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文学作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近代文学作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近代文学作品范文1

关于近代文学的宏观研究,以往由于我们特别强调意识形态的规范化要求和传统研究习惯的沿袭,大多拥挤在政治——历史研究的狭窄视点上,缺少更宽阔的视野和创新的学术意识。80年代中后期以来,历史——文化的研究方法随着新批评方法的倡导和文化学研究的深入,已为越来越多的文学研究者所接受。郭延礼先生及时吸取了学术界新的研究方法,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与冲撞的背景考察近代文学的发生和发展,与以往近代文学的宏观研究相比,显示了独特的视角。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化,既有政治、经济的变化,又有文化的变化,而对于近代文学的生成来说,文化因素似乎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郭先生由此入手,把握住了近代文学变动的历史特征和深层原因。他一方面肯定了近代文学的发生和发展与近代中国社会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变动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又深入探讨了后西方文化的不断输入对近代文学的形成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由此重新梳理了近代文学的发展脉络,评价了近代文学的性质和特征。郭先生指出:近代文学的形成,除了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促动外,还在于作家一种具有近代特征的理性精神的形成。这种理性精神主要表现为对于封建社会结构及其意识形态价值的怀疑与否定,对以科学和民主为核心的西方文化价值的认可与引进。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运动中的“吸彼欧美人之灵魂,淬我国民之志”,再到五四的“德先生”、“赛先生”两大口号的提出,这种近性精神的不断觉醒与形成过程,正是中国近代文学由表层逐步向深层发展,直至推动中国文学实现彻底变革的过程。因此,由这种文化变动原因而形成的近代文学的性质,就不仅只是以往被人们确认的单纯的反帝反封建的性质,它更有着深层的社会文化心理的性质,并且具有着由这一性质而构成的特征。

郭先生特别强调,整个近代文学的发展体现了“一个大变动时代的蜕变过程”。“变”,是近代文学主要的特点。近代文学体现了近代作家鲜明的革新意识和时代意识,体现了近代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个性意识的追求和民主观念的形成,体现了近代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嬗变。这一切都是由于文化结构变化的结果。从这里可以看出,自觉的文化意识和历史——文化研究方法的运用,使郭先生能够更为准确而深入地把握住了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特点,也使他这部著作无论是就宏观视野还是微观评价而言,都具有独特的理论风格和个人建树。

在宏观结构上,这部著作显示了极为宽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研究兴趣。不仅对以往近代文学研究中被作为重点的研究对象,郭先生又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力图给以新的评价,而.且有许多以往不被人们所重视的研究对象他也给予了重新发掘。这部著作涉及的文学现象有着非常广阔的内容,这是本书不同于以往同类著作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因此,在这部近代文学发展史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主潮文学发展的面目,如资产阶级启蒙文学、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文学、资产阶级革命文学,也可以了解到非主潮文学发展的轨迹,如桐城派古文、宋诗运动、鸳鸯蝴蝶派文学等,既可以看到构成中国文学主体的汉民族文学的成就,也可以了解到属于中国文学总体成分的各少数民族文学的风貌;既可以看到文学创作的发展过程,也可以了解到伴随文学创作一起发展的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脉络。同时,出于从中文化交流的背景下考察近代文学发展流变的目的,本书还特别着意于对翻译文学的梳理与评介,这是为一般的文学史研究者所往往忽略的。

转贴于 为了发掘近代文学本来应有的瑰丽丰富的思想艺术遗产,郭先生有意识地贯彻了一种历史还原意识。这点既表现为该书容纳对象的广阔性和丰富性,又表现为作者那时时处处注重从史实出发、不苛同于定论、不盲目附和前人的史家眼光。郭先生正是本着这样一种精神,在长期的研究实践中准备了丰富而翔实的资料,由此抉微探幽,发掘了近代文学发展中许多重要的历史事实,并对许多重要的文学现象和理论问题提出了独到的看法,可以说是郭先生对近代文学宏观研究的一个重要贡献。

郭先生在评论具体作家和文学流派时,本着价值重估的原则,进行了新的评价。特别是对于过去文学史家持批判或否定态度的文学流派(如宋诗派、同光体、桐城派、鸳鸯蝴蝶派)和作家 (如金和、王闿运、陈三立、等)身上表现得尤为鲜明。

