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爬山虎的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范文1

一、叶子引出的担忧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采取了边学边画图的方式。

如学叶子一段时,先画三片叶子:刚长出来的叶子、长大中的叶子、长大了的叶子。课文中的描述是:“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得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根茎,让学生上来画叶子。

在请学生上来之前,我问他们:三片叶子的位置在哪里?想不到大部分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下面是嫩红的叶子。他们把顺序搞混了!我大吃一惊,重复问了几次:“是吗?”这时,才有个别学生反应过来,说:“植物由下往上长,越下应该越老。”这时,同学们才纷纷“醒悟”:“哦,对哦!”孩子们终于明白了,我的心里却很不是滋味,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开头的异口同声呢?

是生活经历不够,还是思维的懒惰使然?我决心找找原因。

1. 生活经历不够?

城市学生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们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不多,而当下社会大环境下学习的巨大压力,也削弱了他们接触大自然的兴趣。他们很难有机会像我们小时候那样满山满地里疯跑。那么,是他们对大自然已经淡漠了吗?生活环境的好转,玩具的高智能化,让孩子们还会去关心路边的小花小草吗?还会去跟踪蚂蚁的家吗?是不是社会的进步阻隔了孩子们与大自然的亲近呢?

没有了与大自然为伴的生活环境,孩子们每天见到的植物充其量不过是花瓶里的花,人行道上偶有的几棵树;而且孩子们每天行色匆匆,忙着学习、做作业、上特长班,稍有空闲也是用来看电视、玩电脑,哪有时间与花草交朋友呢?

这样一想,就有点理解孩子们的不熟悉植物了。然而,身为大人,真的能如此下结论吗?

学完这课后,我布置孩子们写观察昆虫的周记。在讲解作业时,我提到了蚂蚁(我没法提蜻蜓等其他昆虫,因为孩子们对它们根本不熟,身边最多也最友善的,也只有蚂蚁了)。谁知,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大都面露难色,提出可否观察小乌龟、小狗。原来,昆虫的世界已离他们那么遥远。这是谁之错呢?

2. 思维的懒惰使然?

这篇文章是按爬山虎的生长顺序来描述叶子的。当我问孩子们怎样画叶子时,他们知道要按顺序画,按植物的生长次序画,由下往上画。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的确,孩子们在回答时已经按顺序了,但问题是这个植物由矮往高的顺序与叶老先生所写的叶子的成长顺序是相反的啊!孩子们没有联系生活实际,没有进行仔细思考就给出回答了。这属于思维的懒惰吗?后来,我连续追问两次,同学们才明白过来,才仔细进行了思考,才想起树是“下老上嫩”的。这种想当然的逻辑推理惯性真令人担忧!

这是我的错吗?我为什么会犯这种错误?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是否缺少了什么?带他们接触大自然太少?设置陷阱太少,导致他们思维懒惰?时时让他们处于思维的警惕状态才是对的?

想想平时的教学,安排得确是太顺了点,只告诉他们对的、好的,很少告诉他们错的、坏的。再想想现在的家庭教育,何尝又不是这样呢?家长什么都替孩子安排好了,以让他们少走弯路,与危险隔离。这些幸福的孩子,因为被安排、被确信,危患意识自然甚弱。再想,如果这样做不对,难道要孩子们读《盛世危言》吗?

思及此,我不禁摇头笑了,这样也未免有点太过了!应该培养孩子做思维的主人才对!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见解,不依附于大人,不盲从于强势,不全然听信于权威。

另外,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孩子们与大自然的距离日远,造成了他们与自然的脱节。这方面,家庭有责任,学校也有责任,整个教育制度都有责任。

二、树根引起的感动

这一课的教学,我结合课文学习来画叶子,先画三片不同的叶子,让孩子们明白了叶子的颜色,然后再画一大片叶子,让孩子懂得了叶子的排列:叶子一顺朝下、均匀。画完之后,回到课文读句子,孩子们谈感受,再看图,背诵句子。这样的学习,孩子们学得兴趣盎然,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也感受到了作者观察的仔细,对叶老也越加佩服了。

然而,画叶子只是前奏,主旋律是爬山虎的脚。因此,我让学生自读第3自然段,然后尝试画爬山虎的脚。经过“前奏”的“熏陶”,孩子们明白了要先判断它的位置,它是“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他们很快就在文章中找到了关键词句,也再一次感受到了叶老先生准确细致的描述。当他们把这些文字演变成画面时,一下子就画对了位置。

这时,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把文字画出来,这是多好的阅读效果检测啊!可是,当林琳在黑板上画好爬山虎的脚后,问题又出现了!爬山虎的脚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林琳却画成了 !看着她画的爬山虎的脚,我几近晕倒!怎么会这样呢?我回过神来,回看课文中的文字。“枝状”,可以理解成 ,也可以理解成一根根的树枝,就如同林琳的理解!

