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广播电视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广播电视史范文1
直播卫星,顾名思义就是直接广播卫星(Direct Broadcasting Satellite,缩写DBS)。从专业角度讲,直播卫星是采用数字压缩技术,将广播电视节目及综合业务信息,通过直播卫星进行直接广播,供个体用户接收。它与卫星直播概念有所不同,按照国际电信联盟(ITU)规定,卫星直播属于卫星广播业务(BSS),它是通过卫星进行点对点(或多点)传输,把节目传送给地面广播台或有线电视台转播,属于固定卫星业务(FSS)。按照《无线电规则》,直播卫星与卫星直播两者使用的频段和管理规则是完全不同的。
直播卫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0年代中期。当时,欧洲、日本先后建立了以模拟技术为基础的Ku频段直播卫星。由SES(欧洲卫星公司)经营的Astra卫星是成功的直播卫星系统,在欧洲拥有上千万用户,它采用中功率多频道广覆盖方式,地面天线直径大约为0.6~1m。日本的直播卫星也拥有几百万用户。最初直播卫星是模拟制式,每个卫星转发器只能传送1路或2路图像信息,限制了卫星的传送容量。90年代初,随着数字压缩技术的发展,直播卫星进入了数字化时代,给直播卫星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数字视频压缩技术将模拟信号数字化并压缩,将每秒上百兆比特的数字基带信号压缩至每秒几兆比特,从而大大增加了传输、存储和交换的能力,可使每个卫星转发器传送几路乃至十几路电视节目,大大增加了卫星的直播容量。目前,通过卫星传输的电视节目全部都是数字电视信号。一颗直播卫星可传播超过200个频道的电视节目,并且还可提供附加数据信息。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互动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通过直播卫星传送均已成为现实。
目前,全球达到一定规模的数字直播卫星系统已有30多个,其中千万左右用户规模的系统就有3个。我国目前的直播卫星是2007年10月发射的,星上配有22个转发器。通过编码调制方式,可以传送近300套标准清晰度电视节目。按照政策规定,我国的直播卫星目前主要面向的是有线电视网络未通达和无线发射不能有效覆盖的农村边远地区,即服务于“村村通”和“户户通”用户。随着业务的扩展,直播卫星还可用于商业运营,开展增值多业务应用。
卫星广播电视可采用加密或不加密两种方式传播。对于不加密方式(称为清流),只要有一般的收视设备就可以收看,它一般是公益性质的;另一种方式是加密的,即条件收视,英文简称为CA(Conditional Access),是指经过加密处理,满足特殊的条件才能解密收视。这种方式除了一般设备外,还需要解密卡才能收看,它一般是盈利性质的或是出于特殊理由的。条件收视涵盖了卫星电视、地面广播电视和闭路电视等,通常由付费者管理系统,付费者授权系统,多路信号复用系统,传播系统和收视系统组成。
接收卫星电视的基本设备有:天线(俗称“锅”)、高频头(变频器/低噪放)、馈线(电缆)、接收机、视频与音频线和电视机。接收机的主要作用是将极微弱的卫星信号放大,解调出节目的视频与音频信号以便传给电视机或类似设备最终播放出来。同时,接收加密的卫星节目还需要接收卡,将卡插入接收机的卡槽后才可以收视。为了防止被破解,研究人员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条件收视的加密系统。尽管这些设计都十分复杂,但从实践来看,并不是十分有效,需要不断更换卡上的密码或系统升级。相对于传输卫星常用的线极化方式,直播卫星一般采用圆极化方式,这种方式不需要对接收天线进行严格的极化调整,因此降低了用户接收调整的技术难度,同时也便于用户接收不同极化的节目信号。直播卫星信号的接收几乎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在覆盖区域内用户只需使用直径30厘米左右的小口径抛物面天线,对准卫星即可实现良好接收,因此接收便利、成本低廉。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的大国,直播卫星作为广播电视的传输覆盖的重要手段,其综合优势更加显著。
广播电视史范文2
基于数字时代的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前景不可估测。我国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相关文件,文件中详细表明:预计到2015年,国内将停止使用模拟电视进行讯息播报。这意味着我国对数字电视发射模式的掌握及技术条件将日益成熟和完善,我国广播电视正一步步的向数字化时代迈进。在接下来的几年或是十几年间,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将步入一个崭新、高速的时代,无线数字发射技术将实现历史性的巨大变革。无线数字发射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完善无疑会对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和社会变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2基于数字时代的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机的技术特点
