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范文1

关键词:三大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实质和核心

在哲学界对于辩证法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它们之间的地位是有争论的, 主要是以下几种:第一种,承认辩证法有三大基本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第二种,认为唯物辩证法不应该是三大定律,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只有一个,即对立统一规律。第三种,认为对立统一规律和量变质变规律的地位高于否定之否定规律。在这里我赞同第一种观点,我的分析如下:

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 对立统一规律是矛盾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矛盾发展的性质所做的描述是广义的和基础性的,所以对立统一规律对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替代作用。

一、对立统一规律和量变质变规律

我们先来单独去观察某一个一般的矛盾统一体,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对立统一的方面去观察,从横向看(把统一体分解成两个对立面),每一个统一体都有两个对立面,两个对立面在不断地进行着统一与斗争的活动,这种情况适合对立统一规律发挥作用去解释对立面之间的关系。从纵向看(把统一体作为一个整体),看到的应该是统一体内部分解成两个对立面之间经过统一与斗争之后的一个综合结果,这个综合结果也就是目前这个矛盾统一体的状态,这个状态相比观察之前的状态肯定是有变化的,而这个变化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从量变质变的角度去解释,至于目前是否已经质变,这要看具体情况以比如观察的时间长短等等。另一种还是从对立统一的角度去解释,任何矛盾统一体不光它的内部可以分解为两个对立面,而且作为整体来讲在某个状态指标上也可以分为两个对立面,所以也满足对立统一规律,但是显然这种解释没有凸显出“量”和“质”的变化来。所以,后一种解释可以替代前一种解释,但是凸显的视角过于宽泛,不具体,也就是说对立统一规律可以替代量变质变规律来解释事物的发展作,但对立统一规律更强调的是广义上的性质,而量变质变规律更强调的是具体的“量”和“质”的变化。

那么,反过来,量变质变规律能否替代对立统一规律呢?显然不可以,因为它只是提到“量变”和“质变”,却无法讲清楚事物为什么要“量变”和“质变”。

从上面的分析既可以看出对立统一规律的基础性,又可以看出在某些方面量变质变规律能更好地解释矛盾发展的问题。

二、前两个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的一次质变,如果从抽象分析事物变化的性质和量变质变的角度去分析,可以看做是事物变化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因为再多的变化,都可看做是由无数个质变组成的,所以事物的一次质变所满足的哲学上的广义上的规律也定当满足其他各次质变,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用对立统一规律和量变质变规律就可以描述和解释多次质变的问题。否定之否定规律用来描述连续两次质变之间的关系,那么也应该可以用对立统一规律和量变质变规律来描述和解释。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的主要思想有两个,也就是说它的侧重点有两个,一个是“扬弃”,一个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

“扬弃”的意思是:“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变革和继承相统一”。这个可以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说明,因为矛盾有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矛盾双方力量变化的过程是在相互依存的矛盾统一体中实现的,矛盾双方彼此都包含着可以互相利用的某些因素,它们各自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促进矛盾双方的发展,这也就是“继承”。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是:在事物的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着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通过双方力量的消长,为质变作准备;在事物的质变过程中,斗争性能够突破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限制,促使双方地位的转化,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瓦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引起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这也就是“变革”。所以从“对立统一规律”完全可以解释这点

“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意思是否定之后的否定并没有回到原来的起点,并没有形成一个圆圈,而是有所变化。两次否定经历了两次质变,如果只从两次质变去考虑,那么很可能得不出“螺旋式”而更可能是“圆圈”或者“折回原处”,但是我们应该还考虑到一点,万事万物本身就是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人不可能两次进入同一条河里,所以,两次质变也不可能回到原处,还有,每一次质变的原因其实都主要体现了对立双方的斗争性的结果,斗争的结果也意味着要有所“牺牲”,有所变化,两次质变不可能回到原封不动的最初点。所以从“世界万事万物都是运动的”和“对立统一规律”完全可以解释这点。

所以从内容上讲,对立统一规律和量变质变规律可以替代否定之否定规律,只不过否定之否定规律更凸显质变的方向性是“扬弃”和“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

那么,反过来,否定之否定规律能否替代对立统一规律和量变质变规律呢?显然不可以,因为它没有讲清楚否定之否定的根本机理,也没有讲清楚单独一次否定的具体细节,它只是在强调质变的方向性。

从上面的分析仍然可以看出对立统一规律的基础性,同样也可以看到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对某些矛盾发展问题的解释有更好的表现。

