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学书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生哲学书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生哲学书籍

人生哲学书籍范文1

祁克果对思辩哲学方法的批评更进一步体现在他对“反思”方法的批评上。 在黑格尔看来,反思方法是哲学科学的重要方法。 所谓反思简单地说即精神或纯粹理念对自身的意识和思想。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是以概念的方式进行着, 因此精神或纯粹理念和它自身形成了对象化的关系,精神既是思想的主体又是其客体, 两方面在一种演进的过程中合为一体。 祁克果对这种客观反思方法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它对主体思想者自己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上。

我们上面已经看到,祁克果与黑格尔思想的区别,在一个根本点上, 表现为是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基督教。 黑格尔的出发点是力求通过一种绝对理性自身的辩证发展过程,最终达到一种科学的、绝对的真理。 而祁克果(克里马库斯)的出发点是生存中的具体个人。从一个处于具体生存中的主体思想者的角度来看,克里马库斯认为, 思辩哲学中的对象性反思方法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总是事后的智慧”:

按照黑格尔,真理是那连续的世界-历史过程,每代人或这个过程的每个阶段,都是这真理的合法的、却也只是部分的因素。......直等到事后,人才开始明白自己是否是幸福的,因而,只有下一代人才开始明白上一代人中有什么样的真理。

思辩反思这种“事后”的特征是由其对象性的方法所决定的, 即唯有当事的思想者从自己具体的生存过程中出来,身处于“局外”基点时,他才可能进入那种思辩的过程, 有可能将其生活作为一种对象来进行思索,但当主体思想者处身“局外”时, 对生活的这种反思还有可能对生活作恰当的把握吗?

[思辩]哲学中所说的生活只在事后才被理解的说法无疑是正确的。但人们因此忘了另一句话---生活要事先活过。我们越多地思索这后一句话, 就越会肯定地说,具有易逝性特征的生活永远不会被恰当地理解。原因很简单,在任何时候人都不会在一种完全宁静(静止)之中取定一个基点---唯有在“事后”。

其实这时所说的“事后”就是指生存思想者对自己生存的中止或悬置。 这就引出祁克果(或克里马库斯)对思辩反思的一个最主要的批评:这种反思中止了具体生存者的行动,造成了对“行动的悬置”(suspension of action)。 这种情况的发生通常会以如下的方式。对直接性的反思性分析要求人们能够暂时地把他们的审美、宗教、政治、 科学和伦理的前提悬置起来,以便能批判地审查它们。它们至少被设定为是有疑问的, 对它们的批评性审查,代替了在这些前提下去行动。对这些前提一步步地追索下去的话, 思想的过程则代替了实际的生存过程。这时具体的主体思想家已不再是生存中的个人, 而成为以“纯思想”作为自己“生存”的思辩哲学家:

他将不再把自己作为一个生存者,因为他本身已得不到生存,因为他身上已没有任何后来要被理解的东西。

这里要注意的是,祁克果并不是一般地反对反思方法,他所批评的乃是人们对它的误用,即当人们把反思本身作为目标时,所造成的思想与行动的混淆。在他看来, 反思对一个生存者在生活中有负责任的和清醒的行为来说,只是一个必要条件, 而非人们误以为的那种充分条件。当思辩思想家忽视了这其中的区别, 以“纯思想”代替自己实际的生存时,它对祁克果所关心的个人的道德-宗教生活就可能是有害或危险的:

反思本身并不是恶的,只是其所涉及到的反思的条件和情结,在把行动的能力转换成逃避行动的方式时,就既是败坏的又是危险的,它最终把人引向一种退后的运动。

因此从祁克果个体生存的角度来看, 思辩哲学的反思方法把具体的主体思想者变成为其生存被悬置起来的“旁观者”, 在个人实际的生活(行动)与其反思的思想之间插入了一道深深的裂隙,这种裂隙同样反映在反思所使用的概念方法上。 如果思辩的反思只在生存者中止了自己的生存才有可能, 如果这种“事后”的反思不可能完全把握个人的生存处境或过程,那么,这首先是通过语言表达上的困难表现出来。实际上,一旦回到具体个人的生存这个角度, 语言在把握个体生存过程的当下性(或直接性)上所表现出的有限性,就突出地表现出来:

一旦想要表达这当下性,我就会遇到困难。当下性根本不允许它自己被表达出来。因此,我一用语言来表达当下性,矛盾就出现了,因为语言是观念性的。

这看上去似乎是一个矛盾:一方面,人们无法用语言完全地表达和把握实在(当下性),但另一方面,人不借助于语言又意识或超越出当下性。然而,这种矛盾在思辩哲学中,当语言作为一种观念或概念,作为人思索现实生存处境的中介,本身成为思想的对象时,它才愈加突出地表现出来:

那取消当下性的是语言,假如人不会说话,他将滞留在当下性中。约翰尼斯认为这一点可以表达为:当下是现实,语言是观念性,因为我一说话,就会引起矛盾,......我所说的远非我想要表达的。我无法在语言中表达现实,因为要描述它,我就要用观念,这就是矛盾、非真理了。

因此,在克里马库斯看来,造成这种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将语言作为观念来对象化的使用。黑格尔对此问题的解决,就是通过一种概念或命题的辩证法, 试图来消解这个矛盾。然而,正如我们上面已经看到的, 由于思辩哲学并没有把主体思想者引向其具体的生存,它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祁克果对此问题的解决是与他整个思想的出发点相一致的,即对人的认识, 对人生存实在的认识,最终都归结为是具体生存中的个人对自己的认识, 是主体思想者对自己生存处境的认识, 这时个人对自己的反思是其作为“局内者”通过自身“内向性”对自己的反思。关于这一点,我们会在下一章中作详细的分析。这里主要要强调的是, 这种个体性的自我的反思(self-reflection)与思辩性的反思比较起来,是一种人认识自己的非对象化的反思方法。

因此,作为对上述“反思病”的治疗,祁克果强调,在个人生存领域, 针对人所关心的伦理和终极性问题, 具体生存个人的反思应该是“双重反思”( the double reflection)。这是由主体思想者在自身生存处境中的双重身份所决定的,他既是一个具体的生存者,又是一个主体思想者,他思想的任务应该同时包括这两个方面:

个体思想者的任务就是去认识在生存中的他自己,......这个个体思想者既是一个生存着的个人,又是一个思想着的个人,......在他所有的思索中,他必须把自己是一个生存着的个人的思想包括在其中。

因此主体思想者作为个体的反思包括两个维度。首先, 它是指将思想或学说当作思想或学说来反思;其次,在此同时,把思想或学说的范畴反思回到人自己,或者更确切地说,把人自己的生活反思进思想的范畴之中。这里我们看到, 祁克果确实不是一般地反对反思方法。只是他对反思的理解已经和思辩哲学对反思的理解有较大区别。 祁克果对反思的理解比较宽泛。反思不仅包括个人的思想和理智活动, 也包含个人的想象和情感生活的特点与格调。 例如,个人对自己未来的梦想和打算等。所以当祁克果说到个人的反思时,他更强调的是个人与自己的关联,这种关联绝不仅仅是理智方面的关联, 同时还有意愿和情感方面的。在这样一种自身关联的背景下去反思一种与自己生存有关的学说或理论,那么对于个人的生存而言,这种反思便表现为一些可能性。换句话说,反思不能代替个人在这些可能性之间的抉择,它只是提供生存的可能性。 这一点决定了反思这个因素在个人生存中所起的作用。

