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范文1
关键词:培养 数学 学习兴趣
数学具有形态美:对称、简洁、有序、和谐;思维美:有条不紊、一题多解、独具匠心。形态美和思维美是数学的精华,也是数学认识的最高境界。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学主要针对考试,忽视了数学的内涵,反而使数学显得枯燥无味。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每位教师所面临的重大挑战。我结合自身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用爱心点燃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觉得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善待他们,关注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学生的位置上为他们设想,引导他们“回归”。教师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与学生互动活动中,教师进行适时的引导,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诱发”“点拔”。教师要逐步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灌输式教学、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现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数学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教学,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去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每一位数学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开展活动的合作者。如何通过课堂开始的正确引导、课堂过程中的正确辅导,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当中来,从而点燃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的。
二、通过小组竞争,保持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运用小组竞争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力。在数学小组活动中,学生共同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案。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助于知识体系的掌握,有助于方法、技能的改进,有助于学生的团队建设,有助于后进生的健康发展。我们的教学应让全体学生在竞争中得到锤炼,在竞争中取得进步,在进步中找到自信,在自信中产生学习的动力及兴趣。教师要创设合作学习的机会,来保持并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我的做法是每周五对本周所学知识进行小测,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各小组互相批阅。这样各小组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协作,通过交流既能取长补短又能合作探究。小测中存在的问题由组长牵头安排,各组员之间互相讲解、剖析问题,实现共同进步。通过尝试,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学们不再畏惧数学,对数学有了亲近感;找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了浓厚的兴趣。通过互动学习,优秀生的数学成绩更是更进一步,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学生相互探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内涵及外延,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各章的知识点更加清晰。互助学习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降低孤独感,增强集体荣誉感。有效缓解了惧怕别人超越自己的心理压力,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放下了心理的包袱,同学之间互助互爱,共同进步。
三、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后进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课堂上,教师要满腔热情、兴致勃勃地出现在后进生的面前,热心地为他们服务,使后进生感受到学好数学的乐趣,产生数学学习兴趣,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为使后进生有决心、有恒心坚持学习,我们教师必须增强使命感,想方设法,多头并进,不但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要注意保持、巩固和发展他们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环境和有关的知识背景,又让学生对学习情境感兴趣。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观察力,改变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用信息技术手段,活灵活现地展示定理、公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循序渐进、步步推进地启发学生从多种视角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倡导一题多解,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和不同的技巧去解决同一问题。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彻底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成功充满必胜的信心。课后小结在教师的诱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以保持和提高他们的成就感,这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保持至关重要。
简而言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才能进行高效、优质的数学学习。学生才能真正的走进数学,喜欢上数学,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吸收到数学的精华。我们的教学也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俊芳.教育科学研究.2011(6).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范文2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课堂上应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人情入境。展开想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2、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信赖、喜欢的老师,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上课时应用循循善诱的语言启发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应用期待的目光看待他们。回答错了既不能讽刺。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不能不加理睬。而是耐心的引导这些学生。使之正确的回答完毕。再予以肯定。这样。学生体会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信心。