对于规模较大的广播电视发射机生产商来说,其捕捉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发展信息的速度较快,其对社会需求具备灵敏的嗅觉,这使得他们生产理念的转变较为迅速。数字电视发射机研究、设计和生产成为现阶段广播电视发射机生产商所主要经营的项目。数字电视发射机具备以下几大技术特点。
2.1校正技术的应用
当前,在欧洲等众多发达国家的数字电视发射机制造领域,技术人员已经完成了将校正技术应用于数字电视发射机上的研究试验。校正技术是机器代替人工操作的一项高智能应用技术。该技术的具体功能应用为:在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机启动的过程中,无需工作人员的干涉和参与,其能够对发射机的性能进行自动调节,使其工作状态达到最佳水平。除此之外,校正系统能够对发射机工作过程中电流所产生的热量、发射机因故障产生而导致的功能失效问题以及机体老化失灵等现象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合理的校正,以此来保障所发出信号质量的优异,降低维护过程中的工作难度。数字电视发射机中校正技术的应用节省了人力资本的投入,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为发射出去的信号质量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
2.2大功率横向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的应用
横向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其英文简称为LDMOS。在技术研发的起始阶段,LDMOS的技术研发是建立在蜂窝电话技术的基础上的。LDMOS晶体管在蜂窝电话技术中的应用促进了蜂窝通信市场的迅猛发展,顺应了社会大众对通信技术的基本需求。LDMOS技术依附着蜂窝通信市场的发展而逐步得到深化和完善。因LDMOS晶体管使用成本低、所产生经济效益大的特点成功取代了双极晶体管的应用,使之成为当前电视发射机制造商所普遍选用的晶体管类型。
2.3N+1系统应用
N+1系统指的是一台发射机对多台做备份。固态发射机的累计大多是运用一些性能不稳定的系统构建设备来进行积累的,如放大器、电源等。一般情况下,为了提升系统中各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技术人员通常会使用双激励器来代替模块化的激励器的性能。因备份无需电子管和速调管发射机等构件,这意味着N+1系统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了由多台发射机所组建的台站的资本投入,实现了台站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冷和液冷系统的采用
冷却系统的开发和设置要尽量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现阶段,发射机生产商为了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致力于对风冷系统和液冷系统的研究和开发。用户在选购产品类型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选择与之相对应的冷却方式。风冷和液冷系统的开发和市场推广使得传统的固态机风冷方式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3模拟发射机数字化改造分析
广播电视史范文3
喉舌与媒体
“喉舌”与“媒体”,涉及到广播文艺功能的变化。
建国以来,广播文艺经历过一个由被动制作到主动创作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从为人作嫁到自己走路的过程。
50年代初,广播队伍初建,归属于新闻宣传口(),而不是文化艺术口(文化部)。电台强调要成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成为人民的喉舌。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广播是媒介和工具。当时新闻类、文艺类节目被称作“新闻广播”、“文艺广播”,还没有“广播新闻”、“广播文艺”的提法。如果说新闻节目是报纸的“有声版”的话,那么文艺节目便是社会文艺的“录放版”。文艺编辑有两大任务:一,政策把关;二,编、播、录、放。换句话说,就是对社会主义文艺作品加以筛选,进行广播化处理。因此,他们尽管是决定节目优劣的关键角色,却属于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既不自我标榜,也不标新立异,只是当好配角。就“广播文艺”而言,这种为人作嫁的节目制作方式多少有一点被动。
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力度逐步加大。1980年10月,全国第十次广播工作会议提出了这样的工作方针:广播电视要“自己走路”。
这个方针50年代初胡乔木曾经提出过,含义不同。当时主要指广播事业要建立自己的记者、编辑和节目制作队伍,免得只是报纸的传声筒。80年代重提,队伍已经壮大,设备不断完善,除了广播以外,还出现了电视,影响越来越大。“自己走路”不仅意味着摆脱报纸、杂志那种文字印刷,人工传递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要充分显示音像俱备、电波传送、迅速及时、传播广泛、感染力强等优势,开创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