第三章 单个的人的概念

单个的人这个范畴是祁克果思想中的核心范畴, 这个范畴贯穿了祁克果思想的整个发展阶段,成为理解他思想的主导线索。祁克果自己也因此把这个范畴称为是他的范畴,甚至他让人们在他的墓志铭上镌写的仅有的几个字就是“单个的人”(den Enkelte,英译the single inpidual,也译为“那个个人”)。 这并不意味着这个范畴只对他个人有意义,而是他对每一个读他作品的人的希望,即成为一个单个的人。 这个单个的人的目标,是他作为一个宗教思想家整个著述的目标, 也是他一生思想所围绕的一个主导范畴。 下面我们首先分析这个范畴在语义、 形而上及宗教层面上所具有的内涵;其次,我们主要沿逻辑的角度,分析这个范畴在形而上层面上所包含的几方面要素;最后,我们会沿时间的角度,分析单个的人与其生存过程的关系。

第一节 “单个的人”的含义分析

祁克果几乎是在其著述生涯的开始,就把他的每一本署名著作, 即他的所谓《造就讲章》(Upbuilding discourse,也译为《训导书》),题献给“那单个的人,那个我带着快乐和感激以此相称的我的读者”。 当他在1843年第一次用这个词时,他心里所想的“那个个人”,那个唯一能够理解他想要说什么的那个人,就是端金娜.奥尔森,那个他与之解除了婚约的女友。 他最初著述的很大一部分动机是要写给她。祁克果自己也说:

当我在1843年的《两篇造就讲章》的前言中首次用到‘单个的人’范畴时,它对我还只有私人的含义。那时这个概念本身的含义还不是那么明确,所以要不是出于这种私人含义,我可能还不会马上用到它。但当我出于某种动力,第二次把它用在《不同精神中的造就讲章》(1847)的前言中时,我开始意识到我所做的有更一般的含义。

后来他越来越意识到这个范畴的重要性, 开始沿着这个方向形成自己的整个思想方向:“[自第二次后],在我所能做的每一件事中, 我都会把全部的注意倾注在这个范畴上,这里的运动再一次表现在:达到单纯,或者从公众人(crowd-man,或者the public )到‘单个的人’”。 到这时,祁克果已经把它看作最重要的范畴, 并且把它与自己作为宗教思想家的主要目标或生存的意义联系起来:

我之所以定意要作为一个宗教作家,是想作一个关注单个之人的作家,因为这个范畴中(单个的人对应公众人)集中了整个的生活与世界观。

这就决定了这个范畴在祁克果思想和著述中的地位。 我们从他对这个范畴的关注和所赋予的内涵上,便可以理出他思想的一个脉络来。

然而这个范畴,既是祁克果最重要的范畴,同时也是最易让人误解的范畴。 误解在两个方面。首先, 人们时常将他关于“单个的人”思想与现代社会思想中流行的“个人主义”等同起来。其次, 人们时常将“单个的人”看作是完全与他人或世界隔绝的“独一者”。这里,我们在清理这个范畴的含义时, 比较侧重地要将其与“个人主义”中的个人区别开来。对于这两者的区别,马丁.布伯的英译者史密斯(Ronald Gregor Smith)说了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是个人,但不是每个人都是单个的人”。

首先让我们来看“单个的人”与所谓相对他人隔绝、 孤独的“独一者”的关系。马丁.布伯在论及到祁克果的“单个的人”时,使用了德文的“der Einzelne”, 史密斯在译这个词时,相应地将其译为“the single one”,即“那独一者”。 但其实,当马丁.布伯用这个词去理解祁克果的“den Enkelte”时,已经造成了一定的偏差,也就难免在英文的翻译上带来进一步的偏差。

按照美国当代宗教哲学家弗纳德.埃勒(Vernard Eller)的分析,就是从德文中来看,这两个词根所侧重的也有一定的不同。从德文看,einzeln是相对于“其他”比较而言, 所呈现的是独自、 个别、 孤独、 隔绝等含义, 强调了与“其他”的分离; 而einfach 则侧重于对自身而言,具有单一、单纯、未分、非复合等含义, 强调了自身的完整和未分的特征。 而在丹麦文中, 就第一类词言, ene 意味独自。 与之有关的象eneboer意指与世隔绝的隐士或隐修者;enebarn 即独生的孩子;ener 意指一个等。 而另一类的词中,enkel 则指单纯、简单;enkelhed 指简单性;enkelt指单一、单纯、个体。根据这样一种差别,史密斯后来作了调整,用“the single person”来译祁克果的“den Enkelte”,试图在上述后一层的含义上,侧重于强调单个的个人在人格上的完整性。 不过,从词源学角度看,个体“inpidual”已为人们所习惯和接受; 且这个词与哲学史有更为紧密的关系,哲学史上常用来指称实体、个别本质、 个别的存在者或某些特殊属性所决定的对象。托马斯.阿奎那给个体的定义是:“一物在已不分, 与他物有别”。 其中首先强调的就是自身未分的含义。而个体这个词( inpiduum,inpidual)拉丁语的字面意义就是“未分者”。所以,现在对克氏“den Enkelte ”的更常见的英语译法即“ the single inpidual”。在本文中,我们将其相应地译为“单个的人”,为顺应上下的语境,个别地方也用“个体的人”或“个体”。

因此从祁克果所用的这个词来说,“单个的人”在他看来, 更为侧重相对自身而言的单纯性和完整性,而非相对“他者”而言的“隔绝”。 尽管他一直在强调单个的人与公众人的对立,强调从公众人中“脱离”出来才能成为单个的人, 但这里用到的这两个范畴都不是在日常的、政治或社会学意义上来使用的, 而有其更深的形而上的和宗教的含义;另外,祁克果更多地是在一种途径和方法的意义讲到这种脱离, 其最终的目的是要达到“未分”意义上个体之人的完整, 以及由此形成一种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里祁克果与传统原子论式的“未分”观点的根本区别在于, 单个的人作为一个未分的整体,不是一个现成的、原本不可分的原子单位,相反, 个人在日常的公众生存方式中是已经被分了的,成为单个的人乃是成为一个未被分的整体。 因此这里不是一个“不可分”的问题,而是“未被分”的问题。在祁克果看来, 只有当个人成为“未分”的整体的人,人们之间才可能有真正的共同体关系,关于这个问题, 我们会在最后一章,即个体的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更为仔细地讨论到。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inpidual这个词也用作为“个人”。那么, 祁克果所言的单个的人与我们日常说的个人究竟有没有区别,以及有怎样的区别? 对这两个概念含义的混同,是人们常将他的个体学说与“个人主义”(inpidualism)等同起来的主要原因。当然,祁克果并没有严格地定义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但在他能够作到的地方, 他都尽量使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不同的意思,而这是英语中“inpidual ”这个词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按照丹麦的祁克果专家戈里格.麦兰楚克(Gregor Malantschuk )的分析,英语中所用的inpidual human being 常常不能区别祁克果分别用四种不同的词所表达出的不同含义。最低的含义是指样本式的个人(Exempler), 他处于不与观念直接关联的最容易的生活方式,成为众人或他人生存样式的一种翻版; 其次是指日常常说的个人(Inpid),他受群体和周围环境的支配,不能从中区别自己,但他自己;再次就是人格的个人(Inpidualitet),个人已具有某种统一的人格; 而最高的含义乃是指单个的人(den Enkelte),即和上帝形成了生存性关系的个人。 英文译本将这四个不同的词只能都译为inpidual human being,通过加形容词来区别。按照这种区别,我们通常从社会、 政治和伦理角度说到的个人基本上可以被归于前三类的用法之中,而对于祁克果来说, 单个的人这个范畴更严格地讲是一个宗教范畴,它有其宗教的和形而上的含义。为了和一般意义上的个人(an inpidual)相区别,英文中使用了相近词强调的译法:the single inpidual(或the simple one),或加冠词的译法:the inpidual(或that inpidual)。在本文中,在凡需要区别的地方,我们用“单个的”(或“个体的”)加在个人前来给予区别, 以示主要是在生存论的层面使用。而在区别不大的地方,不严格区分个人与个体的用法。

