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学校的感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学校的感受范文1
接下来的日子里,年轻可爱的班主任的笑容温暖着每个学员的心扉;她的无微不至的语言拉拢了每个学员和这所院校的距离.
来自湖北荆门的陈俊新教研员为我们上了第一堂课,他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腼腆羞涩的笑容向我们解读了英语<课程标准>,从理论到实践,让我们入沐春风.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杨明光教授,从英语44个音标开始,对我们进行了语音语调的训练,她的课件让我们轻松受教,她的睿智无时无刻不感染着在座的每个学员.
泼辣的语言,活泼的风格,犀利的目光,朱蓉老师一定让每个学员在词汇教学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在以后的教学中达到质的飞跃.
来自武昌实验小学的熊晓燕老师,我想征服我们的不仅仅是她的年轻漂亮,她制做的式样繁多的各种精美的教具确实让每个学员唏嘘不已,心生钦佩.
周桃珍老师用一线教师特有的略带沙哑的嗓音(我是这么认为的),不厌其烦地用一个又一个教学案例向我们示范了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教学秩序,我似醍壶灌顶,一下子豁然开朗.
杨彬彬老师以一种谦询的姿态告诉我们如何去评价一节英语课,如何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怎样当一个有效的老师.....非常系统又实用地解决了我们这些一线老师的关键的问题.
一个单词boy,胡芬老师寥寥几笔,变成一个小男孩的头像,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脸,哭的笑的生气的模样她信手拈来,一幅幅有趣的可爱的简笔画可以令整个课堂丰富起来,活跃起来......
收获太多了,感悟太深了.我的心里越来越充实了,越来越踏实了,以后的教学也越来越有方向了:
首先,继续充实我的教育理念.充分理解英语<课程标准>,了解不同阶段学生在语音;词汇;阅读及听说认读等方面所要达到的不同目标,然后才能正确指导我的教学.
新学校的感受范文2
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信息技术中的图像、声音、文字等诸多材料进行巧妙整合,实现教学资源和手段的优化,在顺应学生形象化认知特点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为消融习作教学这块坚冰服务。因此,本文提出要穿越时空体验,在践行信息技术中再现习作素材;深入全面感知,在运用信息技术中提供观察视角;创设认知情境,在运用信息技术中激活表达情感,从而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
再现素材 提供视角 激活情感 信息技术
习作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顽疾,不仅很多学生谈“作”色变,更有很多教师对习作教学望而却步。究其缘由,主要在于当下习作教学并没有真正尊重学生形象化认知思维的规律,忽视了学生与现实生活的勾连。鉴于此,笔者以为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信息技术中的图像、声音、文字等诸多材料进行巧妙整合,实现教学资源和手段的优化,在顺应学生形象化认知特点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为消融习作教学这块坚冰服务。
一、穿越时空体验,在践行信息技术中再现习作素材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语文的外延即生活。”叶圣陶先生也指出:生活犹如泉水,丰盛不会枯竭。因此,学生的习作教学必要要引领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关注生活、体悟生活,在生活中捕捉最直接的素材。但受到学生认知能力的限制,学生对很多经历过的体验往往只能再认,却无法直接再现,随着年级的升高,习作数量地急剧增加,学生自身所积累的相关体验也就难以胜任学生的习作需要。此时看,教师就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听资源,将学生原始意识中存有的表象得到充分感知,从而促进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在突破传统时空的限制下,促进学生习作素材的不断提升。
例如在一次学习场面描写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了“略写常规镜头+紧扣典型画面”的方法,来描写春运期间火车站候车大厅时人头攒动的画面。很显然,所有学生都曾经历过这样的画面,对候车大厅的氛围也曾有所体验。但此时要想践行这一写作方法,就必须要对这一场景有更加深入、细致、全面的了解。因此,教师及时为学生出示了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并播放了一段视频,通过形象直观的视觉形象唤醒学生内在的感知体验,并引导学生选择几个富有代表性的常规镜头,随后聚焦典型画面,进行深入描写。
学生的习作片段不仅结构合理有序,语言表达也丰满细致。之所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仅在于教师写作方法指导得当,更在于教师信息技术手段链接了学生认知与生活实际的之间的联系,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深入全面感知,在运用信息技术中提供观察视角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与表达的密切整合。由此可见,深入细致的观察对于习作具有重要的价值,更是引领学生进行思维与表达的基础。而信息技术手段对于学生的观察具有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通过技术手段的整合运用,多媒体可以将相关事物进行进行各种形式的变换处理,引领学生从整体到部分、从表面向本质的处理,为学生有序、全面、深入地观察奠定基础。
如在教学四年级习作“秋天的树叶”这篇课文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走进自然,收集各种树叶之外,更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呈现了特色鲜明的树叶,并通过视频拍摄角度的变化,引领学生尝试从不同的维度对叶片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教师则根学生的观察需要,对一般容易忽视了叶脉等细节进行聚焦放大,为学生深入细致的观察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有序观察、深入观察的方法。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则充分运用了信息技术手段中的镜头定格、重播、特写等整合功能,生动再现了文本中的教学资源,为学生的习作奠定了基础。
