居民即期消费特别是农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让利益分配适当向普通居民和贫困地区倾斜。还要进一步扩大对农业水利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等领域的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强水电路气和通信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夯实农村消费增长基础,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

[参考文献]

[1]杭州财税网[EB/OL].hzft.省略

[2]杭州统计局信息网[EB/OL]. hzstats.省略

[3]潘省初,周陵瑶.计量经济分析软件——EVIEWS、SAS简明上机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3-39.

[4]IUD中国政务景气监测中心.大发、特发消费券——杭州市政府铁了心[J].中国政务景气监测,2009(3):24-25.

[5]张诗宇.浅议政府发放消费券[J].地方财政研究,2009(4):39-42.

[6]杨继瑞,何雄浪.对蒙代尔发放购物券扩大消费观点的反思[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3):164-167.

[7]王斌.关于发放消费券的疑问与建议[J].武汉商务,2009(2):21-22.

[8]俞建国,王蕴.“十二五”时期扩大消费需求的思路和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0(2):3-21.

消费券范文5

1、目前主要以景区、酒店、实体书店、民宿、剧院、珠江夜游、旅行社等场所消费为主,后续还将扩展到电影院等场所消费。

2、同时,配发长隆集团所属广州地区的景区的专项消费券。消费券发放对象为经实名登记认证的微信用户,既包括广州市城乡居民,也包括来穗旅游的外地游客。

3、本轮消费券发放后,还将根据发放资金核销金额和消费效果等数据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后续活动安排。

(来源:文章屋网 )

消费券范文6

一、资金安排

本次消费券促销活动拟安排财政资金90余万元(第一批结余资金和第二批投入资金)。所需资金由市财政自行解决。

二、活动主体

为顺应商贸企业加快复市提高营业额的客观需求,聚焦商品零售稳定增长,参加本次活动的企业主体,必须满足如下条件:一是纳入省统计平台限上企业库内商贸企业;二是实施统一收银且每笔销售额都能实现入统;三是商品和服务质量有保证、能够同步开展促销活动的商贸企业。综合上述三项条件要求,全市将遴选出8家重点商贸企业参与活动。

三、重点撬动增量消费

按照省、市指导意见提出的明确要求,本次促销活动重点以释放综合百货类、住宿餐饮类及成品油类居民潜在消费和增量消费为目标。

四、具体实施操作要求

(一)发放范围:本次活动面向全体市消费者(含在市居住的非籍居民)。

(二)设置使用:

综合百货类票券:10元面额,消费满50元可使用;20元面额,消费满100元可使用;40元面额,消费满200元可使用;60元面额,消费满300元可使用;100元面额,消费满500元可使用;200元面额,消费满1000元可使用;综合百货类包含家具家电、手机电脑、服饰化妆品、珠宝首饰以及其他百货销售品类;

住宿餐饮类票券:30元面额,消费满100元可使用;60元面额,消费满200元可使用;100元面额,满300元可使用;150元面额,满500元可使用;

成品油类票券:50元面额,消费满200元可使用;100元面额,满300元可使用;150元面额,满500元可使用;

(三)领取方式:市政府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开展消费券促销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政办明电〔2020〕21号)文件精神,将委托中国银联通过其“云闪付APP”进行统一票券发放,参与消费者通过登录云闪付APP,按照“先到先得”方式进行领取使用(消费券不能用于线上支付和个人转账,参与的消费者每个消费品类各类面额均可领取一次并使用,不可叠加使用,不设找零。)消费者需要在指定的商家进行消费承兑,票券面额全额抵扣(不能用于线上电商企业)。

(四)活动时限:计划于8月1日至8月20日集中投放第二批消费券,金额为90余万元,其中:综合百货类投放65余万元;住宿餐饮类投放10万元;成品油类投放15万元。第二批投放的消费券须在8月20日24点前使用完毕,逾期未使用将视为自动放弃。(具体时间以实际发生为准)

五、统筹协调形成合力

(一)市财政局负责落实财政资金,并及时拨付。

(二)市委宣传部组织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统一、持续开展集中报道,联合新媒体进行互联网传播和全渠道宣传报道。

(三)市商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确定全市参与活动的重点商贸企业名单,制定消费券促销方案,指导开展活动。协调参加活动的重点商贸企业,按照适当配比增加投入,主动配合开展优惠让利促销活动,放大政策叠加效应,并保证商品和服务质量。协调中国银联负责为活动提供免费平台技术支持,在平台端投入流量资源支持,全程提供运营及监管支持,并定期向市政府提供消费券发放运行分析。

(四)市税务局负责对居民获取消费券应缴所得税给予免缴政策支持。

(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做好消费券发放活动公平竞争指导和服务工作。

六、其他相关工作要求

一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镇(街道)、各部门要利用电视、报纸、网络、新媒体等宣传载体及时向社会公布消费券发放规模、发放时间、领取流程、使用范围等,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

二是强化统筹,协同推进。市政府与中国银联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并按照合作协议规定的时限要求,将相应款项拨付至中国银联指定账户。活动结束后,款项如有剩余,中国银联将据实退还剩余款项至市财政账户。

上一篇结婚祝福语

下一篇断了的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