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机械制造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机械制造技术范文1
做好基础自动化的工作仍是我国制造企业一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但加工中心无论是数量还是利用率都很低。可编程控制器的使用并不普及,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还很有限。因此,我们要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看到国际上制造业发展趋势的同时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工作。
先进制造技术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2.机械制造技术是一个综合性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应用的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和促进国家经济和综合实力的增长。因此,它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便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机械制造技术是市场竞争要素的统一体
市场竞争的核心是如何提高生产率。随着市场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制造业要赢得市场竞争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以时间为核心的时间、成本和质量的三要素的矛盾。先进制造技术把这三个矛盾有机结合起来,使三者达到了统一。
4.机械制造技术是一个世界性技术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发达国家通过金融、经济、科技手段争夺市场,倾销产品,输出资本,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为适应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应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同时,机械制造技术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应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应是有明确范畴的新的技术领域。
二、目前,我国已加入WTO,机械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新的机遇。因此,我国机械制造业不能单纯的沿着20世纪凸轮及其机构为基础采用专用机床、专用夹具、专用刀具组成的流水式生产线——刚性自动化发展。而是要全面拓展,面向五化发展,即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自动化、绿色化。
三、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是由传统的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既保持了过去制造技术中的有效要素,又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并渗透到产品生产的所有领域及其全部过程。
20世纪80年代,随着扫描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进入纳米尺度,纳米技术是指实现纳米级精度,是一种在纳米尺度上研究原子和分子结构,物质特性及相互作用与运动,并运用这种技术为人类服务的高新技术,纳米技术对制造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应用范围将非常广泛,包括纳米材料技术、纳米加工技术、纳米装配技术和纳米测量技术等。
超精密加工的加工精度在2000年已达到纳米级,在21世纪初开发的分子束生长技术、离子注入技术和材料合成、扫描隧道工程(STE)可使加工精度达到0.0003~0.0001μm,现在精密工程正向其终极目标——原子级精度的加工逼近,也就是说,可以做到移动原子级别的加工。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向上:一是精密工程技术,以超精密加工的前沿部分、微细加工、纳米技术为代表,将进入微型机械电子技术和微型机器人的时代;二是机械制造的高度自动化,以CIMS和敏捷制造等的进一步发展为代表。
1.精密成形技术成形制造技术包括铸造、焊接、塑性加工等。精密成形技术包括:精密铸造(湿膜精密成形铸造、刚型精密成形铸造、高精度造芯)、精密锻压(冷湿精密成形、精密冲裁)、精密热塑性成形、精密焊接与切割等。
2.无切削液加工无切削液加工的主要应用领域是机械加工行业,无切削液加工简化了工艺、减少了成本并消除了冷却液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废液排放和回收等等。
3.快速成形技术快速原型零件制造技术(RPM),其设计突破了传统加工技术所采用的材料去除的原则,而采用添加、累积的原理。其代表性技术有分层实体制造(LOM),熔化沉积制造(FDM)等等。
由于以上工艺和技术不仅减少了原材料和能源的耗用量或缩短了开发周期、减少了成本,而且有些工艺的改进
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因此被称为绿色制造工艺。绿色制造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制造业中的体现。这一切除了工艺革新外,还必须依靠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的模拟、仿真,才能实现。
四、结论
现代制造技术是现代技术和工业创新的集成,是国家制造业的水平的主要标志,也是国家工业的基础和支柱。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品种要多样、更新要快捷、质量要高档、使用要方便、价格要合理、外形要美观、自动化程度要高、售后服务要好、要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要求,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因此,我们应抓住机遇,了解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把握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使我国现代制造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参考文献:
[1]马晓春.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J].森林工程,2002,(3).
[2]王世敬,温筠.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石油机械,2002,(11).