1982年5月,广播电视部正式成立。第二年3月,在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部长吴冷西强调:要“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这个观点可以说是“自己走路”方针的补充和发展。
“自己走路”有这样一些迹象:
——80年代,“广播新闻”自成体系,不限于报纸有声版的“新闻广播”。
——80年代,“广播文艺”开始探索,区别于录放版的“文艺广播”。
——80年代,“电视文艺”大行其道,电视散文、电视音乐(MTV)、电视戏曲、电视综艺、电视文化专题、电视艺术片等多种样式纷纷呈现。
——80年代前期,广播剧形成创作高峰,90年代被纳入“五个一工程”奖项。
——80年代,电视剧异军突起,蔚为大观,以极其普及的方式与电影争夺观众。
——80年代中叶,电影也划归广播电视系统。1986年1月,广播电视部改为广播电影电视部。
——90年代,国家教委正式确认并新增“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设学士、硕士、博士生专业。
同样在80—90年代,正当广播电视系统提出“自己走路”和“扬独家之优势”的时候,理论界、学术界开始通行一个与“新闻”、“宣传”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传播”。
在传播学领域里,广播、电视与报纸、杂志、图书同样被视为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和工具,简称“大众传媒”。它们是“传者”与“受众”之间的桥梁。
从媒体的角度看,广播电视实际上存在着双重品格:既是新闻信息的传输工具,又是文化艺术的载体。作为文艺的视听载体,广播电视不是惟一的,除此之外还有电影、录音带、录像带、CD、VCD等等——或许将它们统称为“音像文化”、“音像艺术”更为准确。80年代以来,除了政府主办的广播电视节目以外,商业化操作的音像制品已经进入市场,具有同样的视听效果。
音像文艺的社会化,给广播电视文艺带来了竞争和压力。就“传者”而言,你播我听、你播我看的单一的传播途径改变了。专业化的音像技术不再是广播电视系统的专利。独家经营变成了多家经营,文艺领域的行家里手大量涉足音像创作。中外音像制品正在成为广播电视文艺的强大对手。就“受众”而言,文化消费观念增强了,拓宽了。他们可以有多种选择,不再限定于收听、收视电台电视台的节目,视听口味也越来越高。于是,在音像文化领域里,不再是电台电视台的编辑为观众筛选、择定节目,相反地,广播电视文艺节目与其他音像制品一样,要接受受众的选择与检验了。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台文艺编辑向来有两大特点,一是具有强烈的“喉舌”意识,对政策把握和舆论导向十分敏感(因为长期归属于新闻宣传部门);二是具有无可比拟的广播电视专业化技能、技术、技巧(因为是政府独家经营)。这两个特点曾经是两大优势。如今,这两大优势显然要重新认真地思考了。
喉舌意识主要是就新闻宣传而言的,电台文艺编辑们常说:社会文艺所允许的,我们不一定允许——因为电台是政府的机构,重在表达政府的意志,传播政府的声音,必须强调政策性、权威性。这一点毫无疑义。然而,文艺和新闻虽然一样姓“文”,却分属两个范畴:新闻强调客观、真实;文艺强调主观情绪。新闻言简意赅;文艺情趣盎然。新闻迅速及时、“喜新厌旧”,重在追逐时代和生活的浪潮;文艺“喜新恋旧”,耐人寻味,重在探索人生价值和艺术魅力。如果说新闻不乏冷面孔,那么文艺永远有一副热心肠。我国的新闻宣传政策与文艺政策在侧重点上也略有不同:前者重在统一的舆论导向和优秀的作品示范;后者重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为人民大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喉舌意识和百花齐放意识其实并不矛盾,但也不可相互取代。如上所说,广播电视有双重功能,倘若说“喉舌”强调的是媒介和工具功能,那么“百花齐放”强调的是艺术形态功能。广播电视文艺编导运用音像技术与艺术进行了创作,实际上已经不限于社会文艺的选择、加工、传播,它们自己也已经成为社会上音像文艺大舞台的作品。作为社会文艺的一部分,它们不再具有往日的权威性,同样要经受受众的选择、专家的审视乃至市场的检验。
面对媒体的竞争,仅有喉舌意识是远远不够的,泛泛地应付日常播出也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广播人、电视人应当转变创作观念,变被动为主动,树立“广播电视艺术家”的意识。目前,文学艺术领域的行家里手既已涉足音像创作,并且有所作为,那么,广播电视文艺编导除了准确把握政策和舆论导向以外,增强文艺修养和艺术功力是当务之急。
载体与本体
顾名思义,广播文艺是广播所负载的文艺。广播是载体,文艺是本体。电视文艺类似。
载体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文艺领域里,它们与本体相辅相成,其材质与性能直接影响到艺术本体的形态特征。比如:
文字——语言的符号,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有了语言文字才有文学,才有美文巧思和艺术化的文学。于是,文学成为文学的载体。
宣纸——国画的载体。生宣、熟宣的不同性能使泼墨写意与工笔重彩各呈异趣。
板材——版画的载体。于是有木刻的刀味、铜版画的金属味、腐蚀版的艺术肌理。
胶片——摄影的载体。胶片、暗房技术造就了摄影艺术。
广场、厅堂、剧场——表演艺术的空间载体。音乐、舞蹈、戏剧形成了广场艺术、室内艺术、剧场艺术的不同效果。
艺术有个传播问题,也有个记录问题。记录是为了传播。过去的艺术难以记录和复制,只能口传心授、手工制作、巡回展示,或借助于文字间接记录。这使文化艺术的普及与发展相对缓慢。20世纪摄影、唱片、广播、电视、电视的相继流行,意味着找到了新的声像媒体,也是载体。
声像媒体(载体)有什么功能呢?
