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堂讲授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堂讲授方法范文1
讲授法是教学历史上最为主要和传统的教学手段,始终是经济可靠并有效的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法传统系统的、连贯的法律知识,但教学过程过于严肃,不利于甚至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碰撞,出现对法律知识的死记硬背,不符合现代法律教育的目的。应该在吸收其他法律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和诊所教学法等实践教学法的优点基础上完善课堂讲授法,克服单一讲授存在的缺点和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
关键词:
传统方式;课堂讲授;有效教学
在传授社会生活经验和生产经验的实践活动中,讲授方法是一种古老的、应用最为广泛的、知识覆盖面积最宽的传统教学方法。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讲授方法不断发展成为最严谨的教学方法并盛行于各类学校。
一、课堂讲授法之优势
课堂讲授法可以使得学生们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系统并连贯的法律知识,符合我国目前法律教育的状况。采用课堂讲授方法,一个主讲教师面对几十甚至上百位学生,最大优势就在于可以在有限时间里面最大限度使得更多学生受益。法学院主要以课堂讲授方法来解决教师与学生质量数量不平衡的问题。在国外法学院中,课堂讲授方法也是学生们获取权威教授传授知识的唯一机会。课堂讲授过程中的教师,有充分的主动性,易于控制所传递的知识内容,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们传输很多知识,是学生获取任课教师劳动成果的捷径,在时间上是最为经济的一种方法。课堂讲授法传统系统的、连贯的法律知识,使得学生形成完整的法律知识体系的优势也是其他教学手段难以比拟的。课堂讲授法直接向学生们展示教师思维方法,有利于学生法律思维逻辑和法律理念的培养。一堂好的法律课可以向学生们展现教师精妙的思维和逻辑推演,便于传授针对一些学术问题的特定的思维方式、方法。对于本科法学学生来讲,学会如何像法律人一样思考是极其重要的。法学教学离不开教师通过课堂讲授将自己的思维逻辑和形成的理解感悟传授给学生,特别是对一些较为抽象的法学理论的学习更需要通过课堂讲授来具体阐明。
二、课堂讲授法之不足
传统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式的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灌输、理论传授,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充当着知识的化身、绝对权威的角色,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种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治学条理性方面有一定作用,但教学过程过于严肃,不利于甚至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碰撞,出现对法律知识的死记硬背,不符合现代法律教育的目的。现代意义上的课堂讲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与教师的思路保持一致并产生共鸣,不仅要强调教师的教,更加注重学生的学,要求学生在课堂讲授中主动积极参与展开谈论,发挥主体作用,运用法言法语表达思考过程,从而锻炼法律逻辑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实现法律教育的目的。法律教育目标是培养能够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实际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实际问题与法律的关联系不可能清晰的摆在学习者面前,需要学习者挖掘,课堂讲授方法在这个方面还是存在一定限制的。一方面,我国现阶段法律课程的开设主要以部门法学科划分或者国家颁布的主要法律为标准,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主要就是法律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对现有法律条文的解释,重在原理,忽视实际操作能力训练。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法律纠纷,并不仅仅靠条文的纯粹分析就能够解决,条文的分析还必须和事实的认定、人际关系的处理、利益冲突、特定文化道德和社会状况结合起来,依靠课堂讲授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三、课堂讲授法之建议
针对我国高中起点的生源的法律教育,学生不具备系统的自然学科或者社会科学知识体系,还没有法学基本理论的功底或者掌握某一法学专门学科的基本理论,也不具备单独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讲授法在我国法学教育中仍然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如果一味地强调课堂讲授作为法学教学方法,忽视其他教学手段综合应用,必然导致课堂讲授的缺点无法克服,应该在吸收其他法律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和诊所教学法等实践教学法的优点基础上完善课堂讲授法,克服单一讲授存在的缺点和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课堂讲授法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启发式课堂讲授就是不错的选择。启发式教学就是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要求教师善于提出一些学生觉得要解决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与教师合作、跟踪问题,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寻找结论。如果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能把知识教学、发展智力、思维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这样的教学就是具有价值的。
总体而言,基于目前法学教育情况和培养模式,课堂讲授法有其自身独特优势。我们需要改变的是讲授过程中的灌注方式,改进与其他教学手段的配套使用、灵活搭配,增强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沈福俊,邹荣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课堂讲授方法范文2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方法;讲授法;艺术性