郭先生的这部《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同以往同类著作相比,还有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在宏观梳理文学现象、概括文学规律的基础上,特别注重从微观的角度对具体的创作现象和作品进行细致、深入的内部研究。美国文学理论批评家韦勒克说过:“文学研究的合情合理的出发点是解释和分析作品本身。无论怎么说,毕竟只有作品能够判断我们对作家的生平、社会环境及其文学创作的全过程所产生的兴趣是否正确。然而,奇怪的是,过去的文学史却过分地关注文学的背景,对于作品本身的分析极不重视,反而把大量的精力消耗在对环境及背景的研究上”。韦勒克所批评的这种现象同我们以往的许多文学史研究颇有近似之处。其实,文学史的研究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把文学的发展仅仅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衍生物加以看待,是一种研究思维的僵固,它只能造成文学史模式的单一化。真正从内部研究入手,探讨文学发展的内在机制和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对于我们的文学史研究尤其是近代文学史研究来说,还是一个尚待认真开发的领域。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会明白郭先生的这部著作在这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的重大意义。

这部著作在作品内部研究方面的成就还表现在郭先生尤为注意从审美鉴赏的角度分析与评判文学作品,同时注意融入美学理论和专业技术理论,不流于一般的印象式的分析,不以作品思想内容的价值取代其艺术的价值。这样的作品分析令人感到有深度、有新意,超越了干巴巴的说教,还文学以丰满的血肉。如在评价徐枕亚的《玉梨魂》时,郭先生特意分析了这部被视为鸳鸯蝴蝶派领衔之作的长篇小说的文体特征,指出这部小说“凡叙事、对话和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大多是用这种富有弹性和表现力的文言”,“虽中间杂有骈句,但文字流畅,对仗自然,富有表现力”,描写人物的个性和情感“真实而细腻”,这样的文字既不同于有人所批评的“空泛、肉麻、无病”,也不同于一般公认的鸳鸯蝴蝶派作品的那种堆砌词藻、滥用套语、“随处牵强”、“俱失生气”的语言现象。因此,郭先生得出结论说:对鸳鸯蝴蝶派的创作也应有区别地、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不应单从既定观念出发一概而论。

近代文学作品范文2

关键词:多媒介;文学传播;互文阅读

一、多媒介文学传播

最早的文学传播方式为口传的方式,而口传受记忆以及准确性等方面的影响,导致传播的范围有限,而且仅限于一些篇幅比较短的诗词歌赋。而竹简和丝绸本身价格昂贵,很多人都难以支付高额的成本。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文学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近代文学的传播开始利用杂志、报刊等进行传播,文学的传播范围不断的扩大,受益面也越来越大。而数字媒体的到来,使得文学传播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为文学的传播呈现出新的传播特点[1]。特别是互联网媒介传播,使得文学的存储和传输更便捷,而且成本低,不会占用空间。但是互联网媒介传播中审查难度比较大,不仅有文学精品也包括一些平凡和低劣的习作,因此互联网媒介虽然扩大传播途径,但是也使一些低劣之作混入其中。此外电视、互联网等文学传播途径打破传统文字传播的单一方式,可以通过动态的图片以及声音等进行文学传播,进一步扩大文学的影响力。电视、广播以及互联网等新媒介的出现使得文学作品呈现的形式发生巨大的变化,文学形式不断的更新和涌现,而新媒体的出现是否会使旧媒介的发展受到限制呢?通过大量的事实证明,电子、数字媒介的出现,并没有使书籍、杂志等媒介完全消失,而是以一种共存的形式存在。此外,新旧媒介互相补充和转化,数字化的发展使得各种媒介都可以进行互相转换,文学内容的可塑性更强。新旧媒介的转换使得文学传播途径更合理、便捷。当前文学传播中多媒介传播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在数字媒介的带动下其他传媒也获得巨大的发展,重获新的发展活力和生机,这也体现出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趋势[2]。多媒体传播和发展使得文学传播进入春天,而不同传播媒介的传播作用不同。必须要明确不同媒介间的差异,了解文学的内涵,使文学传播更合理。最理想的文学传播方式应该是长久的传播方式,包括时间和空间上的长久。而文学的长久传播需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同时从读者是否能够读懂方面来看,并不需要一味的迎合读者的口味,比如很多经典的著作初读生涩难懂,但是却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实现长久传播的效果。此外,文学作品的灵魂是作品本身的情感性和思想性,这样的文学作品才是可以获得长久传播的基础。

