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国现代诗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国现代诗歌

中国现代诗歌范文1

[关键词]艾略特的诗歌理论 中国现代派诗人 影响 体现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073-02

TS艾略特是20世纪现代诗歌的里程碑式人物。在世界文坛中无论是他的诗歌还是诗学理论都曾获得过极高的评价。他的诗歌及诗学理论不仅影响了欧美诗歌的创作者,而且还在中国现代派诗歌的发展进程中产生重要的启迪作用。TS艾略特的诗歌是从20世纪初期被引入到中国的,从此便受到中国诗人非一般的关注。中国诗人从研读TS艾略特的诗歌理论到翻译和模仿TS艾略特的诗歌原著,再到具体的学习和创作实践都印证了TS艾略特的诗学理论对中国新诗现代化的影响作用。本文将从“非个人化”“传统与个人才能”及“客观对应物”等TS艾略特的主要诗歌理论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的角度展开探讨,阐述了TS艾略特的诗学理论对20世纪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具体体现和重要意义。

如果说TS艾略特的《荒原》让处在国家和民族重要关头的中国现代诗人们进一步觉醒,那么《传统与个人才能》让中国诗人重新理解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并进一步走向新诗现代化。他的《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四个四重奏》等又让中国诗人体味了现代主题以及诗歌技巧。20世纪20年代,随着中国的外国文学译介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很多中国诗人逐渐投入到对西方文学的学习中,这为TS艾略特的诗学理论走入中国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三四十年代,TS艾略特作为西方主要的现代主义诗人在中国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主要的关注点。TS艾略特的诗学理论开始影响一大批中国现代派诗人。从叶公超第一次真正把TS艾略特介绍到中国开始,在中国便涌现了大量诗人群体像新月派、九叶派、朦胧派以及现代派等,均称为TS艾略特作品的译介大军。如徐志摩、闻一多、冯至、梁宗岱、穆旦、陈敬荣、王佐良、袁可嘉、郑敏、赵毅衡、裘小龙、叶威廉、王佐良、李赋宁、郑敏、陈敬荣等,他们不但介绍并参与评论了TS艾略特诗歌,还在诗歌创作实践上不断探索诗歌创作的系列问题。有的诗人翻译介绍TS艾略特的作品,有的诗人则直接针对TS艾略特的作品加以评论,表达个人的最大认同。到了八九十年代在中国,已经形成了译介前辈为领旗人物的TS艾略特研究专家团队,使得研究更加深入。在整个20世纪对TS艾略特的诗学理论译介期间,涌现了大量的现代派诗歌作品的期刊杂志,如《现代》《清华周刊》《晨报》《诗创作》《诗刊丛刊》《文学杂志》《诗镌》等,都成为了当时中国现代派诗人介绍和传播TS艾略特诗歌及其理论并展开实践的主要阵地。

首先是非个人化的理论的影响。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是指在进行创作的实践过程中,非个人化过程要求诗人消灭个性,强调诗人的理性的辨别经验能力,这是以经验为核心的现代主义诗学。其次是如何看待传统:对传统与现代的探讨一直是中国现代诗歌创造者的重要论题。针对“传统”的讨论,它包含着对传统的重新诠释,而TS艾略特曾被一些学者认为,是第一个指出传统与独创性可以相容的诗人。TS艾略特认为诗人认识传统的过程就是非个人化的理智的自我审视过程。诗人的进步就是意味着自我牺牲与个性的消灭。第三是客观对应物。它是TS艾略特提出的又一个著名的诗学理论。客观对应物强调文学的形式与内容要达到和谐的融合,两者都分别不能太过于彼此。即在文学的创作过程中,需要找到相关客观对应物,用一系列的对应物来表现特定的情感。这一理论为现代文学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它可以引起丰富的暗示和联想。这样的客观对应物具有强烈的现代性。他反对浪漫主义式的直抒情感,将客观对应物转化成多元的象征意义后,使其达到了主客观的完美融合,这是现代派诗歌发展的鲜明特质。