三、创设认知情境,在运用信息技术中激活表达情感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披文以入情,情动而辞发”的古训。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之时,学生才能真正调整自己的认知思维,流淌出属于自己内心世界中的真挚情感。因此,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中声光电影,冲击学生内在的体验感官,将学生的思维意识和情感状态调整到最佳,从而形成特定的情境与氛围,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
例如在一次描写“感恩亲情”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步步为营,将教学逐步引向:首先,教师借助播放了歌曲《懂你》,优美的旋律、感人的歌词、质朴的画面,对学生的心灵感官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心理情绪得到了相应的调整;随后,教师以幻灯片的方式播放了生活中孩子与亲人,尤其是父母的生活瞬间,将习作要求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连接;紧接着,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习作内容的修改时,则借助音乐背景的渲染为学生深情朗诵了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在一连串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下,学生的内心被深深打动,教室里也弥漫着浓郁的亲情,学生满意识中都是父母对自己关爱的画面。此时,正是学生内在情感的奔涌之际,写作表达也就成为了一种不得不宣泄的倾吐需要。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的浸润,真正达到了“情动而辞发”的效益,写出的文章自然感人至深。
新学校的感受范文3
从文化自觉、文化形态、文化变革、文化创新的视角看,该校选择了从文化变革的视野,来探索现代学校与学校新文化的匹配,旨在将文化传统改造成为新文化的根基和底座,试图在新文化的平台上对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提升。依据所处地理位置及资源现状,实新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等理念文化特定位如下:
办学宗旨:让逐步走向富裕的农村家庭的孩子享受可与城市学校相媲美的优质特色教育。
办学理念:立足6年,着眼16年(学生时代),前瞻60年(一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
实新学校育人总目标:六年影响一生。
实新学校办学目标:弘扬孩子的天性,培养孩子的个性,启迪孩子的灵性,诱发孩子的创造性!关注孩子在校园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让孩子拥有幸福童年,让孩子身心健康、精神发育赢在起跑线上!
实新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场、悟、度。
学校管理的指导方针:有序、务实、高效、反思、超越、创新。
实新学子综合素养的定位:做人成功、身心健康、兴趣广泛、习惯优秀、知识视野开阔、发展潜力巨大、综合素质令人满意。
实新学子形象设计的定位:着装得体、谈吐文明、举止高雅、富有教养;具有一定的国学基础;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艺术潜能得到开发;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初步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树立了高远的志向、高昂的志气、高雅的志趣。
真正实新人的标志(学生篇):有高远志向、高昂志气、高雅志趣的,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实新学生;坚持“日行一善、周明一理、月养一习”道德长跑的,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实新学生;喜爱读书、能天天坚持阅读课外书籍半小时的,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实新学生;日常生活能自理,养成良好个人卫生意识的,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实新学生;在校园不制造垃圾、见到垃圾就随手捡起来的,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实新学生;在家孝敬父母、在校尊敬老师的,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实新学生;学习能吃苦、生活很简朴的,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实新学生;见熟人会问好、遇路人有微笑的,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实新学生;不说脏话、在公众场所彬彬有礼的,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实新学生;乐于助人、能主动帮助有困难同学的,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实新学生。
真正实新人的标志(教师篇):喜欢教育,会享受工作的,才是真正的实新教师;把学校当作家,时刻想着学生的,才是真正的实新教师;经常带着微笑,经常牵手学生的,才是真正的实新教师;能把每节课都当作公开课对待的,才是真正的实新教师;把家长当作朋友,善于和家长沟通的,才是真正的实新教师;能让孩子在课堂上享受快乐学习的,才是真正的实新教师;不让领导布置的事情在我这里拖延的,才是真正的实新教师;不让应该及时解决的问题在我这里积压的,才是真正的实新教师;不让差错在我这里发生的,才是真正的实新教师;不让任何小道消息在我这里传播的,才是真正的实新教师;不让学校的形象在我这里受到影响,才是真正的实新教师。
实新教师誓词:
我宣誓:教师是我的光荣选择!
