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小说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女儿小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女儿小说

女儿小说范文1

关键词:《达罗卫夫人》 伍尔芙 女性成长小说 觉醒

“成长”这一具有丰富内涵的主题,由于其反映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一直备受文学艺术创作者们的青睐,形成了“成长小说”这一特殊的文类。“成长小说”(Bildungsroman)起源于德国,根据《大英百科全书》定义,成长小说“涉及的是个人在性格发展时期的经历”。成长小说往往是主人公的心理发展历程,记录其从依附他人到获得自我意识,实现自身价值的这一过程。“女性成长小说”属于成长小说这一门类中的一支,它首先具有成长小说的一些基本特征,女主人公往往经历共同的成长模式,即从天真、不谙世事到受到诱惑,开始迷惘并且思考,最后失去天真,顿悟并认识到自我价值;再比如女性的成长一般都是通过男性、婚姻、家庭甚至子女来实现的,并且主要还是通过男性。正如波伏娃所认为的:“她是附庸的人,是同主要者(the essential)相对立的次要者(the inessential)。他是主体(the subject),是绝对(the absolute),而她则是他者(the other)。”[1]“他者”是指没有自我意识,受他人支配的人,女性的“他者”是指那些依附于男性、缺乏独立人格的女性。但是事实上,任何一个社会中的女性个体都不是主动地丧失自我意识,而是在男性主体确立自我的过程中被男性强制性给予的。因此,当女性的心理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她的自我意识会逐渐成形,瞬间萌发,以强有力的主体姿态破除壁垒,或是追求自我。少部分女主人公顺利地完成了这一过程,成长为一个经济或精神独立自主的女人;而在大部分作品中,这一成长历程无比艰难,充满坎坷与挫折,而女主人公的内心也受着两种自我的折磨,“在这个意义上,跋涉于成长之途的女性不断地沉浸于两种意愿的冲突和两种自我的区分当中,内心也不时地被两种意识纠正着,或者被动地服从父权意识强塑的女性气质与女性角色,从而可以回避主体性生存带来的艰辛与痛苦,或者主动抵御性别气质与性别角色的有力强塑,但需要承担主体性生存全部的坎坷与挫折。在成长的路上游移不定,最终导致了女性自我人格的破碎与分裂,神经官能症和精神抑郁症也就成为女性特有的成长症候”。[2]

女性成长小说有两种主要的叙事结构模式:学徒型模式(the narrative pattern of apprenticeship)和觉醒型模式(the pattern of awakening)。学徒型模式是呈时间顺序发展,女主人公经历童年、青春期、婚姻、家庭,逐步从幼稚走向成熟,心理发生转变。而大部分作品采用的“觉醒型模式”,女性的成长不是线性发展,而是在其应该成长的过程中被延误,直到成年后某个阶段瞬间萌发,继而崩溃。女权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的大部分作品都刻画了女主人公的成长,本文将以她的作品《达罗卫夫人》为文本基础,从觉醒型女性成长小说的角度,剖析女主人公艰难的成长过程。

伍尔夫在《达罗卫夫人》这部作品中安排了两条线,一条是通过达罗卫夫人自己的内心独白对自己过去的回想,而这些回忆贯穿了她从早上去花店买花,为了晚上的晚宴作各种准备,一直到晚宴的进行。另一条线是几乎与之平行的关于赛普蒂默斯,他是一个参加过一战但由于战争的原因精神错乱的人,在妻子的安排下经历各种治疗,但最后还是自杀了。克拉丽莎与赛普蒂默斯没有任何关联,两人唯一的交集就是最终在晚宴上从布拉德肖夫妇那里第一次听到他自杀的消息。表面上看这两条线并无多大关联,甚至关于赛普蒂默斯的描写在整部作品中略显多余,但实际上,正是赛普蒂默斯的自杀,刺激了克拉丽莎那一瞬间的觉醒。

克拉丽莎・达罗卫夫人始终在两种自我中挣扎,一个是内在的本真的自我,一个则是外在的社会的自我。可以注意到伍尔夫在描写她内心真实声音的独白时,叙述人称用“克拉丽莎”,而在写她在外界环境中,与人交往时,叙述的人称又改为“达罗卫夫人”。外表看起来,达罗卫夫人是个精致而美丽的女人,她的生活井井有条,从容不迫。她是国会议员的夫人,一个典型的上层社会的贵妇,举止高雅,养尊处优,同时善于社交并热衷于举办宴会,同时又有虚伪和趋炎附势的特点。例如,彼得回伦敦看望克拉丽莎后,边走边思考克拉丽莎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她明显的评语是:她很世俗,过分热衷于地位,上流社会和向上爬――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事实;她向他承认过这一点。(你如果费一点力气的话总是能让她承认的,她很诚实。)她会说她讨厌穿着过时的女人,因循守旧的人,无所作为的人,也许包括他自己;她认为人们没有权利袖手闲逛,他们必须干点什么,成就点什么;而那些大人物,那些公爵夫人,那些在她家客厅里见到的头发花白的伯爵夫人们,在他看来微不足道,这非什么重要人物,而在她看来则代表着一种真正的成就。她有一次说贝克斯伯拉夫人身板挺直(克拉丽莎自己也是同样;她无论是坐还是站从不懒散地倚着靠着;她总是像飞镖一样直挺,事实上还有一点僵硬)。她说她们有一种勇气,对此她随着年龄的增长钦佩有加。在这些看法中自然不乏达洛维先生的见解,不乏那种热心公益的,大英帝国的,主张税制改革的统治阶级的精神,这种精神已进入她的思想,正如经常发生的那样,虽然她的天资比理查德高两倍,但她却不得不通过她的眼睛去看待事物――这是婚姻生活的悲剧之一……[3]72在克拉丽莎的身上,已看不出她本身自我的特质,而是依附于理查德的存在,标准的国会议员夫人的存在。“虽然她有自己的思想,但她却必须永远引用理查德的话――仿佛一个人读了早晨的《晨邮报》后仍一点儿都不明白理查德的观点似的。”[3]73“这些晚会都是为他而举行的,或者说是为她认为他应如何社交而举行的。”[3]73除了举办晚宴,她还会做很多事来证明自己的身份。“他曾不止一次看见她拉过一个不谙世事的年轻人,激发他,规劝他,使他觉醒,让他行动。无数枯燥乏味的人聚集在她的周围,这是必然的。”[3]73“登门造访,留下名片,善待客人,捧着一束束鲜花和小礼物东奔西跑……这等事费尽了她的心思”,[3]73然而她是真心实意地做着这些事,出于一种生就的本能。她似乎充分享受着做这些事情的乐趣,好像并没有任何抱怨。她对谁都一副女主人的姿态,包括她的女儿伊丽莎白,因此伊丽莎白对她很反感,两个人的关系也不是那么亲近。“她说‘我的伊丽莎白来啦’――这种措辞使他恼火,为什么不简单地说‘伊丽莎白来啦’?她那样说一点儿都不真诚,连伊丽莎白都不喜欢听。”[3]46她做的很多这些事,掩盖了事情的本来面貌,像大多数母亲那样,她过于相信自己的魅力了。