叶公超最早的译介始于20世纪30年代,他多次在文章中提到TS艾略特的作品及观点。它被认为是TS艾略特的一个信徒。通过在文章《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指出引用了TS艾略特对传统与个人才能的观点,对现代诗歌和传统进行深入的探讨。他提出新诗中应以从旧诗中汲取传统文化的养料,把个人与前人进行对照,进行比较。所以每个作品都是新与旧全新的关系。叶公超通过大量引证进行论证,运用TS艾略特的诗学观解决中国新诗问题。在新诗发展的初期,他的论述具有重要意义。卞之琳是中国中的重要诗人,他对TS艾略特的接纳和吸收主要体现在艺术手法上。他善于在写诗过程中运用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比如在他的作品中就充分提炼了他的经验,逃避了个人的特性,表达了非个人化的普遍情感。自己在创作的时候倾向于克制自己的个人情感。在《春城》《古城的心》《古镇的梦》《几个人》中都弥漫着荒凉之感,在模仿与译介中大量使用典故、神话、戏剧等修辞手法,风格上颇显内敛,带有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具有中国特色的TS艾略特诗学接受方式。这是西方现代诗歌与中国诗歌结合的表现。就好像TS艾略特的荒原意象到了卞之琳笔下后就便立即出现了如此的东方的荒原意象:荒街、死寂的世界便很自然从容地从诗中展现出来。唐提是中国九叶派诗人提倡中国新诗现代化的代表,他主张吸收并形成中国式的诗学体系。他通过发表《诗的新生代》昭示着中国新诗发展将面临的光辉前景。他充分引证了TS艾略特对诗歌的观点,感受着TS艾略特字里行间的活跃的生命力的搏动。在他的论文集中,多处引用TS艾略特的诗学观点说明个人的现代诗学体会。比如文学经验与生活经验的关系:文学经验虽并不是生活经验的全部显现,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依托生活经验的,这样丰富的意象才得以使浅显的生活经验变成厚重的文学经验。他崇尚TS艾略特诗歌中的充满力量的精神追求。新月派闻一多在中,逐渐融入了TS艾略特关于传统的观点,从诗形结构的构建上提出古典主义的秩序和谐,把传统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给传统文化赋予现代意义。《西窗》《死水》等作品中都可以寻到TS艾略特的影子,它体现了诗歌中的心智与经验的理性创作追求,特别是在诗歌中还直接引用了TS艾略特诗歌《荒原》的意象,再次印证了他接收TS艾略特诗学理论的深刻过程。袁可嘉,在《新诗现代化》的重要论文中就明确表示,新诗现代化是一种现代人内心中意识状态的心理过程,是对以TS艾略特为核心的现代诗歌的影响的接收过程。他在诗歌分析过程中论证,与浪漫派内容上的玄空相对而言,现代派的诗歌依靠客观事物而形成丰富而准确的意象,并引起诗歌的情绪,获得更多诗歌意义。这便是他学习TS艾略特客观对应物理论来实践并形成个人的诗歌理论的过程。他提出的诗歌本身论、有机综合论、艺术转化论,都无疑是他接受TS艾略特诗学理论的影响的产物。新人文主义的代表白璧德与TS艾略特在传统问题上是一致的,对新诗发展反思接受并传播TS艾略特诗学理论,最终被新月派诗人所接受。辛迪因个人与TS艾略特的相识而更加喜欢和注重TS艾略特诗学的理论。他无论是对TS艾略特的诗歌还是TS艾略特的史学理论,都显得极为欣赏。他认为TS艾略特的诗歌充满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具有时代气息。他在实践中努力通过内在的古典情愫反映现代主义诗歌特色。《夏日小诗》《寂寞所自来》中总能见到像“鬼影”“死亡”“死神”的意象。《垂死的城》理性地增加了诗的深度,客观化的手法体现了现代化色彩。这些都躲不开TS艾略特惯用的意象。穆旦被认为是受TS艾略特影响较深的一位中国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日渐硬朗而悲剧,越发让读者体会的是TS艾略特诗学的精髓。徐志摩在诗歌上对理性的追求在与TS艾略特的理论上和风格上引起共鸣。

从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饱受战争的创伤,中国诗歌从TS艾略特诗歌中找到了精神危机意识的共同点,到20世纪中后期,中国新诗人在TS艾略特诗学理论的影响下对照中国文化传统,又不局限于传统,无论在内容主题上、历史意识上还是个人主张方面,都显示出了TS艾略特诗歌及其诗学理论对20世纪中国诗人的新诗现代化产生着不可泯灭的作用,由于TS艾略特的诗歌深含东方文化元素,让中国诗人得以亲近,他的现代主义诗歌理论又引起中国现代诗人的推崇,中国现代诗歌的创新和发展都无疑说明,TS艾略特的诗学理论对20世纪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周平远.余艳.艾略特诗歌与中西诗学传统[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1).

