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才济济成就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才济济成就范文1
经历了2008年以来的世界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将加速转向基于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新模式[1],这就导致一批中小企业关停,就业岗位大量减少。加上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继续增加,近几年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小部分大学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现实。计算机专业是高校中发展最快、学生人数最多的专业,相同专业学生之间的就业竞争相当激烈,这给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培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使他们能够尽可能多就业,已经成为各高校共同思考的问题。中国计量学院计算机专业是在1999年6月建立的。经过多年努力,专业建设已走上正轨。2005年,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申报成功,2006年4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为校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11月,升格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2008年4月,我校参加了教育部高等理工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办学试点”工作,侧重在“计算机工程”方向的试点[2],并参与“面向本科就业市场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试点”教学研究项目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走向了“大众教育”阶段[3]。在招生人数增加的同时,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却不能同步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随之产生。就业压力已经成为大学生沉重的心理负担。2005年到2007年,我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7.5%以上,就业率似乎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事实上,小部分毕业生工作在“精英”岗位层面,而大部分毕业生工作在“非精英”岗位层面。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学生工作不久就失业了,而我们应该看到现象背后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毕业生从事的专业是否对口;平均薪酬是否满意;毕业生是否真地扎实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毕业生是否能迅速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是否已经具备了企业需求的基本专业能力;专业知识的教学是否达到了培养要求;以上问题的存在,是否与我们的教学管理、教学内容、培养计划以及学生学习方法等有一定的关联等。所以,我们要抓住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或改善问题的方案,进行系列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大学期间能真正学到知识、掌握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2面向就业市场的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思路
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类型主要有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种。高校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三大类,教学型高校又可以细分为技能教学型高校(高职高专)和技术应用教学型(一般本科院校)两类。中国计量学院目前还属于教学型高校。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工程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必须高度重视特色专业的建设,以特色增强竞争力,以特色服务于社会。根据中国计量学院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对照“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的要求,我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人才定位于工程型。符合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指导思想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计算机工程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能够满足新兴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适应性,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工程师。计算机工程型本科人才融合了传统本科基础知识宽厚、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和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际应用能力的特点[4]。工程型本科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加强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其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工作岗位,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我们必须认识和了解当前计算机行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分析市场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需求,针对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进行准确及时的调整。我们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展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一方面本着宽口径、厚基础和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把向社会输出“用得上,用得久”的计算机工程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坚持“强化工程、软硬结合、敢于创新”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强调人才培养要实现“三个适应”,形成“三种能力”,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浙江省及长江三角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形成较强的适应能力、竞争能力、自学和创新能力。第三方面是专业特色方面,中国计量学院是我国计量领域唯一一所本科院校,还是国家解决与计量相关的重大科技问题的研究基地和计量行业的服务基地,学校除了在人才培养上体现计量特色外,还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融入具有“计量立校、标准立人、质量立业”专业特质的办学理念,尤其在软件测试与度量等具有计量概念的专业课程方面办出特色。
3面向就业市场的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方案
3.1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工程型人才培养目标
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应重视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应用性部分,把应用性环节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突出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坚持工程科学教育与工程实践训练并重,通过产、学、研结合,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计算机工程型本科人才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对往届毕业生的定期回访,对于了解市场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改进教学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讲授专业课程的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对往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回访调查,了解市场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的实际要求,收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我校专业培养方式的建议等。为了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沟通,我们与许多在杭企业进行合作,并开展调查,掌握和了解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重新确定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要求,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如企业对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有一定要求,我们就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出“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聘请企业人力资源经理、项目经理到校授课。这些调整和合作得到了企业的认可与支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2以就业为导向,改进专业理论课程体系