然而事实上,她并不快乐,她的这些行为举止并不能代表她内心真实的自我,她觉得她每天都如同生活在虚空中,她觉得自己没有精神支柱。上流社会的空虚以及战争的残酷,使他常常陷入对生与死的思考,不知道生命该何去何从,尤其是当彼得质疑她的这些晚会究竟有什么意义,她开始拷问自己她称之为生活的东西对她意味着什么。扮演女主人这个角色,对她来说太费精力,她并没有感到快乐,并且觉得自己在丧失个性,“只感觉自己是根木桩,钉在楼梯之上”。[3]162在这场她精心准备的晚宴上,她继续光彩照人地招待宾客,奉承,虚伪,做作,她感到极端的无聊和空虚,尤其是彼得对她冷嘲热讽,让她觉得自己的生命没有意义。

就在那么一刻,布拉德肖夫人告诉了她赛普蒂默斯自杀的消息。在这部小说中,克拉丽莎和赛普蒂默斯这两个人物是平行发展的,没有碰面,两段情节也始终没有交集。直到小说最后,克拉丽莎得知了赛普蒂默斯的死讯后,电光火石的瞬间,她内心的那个真实的、一直隐藏的真我由原本的蠢蠢欲动、压抑的状态开始呼之欲出。在这一刻,她的灵魂开始出窍,尽管周围还是那么喧闹华丽,她却仿佛置身于空无一人的房间,她感觉他能体会到这个青年的内心,她甚至觉得他选择自杀是有勇气的一种表现。“……有一种东西是重要的;这种东西被闲聊所环绕,外观被损坏,在她的生活中很少见,人们每天都在腐败,谎言和闲聊中将它一点一滴地丢掉。这种东西他却保留了。死亡就是反抗。死亡就是一种与人交流的努力,因为人们感觉要到达中心是不可能的,这中心神奇地躲着他们,亲近的分离了,狂喜消退了,只剩下孤单的一个人。死亡之中有拥抱……他是不是抱着他最宝贵的东西跳下去的呢?”[3]176这个念头只在她的脑中闪了一瞬,转瞬间她就又失去了死亡的勇气。“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她的灾难――她的耻辱。她看见这里一个男人,那里一个女人陷入这深邃的黑暗并消失了,而她却穿着晚礼服勉强站在这里,这是对她的惩罚。”[3]177死神闯入了她的内心,但是还是没有停留太久就离开了。各种身边人以及琐事再一次盘踞在她的脑海中,她的晚宴,她的宾客,外在的自我又战胜了内在的自我,她又一次平静了。

尽管如此,克拉丽莎还是完成了一次成长,她的内心比过去更加成熟和清醒了,虽然她没有选择死亡,可能在很多人眼中,死亡才是代表她真正“成长”和“觉醒”的标志,但在精神上,克拉丽莎得到了一次重生。从某种意义上说,赛普蒂默斯替她死了一回。当她从对死亡的思考回归到真实的生命时,她顿悟,死亡并不等于生命的真正结束,别人的生命可以在自己身上得到延续。“她必须回到他们那边去。但这是个多么不寻常的夜晚啊!她不知为什么觉得自己非常像他――那个自杀的年轻人,她为他的离去感到高兴,他抛弃了自己的生命,与此同时他们还在继续生活……可是她必须回去,她必须和客人们在一起。她必须找到萨利和彼得。”[3]178赛普蒂默斯的生命在克拉丽莎的身上得到了延伸,克拉丽莎经历了一次死亡的成长,又回到了她的生活中,但这一次,她一定和过去有所不同。

在这短短的一天之内,我们跟随着克拉丽莎的意识完成了一次认识上的飞跃,从本身在两种自我中对峙、挣扎,到完成内心的选择,在死去的赛普蒂默斯的“帮助”下,克拉丽莎认识到宴会是她的生活方式,是她生存价值的体现,是可以让她焕发出生命光彩的方式,是她生存价值的体现,是可以让她焕发出生命光彩的方式,尽管她不爱理查德,但只有在与他在一起时,她丰富的内心世界可以不受干扰,可以保持一种人格的独立。“人都有一种尊严,一种独处的愿望,就是在夫妻之间也存在一道鸿沟,你必须尊重它……因为如果你放弃了它……那么你就失去了自己的独立和尊严――那毕竟是十分珍贵的东西啊。”[3]113克拉丽莎最终的选择虽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那样,或者说是我们预想的那样,但她毕竟还是听从了自己最真实的需要。

女性在成长过程中追求精神人格的自由与独立,保持真实自我与完成自我实现是极其困难的。这主要是因为父权制文化意识总是以强有力的主体姿态破除女性保存自我的壁垒,将女性排挤至客体和边缘的位置,并强塑了以“被动”和“服从”为基本品质的女性的 “自我概念”。这种人为建构和系统灌输的“自我概念”,损害了女性原初的、积极的自我力量,泯灭了其追求自我同一、精神自由和完善自我人格的意识,使其无法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全部可能性。这样一来,女性所谓真实的自我有时不过是压抑女性主体力量的父权制意识形态的同谋者。女性的成长既要尊重性别身份所带有的独属于女性的特有的自然标识,同时也要充分地辨识性别身份的社会性对于女性成长为一个现代意义的“个人”所带来的全部的阻碍性,这样女性才能将做女人与做个人统一起来“成为自我”,才能成为一个具有主体能动性的、能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女性个人”。所以在《达罗卫夫人》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克拉丽莎的成长并不是完全彻底的。因为只有当女性成为生产性的、主动性的人时,她会重新获得超越性,她会通过设计具体地去肯定她的主体地位,她会去尝试认识与她所追求的目标,与她所拥有的金钱和权利相关的责任。

透过弗吉尼亚・伍尔夫在《达罗卫夫人》中对克拉丽莎各种心理活动浓墨重彩的涂抹,我们会发现成长中的女性那一瞬间的觉醒并不是一挥而就的,而是在积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突然的迸发,它不仅仅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更是一种女性感性生命的自在流动,因为它产生于女性的内心深处,并且贯穿了女性整个完整的成长体验。对弗吉尼亚・伍尔夫来说,文学的改革重要,妇女的命运更重要,伍尔夫的一生都是在试图把女性主义与文学创作相结合,她曾经说过:“当我写作时,我更是女人。”伍尔夫的创作,从本质上来看,更像是在为女性代言,在为女性的权利呼吁,为女性寻找更广阔的出路。她一直自觉地在为女性写作,尽全力地在自己的小说中,试图从形式、内容、语言、结构等各个方面来改写文学中的妇女,为女性文学的发展做贡献。《达罗卫夫人》这部作品,伍尔夫在她的日记中说明了她的构思:“在这本书里我要进行精神错乱和自杀的研究,通过神志清醒者和精神错乱者的眼睛同时看世界。”

参考文献

[1] 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2] 高小弘.“女性成长小说”概念的清理与界定[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2).