一、讲授法的含义
讲授法多是教师根据新课标内容和要求用讲述的方式传授教材中传统的知识内容,用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思想认知能力并发展其智力和能力的教学方法。现在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主要是要求教师打破这一传统的讲授方式的教学方法,但在以往的教学中讲授法使用的还是较为普遍。
二、讲授法的作用
从其根本上讲,采用讲授法能在较短时间内给学生传授较多的大量的传统知识。另外,教师运用讲授法授课时可以通过艺术性和情感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旦被激发出来,课堂教学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是受益者,一方面老师的全面而系统的知识得以传授,另一方面学生学到的知识也得到内化。
三、讲授法的类型
教师在运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时,根据讲授法自身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等划分为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等类型。
讲述:是指教师以连贯的语言来叙述和描绘教材知识内容。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述和所举典型英语对话例子,有助于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与知识相关联的概念,掌握英语句式的变化规律,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例如,教师在教学八年级英语“Will people have robots?”这一单元时,首先通过讲述来告诉学生本单元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是:学会用more,less,fewer表达数量和学习一般将来时的表达方法。需要掌握的句型是(1)There will be less polluion.(2)Will there be fewer trees?Yes,there will.(3)There be...doing sth.
教师通过举出一般将来时的英语句式来讲述用法,句式如下:What do you think Rose will be in three years?你认为罗斯在三年后会做什么工作?I think she will be a teacher. 我认为她会当老师。
四、采用讲授法应注意的问题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也以听课为主,在进行教学改革后,我们认识到一堂精彩的课堂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师要在课堂的所有时间内都由自己讲完一堂课,这样的授课效果并不好,而是应该在教师讲授为辅,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下来传授知识。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
1.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容要准确无误
这是教师进行知识传授最根本的思想,科学性是思想性的前提和基础,而思想性是科学性的内在实质要求。因此,教师在讲授每一个知识点时应保证知识内容的准确性和正确性,而不应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向学生传授有误的认识、见解和知识内容。
2.不论以什么方式授课教师都要以启迪的方式打开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灵之门
这一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满堂灌,而是引导学生不要一味地接受,而是要开动脑筋,培养自己的智力和学习能力,在老师直观形象的引导下拓展自己的思维,形象的记忆和掌握知识重点和难点,培养自己积极好学的精神。例如,在学习本单元一课时,用图片讲解(图片讲解既直观又形象生动)和学生上台进行英语对话本课内容的方式(学生通过自身的感受来完成知识的记忆)或通过演讲的方式来开始本课的知识传授。有的教师会在每堂课前要求学生背诵英语课文或在课下做本单元知识的预习,也可要求学生在课下写一些简短的英文小对话并拿到课上通过同学之间的演示来练习英语对话知识,这些都是英语教师所总结的学习英语的好方法。
3.注意讲授时间
大多数学生在听课时难免会因时间过长而注意力下降,学习效果降低。所以教师在讲授时要抓住学生听课的黄金期,在黄金期内教学完成重点和难点知识内容,待学生注意力下降时通过让学生自我总结和消化吸收的过程来完成系统知识的内化。
4.注意教师讲授时的语言要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
课堂讲授方法范文3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知识 解题技巧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82-01
对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来说,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智力,还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自学技巧,因此,教师就要合理设计数学课堂教学,保证教师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的完成高中数学教学任务。
1 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要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就要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出发:(1)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优化教学目标就是要教师在教学目标中明确规定课堂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要达到的效果,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要结合课堂要讲授的内容和班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制定。(2)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一般分为教师组织教学、复习引入环节、讲授新课程、练习环节以及课堂总结五部分,要出色完成数学课堂教学,就要打破传统教学流程,要充分结合教材内容、学生能力和教师讲课方式科学的设计教学过程。