机械制造技术范文2
【关键词】汽车制造;机械制造;创新;自动化
一、前言
机械制造技术作为生产企业一项重要的技术一直得到很大的重视,机械制造技术的不断创新,为机械设备的后续使用和自动化水平提供了更多的帮助。以汽车制造行业为例,其继续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为汽车的高性能,节能环保等方面可以起到非常社会的效果。机械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可以为汽车的后续使用,缩小尾气的排放含量等方面提供巨大的帮助。因此,不断的创新机械制造技术对于以汽车制造行业为例的各类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和进步都具有非常大的意义。所以,本文从机械制造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目前机械制造技术发展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未来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并重点的探讨了机械制造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创新内容和发展方向。
二、目前机械制造技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要想研究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必须要首先了解近年来机械制造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以前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来更加有效的解决问题。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的制造技术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来说,其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方面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第二,在我国现阶段机械制造技术发展过程中,关于制造过程中的应变能力还是有待提高。第三,在我国现阶段机械制造技术发展过程中,对于相关标准的制定和管理还处在缺位状态。
三、未来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未来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刚性自动化技术,二是柔性自动化技术,三是综合自动化技术。这三方面的发展,促使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能够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以汽车制造行业为例,通过这三个方向的发展,使得我国的汽车生产水平可以保持与国外的汽车生产水平的竞争力,让中国的汽车制造在全世界占有一定的地位。刚性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主要是保障机械制造过程的设计工艺路线完全自动化,加工工具完全自动化,产品的设定完全自动化。例如,汽车制造行业的汽车零部件涂装过程这一汽车制造工艺过程来说,传统的制造过程不但会出现很多废弃物,还会增加环境污染。为此,采用刚性自动化流水线,可以有效地解决此问题。柔性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主要可以缩短生产制造的周期,可以大大的提升生产产品的精密度,整个生产速度有很大的提升。综合自动化技术有三个非常明显的目的,第一个是实现了机械制造的信息流优化;第二个是实现了机械制造的物流优化;第三个是实现了机械制造的价值流优化。通过三方面的优化,有效的提升了机械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机械制造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创新内容
机械制造技术要想不断的创新,必须从以下几个内容着手。首先,在管理上进行创新;其次,在技术上进行创新;另外,要加强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1、机械制造管理模式的创新
对于制造行业来说,其管理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所制造产品的精细程度。一个机械产品其精确度要求都非常高,一旦在管理上存在纰漏,那势必就会出现误差,生产的产品与实际要求就有所差距。为此,加大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机械制造行业的一个重点工作。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第一,制定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做到精细化管理,准时生产。第二,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优秀的团队对于生产制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机械制造生产管理模式,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2、机械制造技术水平的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开始运用到机械制造过程中。比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的使用。通过先进技术的使用,可以让机械制造过程更加精细,参数的调整更加合理。让一直运用常规模式进行设计的企业和技术人员了解到更加先进的设计方法与模式,制造工艺资源软件系统的多级层次结构。
3、机械制造自动化水平的创新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对于机械制造行业来说,主要哦有两个方向,第一是精密工程类技术,第二是机械制造业的高度自动化。这些技术及工艺大大减少了能源及原材料的耗用量,算短了生产周期,节约了成本,同时对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体现了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精神。
五、总结