经过对计算机专业相关职业技术岗位的调查和分析,本专业采取“平台+模块”的形式构建课程体系。根据“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课程体系建设原则,为了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专业课程搭建了四个平台,即通识基础教育平台、文理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实践教育平台。其中,专业教育平台由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两个板块组成,以适应社会对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在计算机工程人才培养计划中,分专业方向进行培养是合理的,也是必需的。根据社会需求,我们在专业方向上将计算机专业课程分为“软件工程及测试”、“嵌入式系统应用”和“网络应用技术”三个方向类,设置了三个方向课程模块。结合学校的计量特色,我们仔细统计和分析现有的三个模块培养方案,找出问题并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如在嵌入式系统模块培养中,学生选修人数相对较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该方向和硬件课程紧密相关,而学生普遍对硬件知识掌握较少,存在着怕难的思想;同时该模块的学习门槛也较高,给学好嵌入式系统相关知识带来一定的难度。结合上述问题,我们在介绍系统原理时,尽可能多结合实例,把抽象的内容简单化和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吸引优秀学生参加科研,进行相关工作的改进[5]。在实行分专业方向培养的同时,要注意突出课程的应用性、技术性和联系性,理顺必修课程的先修关系,如图2所示。模块课程以专业课程为主,在强调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模块课程学习,学生在计算机的某一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
3.3以就业为导向,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军事训练、社会实践、专业课程设计、专业课程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我校采取了灵活弹性的专业选修课设置、考核与管理模式,加强了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集中实践环节,每门课都制定了严格规范的指导书或实施细则。为了增强学生就业的实际动手能力,我们还在实践教学中增加了实训环节。我校的系列实验具有明确的实验目标,重视课内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采取“讲授、模拟、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活动,分阶段设置不同层次的基础实验、专业实验,规划由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组成系列实验体系[6]。验证性实验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使学生“学会走路”;设计性实验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自主走路”;探究性实验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塑造学生的创新品格,让学生“自己找路”。
1)专业课程实习。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我们与协作单位在合作研究、双师型教师的聘用、共建实验室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打造富有实践经验和技术开发能力的师资队伍,提供技术服务。通过承接横向合作课题并让学生参与,采用教学和科研两种手段,使学生在“真刀实枪”的训练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另外,我们积极与合作单位建立挂钩实习合作关系,每年选拔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到产学研合作单位顶岗实习,使分散与集中实习相结合,毕业设计与岗位工作相结合。实行双导师制,给学生配备学院教师与挂钩单位业务人员组成的指导教师。实习结束后,实习单位在同等条件下接收优秀实习生,或出具就业推荐书。以上方式可以加大学生现场实践的力度,弥补传统实习环节中走马观花的缺陷,使学生在专业学习后期就有面向实际问题的机会和利用专业基础技能解决问题的驱动力。
2)专业实训环节。我们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包括与软件开发设计第一线IT企业的合作,以及与专门从事培训活动的企业合作。在前一种合作形式中,企业的高级技术主管、项目主管直接参与计算机课程教学,学生可以提前一步与社会实际和生产实践相接触,部分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该企业工作,解决就业问题,企业也同时获得了人才与技术支撑。在后一种合作形式中,我们积极探索和研究多种形式的合作,比如学分替换、考证、合作培训和参与大学生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升其就业竞争力。近3年来,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参加各种实训的人数已达159人,其中有155人成功就业,像2005级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许旭娟、陈东等45人,在阿里巴巴、印度塔塔、美国虹软等知名企业工作,月薪4000元以上。
3.4以就业为导向,探索计算机专业第二课堂
我们积极探索第二课堂多种形式的活动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继续抓好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嵌入式系统等4个学生课外创新基地,创造条件,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引导,学生成立了兴趣小组;通过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开展科技开发和学生自选科研课题,我们成立了学生科研小组;同时,我们以各种形式的创造与社会实践性课题的研究,并以计算机应用为依托,成立学生社会实践小组。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近3年来,计算机专业每年的在校生不到400名,但学生每年参加校级竞赛的科研创新作品平均达到近百件。在国家级、省级竞赛中,我专业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竞赛国家二等奖2项,省级奖30多项。在教师的系统指导下,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1位2007届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教师的实际科研项目,组织学生课题组完成了浙江省科技厅新苗人才项目1项,申请软件著作权1项,参与专利设计1项,在《计算机应用研究》等期刊上公开4篇。
4面向就业市场的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措施
4.1培养“双师型”人才,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一个专业教师队伍的总体水平如何,基本上决定了该专业的教学水平及其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教师培养是工程型计算机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计算机专业教师必须参与到实际的科研和工程实践活动中,以科研和工程实践带动学术水平的提高。教育部在2007年7月颁发的《关于启动“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工作的通知》中规定,专职教师中具有工程师职称的教师比例必须超过50%,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二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因此,在教师的引进上,我校优先考虑有工作经验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或者已在企业、公司、科研院所工作过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师。我们利用各种机会招聘有工程背景的新教师,让教师到企业去实习锻炼,聘请企业项目经理为兼职教师等,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4.2引进“产学研结合”机制,培养工程型专业人才