例如,在讲授高中数学必修二《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课时,教师首先要结合这一课的内容及重点知识制定课堂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公理,在实际课堂讲授时,教师可以直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直线平面的关系引入课程内容,课堂中可以增加学生的提问时间,相对减少练习时间,让学生在课下时间进行练习。
2 根据数学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每一节课内容都不相同,教师都会给同学讲授不同的知识,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的选择教学方法,合适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使教师讲授起来更轻松,而且能够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
例如,在必修一第二章《指数函数》课时,就可以采用画图的方式,向学生进行讲授,画图的教学方法更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使学生在日后遇到指数函数图形时,直接就能看出来,同时,还能在图形周围标记指数函数参数以及类型。在讲授必修二《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时,教师可以使用相关模型进行讲授,学生在理解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与三视图时会有一些困难,,因此,通过使用模型的方法,能够增加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帮助学生更好学习这一课,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目标完成度。
3 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数学教学难题
虽然高中学生辨别能力相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更高,但是,在对内容不了解的情况下,也使得高中学生很难找到学习的重点,甚至根本找不到学习重点,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讲授时应该突出教学重点,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化解自身数学教学难题。
例如,在学习高中数学必修四中《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课时,学生在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运算,理解上存在一些问题,同时,学生也不能找到这部分知识的重点。因此,教师在讲授时应该明确告诉学生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是这部分知识的重点,要为学生多讲授几个例题,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和法则应用范围后,利用课堂时间做一些思考题,学生通过做题发现自身不理解的问题,教师整理总结学生不理解的问题并统一讲解,化解《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课程的教学难题,使教师更好的完成这一课的课堂教学。
4 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现阶段,多媒体技术由于能够有效增加课堂内容,减轻教师板书书写工作量,能更直观的显示出教授内容,清晰的展现知识脉络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阶段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师也应在教学课堂中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更直观展现数学知识。
例如,在必修一讲授函数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进行统一比对,便于学生记忆和区分。在讲授必修二《圆的方程》这一课时,教师在一节课中要画好几个圆,为减少教师板书工作量,可以在备课时制作PPT,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这样教师在讲授时就会节省很多画圆的时间,而且PPT制作出的圆更加规范,不会出现坐标误差问题,学生在观看的时候更加直观也更好理解,保证教师能够出色的完成高中数学课程教学。
5 数学教师多实施情感教育
实施情感教育是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在教学过程中要保证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率,就要保证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关心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使学生体验到来自教师的理解、信任、宽容与尊重,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紧跟教师思路,更好掌握数学知识。教师要更加关心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给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找到他们的优点并及时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使他们学习更加努力。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多实施情感教育有助于增加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保证数学课堂教学成果。
6 结语
总之,要保证教师在高中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出色完成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就要优化教学设计,同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还要突出高中数学教学重点,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保证学生能够发挥主体作用,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奈国.关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3).