首先,它们可以记录——客观地记录,不失原样地记录。记录声音、记录形象、记录色彩。既可以记录生活,也可以记录艺术。既可以静态地记录,也可以动态地记录。既可以生活化地记录。也可以艺术化地记录。胶片、电子的记录功能的发挥(电影、电视),其真实性甚至令舞台上三面墙式的“模拟现实主义”为之逊色,进而去探索“剧场艺术”的新路。
其次,它们可以表现——主观地表现。声音或形象不只是客观的,它们也能表现主观情绪、个性色彩、审美倾向,甚至可以表现臆造的、非现实的观念——音乐、音响尤其具有这种魅力,由此带来独特的审美感受。
第三,它们可以复制——大批量的、机械化的、不走样的复制。
第四,它们可以传播——广泛而迅速地传播,可以借助于电子手段实现即时传播、同步传播。
前两个功能——对生活的客观记录,对情感的主观表现,属于艺术创作的范畴。艺术讲究情、趣、艺。后两个功能——大量复制,迅速传播,属于传播的范畴。
依托20世纪的现代科技,新一代的声像载体赋予文化艺术以新的面貌和新的包装,大潮般地涌向社会。它们加快了文明的步伐,也改变了传统艺坛的风貌。于是,融汇着机械技术、复制技术(印刷、摄影、拷贝)、电子技术的艺术形态被视为20世纪出现的、与现代科技相交汇的新艺术。特别是电影、电视、广播,有人称之为区别于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舞蹈、戏剧七项艺术的第八艺术,第九艺术、第十艺术。
如果我们深入地思考一下,其实在视听领域,广播电视没有创造什么新的艺术语汇和新的艺术手法。一切都是固有的艺术形态(包括电影艺术)业已创造过的,而且已经相当成熟。视觉艺术如绘画、雕塑、舞蹈、杂技;听觉艺术如音乐、歌曲、曲艺说唱;视听综合艺术如戏剧、电影。即使如广播剧、电视剧,大抵也不过是听觉化的戏剧和电影式的声像蒙太奇叙事。所不同的,只是将胶片载体转化为电子载体、将观赏环境由专业化的剧院转化为日常的任意性环境而已(当然这也很重要)。从音像载体的角度讲,电视更需要从电影那里学习音像蒙太奇语汇、以及画面运动、节奏,影调、色彩以及音乐、音响等表现技巧。
正因为广播电视没有创造什么新的艺术语汇和艺术手法,因此把握固有的艺术形态十分重要。
艺术形态没有高低之分,只有手段、方法、风格、格调、韵味之别。它们之间从来不是相互排斥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契合、借鉴、交融关系。艺术的哲理触类旁通,人们称之为“通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绘画的线条色彩、雕塑的块面结构渗透着音乐般的节奏韵律;音乐的音色、音响、柔度、力度可以带来空灵(空间感)、柔滑(视觉、触觉感)、冲击力。综合性的视听艺术如戏剧、电影、电视等,更是随处可见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的影子,甚至还包括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有关人生与艺术的哲理思考。
于是,广播电视面对文艺,势必形成多元化、多样化的趋势。应该说,艺术的高下不在于形式的新旧;作品品位的高低,不在于琢磨什么新样式或开发什么新品种。关键在于两点:
(1)艺术本体的把握——如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
(2)载体功能的发挥——即广播电视自身的艺术表现功能的发挥,如客观再现,主观表现,以及包括纪实美、形式美在内的情、趣、艺。
把握好这两点,手段的运用和样式的变化自在其中。
数千年人类文明所积累、所创造的艺术手段和艺术方法极为丰富。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以多视角、多方位、多层次、多形态地表现。没有什么事物广播电视不可表现,也没有什么题材只可用一种方式一次性地表现。具体到每个作品,表现手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最理想的境界只是两个字:得体——得生活的本体、得艺术的本体、得情感的本体。
原创•继创•再创
任何文艺作品都有原创、继创和再创。作品的原创很重要,或可称之为“原生态”的作品。它是继创和再创的根基。然而,衡量作品优劣的标准不在于它是否是原创或原生态。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原创的、原生态的作品比较粗糙,杂质多,通过继创和再创,才成为精品。随着艺术载体的多样化,继创和再创现象愈来愈普遍。
即使在出现精品之后,继创和再创依然存在——文艺界称作改编、移植、二度创作。继创和再创可以不断出现精品,或者各呈异趣。当然,其中也不乏庸品,甚至膺品。
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
例如,流传千年以上的《西厢记》故事,题材及原创是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会真记》(又名《莺莺传》)。南宋赵令畴将其改编为说唱形式的《蝶恋花鼓子词》,同时又有歌舞说唱并举的官本杂剧《莺莺六幺》。金代董解元另作改编,重新创作为长篇说唱《西厢记诸宫调》。元代王实甫则又以“董西厢”为蓝本,再创杂剧《西厢记》,成为中国古典戏曲舞台上的不朽之作。
杂剧精品《西厢记》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这一题材的杀青、锁定。“王西厢”是用北曲演唱的,称“北西厢”。明代又有以南曲演唱的同名传奇剧本出现,情节人物有所拓展,带有江南风情特征,称“南西”。至于清代以来各种地方戏曲和曲艺里的“西厢”、“红娘”,乃至不同演员的不同表演艺术流派,如京韵大鼓《大西厢》,昆曲折子戏《传柬》、《闹柬》,荀派京剧《红娘》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难以互相替代。时至今日,新编越剧、蒲州梆子、歌剧、电影、电视连续剧的《西厢记》仍在继创或再创。