二、互文阅读

多媒介文学传播使得文学艺术不再是与生活脱离的,高高在上的艺术形式,而是社会的一种产物,与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艺术从实用主义方面理解,可以作为一种经验,是通过人与自然间环境的作用和交涉形成的。而经验并非是静态的知识状态,而是可以根据自身机体构造形成的一种动态形式。由于环境的变化到集体的反应和活动,使得生物不断的接受和感受自身的行动结果。而动作与感受间关系则可以理解为经验。从受众角度发展的情况来看,多媒介文学传播过程中,对阅读的接受形式非常简单和清晰,在阅读文化构建中也能够反映出这点内容,同时凸显出互文阅读的重要作用。从互文性理论的分析来看,所有文学作品形式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文本间互相联系和参考,逐渐形成一张巨大的文学网络[3]。互文概念中文学写作需要作为一个坐标体系,能够进行横纵向的发展。对一个文本的理解,不能仅从文本自身考虑,还需要结合其他相关的文本进行分析。多媒介文学传播中,互文阅读方式的种类比较多。包括语言与图像,广告与文学等方面的互文。影视以及网络等传播媒介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搬上大荧幕,文学读图形式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种情况下使众多学者开始担心文字阅读会被取代,而针对这种情况主要的解决对策为互文阅读。对于相同类型的文本,可以结合语言和图像文本进行参照阅读。图像文本为读者提供更直观、形象的阅读形式,有利于读者对阅读内容的接受。但是图像文本阅读却无法体现出语言阅读的韵味,因此通过互文阅读方式有利于使不同阅读形式相互促进和发展,发挥各自的优势为读者提供更合理的阅读方式。

近代文学作品范文3

关键词: 职业技术院校 大学语文 教学体会

根据教育部对大学语文的定位,“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由此可见,在普通高校中语文课的教学与中学时的教学有着明显的不同,同时与文学专业的文学课的教学也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职业技术院校中“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向学生传授现代汉语言文字知识;2.培养学生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4.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具体讲授这门课时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达到以上目标的。

一、汉语言文字知识的讲授――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

作为大学生,关于汉语言文字知识(如语音、语调、字词的构成、修辞、句法等)在中学里绝大部分已经接触到了。有人觉得汉语言文字知识在大学里没有讲授的必要了,我觉得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其实有些知识在中学阶段学生们是学过了,但是,学得很肤浅,许多内容都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这一阶段不仅要讲授其是什么,而且要回答为什么,让学生们真正懂得这些知识,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

二、文学作品的导读――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能力

1.文学史的概述

每个单元的讲授都先从文学史的概述讲起,勾勒出时代轮廓,使学生对这一时期的文学的状况有一个总体了解。以史带文,用史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贯穿起来,形成知识系统。我们主要讲授了先秦文学概述、汉魏六朝文学概述、隋唐五代文学概述、宋元文学概述、明清代文学及近代文学概述、现代文学概述、当代文学概述、外国文学概述。通过这些介绍,勾勒出时代的轮廓,学生们对中外整个文学发展的历史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一个比较清晰的整体印象,从而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社会视野。文学史的概述讲完之后,再进入作品的选讲。

2.文学作品的选讲

由于大学语文这门课存在着课时少和内容多这一对矛盾,我们不可能把教材中所列举的每一课作为重点来详细讲解,而只能选一些典范作品来讲读,演示分析,让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技巧,最终达到让学生掌握不同体裁的作品的赏析技巧,学会自己分析。如:我们主要选讲了《先秦诸子语录》、《陈情表》、《将进酒》、《前赤壁赋》、《醉花阴》、《红楼梦・宝玉挨打》、《孤独者》、《再别康桥》、《哈姆莱特》等名篇。通过这些名篇的讲授,学生们懂得了不同体裁的文章的写作技巧以及赏析技巧。诗歌:分析其独特的意象和优美的意境以及作者抒发的感情;散文:分析其取材的特色和感情的抒写以及形神关系,体味形散而神不散的文体特点;小说: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背景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中的思想内涵;戏剧:分析其在体式、台词等方面的技巧,体会不同国别、不同派别的戏剧的各自特色。掌握了这些赏析技巧之后,学生可以自己运用这些技巧对不同国别、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作品加以赏析,从而使自己的分析鉴赏能力不断提高。作品选讲完之后,再以总结的方式简述这一时期的文学的历史概况,以明确所学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从而加深对作品意义的理解。