对于培养工程型专业人才来说,“产学研结合”机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模式。通过联系一些具有一定科研与开发能力的企业,我们将本专业的毕业设计安排在这些企业中进行,不仅可以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更接近实际工程的应用需求,也可以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融入企业环境,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通过产学研合作,我们建立了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之间密切的合作关系。一方面,企业、科研院所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为企业、科研院所输送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近两年,我们与杭州中联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快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实时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天演维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联合培养工程型专业人才。
4.3建立专业教学管理与学生工作良性互动体系
要建立专业教学管理与学生工作良性互动体系,教学管理应充分利用学生管理工作深入班级、可以做到与学生零距离的优势,促进教与学的互动;而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作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促进教师有效地完成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潜能,将工作重点落实到学风建设这一根本点上来。没有优良的学风,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必将成为一句空话,优良的学风、班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使全班学生受到感染、熏陶,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间相互学习、相互竞争。
人才济济成就范文2
当前,我国对计算机信息工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与实践相结合。具体来说,今后我国在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信息工程人才时需要朝着以下方向开展:
(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培养计算机信息工程人才时要重视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要面向社会,面向用人单位来培养人才。为此,学校应该积极建立更多的相关的实训基地,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样的人才才更能满足社会需要,为用人单位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二)培养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该种教育模式可以使软件工程和信息管理系统很好地结合起来,然后进行有效地整合及筛选,能够将其中有益的部分提炼出来。正因为如此,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更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专业人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计算机信息工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在培养相关人才时要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专业人才。让培养出的人才可以与国际进行更好的信息交流,从而让我国的人才走向世界,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二、计算机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中职学校在培养计算机信息工程人才时一定要更加重视提升学生的施加能力,要将课程的设置建立在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只有这样,学生的综合能力才会得到有效提升,进而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一)建立复合型课程体系
复合型人才是我国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因此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时要积极建立复合型人才,要积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实践探索,不断完善更新。将课程体系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学活动可以更接近实践。
(二)课程要将实践的主导作用最大化
要在实践和动手能力方面对学生要求更高,所以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将一些新的前沿的思路,方法、教学模式融入到课堂当中去,还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即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给学生建立更多的实践平台,比如提供更多的实习、或一些课外的实训基地等,让他们也能够参与到生产中去,从而真正了解和适应社会对他们的需求,而根据这些需求去不断创新,找出新思路,新学习方法。在增加了学习兴趣的同时还为以后上岗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将课程和就业有效结合起来
我们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使他能更好的融入社会并为社会做出贡献,而在我们的实践过程中,也证明了将软件工程与信息管理系统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社会需求性和前瞻性,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生的就业形势。这种教育模式将两个专业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其中的知识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衔接,再加上精心的设计,构成了一种灵活性的人才培养方案。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
在对计算机信息工程人才进行培养时,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这是因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的发展也越来越多的跟国际接轨,当然该专业也不例外,所以应该加强外语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重点是能给他们创造一个学习英语的氛围,当然教学者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为学生开展一些外语活动,如专业英语比赛等,最主要的是能通过这些活动来加强他们的学习与交流。
三、结论
人才济济成就范文3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独立学院 实践环节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8.048
Water Supply Engineering Course Teaching Research
Based on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YANG Cui
(Wenhua College, 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 Water supply is an important course for the major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enhua college, as an independent college, has its own personalized positioning and requirement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In order to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The study, from training target, teaching material, teaching mode and practice and so on, has carried on the reform, to meet the modern requirements of applied talents for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Key words applied talents; Independent college; practice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人们对水质安全的问题越来越关注,趋向于获得质量过关的生活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给水工程是一门满足此要求的理论课程,是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主干课程,与“排水工程”和“建筑给排水工程”共同构成了该专业的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给水工程又称室外给水工程,是为满足城乡居民及工业生产等用水需要而建造的工程设施。它的任务是自水源取水,并将其净化到所要求的水质标准后,经输配水系统送往用户。给水工程包括水源、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四部分。经净水工程处理后,水源由原水变为通常所称的自来水,满足建筑物的用水要求。①