女儿小说范文2

女儿报母恩向聋哑宣战

许水花今年58岁,生于安徽黄山市仙源镇竹园村。3岁那年,她得了一场大病,病好后耳朵却聋了,从此她再也说不出话来。19岁那年,许水花嫁给了比她大14岁、患有脊椎病的同村人汪目生。

汪冬青是许水花的大女儿。从小,她就跟母亲特别亲。母亲去锄地,她就送饭;母亲回来,她为母亲捶腿、打洗脚水。母亲打个手势,她就知道母亲想干什么。因为心有灵犀,她渐渐地成了母亲的“翻译”。深知母亲的不易,从11岁开始,汪冬青就接过母亲的扁担,为全家挑水。黄山山区毛竹多,汪冬青经常跟着村里人一起上山砍竹子拿到集市上卖,然后用这些钱给母亲买些护手霜和手帕之类的生活用品。妹妹汪冬红出生之后,她更是全部担负起照顾妹妹的责任,不让母亲劳累。

出嫁前的那天晚上,汪冬青哭红了双眼。想到自己不在家里,没有人为母亲捶背,没有人为母亲当“翻译”,母亲的世界将再次变得寂静无声,她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如今,儿子出生了,会喊妈妈了,汪冬青心潮难平,一个念头油然滑过她的心际:“如果母亲也能听到我和妹妹喊她一声‘妈妈’,那她该多幸福啊!对,想尽一切办法,改善母亲的听力,教她学说话,让她今生能感受到语言世界的美丽。”

从2008年开始,汪冬青走上了为母亲治病的路。

2008年3月底,听说合肥一家医院有聋哑专科,汪冬青带着母亲从家里赶了过去。医生听说许水花已经聋哑了50年后,立刻表示无能为力。5月,她再次带着母亲辗转来到河南郑州,依然无功而返,多位医生都暗示,聋哑这么长时间了,想恢复绝无可能。

这之后,初中毕业的汪冬青就自学起大部头的医学教材。渐渐地,她发现,要想让母亲开口说话,必须先治好耳聋。同时,所有的教材都强调,药物治疗的前提是提供心理帮扶,如果病人家属能激发聋哑人的语言表达欲望,就会事半功倍。还有一些书籍详细讲解了聋哑的原因以及刺激穴道治疗聋哑的方法。汪冬青心想:“医院既然已经下定论说母亲绝无可能恢复,我就试试自己的方法吧!”

从此,汪冬青就让母亲安心地住在她身边。每天,她都会握着许水花的手,按照书上的介绍,轻柔地为母亲按摩手上、耳部和头部的穴位。除了每天按时按摩,汪冬青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她当成残疾人看待,而是越来越多地大声跟她讲话,越来越少地跟她打手势。许水花在变聋哑之前,对自己的名字比较敏感。于是,汪冬青就天天喊她的名字,还给妈妈讲姐妹俩玩耍时的快乐往事……

一周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半年过去了……许水花的脸上依然毫无表情。汪冬青没有气馁,她变喊为唱,一遍遍地为母亲唱自己最爱听的《酒干倘卖无》:假如你不曾养育我/给我温暖的生活/假如你不曾保护我/我的命运将会是什么/是你抚养我长大/陪我说第一句话/是你给我一个家/让我与你共同拥有它……

2008年7月,汪冬青像往常一样,一边为母亲按摩,一边唱《酒干倘卖无》。唱着唱着,她吃惊地发现许水花的眼角里竟淌出晶莹的泪珠……之后不久,汪冬青失手打掉一个铜盆,响声非常大。她注意到,母亲竟然猛地一回头,好像听到了铜盆掉到地上的声音。母亲这些微微的变化让汪冬青兴奋不已。

当年8月,汪冬青带着母亲来到山西运城聋哑专科医院,医生诊断后说:“许水花的听觉意识觉醒,生命张力开始显现。”这之后,汪冬青继续为母亲按摩,为母亲唱歌。许水花像一个初生的婴儿一样,倾听着一切声音,然后咿呀咿呀地向汪冬青比画着心中的喜悦。

母亲终于开口说话了

2009年10月,在广州打工的妹妹汪冬红打来电话。汪冬青接了电话后,许水花像以往一样站在旁边比画。汪冬青兴奋地对妹妹说:“妹,你说大声点儿,咱妈能听到了,她埋怨我不让她跟你说话呢!”说完,她把话筒递给了许水花。汪冬红一听母亲能听到了,兴奋不已,在电话里吼道:“妈,你好吧?我是冬红啊,你真的能听到了吗?你埋怨姐干啥,我在这里挺好的。妈,你不要挂念我,你和爸爸在家要注意身体,你听姐的话早点儿治好病……”

汪冬红这么说的时候,许水花就不停地比画着让汪冬青去听电话。汪冬青故意不理,许水花着急得咿咿呀呀,激动得满脸通红。汪冬红听到了,于是说:“妈,你想说什么,我都听着,别急,慢慢说,我能听明白!”这时,汪冬青发现母亲更着急了,呼吸一声比一声急促,憋了半天,终于喊了一声:“啊!”喊出这一声,许水花将电话一放,就抹起眼泪来。汪冬红以为出了什么事,立刻又打了电话过来,问姐姐:“咱妈咋了?你教训她了?”接电话的汪冬青泣不成声地说:“妹,刚才,咱妈是不是喊了一声‘啊’,你说她是不是想叫你的名字?”

那天晚上,想起母亲那句“啊”,汪冬青怎么也睡不着。30年来,她第一次听到母亲发出完整的音节!