对于以汽车制造行业为主的机械制造业来说,要想保障竞争力,生产出越来越自动化,舒适度高的产品,必须保持机械制造技术的创新力度。因此,未来机械制造技术的创新工作依然是机械制造行业的重点。所以,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才能生产出更加合理,让使用者满意的产品,企业才能不断的保障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贾丽萍.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1)
[2]郑红菊.试论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11)
[3]白周文.试论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J].成功(教育),2008(05)
[4]胜.试论我国先进机械制造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法制与社会,2008(16)
机械制造技术范文3
关键词:机械制造 机械设计 技术
中图分类号:TD406
引言 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一直被交织在一起,而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更为密切。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机械设计是机械制造的前提,而机械制造一般是以设计为基础,才能够进行流畅的制造。可以这样认为,机械设计是机械制造的第一步,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好的设计可以提高机械产品的性能,确保机器质量的可靠性。因此,从技术层面上进行分析,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互相依托,相辅相成。文中将主要以机械的制造与设计等两方面进行技术层面的分析。
一、机械制造的技术分析
1、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分析
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是面临当代技术发展需要的,因此,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更具有当代的特点。
首先,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机械产品的需求。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在不断更新,设备也在不断更换。在保存原有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新的技术,并能够吸取全球最为先进的技术,作为发展的基础。只有如此,机械制造才能满足竞争不断的市场经济。
其次,工业发展的新要求。工业发展迅速,并且在不断融入新的技术体系。如化工,计算机等先进的技术都完美的融合到了一起。以提高生产效率为前提,进行机械制造的技术革新。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客户需要,更大的扩展市场。
最后,系统性的技术综合。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不只是强调制造的本身,同时也扩大了制造的技术范围。从产品的调研,开发设计以及后续的生产加工等都需要先进的制造技术为依托。
2、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以及发展方向分析
第一,机械制造的管理。计算机管理制度对于机械制造业而言,是一种未来发展的方向。组织体制与生产模式的更新发展,营造出最新的JIT、AM、LP以及CE等管理理念。在我国,这种管理机制还是比较匮乏的,只有很少的机械制造企业进行这样的管理。因此,我国应该加强机械制造的管理机制。
第二,机械制造的设计。工业发达国家都会采用先进的设计方法,并且不断更新设计数据。尤其是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应用,让更多企业开始了无图纸的机械制造。然而,在我国,则缺乏这种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或者是这样的技术应用并不广泛。因此,在这一技术层面上,我国需要努力与发展。
第三,机械制造的工艺分析。机械制造以高精度,高精细加工作为其发展的趋势。最新的技术,如纳米加工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电磁加工技术等等。这些技术都属于高端的加工技术,在工业发达的国家,这些技术应用较为广泛。而在我国,以上技术应用不多,还处于一种未开发,甚至是未普及的状态。因此,这些高端的技术在我国有待加强。
综上所述,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很多技术都有待开发或者是普及。
二、机械设计的技术分析
1、机械设计的初期计划设计分析
机械设计的初期计划设计非常类似于计算机软件设计的需求分析,即在设计之前,对机器的设计要求进行调查与分析。从分析的要求与研究中了解机器应该具有的功能。以此,作为机械设计的初期基础,并规定机器在设计与制造过程中的约束条件。
2、机械设计的设计方案分析
方案的设计是机械设计的关键部分,方案是设计中的灵魂,决定着设计的成功与失败。这一设计阶段,需要处理的问题较多。一般认为,要处理实际与理论之间的矛盾。方案的设计不仅要符合机器自身的性能以及功能要求,更要考虑到检验者对于机器的开发与认识以及创新。这一阶段的主要设计步骤可以简单认为:工作原理的定义+机器的基本结构+运动方式的设计+零部件的选取与设计+工程制图的设计+初步设计的检查。
3、机械设计的主要技术设计分析
机械设计的技术设计,这一工序中,对于技术层面的要求最为苛刻。这一阶段主要是对于设计图纸的核对与计算。总图与部件草图的对比核对分析等。此外,要对每个部分的设计都进行严格意义上的核对,不允许出现疏漏,如果出现,则应该做好校对工作。对于待生产的产品,则可以根据产品进行定型设计。
4、机械设计的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4.1、现代的机械产品对于机械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机械设计而言,其技术层面也发生了转变。
首先是对于产品的设计要求更加倾向于智能化。智能化的特点是利用现代化的设计手段,如CAD设计软件以及虚拟的设计技术对需要设计的产品进行模拟设计,并能够通过多媒体等对产品的性能,结构等进行模拟演示。
