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罚男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罚男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罚男生范文1

市场巡礼

目前,市场上的生发剂种类繁多,可分以下几类。

按生发剂的属性分 有国药准字批号的西药或中药,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如处方药保法止和非处方药养血生发胶囊;有省市级的卫妆准字批号的特殊化妆品,如索芙特生发易;有食字批号的食品或保健品,如某些内服的冲剂。

按生发剂的剂型分 若要说明生发剂的剂型,先要分清是内服还是外用。内服的有片剂、丸剂、冲剂、胶囊和口服液等;外用的有酊剂、洗剂、霜剂和水溶液等。属于卫妆准字批号的生发剂基本为外用品。

按生发剂的药理作用分 可分为①有促进血液循环作用的,如西药中含氯化三甲胺丁酸甲酯、维生素E及衍生物、长压定、倍他米松-17、维前列醇等;中药中含辣椒、斑螯、当归等。②含毛母细胞赋活剂的,如含有维生素A及衍生物、维生素B1,B2、泛酸钙、泛醇、对氨基苯甲酸、多种氨基酸和十五烷酸甘油酯等物质;中草药中含有欧亚小连翘、黄苓、大蒜、人参、胎盘等提取物,它们作为头发的营养成分,起到毛母细胞赋活剂作用。③抗雄性激素剂,如含有5-非那雄胺、雌二醇、黄体酮、螺旋内酯甾醇、啤酒花提取物等。

还有其他几种类别,如含可溶性胶原蛋白、甘油等成分的保湿剂;含加氢红没醇等成分的经皮吸收促进剂;含硫磺、维生素B6等成分的抗脂溢剂和含水杨酸及苯酚等成分的角质溶解剂。

消费指导

一、脱发的类型和表现

正常状态下,每个人平均每天脱落50~80根头发,而大多数是在梳头或洗头时脱落的,对此不必紧张。真正病理性的脱发,大多是不知不觉的,应引起重视。下面介绍常见的几种脱发类型。

1. 斑秃

斑秃俗称“鬼剃头”,是突然发生在头部的局限性斑状秃发。斑秃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精神过度紧张、劳累、免疫功能紊乱、血管紧张所致功能失调及遗传因素有关。斑秃患者常无自觉症状,往往被别人发现。患处表现为圆形、椭圆形的秃发斑,大小不一,数目可少可多。局部皮肤基本正常,无红肿等炎症。斑秃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的男女,病程可持续数月或数年,大多可自愈。新生的头发往往纤细柔软,呈白色或灰白色,类似汗毛,以后逐渐变粗变黑,最后恢复至正常。

2. 雄性激素源脱发

俗称“谢顶”,医学上又称早秃、男性秃发、脂溢性秃发、遗传性秃发和女性弥漫性秃发。此病多见20岁以后的男性,40岁左右男性的发病率约40%。本病主要因遗传因素和内分泌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秃发常从前额两角开始,逐渐向头顶延伸。头发逐渐变得稀少细软,最终头顶部毛发大部或全部脱落,但头后枕及双颞毛发依存,且毛发正常,头部毛发呈马蹄型外观。患者前额及头顶脱发区皮肤油腻光亮,残留少许细软毳毛,毛孔缩小并逐渐萎缩。患者的眉毛、胡须及其他毛发不受侵犯。一般在30岁左右脱况发展最快。

3.毛发枯燥或头皮屑增多性的脱发

毛发枯燥或头皮屑的增多,可引起头发的折断和脱落增加,抑制毛发的生长。

4.无须治疗,可自行恢复的脱发

并不是所有的脱发都需使用生发类产品。如分娩后体内激素水平下降,毛囊进入退行期,出现脱发,一般2~3个月后可恢复正常。另外,还有许多引起此类脱发的因素,如高热、手术创伤、某些药物、贫血、甲状腺疾病、营养不良、精神因素等,通常在去除诱发因素后,头发也能恢复正常。

5.头部皮肤病性秃发

头部皮肤病引起秃发,由多种原因导致毛囊、毛球和毛根破坏,使毛发不能再生,故表现为永久性秃发。常见细菌性感染的有头部化脓性毛囊炎、疖、痈;霉菌性感染的有头癣(黄癣)、脓癣;结核杆菌感染的有头部疣状皮肤结核、寻常狼疮;免疫性疾病的有头部盘状红斑狼疮、扁平苔藓、局限性硬皮病;外伤性如烫伤、烧伤、刀枪伤、暴力撕脱伤以及化学物品强酸或强碱等腐蚀伤而引起瘢痕性秃发;新生物性的有头部皮脂腺痣、疣状痣、基底细胞癌、鳞癌等肿瘤均可造成毛囊破坏,即使治愈后,遗留的瘢痕将导致永久性秃发,任何生发剂都不能使头发再生。