[2]王小林.T・S・艾略特对“九叶诗人”的影响[J].外国文学研究,2005(01).

[3]董洪川.叶公超与T.S.艾略特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J].外国文学研究,2004(04).

中国现代诗歌范文2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师-生”协作式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在文学边缘化、商品化、消费化的今天,高校的文学教学普遍都需要突围。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传统专业必修课,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如何满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社会和时代对高校的文学教学提出了多方位、多层次的要求,那么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是必然的。

一、更新教学理念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功能将更多地从传授现存知识和培养现有技能转向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能力,以使学生获得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将是现时代教育的主旋律”[1]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受益的多种能力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也应具有灵活性,建构互动而开放、动态而灵活的探究式文学教学理念。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现行主流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文学史”和“文学思潮”等知识的系统传授,也有利于教师组织和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可是这种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教”,比较封闭、缺少弹性,缺乏师生互动,从而使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学生“学”的主体性就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综合能力的开发就受到限定。为此,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思想,我们拟建构“师-生”协作式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地位进入知识场域,在师生互动协作、学生与学生合作中合理利用开掘教学内容和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创设对话式、活动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利用各种教学环境要素,有利于加强实践教学和进行素质拓展,使学生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则成为学生知识建构的协作者;这种模式还可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教学相长。

二、不断丰富教学方法

要建构“师-生”协作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需要不断运用和创造各种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增加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所有的教学方法的使用,都要根据教学和对象和教学的客观条件进行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要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为目的,从而解决学生学得“被动”和学得“无趣”的问题。

为了实现文学课教学的目的,即“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在于使学生获得文学审美能力、文学想象能力以及写作能力。”[2]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就要重视实践性教学方法。教师要把握好教学进度,在课堂上注重学法和文本解读法的指导,并进行示范性的文学分析与阐释。

有许多论者对一些很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诸多实践和探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借鉴和综合使用这些方法。在读图时代,影视文化大行其道,学生对文本阅读比较淡漠,这是不争的事实。使用影视与文本互读法,不仅可以创设师生对话的可能,也可以促进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家故居的实地考察、就近进行当代作家采访等。讲抒情性的文学,如诗歌、抒情散文等,朗诵法可以使学生融入教学情景。讲叙事性的文学,如戏剧、小说等,可以使用讲评书的方式,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小说改编和表演;表演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也有利于建立对话式的教学态势。这样既可以给学生“新”的感觉,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让学生在读、讲、编、演的过程中,通过文本与作者发生思想情感的交流,能激发学生的文学想象力和再创造力。

三、变革教学评价机制

要建构“师-生”协作式的教学模式,还需要变革现行的较单一的教学评价机制。在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中,要不断建构起过程化、多样化、灵活化的评价机制。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而言的,教学效果的评价是单向度的,不具有互逆性。一般而言,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是期末考试或考查。这种评价忽略了教学过程,学生为了学分,只在考前狂“背”书和课堂笔记,或考试作弊。这就很难对学生进行文学知识的传递,更不用说美感熏陶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了;而学生也就体会不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知识的乐趣。

综上所述,在多元化的21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建构“师-生”协作式的教学模式能适应社会和学科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交互性、实践性、动态性,能促进互动的、协作的探究式文学课堂的建设。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探索,希望能够逐渐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主讲的教学模式,提高当代文科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燕镜.师范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363.

[2]温儒敏.关于现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4(2):30.