三、应用写作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于写作的一些基本知识(如:主题、选材、结构、语言等)在中学阶段已经涉及到了。还有,一些常用的基本文体(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在中学时也训练得很多,对于这些文体的基本写作技巧学生们也基本掌握了。因此,我觉得考虑到学生的毕业以及毕业后的工作需要,应用写作的训练应侧重在常用应用文和科技论文的写作。

1.常用应用文的写作

常用应用文包括计划、总结、合同、简报、广告、求职信、申请书、消息、通讯等。对于这些文体,先要把它们的相对固定的写作格式讲清楚,让学生们对其写作理论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当然,应用文最关键的是要学生自己操作,要求学生们能够写出比较规范的文章。因此,学生们的实践是至关重要的,要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练习,然后教师要反复修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直至能写出符合规范为止。

2.科技论文的写作

科技论文是向读者介绍自己在某方面的科研成果而写成的文章。这类文章在写作上与一般文章有一定的共性,但又有其自身的特色。而且对绝大部分同学来说,科技论文是陌生的,不懂科技论文应如何写作、如何表现,这些都应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部分。如:科技论文一般由标题、作者姓名、摘要、关键词、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等部分组成。这些最基本的都应该让学生掌握。

以上这三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互相沟通的。由于一学期的大学语文的课时较少,在具体讲授时,我们侧重在文学作品的选讲,经过一学期的讲授学生们普遍感觉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有所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至于应用文的写作,我们开设了科技应用文写作的选修课,这将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四、结合职业技术院校的特点,注重语文教学的实践性

职业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应用教学,注重素质培养。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就直接步入社会从事社会实践工作,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所以,职业学校尤其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语文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来实现语文教学的实践性:1.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2.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3.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总之,职业技术院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在大学语文课的教学中,注重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注重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充分发挥语文这门课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安威.经典专书研习――大学语文建设的另一条出路[J].当代教育论坛,2008.2.

近代文学作品范文4

1对美的追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生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耽美文学与其他同志小说相比,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都被刻画得更为唯美、浪漫、细腻,它从女性的审美和情感触动点来描述一种可望不可即的恋爱状态。两美型男性之间的爱情,被塑造成一种有悖于传统伦理但又美好纯粹的让人同情和向往的恋情。”这对于女性读者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符合女性读者那种细腻柔和,易伤感,追求完美的心态。对于文中的男主人公,其美型的外表符合了女性读者的视觉审美追求;对于文中故事情节,其婉转,浪漫,唯美,也符合女性对于完美恋爱的一种追求。再者,耽美文学中的语言也是打动女性的一方面,繁复的修辞,华丽的辞藻,如沐春风的语言感受使女性对于耽美文学有着执着的偏爱。另外,耽美文学不仅有柔和的浪漫之美,在其作品中还含有一种绝望美。绝望破碎的美往往是最能打动女人的。比如之前流行的韩剧《蓝色生死恋》、《对不起,我爱你》等影视作品,都是在赚足了女性观众的眼泪后受到了极力的追捧,从而大红大紫,至今仍被女性观众奉为经典。再如现在兴起的新锐作家郭敬明,其作品大多以绝望的悲剧恋情为主,像《梦里花落知多少》、《悲伤逆流成河》、《迷藏》等,也都是用撕心裂肺的痛楚爱情打动女性读者,获得可观的销量。对于同人女对美的追求,“李银河老师在《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中提到同人女是一种基于本能的好恶来判断BL作品,标准就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是不是美型或者没有魅力,同人女所接受的其实并不是同性恋,而是”两个美男子之间的爱“外形要求是第一位的,对于BL的理解基本属于柏拉图式:灵魂之爱高于肉体之爱,一个人在另一个身上追求的不是他失去的一半,而是同他的灵魂相连的真理”。同人女对于耽美文学的沉迷与喜爱并不是单纯的外形追求,虽然外形占了一大部分的原因,但是在浅层次的现象之下还有这深刻的情感因素,女人内心深处总有一种对于悲剧的怜悯之情,因此总因悲剧剧情而触发内心情感,这种情感越是悲伤痛心就越让人执着其中。