二、选用生发剂要对症

在防治各种脱发时,应针对不同类型的脱发,祛除可能的致病因素,正确选择相应的生发剂。

1.斑秃 可服用中西药和保健品。如中药养血生发胶囊、斑秃丸等,具有益气补肾、养血活血、减少秃发、促进毛发生长的功效。可服用西药B类维生素、泛酸钙、胱氨酸和微量元素及保健品,它们都有益于毛发生长。服药的同时,请配合使用外用型的含有促进血液循环或毛母细胞赋活剂的头发营养生发剂,以加速毛发生长。

2.雄性激素源脱发 应选择口服抗雄性激素的药物,如非那雄胺片、螺旋内酯等西药,以及清热利湿、养血生发的中药。外用的生发剂可选用含有米诺地尔成分的药品,它们可延长毛发生长周期、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促进毛发生长。

3.毛发枯燥或头皮屑增多性的脱发

含保湿营养成分的生发剂或洗护发用品,有利增强头发的柔韧性,减少头发的脱落。对头皮屑较厚的,可使用含溶解角质的水杨酸、苯酚的生发剂,并配合使用含煤焦油的洗发剂,如泽它,它们的联合使用可抑制并除去头皮屑;对干性头屑,可使用含杀菌去屑的生发剂和去屑止痒的洗护发用品;对油腻性头屑,可使用抗油脂的复方硫磺乳膏或希尔生洗护发用品。

三、购买指南

患者防治脱发的心情都十分迫切,但切忌有病乱投医、乱买药。防治脱发的生发剂和洗护用品种类繁多,患者要正确选择,应认识到至今没有一种生发剂可以包治各种类型的脱发。

属于国家药准批号的处方药,应由医生明确诊断、开具处方后使用。如购买非处方药(OTC)中的内服西药、中药和保健品等,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购应用。在自行选购各种外用的生发剂时,首先要了解该产品的适应证、使用方法、有效疗程时间和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例如许多外用生发剂主要通过对头部皮肤的局部刺激,引起秃发区皮肤的毛囊充血,从而改善局部区域的血液循环,增加毛囊营养,促进头发再生。如果患者不了解自己皮肤的耐受性,盲目使用,则可能引起头皮的接触性皮炎,严重的可引起全身过敏。

体罚男生范文2

关键词:民办高校;高等教育;河南省

河南省民办高等教育起步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是我国民办教育兴起最早的省市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了全国民办高等教育看河南现象,河南民办教育有着光辉的发展历史。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尽管河南省民办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但毋庸讳言,目前我省民办高等教育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

一、河南省民办高校面临的外部发展问题

1.传统观念影响颇深

由于人们对带“私有”、“民办”字眼事物的偏见和错误认知,往往将“私有”、“民办”机构等同于“不靠谱”、“坑人”组织,再加上个别民办高校在创办期的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和对民办机构缺少正面的宣传报道,致使社会对民办高校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走访调查过程中,发现95%以上的高考学生或者家长,填报高考志愿时,在同同等条件下,都会优先选择公立大家,在他们的眼里,民办大学是“学习差同学的集中营”、“宁上大专,不上三本”。由于可以看出,高校民办的社会地位比较低,公众的认可度低,民办高校的声誉和形象需要提升。

2.高教的适合高教的人群在递减

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高等教育适龄入学人口已经达到历史最高峰值并开始逐年减少,很多地方的民办高校日子越来越难过,甚至开始相继关门倒闭,作为全国人口大省、高考生源大省,近几年我省的民办高校虽然还没有感受到生源减少带来的影响,但是随着全国高教适龄人口逐年减少的趋势,我省民办高校将很快面临与其它省份一样因生源减少所带来的危机。

3.其它办学形式的不断挤压

随着生源的日益减少,民办高校将面临更为激励的竞争和挑战,不但有政府财政鼎力支持的国内公立大学、发展成熟的国外教育机构等办学形式的竞争和挑战,还有建立在IT 技术、互联网基础之上的远程教育、各级党校的学历教育形式等。