因此,祁克果所说的单个的人与个人主义意义上的个人有明显的区别, 这种区别随着我们下面对他单个的人的范畴的进一步展开,会看得越来越清楚。简单地说, 通常所谓的“个人主义”是一种以个人自己或自我为中心的伦理、价值观或生存态度。 这种生存的态度强调自己才是个人或社会所关怀的目标,并且因而也是个人所能依靠的基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个人这个自己的含义,自近代启蒙运动以来,首先是在政治和伦理的领域,通过人与人平等的观念体现出来。因此,个人是通过与“他人”的平等而显明出来, 个人对自己认识的参照系是“他人”, 是在现实政治和伦理生活中个人对自己所拥有的与他人同等权利的意识,以及在利用这种权利去实现自己的需要或计划的过程中, 对自己与他人差距的意识。在这个意义上,从政治或伦理层面上所理解的个人的含义, 基本上是在权利这个概念上显明出来。转贴于

而对祁克果来说,单个的人从根本讲是一个宗教范畴, 而且对基督教是一个决定性的范畴:

单个的人---从基督教的观点看, 这是一个决定性的范畴, 而且对于基督教的未来也将是决定性的。

之所以具有如此的重要性,是因为在他看来, 成为单个的人与成为一个真正的基督徒是同一件事。因为“成为一个基督徒的途径与人作为一个单个的人个体化地转向上帝相关。” 从这样一种宗教的意义上来讲,这个范畴是指人的这样的一种生活,即个人与上帝相沟通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认识以上帝为终极的参照系, 显露出在这个参照系中的单个的人既非日常所言的个人,也非政治或伦理意义上的个人, 而是指一种“神学意义上的自我,即直接呈现在上帝视野中的自我, 而呈现在上帝面前的自我需要怎样无限的实在啊!” 祁克果之所以从宗教的角度去审视单个的人,是因为在他看来,个人能够成为单个的人,或者说成为真实的自己,完全是由于个人与上帝的关系, 从本质上说,正是这种与上帝的关系使得一个人成为他自己,“如果他没有上帝, 他也就没有自我”。 一个人只有在这位更高者面前成为自己,他在他人面前或众人中间才能成为自立的个人,相反,个人不能仅仅因为与他人的区别而成为自己。 这一点构成了祁克果单个的人的思想与通常个人主义的一个重要区别。 关于自我的自立性与一个更高存在者的关系,祁克果在其《致死的疾病》中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这个范畴同时还有存在论(生存论)上的含义。在祁克果自己的作品中, 或托名于克里马库斯的作品中, 克里马库斯主要地是在这样一个层面上阐发了单个的人的含义。在这个层面上看,单个的人基本的含义是指个人的一种生存方式, 而与单个的人相对立的公众人(众人)也需要从一种生存方式上去理解。在这个意义上, 祁克果所说的公众人不是指社会学意义上个人的集合,乃是指人的这样一种生存方式, 即生存于其中的人有意无意地依赖于某种来自众人的势力, 这种势力影响或者替代了本应由个体作出的决定,并因此影响或替代了本应由个体承担的责任。按照祁克果,

公众人---并非指这一群人或那群人, 并非现代的一群人或已逝去的某一群人,亦非指平民群体与精英群体、或富人群体与贫民群体这样的区别,而是指从这个概念本身所理解的(即纯粹从形式上所把握到的这个概念的质)。

祁克果从生存论角度对公众人的理解,在海德格尔思想中得到发展, 并且以更为明确的方式表达出来。 我们可以从海氏的论述中帮助我们去把握在祁克果思想中还有些模糊的地方。海德格尔在其存在论中阐明,尽管首要地说, 个人在日常世界中的存在者状态上是具体的人,有具体的现身情态,但在存在论上, 他却处在一种杂然共在的生存方式。海德格尔将这种杂然共在名之为常人(Das Man,也译为众人)。这个常人的特点在于,它失去了人称性,以一种“公众意见”呈现并支配着人们。 每个人都淹没在这种公众的说法中而不知其究竟出于“谁”:

这个谁不是这个人,不是那个人,不是人本身,不是一些人,不是一切人的总数。这个‘谁’是中性的东西:常人(众人)。

这种无人称性的东西带来了两点表现。首先,在公众意见中, 个人常把尚且晦暗不明的东西当成不言自明的东西;其次, 每个人在其日常生活中的责任都被轻易地推卸在常人身上。 这些表现说明,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并非具有真正的自立性,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个人乃是处在非本真的样式中。

总之,祁克果的单个的人的范畴有其特定的宗教与存在论上的含义。 可以说它同时具有自身“未分”及与众人“区别”这两方面的含义,但祁克果似乎更强调前者。 前者以一个比人更高的存在者(上帝)作为其参照系,突出个体的整体性, 而后一层以众人为参照系,力求显现单个的人在生存方式上的自立性或本真性。不管在那个方面, 单个的人的概念都与通常“个人主义”之个人的概念有层面上的区别。 我们下面主要是在存在论及宗教的层面上,来进一步分析单个的人这个范畴的内涵。转贴于

第二节 单个的人在生存论上的意义

如果我们要考察单个的人这个范畴的具体内涵的话, 我们可以有几个方面的进路,例如可以从动态的生存过程及这过程中的“时刻”角度来看单个的人与其的关系(这是我们下节的内容),或者从信仰的角度看单个的人与信仰的关系(第六章的内容)。 但要是我们对祁克果的单个的人的范畴作静态的分析, 那么我们无疑可以从单个的人的两个突出特性“内向性”(inwardness)和“主体性”(subjectivity)入手。 祁克果在很多种情况下是从这两个方面来阐释其单个人的内涵的。 尤其是在托名于克里马库斯的哲学类著作中。这两种特性并不是并列或排他的, 而是从不同的方面刻画了单个之人的共同的特征,并且每一个特性都与单个的人有如此紧密的关系,以至我们几乎可以说,单个的人就是具有内向性的个人,或者就是主体化的个人。 这一节我们就从这两个特性入手来考察单个的人的含义。

1.内向性

内向性是祁克果用来阐明单个的人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不仅出现在祁克果的托名著作中,同时也出现在他的署名著作中。可见它是代表了祁克果自身思想的一个概念。 这个概念有其自身的生存论含义,一定不能从心理学的层面上去理解它。