二、用图画来再现,在想象中塑造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认知是从表象开始,由具体到抽象,学习主要是靠形象思维和形象记忆,而图画恰好是拓展形象思维的最佳载体。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目的,把图画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是适应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能有效调动起学习语文课的积极性,倍受儿童欢迎的教学手段。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插图。这些插图或表现课文的中心,或揭示课文的重点,或描绘人物形象,或展现故事情节,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这些插图,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台湾的蝴蝶谷》一课描绘了台湾的蝴蝶谷每年春季瑰丽而壮观的奇异景色。在指导学生读到第三自然段也是课文的重点段时,我出示了一组三五成群、五颜六色的蝴蝶在蝴蝶谷中翩翩起舞的插图,并激发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想像,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在在地驰骋、翱翔,创新欲望得到极大的满足,创新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用音乐来渲染,在激情中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曲感人的音乐能触发强烈的情感,能在人们心灵深处掀起共鸣的波澜。在新课开始时播放音乐,可以马上让学生的注意集中到课堂上来,也能拉近师生心理距离,调节学生情绪,为整堂课打下一个情感基调,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如《江南》《荷花》是一些描写景色的课文,可选像《春江花月夜》一样轻松、愉快的乐曲:《欢乐的泼水节》等文可选一些欢快、热烈的音乐,如《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歌唱二小放牛郎》等文可选一些悲凉、庄严肃穆的歌曲,如《英雄赞歌》。也可在教学重点段时,通过播放音乐,来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语言。如《母亲的恩情》一课,播放二胡曲《二泉映乐》。委婉哀伤的乐曲,再加上老师的语言描述,学生仿佛就成了远行的孟郊,亲身来到路边,回想着母亲昨天深夜灯下缝衣、黎明含泪依依惜别、村口大树下目送自己远去的情景,感受到母亲对子女的无限关怀。另外也可以利用音乐进行作文练笔。作文课上,也可以结合作文内容播放轻音乐,以激发学生作文灵感,让他们遄飞逸兴,文思泉涌。
四、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一堂语文自习课上,一名小女生懒得做练习册上的那些机械重复的题目,只对造句和看图作文感兴趣。不知什么时候教师突然来到她身边。并抽走了她的练习册。霎时间。她惶恐不安。如临大敌。然而教师并没有因为练习册上大片大片的空白而大发雷霆。却对小女孩造的句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句子是这样的:“花骨朵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教师看了以后。轻柔的朝小女孩一笑专赞道:“非常好。很有想像力多有灵性啊。”随后又问道:“为什么不说‘倾听春天的脚步’呢?”小女孩第一次受到如此夸奖。心头一暖。胆大了起来。反驳道:“有时候春天来时是没有脚步的。是披着绿纱乘着风来的。”教师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拍了拍她的头。走上讲台。她的练习成为讲造句题的范本。欣赏和鼓励带给小女生无穷无尽的动力。在以后的日子里。她学习热情特别高涨。特别用功。成绩一跃成为班级第一名。由此说明: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每个学生都愿意学有进步和获得成功。
五、在质疑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范文3
关键词:新课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193-01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的形成来源于教师的诱导和引发,而这种诱导恰恰是紧紧铺捉学生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瞬间,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生发过程,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新的教学情境,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走进学生的心灵,真切地关爱自己的学生,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与其强迫学生学这学那,补这补那,还不如动动脑筋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设计一些悦耳悦目悦心的前景将教材内容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情境中学,在情境中思考,在情境中收获。
二、讲究课堂艺术,培养兴趣
有趣味的课堂导入,可以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当然,每一节课的导入不能一概而论,但我想,只要教师悉心钻研教材,精心备课,系统全面地搜索素材,就一定能找到每课内容的最佳切入点,这个点可能是一个故事,或者是一个谜语,一句名言,一首歌,一个电影片断,一个学生参与的小活动等,有了一个精彩的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奠定基础。由于学生的参与,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掌握知识的欲望更加强烈从而达到调动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目的。学生爱听,知识接受得也快。同学们自会在短时间内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做到精讲,合理安排时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尝试到学习的乐趣,变以往被动的‘要我读’为主动的‘我要读’,变‘要我做人’为‘我要做好人’,在学习的同时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和学习成绩。
三、结合特点,激发兴趣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上有一定的差异,这是非常正常的,我们绝不能用唯一的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学生,要体现出多样性来,对待好学生,实事求是地给预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对于差一点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的’闪光点‘,去鼓励学生,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每次下课前给孩子们留点时间展示自我,评价自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在互动中学会了宽容,营造出一种互相学习,互相勉励,共同成长的氛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回答问题不可能都是正确的,也不可能与所谓的’标准答案‘,’全析全解‘一字不差,因此教师先肯定他们回答正确的一部分,再帮助他们分析不足部分,或经过学生讨论共同分析学生错的那一部分,而不是一概否定他们的答案,这样学生就有勇气回答下一个问题了,并积极参与老师的教学,不懂就问,老师做到上课随和,不随便,学生也能在老师的肯定和赞许中自主学习,学习积极性就会更高。另外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人物的成功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范文4
本人觉得要让学生"更准确、更生动、更活泼地学好、用好语文"、解决目前所遇到的困难,需要处理好的一个大的方面就是古诗鉴赏的教学。
对于上文所提到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思考的是: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引导提高学生学习文言诗文积极性和自觉性。那就是先要缩短学生与作品在生活上的距离感,从而消除他们对于古诗的恐惧心理。以下是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几种有利于将学生生活与古诗学习有机沟通起来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带领学生走近传统诗词。