课堂讲授方法范文4
一
“讲授―演示教学法”是教师直观地通过口头语言,在课堂中结合教具、实验演示,向学生传递知识、观点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与操作活动的教学方法。这种直接且直观的教学方法,如果能灵活运用,其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1.“讲授―演示教学法”教学效率高。我在担任高一的教学任务时,由于教学课时少,教学任务又比较重,如果全部教学内容都使用“探究法”进行教学,势必会影响教学进度。而且,在一些教学内容中,使用“探究法”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在一些不适合探究教学的课程中,我采用了“讲授―演示法”。比如,在传授有丝分裂的课程中,我先逐一地向学生讲授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等概念,让学生完全理解概念,接着播放细胞的有丝分裂FLASH动画做演示,然后开始画图,有条不紊地教学生画各个时期的图解,最后根据图示总结各个分裂时期的特点。这样,我非常有条理地完成了教学任务。通过后来的练习反馈,我发现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相当高。对此,我体会到:对于有些比较抽象的知识点的学习,探究法不一定比“讲授―演示法”效果好,后者对于某些章节的学习反而可以取得更高的教学的效果。
2.“讲授―演示法”非常直观。“讲授―演示法”有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演示。如果能让“讲授―演示法”和“探究法”穿插配合就能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我在传授“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知识时,开篇就直接用“演示实验”导入新课,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氧化氢在不同的条件下的分解,即分别加热分解、用氯化铁和新鲜猪肝研磨液做催化剂分解,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产生气泡多少)。这时候再配合“探究法”:让学生思考探索为什么气泡会有不同。待学生思考和讨论结束后,“讲授”最后粉墨登场:由老师总结用新鲜猪肝研磨液做催化剂能获得更多的气泡的原因是酶的高效性的缘故……这样,在这种“演示――探究――讲授”相互配合下,学生经过了“感观――动脑――理解――领悟”四个过程,由于直观,学生经过老师的讲解后能及时理解、领悟,既对学习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牢牢地掌握了该章节的知识点。
3.“讲授―演示法”适合各个知识层次的学生,能够兼顾整个班级的学习。由于大部分老师从教于普通中学或乡镇中学,这些面上中学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因此很多普通中学的老师都有“因人施教”的体会。不考虑具体教学情况,就盲目使用“探究法”对于很多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其实是不太适合而且效果不明显的。过多地使用“探究法”会让一部分缺乏基础的学生由于无法跟随老师的指引来进行“探究”思考,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进而自暴自弃。比如,在传授“神经调节”知识点时,对于很多普通中学或面上中学的学生来说,由于初中的生物基础比较薄弱(有些初中甚至就没开生物课),因此教师如果不考虑具体学情,盲目进行“探究”,就会出现学生连“轴突”和“树突”都分不清就进行“突触”探究。这样,估计有部分的学生会对新知识不知所措继而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因此,这时我认为正确的方法是先用“讲授法”补充基础知识,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来使用“探究法”教学。“讲授―演示法”可以丰富知识点,通过直观演示、讲授,让学生从各个方面进行对基础知识的补充学习。
4.“讲授―演示法”传授知识的信息量大。因此,在一般的复习课中,使用讲授法是最有效的。因为“讲授―演示法”所传送的知识点广,知识信息量比较大。在高三的复习课中,我通常采用“讲授―演示法”,因为大部分的知识点学生都学习过甚至“探究”过,如果再使用启发式探究就显得意义不大。这时就要求老师要对具体的知识点进行精辟的讲授、点播和总结。当然,实验课的复习仍然需要学生掌握“实验探究”的方法,提高“探究”能力。此外,“讲授―演示法”过程中,很适合班级授课,课堂纪律很好控制。“讲授―演示法”由于教师是主体,因此教师更容易掌握课堂的节奏和气氛,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
从上面具体分析,我们清楚了解了“讲授―演示法”的各种优点。但是,是不是“讲授―演示法”就没有缺点呢?我们能单一地使用“讲授―演示法”吗?应该如何扬长避短,在教学中让“讲授―演示法”发挥作用呢?从多年的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必须在教学中配合其它教学法,灵活运用“讲授―演示法”。
1.孤立运用“讲授―演示法”会使学生缺少主动思考。教师在讲授和演示时只是单向的信息传授,学生处于被动的境地,缺乏思维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的锻炼,这不利于知识的学习。因此,“讲授―演示法”要尽量和其它的教学方法配合起来使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我在传授转录和翻译的知识时,就在讲授和演示的过程中巧妙地穿插了探究法,提出了“探究”问题:在翻译蛋白质的时候到底谁是“翻译者”?这个问题让本来觉得知识抽象而略现沉闷的学生一下活跃起来,然后我顺势指导学生通过分组热烈讨论、分析,并指导学生分组画出t RNA简图。这样,学生通过主动思考问题,更好地理解了这节课的内容。因此,“讲授―演示法”不应该孤立使用,一定要和其它教学法配合运用。