综上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参考文献:

[1]金羽,刘炯忠.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规律究竟是几个?——与庞长富同志商榷[J].社会科学战线,1979,(04).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范文2

一、联系的观点

1联系具有普遍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从事物的内部来讲,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从事物的外部来讲,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第三,从整个世界来讲,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因此,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具有条件性

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但不能就此认为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因为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具体的联系无不依赖于一定的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及其事物内部各因素之间的联系的性质、方式也要发生变化,这就是联系的条件性。这要去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3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否定事物的联系,也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即人们既不能随意“消灭”联系,也不能凭空“创造”联系。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和诡辩论;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4联系具有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二、发展的观点

把握唯物辩证发展的观点应注意三个层次:发展是什么、为什么要发展以及怎么样发展。

1发展是什么及如何坚持发展的观点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就要求我们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为什么要发展即发展的动力和原因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内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3事物怎么样发展即发展的状态和趋势

(1)发展的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2)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这要求我们既要看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又要看到事物发展的途径是迂回曲折的。

三、矛盾的观点

1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包含着两点(既对立又统一),即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而不是一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对矛盾作全面的分析,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既要分析两个方面之间的对立,又及要分析两个方面之间的统一,即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一点论。

2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还表现在事物矛盾双方也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最本质的东西,称之为活的灵魂。

3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四、高考演练

1(2013年天津高考14题)

人的一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当他失去了他就去寻找,当他找到了他就遗忘,当他遗忘了他就去爱,当他爱了他就开始遗忘。――耶胡达・阿米亥

你要宣扬你的一切,不必用你的语言,要用你的本来面目。――卢梭

材料二 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之后,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了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

我国现在已经成为汽车生产大国,但还远未成为汽车强国。要从汽车生产大国成为汽车强国,创新是关键。请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予以说明。

2(2013年上海高考14题)德国《团结报》曾推出过完全手写的头版,意在警告人们不要因为使用电脑书写而荒废了手写技能。对此,社会上存在两种看法:第一种是,电脑书写可以提高书写效率,符合时代潮流;第二种是,电脑书写使人产生依赖,造成提笔忘字,不宜过度使用。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别简要评析这两种看法的合理性。

3(四川省2012年高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必须首先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农业科技创新要做到“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着跟与长远,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机械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立地”,就是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从农民地实际需要出发,力争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

结合材料,说明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的。

【参考答案】

1①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在一定意义上发展就是创新。(或辩证的否定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它要求树立创新意识。)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实现从汽车生产大国到汽车强国的发展。

②关健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要重视关键部分的作用,抓住创新这一关健,能够推动汽车强国建设整体工作的开展。

③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坚持重点论,抓住创新这一重点,是实现汽车强国的关键。

④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①第一种看法: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电脑书写虽然有缺陷,但它可以提高书写效率,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新事物。我们应该积极促进它向前发展。

②第二种看法: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对电脑书写产生依赖是长期使用电脑书写的结果,这种依赖必然会引起质变,造成提笔忘字。因此,对待电脑书写我们应该坚持速度原则。

3①“顶天”和“立地”是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范文3

陆先生反对将西方文艺学方法的引进看做“名词术语大换班”一类的说法,依他之见:“关于文艺学方法论的热烈讨论,从积极的意义上讲,这是一种理论自觉的表现,说明我们的理论思维正在努力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这既是民族振兴、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世界文化大趋势的需要。陆梅林的上述看法是颇有见地的,因为在文艺思想史上,许多有重大贡献的理论家,首先,由于他们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所以,才能在理论上做出巨大贡献。

陆梅林在充分肯定文艺学方法论讨论意义的同时,还从文艺学方法论基本层次的划分入手,就文艺学方法论问题做了有益的探索。关于方法论体系的层次结构,我国文艺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陆梅林按照研究方法的概括程度和适用范围,把文艺学方法论分为三个层次:一般方法论、社会科学方法论、具体研究方法。

一般方法论的基本原理适用于一切科学,即适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具体地说,一般方法论也就是唯物辩证法,它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它的三大规律是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中概括出来的,所以恩格斯说:“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在文艺学方法论中,它居于最高层次。社会科学方法论处于中间层次,具体研究方法处于最低层次。一般方法论指导和规范着社会科学的方法和文艺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它的原理、规定在中间层次和最低层次上具体地体现出来。