又如,400多年前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问世以来,各种艺术形态的继创和再创始终没有停止。英国重视原创和原作,不作过多的改动。美国则在原著基本情节和基本精神的基础上为我所用,大幅度改编,加以再创。例如百老汇歌舞剧《西区的故事》采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人物和情节架构,把中世纪意大利两大家族的世仇变成了纽约贫民区两大青年团伙的争斗;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又设置为当代意大利后裔的族仇和枪战。然而,原著中“以爱情化解仇恨”的中心主题没有变,震撼人心的悲性结局没有变。同样的情况,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的《乱》,将莎士比亚《李尔王》的人物和情节架构放置在古代日本部族,加以电影化的表现。这,也是一种再创。
诗,谱曲为歌。乐舞,可以引发诗情画意。口述的故事,文学化加工而为小说。小说搬上舞台成为戏剧。经过屏幕化处理,成为电影、电视。短篇的可以生发为中篇、长篇;长篇的可以浓缩为单本、连续、系列、片断;古典的、章回的可以改写成现代的;外国的可以转化为中国特色的。
广播电视既然是音像载体,既然被视为艺术形态,那么它可以充分利用声音元素和音像元素观照整个世界,观照自然、社会、人,观照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它可以原创,也可以继创、再创,大有用武之地。
以广播文艺(有声文艺)为例:
原创——包括两种:一种是记录社会文艺的原创,即尊重原作,如实地记录和播出文学作品、音乐作品、话剧作品、戏曲作品、曲艺作品、电影作品。另一种是广播文艺的原创,即利用广播特点、发挥广播特长的广播新歌、广播评书、广播曲艺、广播小说、广播戏曲故事、广播剧等。
继创——在原作基础上进行程度不同的编辑处理和广播化加工。如录音剪辑、作品赏析、文艺专题、综艺晚会等。艺术史、艺术理论及艺术知识的概括与介绍也可以说是一种继创,如“阅读与欣赏”、“广播戏话”等。
再创——广播文艺作品(如广播新歌、广播评书、广播曲艺、广播小说、广播戏曲故事、广播剧等)既有原创,也有再创。再创体现为对其他文艺题材及作品的移植、改编和二度创作。
这里所说的原创、继创和再创,主要是就广播电视作为“音像载体”的艺术表现功能而言的。实际上,广播电视毕竟与其他音像载体(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不同。作为“传媒”,它以信息传播为主要职责,其记录功能和传播功能常常比艺术表现功能更为突出。当信息传播与艺术化的加工制作有所冲突的时候,常常宁快勿精,要把“迅速、及时、真实”放在首位。这是新闻与艺术在广播电视中孰重孰轻的问题,可以理解。
迄今为止,广播电视文艺节目更多的是记录社会文艺,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广播化、电视化的处理(继创)。至于充分运用音像语汇的创作(如广播剧、电视剧、MTV等),则相对有限,因为它需要专门组织力量,有比较充分的创作时间和相应经费保证。这对一般电台电视台来说有一定的困难。50年代以来,专门性的广播文艺和电视文艺创作队伍不是没有,如:1953年建立的中央广播文工团,1980年改为中国广播艺术团,任务主要是为广播及电视系统创作、排练、录制文艺节目。1983年又有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建立。此外又有北京电视剧制作中心等。这几家单位实行文艺体制,确实创作了不少好作品。但是仅仅靠这几支队伍显然不敷数以千计的电台电视台的播出需要,大量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制作仍然由电台和电视台自家承担,日常节目靠互相交换的办法加以充实,近年来则往往择用市场上业已通行的音像制品。就广播电视文艺而言,市场化操作和制播分离将是一条新的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广播电视作为媒体的记录功能和传播功能同样可以用于文艺节目,甚至形成广播电视文艺的特色。例如:
传播功能——表现为文艺节目中新闻因素的介入,以及新闻节目中文艺手段的运用。最典型的是所谓“专题”类型的节目。前者称“文艺专题”,如穿插有新闻式采访的综艺专题、综艺晚会、文学专题、戏曲专题、曲艺专题、音乐专题等。后者称“新闻专题”,如运用文艺手段加以渲染的新闻特写、新闻故事等。在这类节目里,既有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又有文艺的情、趣、艺。据说,国外影视界并没有“专题片”的提法,要么是“纪录片”,绝对真实;要么是“故事片”或“艺术片”,基本虚构。其实,两者不必那么泾渭分明,其间不同程度的交叉与融合应该是客观存在。正如报告文学、散文特写,以及国外的所谓“新新闻主义”。此类作品的新闻题材令人关注,文艺手法引人入胜,近年来颇受欢迎。在某种意义上,这样的文艺形式和新闻表现形式是伴随着大众传媒(报刊、广播、电视)的盛行而出现的。
广播电视史范文4