我懂得:我的肩头从此负有多少生命的重托!走上这个神圣的岗位,我的每时每刻都在传承文明的星火,我的一言一行都应成为下一代的楷模。
我知道:学生对我很重要,我对学生很重要。因此,对放弃责任的诱惑,我必须拒绝;对违背良知的利益,我必须割舍。
为孩子们付出所有,是我最高的准则。
即使面对误解和委屈,我仍将恪守崇高的职业道德。
用智慧开启智慧,用爱心托起爱心,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为他们构筑迈向成功的基座。
我要始终具备与职业相称的能力,以终身学习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
实新学生誓词:
我是实新的一名学生,热爱实新、维护实新的荣誉与尊严,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衷心拥护实新的校规,严格遵守实新的校纪。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都用诚实的心灵、自觉的行动,做一个行为规范的好少年。
让我———因为有了实新而茁壮成长!
让实新———因为有了我而大放光芒!
同时,实新的办学思想从理念层面逐步落实到了实践层面,办学思想通过多种形式内化到了教职工的灵魂中,落实到了教职工的言行中。
四、实新学校管理文化的创意与实践
依据《实新学校第三个五年发展规划》的整体策略,兼顾实新学校办学方向“从办大到办精、从外向发展到内涵发展、从规范化向特色化、从制度管理到文化管理、从优秀向卓越”的战略转移,再加上对上学年学校管理思路的全面审视,该校特提出了如下的工作策略:把“场、悟、度”作为了实新学校的校魂及学校的精、气、神的象征,把“有序、务实、高效、超越、创新”作为工作的指导方针,坚持文化润校、科研兴校、专家治校、人才强校、特色立校、质量固校,建立学习型组织、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战略不动摇,统筹实施“建设平安校园、人文和谐校园、书香校园、网络校园、生态校园”的“五园特色工程”;强化“阅读、写字、古诗文朗诵、普通话、文明礼仪与行为习惯、教学质量”六项重点管理;探索、梳理、总结“十星级文明学生、五星级达标班集体、新三好学生(好学生、好孩子、好少年)、道德对话(学生的道德日记、教师的谈心日记、班级的生情日记)、道德长跑、道德体验、三理(心理、伦理、生理)、三生(生命、生存、生活)、三志(志向、志气、志趣)教育、孝道及感恩教育、成长档案袋、家校联系卡、五语连心式评价”等十项德育活动主题化、课题化的运作模式,进而打造实新学校市级名校品牌,让实新的人气指数不断攀升!同时实现实新学校又好又快、科学、持续、和谐的发展。
学校管理的指导思想:把“生活自理化、活动探究化、学习情趣化、管理人性化、发展特色化”作为管理追求目标,同时,在管理理念上力争实现六个转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轨;从终端型向过程型转轨;从制度管理向自主管理、文化管理转轨;从层级管理向项目管理转轨;从偏重教学管理向全面管理转轨;从线性管理向网络管理转轨。
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制度文化。从科学、民主、人文、开放、自理、自律等学校新文化建设核心理念出发,学校管理制度改革的走向就是让“制度文化化”:学校管理确立了以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发展人、成全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人本思想。学校领导把师生真正当成了服务的对象,改革了以管理者为中心的定势,摒弃了以训斥、命令、控制、束缚乃至奴役和摧残为标志的刚性管理手段,代之以尊重、信任、理解、宽容、赞美、激励、参与、引导、沟通、交流、协商、对话、资助、支持、促进等人性化的柔性管理手段,创造了具有亲和力的学校人文生态环境,让师生感受到了民主、平等、友善、亲情、鼓舞、感化和帮助,使学校真正成为师生兴奋、留恋的地方。
经专家论证,先后科学制定了《实新学校一日生活常规》《实新学校周、月工作策划方案》《实新学校期、年主题活动纲要》《实新学校文化类、艺术类、校本类、班本类课程开设指南》等纲领性管理新规,使学校管理从规范化走向了精细化,为实新学校从优秀到卓越的提升提供了管理技术支撑。
实新学校特有的制度有:学生权利公约、教学问题招投标制度、观课、议课及二次反思制度、教学成绩考核增长率制度、作业批改实行累积式评价制度,对“双困生”实行导师制、给潜能生打潜能分制度、班级荣誉称号个人申报达标制等。
五、实新学校特色文化的创意与实践
1.原生态体验德育———理想德育、有效德育的实验研究
为了克服以往“德育目标脱离现实生活的根基,内容繁多、缺少重点;德育活动跟着形势跑;德育主要靠运动”等诸多弊端,该校尝试了以“大主题、长周期”的课题为载体开展原生态体验德育———理想德育、有效德育的实验研究。
原生态体验德育研究的定位:本着“把行动拿出来研究,把研究的成果转化为行动”的理念,把原生态德育进行了如下的定位:通过对小学主题德育活动的测量、透视、诊断、追踪和对比分析研究,解决小学德育实践中存在的真实问题,提取理想德育、有效德育的基因,破译小学理想德育、有效德育的密码,构建小学理想德育、有效德育的主体框架。
原生态德育工作整体思路是:以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影响习惯,用特色引领养成,靠体验加以实施。