2.“讲授―演示法”不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讲授―演示法”由于演示讲解的是老师,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参与机会小,容易转移注意力。而且“讲授―演示法”更多的是展现教师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容易形成“填鸭式”教学,不太容易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要完成有效教学,我们绝对不能简单地使用“讲授―演示法”,而是应该尽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学生真正融入了课堂才能算是有效课堂。
课堂讲授方法范文5
关键词:对分课堂;路基工程;课程;教学方法;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107-03
一、前言
信息化时代,知识无处不在,高校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广泛。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中以教师讲课为主的传统的讲授式课堂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是教师教学理念陈旧,缺乏大胆创新;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状况较差,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的动机。这两方面的因素使得目前的高校课堂学习效率急剧下降,“手机控”、“低头族”、“60分万岁”已经成为了传统讲授式课堂中学生的普遍状态,这就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整体下滑。
鉴于此,本文结合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教授提出的“对分课堂”理念,在《路基工程》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实践,通过实践感受了“对分课堂”实现“教学相长”的过程,总结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调查了学生对“对分课堂”的实践效果的反馈。
二、目前课堂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满堂灌。目前,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先进有效的教学手段,已经成为《路基工程》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但是,多媒体教学仍然以教师课堂教授为主,学生被动接收教师所灌输的内容。
2.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下降。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都呈现多元化趋势。在多样性、趣味性、及时性方面,教师传授的知识无法同网络相比,因此让学生长时间保持对教师的注意力比较困难。如若不采取措施加强师生互动,则课堂气氛非常沉闷。
3.学生失去了思考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不是要记住各种事实,而是要训练大脑如何思考。”然而在传统讲授式课堂模式下,学生被动跟随教师的思路,不能主动参与知识构建,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无法落到实处,长期的讲授式课堂使得大部分学生失去了思考能力,这在“对分课堂”实践之初体现得尤为明显。
三、“对分课堂”基本理念
上世纪90年代创立同辈互助教学的马祖尔把学习分为“知识传递”和“吸收内化”两个步骤,并指出传统教学只重视“知识传递”但忽略了“吸收内化”。内化作为一个心理认知过程,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不同学生的内化速度和内化方式不同,学生要以自己的节奏去完成内化过程。
针对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缺陷,并结合马祖尔的学习理论,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了一个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称为“对分课堂”。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且讨论是在学生听教师讲解后隔堂进行。在讲授课堂上,教师着重讲授内容的基本框架、重点、难点;课后,学生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内化吸收;再回到课堂分组讨论,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
四、“对分”在“路基工程”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在了解了“对分课堂”的基本理论及操作步骤的基础上,在《路基工程》课程中选择了路基受力特性、路基稳定性分析等章节内容进行“对分课堂”的实践。
1.“对分”――教学相长的有效手段。对分课堂实施过程中,老师首先在课堂讲授重点、难点,然后给学生留综合作业,并要求做作业过程中每人至少提出3个问题,下次讨论时每组同学先对本组每位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小组同学不能解答的问题,再进行组间讨论,最后提炼出共同的问题由教师集中解答。
(1)对分课堂可以使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通过对分课堂的实施,使老师充分了解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比如在讲授了路基受力部分内容后,给学生留了两个综合题目:基床厚度是如何确定的?论述动强度控制法与弹性变形控制法确定基床表层厚度的过程。对于这两道题目,均要求说明附加应力的确定过程、变形量的计算方法等。
通过做作业以及隔堂讨论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动应力是如何从轨道结构传递到路基面的?传递到路基面上的荷载分布情况如何?路基面上的动应力幅值如何计算?