其次是更加系统化。系统化要求是要将产品的每个部件的有机内在联系进行整合设计,并要求有一定的层次性,通过系统整体来完成设计任务。然后是模块化。模块化的设计理念较为简单,即将具有一定实现功能的模块进行组合,并实现产品的方案设计。
最后是产品的特性设计。依据产品的特性,利用计算机的技术对产品进行知识构建与逻辑推理,最终形成产品的方案设计。设计软件以及虚拟的设计技术对需要设计的产品进行模拟设计,并能够通过多媒体等对产品的性能,结构等进行模拟演示。
4.2、现代机械设计的未来发展与前景分析
第一,性能更加优良。现代的机械产品多要求性能的优良化。因此,在对机械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要尽量提高产品设计的性能优良性。其中,优良性能分为可靠性技术设计,动态设计,防腐设计,补偿设计以及控制设计技术等。
第二,更适合市场竞争的设计技术。产品的形成最终是要投放市场,在市场要有绝对的竞争力。面对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要开发新原理以及新技术,给予产品以新技术与新功能。竞争优势的技术设计包括产品的技术创新,成本的降低,仿真设计与智能设计等等。不断的创新技术以及竞争需要,让机械设计更加向市场竞争方向发展。
第三,节能环保的绿色设计理念。对于环境的保护,环保意识在当今社会更加深入人心,因此,对于机械设计而言,也应该以绿色设计为设计理念。对于机械设计的产品要以智能化和绿色化为基础。不仅如此,还要以资源的利用为前提,即通过先进的机械设计技术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此外,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则是更加先进的机械设计理念。
三、总结语
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均有其各自的技术要求与需要,而从两者的关系分析,机械设计是机械制造的前提,也是关键。因此,在机械设计的初期,把好技术的质量关,在制造的过程中从安全,质量等不同方面进行把握,从而实现高质量,高标准的机械产品。
参考文献:
机械制造技术范文4
Abstract: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s not only the important sign of weighing a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evel, is the focus of international technological competition. China is in a critical perio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s our weak link. On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 the world, it will be the priority strategy, and with enough strength to be implemented, can quickly narrow the gap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to remain invincible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article on China'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wenty-first Century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Key word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direction
中图分类号:F407.4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我国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 机械制造技术是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使用、维修服务乃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的工程学科,是以提高质量、效益、竞争力为目标,包含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完整的系统工程。 20世纪70年代以前,产品的技术相对比较简单,一个新产品上市,很快就会有相同功能的产品跟着上市。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CIMS技术的大力推广应用,包括有CIMS实验工程中心和7个开放实验室的研究环境已建成。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了CIMS的若干研究项目,诸如CIMS软件工程与标准化、开放式系统结构与发展战略,CIMS总体与集成技术、产品设计自动化、工艺设计自动化、柔性制造技术、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质量保证技术、网络与数据库技术以及系统理论和方法等均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不同程度的进展。但因大部分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和绝大部分中小型机械制造企业主要限于CAD和管理信息系统,底层基础自动化还十分薄弱,数控机床由于编程复杂,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因此,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制造业仍然存在一个阶段性的整体上的差距。 目前,我国已加入WTO,机械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新的机遇。因此,我国机械制造业不能单纯的沿着20世纪凸轮及其机构为基础采用专用机床、专用夹具、专用刀具组成的流水式生产线——刚性自动化发展。而是要全面拓展,面向五化发展,即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自动化、绿色化。