陆梅林所倡导的是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引,并把它放在文艺学方法论的最高层次中,这在文艺学方法论分层问题上是一个质的飞跃。毋庸置疑,陆先生关于文艺学方法论分层的考察是宏观的、辩证的,他抓住了文艺学方法的特殊性,凸显了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作用,从而为文艺学方法论体系之建立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然而,当人们充分肯定文学研究新方法论的功绩的时候,又势必要碰到这些新方法与的原则和方法的关系问题。有的学者由于理论准备和知识积累还不太充分,因而,也提出了一些偏颇的观点。如“多元化”理论,“所谓‘多元化’,就是说:不过是百家里的一家,多元里的一元。”陆梅林先生旗帜鲜明地指出,这无疑否定了及其指导地位。没有,也就没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没有社会主义、没有人民民主。陆先生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方法论放谈》等文中,反复提出“一元论”和“多样化”的原则,反对这种“多元化”的主张。也就是说,“我们要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最高层次上坚持的一元论,但在具体研究的方法上要多样化。”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我们必须坚持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应当多样化,以达到多样的综合和统一。

综上所述,陆先生的“一元论”与“多样化”原则的提出,开辟了一条正确理解文艺学方法论的新道路,在文艺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体现了文艺学方法论的开放性、包容性和无穷无尽的生命力。陆梅林的“一元论”与“多样化”原则对于我们怎样发展具有方法论的意义。首先,“一元论”与“多样化”原则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特征。其次,“一元论”与“多样化”原则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再次,“一元论”与“多样化”原则是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多元论”的锐利武器。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新时期文艺理论家研究》的部分内容,批准号07BZW006。]

参考文献:

[1]陆梅林:《唯物史观与美学》,光明日报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陆梅林:《文艺学论纲》,载于《文学评论》,1994.4。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范文4

关键词:物理学;人文文化

物理学是一门最基本的自然学科,它是探讨物质结构和物质基本运动规律的学科,所以人们往往认为物理学只是包含一些枯燥的理论公式,而忽视了物理学中包含的人文因素诸如人文哲学思想、美学、道德等方面。实际上,物理学在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不是为了物理学而研究物理学,而是为了有助于人类、社会以及个体人的发展而研究物理学,所有这些都涉及到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关系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文化。

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曾指出:为了避免出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危机,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是消除现代文化中两种文化,即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的隔阂,而加强这两方面的联系。没有比大学更加适合的场所了。只有当两种文化的隔阂在大学园里加以弥合之后,我们才能对世界给出连贯而令人信服的描述。所以我们有必要去讨论科学文化中的人文思想。

下面从文化角度去剖析物理学中的人文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物理学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物理学在古代被称为自然哲学,物理学作为一门精密的学科进行研究是从1687年牛顿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开始的。随着学科的发展与不断完善,物理学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学科,但物理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是不会被分离的。

1.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物理学是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既是建立物理理论的基础又是检验物理理论真理性的方法。杨振宁教授说“物理学是以实验为本的学科”,物理学上很多理论都是通过实验检验论证的结果,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2物质是普遍联系的

物理发展史上,很多地方体现了物质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比如人们曾经把电和磁孤立起来,物理学家奥斯特接受自然力统一的哲学思想。坚信电和磁之间存在某种潜在联系,经过多年研究,终于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由此开创了电磁学的新纪元。把电和磁联系了起来,这正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特征——物质是普遍联系的。

1.3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人们对物理现象及其本质的认识是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每一种理论的建立过程都体现了“实验(事实)——理论假设——实验(新的事实)——修正理论”,遵循着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比如在整个光学的发展史中对光本质这个问题的认识,先是牛顿的微粒说;再是惠更斯的弹性波动说;接着麦克斯韦提出电磁波动说;到20世纪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说。最终人们认识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人类对光本性的认识就正是遵循着“否定之否定”认识规律的反映。

1.4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物理学中为了方便研究问题,经常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忽略物体的次要特征,而抽想出一些理想模型。如“质点”这个理想模型保留了实际物体的质量和存在的位置,而忽略了物体本身的大小形状,体现出辩证唯物主义中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间的辩证关系”。

1.5运动的相对性和时空的相对性

近代物理学的一大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涉及的哲学问题很多。最突出的就是相对运动和相对的时空观念。相对论指出:相对性原理的本质在于运动的相对性这一事实,而不存在绝对运动。相对论否定了绝对运动的存在,就否定了绝对时空的概念。它通过不变的光速把时间和空间联合为一个整体,由洛伦兹变换建立起各个惯性系之间的时空关系。