2010年春节快到了,汪冬青把许水花送回老家住一段时间。汪冬青知道,母亲此前一直照顾着自己的儿子张乐,离开了就会想念小家伙。因此,她一直忍着没让小乐乐在电话里跟外婆讲话。一直等到大年初五,她才给许水花打了电话。电话打通了,里面只有呼吸声。汪冬青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哽咽着说:“妈,我和乐乐都很想您,您想我们吗?”这时,许水花的脸憋得通红。显然,她听懂了女儿说的话,自己却说不出来话,很着急。汪冬青继续刺激母亲说:“妈,你不想乐乐吗?”乐乐也在电话里奶声奶气地说:“外婆不想我了,我就跟爷爷过了!”这时,许水花急得脸上冒汗,嘴巴一张一合的就是说不出话来。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母女俩就那么对峙着,父亲接过电话,说:“算了,她说不出来!”就在那一刻,许水花终于清晰地“憋”出了一个字:“想!”电话两头,全家人都为许水花在情急之下说出的这个“想”字而兴奋、欢呼。

能听到声音了,能说出一个字了,许水花的心情越来越好。在汪冬青的诱导下,许水花又断断续续地说出了一些简单的字。汪冬青继续努力,常常在电话里滔滔不绝地给母亲说话,母亲却一言不发。有一次,她突然想到,母亲总是被动地接电话,效果当然不会太好。如果她和妹妹长时间不打电话,母亲会是什么反应呢?于是,她和妹妹约好,不给母亲打电话,以此刺激母亲想说话的欲望。果然,好长时间听不到熟悉的铃声了,许水花想大女儿怎么样了?小女儿怎么样了?小乐乐怎么样了?情急之下,她拉着丈夫到电话机旁边,逼着他打电话,还向他做手势,让他问问小乐乐是不是生病了?汪目生知道女儿们的计划,看她这么着急,心里很高兴,可还是装着一副不在意的样子说:“你不会自己打吗?”许水花狠狠地瞪着他。

5月2日晚上,许水花终于忍不住了,颤抖着双手给女儿打电话。汪冬青接通电话,听到电话里传来粗重的呼吸声,她知道是母亲打了电话过来,心里一阵惊喜。可是,她仍然礼貌地说:“喂,你好!”时间一秒秒过去,话筒里还是没有声音。汪冬青故意冷冷地说:“你是谁呀?你再不说话,我就挂了!”她话音刚落,那头传来母亲结结巴巴的声音:“冬青……”这是汪冬青有生以来听见母亲说过的最长的一句话!她战战兢兢地叫着:“妈……”电话里很快传来母亲的声音:“哎!”此刻,汪冬青热泪盈眶,半晌说不出来话,只是不停地在电话里叫着:“妈!妈……”许水花也清晰地一声一声地回答着:“哎,哎……”

汪冬青激动得彻夜难眠。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往娘家赶。推开门,许水花正在院子里拾掇毛竹。汪冬青饱含深情地喊道:“妈!”许水花也清晰地应了一声“哎!”这是汪冬青有生以来听到的天底下最动人的声音! “妈妈,您终于开口啦,上天厚我啊! ”汪冬青泪语呢喃,母女俩禁不住紧紧地相拥,喜极而泣……

孝老爱老之心感动众人

2010年10月20日,汪冬青带着母亲再次来到山西运城聋哑专科医院进行检查。这次,医院院长刘效勇亲自接待了汪冬青母女。他对汪冬青说:“在没有吃药的情况下,让一个聋哑了50多年的人突然开口说话,这是个人间奇迹啊!这是一个女儿的爱心创造的奇迹!”刘院长赠予汪冬青价值1000元的药品,嘱咐她让母亲连续治疗,希望许水花能尽快说出连续的句子。医院里的许多员工都对汪冬青对母亲的这份孝心大为感动,自发地为她捐款数千元,让其继续为母亲治病。为了巩固疗效,汪冬青想陪着母亲在运城聋哑专科医院旁边住一段时间,一边打工,一边为母亲治病。10月28日,医院员工张师傅帮汪冬青在医院旁的夜市小吃街上一个生意最火爆的面馆找了份临时工,每晚的工资是40元。

2010年11月2日晚上11点多,面馆进来一位一身名牌西服、老板派头的中年男子。他点了一碗牛肉面后,起身去拿邻桌的辣椒油时,西服上的一粒纽扣被铁质桌角蹭了下来。汪冬青见状,立即说:“老板,对不起,我帮你把纽扣缝上吧。”这位掉了纽扣的男子是面馆斜对面一家三星级宾馆的老总马钧,他感激地将衣服递给了汪冬青。餐毕,马钧掏出10元钱给汪冬青。汪冬青脸一下子红了,直摆手连呼不要。当面馆老板把汪冬青为母亲治病的事告诉马钧后,他郑重地说:“你的服务员人品好、面条味道更佳。从明天起,我的宾馆夜班100多名员工的夜宵全由你提供!”

一次不经意的举手之劳,给一家小面馆每月带来5000多元的利润。次日,从不外传祖传技术的面馆老板爽快地将自己扯面、抛饼等看家的面点制作技艺悉数传给汪冬青。汪冬青动情地说:“我会记住运城这段非凡的生命历程,记住运城帮助过我的所有好心人。等我学好手艺回到黄山以后,就和母亲一起开家面馆……”

2011年1月19日,汪冬青和母亲回到了老家。汪冬青告诉妹妹,母亲已能连着说几个字了。汪冬红不相信,当天晚上就兴奋地给家里打来了电话。当时,汪目生正在院子里与邻居闲聊,许水花接的电话。一听是女儿的声音,她脱口而出:“冬红,广东冷不?啥时回家?”断断续续地跟汪冬红聊了一会儿后,她又风风火火地跑到院子里,叫道:“目生,目生,是冬红,电话,喂喂喂!”结婚20多年了,妻子从来没有喊过他的名字。听到妻子在喊他,汪目生目瞪口呆,邻居们也都惊呆了……

2012年夏季,除了陪母亲继续调养外,汪冬青开了一家小面馆。每天再忙,她总不忘打烊回家后为母亲按摩一个小时,再陪母亲练习发音,教母亲说些简单的口语。

如今,终止药物治疗4年多了,许水花已经不用别人翻译就能和乡亲们正常交流了,甚至能说些外人不懂的方言。

女儿小说范文3

关键词:安德列耶夫;沉默;多词性化;选择

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维奇・安德列耶夫(1871-1919)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俄国文坛上独具特色的小说家,戏剧家。