4.政府扶持政策不完备、不公平

一方面,对民办高校定位不合理。虽民办教育的地位已经从国家政策上得到确立,但民办高校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模糊定位却依然极大地限制了民办高校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在职称评定、课题申报、社会统筹等方面,学生在奖助学金申请、政策贷款、公务员考取等方面也有着不一样的待遇,使民办高校的吸引力下降,师资队伍不稳定,很难吸引优秀生源。

二、河南省民办高校发展面临的内部问题

1.资金来源单一

众所周知,教育经费是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费上的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就无从谈起。然而,目前我省的民办高校经费来源主要是学费收入、举办者再投入和接受捐赠等,在残酷的市场竞争背景下,办学成本逐年提高,再加上受政府政策、捐赠体制不健全、投资回报率等因素的影响,创办者的后续投入很谨慎,这种资金来源的单一性极大提高了其发生危机的风险。

2.师资结构不合理

学历上,以本科学历教师为主体,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严重不足,个别学校甚至没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职称上,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数过少,主要还是以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为主。年龄分布上,是典型的两头大,中间小,呈“哑铃状”结构,作为在高校发展过程中起着中间力量的中年教师,很缺乏。

3.教师队伍不稳定

民办高校目前被定位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然而,在实践中,民办学校的管理如同企业中的管理一样。一直在接受着与企业员工一样的身份待遇,这与他们心中所追求的“稳定、事业单位”当头的教师岗位相离甚远。另外,很多年青教师只所以选择民办高校,是因为他们中绝大多数仅仅把其作为其学历进一步提升的跳板,他们并没有将民办学校作为他们长期发展、干事业的终极追求。

4.专业结构不尽合理

受办学经费和专业人才队伍等因素的制约,相当一部分民办高校专业设置趋同,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突出,多为一些滞后于市场需要或者市场需求趋向饱和的科技含量不高的文史、经管类专业;而对于那些投资大、办学成本较高、社会紧缺、竞争力强的理工科类专业,则少有设置。

三、促进河南省民办高校快速发展的对策

(一)从外部来看

1.正面宣传民办高校教育的增强

对于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发展,对于国家以及社会的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加强民办院校高等教育的地位、形式、作用以及其做出的显著成绩的宣传是必不可少的,营造宽松的舆论氛围与和谐的社会环境,以提升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重塑民办高等教育的良好形象。

2.做好公办、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规划

鉴于当前各类教育机构不断涌现、生源逐年减少的事实,应对整个高等教育做好长期发展规划,界定好民办与公办高校战略上的不同定位、发展重点及培养目标,形成公办、民办错位竞争的格局。同时,应合理控制独立学院和纯民办高校二者间的发展比例,并且在政策层面保障二者同等的待遇,维护独立学院与纯民办高校之间公平竞争的环境,促使独立学院与纯民办高校相互竞争、共同提高。

3.给予民办高校适当经费扶持

就河南来说,民办高校办学经费方面一直是比较困难的地方,建议政府对于民办教育专项资金做大用活,在项目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对民办高校都要更加的重视,给予更多的扶持和激励。现在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省的做法都比较先进,现代公共治理方面可以多借鉴。对于民办高校适当比例补助方面,可以考虑在公共财政教育经费经常性预算中加以分配,这样更好的帮助民办高校客服资金难题,对办学条件改善也有所帮助。

4.加强对民办高校的监督与管理力度

鉴于当前少数民办高校出现办学行为失范及内部运作不透明,已给学校稳定和安全造成一定隐患的事实,对这部分学校派驻政府督导专员乃至实施财务监管,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但如果将派驻政府督导专员和实施财务监管作为一项普适性政策,这一做法的合法性和可行性是值得研究和论证的。

(二)从内部来看

1.转变办学观念

作为民办高校办学者或者领导者来说,首先应该明确一个观念,那就是教育投资的目的是重在育人,而非发财致富、赚大钱。其次,还需要根据市场竞争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学校定位、战略发展、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专业建设、人才引进、招生就业等方面结合地方或者区域实际进行长远规划,在办学实践中形成明确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最后,在面对社会一些对民办高校的偏见时,除呼吁政府和媒体给予政策扶持和正确的舆论引导外,关键在于民办高校自身的努力,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办学实力和水平,以实际行动树立在公众心中的良好形象。

