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武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武术范文1
今天下午是体育课,我中午回家后匆匆的吃了午饭,然后又换了一身运动服,还有运动鞋,听老师说这节课我们要学武术。
一切都准备好了后,我骑着车来到了学校,过了一会就上课了,对于今天的体育课我可是好期待,一会体育老师过来了,他说,今天我们学习太极拳,同学们听后都十分兴奋,因为太极拳总会出现在电视剧中,张三丰的太极拳就是最厉害的,好多人都打不过他。这时老师开始叫我们练习太极拳了,首先教蹲马步,这时好多人都快坚持不下去了,老师顺练习好马步才可以学好太极拳,我听后坚持了下来,接着老师开始叫我们太极拳起手式,果然学起来真的好快,打起来也有模有样,很快这节课就下课了。
我好期待下次的体育课,我想学好太极拳。
学武术范文2
本学期武术特长班的教学已经结束,总体来看这学期的教学工作还是令人满意的。从学生的德育入手,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紧抓技术动作,通过适宜的负荷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达到内外兼修的目的。 一.武德教育
武德是习武之人所遵从的道德,是习武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在武术的练习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拳谚中就有“习武先习德”的话。从本学期之初就对学生加强武德的教育,让学生们了解习武先习德的重要性。通过专门的武德教育和平时练习中的言行举止来提高学生对武德的认识和了解,并能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用其标准来佐证自己的言行。
二.武术技术
本学期是我们小学部武术班开班的第一学期,所挑选的学生都是没有一点武术基础的学生,要想让这些学生从无到有这一步是很难的,我必须从最最基本的手型步型教起。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是很辛苦,要对每个动作进行讲解示范,对每个人都要进行纠正,每堂课下来几乎都是声嘶力竭。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辛勤努力下学生的动作不断规范,学习的内容也不断的丰富,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本学期我们完成了武术最基础的基本功和初级长拳套路的学习,同时也完成了本学期初定的学期教学计划。
三.理论指导技术
在学习武术技术的同时,我还注重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讲解与武术技术相匹配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动作的方法和原理,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技术动作的练习。
本学期通过校领导的关心,学生的积极配合和我的辛勤努力,让我顺利的完成了这学期的教学计划。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的问题和不足,希望在下学期能够得到改善和进步。
二、小学武术班活动总结
我校“武术班”开展至今已逐步走向成熟化,正规化,从锻炼同学的自身素质出发,从关爱武术爱好者的身体着想,主要以加强社员的体能训练,技能训练,进行素质培养,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对新老社员进行分层教学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通过这学期的武术基本功和体能训练,社员们能够积极参加,并且对训练的内容能够积极的完成,达到很好的效果。
二、技能训练:
在训练中武术指导老师根据各组社员的实际情况,采用分组教学、区别对待的方法,在训练中对达不到要求的同学进行了特别的训练,并且对其减慢了学习进度。对于掌握较好的社员重点培养,为校武术队发现并积累人才。
三、主要活动及成绩:
1、“武术班”组织编排了我校“春风桃李又一年”教育教学汇报演出活动。获得校内外领导的肯定。
学武术范文3
教学内容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深入分析研究教学内容,事实上就是选择、加工、处理教材。可以说处理教材是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处理教材也是一种艺术,它要求教师充分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标准,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体系的构成,明确教学目标,领会教材编写意图,了解教材的潜在功能,找准教材处理的着力点,从而提高教材效应,进一步调整、充实、完善和优化教学过程相适应的教学要素,完善课堂结构,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
2.中学武术教材、教学内容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课程标准》颁布后,我国出版了多种中小学体育教材,还没有专门的武术教材。各地区普遍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体育》和《体育与健康》为首选体育教材。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体育》和《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的武术内容在形式上突出了动作组合,降低了套路的难度,增加了攻防格斗如散打、女子防身术等内容,但教材内容缺乏系统性、缺乏武术运动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传授武术技术、增强学生体质、传承民族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及激发学生习武兴趣等方面还很欠缺。武术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在现实武术教学中运用的如何呢?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主要以套路和功法类内容为主,分别占59.2%和31.4%。套路的教学内容主要以五步拳、少年拳、形神拳、三路长拳、青年拳、太极拳和棍术、刀术、剑术为主,武术功法类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基本功。虽然近年来围绕促进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提出了“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运用”的教学指导思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中小学武术课堂的教学内容基本上仍沿袭原有的技术内容体系,未有突破性进展。显然,教材及教学内容自身存在陈旧、枯燥、难学问题,已不适应现代体育教育的要求。