著名短篇小说《沉默》(1900)讲述的是老神父伊格纳季夫妇同女儿薇拉由于彼此不理解而给他们带来的难以诉说的孤独和寂寞。女儿薇拉面对父母的关心和询问,选择了沉默,最后竟然卧轨自杀,自杀原因到最后还是一个谜。女儿死后,妻子中风瘫痪,嘴巴不再会说话,整天只能躺在屋里。神父从此每天面对着沉默的世界,他提出疑问,他挣扎,反抗,到最后一无所获,自己也崩溃了。小说没有花大笔墨讲述薇拉自杀原因和妻子中风过程,没有物象世界的具体描写,故事情节也并不复杂,大部分是在描写这些沉默的人,沉默的事,沉默的世界,在这沉默世界中的神父的内心世界,以及沉默和非沉默的对抗。

一、沉默的解读

沉默在字典中的解释有三层意思:①寂静;②不发声,不说话;③不爱谈笑。小说中这三层意思都得到了诠释,在妻子看来,神父和女儿都是沉默的人,这时沉默代表不爱说笑。薇拉面对询问一直沉默着,这是不发声,不说话。而后屋子沉默着,坟地沉默着,这里的沉默似乎就是寂静,但又不等于寂静。小说第二章就将沉默和寂静进行了对比,“寂静―只意味着不存在音响”,“沉默就是人们可以说话而不想说”①。这样一来,小说中的沉默便是人为主动的选择了,是人与人之间拒绝交流的后果。第二次对比是在坟地里,“他感觉到了坟地里的...深邃的寂静。但是神父马上又觉得这不是寂静,而是沉默。②”死亡是沉默的极端形式,就连死后,面对父亲的追问,恳求,女儿乃至整个坟地都选择了沉默。人与人之间已经不愿沟通,拒绝沟通,造成了每个人的孤独,寂寞和痛苦。

在使用过程中沉默还有三个词性:名词,如沉默是金;形容词,如沉默的人;动词,如他沉默了。本小说中,沉默出现了36次,这三种词性也都有体现。动词的沉默是最先出现的“薇拉沉默着”,而后是妻子瘫痪后“两只眼睛沉默着”,接着是“肖像画沉默着”“鸟笼沉默着”“坟地沉默着”结局是“房子沉默着”。

形容词的沉默随后出现,虽然次数不多,却也起着相应的作用。“两个沉默的人”“那双眼睛依然是沉默的”“沉默的尽头”,让人时时刻刻感到一种压抑的感觉,无从发泄,悲观色彩浓重。

在小说中沉默以名词出现的次数最多,作者使用了拟人手法,将沉默转化为了小说中的人物,赋予了它生命,个性,情绪。“沉默本身仿佛也感到痛苦,难受,竭力想转化为语言...开始缓慢地,怯生生地,悲戚戚地呜咽起来”,甚至老神父开始和沉默对抗起来,“沉默窒息着他”“沉默驱赶着他”,使得“伊格纳季神父走得越来越快”“奔跑着”。

二、女儿薇拉选择的沉默

薇拉的活动只存在于小说的第一章,开始之时,面对父母的询问,她只是简单应付,不肯叙述在彼得堡发生的故事,然后不管怎么追问,薇拉都以沉默来回答,拒绝告知任何信息。而后在谈话后的一个星期她就选择了沉默的最极端形式―死亡,年轻生命的逝去让每个人都感到可惜。可是安德列耶夫认为死是人生解脱的根本方式,所以最后薇拉得到了解脱。而由于薇拉的沉默,到最后我们都无从得知她在彼得堡发生了什么事情,她为什么选择自杀。

薇拉选择了沉默有在彼得堡经历事件的原因,但也有神父的原因,奥尔加对神父说道“都是你使得她变成了这样,她这种态度就是从你身上学来的…”③。女儿一直沉默着,神父甚至阻止妻子的再次劝慰,说女儿把上忘却了,眼睛里更没有了父母。从这一天起,神父不在同女儿说话,女儿最后选择了自杀是对他最大的反抗,因为基督教徒不可以自杀,而神父却没有防止自己的骨肉不犯自戕的罪过。

三、妻子奥尔加的沉默

奥尔加本来是“一个喜欢说说笑笑的女人”,但面对沉默的薇拉和神父,她变得“战战兢兢,茫然若失,不知道说些什么,做些什么”④。在女儿死后,奥尔加中风瘫痪,嘴巴再也不能说话,这是比死亡还要残酷的沉默。此时奥尔加是被选择了沉默,女儿下丧的时候,她想画十字,想说“永别了,薇拉”,可这些她都做不到。接下来的生活,她只能躺在屋子里,在神父一遍遍追问,自责,寻求答案慰藉时,她双唇沉默着,双眼沉默着,这时就是她主动地选择沉默。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中风瘫痪以后,眼睛成为了她传递喜怒哀乐的唯一途径,可是她把最后的窗户都关上了。“暗灰色的眼睛里既没有同情也没有愤怒,既没有怜悯,也找不到原谅的表示,这双眼睛只是沉默着...”充满了绝望之情。

四、神父对抗沉默

小说的开始,神父陪妻子去询问女儿在彼得堡发生了什么事情,面对女儿的沉默,他还会和女儿吼叫,指责。女儿死后,妻子中风瘫痪,金丝雀被放走,屋子里到处笼罩着沉默,神父时时刻刻感受着这份沉默,“妻子的沉默虽然有墙隔着,但是却顽强,沉重...”“女儿的沉默则像坟墓一样冰冷,久长,如同死亡一般神秘莫测”。这种沉默让神父生气,压抑,所以他开始和沉默对抗,在家里他会自言自语,一遍遍追问自己,追问女儿。一离开家就不得不常常说话。在家里沉默时,神父一直在反复思考的问题,也是读者迫切想知道的“薇拉为什么要死?”为了得到答案,来到妻子屋里,和她谈关于薇拉的事,承认自己对女儿的关爱,这时神父是矛盾的,他爱女儿,却也在怪罪女儿,一切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神父来到女儿屋里,呼唤女儿,流露作为父亲的关爱;来到坟地里,他四次呼喊“薇拉”并将耳朵贴到坚硬的,扎人的草土块上“薇拉,你说吧!”,但是回答他的永远只有沉默。坟地的沉默使他迷路了,却又不得不奔跑着,回到家中,他不脱外衣也不脱帽子,带着一身尘埃和破旧的衣服来到妻子房间,恳求原谅,恳求对话,可是回答他的仍然是沉默的眼睛。

神父和沉默的对抗以神父的失败而告终,小说结束在“整个这幢黑洞洞的,凄凉的房子都沉默着”,悲伤情绪上升到了极致。

安德列耶夫创作的基调是批判现实主义的, 但具有明显的表现主义色彩。一方面, 安德列耶夫注意反映社会生活中具体的、具有典型意义的间题, 描写具有生活真实性和一定社会典型性的人物, 而另一方面, 他又象一般表现主义作家一样, 往往不屑于过分具体地刻划人物性格, 逼真地描绘一般的生活现实和外部环境,将生活中选取的形象作为表现作家预先拟定的某种思想、理念或道德原则的体现者。在这种情况下, 具体生活细节的真实性对他来说失去了大的意义, 他注重描写人的主观世界,在《沉默》中,主人公生活的具体时间,地点,主人公的外貌,物象世界都没有给予描写,而是紧扣沉默的主题,使得小说中出现的人物,物体都先后选择了沉默。所有这些人, 全都既不能被别人理解, 也不能理解别人, 心灵与心灵之间隔着无法逾越的无形屏障, 而这又正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注解

① 列昂尼德・安德烈耶夫,安德烈耶夫中短篇小说集,南京:译林出版社.