我突然茅塞顿开,文字给人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啊!画面又怎能穷尽文字的内涵呢?我想,那些名著拍成影视剧后,总招来大片谴责,大概也是这个缘故吧。仅仅凭借这些文字,我又怎能说林琳画的是错误的呢?林琳的画,正说明她对文字进行了思考!想到这,我忽然觉得很感动,为中华文字的魅力所感动,也为我所教的这些可爱的孩子而感动!

爬山虎的脚范文2

嘿!大家好!知道我吗?从小院西墙爬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的绿色的小精灵爬山虎的得力助手----脚。

我的家住在爬山虎的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来的就是我,我可是很苗条的,我喜欢穿嫩红的衣服。跟刚刚长出来时的叶子姐姐们一样,叶子姐姐们长大了就对绿色短裙情有独钟了。叶子姐姐们长大之后就来遮挡弱小的我不让我被太阳暴晒。因此我很喜欢叶子姐姐。

对啦!我可不像你们人类的脚可以四处乱转悠。我的头触着墙的时候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我原来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我就可以一脚一脚地往上爬了。如果你仔细看比较细小的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像蛟龙的爪子。

看你是个好人,告诉你,我也是有弱点的,如果你不让我触着墙,过不了几天我就枯萎了。后来就会连痕迹也没有了,所以你就不要“背后使坏”了。触着墙的我们就逐渐变成灰色的,不要瞧不起灰色的我!如果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劲儿,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爬山虎的脚范文3

【片段】

一、课件辅助,感知特点

1.自由读文。(读第三、四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爬山虎脚的生长位置、样子、颜色和怎么爬的关键句)

2.全班交流。(学生说一个句子,点击课件后,三、四自然段中的关键句文字变红)

3.过渡:找出了句子,要真正弄懂,还得反复读。接下来请大家再来读一读第一个句子(即描写爬山虎脚的生长位置、样子、颜色和怎么爬的关键句)(点击课件后,第四自然段文字消失,只保留第三自然段文字,关键句文字变红),抓住关键词,理解句意。

⑴学生自由读。⑵根据文字展开想象,画出爬山虎的脚。(学生拿出爬山虎茎叶图,四人小组讨论,画爬山虎脚的生长位置、样子、颜色)⑶小组派代表参加全班交流。①先说说读懂了什么? ②代表把图放在投影仪上展示,并说说画的根据是什么。③比较句子。(点击课件后出现:一个为第三自然段中的关键句,另一个为去“反面”和“枝状”之后的句子)读一读这两句话,想一想哪句话能帮助你画好爬山虎的脚?为什么?⑷交流。肯定学生的正确答案:第一个句子。(点击课件后,“反面”和“枝状”这两个词变红)说说体会到了什么?(“反面”和“枝状”这两个词是关键词,它具体表明了爬山虎脚的位置和样子)⑸学生观看录像(点击课件出现录像一:爬山虎脚的生长位置、样子、颜色的实物视频)

【分析】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突出“反面”和“枝状”,经过和文章的对比,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准确把握内容;课件出示过早,那些直观形象的画面容易代替学生的思维,代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我在教学中适时地运用多媒体,提高了教学效率。在让学生自己读、画、议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的基础上,出示爬山虎脚的位置、颜色、样子的视频,看着这些形象直观的画面,学生加深了对爬山虎的印象。运用多媒体课件,创造情境,做到“图”“文”“视”“听”互补;“听” “说” “读” “思”互促。

二、课件辅助,突破难点

爬山虎的脚范文4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前提,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的目的。三者不仅互为一体,还互为促进,使小学语文课堂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呢?下面结合教学案例浅谈自己的见解。

《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利用脚爬行的,启发人们细致观察周围事物。教学本课要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通过语句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了解爬山虎的爬行方法是本课的难点。下面是我的教学片段。

[片段一]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电脑屏幕显示:爬山虎碧绿的叶子

师:大家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你用打比方的方法描述你看到的景象。

生1:我看到爬山虎的叶子象绿色的瀑布一样垂下来。

生2:我看到爬山虎的叶子象碧绿的湖水在荡漾。

生3:爬山虎的叶子象绿色的地毯。

师:大家的想象丰富,描述非常生动。我们去看看作者怎样描写叶子的特点的?请你找出有关的语句。大家自由读课文。

师:爬山虎的叶子有那些特点?

生1:叶子新鲜,碧绿。

生2:叶子铺的均匀、不留一点缝隙。

生3:叶尖一顺儿朝下,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

师:爬山虎的叶子给你什么印象和感受?