所谓人的内向性是指个人面向自己的一种关系,或者更严格地说, 是个人面对自己的一种严肃关切的态度,一种充满了“无限激情”的态度。 在《附言》中,克里马库斯在与客观反思或客观思维(objective thinking )相对的意义上用到内向性反思(reflection of inwardness)。后者也是所谓双向反思(double reflection)中的重要向度。 在其第一向度的反思中,主体的思想指向的是普遍,或者是思想中的概念;而第二向度的反思则指向主体本身,或者正处在反思这种生存状况中的生存者。

其实,第一向度的反思与客观反思没有本质的区别。 它的特点都是把人的思索或关注引向对象,不管是人所面对的现实事物,还是人所构想的各种观念。 正如我们在上一章所看到的,这种向度把作为思想者的个人置于一个“旁观者”的位置, 而使之处于视野之外。祁克果对此给予最多的批评是, 此种向度把主体的个人抽离出他自己的生存。思想似乎成为一种自立自在的、没有具体主体的存在。

传统意义上的反思,尤其是黑格尔所强调的反思, 看上去象是人指向自身的一种关系,但实际上更严格地说只是自在自为的理性与自己的一种关系。 由于这种关系是以概念思想为特点,因此它同时是对象性的,即理性把自己作为对象, 或思想把概念作为其对象就如同它把任何其他类别的事物作为自己的对象, 这里除了具体个人被排除在这种对象的层面以下之外,就是人类作为一种类别, 其与其他类别的事物在被认识的方式上也是无法区别的:即都是思想借着概念所认识和把握的外在对象, 传统认识论的这种“旁观”向度已经把人和物归为一“类”:现成对象。 “人”与“物”的区别只是不同现成对象所具有的不同特性的不同, 人所特有指向自己的这种向度并没有在概念式的反思中体现出来。这里可以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在这种“旁观”的向度中, 人之作为人的根本特征是否有可能被把握?

祁克果所说的“内向性”是指具体个人指向自己的关系, 而非上述人的抽象理性指向构成自身的概念的关系。单个的人指向自己的关系更多地是情感和意愿的关系, 当然其中也包含着理智对这些因素的思索。 这种个体的内向性关系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非对象性的。更严格地说, 单个的人在“当下”不可能把自己看作一种客观现成的对象而给予纯理智的认识或把握。在日常生活世界中, 个人首先是借着某种意愿或情感来面对或逃避自己。 个人“当下”对自己的关系只能是在这种意愿和情感背景下对自己有某种程度的理性把握。这种把握是非概念性的、非现成和非外在的。 然而它却是对自己的一种具体把握。这是人认识自己的一种非对象化的向度, 一种不能为任何“旁观”向度所替代的向度,祁克果把它称之为内向向度,或“主体”向度, 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之为“局内”向度。确实,在“当下”从“局内”向度对自己所认识和把握的, 是通过任何别的方式所不能替代的。它尽管没有达到概念程度上的明确, 但通过它所把握到的却是具有该内向向度的单个的人所特有的,是任何处于“局外”的人所无法把握到的。在这一方面,它超出了传统认识论的框架, “人”与“物”的区别在人对自己的认识方式中就表现出来。在这个意义上,“局内”(内向)向度非“局外”(旁观)向度所能替代。 也就是在此意义上,祁克果十分肯定苏格拉底所坚持的“认识你自己”, 唯有从认识你自己的向度出发,才有可能进一步地认识人。

以上我们基本上是从(认识)理论的角度来看内向性的意义。在实际的生存上, 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祁克果强调个人回到自己, 强调内向性是对自己严肃关切的态度,这与只关心自己的“自我”中心的生活态度有何区别?

首先,在祁克果看来,真正“自我”中心的人乃是其自我尚未觉醒的人, 或者说是仍然生活中以直接性为特点的“审美”境界中的人。这里,作为个人生存中的一个阶段,“审美”阶段有祁克果给予的特殊含义。 个人在此阶段生存的特征是:他们生存在直接性中并受着直接性的支配,个人还没有能力对此作出自己的选择, 只能受着自身各种本能需要的支配。各种需要、意愿和情感还停留在本能的层面, 是因为个人还没有成熟到有能力去给予面对,受以这种自然需要为特征的直接性的支配,表现出来就是自我中心。这种直接性表现的一个类型就是儿童。在祁克果看来,儿童就基本上是外向的, 即便他们对自己常有一种梦想或幻想:“儿童总处在梦中, 在梦中自己感性地融入其中的每样事物中,几乎达到了将自己与感觉印象相混同的程度。” 因此,儿童完全被感性倾向所决定。不过儿童还不是这种直接性的最为典型的类型。这种直接性最为典型的类型,就是祁克果在《或此或此》中分析的唐.璜。他乃是作为一种欲望力量的表现, 而非作为一个个人存在着:“这里,我们所听到的唐.璜不是作为一个具体的个人在说话, 不是他的言语,而是一种声音,一种欲望的声音,散发着对异性的渴望。” 最后,对于尚未觉醒的公众人而言,情况也类似。人们并不是从自己的自我出发去作出决定, 而是被习惯、风俗和群体的影响左右其决定。 因此通常所说的“自我”中心恰恰是自我尚未觉醒时人们受本能或习俗支配时的行为特征。而内向性的开启意味着个人精神的觉醒。这种觉醒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个人已经感到需要去面对自己, 面对那常常因着绝望而不敢面对的自己。个人能够面对自己,才有可以看到个人生活中的“自我”中心。因此,祁克果的内向性在这个意义上是对个人精神觉醒的强调。 这种精神的觉醒正是单个的人的特征:“单个的人是精神或精神觉醒的范畴, 它恰恰和政治学上的含义尽可能地对立。”

其次,祁克果的内向性所说的回到自己, 不是在心理学层面上“自我”中心所表现出的那种对伤感“自我”的沉浸,而是要面对自己,面对自己就是要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乃是为成为自己,而为此, 单个的人就必须对自己的立场和主张给予个人性的澄清,并因此能够承担起单个的人应当承担起来的责任。从祁克果的区别来看, 自恋性地沉浸于伤感的“自我”还是审美阶段的特征, 而内向性的真正觉醒乃是伦理-宗教境界中事情。从伦理的角度来, 单个的人在内向性中面对自己是与承担起个体的责任联系在一起的。这里,祁克果明确地划分了这样的界线:仅仅“知道”生活意味着什么是一回事, 而“能够”将这种知识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活在自己的生命里, 成为自己个体生命中那被据为己有的实在,则是另一回事。在知道与能够之间还夹着一道意愿和情感的鸿沟。 在鸿沟的这边,当人还生活在理论和公众说法中的时候,人还活在一种“普遍性”中; 唯有意识到这种鸿沟并在内向性中越过这个鸿沟,个人才成为个体的自己。 这中间的跨越就是一个“个体化”的过程。具体地说,按照克里马库斯双重反思的说法, 即不断地把在第一向度中所反思的概念, 通过第二向度的反思将其与个人的具体生存处境联系起来。然而,这里关键的因素乃是借着与意愿和信仰有关的个体-决断, 使实在的“知道”能够据为己有。关于这个方面,我们会在下面讨论“主体性”的时候再进一步讨论。

以上我们基本上是在存在论(生存论)层面上讨论内向性的含义, 实际祁克果自己在其署名著作中也常讲到内向性,表明内向性这个概念同时有其宗教上的含义。 如果我们仅从生存论的层面看内向性,那么内向性就只是指单个的人与“自己”的关系; 而从信仰论的角度看内向性,它的宗教性含义则表现在:单个的人独自地与“上帝”的面对。这里我们不易理解个人面对“自己”与面对“上帝”的关系。然而我们知道, 在祁克果的思想中,不存在生存论与信仰论的界线,成为单个的人就是成为真正的基督徒。 在他看来,正如我们上节所引证的,个人不能面对上帝,也就无法面对自己。 个人如果没有上帝,就不会有真正的自我。在意义上,面对上帝与面对自己有某种紧密的辩证关系。