② 同上.

③ 列昂尼德・安德烈耶夫,安德烈耶夫中短篇小说集,南京:译林出版社.

④ 同上.

参考文献

女儿小说范文4

12岁那年,女儿以全镇总分第四名的成绩进入了镇上最好的初中。由于学校离家有近10里的路程,而且初中开始上晚自习,女儿住校了,只是在每个星期六回家一次。有时遇上她学习紧张不能回家,我就骑上自行车去学校给她送生活费。

初三上学期的一天晚上,女儿的班主任祁老师突然来家访。在带来女儿期中考试成绩单的同时,还带来几张小纸条――女儿收到的,或者写给男生的“情书”。

“李慧慧这个学期的学习成绩下滑得很厉害,而且还在上课时偷看爱情小说。这次期中考试,她由过去的全班前3名一下子降到了第21名。她可是我们班重点培养的尖子生,对她为什么成绩下滑这么厉害,我们也在找原因呢。这是我们从她的课桌里面找到的小纸条,我想学校和家长需要好好配合一下,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祁老师的话让我大为震惊,一直以来,女儿都是让我们引以为荣的乖乖女呢!

送走祁老师回来,妻正在一张张地仔细看那些小纸条,面红耳赤。这些小纸条是用花花绿绿的彩色信纸写的,有的还折成了小小的千纸鹤,字里行间,不时出现用彩笔画的笑脸和心形的图案,有些渗透着绵绵情意的话,我曾在琼瑶的小说里看到过。在女儿的小房间里,看着满墙的奖状,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看来,我们对女儿的各种要求从来都是尽量满足,却忽略了青春期教育这个最重要的环节。

第二天是周末,女儿回来了,她还不知道老师家访的事,在迟迟疑疑地将那份期中考试成绩通知单递到我手上的时候,眼神在躲闪着我的目光。不等我说话,性子比较急躁的妻完全忘记了祁老师“教育不能简单粗暴,要讲策略技巧”的叮嘱,劈头盖脸地冲着女儿就发起火来,“小小年纪谈什么恋爱,你知道爱情是什么吗?为什么不好好学习……”

在妻连珠炮般的轰击下,女儿哭着跑进了她的房间,“砰”的一声关上了门。半个小时后,女儿就出门回了学校,一连两个星期都没有回家。女儿变得沉默寡言了,在女儿的目光里,我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抵触情绪。

女儿是个比较内向的孩子,如果不能使用正确的沟通方式,只能增加她的逆反心理。我对妻说,女儿的教育你先别管,让我这个做爸爸的来试试看。

既然女儿不愿意跟我对话,我就想了一个最简单的方法,用女儿早恋的工具――小纸条来跟女儿进行交流。我引用了一些因为早恋产生恶果的小故事,不带任何观点,但可以让女儿觉察到它的危害性;然后回忆女儿以前取得的那些令人骄傲的成绩,比方说女儿读五年级时,获得全县小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镇教委敲锣打鼓上门来送喜报的情景,跟女儿重温这些,是想以此来增强女儿的自信心。最后,我在小纸条上对女儿说,作为一个中学生,学习才应该是自己的当务之急。

我隔三岔五就去学校一趟,借着送这送那的理由,传递那些充满温情的小纸条。字里行间,让女儿感受到我们是多么的爱她、在乎她,并对她充满期待。

在我送出第10张小纸条时,女儿终于给我回复了一张小纸条。她说只是看了那些爱情小说后,大脑中多了一些幻想。好奇之下,将自己与小说中的人物重叠,以至于沉湎于那种小纸条的游戏中而不能自拔。

女儿小说范文5

关键词:《喜福会》 跨文化理论 冲突

中西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相互融合一直是华裔作家尤其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一代华裔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一种关注点。这个时代的华裔作家大部分是出生成长在美国,从小接受西方的文化教育,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家庭祖辈和社区的中方文化影响。这些新生代华裔美人一直将自己看成是地道的美国人,然而在社会生活中依然会受到以白人为主体的社会歧视和排斥,他们就好像是钟摆一样在中西文化之间游离和徘徊,这就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迷茫和徘徊。正是基于这样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特殊感受,让他们对于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而形成了文学作品中独特的风格和写作特色,作家谭恩美基于这样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特殊感受,这让他们对于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而形成了文学作品中独特的风格和写作特色,作家谭恩美及其小说《喜福会》就是这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一、有关作家谭恩美和小说《喜福会》的总体概述

作家谭恩美(汉译名字),祖籍为广东台山人,于1952年出生于美国的奥克兰市,父母双亲都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移民中的一员,谭恩美于1989年发表了自己的文学处女座《喜福会》,此小说一经发行就在美国的文坛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小说《喜福会》主要对华裔家庭中四对不同母女之间发生的故事进行了描述。四位孩子母亲都是命运各不相同的中国女性,在旧中国历尽千辛万苦,最后来到了美国寻求生存的空间,这些美国母亲虽然已经是身在美国,可是思想意识中却是彻底彻尾的中国女性,尽管在美国出生的儿女和她们有着相似的外表特征,可是却是在美国精英文化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有着完全不同的思想方式和价值观念,并不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之间的冲突和摩擦。尽管母女之间有着割舍不断的亲情,可是也有挥之不去的隔阂埋怨。从文化的视角来看,母女之间的矛盾冲突实质上就是各自代表的文化体系下的冲突和碰撞,母女之间矛盾的和解则是代表了中西文化的融合。谭恩美在小说中通过塑造母女二代人之间矛盾冲突的发生,沟通和和解,说明了中西文化从对立到和解的一个发展前景,有着广阔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跨文化视角下对《喜福会》中文化冲突的解读