2 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 做好基础自动化的工作仍是我国制造企业一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但加工中心无论是数量还是利用率都很低。可编程控制器的使用并不普及,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还很有限。因此,我们要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看到国际上制造业发展趋势的同时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工作。
2.1 机械制造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 先进制造技术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2.2 机械制造技术是一个综合性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应用的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和促进国家经济和综合实力的增长。因此,它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便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 机械制造技术是市场竞争要素的统一体 市场竞争的核心是如何提高生产率。随着市场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制造业要赢得市场竞争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以时间为核心的时间、成本和质量的三要素的矛盾。先进制造技术把这三个矛盾有机结合起来,使三者达到了统一。
2.4 机械制造技术是一个世界性技术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发达国家通过金融、经济、科技手段争夺市场,倾销产品,输出资本,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为适应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应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同时,机械制造技术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应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应是有明确范畴的新的技术领域。
3 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是由传统的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既保持了过去制造技术中的有效要素,又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并渗透到产品生产的所有领域及其全部过程。
20世纪80年代,随着扫描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进入纳米尺度,纳米技术是指实现纳米级精度,是一种在纳米尺度上研究原子和分子结构,物质特性及相互作用与运动,并运用这种技术为人类服务的高新技术,纳米技术对制造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应用范围将非常广泛,包括纳米材料技术、纳米加工技术、纳米装配技术和纳米测量技术等。 超精密加工的加工精度在2000年已达到纳米级,在21世纪初开发的分子束生长技术、离子注入技术和材料合成、扫描隧道工程(STE)可使加工精度达到0.0003~0.0001μm,现在精密工程 正向其终极目标——原子级精度的加工逼近,也就是说,可以做到移动原子级别的加工。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向上:①精密工程技术,以超精密加工的前沿部分、微细加工、纳米技术为代表,将进入微型机械电子技术和微型机器人的时代;②机械制造的高度自动化,以CIMS和敏捷制造等的进一步发展为代表。
3.1 精密成形技术成形制造技术包括铸造、焊接、塑性加工等。精密成形技术包括:精密铸造(湿膜精密成形铸造、刚型精密成形铸造、高精度造芯)、精密锻压(冷湿精密成形、精密冲裁)、精密热塑性成形、精密焊接与切割等。
机械制造技术范文5
【关键词】电器;机械制造;机械设计技术
0.引言
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针对于现代电器机械产品,对于其机械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在广大消费者的家中电器也是越来越多,而电器是否安全、是否环保都成为了广大消费者急切关心的问题。因此在对电器进行设计和制造时,这些问题都成为了主要的问题。因此生产厂家必须认识到,电器在进行制造和设计时,必须清醒的考虑到,电器产品不单单需要满足产品的性能、寿命,还需要考虑到电器产品对于消费者家庭的安全性,对于这个社会的环保性,这样才能够确保电器市场长盛不衰。
1.电器机械设计中的关键技术
1.1材料设计选择
在对电器机械进行选材时,不单单要考虑到未来电器产品的性能,还需要考虑到电器机械对于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准则,因此在选取电器机械设计中的材料时,就应当遵循以下准则:
⑴首先电器机械的材料必须要能够可回收再利用,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必须选择低消耗、无毒、无污染、无腐蚀性以及可降解的原材料,例如铁、铜以及其他能够降解的塑料。就比如在冰箱的生产中,因为冰箱的电器部件是要求高度集成化的,因此冰箱门采用的是不含毒的PVC材料,且耐腐蚀性,长久使用也不会给消费者带来任何的影响;
⑵选择与环境兼容性较好的材料。在对一个电器机械设备进行设计时,要保证每一个部件都选择一种类型材料,且每一个部件的型号、种类以及等级都是要相同的,以免多种类型的材料混合在一起,反而起到反效果。且使用同种类型的材料,能够使电器设备得到很好的兼容性。
⑶电器产品的质量是由电器设备的好坏直接决定的,也就是说电器产品的质量也是由电器设备的价格所决定的。因此,在选择电器材料的时候,要选择具有经济性的材料,而经济性的材料主要包括了对于环境的综合性考量,对于环境的相容性以及定量化以及可回收性。
1.2电器机械可拆卸设计技术