中国现代诗歌范文3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齐白石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负责人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绘画风格:

浓厚的乡土气息,纯朴的农民意识和天真浪漫的童心,富有余味的诗意,是齐白石艺术的内在生命,而那热烈明快的色彩,墨与色的强烈对比,浑朴稚拙的造型和笔法,工与写的极端合成,平正见奇的构成,作为齐白石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视觉形状,相对而言则是齐白石艺术的外在生命。

现实的情感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形式,而这形式又强化了情感的表现,两者相互需求、相互生发、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齐白石的艺术生命,即齐白石艺术的总体风格。

1、主张: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以齐白石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

篆刻初学丁敬、黄小松,后仿赵撝叔,并取法汉印;见《祀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篆法一变再变,印风雄奇恣肆,为近现代印风嬗变期代表人物。其书法广临碑帖,历宗何绍基、李北海、金冬心、郑板桥诸家,尤以篆、行书见长。诗不求工,无意唐宋,师法自然,书写性灵,别具一格。

其画印书诗人称四绝。一生勤奋,砚耕不辍,自食其力,品行高洁,尤具民族气节。留下画作三万余幅、诗词三千余首、自述及齐白石文稿并手迹多卷。齐白石的作品以多种形式一再印制行世。

2、特点:

中国现代诗歌范文4

关键词:隔代探望权;保护;立法

一、我国隔代探望权的保护现状

近年来,伴随离婚率激增、因计划生育政策而导致的家庭结构变革等因素,我国隔代探望权问题矛盾愈加突出,具体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立法上存在矛盾,《婚姻法》与《民法通则》、《继承法》相关内容所体现出来的立法理念不一致。我国《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二款第一项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担任监护人。《继承法》第十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父母、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从以上法律规定的内容来看,立法者从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的直系血缘关系角度出发,赋予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法律上的特殊权利义务关系。然而,在探望权的设立上《婚姻法》第三十八条却又无视这种天然的亲情及已有相关法律的规定,把祖父母、外祖父母排斥在探望权的主体范围之外,这种做法有违立法初衷。

第二,权利义务不相一致。我国《婚姻法》第28条的规定:"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死亡或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可见,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之间可能会产生法定的抚养义务和赡养的义务。法律规定了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法定的条件下有抚养未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的法定义务,却未赋予他们享有探望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的权利,明显与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基本原则相违背。

第三,有悖于我国传统的家庭伦理及善良风俗习惯,不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我国历来是重视亲情的国家,三代同堂是我国特有的家庭模式。将祖父母、外祖父母排除在探望权主体之外,有违亲情联系的伦理需要。 此外,目前我国正处于离婚高发期,父母离异后,往往会对未成年子女在情感和心灵上造成一定的伤害,特别是在未成年子女的父母死亡或父母丧失行使探望权的行为能力情况下,更需要得到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关爱。

二、我国隔代探望权制度的构建

(一)以"子女最大利益原则"作为核心理念与指导思想

探望权是以父母子女间的血缘联系为基础的,各国立法并非为父母的利益而设立探望权,而是以子女的利益为最优考虑,离开对子女利益的考虑,探望权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 我国于1991年加入《儿童权利公约》,并承诺一切行动以保护儿童的最大利益为根本出发点,2001年《婚姻法》及其后的司法解释体现了"优先考虑儿童利益",但与"儿童最大利益"还相差甚远,并未切实从儿童的实际需求出发,将子女最大利益的保护落到实处。

(二)有条件地赋予祖父母、外祖父母探望权主体资格

探望权是法律所规定的父母的抚养权利与义务的延伸,是父母共同亲权或共同监护权行使的方式。然而,法律虽规定了祖父母与外祖父母一定条件下的抚养义务,却没有确认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作为探望权的权利主体,这就将造成法律规定与伦理价值之间产生冲突。赋予祖父母、外祖父母以探望权主体地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必须设立法定的限制条件:1、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死亡;2、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不在本地居住或被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3、离婚或分居前,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无法实际抚养子女,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实际承担了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4、依据收养法的规定,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成为孩子的监护人,但由于无力抚养孩子,被迫将其送给他人的;5、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其他情形。