为了理解这种宗教方面的含义, 我们可以具体但简单地看一下他在信仰的语境下对内向性这个概念的使用。在祁克果早期的造就讲章中,他讲到一种隐秘的内向性。 具体语境针对的是中世纪或更早的新约时代的法利赛人所表现出的假冒为善。正如在新约中耶稣所批评的, 他们是为了使个人(与上帝相关)的内向性能被人所注意或信服,而强求一种能被人看见的外在表现。所谓隐秘的内向性就是耶稣所提倡的, 不要象法利赛人那样站在十字路口祷告,而要进入内室关上门祷告; 不要象他们那样故意把脸弄得难看,让人看出自己是在禁食,而要梳头洗脸不叫人看出自己在禁食。 这一切都只为了让暗中的上帝看见。 这种不为他人所知或所关注的个人与上帝的个人性关系(personal relationship)就是这种内向性的主要含义。但祁克果意识到,在宗教改革后的新教中,出现了一种相反的情况, 即每个人都可以在一种隐秘的意义上轻易地称自己是一个基督徒,正如祁克果所嘲讽的:“是的, 最终我们在隐秘的内向性上都是真正的基督徒,我们都是榜样,多么有趣”。 针对这种情况,他不再提所谓隐秘的内向性,而是强调内外的一致。内向性的含义仍然是个人与上帝的个人性关系, 但这种信仰的或激情的内向性一定会通过某种并非有意的行为流溢出来。在这一点上, 祁克果十分看重新约中雅各书的教导:信心若是没有行为就是死的。 对祁克果来说,个人所信的,就是他所是的,同时也就是他所做的。在这个意义上, 内向性有其与个体在具体生存中的个人性决断相关的一面。

2.主体性

主体性也是祁克果用来说明单个的人的一个主要概念, 或者不如说是克里马库斯常用的一个概念。和内向性比较起来,主体性更多地被用在哲学类的作品中, 尤其是托名于克里马库斯的《附言》中。这个概念可以说祁克果最易受到误解的概念, 非常容易与认识论中主观主义的“主观”相混淆。主要的原因在于, 主体性与和其对立的客体性都是来自黑格尔的哲学,在那里它们都主要具有认识论的含义,因而主体与主观、 客体与客观在用词的词根上都是紧密关联在一起的。 克里马库斯在使用这些术语来表述他的思想时,与主体性相对照的客体性基本上仍然保持了“客观”的含义,但是, 如果再按“客观”对应过来来理解“主体”,将其误解为“主观”则就相差甚远了。 这是由于单个的人这个范畴的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认识论的范围, 因而与之相关的“主体”的含义也相应地有了重大的转变。大多数的祁克果学者都同意, 在克里马库斯所表述的思想中,“主体性(subjectivity)不应与主观主义((subjectivism)相混同”。 只要我们认真读他的作品,我们就会同意这个观点。概括地说,它们间的区别在于, 主观主义及其“主观”基本上是传统认识论上的范畴, 而克氏所说的“主体性”或“主体”基本上是一个生存论上的范畴。我们很快就会看到这个区别的具体含义。

我们会注意到,在《附言》中,克里马库斯讲到主体性时, 总是把它与个别的主体思想者(subjective thinker)或者生存主体(existing subject)关联起来。 当用到前者时,主体思想者的思想特点如我们前面所述,是双向反思, 总有一个向度和思想者自己正在进行反思这种生存处境关联起来。因此,这里所提到的思想者或主体, 都是指处于具体生存处境下的具体的人,而非传统认识框架中的反思主体, 传统反思主体所面对的是其现成的认识客体,而生存主体所面对的是其生存处境; 传统反思主体是处于一个概念的的框架外,而生存主体则处于一个要时时面对自身未来的选择中。 站在这样一个生存(论)的立场上来考察生存主体与其思想的关系, 就会看到在传统认识论中不被关注的两个区别。

首先,对于具体的生存主体而言, 其生存中所存在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可能与现实的区别。如克里马库斯在其中所言:“人思索和生存,生存把思想和存在分离, 分别而相继地把握它们。” 思想及其所得到的认识给生存中的个人提供的只是其生存的可能性。对克里马库斯来说,思想不能把握或提供具体个人的生存现实, 尽管从黑格尔为代表的认识论而言,理性会同时触及到可能性和现实性。克里马库斯认为, 从生存的角度说,思想只能把握生存的可能性:

抽象思想同时考虑可能性和现实性,但它对现实性的理解是一种虚假的反思,因为概念于其中被思索的媒介毕竟是媒介,不是现实性,而是可能性,抽象思想只能通过取消现实性才能把握它,但这意味已经把现实性转化成了可能性。

祁克果自己也坚持这一看法:“知识将每一件事都置于可能性中, 就其在可能性的范围而言,它在生存的现实性之外。” 就是说,思想过程只是把握了生存可能性, 而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可能性的实现。从具体生存者的角度看,他思想着怎么去做X, 并不等于他实际上做了X,在这个意义上,“思”不意味着“在”。

其次, 与上述区别相关的另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思想(理智)与意志(意愿)的区别。思想是可能性得以理解的手段,而所理解的可能性乃要通过意志得以实现。 在具体生存者的角度看,在构想某种生存可能性和实现这种可能性之间, 存在着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即具体人的意志。其可能性的实现,以他个人意愿的决断为前提。 这种意志所要面对的,是知识以可能性的方式所体现出来的生存的不确定性。从这个角度, 具体人的生存可被看作是从具有不确定性的可能(潜在)到现实的过程,一种生成(becoming)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是单个的人的志趣、意愿和决断得以展现的过程, 这个过程有任何的结果,也都与这些因素有极密切的关系。 单个的人在其生存过程中所展现的这些因素,即使其生存可能得以实现的志趣、意愿和决断, 就是祁克果所言之主体性所包含的内容。

然而,如果我们仅仅把主体性把握为一种现成主体中的某些要素, 那么就尚未触及到这个概念的生存论的实质。严格地说,它更主要地是指一个过程, 以及只在这个过程中才被把握或展现的个体实在, 这也就是祁克果为什么总要把主体性与真理联系在一起的原因。在《附言》中, 克里马库斯对真理给出了如下的定义:“在一种充满激情的内在性所构成的据有过程中(tilegnelse, 英文 an appropriation-process, 中文取据为己有之意),被牢牢把握住的客观不确定性(objective uncertainty)就是真理, 这是对个体的主体而言所能得到的最高真理。” 这个定义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这个“据有”过程,它的特点是借着至为激情的内向性把某种客观不确定性确定下来, 由此使自己成为(becoming)一种真实的实在(实现)。 所谓主体性就是指这样一个把以可能性体现出的知识(或思想)在生存中“据有”过程。这种过程显然是一个生存过程,它使成为可能性的知识或知识, 借着单个的人激情的内向性,而具体地实现为其生存的现实性。在这个过程中, 单个的人激情的内向性和其生成的真实的现实性是同一的,这就是主体性的内涵。在这个意义上, 它本质上是一个生存论的范畴。