(一)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和美国“平等独立”家庭观之间的冲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以儒家的伦理道德建立起来的相对封闭内向的文化体系,中国人都比较重视家庭的伦理观念,孝道就是家庭伦理的核心,而西方文化则是起源于“游牧文明”和“航海文明”,更加崇尚民主和自由,在家庭伦理中更多的是平等和自由的权利,父母对于孩子并没有中国那样的绝对权威。

小说中吴景美的母亲希望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一位天才儿童,对自己的女儿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和训练,并且用自己做清洁工的工资给女儿聘请钢琴家庭教师,可是女儿景美并不是很领情:“我从来就不相信我可以成为我想成为的任何人,因为我从来就是我自己!”在母亲的强烈要求下,景美敷衍了事地学习了一年钢琴,可是最后还是在社区的表演上发生了失误。当母亲像往常一样要求景美练习钢琴的时候,景美终于忍无可忍地向母亲吼叫道:“这里不是中国,我也不是你的奴隶”,极力想摆脱掉母亲的控制和束缚,母亲也是满心心酸地说道:“在我的家庭中,只允许听话的孩子在这里。”景美也反驳道:“我真的不希望你是我的妈妈,我也不是你的女儿!”

吴景美的母亲是一位典型的中国女人,深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维的影响,在她的意识之中,父母是有权利来安排自己子女以后的生活和未来的,子女也必须对父母的安排和命令绝对服从,不允许有任何的反驳;然而从小在美国长大的景美深受美国精英文化教育的影响,有着强烈的个人权利和意识,认定自己个人的合法权益是不允许任何人侵犯的。对于母亲的安排和计划给予否认,从而也就是对母亲的权威发起了挑战,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母女之间的矛盾冲突实质上就是中西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较量,具有深层次的含义。

(二)美国主流文化和中国“边缘”文化之间的冲突。多个世纪以来,中西方文化一直是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之中。在《东方主义》(赛义德著)这部著作中说道:“东方文化就是一直处在西方文化的管辖和支配下的话语压迫和重构”,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得知在中西方文化的二元对立下,西方文化是处于一种发号施令的地位,在逻辑思维和价值观念方面主宰着东方,在西方人的观念中:“东方是一种非理性的,幼稚的,堕落的不成熟的,而欧洲则是理性的,成熟的高尚的。”这归根到底都是因为西方人认为东方是由西方制造出来的一个政治性概念,东方主义是西方人对东方一种根深蒂固的认识体系,始终都包含了浓重的欧美殖民主义色彩和意识。在以美国文化为主体的社会环境中,中国文化作为一种边缘文化必定处于一种劣势地位,甚至遭到排斥、歧视和虐待的现状。

在小说《喜福会》中,母亲吴素云花钱买了一只天鹅千山万水带到了美国,天鹅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寄托了母亲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景,可是刚到美国,移民局就把天鹅强行拿走了,只给母亲留下了一片羽毛。顾映映为了可以摆脱在旧中国苦难的婚姻生活而跻身于美国的上流社会而不惜更改了名字,出生日期等,可是最后却以“难民”的身份进入到了美国社会,时隔二十年以后,安梅的女儿露丝在和白人男友交往的过程中同样因为自己华裔的身份而被男方的父母拒绝。

(三)中国集体文化价值观和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中,个人成就并不是个人价值的一种体现,而更是集体价值的一种体现,中国人更加看重集体的力量,在家庭之中更是如此。

在小说《喜福会》中,威弗莱・龚从小就在棋艺方面展现出超人的天赋,在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是国家级的象棋冠军了。女儿的成功,母亲龚琳达也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并且把它当成是全家人的荣耀和名誉。龚林达也经常会拿着印刷有自己女儿的杂志在大街上逢人就问:“你认识她吗?她就是我的女儿。”这种行为让女儿感到非常反感。母亲为了让自己的女儿更好地练习棋艺,对她也是百依百顺,在女儿下棋的时候,母亲就充当了“同盟者”的角色,尽管自己并不懂得下棋,可是仍然将女儿的成功看作是自己的成功,遇见谁都炫耀自己的女儿。可是在女儿威弗莱・龚的观点中,下棋就是完全属于个人的事情,和他人是没有任何关联的,成功完全是自己努力拼搏取得的结果,这一切和母亲都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因此对于母亲的炫耀和吹嘘感到不满。

三、小说《喜福会》中中西文化的二元融合

以上三点是中西文化之间矛盾冲突的体现,然而母女之间的矛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幼年时期,母亲试图要控制和影响自己的儿女,女儿则是要捍卫自己的权利,摆脱母亲的束缚。母女双方都以自己各自的文化体系作为对事情的评判标准,看到的都是一种处于“他者”地位的文化不习惯和弊病。母女之间在一次次冲突和失望以后还是各自生活了很多年,可是彼此之间从来没有真正理解过,最后在女儿的强烈反驳后,母亲终于意识到了自己所拥有文化与现在所处社会的一种边缘地位;女儿从母亲的干预中也看到了自身文化的缺陷和不足,母女两个人最终从冲突走向了文化融合,最终实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二元对立到二元融合。

小说《喜福会》中,母亲们也是穿着美国式样的宽松衬衫和长裤,嘴里说着憋脚的英语,也经常在周末参加教会的活动。当许安梅的儿子溺水以后,她来到大海边祈求上帝,希望可以得到上帝的眷顾和怜悯。龚林达则是希望女儿一方面可以适应美国的环境,另一方面又要保留中国女孩子的气质,当知道自己的女儿和男朋友私奔的时候火冒三丈,甚至脱下了鞋子向女儿扔去。当女儿离婚以后结交了新的男友后,母亲虽有抱怨,可是最终还是撇弃了文化的偏见接受了里奇,和女儿女婿一块到中国度蜜月,这也意味着母女之间因为孩子开始逐渐接受对方的文化,实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

四、结语

在小说《喜福会》中,作者塑造的华裔女儿形象就是他们这一代美籍华裔的形象,在他们的身上体现出了中西文化从二元对立到二元融合的一个过程,表达了她们对于中西文化走向融合的美好愿望。文化并无好坏之分,在对待不同文化的时候,要取长补短,,这样才可以实现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发展.冲突、和解、回归――从《喜福会》观照美国文学中华裔女性文化身份构建[J].青年文学家,2010(17).

[2]王凤霞.论《喜福会》中双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S3).

[3]高合顺.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的文化解读[J].山东社会科学,2009(08).

[4]李丹.从《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看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01).