(三)有条件地强化未成年子女在探望权制度中的地位

虽然未成年子女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他们都有自己的情感需要和独特的思想感受,完全否定他们的意志是极其不可取的。我国司法实践中,法院确定离婚后子女的抚养时会适当考虑子女的意愿,但此种考虑对于明确未成年人在探望权制度中的地位,切实保障未成年子女利益的最大化仍是远远不够的。强化未成年人在探望权制度的地位,是遵循"儿童利益最大"原则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充分发挥亲情沟通在尚未完全社会化的儿童期对儿童幸福和发展的作用,但未成年人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其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毕竟有限,强化其主体地位必须有明确的限度,否则极有可能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对此,笔者建议,可参照我国《民法通则》对民事行为能力进行划分的具体原则,赋予10周岁到16周岁的子女以探望权主体资格,使其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适当参与到探望权的行使活动之中。

(四)明确和细化隔代探望权的中止事由

为利于保障该项权利的适度、合法地使用,更好地维护当事人各方的合法权益。对此,笔者建议:第一,祖父母、外祖父母患有严重传染病、精神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容易传染给子女、孙子女或造成不良影响的;第二,祖父母、外祖父母违反探望规定,严重干扰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及孙子女、外孙子女正常生活、学习的;第三,祖父母、外祖父母利用探望机会,藏匿孙子女、外孙子女的;第四,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虐待、胁迫孙子女、外孙子女等暴力倾向的;第五,祖父母、外祖父母参加组织或有不良道德倾向,可能危害孙子女、外孙子女的;第六,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孙子女明确表示不接受探望,强行探望可能对其造成较大不良影响的;第七,其他严重不利于孙子女、外孙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

三、结语

探望权制度是现代婚姻家庭法进步的产物,不仅涉及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在我国的相关立法中增设隔代探望权的有关规定,对于保护残缺家庭中未成年子女身心的健康成长,满足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孙子女、外孙子女的情感需求,促进我国社会文明的进步以及社会法制的进一步健全、发展意义重大。然而,这项权利毕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一方的义务,因此,要对其适用及中止情形进行严格的限制与规定。在具体制度的设计上应适当地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保障隔代探望权顺利运行的相关机制,更好地保护当事人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藤蔓.丁慧.刘艺.离婚纠纷及其后果的处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382.

[2]杨遂全.婚姻家庭法典型判例研究[M].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386-387.

[3]参见饶勇、郑仁荣,《我国探望权主体化的法律思考》,载《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4]赵敏.余荣红. 应明确子女为探望权的权利主体兼评我国探望权制度的立法宗旨[J] , 前沿, 2005, ( 5) .

[5]参见彭昀峰:《论我国探望权制度的完善》,暨南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7页。

中国现代诗歌范文5

现行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既有机遇又有挑战,需要教师对教学方式不断进行探索革新,提高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

【关键词】

高中语文 现代诗歌 教学现状 教学策略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不可掩藏的瑰宝,随着白话文运动的发展,我国涌现了许许多多新式的优秀的现代诗歌作品,这些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具有极大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一、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现状的分析

现代国学教育处于探索和转型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语文的教育地位,在政策上和教学方针上都鼓励学生学习语文,给予语文教学很大帮助。但在这种良好的教学氛围中,仍有一些语文教师担心的问题。因为语文“文无第一”、难以短时间提升的特性,家长学生有可能将精力集中于其他科目的学习。语文整体状况尚有如此忧虑,在语文考试中分数占比较小的现代诗歌教学更需要语文教师花费心思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现代诗歌、在诗歌中陶冶自身情操。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现代诗歌简单易懂,学生难以进入更深层次的欣赏

现代诗歌不似古代诗歌或华丽清雅或朴实大气,较长的篇幅和易懂的诗句容易让学生产生“不过如此”的感觉,这将阻碍学生进一步学习诗歌,体会其中深刻的情感和杰出之处。例如,《祖国山川颂》,学生能轻松地看出先生对祖国炽热的感情,感受到祖国的美好,却也因此很难对诗歌产生向往之情、对诗歌作者产生敬仰之意。高中生对古代诗歌常常保有极高的敬意,却常常忽视现代诗歌创作之艰辛。