2.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民办学校应充分发挥自己所具备的职能,有稳定学费收入的同时,也要对社会提供有偿服务、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投入市场、吸引社会捐赠、扩大银行信贷等,通过这些方式来增加本身资金来源。而这也涉及到资金风险,民办高校在整个筹措资金的过程中,也应该重视资金风险,提高自身警惕性,要有自知之明,不能盲目筹资,以免给学校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财务风险和负面影响。对于民办学校我国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其中部分杰出高校进行财政支持,这使得民办高校发展更加有保障,风险性和危机发生机率明显降低。

3.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加强民办高校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与培养,健全完善教师在职进修制度,切实加强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积极支持民办高校在职教师提升学历层次和教学水平。启动人才强校工程,围绕民办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从职称、年龄、来源、学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结构,从待遇、事业、福利、环境等多个方面为高层次人才的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4.进行学科建设,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学科发展是龙头,要广泛深入调研国内外民办高校的优秀办学经验,明确学科发展方向,打造优良师资队伍,逐步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构筑学科基地。此外,河南民办高校还要大力发挥自身市场嗅觉敏锐的特性,主动适应河南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优先发展与河南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形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河南民办高校重点学科和专业体系。

参考文献:

[1]游锐.我国民办高校的危机与发展对策[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

[2]樊继轩.转型时期河南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战略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12)

[3]孔德文.大众化背景下湖北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1)

[4]吴少伟,郑州华信学院发展战略研究[D]. 河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作者简介:

体罚男生范文3

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户平耕地面积小,分散零乱,不仅耕种和田间管理难度大,更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在效益低下的情况下,农民种粮积极性普遍不高。一是雇工工价高,农资价格上涨,种粮成本上升,效益下降,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农民对效益相对较高的经济作物的重视程度普遍更高,对种好粮食作物普遍缺乏兴趣和热情,物资和劳力投入下降趋势明显;三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和经商,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加之农业机械化发展滞后,导致粮食作物种“应付田”现象逐年增多;四是留守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老龄化问题突出,接受新鲜事物慢,致使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举步维艰。

部分区域的技术推广很难得到政府支持粮食生产作为政府来说本身就只有投入,没有直接的财政收入,而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又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投入,且工作难度大,尤其是部分技术人员对新技术、新品种不了解或了解不多,没有能力为领导当好参谋和指导农户,无法打造亮点。因此,部分技术人员根本就不能或很难争取到领导对粮食技术推广工作的支持和重视,自身也不能或很难有效开展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推广,久而久之就导致领导不满意、技术人员失去信心和农户不合作的尴尬局面,严重影响技术推广。

技术上主要存在四大问题

品种选择不当当前各项作物审定品种很多,不同品种都有相应的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多数农户对不同品种在密度、施肥、土壤类型、播栽期上都有一定差异的情况不了解或不够了解,造成品种选择不当的现象比较普遍,影响了品种增产潜力的发挥和平衡增产。

种植密度严重不足目前,就水稻而言,推广品种多为穗重型,即大穗型,但由于生产上栽插密度普遍偏稀,导致穗数不够,难以获得高产。我县多数区域的亩植窝数仅6000多窝,据多年试验,以大穗型品种为例,亩植6000窝时,一般亩产仅400kg左右(丈量面积),在此基础上每亩增加1000窝,亩产可增加25~50kg,以亩植1~1.2万窝时,产量最理想,亩产可达550~650kg。因此,目前我县水稻亩植窝数至少还可以增加4000窝,才能达到应有产量的最低要求。如我县2007年的水稻高产攻关田块,亩植1.25万窝,中稻亩产776kg,比大面积增产70%~80%,主要原因就是亩植窝数比大面积多1倍,亩有效穗比大面积多8万穗左右,穗着粒没有太大变化;同田的再生稻亩产也达268kg,比大面积增产1倍多,两季亩产达1044kg,突破了吨粮大关,中稻和两季亩产均创造了全市最高记录。2008~2011年,又在同田继续开展高产攻关,经省级专家现场验收,中稻亩产达到803.8~831.8kg,三次刷新川东南中稻亩产最高纪录;中稻+再生稻两季亩产达到1018.8~1137kg,都超过吨粮,其中,2010年中稻+再生稻两季亩产1137kg,还创造了四川省两季最高亩产纪录,再生稻亩产达到335kg,创川东南再生稻次适宜区最高纪录。充分说明当前我县大面积水稻生产的亩植窝数应逐步增加,方能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玉米、小麦等作物也普遍存在种植密度偏少的类似情况,主要原因也是农户认为目前的品种穗大粒多,对增加密度提高产量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重氮轻磷钾现象普遍目前,粮食生产的农家肥用量不到基本要求的1/3,绝大部分的钾肥用量不到基本要求的1/10,氮磷钾施用比例严重失调。重氮轻磷钾,忽视微量元素,不仅难以提高粮食产量,反而造成氮肥的严重浪费和不必要的面源污染。