3.中学武术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方法
3.1中学武术教学内容设计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武术教学内容的设计应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武术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宗旨,依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武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和独特作用,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提高防身自卫能力、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
3.1.1武术教学内容应遵循的原则
3.1.1.1简易性与系统性相结合
在教学内容的编写上,在遵循中学武术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满足青少年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既要简单易学、便于开展和推广,又要体现武术不同拳种的特色、时代感和竞争性。同时,不同学段教学内容的层次要合理,内容之间要存在有机联系,形成较系统、完善的内容体系。
3.1.1.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中国武术内容丰富,拳种繁多,在传承过程中,一些简便易学、便于普及的内容,已沿着规范化的途径和方式形成了统一的动作规格,得到了较广泛的传播。学校武术教育既要进一步巩固这类成果,又要注意保存武术内容的丰富性这一中国武术特色。在教学内容的选编上,理应按照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在选编适合与全国性推广的示范性教学内容的同时,编选地方拳种特色教学内容,如南拳是华南地区特别是广东、广西地区的特色拳种,群众基础扎实,理应考虑选编南拳拳派的内容,并赋予时代特征。考虑到武术教材内容选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有利于提高武术教学的时效性。
3.1.1.3健身与攻防相结合
武术的健身价值,是通过练习具有攻防表现性和具有攻防再现性的武术技术体现的。攻防技击是武术有别于我国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本质属性,是吸引青少年的魅力所在。中学武术教学内容如果只是一味强调动作方法的记忆和展示,则无异于“体操”,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武术教学应以武术的攻防表现性和再现性为脉络,将功法、套路和格斗练习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编选出的武术教学内容才能突出武术健身价值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防身自卫能力。
3.1.1.4传统与创新相结合
叶朗先生说:“传统是一个发展的范畴,它的活力就存在于它的动态变迁之中。”庞朴先生说:“任何一个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民族性既是形式也是内容,时代性既是内容也是形式……传统既有民族性方面又有时代性方面……”可见,武术要发展不能丢掉传统这一根基,同时与时俱进,以创新促发展。武术教学内容的编选应遵循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依据时展的要求,客观分析半个世纪以来学校武术教育教学的得失,根植于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创编出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的内容,丰富武术教学内容。
3.1.1.5趣味性和实效性相结合
中学武术教学内容的选编不能忽视其趣味性,因为学生只有对所学的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全身心投入,才能形成此项运动爱好。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参与武术运动和提高武术学习兴趣的助推器。在注重趣味性的同时应当考虑其实效性,武术教学内容的实效性体现在是否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上,任何达不到促进健康甚至是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教学内容都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武术教学目标的实现。
3.1.1.6尚武精神和爱国主义相结合
尚武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武坛上的一个缩影。历史上,以武术为内容的尚武精神激励武术有志之士为振兴中华而奋斗,践行了尚武精神和爱国主义的统一。中学武术教育教学中应大力提倡尚武精神,引导学生努力锻炼身体,增强传承武术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3.2中学武术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3.2.1教学内容形式