(二)现代诗歌常以“五段式教学方法”教学,难以唤醒学生心中对现代诗歌的学习兴趣

现代诗歌意蕴深刻,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解读,而“五段式教学方法”统一了学生对现代诗歌的理解,虽然利于考察,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正如“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经历不同,对现代诗歌的理解层次也有不同,多元化的解读、交流有利于激发思想的火花。

(三)现代诗歌的教学更倾向于情感教学,而弱实践教学

现代诗歌的解析往往难以统一,文学本无对错,唯有高下。在节奏加快的现代,其他含义明确的体裁取代了诗歌体裁成为主流,现代诗歌逐渐衰落。在高中教学中,教师极少讲解诗歌的写作技巧,也不要求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只要求学生理解诗歌传达的主要感情,更弱化了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印象。

二、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策略的探究

(一)丰富学生对现代诗歌的了解

现代诗歌其实也是一个极大的体系,有许多值得传递的故事和情感,教师可以在零碎时间讲现代诗人的小故事,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增进学生对现代诗歌的了解,增强学生对现代诗歌亲近感,让学生感受到每一首诗背后是一个个离我们很近很近的、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例如先生,他虽然经历了二十余年的政治磨难,但其诗歌中仍然充满着生机,教师可以简单地讲解先生的跌宕人生,让学生在理解先生的经历与感受后再学习《祖国山川颂》,感受先生透过文字体现出的坚强与勇敢。

现代诗歌不同流派的发展也十分有趣,有些流派讲究文字之美,有些流派讲究意向之佳,有些流派重视对未来人生的思考,有些流派重视对现实生活的观察。诗人之间的交往也十分有趣,例如徐志摩和林徽因之间浪漫的故事,对正处青春期的高中生有极大的吸引力,教师巧妙地利用这些小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就现代诗歌的创作方法和分析方法进行简要的介绍,如评点法、中国的印象主义批评方法、结构主义等等,深入浅出的讲解诗歌,让学生学会自己解读诗歌,鼓励学生自己创作诗歌。

(二)增加学生对现代诗歌的接触

学习诗歌需要先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但仅仅知道诗歌的创作背景是不够的,学生还需要多次阅读朗诵诗歌,让诗歌的意象生动起来,才能感受到现代诗歌之美。教师可以增加学生自由朗诵和小组讨论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发现诗歌的意象,提升学生对现代诗歌的欣赏能力。反复的吟诵不仅能增加学生对现代诗歌的熟悉感,还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现代诗歌中文字的运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师还可以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提前接触诗歌创造的情境中,从而使课堂教学氛围更为活跃。例如《相信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造一个选择的情景,让学生在平坦但是并无特别的大道和曲径通幽的小路中进行选择,或者在难与易中进行抉择,并让学生阐述他们选择的理由。这不仅能让学生进入《相信未来》所创造的文学环境之中,体会到诗歌传递出来的鼓舞之情,还能通过诗歌作品与口头表达的对比让学生欣赏到这首诗歌的文字美。

(三)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自由创作的机会,鼓励学生尝试诗歌创作,并且适当指导对诗歌有兴趣的学生。例如,像《青花瓷》一类现代歌曲的歌词也极具文学韵味,具有诗歌的性质,学生对其也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以此为主题,鼓励学生模仿或者自由发挥创作诗歌,嘉奖优秀的诗歌,可以印刷一本班级诗歌合集作为纪念,长久的鼓励学生。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投稿,努力使优秀的诗歌作品发表出来,这对学生的发展和现代诗歌的发展都能产生有益影响。

现代诗歌蕴含的感情丰富,需要鉴赏之人有着扎实的文学底蕴与文字感知能力,当代高中语文教师应肩负起培养下一代青年的文学鉴赏之力,让学生全面发展,既能欣赏论文小说的魅力,又能欣赏诗歌散文的魅力。诗歌传情,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不仅需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文学之花将更为瑰丽。

【参考文献】

【1】尹逊才,严欣.以体定教:现代诗歌的文体特征初探【J】.语文知识,2015(01)

中国现代诗歌范文6

论文摘要: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反思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建构菲薄女性作家的缺憾。加大其改革力度,丰富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激活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彰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特色。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学校建设中最基础的重要内容,不仅直接关系着学校教学改革能否深入进行,更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质量的好坏,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优劣,直接依赖于课程的建设。学生知识的获得与视野的开拓,通常是由课程这一主要途径而在脑海中留下印迹,并由此激活个人的兴趣,生发出“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的追求。 