文华学院作为一所独立院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有自己个性化的定位和要求,不同于其他重点院校强调理论研究,而是倾向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 独立学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文华学院的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从事城市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教育和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工、文兼备的具有较宽广专业知识的技术型人才。在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给水处理、污水处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等领域着重培养具有独立工作能力、专业技能和操作技能的工程技术人员。
为了达到此培养目标,结合我校本专业的生源情况,在教材的选用,教授内容的侧重点、教学手段和方式的选择上均有自己的特点。
2 教学资料的合理选用
2.1 教材的选用
在以往的给水工程教学过程中,选用的是由李圭白和张杰主编的专业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水质工程学》。该版本比较偏重于理论研究,介绍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多为高深的文字性描述,并将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放在了一起。进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发现,对于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独立学院,选用专业经典教材《给水工程》更合适,它将理论介绍和设计计算结合起来,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边学理论边做习题加深理解,书中有非常多的实际例题讲解和图例,对具体知识点的讲解更清晰明了,更加适合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独立学院学生。②
2.2 其他资料的选用
作为一门应用型较强的工科专业,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必须配备相应的设计规范、手册和标准化图册,用于教学过程的补充和查阅。给水工程课程配套的是《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和《设计手册―城镇给水第三册》,设计规范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了较多的修改和更新,作为行业最权威的设计资料,它的更新速度非常快。例如在过滤这个章节中,以往的滤料衡量指标和过滤速度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技术发展,全部更新为新的指标体系。③
为了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学生在设计画图的时候全部参考最新最规范的设计实际案例,并将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网络资源如筑龙网作为学习的参考资料。使得培养的学生能尽快地与实际工作接轨,缩短练习与实际工作之间的适应时间。
3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革新和研究是该课题的重点和主要内容,经过多年的摸索,形成了以下的教学方法体系:
3.1 引入网络多媒体动画
给水工程课程教学过程中理论涉及面较广,要求学生必须有较好的水力学和化学基础,具备良好的工程制图的空间想象能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在课堂讲授中通常会比较枯燥,学生有时很难想象实际的情况,教学氛围较为沉闷,学生获取知识的程度有限。
给水工程教学内容中有很多的工艺流程图和构筑物图,虽然教材中给出了很详细的图例,但学生仍很难将这些图例动态的过程联系起来,引入网络多媒体动画后情况就大有好转,例如给水处理厂的总平面工艺流程图能让同学有一个形象的只是构架,能指导设计计算。絮凝池、沉淀池和滤池的运行动画的引入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具体的理论和认识构筑物的构造。
3.2 课堂教学、实验演示和工程现场结合
依托学科建设优势,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搬到实验室和工程现场。每讲一项传统处理工艺,都让学生进入实验室参观构筑物模型,并根据情况让学生自己操作运动。实践环节中的工程现场完全按照课堂的教学重点安排,学生所见即为所学。此方法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动手能力,锻炼了思维方法。
3.3 形成团队协作模式
传统的学习模式都是教师机械式地讲解,学生被动地学习,每个人完成自己的作业,很少有机会和平台能一起讨论交流。经常是教师认为自己的教授已经非常细致学生的掌握情况应该非常好,而实际是学生对某些反面的理解仍然存在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后期的教学研究中引入了团队协作的学习模式,将一个班的30位同学分为5个组,每组设置组长,各组成员承担不同的任务,例如有的负责查阅资料,有的负责讲解,有的负责组织材料。在课程之初,教师将设计任务书下达给各个小组,任务书中包含所授课程每个章节的内容,每讲完一节,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组织材料,完成设计计算和图纸,并且要对全班同学讲解所做内容和回答老师的提问。
该方法试用后,学生的积极性明显被调动,学习的潜力被发掘,每个成员之间相互协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利用琐碎的课外时间,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期的毕业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尽快融入团队,满足我们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3.4 改变课程单一的考核模式
给水工程作为一门典型的工科类型的课程,检验学习好坏的标准不应局限于考试的卷面成绩,而应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将实验的演示操作、课堂讨论,设计画图等通过加权的方式引入考核体系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教学实践证明:该方法体系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学生的接受度很高,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4 强化实践教学
4.1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培养计划中设置第四学期1周认识实习和第六学期4周生产实习,旨在通过实习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根据教学中选择的工艺,将武汉市水务集团下属的某自来水厂选作我校的实习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习过程中注重工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组织了专业研讨会,学生了解到以后的工作状态,更能确定好学习目标。
4.2 设计真题真做
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是给水工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标识,经过教学环节,学生对理论和计算有了大体的理解和认识,但往往都比较浅显和局限。设计环节中,教师将来自社会企业的真题发放给学生,例如某一具体地区的给水工程设计,要求学生按照社会中初步设计的标准完成,采用标准化的图纸制作,设计过程必须有理有据。学生通过自己查阅研究最新的设计规范、标准和标准化图集来完成自己的设计题目。
4.3 重视实验
伴随着理论教学,安排有混凝效果、沉淀池沉淀效果和滤料分选等实验,目的在于深化理论的研究,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弄清楚书本上的公式的来龙去脉,启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成就感。在课堂讲授中,穿插实验室的演示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理解;在课后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安排自主的创新实验环节,让学生的想法有实现的机会。
实践教学环节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和核心,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本专业一直在不断地探讨和研究,引入了多种契合现代应用型人才的理念,研究表明:现在培养的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大大提高。
5 结论
针对目前独立学院教育的独特定位和以往给水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从培养目标、教学素材、教学模式和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研究,以满足现代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注释
① 严煦世,范瑾初.给水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11.