英文名称:Journal of Fujian Radio & TV University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福建省福州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7346
国内刊号:35-1200/G4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广播电视史范文5
关键词:选择 广播电视 时代要求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B
选择一词的意思是从多种备选对象中进行挑选与确定。在广播电视传播中,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音响素材、文字材料,选择显得尤其重要。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者与受者(即受众)同时也面临着选择的客观要求。对于传者而言,总是以其代表的政治经济利益和文化价值取向去选择事实,构建作品,控制信息的流量与流向;对于受众来说,又总是以其自身利益与审美情趣来取舍节目,选择那些与己相关,或者能够获得某种利益或体验的信息加以消费。因此,就媒体与公众的双重选择而言,传播活动中的选择绝非是单一的、孤立的,而是具有相关性、制约性、均衡性、整体性等特点。
将选择这一概念置于多种媒介共生、多元文化并存、信息泛滥的现实传播环境中来研究,是传统媒体,特别是广播电视媒体应予关注的问题。如果传者与受众双方在选择指向上趋于一致,就为实现节目的最佳社会效益奠定了良好基础。
我们知道,尽管不同类型的广播电视节目对题材选择无须强求一律,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要求,就是应当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才有可能成为节目的表现对象,引起受众的注意。具体来说,就是节目事实要抓住受众的关注对象,展现出符合大众接受心理的美学意蕴。因此,媒体认识选择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揭示时代内涵
节目事实应当具有时代的鲜明特色,要触及时代的矛盾,揭示时代的本质,体现时代的精神。时代性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主流倾向在社会生活中的反映,需要在历史与文化的反思中去发掘,用鲜活的事实去体现。因此,广播电视节目客观要求创作者融入新的时代背景中,善于观察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选择最能感动受众、感动社会的事实传播。广播电视既要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又需要将这种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元素融合,给传统优秀文化赋予崭新的现代色彩。这就需要节目创作者慧眼识珠,有意识地去发现和选择事实,挖掘事物的本质内涵。在第2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二等奖的新闻专题《总理的牵挂——北川中学采访记录》(四川省绵阳市广播电视台制作,以下简称《牵挂》),就选题而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握住了民生这一时代主题,《牵挂》透过总理三年间八次到北川中学看望师生的事实,让受众感受到党和群众心手相连、水融的时代主题;感悟到总理对特大地震后师生的牵挂,体现了“这个世界注目的地方,孩子们能真正站立起来”的深刻内涵。
二、体现新鲜特质
在通常情况下,媒体受众总是处在一种求新求变的心理本能状态中。基于此,媒体就应当去揭示那些人们既感兴趣而又不熟悉的事物(或事物的某一方面)的新鲜特质,让受众从“贴近”中感受新鲜,从“特殊”中认识新鲜,从“陌生”中体验新鲜。因此,我们一方面要贴近受众,向他们提供有价值的思想文化信息,尽可能满足他们积极的关注点;另一方面又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个性特征,发现事物的特殊意义,通过表现事物的个性去揭示其现实的社会意义和长远的思想内涵,避免猎奇、炒作和感官刺激;再一方面是在表现手法上颠覆常规,了解受众的习惯思维,获得对事物一种全新体验。《牵挂》就是采用了陌生化表现手法,利用题材选择的排他性,选择了人们欲知、未知的独家事实集中报道,引起了人们的接受兴趣;同时尽可能地捕捉、设计、运用音响和融动情感地叙述,将听觉化为视觉,将语言化为形象。
三、提升文化质感
广播电视节目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质感,也就是要把关注人的生活环境、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的变化作为追求的一种文化法则。因此,节目选择的事实需要蕴涵人类普遍的生存价值和道德意义,引发受众在思想上、道德上的共鸣,并让人们具体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牵挂》对总理八次到北川中学没有做自然主义的记录,而是沿着一条主线精当地选择典型事实与现场录音,把总理对师生的关怀、惦念、鼓励与师生对党、国家和全国人民的那种感恩之情,联系得紧密有致,入木三分,洋溢着总理关爱生命,忧患民生和人民群众自强不息、百折不回的文化质感,给人以冲击力、感染力。
四、引导情感体验