精品课程既是教育部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而推出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课程建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地方经济社会对人才迫切需求的系统改造与创新升华。精品课程建设既是一个载体。又是一个平台。作为载体,鲜明地显现出学校教改方向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作为平台,形象地体现出教学内容与知识点。平台与载体的互相作用,使学生能在精品课程所涉及的领域内夯实“重基础、宽口径”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迈出个性人生追求的第一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的改革,鲜明地显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特色 

 

一、活跃的学术动态发展显现出教材与教学内容的滞后 

 

精品课程建设是以“一流教材”、“一流教学内容”为标识的,一流就是不能落后于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教学内容是由教材来载述,通过教材的文字表达、概念定义、图表符号等显现知识的系统性、信息的科学性、视野的开阔性、学术的前瞻性与思想的先进性。凝聚着教师心血与学者成果的教材,由于出版周期与纸质版本的限定,教材滞后着课程内容的不断充实与学术动态的快速发展成为不争的事实,就课程体系而言,传统的教学内容需要增添鲜活的新知识,这在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上显得尤为突出。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中华民族在艰难而漫长的历史演进程中逐渐积淀而形成的“国粹学”。不仅以大智慧、大气派的进取态势对中华民族产生过并且正在产生着不同程度的不同层次面的积极影响,而且以“学科优势”、“文学情怀”、“人文精神”的力量,撑起课程一片天。中国文学史与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相融为一体的古代文学课程,其史显现着文学发展的“脉”。其作品凸现着文学内核的“魂”,并融两者,体现着文学鲜活多元的“态”,显现出文学史发展的无限魅力与代相传承的生命力。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郑振铎先生的《插图本文学史》问世,给古老的封闭的“国粹学”研究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古代文学课程成为五四“文学革命”后高等学府文科类的修业课。刘大杰主编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相继问世。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古代文学课的设置层次面更宽泛,各个高校所用的古代文学教材可谓“百花齐放”。然而,不同版本标志性成果的古代文学教材的课程体系建构模式。均以男性创作为主。菲薄着女性与女性作品。这丢掉了文学发展的一脉,失去文学抒写情怀的一魂,破坏了文学史发生“现场”的“原生态”,不仅限定了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深层底蕴的研究,而且不利于和谐社会的营造。 

古代文学内在精神所显现的是人类思想与民族文化的智慧结晶,展现其丰富深厚的创造性,是古代文学课程体系建构培养人才宗旨所在。性别把人分为男性与女性。女性在文学创作上是否有自己的创造性?唐代诗人王建在《寄蜀中薛涛校书》诗中日:“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唐才子传》载:薛涛字洪度,为成都乐妓,居地浣花里,性辩慧,娴翰墨,通史书,工小诗。元稹使蜀,遂相知相识。元稹返京登翰林,作《寄赠薛涛》诗:“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纷纷词客皆停笔。个个公侯欲梦刀。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其诗赞颂薛涛杰出的文才和口才。待到武元衡人相,奏授秘书郎,有了“女校书”之名。女性名“校书”,始于薛涛。男性,才子。女性,只能谑称为扫眉才子。 

扫眉才子不逊色于才子,为何古代文学课程体系菲薄女性?传统观念起着不良影响。《诗经·小雅·斯干》诗日:“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周礼》有太卜之官,掌占梦。太卜占梦有熊罴之象。是生男的吉兆。有虺蛇之象,是生女的兆头。生了男孩睡在床上,穿着华美的衣裳,带着精工细做的玉璋,声音肃然洪亮,红色的蔽膝耀眼辉煌,成人后将是一家之长,邦国之王。生了女孩就让她睡在铺席的地上,穿的衣裳由包婴儿的被子改做的,身上佩物是陶制的纺锤,只能讲些酿酒做饭的家务事。从着装服饰的现实待遇到人生未来的安排,男性女性有着天壤之别,从离开母体的那一刻起,性别锁定男女的社会地位。