生1:很美。

生2:很有生命力。

生3:十分惹人喜爱。

师:那么就请你有感情地读这一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反思]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欣赏、观察和思维能力,教师呈现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叶子的颜色、形状,从而感知叶子的茂盛、新鲜。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片段二]

师:爬山虎的脚是细丝还是圆片?

生1:细丝!

生2:(吵起来)圆片!

师:(笑)我们大家先来读读课文再说吧。(生马上打开书,边读书边若有所思,而后纷纷举手)。

生1:是细丝,因为书上第三段说:“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支状的六七根细丝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说明细丝就是爬山虎的脚。

生2:(不服气地)哪有脚象细丝的呀!

师:是不太象。

生3:(肯定地)是细丝!我还可以在第四段找出证据:“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其根细丝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这说明小圆片是爬山虎的脚挨着墙以后才变出来的,爬山虎的脚其实就是细丝。

生4:(激动地)我觉得作者比喻得不好。应当把小圆片说成是爬山虎的脚,把那六七根细丝说成是爬山虎的腿。是这样:爬山虎先长腿,也就是那“六七根细丝”。腿长长了,能够触到墙的时候,腿上再长出“圆片”脚来,巴在墙上。细丝够不到墙的爬山虎就长不出脚来,最后连细丝腿也退化了,书上说:“不几天就攻萎了。”(全班笑成一团。)

师:(故意惊奇地)你竟敢挑大文学家的毛病,了不起!大家觉得呢?(生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有的困惑不语)

师:看来,大家刚才读书都非常认真,也都说出了自己的道理。其实,爬山虎爬墙,全靠它茎上长出的那――

生:(齐答)六七根细丝!

师:如果没有那六七根细丝,爬山虎就根本没有机会去触墙,也就不能往上爬了。爬山虎的“脚”,科学的称呼应该叫茎,属于攀援茎一类,大家看呢?(生满意地点头)。

[反思]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宽容、等待,为学生思维的飞跃创造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又促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发言,一个学生精彩的发言激起了更多学生思维的火花。老师的评价既肯定了学生,又提醒了学生注意文学的形象性与科学的严谨性之间的区别。由此可见,探究时,要在时间上等待,花时间让学生去读书,去思考。要在评价上等待,等待学生的众说纷纭,对学生要暂缓评价,让有疑问的学生无所顾忌地发言。这样,学生在互相探讨、争论的互动中,激活了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

[片段三]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呢?

师:爬山虎是怎样利用自己的脚一脚一脚向上爬的呢?读课文第四段,找出写爬山虎爬墙动作的词语。(学生读课文,圈画词语,四人学习小组互相交流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

电脑屏幕显示――主界面上包括:动画展示区,播放爬山虎用脚爬墙的动画;文本出示区,内容为本段文字;移动文本的交互操作区,将相应动词拖入其中并点击观看动画。

学生从文中找出六个表示动作的词语:触、变、巴、拉、弯、贴,并用鼠标按顺序拖至交互操作区。在教师的提示下,分步点击交互区文本中的单个动词,观察分解动作,也可以完整观察连续动画。

爬山虎的脚范文5

我发现了爬山虎的“嘴巴”

记得有一天,爸爸开车带着我去看病,车子在高架上飞驰着。我坐在前排,两眼看着窗外。突然,我发现了高架旁一栋房子的墙面上长满了爬山虎。“爸爸,快看!是爬山虎!”爸爸顺着我的手指飞快地看了一眼,说道“嗯,是爬山虎。”我要求爸爸把车子开的慢一些,和我一起寻找墙上的爬山虎。果然,不远处我们又发现了爬山虎,“快看,那些黄色的就是爬山虎的花。”爸爸指着花对我说道。我也看见了,那些小小的黄色的花,形状就像小喇叭似的,长在爬山虎的茎上,仿佛就是爬山虎的“嘴巴”,好看极了。

那一天,我发现了爬山虎的花,于是,我知道了,爬山虎不仅仅长着“脚”,而且还长着“嘴巴”。

爬山虎的脚范文6

爬山虎的形状像小鸭子的脚,都连在一块,春天的时候,爬山虎长出红色的小嫩芽,几天后,嫩芽渐渐变绿并长大了一些,不几天,小嫩芽长成了大叶子,扑在墙上的样子让人看了都神清气爽。

夏天的爬山虎显得更加绿了,而且爬山虎的叶子更加硬了。太阳照下来,爬山虎的影子可以说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给人乘凉都没问题。

秋天到来时爬山虎的叶子慢慢变黄了,走在它身边,轻轻一拉它的藤蔓,都会掉下许多叶子。快到冬天之时,爬山虎的藤蔓上几乎没有了一片叶子,只留下一根根光秃秃的藤蔓。

冬天来临时,雪花飘落在藤蔓上,藤蔓上雪白一片,犹如一条条白蛇,风一吹来,这一条条白蛇显得更加逼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