原生态体验德育实验的主要角度:(1)梳理、总结了十星级文明学生评选、五星级达标班集体创建、新三好学生推出、成长档案袋建立、家校联系卡使用、五语连心式评价改革的经验;(2)继续探索了以“大主题、长周期”的课题为载体,开展德育主题化、课题化、网络化、生活化的新教育实验;(3)研究了阅读对儿童理想、精神、品行、人格、心理等方面的影响;(4)在问题学生转化上,摸索了警示卡、优点卡、表扬卡三卡联动机制,尝试了德育导师制;(5)开辟道德教育新视角———道德预警、道德对话(学生的道德日记、师生的谈心日记、班级的生情日记)、道德长跑(日行一善,周明一理,月养一习)、道德体验;(6)重视了青少年三理(生理、心理、伦理)、“三生”(生命、生存、生活)、“三志”(志向、志气、志趣)教育;(7)在实施经过检验、行之有效七项主题德育系列活动(从每个人每件事做起,创建和谐校园;献爱心,见真情“一帮一”;爱书、看书、献书、书香满园;知我实新、爱我实新、荣我实新;日行一善,周明一理,月养一习的道德长跑;校园星光灿烂,育师德、练师能、铸师魂)基础上,又推出了实施感恩教育,构建感恩文化;亲近自然,拥抱绿色两项主题活动。
原生态体验德育实践形式之一:开展德育主题化、课题化、网络化、生活化的新教育实验。
原生态体验德育实践形式之二:道德预警、道德对话、道德长跑、道德体验是他们探索道德教育的新视角。
原生态体验德育实践形式之三:建立学校与家庭沟通的长效机制。
2.书香校园的创建
新学校的感受范文4
一、完善交流轮岗教师专业化成长教研管理机制
实施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整体提高教师专业化素质,盘活城乡教师资源,为城乡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校,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创设必要条件。学校是教育事业和谐发展的核心场所,课堂是学校教育事业取得成效的核心主阵地,教师是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的核心。要充分发挥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在发展教育事业中的第一杠杆作用,这个杠杆支点的第一个层次应当确定在完善交流轮岗教师专业化成长教研管理机制上。
落实名师工作室培养目标责任制。对于那些交流轮岗的教师,根据地域、年级学段、任教科目、教研水平、工作能力、自我发展需要等,以自愿报名的方式,参与名师工作室学习活动。对名师工作室提出相关要求,落实名师工作室培养目标责任制,定期进行目标考评,对考评结果进行公示。对那些积极组织培训活动,成绩优异的名师工作室进行通报表彰。对那些积极参加名师工作室培训活动,认真进行自我反思,虚心学习他人长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任教学科成绩好的轮岗教师,以文件方式公开通报表彰,记入个人轮岗考评档案。
建立健全轮岗教师考评机制。县教育体育局建立县域轮岗教师花名册,标注原学校、轮岗学校、任教年级、任教科目,发到相关学校和轮岗教师手中。县教研室具体建立每位轮岗教师专业化成长考核档案。具体内容包括参与名师工作室培训活动及效果、担任公开课主讲及辐射效果、在省市县教育教研会议交流内容、参与省市县教研论文评选获奖结果、班主任工作实绩、代课考试成绩、家长和学生评价等。
完善交流轮岗教师专业化成长档案管理,发挥档案管理对交流轮岗教师的正向激励作用。对交流轮岗教师档案材料的收集,要以正面材料为主,收集交流轮岗教师做得好的内容,及时向交流轮岗教师个体通报档案收集材料内容,激励交流轮岗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对交流轮岗教师提出明确的专业化成长目标要求
对交流轮岗教师提出明确的专业化成长目标要求,是以教师交流轮岗撬动教师专业化成长杠杆支点的第二个层次。
对参与教师交流轮岗的省市县骨干教师提出专业化引领要求。通过教师交流轮岗为他们搭建专业化发展新平台,让新学校成为他们专业化素养的用武之地,彰显他们深厚专业化底蕴的生命价值,使他们在教师交流轮岗中通过发挥骨干引领作用使自己专业化成长向纵深发展,开阔眼界,突破专业化发展高原期,跃上新的更高的发展平台。
对农村学校普通教师提出专业化成长新要求。农村学校普通教师到城区重点学校交流轮岗,要把以教师交流轮岗撬动教师专业化成长杠杆的支点放在提升他们专业化素养这一根本目标上。县教研室要设立专人进行专题教研,明确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最需要什么,设置教研专题,对到城区交流轮岗的教师提出具体明确要求。在交流轮岗期间定期进行信息反馈,督促他们不断学习,不断提高,通过交流轮岗使自己的专业化素养获得较大提升。
原学校校长要对到城区学校交流轮岗的教师提出明确的专业化成长要求。对于到城区重点学校交流轮岗的教师,校长要和他们进行个别谈话,鼓励他们到城区重点学校积极工作,勤奋学习,不甘人后,创造优异教学业绩。同时,希望他们虚心向城区学校的同仁学习,借鉴城区学校优质教育教学教研资源,通过参加教研活动,使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获得较大较快提升,为自己教育人生积淀深厚的专业化素养底蕴,为国家和人民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三、关爱交流轮岗教师内心专业化成长需要,把好事做实做细
关爱交流轮岗教师内心专业化成长需要,把好事做实做细,是以教师交流轮岗撬动教师专业化成长杠杆支点的第三个层次。
基础教育事业坚强根基的关键在于教师专业化素养。要实现把教师交流轮岗作为撬动教师专业化成长杠杆支点的有效性,其根本在于各级教育部门和全社会合力关爱交流轮岗教师内心专业化成长需要,把教师交流轮岗作为撬动教师专业化成长支点这一好事做实做细,真正落实在轮岗教师的心上。