2对现实的反叛

同人女群体大多集中于80、90后,这些女生现在大多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呵护,关注,同时也受到了来自家长,老师等人的严加管制。女处于青春期的生们,心中充满了懵懂的情绪,不安的躁动。因为在初高中时代,“恋爱”是个禁词,是危险的,是家长和老师强烈压制的。而处于青春期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反叛心理,越是被禁止的东西就越想窥视一下究竟,使自己内心的窥秘欲得到满足。耽美文学中的男同性恋故事便满足了同人女们的这种心理。其实,她们自己很明白,男同性恋是被社会不齿的,是违反自然规律的,是违背伦理道德的,但正是这样一种现实生活中的反面题材才对同人女们有更大的吸引力,这种“禁忌的快乐”何尝不是同人女们对现实生活的反叛,对伦理道德的挣脱,对被束缚着的自己的一种逃避与反抗呢?

3女权主义的兴起

80、90后的人们不仅具有反叛的性格,更具有很强的独立意识,而以此为主力的同人女更是一群有着强烈女权主义的读者。过去的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大多是脆弱的,她们的情感不堪一击,她们需要一个英雄来依靠。作者们大都以男人为中心来定义作品中的完美女主角,传统话语中的女性美,如温柔善良、美丽大方,也都是被贬低,被弱化。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女主角大多柔弱,要依靠英雄拯救,女人的存在意义完全依赖于男人的掌握。有强烈女权意识的同人女们开创了自己的文学领地———耽美文学。在耽美作品中,男性也被赋予了传统女性的因素。“柔美,纤细”等特征可以从两位男主角中一方身上看到。自古都以“红颜祸水”来形容女子,而在耽美文学中,男性也可成为“祸水”,这不得不说是对过去女子偏颇定义的一种抗争。文中的男主角有着美人般的外表,有着一切完美女性所具有的特质,只是性别为男。也许有许多人会说,这岂不是人妖主角。但对于女性读者来说,这在本质上也是男人,是女权主义胜利的体现。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耽美男主角都有女性特质,也有部分的作品是两个纯男人的爱恋。他们之所以相爱并不是因为对方具有女性美,而是因为对方有着吸引自己的特质,而这种特质是带有阳刚男子气概的。作为女性读者,喜欢这类耽美文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主人公为两个男性,其中的恋情完全不涉及女性,女性读者可以作为完全置身其外的第三人来阅读作品。没有传统文学作品中女主人公的情感纠结,女性不会在感情中出现,更不会受到任何情感上的创伤。两个男人的爱情不论是喜也好,是悲也罢,残缺或完满都无关女性,因此,女权主义的发展促使同人女们爱上了耽美文,沉迷于无关乎己的男男之恋。这也说明了耽美文的流行不仅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下的产物,也是女权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产物。

4社会性解放的促成

近代文学作品范文5

文本(text)的意义在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大致经历了四种变迁:从早期以文本指称作品,到新批评视文本为独立自足的有机体,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法国“原样派”(Tel quel)提倡的开放、不定和自我解构的空间,直至后结构主义思潮中所形成的与其他社会意指系统相关联的互文性。“原样派”自20世纪60年代成立直至1983年解散,是法国理论界的一个重要流派。法国当代著名符号学家和文学批评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JuliaKristeva)作为该流派的成员,成为后结构主义文学文本理论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她的文本理论涉及西方主要文化理论,并影响了文学批评中许多问题的讨论。在纷繁冗杂的后结构主义文本论潮中,克里斯蒂娃独树一帜,始终强调语言和文本的变化性与发展性。Megan将克里斯蒂娃研究方法的独到之处归纳为三点:严格而多元的跨学科研究、“文本”被视为一个深受其他文本影响的动态“过程”、批评话语研究中的理论自觉性。可见,文本理论是克里斯蒂娃理论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它既受到其符号学理论的影响,也吸收心理分析及主体理论的精髓。文本不再是结构主义者眼中静态、抽象、狭隘的概念,而是动态、多元、互文的意指过程。与此同时,文学文本的阐释需要的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渐次递进过程:辨析语言、体察结构、文本间的联系。本文即以文本为线索,从这渐次递进的三个方面探讨克里斯蒂娃文本理论的独特性。