在《心理学大辞典》中,情感被定义为“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广播电视节目中的情感,是审美对象作用于审美主体后所带来审美主体情绪变化的表现形态。在艺术创作中,情感常处于创作的核心地位,表现为创作者对表现对象的态度、倾向和评价,创作者总是从自身的立场、观点、情感、角度、思维等出发去选择、体察事实,在观察、比较、分析后获得某种情感体验,完成与对象的情感交流,再用作品去引导、感染受众。因此,广播电视节目应选择最能使人动情的事实(人和事)细节去表现,以达到与受众更大范围的情感融合。
新闻专题《牵挂》只有十多分钟,而令人动情之处的客观描述细节和现场录音却有十几处,几乎平均每分钟都有场景的起伏,产生了强烈的现场感与吸引力:
总理把汽车轻轻地停在新北川中学外,和随行人员一起走进了学校;
温总理略带倦意的脸上显得非常激动,眼里噙着泪水,与站在前排的师生们一一握手;
温总理第一次来到北川中学,挥起双手,发出命令,现场指挥救灾;
在临时学校高三(1)班的教室里,总理挥笔在黑板上写下“多难兴邦”四个大字,勉励同学们“要面向光明的未来,昂起倔强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向前、向光明未来前进!”
在北川中学康复训练室,总理亲切地与残疾学生倾心交谈;
2009年春节前夕,温总理又来到北川中学和同学们吃了地震后的第一顿难忘的年夜饭,他为在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同学朱可夹菜,为双腿截肢的段志秀同学盛汤;
在北川新县城的新北川中学,总理走上升旗台,激动地说:“你们在灾难中失去的最宝贵的是亲人,你们在灾难中得到的最宝贵的是不屈的精神; ”
……
显然,这样的细节选择为整个节目增加了浓厚的情感积淀。
五、强化节目形象
选择节目事实必须适合受众的视听需求。精选的事实绝不是简单的拼凑,而应当结成一定的逻辑关系,凸显出节目的整体形象感。《牵挂》就是采用倒叙和呼应的手法,把选择的事实和音响有序组织,层层递进,显得结构严密,浑然一体。讲形象就要选择好、协调好、整合好视听元素,注重节目叙事结构的情节化、故事化、逻辑化,避免用主观说教或者设计结局去窒息受众的想象力和判断力。
《牵挂》选择的事实和音响真实、具体、典型、生动,成功地构筑起了画面形象。例如,节目中巧妙辑录了一段总理与地震中受伤截肢的段志秀同学的谈话录音。段志秀说:“我们这里的冬天很冷,风很大,我没有去过北京,不知道北京的风大不大。但我想,北方肯定比我们四川冷。所以,我织了一条围脖,希望给远在北京的温爷爷送去温暖。”接下来是一段温总理的谈话:“我知道,我收到的不是一个孩子的普通的礼物,而是北川的同学们、北川人民,对我的心。”此时,总理和蔼、真诚、平实的形象栩栩如生地矗立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他心系人民、鞠躬尽瘁的人格魅力。
广播电视史范文6
关键词: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规范;建议
一、引言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是一门艺术,要源于生活,但却要高于生活,需考虑其受众的广泛性,其语言又不能太过拘谨和严肃。广播电视作为媒体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以其范围广、传播快等特点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社会效应,而且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的规范程度直接影响到社会语言文字健康规范的发展和国家和谐语言生活的建设。在广播电视中,播音主持要将书面信息转化为有声语言,不少学者将这一过程形象称为“再创作”。那么播音主持要如何再创作才能达到吸引观众的效果?如何提升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才能够得到受众群体的认可?值得相关人员认真思考。
二、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的现状
早在2014年1月份,新华社播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其的重要通知中,明确指出:“发挥广播电视播音主持推广普通话的带头示范作用。”同时,严格禁止播音主持人员使用任何地方方言和粗俗俚语,要恰当使用网络热词,避免生搬硬套,不要求在普通话中夹杂外文,尤其是当主持不擅长的时候。又于2014年2月18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在召开的电视电台会议中,明确指出了广播电视播音主持普遍存在的语言问题,包括主持语言粗俗不雅、主持人滥用方言、不规范使用语言等十大语言不规范问题,并布置了规范播音主持语言的十二项工作。笔者结合自身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实践经验,发现现阶段播音主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语音基础不扎实;语法有待于进一步规范;词汇积累不充足;出现无意识地使用地方方言和粗俗俚语的情况;传递语句目的不清楚。
三、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音错误频繁出现