可见,不论是物理文化知识本身,还是物理文化形成、发展的过程都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维方法,对人类的自然观和哲学思想有重大的影响。

2物理学中的美学文化

2.1物理理论的美学特征

2.1.1简单深刻美

在一个艺术家眼里简单是一种美。自然现象错综复杂,物理学则力求用简单的方程或定律去概括自然规律,但其反映的内在规律确是非常深刻的。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反映了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的转化,牛顿的三大定律更是概括了宏观低速条件下各种机械运动的规律,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组将复杂的电磁现象统一其中,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基本原理简单凝练,但其中内涵确是丰富而深刻的。

2.1.2对称守恒美

对称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也是人们很乐于接受的一种美学形式,物理学在对自然的表述中处处显现出了这种对称的美:引力和斥力,“电生磁”与“磁生电”,粒子与反粒子,物质与反物质、圆孔或单缝衍射图样的对称、无限长直导线周围磁场的轴对称等等。物理定律对某种规范变换的不变性、守恒性更是贯穿于整个物理学的一种对称形式,物理学中有许多守恒定律如: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等等。实际上,对称性已经成为当代物理学家研究物理理论的一种方法。

2.1.3统一和谐美

物理理论的和谐统一美实际上是自然界和谐统一美的理论形态。如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把电学、磁学、光学统一了起来,量子力学把波动性和粒子性统一了起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统一起来,把经典物理学都包容在他的理论框架之内,创造了程度更高范围更大的和谐统一理论。

2.2物理学家与美学思想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狄拉克认为:让一个方程具有美感要比符合实验更为重要。法国科学家彭加勒曾说:“科学家研究自然,是因为他从中能得到乐趣,他之所以能得到乐趣,是因为她美”。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说过:“物理学的原理有它的结构,这个结构有它的美跟妙的地方,而各个物理学工作者对于这个结构的不同的美跟妙的地方的感受,有不同的了解,因为大家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每一个工作者会发展他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跟研究方法,形成他自己的风格。”

许多著名的物理学家都有感知美的奇异本领,美学思想在许多物理学家创立与评价物理学理论时起着重大的启发与指导作用。追溯人类科学源头,科学美始终被作为一种人文理想而追求,成为科学家们献身科学、潜心研究的直接动力之一。

3物理学中的科学道德精神

3.1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好奇心是一种情感,是一种人文精神,也是最重要的科学精神。科学进步的真正动力是许多物理学家对了解未知事物的欲望。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就去想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从而想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从浴桶洗澡中得到启示,发现水面上升与他身体侵入部分体积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了鉴别金质王冠是否掺假的方法,产生阿基米德原理,发现浮力定律等。这种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精神,对物理学的发展与人类的文明有很重要的作用。

3.2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实事求是认知的基础,而创新则是科学精神的核心。20世纪物理学的革命告诉我们:科学的发展道路上科学家要创立一种新理论的时候,都必须要有敢于向已有的旧理论、旧思想提出质疑的勇气。例如:伽利略正是因为对亚里士多德“力是产生物体运动的原因”的怀疑,才建立了正确的力和运动的关系。以至于后来的牛顿运动定律的产生。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正是因为敏锐的觉察到了从未被人怀疑过的宇称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大胆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论断,才使物理学理论有了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3.3合作与宽容精神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范文5

【关键词】哲学创新

三大规律创新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创新的过程就是人们运用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事物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

一、创新的概念和内涵

“创新”一词起源于西方文化,韦伯斯特词典对创新的定义有“引入新东西或新概念(tointroducesomethingasorasifnew)和革新(tomakechanges)”两种意义。创新最早出现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的论著中,他认为创新就是“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人经济系统的过程”。创新的本质是实践,是对客观世界生生不息的状态的深刻揭示。《哲学大辞典》中对创新的解释是“人类的创造性活动”;“人类自觉能动性的集中体现”及“人类固有的本性”。因此,创新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属性。

创新的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创造性。“创,始造之也”(颜师古语),“修旧曰新”(郑玄语)。顾名思义,创新具有“始创”、“修旧”之意。二是突破性。凡是创新,必然对原有思想、理论、技术、方法等有重大的突破,并提出新的思想、理论、技术、方法等等。“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预料未来,而只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三是创新理由的充分性。任何创新都是建立在充分的根据之上的,具备充足的理由,决不是凭空想象,更不是胡思乱想。