病虫防治效果欠佳部分农户由于选药和防治方法不当,防治时间不对,农药剂量不够,机械故障等,造成病虫防治效果较差。

对策措施

切实加强惠农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通过贯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完善实施办法,改进补贴方式,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生产者种地种粮的积极性。尤其要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状况,增强抗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加快沃土工程建设,大力提高土壤质量,扩大旱涝保收、稳产高产耕地面积,提高耕地单产和复种指数,提高土地生产效益。

不断提高农技队伍自身素质各级农技人员要加强对粮油新技术、新品种的学习和了解,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更新知识,为农户提供正确的技术和信息服务,真正为领导当好参谋和助手,逐步争取各级领导、部门和农户对新技术、新品种和农技人员的重视。

建好示范基地,展示技术人员的水平和能力各级农技人员要尽最大努力建好示范基地或高产示范田块,让农户有看的、有比较的,用高产、高效的结果震动农户和各级领导,使农户逐步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来提高产量;同时,让各级领导和农户觉得技术人员直接干的和指导实施的就是不一样,技术人员的水平和能力就是不一般。因此,技术人员的建议和指导是正确的、是应当实施的,逐步扭转和提高技术人员在农户和各级领导心目中的地位,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示技术人员的水平和能力。

稳定种植面积必须在依法严格保护耕地的前提下,深化耕作制度改革,全面普及旱地多熟制,逐步扩大稻田两熟和三熟制,千方百计提高复种指数,充分挖掘耕地潜力。同时要结合发展现代农业,探索和推行集约化经营、代耕代种和专业合作社生产的新模式,大力扶持和发展农机、植保等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其纽带作用,大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稳定和恢复粮食种植面积。

大力推广轻简适用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机械针对当前从事粮食生产的人员状况,积极探索减少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的途径,大力推广轻简适用的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机械。重点要引进和试验示范适应我县生产条件的小型化、功能多、易操作的农业生产机械,切实加大推广应用力度,进一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耕作和栽培质量。

主要技术措施

选用适宜品种正确引导和广泛宣传,使农户能够选用恰当的适宜品种,并落实相应地配套技术措施。合理密植在保证亩植窝数的前提下,做到足够的苗数或株数。一般而言,水稻应保证亩植1~1.2万窝,玉米2500~3000株。因此,目前水稻生产应大力提倡多用0.25kg种,多栽2000窝,逐步恢复基本苗数和窝数,控制窝数继续下降现象。适期播种根据不同情况适期播种,水稻上应根据不同田块类型分期播种,确保栽插适龄秧。玉米上应根据品种特性和旱地耕作制度情况适时播种,从增加产量的角度讲,不提倡越早和越晚越好。配方施肥保证不同作物所需的各种肥料元素,做到有机肥和无机肥、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施用比例合理、种类齐全、数量适当。大面积生产应推广配方施肥,方法上应大力主张农户使用复合肥或采取配方施肥。⑤正确防病治虫在准确预测预报病虫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指导好农户正确选药和采用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提高病虫防治效果。分区域和作物明确重点全县整体上应以占耕地面积80%的水稻生产为重点。其中,偏南区域应以发展水稻旱育秧,提高再生稻产量为重点,大力推广“稻、稻、鱼”种植模式,积极示范旱地“双2.5尺”(1尺=0.33m,下同)种植模式;偏北区域应以发展再生稻,普及水稻旱育秧,狠抓耕作制度改革为重点,大力推广旱地“双2.5尺”种植模式,积极示范“稻、稻、鱼”种植模式。