一、辨析语言:从日常语言到诗歌语言

克里斯蒂娃早期研究的知识背景包括、形式主义和黑格尔哲学,这样的知识背景使她不仅能够很快地接受结构主义,而且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运用和改造结构主义。结构主义诗学的研究对象并不是具体的文学作品,而是文学话语的抽象性质,这样的研究完全忽略了文本的主体性与历史性。克里斯蒂娃的文本理论则是一种超语言学的研究,她所研究的符号学不是完全包含、容纳在语言学内部,而是提出了既和语言学重叠又超出语言学的内容,因此被命名为超语言学(trans-linguistics)。在研究对象上,克里斯蒂娃首先选择了“文学文本”,这是因为“作为特殊的符号实践的文学,可以比其他实践更便于把握意义的生产”。因此,文学能够作为不可还原于规范的语言学对象加以考察……任何“文学文本”的生产性也都是可以考察的。围绕日常使用的语言与这种便于把握意义生产的文学文本的区别与联系,克里斯蒂娃首先对日常语言与文本语言进行了区分。

二、体察结构:言说主体理论

克里斯蒂娃关于文本结构的观点与其言说主体理论难脱干系,她试图在语言学和心理分析之间建立起联系,将语言学与主体性这两个研究领域合二为一。这种联结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形式主义语言学把作为先验自我行为的意义生产系统固定化和形式化,这样很容易把主体从历史、无意识和言说者自身中分离出去。在5符号学:关于符号分析的探究6中,克里斯蒂娃提出了“言说主体”概念,将其作为语言分析的主要对象。她的基本观点是,把语言理解为主体,把主体理解为语言过程的一个结果。在语言学方面,克里斯蒂娃深受同时代的语言学家本维尼斯特(Emile Benveniste)影响。本维尼斯特将语言引入实践,他的话语理论认为,索绪尔所说的“语言”,其自身并不存在,它只是规则系统和交流手段,而话语则是语言的具体运用。显然,这里已经不再承认索绪尔的“语言”“言语”的区分,而是提出了“语言”“话语”的新区分,这种研究注重的不再是对类型和层次的区分,而是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话语”之上。

三、文本之间的联系:互文性理论

克里斯蒂娃的“言说”主体作为语言分析的主要对象,是在5符号学:关于符号分析的探究6一文中提出的。她认为,对话是主体文本与接受文本之间永无休止的交换,由此另一个重要概念“互文性”得以成形。互文意味着此在文本与前在文本之间存在着可证实的文字术语或不可证实的精神意念上的多样联系,它是理解文本意义必然涉及的因素。文本的动态性是互文性的前提。互文性概念的提出,使原本仅仅被视为一个语言结构的文学作品变得生机盎然。“任何文本都是形形的引用拼贴而成的,一切文本无非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变形。”文本成为向文化环境与外部历史敞开的研究把对能指的欲望陈述转化为历史性客观法则的自发运动。

近代文学作品范文6

[关键词]:日本文学 教师 学生

日语作为当前中国高校外语教学中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语种,越来越受到各高校外语教学的重视。通常学生在进入三四年级的高年级学习阶段,许多高校都设置了日本文学史或日本文学鉴赏的相关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无疑在提高学生日语水平及扩大日本文学知识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不能忽视的是在学校课程设置及学生的知识接受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教师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学习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目前,各高校的日本文学课教师多为日语语言方向教师担当,教师本身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功底,这对指导学生准确的阅读及理解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是否仅有良好的外语功底,就一定能够把握文学的语言,理解透过语言作者要传达的信息,这是值得探讨的。朱光潜曾在「《美学文集》-谈文学中这样说过,文艺是根据现实世界而铸成另一超现实意向世界,一方面,它是现实人生的返照;一方面,也是现实人生的超脱。这句话充分反映了文学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既然文艺与现实世界有着这样密切的关系,那么作为日本文学课的教师就更不应该忽略文艺对认识客观现实世界的作用,透过文学这个窗口,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了解各个时期的日本社会,可以说是日本文学教师的又一使命。

所以,作为担当日本文学课的教师不能将关注的视点仅仅放在字面意义的解读。引导学生走入作家创作的意向世界,这才是文学课教师应该关注的。教师只关注对以往语法条目的复习及字,词,句的解读,这样的日本文学课,最终变成了另一堂精读课。