认真听取交流轮岗教师的心声。确定交流轮岗教师交流学校意向时,应征求当事教师的意见,听取他们的心声,关爱交流教师内心专业化成长需要。同时,要考虑交流轮岗教师家庭住址、子女上学、身体状况等现实困难,从实际出发,让交流轮岗教师感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怀。
原学校校长应经常与交流轮岗教师联系,了解他们专业化成长过程中的现实需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专业化成长过程中的具体困难,鼓励他们不断学习,积极工作,扩大自己的声誉,在新学校建功立业,增长知识和才干,为日后回校工作积淀能量。
新学校的感受范文5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规定,思品课的任务是:“引导学生经历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逐步提高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及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因此,只有注重文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紧密联系,注重教与学的紧密结合,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感悟,我们的品德教育才不会成为空谈。讨论式教学,为学生提供各抒己见的机会,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深化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1.合理安排活动场所,营造民主的讨论氛围。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从本质上讲,创造性活动必定是异样的,从而必定是异常的行为。对一个人的表扬赞许乃是促进心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一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会害怕表现和发展他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了,他可以在进行发散思维时无须处于防御状态,从而保持心理的自由。”因此,在讨论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的讨论氛围。
我在尝试课堂讨论式教学之初,曾发现这样的问题,每次学生的讨论都不是很积极,气氛也不够热烈,有些学生只是在应付形式。起初以为是学生不行,基础不好,不会配合。然而,看到别的老师上课时,讨论却很积极。于是,我就开始反思,是不是我的教学方法出了问题?同时,课后我也找来学生了解情况,有的说“我跟我们小组的同学不太熟,讨论不起来”,有的说“我们前面的同学,讨论时要转到后面,挺不方便的”,还有的女同学说“和不熟悉的男同学在一起讨论挺别扭的”……综合学生反映的这些情况,我采取了一个对策:在我的课堂中,我对班级学生座位进行重新编排,让他们3~5人自愿组合,我再进行一些微调,把座位按方形排好,并且每节课都按这个顺序坐。没想到这一小小的调整,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从此,在课堂上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大增,因为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是自己喜欢的、熟悉的,所以讨论起来比较融洽,学生的心情也为之改变,充满了激情,解决疑难问题快了,发现问题多了,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
2.精心设计讨论问题,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讨论的题目不同于一般的问答题,它需要我们在研究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生活水平,研究教学的需要和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讨论题目不仅要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接受,而且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使孩子有话可说。讨论题难易要适度,具有针对性、导向性和新颖性。如在教学“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时,由于我们的学生都属于未成年人,这一课的内容与他们的生活实际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课堂上我首先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结合你们的生活实际,你们觉得,我们未成年人都应享有哪些合法权益?”这个问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都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父母应该要把我们养大成人”,有的说“我们应该有自己的隐私,父母、老师不应该私自扣留和拆看我们的信件”,有的说“我每年的压岁钱都被父母没收,我觉得这是不对的,这些钱是亲朋给我的,就应该属于我自己”。学生们兴趣盎然,有的还有点愤愤不平,虽然他们的语言不够精练,表达不够准确,但是他们却能结合自己的生活,说出自己对“自己应享有的权益”的最深刻理解,这样,既拓宽了思路,又深化了他们的认识。这要比老师笼统地讲,学生机械地听的课堂教学效果好得多。