体罚男生范文4

关键词: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对策

第8卷第2期2014年2月首 都 教 育 学 报Capital Education JournalVol.8,No.2Feb.,20142014年首都教育学报第2期1、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关注度呈直线上升,体育旅游作为一项全新的休闲娱乐方式吸引着广大群众参加。河南省地处中原,生态资源优越、历史文化深厚、交通便达,对于体育旅游的开发有着天独厚的优势。景区资源丰厚,体育项目配套设施的完善及优良的软件服务,使河南省体育旅游在内容、形式上得以丰富,河南省的体育旅游在逐步上升,所产生的价值已显现出来。

2. 体育旅游业在河南省的开展现状

近年来,体育旅游在国内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河南省对体育旅游项目在不断的开发,主要以体育观赏游和体育参与游为主。

2.1体育观赏游

2.1.1大型赛事观赏

随着我国体育职业化、市场化和全民健身的倡导,体育赛事层出不穷。郑开国际马拉松赛,自2007年开赛以来,参与者逐年增长,吸引大量媒体与群众前往。2010年第八届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吸引了来自60个国家2000多名参赛者。精彩的赛事,能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往观赏以及大量的体育爱好者踊跃参与,档次越高的赛事受到游客、媒体的关注度也就越大。

2.1.2体育表演观赏

以河南登封的少林武术表演最为炙热。登封市是众所周知的武术之乡,以武术为主的旅游活动是其旅游业的重要收入来源。在旅游旺季,登封市各个景区如少林寺、各大武校,都设有特色武术表演和专门的武术表演剧场以供游客观赏。其中《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是武术表演中的精品之作。从2007年4月开始表演以来,不仅取得了社会各界的广赞美誉,而且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2008年被评为“全国最美五大实景演出”,荣获网络投票第一[1]。另外,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在新郑市举行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动,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媒体和游客前往观赏。

2.2体育参与游

体育参与游是最广泛、最受广大群众欢迎的一项体育旅游产品。目前,在河南省主要的体育旅游参与项目为漂流,滑雪以及山地户外运动。

2.2.1漂流

以山地峡谷河流为主的漂流已成为大众化的体育旅游项目,它以惊险、刺激、清爽为卖点被广大群众所青睐。河南省先后开发出10余处漂流项目,其主要的漂流景区是石人山大峡谷漂流,位于我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境内,后更名为尧山大峡谷漂流;其次是灌河漂流,位于南阳市西峡县境内;还有位于南阳市内乡县境内的宝天曼峡谷漂流。其每年接待的人数都在不断攀升,有效的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2.2.2滑雪

滑雪项目在体育旅游市场中呈现“爆炸式”增长趋势,成为冬季旅游中的重要项目。2004年,我省先后投资六个滑雪度假区,扩大滑雪场所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其填补河南省体育旅游冬季市场的空白。2005年,栾川县斥巨资建设了占地600万平方米的滑雪场,由于低气温天气持续时间长,加上山体的自然坡度,为栾川县建造滑雪场提供了天然的优势。此外,郑州桃花峪生态滑雪场是距离郑州市最近的、同时也是目前我省规模最大的滑雪场。而洛阳伏牛山滑雪度假区则是我省最早的滑雪场。在旅游旺季时,所有的滑雪场都济济一堂,无疑使滑雪项目成为冬季旅游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2.3山地户外运动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户外山地运动,例如像露营、攀岩、山地自行车等各种项目。济源市每年都会举行“王屋山国际旅游登山节”、“穿越太行山大峡谷负重越野赛”的一系列活动,吸引众多登山爱好者参加。河南户外联盟先后开发了十几条自然攀岩道,并且还组织了省级定向越野、攀岩等大型赛事,为推动河南户外运动、服务河南户外运动、发展河南户外运动做出不断努力[2]。

3.目前河南省体育旅游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3.1河南省体育旅游的资源优势

3.1.1人文环境

河南是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中国古都中有四个位于河南省:开封、安阳、洛阳、郑州。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孕育出思想家庄子、韩非、张仲景、韩愈、司马懿等历史名人,并且河南省拥有丰富及珍贵的文物古迹,有黄帝故里和轩辕丘;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测景台、佛教寺院白马寺;有以武术扬四海的嵩山少林寺和闻名国内外的相国寺等。被历史学家称为“中国历史自然博物馆” 。