人生哲学书籍范文2

一、理论联系实际,借鉴他人经验

要搞好班主任工作,就得多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工作法,并且不断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比如,在上学期的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班主任们的发言令我获益非浅。除了学习同事的经验,另一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的绝好途径是从各种书籍、报刊杂志中获取丰富的理论知识,我尝试着把它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关人生哲学的诸如《嫉妒心理学》、《错误与人生》、《成功启示录》及戴尔·卡耐基的人生哲学丛书等,这类书能丰富思想,帮助我们在向学生说明某个问题时,可以侃侃而谈,滔滔不绝,令其信服;另一类就是指导班主任工作的书籍,诸如图书馆的《班主任工作手册》等书籍,阅览室的《班主任工作之友》等杂志,每一次阅读后我都大有收获。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往往在看到有关文章时迎刃而解。当在书籍或报刊杂志上看到有助于班主任工作的好文章,我会将它剪贴或作一些摘抄,这些理论和经验对我的班主任工作帮助极大。我深感活学活用班主任工作的经验,能使我们的工作更轻松活泼而高效。

二、规范班级制度,放手学生管理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该用什么手段呢?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思考。战国时百家争鸣,其中的儒家和法家,一个是推崇仁义,另一个是强调法制,极端强调法制易导致法西斯,今天的台湾提倡儒家学说,但黑社会问题严重;我觉得儒法结合的新加坡,既讲民主又有法制,是很值得推崇的。治理国家如此,管理班级也应该是民主与法制的结合。明白了这一点,我在培养班级民主气氛的同时,制定了详细的班规,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时是需要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我感到班主任工作十分轻松。当然我班班规的制定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在开学前夕,初步制定了一些管理的要求。整个一学期中,我发现好的方法,便付诸实践,前前后后宣布了好些班规,但因为是不成文的,有时会出现法度不一的混乱情况。因此,我一直在考虑将这些规定用文字进行规范化。新学期一开学,我就主持全班讨论,经反复修改,将班规规范成文,制定出了详细的班规,并且自己打印出来,发到每一位学生会手中,督促学生执行。我们班除了位班委及课代表,每组设有组长、副组长、背书组长、卫生组长,每天有值日班长,联络员,并从每组选出一位值周班长。班里的同学差不多个个是干部。组长管全盘并负责收作业;副组长主要负责登记日常德育加减分情况,每周末在班里汇报一次,并负责德育考核;值日班长、值周班长的职责在班规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因为管理规范,我班基本达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目的。在实践中师生不断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那么在整个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我有一点最大的体会,就是所有的事情,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当班主任就好比做父母,如果什么都是包办代替,那是培养不出成才的子女的,而应该是在民主的对待他们的同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在学生进校的第一天报名时,我就让学生自己去领书,发书,而且从中发现了哪些同学比较大胆;每周班会先由学生自己总结上一周班级的情况,然后由我总结;每天的值日班长都要上台总结当天情况;课堂纪律扣分的学生进行演讲;凡有班级问题需要讨论时,鼓励每一位同学发表见解等等。经过锻炼,我班学生的胆量越来越大,能力越来越强,慢慢出现了许多人才,第二课堂活动效果显著。

人生哲学书籍范文3

一、理论联系实际,借鉴他人经验

要搞好班主任工作,就得多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工作法,并且不断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比如,在上学期的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班主任们的发言令我获益非浅。除了学习同事的经验,另一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的绝好途径是从各种书籍、报刊杂志中获取丰富的理论知识,我尝试着把它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关人生哲学的诸如《嫉妒心理学》、《错误与人生》、《成功启示录》及戴尔·卡耐基的人生哲学丛书等,这类书能丰富思想,帮助我们在向学生说明某个问题时,可以侃侃而谈,滔滔不绝,令其信服;另一类就是指导班主任工作的书籍,诸如图书馆的《班主任工作手册》等书籍,阅览室的《班主任工作之友》等杂志,每一次阅读后我都大有收获。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往往在看到有关文章时迎刃而解。当在书籍或报刊杂志上看到有助于班主任工作的好文章,我会将它剪贴或作一些摘抄,这些理论和经验对我的班主任工作帮助极大。我深感活学活用班主任工作的经验,能使我们的工作更轻松活泼而高效。

二、规范班级制度,放手学生管理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该用什么手段呢?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思考。战国时百家争鸣,其中的儒家和法家,一个是推崇仁义,另一个是强调法制,极端强调法制易导致法西斯,今天的台湾提倡儒家学说,但黑社会问题严重;我觉得儒法结合的新加坡,既讲民主又有法制,是很值得推崇的。治理国家如此,管理班级也应该是民主与法制的结合。明白了这一点,我在培养班级民主气氛的同时,制定了详细的班规,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时是需要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我感到班主任工作十分轻松。当然我班班规的制定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在开学前夕,初步制定了一些管理的要求。整个一学期中,我发现好的方法,便付诸实践,前前后后宣布了好些班规,但因为是不成文的,有时会出现法度不一的混乱情况。因此,我一直在考虑将这些规定用文字进行规范化。新学期一开学,我就主持全班讨论,经反复修改,将班规规范成文,制定出了详细的班规,并且自己打印出来,发到每一位学生会手中,督促学生执行。我们班除了××位班委及课代表,每组设有组长、副组长、背书组长、卫生组长,每天有值日班长,联络员,并从每组选出一位值周班长。班里的同学差不多个个是干部。组长管全盘并负责收作业;副组长主要负责登记日常德育加减分情况,每周末在班里汇报一次,并负责德育考核;值日班长、值周班长的职责在班规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因为管理规范,我班基本达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目的。在实践中师生不断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那么在整个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我有一点最大的体会,就是所有的事情,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当班主任就好比做父母,如果什么都是包办代替,那是培养不出成才的子女的,而应该是在民主的对待他们的同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在学生进校的第一天报名时,我就让学生自己去领书,发书,而且从中发现了哪些同学比较大胆;每周班会先由学生自己总结上一周班级的情况,然后由我总结;每天的值日班长都要上台总结当天情况;课堂纪律扣分的学生进行演讲;凡有班级问题需要讨论时,鼓励每一位同学发表见解等等。经过锻炼,我班学生的胆量越来越大,能力越来越强,慢慢出现了许多人才,第二课堂活动效果显著。

三、充分利用班会,做好思想工作

想让学生切实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就必须在思想上让他们想通,思想工作做好了,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我深感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我主要有以下一些做法:

1、在班会课上对全班进行思想教育;

我们班的班会通常先由学生自己总结,然后是我讲近期发现的问题并以多种形式进行教育。有些老师觉得班会没啥可讲的,而我发现班会课其实有很多很多内容可讲。目前,我们面对的学生思想比较复杂,作为班主任得时时刻刻了解他们的想法,然后有针对的做全体学生的思想工作。比如,开诚布公的给他们讲嫉妒心理,使学生对此有清晰的认识,从而正确对待;我要求学生遵守的班规,我就在班会详细解释为什么这样要求;要他们不要早恋,首先从思想上让学生正确认识,然后就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同时举各种事例进行说明教育;要他们上课发言,就教育学生举手发言是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是对自己自信和勇气的一次锻炼,当前的社会需要的就是有自信,充满勇气的人;要他们努力学习,注意学习方法。当然,讲的最多的,是关于理想,如何做人的道理。每次要讲某个问题前,我会查一些书,想想大致该分几层说,如何尽量吸引学生。我常用一些故事、事例,以风趣、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在笑声中受教育。平时看到有利于学生的好文章,就将它收集下来,班会或星期五在班级念念。另外,我在班会上提出的各种问题经常让学生讨论,鼓励每一位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我表现的非常尊重他们的意见。