在教学传统诗词的时候,我们要以教材为载体,除了要做好对教材中所选编的内容的教学外,还要重视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使学生更好地走近传统诗词,使他们对传统诗词有更好的认识和了解。比如教材的内容是选自《诗经》,我们就应增加讲述《诗经》的"六义"和它得以保存下来的历史及对后世的重要影响等。我们这样做就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我国传统诗词在体裁上是不断发展演变的,有"风"、"骚"、"乐府"、"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律诗"、"绝句"等。也可以使学生更多了解历代有重大成就和影响的诗人,如: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具有"建安风骨"的"三曹"、"七子";田园诗人陶渊明、"王孟";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还有"唐宋家"等。此外,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一些有关诗人的生活故事,如:屈原投汩罗江、曹植七步赋诗等。
2 引导学生将传统诗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就如前面所述,在中秋佳节指导学生吟唱相关古诗一样,我进一步将这种方法推广到日常教学渗透中去。要求学生根据时令或节日去寻找相应的诗文佳句,在课前用三五分钟来向其他同学进行介绍。例如:快到中秋节了,我便先要求学生总结我们以前学过的描写月亮的诗句;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外寻找有关的诗句,在课堂上讲解给其他学生听;秋天到了,我便要求学生去寻找写秋天的诗句,师生一起讨论世人对秋天的感情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这样一来,学生的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在这一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复习了旧的知识,学到了新的知识,而且,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也从这一个过程中得到了心理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学生懂得了,古诗词对于一般的学生而言,并不是什么阳春白雪,遥不可及的,它们已经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后,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得到了巩固,有一些学生已经自己在课外背了许多的古诗了。
3 从培养学生的想象入手。
初中生是最富有想象力的。课要上得有趣,就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想象力。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课文内容,即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走进课文,力求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形象生动的画面,使远古的画面进入学生的脑海。可以指导学生以现代人的思想去评析古人古文,使古代人物的思想注入现代的内容。也可以续写或改写古诗文,使学生觉得新奇,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教学,抓住九种景物,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口头描述诗的意境,学生很快就描述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通过想象联想的手法,让学生面对面跟古人对话,将学生与作者的距离拉近。以现代人的思想去评析古人古文,使学生有话可说,激发学习兴趣。如教《桃花源记》时,引领学生想象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丽以及桃花源内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讨论如何认识陶渊明所创造的理想社会。让学生发挥想象说说桃花源存在到今天会是什么样的。这样,学生用现代的观点去想象,大大增强了阅读兴趣,既学习了文言知识,增强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4 加强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
加强文言知识的积累是培养语感能力的基础。教科书中的文言文大都具有较高的思想品位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生活品文,发人深省;描写战争跌宕壮阔;写景话人入木三分;可以说辞简意丰,言简意赅。文言文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难在语言的嬗变导致的语义差异。学生缺少必要的文言知识积累,在学习文言文时很难走到"品味语言,寻访思路,找准精髓,鉴赏意境"的路上去。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范文5
研究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逐渐下降,七年级下学期是兴趣明显分化的时期。数学学习成绩与数学学习兴趣有显著的相关性。浓厚的兴趣能促使学生产生较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数学学习,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并乐于迎接学习中的各种挑战。稳定的数学学习兴趣是逐渐形成的,需要长期培养。
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应注意下面几个环节。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协作关系
师生情感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而且是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关键。教师是师生情感的主导者。热爱学生是数学教学的前提。当教师的情感倾注在数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时,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这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秘诀。
二、高超的教学艺术是引发数学学习兴趣的保证
调查表明,学生学科兴趣形成的最重要条件是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为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具体包括:
1.练好教学基本功。随着教学理论的深化,人们对教学基本功含义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除了课堂组织、语言表达、板书、画图等传统内容以外,还包括信息技术的熟练应用,尤其在新课程理念下,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大量应用,教师通过网络搜索大量的信息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教师的分析能力也是完成数学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素质。心理学家认为,任务分析大致可以区分为四大类,即过程分析、能力(或技能)构成成分分析、专家―新手差异分析和综合分析。
2.处理好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数学教学中应当处理好的关系包括: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与数学基本能力、基本态度培养之间的关系;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与教师的讲解引导之间的关系;新的数学知识与已有数学认知结构之间的关系;共同要求与学生个性差异之间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等等。下面我就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这“四个基础”之间的关系作些讨论。