   中国是农业大国,自然经济的思维定势鲜明地印着男尊女卑的传统,男性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里垄断着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今天虽然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主张“男女平等”,但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不能随着旧制度的灭亡而完全走进坟墓,古代文学课程体系以男性为主体也在情理之中,如果说上个世纪女性作家与作品难能跻身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情有可原,那么新世纪没有大变化,便是人为的遮蔽与历史的误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渗透,女性研究逐渐成为全球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也浮出地表。不仅走向,而且形成富于特色的学术领域。面对文学类的学术研究的前沿动态,古代文学精品课程如果仍然重复着叙述视角为男性的教学内容,必将重蹈覆辙,精品课程势必与一般课程没有什么区别,使用教材所表述的教学内容必然滞后。 

 

二、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显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特色 

 

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有着时代气息,适宜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仅有紧迫感是不够的,必须结合学校的办学层次与办学定位,结合学生的实际,通过课程教学的实践来实施。而课程设置不是随心所欲安排的,课程是依据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目的与专业所在的学科门类及其结构开设的。有学期的顺序与课时的分配。任何一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必须依靠每一堂课、每一次亲手操刀等教学环节所构成的教学过程的实施得以实现。换言之,精品课的建设也必须通过章节的教学,为学生提供由章节构成的知识体系与教学内容,通过现代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灵活多校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受到最好的教育。从而显现出人才培养的教学特色。 

何谓“应用型”人才?对其内涵的理解,学术界各有各有看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各有的理解。比较认同的看法:应用型人才就是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能够应用客观规律, 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或日社会效益。换言之,高校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培养面向实际,掌握一定理论,具有多面适应才能,将所学知识进行相应的成果转化,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课程应以有利于学生成长与个性发展为出发点,改变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与简单拼凑的状况。沟通精品课程的“一流”标准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对地方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来说,都是必须面对的问题。12i从古代文学课程性质而言,改革课程体系更谓势在必行。 

古代文学课程是2003年立项的校级、省级精品课的,在课程教学中,注重采用“历史追溯法”,教师系统地讲授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家与作品,让学生回到过去,以作家、作品为线索,设身处地地感受与思考:如何我们处在当时会怎么做?特别是“男尊女卑”封建制度下,女性如何“突围”呢?世人了解的古代女性作家常举的是与秦观、黄庭坚齐名的李清照,李清照仅因身在重病中所依非人而离婚事,便有秽言而不能进入正史。与李清照并称“隽才”的朱淑真,作《自责》诗曰:“女子弄文诚可罪,哪堪咏月更吟风。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在客观遭遇北宋灭亡与主观遭遇婚姻不幸、爱情追求不幸的社会苦难和人生苦难中,反其义而用之,将男性磨穿铁砚的文学功名视为自己主体意识的觉醒。奔涌的诗情倾泄而出。“春暖长江水正清,洋洋得意漾渡生。非无欲透龙门志。只侍新雷震一声。”(《春日亭上观鱼》)刚直的个性、横溢的才华,迫使她的追求与“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意识形成尖锐的矛盾冲突,缈小的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被强大的传统势力挤压到绝路上,她只有投水而死。胡文楷先生的《历代妇女著作考》,列出中国古代女性作家有4000余位,其中不逊色于李清照、朱淑真的闺秀何止百计。古代“才女”的不幸遭际与今天女大学生所遇的挫折相论。何足道哉? 

省级精品课程的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打破“男权中心”的话语对文学话语权力的垄断,确立古代文学课程体系观念的多元化与叙述视角的多样化。古代文学课程不再是单调的男性心灵抒写,女性悲怨的吟唱。课程内容的充实、活脱,激发学生的极大兴趣,而且对人的素质教育、营造和谐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建设中的省级精品课。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的教学内容既在课堂教学上有着生动的体现,也在网站建设上有着精彩设置与凸现。古代文学网站不仅有蕴含课程知识体系的140个多媒体教学课件,有与课程教学相匹配的几千张生动人物画像图片或考古实物的网络资源,而且开设“区域文化”、“学生习作”、“文学天地”栏目,上传着载学生各类文章近几百篇(首),其中近半数是以女性为写作对象的。从课程内容体系到教学实践,显现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特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