3.1.2自然环境

河南地处中原,地质条件优越,中国第二长河――黄河流经河南,流经我省三门峡、济源、洛阳、焦作、郑州、新乡、开封、濮阳等8市、28个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的南阳盆地,有明显的环状和阶梯状地形,水资源丰富,众多的植物在此茁壮生长发育。河南省的山脉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北部、部西和南部地区,例如太行山、伏牛山等,其中最为有名的是中岳嵩山,它位于河南省西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高山、大河、盆地,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优越地理位置使河南省对于体育旅游的开发具有良好的优势。

3.2河南省体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2.1政府支持力度及管理不足

体育旅游是一个新兴的热门产业,涉及众多方面,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对体育旅游产业的重视。由于体育旅游在我国起步较晚,还没有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政府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制政策,也没有明确的管理部门,对于发展也缺乏有效的前景规划,使得目前体育旅游市场较为混乱,大部分都是个体经营,不利于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3]。例如,自助登山游、漂流、滑雪等运动,基础安全设施没有保障,地方经营者防范措施不到位,以及不同程度的乱收费问题,只能通过政府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对地方体育旅游实施可行、有效地指导工作。

3.2.2资源开发的程度不力

河南省优越的地貌资源,使人们在冬季的体育活动主要集中于山地滑雪,而对于新型体育旅游项目蹦极、溶洞探险等具有时尚特色的旅游项目却很缺乏。而夏季主要是漂流和登山,对于市区或者郊区的河流、湖泊和水库开发项目也较为单一,潜水、皮划艇等体育旅游项目基本上是一片空白[4]。自然资源开发的缺失对河南省体育旅游的进步发展有这不容轻视的影响。

3.2.3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匮乏

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缺失是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体育旅游方面缺失三种专业人才:首先,体育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有组织、有规模的进行布局和规划;其次,需要具有旅游管理知识并懂体育技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对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建设和经营;最后,对于一些体育参与游,需要有专业技术人员陪同,例如像登山、滑冰、滑雪等活动,需要经过专业训练后才能参加体会其中的乐趣。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缺乏与目前系统体育旅游理论知识的缺失有直接的关系,体育旅游业在我国起步晚,研究成果少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在高校中无法开设专业方向的学科,这是制约河南省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当务之急[5]。

3.2.5产品营销体系不健全

目前,河南省体育旅游产品体系存在漏洞,产品营销的渠道和方式比较单一,宣传上也较薄弱,对产品促销力度不够。体育观赏类产品开发没有蕴含深层次文化内涵,艺术品位不足,并且缺少教育性、公益性的广告宣传,没有形成体育旅游市场热点[6]。一部分体育旅游产品在市场的定位不明确,没有与市场宣传有效地结合。参与性体育旅游产品周期性强,地区分布不匀,重复现象严重等问题十分突出。

4.建议

笔者通过对河南省体育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认为,河南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为:(1)积极申办大型国际、国内赛事,大力推动体育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带动形成适合河南省发展情况的体育旅游产品,促使河南省体育旅游发展成为高品质、高规格的体育旅游产业。(2)政府设立专门的体育旅游发展资金,对发展体育旅游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并建立体育旅游业管理标准、从业人员技术认定标准及基础设施安全标准等规章制度,避免体育旅游业的不良问题,提高其服务质量,为体育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基础。(3)树立低碳环保的理念,科学的开发资源,以不破坏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为首要原则来发展体育旅游,即低碳体育旅游。(4)培养具有体育技术和行业管理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体育旅游人才,鼓励实施体育旅游学历教育,组织专业人士进行学术理论研究,这才是解决体育旅游人才缺乏的长远之道。

[参考文献]

[1]鲍明晓,赵承磊,饶远,黄海燕,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现状、趋势和对策[J].体育科研,2011,23(6).

[2]于素梅,我国不同群体的体育旅游经历[J].体育学刊,2007,14(3):12-15.

[3]王新平,我国体育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规制问题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5):8-14.

[4]王贵忠,体育旅游资源分类及资源可更新性探讨[J].体育科学,2003,(4).

[5]王广明,河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运动,2010,12:141-144.