二、创新认识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1.片面强调创新的现代性,否认创新的永恒性

很多人认为,创新是当代才出现的,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才被人们高度重视的问题。这一观点确有其合理性。然而事实证明,在人类社会的任何一个时期都存在创新问题。马克思指出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人的需要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创新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也就是说,只要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只要人们有需求,就有创新的永恒存在。由此可见,创新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

2.片面认识传统观念,与传统彻底决裂

有观点认为,传统的东西产生于旧社会,使人的思维受原有思维空间的限制,无法实现创新。因此,就认为传统是最顽固的保守势力,阻碍了人们的创新活动,要与之彻底决裂。然而,历史只有在前人创造的基础上,才能继续创新、前进,如果抛弃了这个基础,便只能倒退。因此,要想成为自觉创造者,就需要善于总结以往的经验与教训,而不是与传统决裂。

3.片面强调创新与发明的联系,否认其区别

有人认为,发明应归于创新的范畴之内,显然这是对创新概念的误解。据我国《辞海》的定义,发明是指“创制新的事物,首创新的制作方法”;《发明示范法》规定:“发明是发明人的一种能在实际中解决技术领域内某一特有问题的技术方案。”由此可见,发明与技术是密不可分的,是技术手段的物质凝结。从时间上看,发明先于创新而产生,创新则是发明的商业化或社会化的结果。因此,可以说创新从发明开始,发明是创新的基础,创新则是发明的拓展。

4.片面强调主观作用,忽视客观条件对创新的制约

一些人认为,解决创新的根本问题在于社会的个人。他们认为,当社会中的个体较多地具有了创新观念,创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然而他们没有认识到个体创新形成的外在环境即社会中的各种制度,对个体有着明显的制约作用。合理利用创新的社会环境氛围,就会促使创新人才辈出。因此,解决创新问题,不仅要从个体入手,还要更多地为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三大规律指导创新

唯物辩证法有三个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研究三大规律,对我们了解创新的方法和揭示创新的本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有差异的。事物变化的动力和根本原因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斗争及力量消长。由对立统一规律,可以得出如下认识:第一,创新中的新事物是旧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创新就是抓住矛盾运动的特点和趋势,加以引导,顺利实现矛盾双方地位的转化,而不能违背其规律按照主观喜好去构想、设计创新。第二,创新的时机是永恒存在的,只要人们以批判的方法看问题,就能在创新时机来到的时候,抓住时机,实现创新。第三,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因此创新也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它不是现代才有的,而是历史的,永恒存在的。

2.质量互变规律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总是先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生质变。并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由质量互变规律,可以得出如下认识:第一,创新要遵循事物自身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客观事物内在的规律性是创新的前提,我们只能在遵循客观事物内在的规律性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创新,而不能主观臆造。创新发生质变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解放思想,勇于打破常规。第二、创新是个漫长的量变过程。创新过程中既要不断积累新知识、新技术和成功的经验,又要借鉴失败的教训,促使创新的质变实现。据此,在一切实际工作中,既要有远大的目标,又要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务实精神。超级秘书网

3.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指事物发展的两次否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及三个阶段(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这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形式。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矛盾运动,使事物的发展呈现肯定阶段与否定阶段及否定之否定阶段的周期性变化。人们把事物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结合的形式,描述为“螺旋式的上升”和“波浪式的推进”。由否定之否定规律,可以得出如下认识:第一,创新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扬弃。尽管创新是跨越,是新的生成,但是创新既不是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它是对原有旧事物积极因素在批判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因此,对现存事物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扬长避短,才能实现科学创新。第二、创新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曲折性。创新的过程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不断的否定和肯定,再到否定之否定,从而完成创新的一个周期。因此,在创新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暂时的困难和停滞,甚至后退。创新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只有保持坚定的毅力和信心,才能终将创新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上海市高校《哲学基本原理》编写组.哲学基本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陈多闻.创新系统化研究[J].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1).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范文6

关键词: 化学教学 人文精神 创造性 人才观

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包括哪些方面?目前有很多种说法。但总的来讲,人文精神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对“价值”和“善”的追求,它要求尊重人的需要、情感,有高尚、善良、纯洁、健康的道德情操,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有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长期以来因科学教育缺乏态度、方法、价值、情感、责任等人文内涵,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主动性、创造性,道德滑坡。在我们看来各个方面比较优秀的大学生们的情况又如何呢?药家鑫、马加爵、刘海洋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我们一方面为他们的过激行为惋惜,另一方面也说明当今的教育存在问题。学生对科学以外更为重要的社会伦理、生态环境、价值取向等缺乏应有的知识和重视,使得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上存在一定问题。由此看来,在科学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很有必要,这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也是中央提出的新人才观的要求。下面我就谈一下如何在化学教育中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