在现今电器产品中,可拆卸是电气设备环保的主要内容,且现今,可拆性已经成为了产品结构设计的准则,使得电器产品具有维护方便,在产品回收时,能够彻底的回收利用,不会造成浪费。为此,电器设计人员应当多跑市场,收集广大消费者、售后服务人员以及回收部门的意见和信息,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设计的时候从结构上考虑电器拆卸的难易度,从而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一般在设计可拆卸电器设备时,应当尽量的避免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例如焊接或是铆接。可采用搭扣、丝扣这种咬合式的连接,这样就能够方便对零部件的调整和更换,一旦出现了破损的部位,消费者自己就能够动手更换。就比如日立的冰箱,其所采用的就是可拆卸的设计,将冷凝器与压缩机全部集合在冰箱的底部,在拆卸的时候,只需要将四个螺丝钉拆下,就可以全部回收[1]。
1.3电器机械的可回收设计技术
对于电器机械的可回收设计,可以说是符合现代化环保的理念,将物品回收再利用。因此在进行回收设计的时候,就需要考虑电器设备的回收的可能性,回收的价值以及回收后的处理方法,从而将电器设备的资源利用到极致,不给资源造成浪费,不给环境造成污染。针对于电器机械的可回收设计,其中主要包括对于材料的回收,要保证电器设备的材料在回收后还能够运用到其他地方;回收电器机械的工艺和方法。因此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不能够埋头设计,要积累相关的数据和资料,才能够保证所获取的资料是满足于设计的需求,真正达到回收设计的目的。
1.4电器机械的模块化设计技术
每一款电器设备都是一个独立的大型模块,在这个大型的模块中,又可以细分为多个小型的模块。而所谓的模块,实际上是电器设备的功能,保证每个设备功能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那么这一款电器产品就能够得到完好的利用。例如在设计冰箱时,冰箱中功能主要是可以分为五个模块,分别是箱体模块、箱门模块、制冷系统模块、外部包装模块以及电气系统模块,通过这五个模块完美的结合,就可以设计成一个环保而又实用的冰箱。且通过对模块的组合,可以丰富电器市场对于电器产品的种类需求,加快更新换代的速度。就像微软公司每一个月都会推出一款新的系统,其实就是在原系统上进行了更新,并在一次次的发展中不断的摸索。相应的,电器设备也是如此,将电器产品中的每一个模块都设计成可拆卸、可维修、可回收的部件,就可以满足这个市场的个性化需求[2]。
1.5电器机械的节能设计技术
在当今时代,节能是一个极富创新的理念,电器设备的节能不仅可以节约国家的电力资源,消费者的经济资源,也可以对环境的保护起到一个重要的作用。在对电器机械的节能设计中,其主要包括了对电器产品结构、电器的功能以及电器工艺三方面。在电器产品的结构上要尽量是能够简便,不能够采用过度消耗的零部件,减小电器产品的体积与重量。在电器功能方面,虽说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但是要秉持着人机工程学的原理,降低使用者的使用强度与技术要求,达到人机和谐的目的。最后实在电器工艺上,需要采用现阶段的最新的工艺,才能够将材料的损耗降到最低,保证电器产品的节能。
2.电器机械设计的发展前景
现阶段,我国在对于电器设备这一方面的发展前景,从整体上看,主要有三点。⑴电器机械产品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保证产品的性能,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尽量的提高电器产品的性能,保证电器产品的寿命。而针对该方面,在设计部分一般是在其动态设计、防腐设计以及控制设计商;⑵现代电器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其设计出来的产品在投放市场时,一定是要具备完善的竞争力,而其完善的竞争力除了电器企业的品牌之外,还需要有新技术的支持,这样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⑶在当今社会,节能环保是最受消费者和厂商关注的问题,因此在对电器机械进行设计时,就应当以绿色设计为主要的设计理念,从而以资源的再利用为主要的前提,通过电器机械设计将电器资源利用到最大化[3]。
3.结语
当前电器市场日新月异,为了应对当前的市场形势,机械制造业必须紧跟时代脚步,以最新的发展理念为先驱,把好技术关,让消费者用的放心,厂家安心。本文主要是以机械制造中的电器机械制造为例,对电器机械设计技术进行了一个简要的了解,并对当前电器机械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旨在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出一丝启示,并最终实现高质量、高标准的电器机械产品。
【参考文献】
[1]陈静.机械设计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01):22-26.
机械制造技术范文6
【关键词】机械制造;测量技术;简介;实际应用
随着近些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也为测量技术带来了新的发展。尤其是在机械制造领域,人们熟练的使用测量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劳动量,还可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所以,首先需要大家明确什么是测量技术。
1 测量技术的概述与组成
1.1 测量技术的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探索欲望逐渐增强,与此同时,传统的工具与测量技术应经无法完成这一探索任务,所以一种新型的测量监控技术便应运而生。
在机械制造领域中,测试计量技术,机械科学与先进的制造系统之间是有着很重要的联系的,三者互相制约与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以往的工业生产之中,测量技术往往处于辅助的地位,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而现在的机械制造领域中,测量技术是机械科学与生产制造的桥梁,是机械制造过程中最核心的技术,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只要测量技术充分的发挥其作用与功能,才可以为机械制造取得更大的进步。同时,现代的机械制造领域中,精确的测量仪器应经占到总装备成本的一半左右,这个比例也能够更加清晰的说明测量技术在现代机械制造领域中的地位。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机械制造领域中,合理运用测量技术,才能更好的制造机械,来改变世界。
1.2 测量技术的组成