从教学内容的运动形式看,武术教学内容的选编应注重套路、格斗和功法三种运动形式的交融、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套路这一中国武术所特有的运动形式,使其充分体现武术的特点,满足广大青少年学生的需求。
3.2.2教学内容分类
从教学内容的分类看,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全国统一示范教学内容、地方拳种特色教学内容和适合高年级女生学习的教学内容。
3.2.3教学内容层次
从教学内容的层次看,武术教学内容可分为“趣味武术”、“技能武术”和“文化武术”等,从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入手,逐步过渡到掌握武术技能和武术文化。中学阶段应是“技能武术”向“文化武术”过渡阶段,让青少年在掌握一定的武术技术技能,增进健康、提高防身自卫能力的同时加强武术文化内涵的学习和体验,为进入“文化武术”阶段打下基础。
3.2.4教学内容构成
从教学内容的构成看,武术教学内容包括徒手武术、器械武术和武术文化知识,徒手按照“踢、打、摔、拿、靠”的系列及相应功力锻炼方法进行分类,并综合运用上述五种方法,编组成突出武术文化内涵的教学内容,器械以青少年喜爱、便于开展、安全性较高的短棍、两节棍、剑术和流传较广的武术器械内容为主。
3.2.5教学内容创编
教学经验表明,中学武术的难学、难记、难做、难练这四难特征往往让学生对武术的学习望而却步,参与武术学习的积极性被挫伤。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运动技能”部分提到“在义务教育阶段,应注重学生基本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可求技术动作的细节”。因此,在武术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掌握好难易程度、重视基础性,突出武术“练打结合”的特色和教练程序,即应体现武术运动的本质特征和符合青少年“求快、求新、求奇”的心理需要,以及简单、实用、有趣的兴趣所在,选择符合青少年学生接受层次的简单实用、易学、易练、易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努力,克服困难体验成功的喜悦。如,以传统太极拳为素材创编的充满时代气息的太极操的推广深受青少年的喜爱。
学武术范文4
关键词:小学;武术教学;教学模式
一、前言
武术是一个既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又能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养成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好教材,也是对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和手段。它表现的形式美、动态美、造型美、节奏美更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备受学生的喜欢。在外国人纷纷来中国学习武术的情况下,而国内武术基础教育却不被重视。持续下去,会不会出现我们向外国人学习的不合时宜的现象呢?笔者对郑州市的部分小学武术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对1250名在校不同年龄层次小学生的武术兴趣进行调查,其中喜欢(包括非常喜欢)的人数875人,占70%。在调查的100名体育教师中能规范练习基础套路16人,仅占16%:没学过武术的教师24人,占24%。从上述武术教学现状看,省会城市情况尚且如此,其他城市、乡镇也可想而知了。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 采用随机抽样原则调查了郑州市金水区、二七区、中原区等几个大区24所小学,其中公办小学20所,私立小学4所。
2 采用问卷调查和技能测试,访谈方式,进行搜集整理了教材比重、师资从教能力情况,学习兴趣等原始数据。
3 文献资料研究法,在撰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体育文献资料,以对小学武术现状进行分析评价。
三、目前小学武术教学现状
对金水区、二七区、中原区等几个大区24所小学进行有关重要方面的调查。其中三区24所小学体育课教学大多以田径、球类或其他为主,武术教材比重很小,仅占0.3%,说明小学武术教材不被重视,体育教师自身素质也有很大差距。在三区体育教师能规范教授的占所调查的人数的16%,不能规范教授的占48%,没学过武术的占24%,本科学历仅占2名;中专学历居多,裁判级别多为二级以下,说明小学体育教师对武术的从教能力,学历等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三区24所小学武术学习兴趣统计,在调查的1250名学生中,喜欢(包括非常喜欢的)就有875名,占70%,然而,学生这种渴求却得到不满足。
2 归纳前面情况及其他原因可以看出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
(1)师资队伍薄弱
优秀运动员和各省市运动员退役后虽很多人进各大体院学习,但再从事武术教练工作的居少,体院武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数分配到大学、中专及一些中学进行一般教学工作,而到基层小学从事武术教学的却很少,这是导致小学武术教师缺乏的重要原因。
(2)领导及有关部门不够重视
原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讲:“武术是体委系统开展的50-60个体育项目中的一个,但它在体育当中所占位置,绝不是1/60,而是体育工作的一半”。然而,部分地、市、县教委、体委却不够重视,没有很好地组织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才对体育教师进行武术教学的辅导与培训,宣传力度还不够,缺乏配套的规范管理。
(3)武术苗子的输送,延续受限
一些小学即使武术课开设较好,然而到了中学却没了武术课,因而荒废,武术苗子无处可去,因此,武术苗子的输送和延续受到限制。
四、结论与建议
纵观我国武术运动发展的历史,若没有强大的基层训练队伍,没有一定数量的训练人口就没有大量的后备精英,而这些多来自各地武校的队员,素质和文化素养却不尽如人意,那么为何不很好的利用小学这块“沃土”呢?