语音对于播音主持人来说是最为基础的考察对象,按理说这些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播音主持不应该出现语音错误,但是实际情况却不然。当前阶段,播音主持语音问题频繁出现,折射出我国汉字语言呈现出不规范的恶性趋势。由于播音主持人缺乏对工作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以及向词典考证的学习习惯,使得播音主持在主持期间出现较多的语音问题。例如,“仇啸天”正确读音是“qiúxiàotiān”,错读成了“chóuxiàotiān”;“庾澄庆”正确读音是“yǔchénɡqìnɡ”,几乎都说成了“yúchénɡqìnɡ”;“张韶涵”正确读音是“zhānɡsháohán”,错读成了“zhānɡshàohán”,“冠心病”正确读音是“ɡuānxīnbìnɡ”,错读成了“ɡuànxīnbìnɡ”等。
(二)严格背离语法规则
无论是播音主持,还是普通的知识分子,其实早在中学阶段,我们的语文老师都曾教授过我们语言的语法规则,在一段话中对主语、谓语、宾语以及定语、状语等都做出了严格地分析,对于播音主持来讲,这点显得就更为重要了。播音主持在主持过程中不遵守语法规则,就会使得主持听起来格外生硬。不少播音主持为了使得自己的主持风格更加洋气,滥用网络热词,生造新词,导致整个主持“风马牛不相及”。而且部分播音主持在播报过程中经常说出一些带有歧义的句子,给观众带来疑惑,降低了广播电视台的社会形象。
四、规范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的建议
(一)提高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
在《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中,对播音主持人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做出了细致的要求:“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要自觉遵守宪法相关法律条文的规定,自觉承担起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就广播电视的媒体性质而言,播音主持的语言运用不再只是个人的事情,更是广播电视台、社会,甚至是国家形象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播音主持人自身的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是促使播音主持语言规范的一种内在动力,只有当播音主持人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还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种象征符号,才能驱使自身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质。
(二)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必须不断提高和更新自身的专业素质
不断提高和更新播音主持者自身的专业素质,是实现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规范的唯一途径。随着时代和社会传媒的发展,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也相应出现了变化,所以需要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不断丰富和更新专业素质和技能。笔者建议播音主持人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要勤翻词典,孜孜不倦,尽量避免语音方面的错误,《汉语拼音方案》是国家规定播音主持人必须系统、整体学习的必备词典;二是要规范自身的语法规则,避免因为错用、滥用语法在播音主持中闹出笑话,让听众笑掉大牙,也切忌盲目创新,做到合理创新;三是要使得播音主持听起来更生动形象,不仅要把每个“音”读准了,还要重视停顿、重读等细节性的播音常识。
五、结语
本文结合笔者自身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实践经验,简明阐述了现阶段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存在的语言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规范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的建议和策略。规范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摸索和探索,只有相关人员不断探索提升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规范的措施,才能够真正让我国的播音主持越来越规范,从而带给受众群体更悦耳的感受。
作者:冯萌 单位: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杨德强.浅谈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的规范[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4(04):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