人才济济成就范文4
关键词: 城市宜居环境 人才集聚 互动关系 优化策略
引言
城市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扩大经济规模和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就要使城市成为人才资源高度聚集的区域。城市要想吸引更多的人才,就要改善影响人才聚集的人口、经济、自然地理、生活以及自然环境,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营造更加高效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由此可见,营造城市宜居环境与吸引人才聚集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优化人才环境才能有效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在人才环境方面的发展经验较少,要想营造更多城市宜居环境,需要不断改善经济环境、人文环境及科技、制度环境等。
一、分析当前我城市宜居环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世界各地都掀起建设宜居城市建设的时,我国也紧跟时代潮流,为了给居民提供更高水平的生活,而提出了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但是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其他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整体还处于初级阶段,城市规模和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提高,在我国城市宜居环境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城市规模急剧膨胀,资源紧张。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大大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另外,随着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涌进各大中型城市,使城市人口增多,城市化规模急剧膨胀,然而城市土地,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文环境并没有适应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得到相应的改善和提高,各地政府在对城市未来发展进行规划时,比较缺乏前瞻性、科学性及人文关怀,只是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和政绩,而盲目地扩大城市规模,从而不能满足城市居民对城市资源的需求,使城市街道出现拥堵问题,城市环境也被破坏,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
(二)市民之间的人情日益冷漠,缺乏对城市的认同感。
虽然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但是城市居民人情日渐冷漠,人与人之间缺乏关爱和温情,中国优秀的传统美德在一步步丧失,一些人的素养较低,常会看到市民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另外,由于很多城市居民为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生活的经济压力较大,让城市居民的心态和精神状况变得更差,再加上城市中缺乏人文关怀,有许多人缺乏对城市的认同感、安全感和归属感,使人们只关心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而没有时间和精力和亲友沟通,忽略了与他人之间真诚的交往。
(三)城市建设缺乏创新性,没有自身特色和文化。
由于我国缺乏城市建设的经验和为了早出政绩,使各地的城市化建设在追求快速的同时,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和文化,没有了解城市居民对城市建设和规划的意见和看法,只是一味搬照其他城市的现成做法进行建设,使城市建筑式样、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上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性,各地城市缺乏对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城市精神的考虑,使城市应有的文化底蕴和城市共同价值观得不到发展,从而使城市竞争力和对人才的吸引力下降。
二、分析影响人才聚集的城市宜居环境因素
现阶段,影响人才聚集的城市宜居环境因素只要包括人口、经济、自然地理、生活及制度环境,下面对这五种影响人才聚集的城市环境因素一一进行分析。
(一)人口环境。
人口环境作为影响人才聚集的城市宜居环境的因素之一,如果城市中的人口规模较小、人口质量较低,并且有大部分的人口仍然从事着农业生产工作,就会使城市化进程发展得更慢,各种城市基础设施较差,吸引不了优秀的人才来当地聚集,从而不能提高城市的宜居环境。
(二)经济环境。
城市的经济环境与人才聚集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经济水平和经济结构较好的城市才能吸引优秀的人才,从而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并且能使人才在这种经济环境下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自然地理环境。
我国各大中小型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各有不同,甚至千差万别,但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自然的城市地理环境,使地理环境也能够适应现代居民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地改善,从而更好地吸引人才聚集。
(四)生活环境。
城市要想成为更适合众多优秀人才聚集的宜居环境,就要建设更完备的各类生活设施及更完善的生活服务软件,给城市居民提供好的道路建设,保证交通运行的安全、高效。还要使城市的治安、医疗等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这样才能吸引人才聚集。
(五)制度环境。
目前,影响人才聚集的另一城市环境因素是制度环境。我国对于人才身份的管理,以及人才的配置、使用等方面建立的制度还不够完善,使人才在城市生活工作的时间不稳定,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使部分城市容易产生人才流失情况,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利。
三、分析城市环境对人才集聚的重要作用
(一)人才集聚的环境动力。
有的研究人员通过认真分析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人才聚集的环境动力。人才的流动和聚集不仅与个人的能力素质有关,而且与人才所处的环境条件有关。如果一个优秀的人才在一个各种城市环境因素都比较差的地方,环境动力较差,就很难施展个人的才华、理想和抱负,很难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创造不出较好的绩效。由此可见,环境动力对人才聚集的影响比较大,甚至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人才无法改变环境时,要想实现自身的价值往往会脱离环境动力较差的城市,重新寻找适合自身特点和能力的生活工作环境。