通过隔堂讨论,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感受到了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的难点,但同时也使我感到困惑:学生们理解不透的地方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强调,为何还存在这么多问题呢?经过调查后了解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首先,学生们已经习惯了在期末突击学习,因此前面讲授的很多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导致在听这部分内容时,学生不知道老师说的是路基的什么部位。比如在讲授该部分内容时,会涉及到基床、基床表层、基床底层、道床等概念,而且会反复提到。诸多的术语已经使得学生们一头雾水了。其次,这部分内容综合运用了土力学中的很多理论,而土力学是同学们一年前学过的课程,现在已经基本全部忘记了。这两方面基本知识的缺失造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课堂讲授方法范文6
关键词:讲授法;原则方法;实践体会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09-0042-04
一、问题的提出
“讲授法”是教师主要运用口头语言对学生系统传授知识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无论在小学、中学还是大学,讲授法在课堂教学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常与其它各种教学方法结合运用。然而,这一古老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今天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主要是因为该教学方法相对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也有部分教师对讲授法的不恰当运用,导致人们将讲授法与“满堂灌”、“填鸭式”等画上等号,认为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是机械的、被动的。笔者总结了讲授法不合理运用的主要形式:
1.照本宣科。教师只是把课本的内容读一遍,学生不感兴趣,不注意听讲,往往自己埋头看书,或貌似在认真听课,其实心不在焉,思维停滞。
2.条理混乱。讲授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知识讲授凌乱,或只是知识点的简单堆积,没有讲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处理简单。常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围绕教材内容与学生开展简单的问答,使本应该达到理解水平的课,就此下降为记忆水平。这样的讲授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要求。
4.基本功差。教师语言平淡,缺乏感染力,把原本鲜活生动的课堂搞得死气沉沉。
5.单向传输。课堂上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的启发、指导与训练。讲授成为师生间的单向传递过程,学生参与度低。
6.包办代替。教师讲得过多过细,把每个问题的解决方法都讲得具体、细致,低估和忽视学生的能力。而且面向全体学生的讲授,很难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原则难以得到实施。
然而,“讲授法”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在教学实践中占据着主流地位的事实是毋庸置疑的。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如何从新的角度认识“讲授法”的合理性,坚持“讲授法”在诸多教学法中的主导地位,探索“讲授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高效结合,发挥出“讲授法”应有的积极作用,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二、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讲授的基本原则
“讲授法”的最大优势是简捷高效,在单位时间内信息输出量大,空间覆盖率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当然,要想充分发挥讲授法的优势,教师就必须十分重视讲授的方法,讲授的艺术和质量。对于那种照本宣科、平辅直叙、面面俱到、枯燥无味的讲授必须坚决废弃,应在激趣、设疑、提示、引导等方面多下功夫,力求使讲授对学生富有启迪。具体地讲,教师的讲授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
讲授要达到科学性,首先要有科学的内容。即内容要准确无误,符合实际,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其次要有科学的态度。讲授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再次要有科学的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专门的学科术语进行讲授,如有必要用通俗说法时也不能与专门术语相违背;使用大家都听得懂的词汇、语法、修辞,力求语言清晰、准确、简练、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懂。最后要有科学的方法。讲授的方法要多样化,富有灵活性,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具有适应性,容易为学生接受。
2.形象性原则
形象性是讲授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讲授过程中,教师要对讲授内容进行加工,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教师可借助于表情、动作、实物、图像及多媒体等手段,对讲授内容进行形象描绘,这是学生理解、接受的首要条件。课堂上教师的讲授是其一切外显行为的综合表演,它包括教师的衣着打扮、表情态度、身姿动作、实验操作、口语板书等因素。在这诸多因素中,教师语言的形象性是最重要的。教师借助形象化的语言,通过比喻、类比等修辞方法,把要讲授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具体,使学生立得要领,茅塞顿开,透彻理解。教学实践证明,越是抽象的概念,讲授中就越需要形象性的描述,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了解其内涵。