女儿小说范文6

关键词:《喜福会》 跨文化

引言

《喜福会》中的故事时间跨度长达几十年,主要是四位从中国旧社会移民到美国的四位妇女以及她们的女儿之间发生的故事。小说中的母亲们和她们的女儿之间矛盾重重,女儿无法理解母亲们所经受的苦难,母亲们对女儿们施加了过大的压力。其中,小说中的母亲们生活艰辛,经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但是她们从未有怨言,依靠自己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以母亲们的眼光来看,她们的女儿们都严重缺乏母亲们的奋斗精神和顽强意志。而且,她们的女儿们感情不顺利,都经历过了失败的婚姻,为此,母亲们感到痛心无比。这些矛盾严重阻碍了母女之间的感情交流和沟通。

实际上,母亲们和女儿们之间矛盾的产生正是由于双方的文化价值观不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长期生活,所形成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必然会有所不同。这些不同之处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交流中必然会带来影响,阻碍人们之间的正常交流,严重时会产生冲突。最后母亲和女儿们之间终于通过重重努力,缓解了她们之间的矛盾,最终跨越了鸿沟,互相都理解了对方、接受了对方。从较深层次讲,母女之间的和好为不同文化的融合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一、小说《喜福会》中的矛盾冲突

通读《喜福会》这部作品,我们明白小说中母女之间矛盾主要来自于传统文化同现代文化之间的差异。归纳起来,这种矛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母女对待物质生活的态度的不同

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的人,他们最为显著的差异是对待物质生活的态度上。小说的开始部分提到了年轻的Jin-mei母亲去世了,她代表母亲去参加了聚会,当她看到An-mei阿姨住处的时候,这样说道:“我已经很久没有来过他们这里了,但起居室还和我记忆中的一模一样。当An-mei阿姨和Gorge叔叔二十五年前搬到这里的时候,他们买了新的家具,现在这些家具都还在昵。并且,在黄色桌布的保护之下,依然如新。……只有那个卷轴的日历每年都换,因为那是Caton银行每年免费送的。”这一段的心理活动充分展现了一个传统家庭的生活,她们生活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但是在女儿们的眼里,这是无法理解的,这些老旧的家具,一成不变的风格让她们感觉到昏暗和压抑,永远也无法融入进去。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问为什么这些女儿们不能融入到中国母亲艰苦朴素的生活之中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她们从小在经济发达的环境下长大,生活的文化背景不同,物质方面的享受使得很多年轻人都沉溺其中。在传统的母亲一辈看来,艰苦朴素的美德是不能丢弃的。她们也很难理解人在物质方面是如此的看重。这种观念的形成深受中国几千年来传统农业经济的影响。

(二)母女表达之间产生的冲突

Waverly的第一次婚姻是失败的,她为了母亲的高兴嫁给了一个中国人,但是自己却不是很喜欢,最终两人分手。后来,她结识了新的男朋友Rich,她希望能够得到母亲的同意,她知道讨得母亲的欢心是很简单的,只要夸奖母亲的烹饪技术,就一定能够得到她的肯定,文中写到:“烹饪是我母亲表现她的爱意、骄傲和能力的一种方式。”因此,她带着新男友Rich来家坐吃饭,饭前,她特意嘱咐Rich:“饭后一定要告诉她,她烧的菜是你吃过的最好的。”果然,母亲烧了一桌非常丰盛的中菜,这其中包括她自认为最拿手的好菜梅干菜蒸肉,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她对自己的拿手菜首先是谦虚一番,其实想要得到的是大家的夸赞,她谦虚地说道:“唉,这菜太淡了,没味,真让人难以下咽。”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Rich马上就说:“你知道,只要放点酱油就可以了。”而且他还真的在菜上浇上了一层酱油,搞得大家非常尴尬。

老一辈的人将谦虚看作是美德,往往不会夸耀自己的成绩,对于别人的夸奖经常是否认,而年轻一代在得到别人的夸奖时会欣然接受。在受到现代文化背景下长大的女儿看来,很难理解为什么母亲一定要自谦。

(三)中西方混合文化与西方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

小说中所讲述的四个女儿是从小在西方社会长大,但在成长的过程中耳濡目染母亲的优秀传统品质,在她们的潜意识中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影响着她们思想观念与婚姻观念,这就导致了她们带有和西方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念。Waverly想要和新男朋友Rich结婚,她没有向其他的美国女孩一样,不得到母亲的认可就结婚,虽然此时她和母亲之间仍旧存在着矛盾,但是她还是想要母亲认可了男朋友才结婚。母亲不认可Rich,Waverly非常难过,她向朋友诉苦,然而朋友给出的建议是:“告诉她住手,别破坏你的生活,告诉她闭嘴。”在母亲一辈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背景中,如果女儿让母亲闭嘴这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在女儿一辈看来,虽然不是很清楚母亲的传统伦理,但是却明白她作为女儿,是无法对一个中国母亲说“闭嘴”的。女儿想要独立,但是却要顾及母亲的感受,在矛盾的夹击之下苦不堪言。

四位女儿在和母亲们的不断冲突中逐渐成长,有着各自的快乐和烦恼,她们想要和母亲和好,消除化解这种隔代的矛盾。四位母亲经过了长时间和女儿的不和之后,终于意识到不能过多地利用母亲的权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女儿们的身上。在作品的结尾处,女儿们终于明白想要消除矛盾,必须要多多了解母亲的经历与文化背景,克服自己的缺点,才能理解传统母亲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因此,最后女儿Jin-mei去当年母亲生活的地方就是尊重、认可母亲的表现。

二、跨文化融合的最终实现

小说中所讲述的女儿们和其他人同龄人相比,她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两难的处境中,在母亲为代表的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背景的夹缝中生存。实际上,抛弃一种文化选择另外一种是不明智的,不应该被两种文化所撕扯,而是应该将两种文化融合吸收变成自己的力量,这样的话就会化解母亲们和女儿们之间的矛盾。因此,在小说的结尾处,这四位女儿终于理解了母亲们的美德与传统思维方式,并欣然接受,在母女两代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喜福会》这部作品承认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差异,也没有避免差异下产生的矛盾和冲突,并在小说的叙事情节中安排了碰撞和冲突,但是最终都会由彼此理解到化解,并且进一步融合,即使是不同的文化,跨过时间的长河,必将能够排除障碍,互相了解、互相信任,达到人类心灵的共鸣。这部作品通过对老一代与年轻一代跨文化差异的刻画,使得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经济高速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时代,更加有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保持独有魅力,更好地和其他文化交流。语

参考文献

[1]谭恩美著,田青译.喜福会[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