(二)分析城市环境与人才集聚之间的关系。
城市要形成良好的人才聚集环境,就要给人才提供人口、经济等环境优势,从而形成人才的高势能区和强磁场区,使城市环境能够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让人才之间相互融合,共同进步,促进人才环境的多样性发展。另外,人才聚集较多的城市,会产生人才聚集效应,从而促进城市经济年发展水平提高,也会使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加强,形成人才高地,并逐渐向四周扩散,以此进一步把城市环境优化发展,提高城市的竞争力。人才聚集和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缺一不可,并且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在双方的共同作用下,不仅能促进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实现个人的价值,而且能促进城市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环境的发展。
四、人才集聚的城市宜居环境优化策略
(一)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城市经济结构调整。
我国不同地区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地政府应该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条件,调整经济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以此改善城市的经济环境,让人才有发展空间施展自己的才能,吸引更多人才聚集。各地的城市政府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应该以市场发展为导向,用现代科学技术完成传统产业的调整和升级,最终培育出符合当地特色的产业集群,以此带动人才聚集。此外,政府部门还应该改善产业发展不均匀的现象,依托大中型项目,发展产业经济,促进人才集聚。政府在鼓励和支持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还应该寻求和推动其他比较滞后产业的发展,引导人才向术些薄弱产业集聚,从而使城市经济环境发展得更好。
(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自然和社会生活环境。
城市应进一步改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活环境,给人们提供更舒适安全、高效便利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这样才能使人们安居乐业,吸引更多人才。首先,城市应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使人才在医疗、养老、事业及住房等方面无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地工作,以此增强人才在城市聚集的稳定性,减少人才流动成本。另外,城市还应该进一步完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城市要为人才创建最更方便的交通环境,使人们出行更便捷,提高工作效率,还应该减少各种类型的污染,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使人才可以生活在健康的环境中。还有,城市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激励功能,给素质能力较强的人才提供便利的生活工作环境,以此增强城市集聚人才的能力,使城市聚集人才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三)优化政府制度环境,促进人才聚集。
首先,城市要营造人才聚集的宜居环境就要改善人才聚集效应的制度环境,加强对人才工作的人才调控,调整当前的人才身份管理制度,防止人才的大量流失,增强人才在区域工作的稳定性。其次,应完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进一步规范化管理人才,使人才流动更趋向于秩序化,促进人才的聚集。再次,政府部门应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对人才的服务水平,对于特殊的人才还可以开通绿色服务通道,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最后,政府应该建立起信息资源网络平台,让人们及时准确地了解城市发展现状,为人才提供更多的信息公共资源。
(四)城市要加大对现代科技的投入,建设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城市发展应该扩大科技投入资金的来源渠道,政府要加大对科技资金的拨款,通过发行股票、基金及证坏刃问轿人才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另外,应该鼓励建设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就业。
(五)充分发挥人才集聚效应,促进城市环境发展。
城市发展中要充分认识到城市环境与人才聚集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才聚集效应,让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在城市内进行交流、融合,以此完善人才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使人才聚集度继续提升,这样才能促进城市人才资源的活力和竞争力,从而促进城市环境的发展增强城市内聚力和外引力,使人才聚集与城市环境发展相互作用,使二者共同发展。
结语
现阶段,面对我国城市宜居环境存在着城市规模急剧膨胀,资源紧张及市民之间的人情日益冷漠,缺乏对居住城市的认同感、安全感和归属感,并且城市建设缺乏创新性等问题,我国城市要想营造吸引人才聚集的宜居环境,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就要分析的影响人才集聚的城市环境因素,其中包括人口环境、经济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生活环境及制度环境,还应该研究人才集聚的环境动力及城市环境与人才集聚的互动关系,最后通过加快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自然和社会生活环境,优化政府制度环境,以及把握人才集聚效应等措施优化人才聚集的城市宜居环境。
参考文献:
[1]张霞,王林雪.高新区人力资源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糊综合评价[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123-128.
[2]季小立,龚传洲.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中的人才集聚机制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0,(4):73-77.
[3]张同全,王乐杰.我国制造业基地人才集聚效应评价――基于三大制造业基地的比较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11):64-71.
[4]廖建桥,黄书毅,刘智强.中国区域人才集聚合理性及其评价――中美500强企业地区分布的对比视角[J].经济管理,2007,(19):76-81.