1 依托学校来普及和推广武术运动
首先,必须真正提高对武术的认识,把武术在中、小学深入开展,当作一项长期任务来抓。李铁映同志曾做出武术进入中小学的指示。因此,应不断通过新闻媒体和组织各种与武术有关的活动,加大在中小学深入开展武术运动的宣传力度,促进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武术,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把推广武术当作一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大事来抓。
2 从实际出发规范、增加武术教材
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有关部门应组织创编一些简单易学,具有攻防特点,具有连贯性、系统性的规范教材和选用教材供教学使用,将武术由中学升学体育考试加分项目,逐步过渡到必考项目,以促进武术在中小学的推广。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对中小学武术教材规范教学能力的培训与指导。定期举办骨干教师培训班,深入普及到各区、县及农村学校,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并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规范套路的集中考核,广泛开展示范课、观摩课,逐步达到由指定培训转化为自觉钻研,使武术教学的热潮经久不衰。鼓励体院武术专业毕业生到基层从教。
4 制定相应的中小学武术教材段位标准
结合中小学特点,制定武术段位标准。使学生通过一定锻炼,经考核获得相应的段位级别称号,从而激发广大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
5 拓宽武术苗子输送渠道
学武术范文5
作为几千年来中华文化智慧的结晶,武术集合了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于生产生活中提炼出的精华,早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成为我国文化史的一颗闪亮的明珠。如若学生从小学便开始练习武术,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敏度与柔韧度,使得身体协调性能状态佳,进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近些年,我国部分小学都有设立武术启蒙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来决定是否加入。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许多武术动作比较复杂,小学生在上武术课时容易觉得单调枯燥,最终导致降低武术教学的教学质量。需知,小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均与成年人不同,再加上作为初学者,学习过程中非常容易受生理以及心理的影响,不停犯错,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因此,小学的武术教学要区别于其他教学,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此外,武术教师在具备正确的教学观的同时,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一、小学武术零起点教学方法
(一)针对学生的生理特点,开展灵活多变的的教学方法
年龄范围普遍位于7―12岁的小学生,骨骼正处于硬化过程中,就是虽然骨骼硬度小,但是相对的弹性大,极容易弯曲变形。又由于小学生关节周围的韧带柔弱且松弛,使得小学生可以运动幅度更大,此时身体的柔韧度以及灵活性都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当然,正由于学生的骨骼硬度小,那么在上课时武术老师应注意多些锻炼学生速度与柔韧度的训练,一定要控制不要出现太大强度的力量性以及耐力性训练。老师多关注纠正学生的武术姿势,这一年龄段的学生非常喜欢模仿,因此教导的动作一定要活泼简单,并且充满趣味性。
至于肌肉方面,由于学生的肌肉群中水分多,蛋白质含量相对少,即肌肉的弹性不错。可是因为所含能量少,相对耐力以及收缩能力就会差一些。这样在上课的时候,武术老师就需要给学生做好充足的准备活动时间,要他们身体各部位的肌肉以及韧带都能够活动开来。这里尤其注意,不能给学生安排过大的运动量,注重强度与密度相结合,合理安排运动量,并且练习时间不适合太长,训练过程一定要慢慢来,可以传授有利于身体发展的姿势,尤其注意要适度增加难度动作,防止学生在过程中因为心脏负担过重,最终影响到身体健康。
(二)注重培养小学生对武术的兴趣,采取教与玩相结合的教育方法
由于武术大部分动作都比较复杂,由于教学要求,武术老师不得不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大量反复练习某一动作才能使其掌握。因此,学生在上武术课时,由于他们年龄小,很容易对这种呆板的接受式动作学习感到枯燥乏味,从此对上课内容缺乏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使得上课成果大打折扣。即便在最初阶段,学生能持有一定的兴趣,但是长此以往,很多学生在学习武术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形。
因此,武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往常的教学方式。比如说,把与武术相关的动作同体育活动结合起来,融入正常教学过程中,营造出热闹的上课氛围。可以使用扮演角色、音乐渲染衬托等方式,营造出一个理想的氛围,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通过种种情境教学的方式激起学生对学习武术的欲望与兴趣,最终使小学武术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三)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加入竞赛以及自我展示等模块