一、穿插唯物辩证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研究表明,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中唯物辩证法又是世界观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化学中蕴含着许多唯物辩证法思想。首先,化学研究的对象就是自然中形形的物质,这些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只能去发现它们、认识它们、利用它们。因此,可以对学生进行物质观教育。其次,物质优势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又包含着一些辩证法原理。比如:化学反应中的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溶液中的溶解与结晶;电解质的电离与结合等。而且这些过程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这实际上就是哲学里的矛盾规律。又如: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由于原子半径减小,核电荷数增大,最外层电子数由1递增到7,因此,引起元素的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这不就是质量互变规律的具体表现吗?另外,现行化学教材的编写,章节的安排都遵循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是发展观点的应用。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结合具体知识,穿插一些唯物辩证法思想,教育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学会正确处理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明白在学习、工作、创业中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道理。在某种程度上讲这种教育可能比单纯的知识教育更有现实意义,对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确实有益。

二、渗透化学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科学发展史不仅记载着科学知识的一步步重大进展,同时也反映着每一步进展中人类为之所做的努力、经历的艰辛,付出的代价,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在化学教材中编入了许多化学史方面的资料,有化学的故事,化学家的经历,以及他们的发现。化学家的研究成果,以及这种精神对科学、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门捷列夫发现的元素周期律是人们研究元素及其性质的重要工具,凯库勒发现的苯的结构对有机化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国人民对化学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最先在世界掌握了冶铁技术,后来又最先制造出火药,摸索出造纸的工艺流程,这是我们应引以为豪的。在近代侯德榜打破外国人的垄断,生产出中国的纯碱并将其公之于世,他的这种精神已超出了科学本身,体现了强烈的爱国心。我们通过这些典型的事例,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因此科学教育中结合具体知识恰当引入一些化学史,不仅可增加教材的人文内涵,而且可以使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联系材料,能源开发利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当今国际间的竞争除了科技之外,还有能源。美国曾两次攻打伊拉克,实际上就是为了控制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因为石油不仅是能源物质,而且是生产其他材料的原料。我国是一个能源比较匮乏的国家,每年三分之一的石油需要依赖外国进口,而我国又是一个能源浪费非常严重的国家,经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每1美元GDP,能源消耗是美国的4倍,德国的6―7倍,日本的14倍。如果再不注意节约能源的话,再过几十年,我国将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然而,在能源消费中,我们没有过多地考虑废气、废渣、废水对环境的危害,这使得我们生存的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如今,全球变暖、臭氧层损耗、酸雨污染三大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由于人们肆意向河江湖泊中排放污染物,使得淡水资源越来越少,许多动物濒临灭绝,文物古迹正遭受着酸雨的侵蚀,人类也正在承受着环境污染引发的疾病的折磨。这些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物质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否则将会受到惩罚。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加强环保教育,培养学生们节约的意识和习惯,提醒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不仅如此,还应以自己的言行带动周围的人参与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自己的各种活动以不破坏环境为前提,提倡“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美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美学趣味和正确的美学观点,提高美感欣赏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精神品格和崇高的道德风尚。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审美施教,挖掘其中潜在审美功效,便能在课堂上创设美的氛围,培养审美情趣,让学生形成愉悦心境,活跃学生思维,实现智力开发,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实验会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师在组织化学实验时,应有意识地渗透美育,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美的愉悦中加深对实验事实的印象和理解。

化学药品是美的晶体结构的奇妙对称,五颜六色的焰色反应,金属单质的迷人光泽,无不给人以视觉享受。

化学装置是美的,选型各异的器皿,清洁光亮的玻璃器皿,整齐有序的排列方式,整套装置的比例得当,错落有序,疏密有致体现一种严谨的规范美,悦目的造型美。

实验效果是美的。现象鲜明的化学反应,引人入胜的化学现象的明快之美。

实验操作是美的。药品的取放,试剂的滴加,装置的连接,一起的摇动等,这其中的一举一动都体现着一种规范、认真的流畅美。

化学实验建立在揭示化学本质的基础上,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原则,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在科学上只有真的,才是美的。

五、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