3.善于捕捉课堂亮点,把握讨论时机。常言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讨论式教学也不是什么问题都讨论,从学生角度讲主要是当学生产生疑虑的心理状态时或主动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时,要及时讨论。具体说来,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发生分歧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多样时、知识需要拓宽时,最好都能安排讨论。例如在教学“养家的父母最辛苦”时,在课堂上,我刚把课题展示出来,就听到下面有同学在嘀咕“我觉得我最辛苦了”,还有不少的附和者,看来学生对此有不同的观点,这时就是难得的讨论机会。我没有按照原先的预设开始新课,而是趁机问了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在家里谁最辛苦?”学生马上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说是自己的,有说是父母的,有说是爷爷奶奶的……最后通过大家共同的讨论分析,我们终于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养家的父母最辛苦”,这堂课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4.适当的情感引导,延伸讨论价值。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孩子的情绪、意志或触及孩子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要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教学过程必须具备浓厚的情感色彩,我们的情感不仅影响着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对学生的讨论活动产生影响。因为品德生活本身就有情感,课文一般都是通过美好的大自然、幸福的生活以及学生周围的事迹来感染教育孩子,所以我们首先在备课时要进入“角色”,体会文中的思想情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撞击出心灵的火花。例如教学“新学期,新学校”这一单元的第一个主题活动时,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场所,让他们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畅谈自己对新学校的认识,说一说新学校给自己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以及自己对新学校还有哪些改进的意见等。在活动中,我注意收集从学生那里反馈来的信息并将它们进行分类,如针对老师的、针对学校环境的、针对教学设施的、针对课程设置的等,并根据这些信息深入展开讨论,让学生共同参与对新学校的发展规划,帮助学生养成爱学校、爱集体的好品德,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对新学期、新学校满怀希望。言语中我充分地体会到学生对新学期、新学校满怀憧憬,感情得到了升华,这难道不比我们单纯的说教来得更有意义吗?在教学完“新学期,新学校”这一课后,我用这么一句话作为结尾:“我们的新学校多美啊,同学们都这么热爱我们的学校,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努力、更积极地把我们的这个家园建设得更美、更好呢?”同学们都兴奋地喊道:“好!”于是就开始动手,构想着自己的伟大创意。
二、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通过对讨论式教学法的实践,我总结了上述经验,但同时也发现了,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讨论式教学法,应该像市场管理那样,“放而不乱,管而不死”。所谓“放”,就是老师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讲究课堂民主,不搞一言堂。让学生在平和的氛围中学有所得。
2.教师作为讨论课题的组织者,要采用“抛砖引玉”等方法,尽快使学生进入讨论课题的角色。
3.在讨论教学活动中,虽然学生是主体,但并不是说教师就不起作用,听之任之。相反,教师在整个讨论的过程中要起到一个“暗线引领”的作用,合理调控讨论过程,一堂讨论课的成功,教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4.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对他们的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如果学生发言,稍有不正确,就加以批评,致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损害,那么长此下去,每天一两个学生被“打倒”,一个月之后,全班同学可能就很少还有人举手发言了。
新学校的感受范文6