3.趣味性原则
教师在讲授时感情要充沛,语言表达要清晰简洁,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切忌干瘪呆板、没有节奏、没有感情起伏的平铺直叙。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讲授时犹如挚友促膝谈心,感情炽热而心心相印。如清新宜人的春风,拂得学生心智激荡、乐不知倦,从而在和谐而轻松的气氛中领悟道理,步入知识的殿堂。
4.简洁性原则
所谓简洁,就是语言精练、简单,讲课不拖泥带水。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深入钻研和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挖掘教材的精髓内涵。教师对教材钻得深,讲起课来就能简洁而深刻,正所谓“微言大义、发人深省,要语不烦、达意则灵”。教师一句精辟的话语,常使学生萦绕于脑际而终身难忘;一个生动的比喻会使学生抓住知识的关键而茅塞顿开;一个富有启迪的点拨,常使学生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中转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5.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强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和实践,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讲授的启发性包括三层含义:①启发学生对学习目的意义的认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分析、对比、归纳、演绎,激发他们积极思考,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③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现代教学活动的重点已从“教师为中心”转移到“学生为中心”,从讲授知识为重点转移到培养能力为重点。因此,讲授是否具有启发性的衡量标准在于是否充分发挥了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体现在教学中,就是不但有讲授方法的更新,还有讲授程序的变换。
三、中小学课堂教学中“讲授法”的常见类型
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不同,灵活选用或讲述、或讲解、或演讲、或讲读、或点拨等不同的讲授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讲述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所研究的对象、事实材料或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等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和概念,并从情绪上得到感染的方法叫讲述。如化学学科中教师向学生描述物质的性质、反应的现象,介绍化学家的生平事迹、科学发展史及重要物质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等,常使用这种方法。此法的特点在于教师应充分发挥口头语言生动形象及信息容量大的优势,增强讲授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唤起学生的激情和想象,牵动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情绪饱满,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化枯燥为兴趣,化苦学为乐学,增添融洽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善于找到学生已知与新知、已能与未能的结合点,使新知识与已有知识有机地结合与联系,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
2.讲解法
教师就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概念、定理和原理等,运用阐释、说明、分析和概括等手段向学生进行较系统而严密的解释和论证的方法称为讲解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教学内容相对生僻、理论相对深奥、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其特点是教师要进行分析、对比、推理、论证,启发引导学生揭示其本质,做出理性概括,从而使学生理解内涵,掌握本质。在一堂课中,讲述法与讲解法经常是结合着运用,而且常配合有演示、实验、提问、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讲解法才能更好地唤起学生的注意,启迪思维,激发潜能。
3.演讲法
演讲法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择教学内容进行的一种激情引趣的教学方法。认知心理学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过程。人脑在接受信息并进行加工、储存、组合的过程受本人的态度和兴趣所制约。所以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的过程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才会充分指向教学活动,才会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运用演讲法能说服和鼓动学生,使他们对该学科充满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要合理运用演讲法,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对演讲内容的兴趣点,围绕全体学生,设计内容,目的是唤起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演讲法虽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但却不能离开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可以通过演讲法,以一个演讲者的激情,把教学内容声情并茂地表现出来,给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境,达到心灵的沟通,给学生以难忘的印象,以教师对专业的理解和情感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4.讲读法