测量技术作为机械系统与制造过程中的测量科学,主要包括传感,测量与仪器,进行的工作主要是对几何量的处理与获取。其中,测量是以物理原理作为技术基础,传感是以基本物理与化学效应为技术基础,之后通过仪器,在这二者之上监理信号的变换,并且将被测量的物体转换为能够普遍被人们所识别和便于处理的信号。在机械制造领域,测量的目标参数相当广泛,比如说几何测量学,其测量的对象不仅有长度与角度,甚至还包括着距离与形状等等。而且由于不同的测量方法包含着的目标参数也不尽相同,这则会导致在不同环境下,对同一物体进行测量,需要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所以需要在机械制造领域针对不同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测量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2 测量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作用与地位
人类由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历经了很长时间,这个过程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农业社会是单纯的依靠手工劳动量来进行生产,进而严重阻碍了经济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随着社会需求量的剧增,手工劳动再也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于是大规模的机械生产便占了社会的主导地位。机械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提高了制造效率,但是如何控制机械生产的产品的合格性,就需要测量技术来发挥其作用了。它不仅可以检测生产线的精确性,还可以改良生产工艺,最大程度上来提高机械制造的精确度。
并不是仅仅依靠测量技术就可以对机械制造领域进行高质的改革,加工材料与工艺设计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测量技术可以检测出某种材料是否符合生产该产品的条件;测量技术可以检测出该生产工艺是否需要完善等。它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机械制造水平的标志,还对我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而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测量参数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展。小到纳米,大到几百米,都能够作为测量的范围。不过因为对测量精度的要求在逐渐增加,测量的条件也在不断的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需要我们去不断的发展测量技术,尤其是在极限测量方面。
3 测量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中的应用
为了更好的进行机械制造,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越来越多的机械制造企业开始大规模的引进测量技术,一些高精度的测量仪器与更精确的测量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3.1 新型石英传感器及其测量技术
使用该项技术,可以使机械制造过程中对那些复杂的力学量进行可靠准确的测量。电式三向车削测力仪,压电三向磨削测力仪与压电生物测力平台等其他压电传感器和测力仪的使用,不仅仅提高了机械制造的水平,还保证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质量。除此之外,根据压电石英的扭转效应,发明了石英单体转矩传感器与无定心钻削转矩测力仪,因为可以不必对着中心进行测试,所以可以在机械试件上任意钻孔进行测试,使得操作变得更加简便,应用范围较广。
3.2 纳米位移测量技术
该项测量技术,有效的解决了大范围,高精度的纳米位移测量以及微运动技术问题。在机械制造领域内,纳米位移测量技术已经是当今该项领域中最前沿的测量技术,它主要是利用双频激光合成的波长,来干涉条纹虚细分,进而实现超精度的位移测量。而且与此同时,基于该原理,能够实现高精度(纳米级的)的大范围(毫米量程)的位移测量。所以该项测量技术使机械制造行业有了重大的进步。
3.3 激光器测量技术
该项测量技术,大大提高了机械制造过程中的精密度。特别是以正交偏振激光器为基础,陆续开发了许多测量仪器,而且这类仪器具有着测量精度高,操作简便易行的优点。比如,在正交偏振激光器的基础之上,研发了测量位移的激光器纳米测尺,对其量程,线性度以及精度都有了较大的改进,而且此项技术正在各大机械制造行业中使用,效果显著。
4 机械制造领域中测量技术的发展动向
4.1 极端制造中的测量技术
由于大型机器的应用与制造,使得人们对测量空间的要求也更大,测量的参数范围也更加广泛。所以需要将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逐渐向纳米级的测量过渡,在完善纳米测量技术的同时,增强其实用性。
4.2 动态测量与现场在线测量
由传统的静态测量和非现场的测量逐步向动态测量与现场在线测量过渡。在对机械制造技术,产品设计,工艺流程与材料选取等方面进行改进的同时,去更加重视产品的质量。而且将测量技术与生产系统进行有机的结合,实现二者合为一体的智能化系统。
4.3 测量过程中的多信息融合
现在机械制造产业的生产量很大,因此信息量也十分巨大。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全面的搜索,并且进行有效的处理,进而使各类信息进行很好的融合,则是我们需要进行研究的新方向。
总之,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中使用的仪器和测量技术已经成为机械生产制造设备的一部分。较之于发达国家,我国在该项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水平还相当有限,因此应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测量技术,才能在当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为我国机械制造业探寻新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1]裘祖荣,石照耀,李岩.机械制造领域测量技术的发展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0(14).
[2]陈家元.机械制造领域测量技术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1(16).
[3]宋柏森.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中的要点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