二、学生

学生是课堂上知识的接受者,在很大程度上,学生的接受程度左右了教师的授课范围及内容。如前文所示,目前各高校一般将日本文学课安排在大三或大四阶段,而前三年学生的学习主要集中在日语语言知识方面,积累了阅读文学作品的语言知识,但是对于文学课的要求绝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看过,读过,应该从更深远的意义上去领会文学世界表现得广阔世界,从而把握所学语言的国家的文化底蕴,这才是文学课课后应有的效果。原铁雄在其文章《文学教育与国语学》中这样说“文学的教育机能是什么,从结论上来说,是唤起读者在生活中积蓄的问题意识。以作品为媒介,将主观的真实性拔高为客观的真实性,从而使读者的问题意识大大发展的机能。”学生是读者,亦是特殊的读者。深刻到位地理解文学作品,是解决这种问题意识,并且将这种问题意识提高到一个更高层面的好机会。

当然,笔者在此并无意否定前三年学生学习语言知识付出的努力,但是既然有了日本文学课的设置,却依然只是以往单纯语言学习的延续,这似乎脱离了文学课设置的初衷。因为文学在社会存在中的特殊作用并不局限于艺术的再现功能,它能打破社会中根深蒂固的道德禁忌,改变陈旧的社会习俗,为新的道德准则的确立开辟道路,并逐渐为包括所有读者的社会舆论所认可,文学将与其他艺术与社会力量一起,同心协力将人类从自然,宗教,社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这种意义上来看,文学课的设置是语言学习之后的再升华。文字、语言只是文学存在的载体,一堂文学课是媒介,如何通过这个媒介,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养料,加深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认识,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是文学教师的使命,是上文学课学生的任务。

三、教材

目前,发行出版的日本文学教材种类繁多,笔者手头现有的就有6种。分别是:《插图本日本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日本文学史》(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简明日本近现代文学史》(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日本现代短篇名作赏析》(南开大学出版社),《日本近代文学》(南开大学出版社),《日本文学作品选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这还不包括一些与文学相关的边缘性教材,如《日语文学作品读解与翻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这些教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编年体文学史。如以上6种中的前3种。一类是名家名篇赏析,多以明治,昭和时期的作品为主。各高校在选用时,根据教师的教学目的主旨各有不同。笔者根据文学课授课的经验发现,由于学生以往仅仅专注于日语语言的学习,在讲到文学流派的产生,发展等文学史问题时,因为会牵扯日本历史,地理,文化的相关知识,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效果不佳。

相对于编年体文学流派的文学史教材,选取名家名篇的文学作品赏析类教材有趣味性强,学生易于接受的长处。笔者手头的这几本教材,在3本作品赏析类教材中,共同选取了《伊豆的》《鸟》等作品。这些作品都是明治,昭和时期的经典,但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兴趣不大。文学是社会学科中重要的一门研究课题,但同时文学亦是一门艺术。在传承以往优秀经典的基础上又与时代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发现带有时代气息的创新之处亦是欣赏文学作品的关键,忽视了这个关键,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文学的生命。在选编或选用教材的时候,不考虑当代的优秀新作品实在是舍近求远。

因此,关注今时今日的文学变化的动态,应该是编纂教材时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亦是教学中不应缺少的重要内容。同时,新时代的新作品也是今日接受各种渠道信息的学生的重要兴趣点。而遗憾的是,恰恰在这一点上,教材的欠缺反映的尤为明显。

四、教学及周边环境

教学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的环节。而教学行为的有效实施,依托的是教与学两方面的协调努力。对于文学作品,教师和学生都是读者。根据德国接受反应文论创始人姚斯的观点,阅读行为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初级审美阶段,二级反思性阐释阅读。三级历史的阅读视野。文学课的教学过程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本身就是一个阅读反思的过程。与其说像传统课程那样教师教,学生学,不如说是教师读,并告诉学生如何读,用教师对作品的背景知识的了解,启发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阅读,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逐步加深对作品的认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课。

教师以及学生如何充分地,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文学课的效果。正如本文中反复提到的那样,文学作为社会学科的社会性不容忽视,如果在文学课上不利用这些资源而单纯的黑板,讲台的传统式教学,可以说不符合文学课的学科规律,更加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对文学课的要求。

综上所述,如何上好一堂文学课,使学生受益,绝非易事。必须要遵守文学这门学科的客观规律,并且充分让这些客观规律发挥作用。与时代接轨,与社会接轨,将文学课上好,上活,这才是新时代的文学课。

参考文献:

[1]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2]傅道彬,于.文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

[3]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