教师在讲述、讲解、演讲的过程中结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或其他相关资料,借以传授和学习知识的教学方法叫做讲读。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讲与读交叉进行,既有教师的讲与读,也有学生的讲与读,关键是“讲读结合”。教材和资料的可读性要强,教师必须重视认真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
5.点拨法
是指教师采用直截了当的方式,运用简短精炼的语言,对遇到困难和障碍的学生指点迷津,或在学生思维的困难点作出关键性的启发引导,虽然只有三言两语却切中要害,使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点拨法是启发教学艺术常用的方法。“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给学生某种启发性指示。“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为学生拨开学习上的迷雾,使学生看到希望、光明和前途。点拨的关键是符合学生的需要,在学生困惑处给与点拨。
四、实践与思考
1.提供必要的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简称组织者,是指在课前为学生提供的有关本课学习内容的从总体上组织起来的引导性材料。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最早提出来的。作为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是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桥梁。按照奥苏伯尔的经典解释,组织者是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概括与包容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
先行组织者可以是一条定律,一个概念,或一个公式,也可以是一段概括性说明文字或一张图片或形象化的模型等。在课堂教学中,先行组织者最宜在两种情况下运用。第一,当学生面对新的知识时,倘若其认知结构中缺乏适当的已有概念用以同化新知识,教师则可以设计一个概括与包容水平高于学生所学新知识的组织者,让学生先学习这一组织者,以便获得一个可以同化新知识的认知框架。第二,当学生面对新的知识时,倘若其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同化新知识的适当概念,但原有概念不清晰或不巩固,学生难以应用,或者他们对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辨别不清,则可以设计一个指出新旧知识间异同的组织者,使学生在比较和鉴别中掌握新知。
运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时,先行组织者的作用是巨大的。因此,在运用“讲授法”教学中,要尽可能设计并呈现先行组织者,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当学生缺乏与新学习有关的预备知识,或者面对比较陌生的、不熟悉的学习内容时,组织者的作用尤为显著。
2.提供充裕的信息加工时间
在教师讲授知识的同时,学生要对教师传授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信息加工是需要时间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呈现新信息的速度、节奏应该满足学生对信息加工的时间需要。学生需要时间去思考新信息与他们已有知识的联系、自己生成新概念的实例、理解所学材料的实际含义等。
提供必需的加工时间的教学策略是要在讲授中建立信息的冗余度,换句话说,对于讲授中的一些重要观点,不是只呈现一次,而是几次,每次用不同的话说出基本相同的意思。比如初中化学教学中学习“燃烧”的概念时,可以先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描述燃烧现象,然后根据现象总结燃烧的特点,概括燃烧的概念。让学生区别日常生活中的燃烧与化学学科中的燃烧的区别与联系,再让学生结合概念举例论证。将同样内容的信息多次以不同的形式呈现,相信学生至少有一次机会抓住并领会该信息。
提供信息加工时间的另一个方法是一次连续讲授的时间不宜过长。比如,讲授十分钟后,有一两分钟的间歇时间,在这段间歇时间里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比较他们的笔记、相互问问题、分享他们的看法。通过讨论、比较等方法使学生更长久地记住有关信息,巩固所学知识。
3.提供清晰明了的总结
在上课开始前,为学生提供先行组织者可以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同样,在教授学习结束时,给学生清晰明了的总结,会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更加条理清晰,学习更加有效。
提供总结在三个方面有助于学生学习:一是通过总结使学生对所学材料作了一次回顾或即时复习;二是通过总结使学生明确所学内容的重点;三是通过总结使学生将一些关键概念聚集起来,形成一个有组织的知识结构和体系。
“讲授法”的最大优点在于传授信息的效率较高、系统性强、对教学条件的要求较小、简便易行。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对“讲授法”做了精辟的论述:无论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都有可能是机械的,也都有可能是有意义的。在课堂的意义学习中,由于发现学习费时太多,一般不宜作为获取大量信息的主要手段,意义言语接受学习才是学校教学的主要手段。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讲授法”仍然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使用“讲授法”时,要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规律和发展水平,注意启发引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并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就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Common Types of Lecturing Method and Practice in
Classroom Teaching
WU Liang-gen
(Wujiang Songling No. 3 Middle School, Suzhou 215222,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