人才济济成就范文5
关键词 建工专业;核心岗位能力;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21-120-02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不仅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需求的提高,建筑业持续大发展,迅速扩大了对建筑技术人才的总量需求,职业教育资源的短缺和行业准入制度的不完善,建筑业人才素质偏低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围绕如何提高建筑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面对东北地区气候鲜明的地域特点、建筑施工专业技术复杂性高和建筑施工约束因素多变等特点,结合职业教育技术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提出了核心职业岗位能力人才培养模式,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行了有益地探索。
1 核心职业岗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依据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构成人才培养系统诸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及其运作流程的范式,是可供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操作的既简约又完整的实施方案。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采用的“核心岗位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黑龙江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建筑施工行业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如施工员、造价员、内业员、监理员等)的客观要求,在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确定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借鉴教学改革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充分考虑学院基本条件和学生基本素质,对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的深化改革。通过调研和实践专家访谈,分析学生未来从事职业岗位的要求,归纳总结典型工作任务。依据培养目标和典型工程任务开发课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积极创设仿真的学习情境,选择工学结合一体化的培养途径并予以实施。
2 核心职业岗位人才培养能力的内容
一般的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的综合能力,职业能力同时也是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前提和必备条件。根据高校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专家访谈和社会调研,可以将建筑工程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划分成为一般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2.1 一般职业的能力
一般职业的能力是指自身发展和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正确认识社会、判别真伪、美丑与善恶的基本能力,较好的团结协作、处理公共关系的能力,较强的自学能力等从事职业活动普遍需要的各项能力。对于一般职业能力,可以通过政治理论课、日常思想教育与管理、公选课、课程教学实施、实践性教学、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来进行培养。
2.2 专业的能力
专业的能力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建筑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具备现代工程核心意识,能将工程实际问题置于科学、经济、政治、文化、法律、伦理道德和自然环境下仔细思考和缜密处理;具备熟悉和审核建筑工程施工图纸和施工技术相关文件,能组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和指导现场施工的初步专业能力;能够编制施工阻止技术方案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能力;能够编制建筑工程概预算和施工现场的预算、决算、具备工程项目招投标报价能力;具备分析和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预防、分析处理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能力;具备管理工程施工合同、编制工程招标方案投标文件和进行施工索赔的能力;具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初步能力;具备建筑工程建筑与结构设计的初步能力;具备编制计划、总结、论文、说明书、报告、公文、合同等应用文的基本写作能力和用计算机处理文字表格的能力。专业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的一般教学、课内做的各项实验、实训、现场操作、指导性质的课内设计、校外的生产实训等环节来进行综合培养。
2.3 综合职业能力
综合职业能力主要是目前国际上注重培养的“关键能力”,指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包括专业能力培养、方法能力培养、社会能力培养和个人能力培养。
专业能力在三个方面体现:一方面是计算机应用能力;二是运用数学和测量方法的能力;三是运用外语进行技术问题解决和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
方法能力是指收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能够制定工作计划、进行决策和现场操作的能力;能够进行自我评价并且能接受他人评价,并且能够吸取相关的经验教训。
社会能力就是指团队协作的能力、进行人与人间的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在工作中能够和工作伙伴完成相互协作的任务,公平的对待每位合作者,能进行事物的判断,这是岗位胜任和在工作中开拓进取的重要条件。
个人能力主要是指复合型的人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不断的改革和深入、法制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人的社会责任心和诚信将越来越被重视,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会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赞赏,勤奋工作、认真负责、高尚的职业人格会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职业综合能力是无法通过单纯的某一门课程的教学来实现,主要通过日常的思想教育和管理、良好的班风校风建设、丰富的课外社团活动、适宜的心理辅导、三育人活动的开展,结合改革课程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自觉加强职业综合能力的养成,通过改革考评方法,特别是日常行为和思想品德实践进行量化考核,对综合职业能力进行量化测评,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
3 核心职业岗位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措施
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给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源素质的整体变化促使高职教育不断变革,职业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又为高职教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核心职业岗位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在社会调研、职业分析、课程设置、课程开设和评价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在缓解行业人才紧张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职业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的持续培养。
3.1 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格
通过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和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了解用人单位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职责、任务、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要求,听取社会各界对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意见,积极汲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借鉴兄弟院校的教改经验,结合职业资格认证对专业技术岗位的要求,确定可操作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3.2 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根据社会调研结果和实践专家访谈会成果,对建筑行业进行细致的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共研究和分析了施工员等11个技术员级岗位、测量放线工等36个技术工岗位的职业能力,考虑建筑技术的发展和技术人才职业能力成长的规律,归纳总结出16个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出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3.3 关注学校的隐性教育
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成就不仅仅取决于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优良品质、自觉学习的习惯、社会沟通能力和方法能力等职业基本素质的养成。在核心职业岗位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注重学生未来工作必备基本素质的培养,充分考虑院校的隐性培养作用,通过课程教学引导、校园文化熏陶、第二课堂的拓展和企业文化影响,使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生涯,形成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基本素质。
3.4 加大教学方法改革力度
把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试考核方法作为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自始至终坚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效设计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积极采用案例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学徒教学法、顶岗实训法等教学方法,改变结果性考核方法为过程性评价,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5 注意吸纳相关科研成果
组织广大教师开展教育思想研究和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积极探索并逐步确定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教育思想体系,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研成果指导改革实践并贯穿核心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改革的全过程。
我院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经过近四年的核心职业岗位能力人才培养实践,将隐性教育纳入了课程教学体系,优化了课程体系的设置,有益地促进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使本专业近几年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出现了供不应求的良好的就业局面,在我省获得了良好的办学声誉。
参考文献
[1]杨晓华.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05,04.