体罚男生范文5

关键词:质疑问难;学生;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5-065-1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质疑问难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具体表现。但是,教师课堂上运用质疑问难时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是课堂上冷冷清清,质疑问难者凤毛麟角,学生不敢、不愿、不爱问;二是学生高度兴奋,提出的问题众多且杂乱无章,学生不善于问;三是教师面对一大堆问题束手无策,组织解疑时或是热情周到地进行“答记者问”,或是无动于衷,一概不理。笔者认为,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质疑问难时教师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一种片面理解和漠视。那么,在质疑问难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

一、培养质疑问难的兴趣是学生主体性得以发挥的基础

1.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的基础,是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大胆质疑、积极探究的前提条件。所以,教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以朋友谈心式的语气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确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新课程理念;建立班级社会中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只有在这种师生关系的前提下,学生身心轻松自由,积极性、主动性才得以发挥。

2.欣赏每一位学生的每一个质疑。学生有疑问产生,表示他们积极参与了学习活动。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论价值是大还是小,是难还是比较容易,最重要的是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值得鼓励的。因为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学生有问题,说明他有思维活动,有思维活动说明他正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因此,对于任何学生的任何质疑,万万不能对学生埋怨、指责、批评,而是要鼓励表扬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教给质疑问难的方法是学生主体性得以发挥的关键

教学中,学生往往不善质疑问难,觉得无从下手。提出的问题,或零星无价值,或偏离教学内容,或稚嫩可笑,或暂时不需要涉及……这时,教师面对学生提出的繁多杂乱的问题,组织教学十分困难,“答记者问”不行,“一概不理”也不行。假如教师早先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情况就会大有改观。

质疑问难的方法中要求学生读议时,围绕学习目标,在课文的重点难点处,通过运用细致观察、认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的逻辑方法进行质疑问难。

如《詹天佑》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在读议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运用逻辑方法这样质疑:①“赞叹不已”是什么意思?②修筑京张铁路以前,外国人认为中国没有能力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而对中国充满蔑视,京张铁路胜利竣工了,外国人“赞叹不已”,外国人态度彻底改变,说明了什么?③外国人会怎样“赞叹不已”?特别是后两个问题的提出,就需要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的逻辑方法。

三、组织解疑是学生主体性得以发挥的核心

体罚男生范文6

关键词:法学专业;就业困难;解决就业

由于高校数量的增多和各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我国的本科生数量越来越多,国家就业形势极其严重。其中法学专业的学生就业率相比其他专业学生来说要低很多。

一、法学毕业生就业率低的根本表现特征

(一)就业率相比其他专业来说较低

高校数量的增多和各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导致现在国家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几年法学专业受到很多学生家长的喜欢,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也随之增加很多。

(二)法学专业学生找的工作与法律无关

理想状态下,法学专业的学生因为具有特殊的专业性,工作的内容应该和自己的专业相一致。职业规划一般有以下几种: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公检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很多法学学生毕业后找到的工作并不和自己的专业对口,平时的工作中与法律相关的内容少。

二、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所学知识和职业的需要不吻合

现在的大学普遍的一个缺点就是只重视学生的理论学习,而忽略学生的实践能力[1]。老师在教学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很多老师知识注重教材理论知识的讲解,对一些专有的法学概念和原则仅解释他的大概定义,而不知道和现有法律法规及现实中的案例相结合。

(二)从事法律职业的学生需要较高的从业资格

国家司法考试是每个法学毕业生中需要面对的一个大困难。现有社会招聘中,只要是和法律相关的职业,一般都要求求职者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司法考试涉及的学科有十几门之多,考试的范围面很广,难度很大,要了解的教材特别之多。国家对于每年司法考试的人数有限制,通过率仅有10%,且因为司法考试的含金量在所有职业资格考试中居于前列,导致很多非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也争先恐后地参加考试。

三、就业难的解决办法和建议

(一)首先要控制高校的法学专业数量,提高设立法学专业的门槛,提高法学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资格,完善法学专业相关课程的设置。法学是一门严肃、严谨的学科,法律的实施容不得一点错误的出现,法律的实施关系着国家政策的实现。因此教授法学专业的老师应该是专业性极高的,他们的整体文化水平要以本科学历为最低标准。

(二)其次要改革完善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在学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增设相关的实践课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能够真正掌握自己所有的法学知识[2]。例如学校可以请来一些资历深厚的法官、律师等相关法律工作者来到学校向学生们讲述法学的实际应用;再比如学校可以利用假期实践给学生提供相关法律职业的实习岗位,让学生在实习工作中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三)最后要开展学校就业指导,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学校应该引导学生们正确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真实能力,在就业方面不可眼高手低、不可过于自满。就业时不仅要有合适的薪资待遇,同时还应该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李涛.完善我国高校法学专业课程体系之思考———以高校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为视角[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1,08(4):106-109.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