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累积是形成数学基本能力、基本态度的前提,能力和态度又反作用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制约着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速度、深度、难易程度和巩固程度。因此,数学知识的习得、数学技能的形成和数学基本能力、基本态度的培养,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它们之间有同一性、同步性,从根本上说必须协调发展。“四个基础”是数学学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我们可以借用“冰山模型”来对“四个基础”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冰山有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一角”和隐藏在海面以下的“冰山基座”,浮在水面上的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就是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隐藏于水面下的看不见的部分则是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它是支撑着浮出水面部分的基础。正如冰山由显出水面和隐于水面两部分组成一样,数学学力也可以分为显性学力和隐性学力两部分。显然,显性学力是由隐性学力支撑的,隐性学力是显性学力发展的动力;而显性学力的获得和不断加强,又使得隐性学力更加巩固,并得到不断升华。数学学力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形成显性部分,同时,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对数学知识中蕴含的观念、思想和方法的领悟,获得数学学习方法、科学研究方法、探究能力,以及数学观念态度等作为数学学习潜力的隐性学力。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隐性学力的形成,有一个从模仿到认同再到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长期的、内隐的、潜移默化的。隐性学力的获得,教师的有意识指导是关键。过去的数学教学比较多地关注了学力的显性部分,而对隐性部分有些忽视。“四个基础”协调发展的数学学力规则追求显性学力与隐性学力的和谐统一,是一种发展性学力观。
3.学会创设问题情境,搞好启发式教学。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教学实践表明,只有那些与学生“最近发展区”相适应的问题情境,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任务的难度是形成问题情境的重要因素之一。不需经过努力就能完成的任务,或经过再大努力也不能完成的任务,都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只有那些“半生不熟”、“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内容,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迫切希望掌握之。所以,问题情境的形成表明了学习任务与学生数学认知结构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既适应又不适应。完全适应或完全不适应的状态都不构成问题情境。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范文6
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 积极性
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激励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取得良好学习成绩,而良好的学习成绩又能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增强学习信心,形成良性循环。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想,着力改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情感气氛,使教学环境处于最优化,使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这样学生学习将是主动的、积极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就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1.上好起始课,激发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是让他们认识到数学在他们的专业中的重要作用,使他们感觉到要想学好专业,必须要学好数学。这一点在新接到的班,在起始课上显得更重要。我在接到高一新班时,第一节课就是讲数学的过去、现在及将来。如:数学的起源问题;著名的田忌赛马问题;通过数学的推算寻找冥王星及大量的古代名题,说明数学的重要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刻都在用数学,如学会计专业的要计算;学机械、电子专业的也要计算;卫星上天离不开计算;搞建筑必须计算出各种承受力等。这些都以数学为基础。机器人、空间城市、信息社会就更离不开数学。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白:科技越进步越要依赖数学,数学是他们今后走向社会后的必要的工具,无论什么专业都必须学好数学,这样就为以后的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我感到,讲课时把某一本教材、某一部分知识在不同专业中的作用、每一节课的目的先告诉他们,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对他们的学习是有促进作用的。
2.恰当选择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因此,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而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可以较好解决这个难题。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创设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发现创新的环境,有效地克服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许多原来传统教学的难点有了计算机现在变得不难了。椭圆与双曲线的离心率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本来, “离心率”是刻画椭圆与双曲线形状的一个数值,但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说清这里“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一个确定的曲线椭圆(或双曲线)一眼看去谁也无法说出离心率确切的数值;反之,在给定了离心率的数值后谁也无法在黑板上画出与此对应的准确的图形。至于离心率变化时曲线的形状如何随之变化,双曲线的离心率与渐进线之间夹角的内在联系,传统教学只是通过教师的讲述启发学生用“心”去想象了。借助计算机技术,讲授同一内容,能够完全换一个讲法。学生不是只能依靠“心灵”去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首先通过自己的观察更主动地获得上述知识。现在,一切都变得一目了然,难点化解了,教学时间大大节省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3.树立矛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已形成的概念,他们对某些问题的生活经验和对该问题的更科学更精确的解释之间树立矛盾,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我们讲课时若能经常使用这一原则,能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排列组合之前,让他们计算:某校高二12个班,每个班组织一个篮球队进行班级比赛,每班的篮球队要与其他11个班的篮球队分别比赛一场,问:共需要多少场比赛?他们用自己韵方法去算结果却不一样;讲等差数列求和之前,让他们计算1+2+3+- -一.+100,他们会一项一项地相加而得不到结果,等等。学生的这些疑惑以及他们想知道结果的这种心理,就是我们调动学生积极性学习的基础。当讲完相应的知识后,学生会有这样的想法:噢,原来如此。学生这时的心情是愉快的。学生的这种心情是教学中十分需要的。
4.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借助理论知识来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最宝贵、最有效的学习动机。学习数学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应用它,因此,平时的教学就应注意这一点,充分利用数学中的应用题,使之成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材料。例如:某旅行社在某地组织旅游团到北京参观,共需6天,每人往返机票、食宿费、参观门票等费用共3200元。如果把每人收费标准定为4600元,则只有20人参加旅游团;高于4600元时,没人参加。如果每人收费标准从4600元每降低100元,参加旅游团人数就增加10人,试问:每人收费标准定为多少时,该旅游团获得利润最大?此时参加旅游团的人数是多少?这些问题都能利用数学知识得到完美的解决。而问题的解决又极大地增加了学生使用知识的信念,同时也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