【关键词】思想政治 教学 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初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呢,本人结合调研和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1.明晰事理,提高认识。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不是天生俱有的,它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鲁迅先生原本想通过学医来医治中国人民的病痛,后来他意识到只有唤起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提高中国人的觉悟,才能真正根治中国人的 “ 病痛 ” 。于是他弃医从文,拿起笔写了大量的惊世之作,从此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成为伟大的文学家。可见,需要就是动力,需要也能带来兴趣。青少年时期,正是身心发展,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学习知识、提高能力、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思想政治课正为为了适应青少年的成长,课本向学生介绍了心理品质、思想道德、法律常识、基本国情等知识,内容丰富多彩,材料典型,充满了科学的辩证唯物世界观与方法论,这些知识正是中学生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营养。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德育的渗透,帮助学生提高觉悟,加深认识学习的目的性,学生的内动力才能得到激发,这样学生就会有兴趣学,就会变 “ 要我学 ” 为 “ 我要学 ” ,自觉地接受教育,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2.创设情境,融洽气氛。教育理论证明,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能使人心情愉悦、精神爽逸、思路敏捷,以及潜能与兴趣得到较好的发挥。所以,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个体潜能的重要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转变角色,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领导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要放下架子,与学生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这样学生的精神才能得到松驰,心情才能愉悦,学习的激情才能得到释放,学习的兴趣也就自然激发起来。其次,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教学是为学生服务。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学到知识、增长才智、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教师应根据教材与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真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中要留学生时间与空间,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实践、积极思考和探索,教师要少讲精讲,让学生多讲多练,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潜能、创新思想才能较好地发挥,并在教学活动这一过程中感受快乐,构建新知,提高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学习好习惯。
3.以本育情,以文激趣。《思想政治》教材考虑到中学生有好学、好奇等特点,教材在编排中做到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每一章节都设有“名人名言、想一想、做一做、提示与活动”,开辟了“学习与思考、探究与活动”等专栏。尤其是从七年级开始的《思想品德》课在编排设计上新颖独特,以“我”的成长为线索,以及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系统安排了心理健康、道德规范、法律常识、国情教育等内容,内容丰富多彩,材料紧贴生活,通俗易懂,学生容易理解接受。为了增强教材的新颖性与趣味性,每一章节还设有主题探究,每课都附有“相关链接”的知识,插图形象生动,突出了学生在课堂的“活动”,这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培养学生热爱思想政治课的情感,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灵活地使用教材和教学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做到以本育情,以文激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其中的乐趣,并在思想感情上得到熏陶,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