人才济济成就范文6
【关键词】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全球化不断发展,广播电视工程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应用越来越多。我国未来将需要更多的工程技术人才。但由于目前广播电视工程还只是一个新兴学科,各方面还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这就给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带来了一些特殊的问题和困难。
1.工程技术人才的内涵
目前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主要是三个层次的:领导管理层、技术支持层以及应用操作层。领导管理层地要求是最高的,要求管理者熟练掌握电子业务,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广播电视工程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此需要管理者具备一些基本的工程知识,并且至少掌握一个行业的工程模式,以便更好的管理企业。
技术支持层要求技术人员要熟练掌握电子工程技术,了解电子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向,懂得运用和实施电子工程技术。这层次地工作人员主要是从事一些技术方面的工作,进行网络的开发管理,制作网页等等。
应用操作层是整个广播电视工程领域中最为广泛的一层,这层的工作者只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工程知识即可,懂得利用电子善舞可以达到什么目的,懂得利用广播电视工程为自身服务,因此他们不需要对广播电视工程有很深的了解,只需要知道在广播电视工程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广播电视工程活动即可。
2.加强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广播电视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决定了工程技术人才也必须是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我们在进行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时必须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需求以不同的标准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这样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不同需求,也促进广播电视工程的快速健康发展,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工程技术人才进行培养:
首先,对于人才培养时的课程要有一个统一的设置标准。由于广播电视工程是一个涉及到很多学科的综合体,因此不能将它简单地归为计算机学科,或者将它视为市场营销或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二级学科。广播电视工程贸易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其人才的培养方案不能再笼统地用市场营销或者国际贸易等的标准,而应该进行重新的设置和规划,设立一个统一的标准,促进广播电视工程教育的规范化进行,加大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其次,对于培养的人才应该进行一个统筹的管理。由于广播电视工程是一个全新的学科,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政府在加大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时必须建立一个统筹的规划,根据广播电视工程的实际发展和应用状况来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要注重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的相结合,从而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技术人才。
第三,对于培训的电子技术人员要进行分类。广播电视工程作为我国经济活动的一个发展趋势,因此需要人们不同程度地接触和了解广播电视工程知识,为此,我们就需要对广播电视工程培训人员进行一个分类,以帮助他们不同程度地掌握广播电视工程知识。电子技术人员可以分为专业的IT人才,普通学生以及普通老百姓,对于那些专门从事广播电视工程的人员,我们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帮助他们熟练地掌握广播电视工程的有关知识,进行一些营销和国际贸易的知识培训,并且加强对计算机网络及一些电子交易的培训,将他们培养为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对于普通学生,除了要培训一些广播电视工程的知识还需要注重其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普通老百姓则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对于基本的广播电视工程知识进行普及,方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最后,要注重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我们在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时必须充分发挥高校的作用,在高校中设置广播电视工程专业并且不断完善课程设置。政府可以加大对高校的投入,帮助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使学生在校园里充分了解到广播电视工程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操作规范。另外,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必须要注重课外实践和第二课堂的开展,帮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另外,我们要与一些企业加强合作,建立一些企业与高校的合作项目,使学生能够接触到一些广播电视工程的实践活动,加深巩固所学知识。在对工程技术人才进行培养时我们还需要对那些培养机构进行监督管理,以保证广播电视工程教学活动的顺利有效进行。
广播电视工程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必须加强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在进行培养方案的制定时我们必须严格按照标准,遵照广播电视工程的实际发展情况,培养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朱隽.络明网络(中国)有限公司,建设三网合一的广播电视网[N].计算机世界,2003.
[2]滕志猛,凌东胜,项曙明.云南省广播电视网数据交换平台的解析[A].2001国际有线电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
[3]林如俭,胡斌,宋英雄,李迎春.光纤到楼(FTTB)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必由之路[A].2009国际传输与覆盖研讨会论文集[C].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