2、每一次活动前后作好思想动员和总结;

不管是学校组织的各种比赛,还是外出活动,我总是事前作好思想动员。如:军训前,给学生讲了很多一个人只有能吃苦,才能成才的道理,(我讲自己的切身体会,还以中国与日本的小学生一起夏令营的事实说明)然后说大家现在是没什么苦受,但是自己不要娇惯自己,应自己锻炼自己,而军训正是一个绝好的锻炼机会。这样,使学生端正思想,增强了坚决克服困难的决心,因此在整个军训中,我班没有一个同学请假,甚至晕车呕吐、肠胃疼痛等仍坚持训练;又如:进行演讲辩论比赛前,举各种事例给学生讲口才的重要性,于是同学中掀起了一股学习演讲热。另外,每一次外出前,都强调纪律性和同学的互助友爱;外出回来,再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做的好的和做的不好的,表扬热心助人的同学。

人生哲学书籍范文4

北京方面负责这项事宜的是一位叫魏帆的女青年,因她外婆是巴老在1927年留法时的同学,和巴老的家人很熟识,故魏帆在这些日子里就住在巴老家中。她任务很重,必须先把巴老准备捐献的书籍,毫无差错地陆续从汽车间、书房、走廊及各个角落取出,集中到一处,然后再通知我们开工,打包发书。巴老家住上海武康路一隅的花园洋房。当年,巴老和两位细心的妹妹同住,在照料他的生活起居的同时,她们还客串充当人来客往的接待人员。另有两个保姆为他洗衣、做饭、收拾屋子,其中一人烹得一手好川菜,颇合巴老口味。此外,房管所还定期派花匠前去养护草坪,给花木修枝裁叶,使园中植物疏密有致,让人赏心悦目。房管所做得更地道的是,鉴于巴老有坐在屋前长廊中边休息边眺望花园绿意的习惯,又特例在长廊前安装了厚玻璃,为老人遮风挡雨,巴老为其取名“太阳间”。

我们被安排在后花园的车库房工作。其实,这以前的汽车库早被巴老改做书库。汽车库边很安静,草地葱茏平整,灌木修得胜似雕塑,时而还有鸟儿飞来飞去。置身花草丛中吸纳清气,干体力活非但不累,反而通神爽气,这或许也是因替巴老“打工”的心理缘故。巴老无偿捐给中国现代文学馆的资料,不仅质量高,而且品种丰富,其中既有他自己的所有手稿,也有境内外著名作家落款题赠的初版本,还有他与众多学者、文学家的来往信札……真饱了我们眼福。听巴老那位快言快语的妹妹说,老人为了支持中华文化事业,连同自己的著作版权都捐给了现代文学馆。此正是巴老“人生来是为了付出,给予……”这一人生哲学的写照。出于对巴老的敬仰、对文化的尊重,我们好生侍候着这些融文物性、文献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珍稀史料,尽力将所有牛皮纸包打得长宽高规格一致,有棱有角,里面还衬了一层硬板厚纸。

翌日,风和日丽。我们估计老人会放下他这难得一停的笔,暂离书房去长廊享受阳光,看他永远看不厌的那株枝繁叶茂的广玉兰。于是,我等中止打包活计,走向前园。果然,只见“太阳间”内,老人照例戴着黑边秀郎架眼镜,静靠在藤椅上远眺园中气象。我们上前向巴老请安。老人和蔼客气,镜片后透出睿智的目光,并微微欠身操川音向孙儿辈年龄的我等后生致谢。说实在,对于打包,巴老是行家,当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时,他就常和员工一道打包送货。我深信,老人一定察看过这些让他牵肠挂肚的纸包,并十分满意。此乃我平生惟一一次近距离接触巴老,因此,很想借机当面讨教些有关新文学的疑点,但又不忍过多打扰,只能作罢,依依不舍地向老人家告辞,返身继续打包。事后,我一直很看重这次缘分。

人生哲学书籍范文5

“年度财经图书大奖”及“原创学术类大奖”获奖书籍――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

作者:陈志武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定价:36.00元

内容简介:在今天的世界里,勤劳是否还是财富与收入的决定性因素?是否还是“勤劳致富”?如果不是“勤劳致富”,那又是什么呢?――不管对穷人还是富人,不管对过去人还是现代人,只要进取心仍是人的一大本性,那么财富话题就总会令人着迷,也永远会令人着迷。比较一下各国的贫富悬殊现状才发现,原来“地大物博”、物资丰富只能给一个国家提供优质的“先天条件”,但这并不是“先决条件”。经验说明,一个国家更重要的财富是其能促进财富创造的制度机制及与其相配套的自由金融创新体系,这种制度财富是无形的,但它比有形的“地大物博”更重要、更“值钱”。

“引进学术类大奖”获奖书籍――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作者:(美)海恩 勃特克 普雷契特科

译者:马昕 陈宇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定价:49.80元

内容简介:本书是风靡全球的一部另类的经典经济学教科书。与当今流行的主流经济学教材不同,本书绕开繁复的公式、函数、运算,通过深入浅出的故事和饶有趣味的图画告诉读者:经济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与生活中的各种决策息息相关。正如书名所揭示的,经济学的力量就在于它是一种思维方式,而本书的目的正是引导读者学会经济学推理方式,从而能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作为为非经济学专业学生撰写的一部“一学期学会经济学”的教材,本书被认为是经济学教材领域的一次根本性变革。不仅在英语世界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同时被翻译成日文、俄文、保加利亚文、匈牙利文等多种语言畅销全世界,堪称经济学教育领域一部标志性的著作。

“最佳商业史类大奖”获奖书籍――

《野蛮生长》

作者:冯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定价:39.00元

内容简介:30年来中国民营企业从前公司时展到公司时代,21世纪后又进入创富时代,被称为“地产界的思想家”的冯仑是一个亲历者,他所创办的万通公司也伴随着其他民营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为此,冯仑对民营企业的所谓“原罪”、合伙人制度、管理逻辑以及生死存亡等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考。民营企业家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王石为什么成功?牟其中为什么失败?冯仑通过近距离观察给出了颇具特色的企业家素描。此外,关于幸福、关于金钱、关于伟大、关于女人……冯仑均用他鲜活麻辣的语言进行了解读,书中精辟的语言展现了典型的冯式风格:不麻辣、不深刻、不性情,就不是冯仑。

“大众投资类大奖”获奖书籍――

《巴菲特之道》

作者:(美)巴菲特 克拉克

译者:欧冶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定价:29.80元

内容简介:巴菲特的家人和挚友继《巴菲特法则》、《巴菲特法则实战分析》之后,再度出版此书零距离解析巴菲特一生奉行的财富与人生哲学!