武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增设竞赛的模块来激起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充分调动学生训练武术的情绪,激起学生对学习武术的积极主动性,并可以培养学生的正确竞争观念。老师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分组练习过后,可以举行组与组之间的比赛,并对获胜的一组给予相应奖励。此外,可以设立自我展示模块,充分提供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完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对学习武术的兴趣,还可以大力培养学生的竞争观念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在竞赛模块结束后,老师应该对参赛学生做出相应的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多多使用鼓励,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积极向上。同时,在自我展示模块结束后,老师也应做出相应客观的评价,并适当鼓励学生,这样可以让学生们知道哪里需要改正,从而掌握正确的动作,达到教学目的。
学武术范文6
1.课堂主渠道:突出普及性,让学生获得武术知识,掌握基本技能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武术课程,有利于突出普及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系统掌握武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此,应做好以下三点。
① 课程目标定位要准确。要从课程标准出发,明晰小学武术课程的目标定位。我们可以将“尚武崇德,健身养性”作为学校武术教育的总体目标,由此构建“武术认知与技能目标”“武术思想与方法目标”“武术精神及情感目标”三维的目标体系。以此为引领,突破传统武术课程中以技能性的套路教学为主目标的单一与片面的误区,实现武术运动本身所具有综合性、整体性的教育价值。
② 课程内容选择要恰当。教师应基于课程标准要求,精选适合学生教学的武术内容,突出基本功及基本动作练习。例如,肩功、腰功、腿功、手型、身法以及各种拳种特有的单势练习。选择一定量的短小精悍、易学易练习武术组合套路,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
③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小学武术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好两种教学方法:一是游戏法。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武术教学中应采用一些有趣的游戏,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二是突出示范法。武术的一招一式要求非常严谨,在套路运动中处处体现着形体特点。因此,要求教师的示范要准确,整套动作的劲力、节奏、韵律和攻防意识都要具备美感,先强调动作的“形似”,再追求“神似”。
2.课间大活动:突出全员性,让学生感受武术氛围,形成体育习惯
学生的课间运动是武术活动课程的有效载体。我校在十年前就开始编排武术操,利用课间时间,以课间操的方式,进行全校性的师生锻炼。由于突出师生的全员参与,通过大型的群体性活动,营造出宏大的运动氛围,加之师生共同练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武术的习惯。在教学武术操时,采取了如下三步曲:一是武术教师编排动作,根据动作节奏精选音乐;二是组织全校教师先行学习;三是每天下午大课间时间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学习,武术教师在主席台上作总讲解和示范动作,其他教师在各班指导。通过共同努力,我校的武术操在《 精忠报国 》的乐曲中每天下午准时进行,学生的动作做得整齐划一、虎虎生威。
3.社团为载体:突出提高性,让学生养成武术兴趣,享受运动快乐
学校社团组织是武术课程实施的有效补充,通过精选武术基础好、兴趣浓的苗子,组建校级武术队,以培优的方式,帮助部分学生进一步掌握武术技能,养成武术兴趣。我们的口号是:“参加一个社团,培养一种兴趣;学会一门知识,练就一项技能;体验一个成功,享受一份快乐。”在武术社团活动的组织中,认真谋划、周密计划,以“五定”制度保障武术社团组织活动的实效性。{1} 定目标。教师认真分析学生实情,根据武术活动项目及特点,确定不同年级武术队活动目标,在每学期期末结束前教师要进行总结汇报活动成果,或代表学校参加各项对外比赛。{2} 定内容。每位教师要形成一定的内容序列,安排好每次活动内容。要求内容丰富多样,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3} 定人员。确定学校武术队辅导老师,实行“谁辅导,谁全权负责”的管理模式,每个教师辅导的活动小组在一个学期里不变化。{4} 定地点。根据武术社团的特点和学校现有场地和资源,学校协调好活动场所,保障相对合理的学习与辅导环境。{5} 定时间。每位教师要保证充分的辅导时间,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旷课,并做好学生的考勤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