他一生最喜欢股灾;他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原则;他是纯粹靠投资成为巨富的富翁;他的名字在华尔街屹立不倒。但是他仍住在奥马哈小镇;仍开着一辆破旧的甲壳虫车;仍爱喝可乐、爱吃汉堡和薯条;他一生都坚持朴素节俭的生活理念。在投资的历程中,他为何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价值?他如何将1500美元变成520亿美元的财富?他为什么又将这笔财富的85%捐给了慈善机构?他恪守的投资理念是什么?他追求的人生目标又是什么?本书抽丝剥茧,为你一一解答。

“财经小说类大奖”获奖书籍――

《曾经德隆》

作者:王世渝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定价:39.00元

内容简介:“德隆系”曾经或明或暗地控制近20家金融机构和多家上市公司,涉及汽车、机电、矿业、建材、食品、旅游等多个行业。一个曾经的“金融帝国”为何会在一夜间彻底倾覆?作者作为中国最早的股份制改制、资本市场发展的参与者和德隆高管之一,以其亲身经历和多年的思考写了这本《曾经德隆》。本书首次公开德隆事件,面对“败局”进行思考与记述。作者的用意很清楚,他是希望借德隆事件让中国的企业家去思考用什么方式来造就中国的大企业和强大的金融业。

“创新管理类大奖”获奖书籍――

《海星模式》

作者:(美)布莱福曼 贝克斯特朗

译者:李江波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人生哲学书籍范文6

一、理论联系实际,借鉴他人经验

要搞好班主任工作,就得多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工作法,并且不断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比如,在上学期的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班主任们的发言令我获益非浅。除了学习同事的经验,另一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的绝好途径是从各种书籍、报刊杂志中获取丰富的理论知识,我尝试着把它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关人生哲学的诸如《嫉妒心理学》、《错误与人生》、《成功启示录》及戴尔·卡耐基的人生哲学丛书等,这类书能丰富思想,帮助我们在向学生说明某个问题时,可以侃侃而谈,滔滔不绝,令其信服;另一类就是指导班主任工作的书籍,诸如图书馆的《班主任工作手册》等书籍,阅览室的《班主任工作之友》等杂志,每一次阅读后我都大有收获。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往往在看到有关文章时迎刃而解。当在书籍或报刊杂志上看到有助于班主任工作的好文章,我会将它剪贴或作一些摘抄,这些理论和经验对我的班主任工作帮助极大。我深感活学活用班主任工作的经验,能使我们的工作更轻松活泼而高效。

二、规范班级制度,放手学生管理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该用什么手段呢?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思考。战国时百家争鸣,其中的儒家和法家,一个是推崇仁义,另一个是强调法制,极端强调法制易导致法西斯,今天的台湾提倡儒家学说,但黑社会问题严重;我觉得儒法结合的新加坡,既讲民主又有法制,是很值得推崇的。治理国家如此,管理班级也应该是民主与法制的结合。明白了这一点,我在培养班级民主气氛的同时,制定了详细的班规,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虽然在制定班规时是需要花费不少心思,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班规定下之后,我感到班主任工作十分轻松。当然我班班规的制定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在开学前夕,初步制定了一些管理的要求。整个一学期中,我发现好的方法,便付诸实践,前前后后宣布了好些班规,但因为是不成文的,有时会出现法度不一的混乱情况。因此,我一直在考虑将这些规定用文字进行规范化。新学期一开学,我就主持全班讨论,经反复修改,将班规规范成文,制定出了详细的班规,并且自己打印出来,发到每一位学生会手中,督促学生执行。我们班除了××位班委及课代表,每组设有组长、副组长、背书组长、卫生组长,每天有值日班长,联络员,并从每组选出一位值周班长。班里的同学差不多个个是干部。组长管全盘并负责收作业;副组长主要负责登记日常德育加减分情况,每周末在班里汇报一次,并负责德育考核;值日班长、值周班长的职责在班规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因为管理规范,我班基本达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目的。在实践中师生不断完善班规,形成了良好的班风。那么在整个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我有一点最大的体会,就是所有的事情,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当班主任就好比做父母,如果什么都是包办代替,那是培养不出成才的子女的,而应该是在民主的对待他们的同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在学生进校的第一天报名时,我就让学生自己去领书,发书,而且从中发现了哪些同学比较大胆;每周班会先由学生自己总结上一周班级的情况,然后由我总结;每天的值日班长都要上台总结当天情况;课堂纪律扣分的学生进行演讲;凡有班级问题需要讨论时,鼓励每一位同学发表见解等等。经过锻炼,我班学生的胆量越来越大,能力越来越强,慢慢出现了许多人才,第二课堂活动效果显著。

三、充分利用班会,做好思想工作

想让学生切实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就必须在思想上让他们想通,思想工作做好了,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我深感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我主要有以下一些做法:

1、在班会课上对全班进行思想教育;

我们班的班会通常先由学生自己总结,然后是我讲近期发现的问题并以多种形式进行教育。有些老师觉得班会没啥可讲的,而我发现班会课其实有很多很多内容可讲。目前,我们面对的学生思想比较复杂,作为班主任得时时刻刻了解他们的想法,然后有针对的做全体学生的思想工作。比如,开诚布公的给他们讲嫉妒心理,使学生对此有清晰的认识,从而正确对待;我要求学生遵守的班规,我就在班会详细解释为什么这样要求;要他们不要早恋,首先从思想上让学生正确认识,然后就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同时举各种事例进行说明教育;要他们上课发言,就教育学生举手发言是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是对自己自信和勇气的一次锻炼,当前的社会需要的就是有自信,充满勇气的人;要他们努力学习,注意学习方法。当然,讲的最多的,是关于理想,如何做人的道理。每次要讲某个问题前,我会查一些书,想想大致该分几层说,如何尽量吸引学生。我常用一些故事、事例,以风趣、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在笑声中受教育。平时看到有利于学生的好文章,就将它收集下来,班会或星期五在班级念念。另外,我在班会上提出的各种问题经常让学生讨论,鼓励每一位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我表现的非常尊重他们的意见。

2、每一次活动前后作好思想动员和总结;

不管是学校组织的各种比赛,还是外出活动,我总是事前作好思想动员。如:军训前,给学生讲了很多一个人只有能吃苦,才能成才的道理,(我讲自己的切身体会,还以中国与日本的小学生一起夏令营的事实说明)然后说大家现在是没什么苦受,但是自己不要娇惯自己,应自己锻炼自己,而军训正是一个绝好的锻炼机会。这样,使学生端正思想,增强了坚决克服困难的决心,因此在整个军训中,我班没有一个同学请假,甚至晕车呕吐、肠胃疼痛等仍坚持训练;又如:进行演讲辩论比赛前,举各种事例给学生讲口才的重要性,于是同学中掀起了一股学习演讲热。另外,每一次外出前,都强调纪律性和同学的互助友爱;外出回来,再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做的好的和做的不好的,表扬热心助人的同学。

3、做好个别同学的思想工作;

关于这一点,我不想展开说,有一点让我体会很深的就是尽量不对学生大发脾气,有力度的批评是需要的,但不要辱骂,当某些很让我生气的事发生后,我常采取冷静法,先不找学生谈话,等自己冷静下来并已想好怎么谈话后再找学生谈。这时心平气和,思路清晰,谈话往往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四、动脑筋巧设计,多种途径教育

在当班主任的过程中,我深感做一个好班主任是需要多动脑筋想办法的,用各种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我感到学点创造性思维对我们是很有好处的。

从大的方面来说,班级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实施办法、参加学校、年级的各种活动、组织班级活动都需要我们动脑筋精心设计;从小的方面讲,对学生的表扬、批评、鼓励也需要我们动脑筋。而每当我的脑海里出现一个新念头时,我会马上把它记下来,并尽快付诸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