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会生存的事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学会生存的事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学会生存的事例

关于学会生存的事例范文1

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教育问题报告《学会生存》中,把“培养创造性”作为当代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由此可见,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品德课,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根据这些论述,大胆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在教学中注重创新教育并努力实施创新教育,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这是思想品德课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笔者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进行创新教育,具体来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开拓视野,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成功、有趣的事例都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都适时地向学生宣讲,使学生认识到创新的价值,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点燃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

在谈到创新的价值时,笔者就给学生讲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的事例。谈到张艺谋,学生都知道他是拍电影的,他指导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美轮美焕,大气磅礴,至今让人难忘。那么,张艺谋是如何成功的?靠的是创新,不断创新。张艺谋在电影界不断导演出新颖的、吸人眼球的大片,才赢得了票房收入和观众的赞誉,形成了无人企及的张艺谋风格。

在谈到创新教育时,笔者就跟学生讲数学奇才刘路的故事。刘路目前是中南大学数学系大三的学生,年仅22岁,却攻克了世界著名的“西塔藩猜想”被中南大学破格聘请为教授级研究员,享受本科毕业后硕士博士连读和一百万奖金的待遇。这个事实让学生明白了:在生活和学习中,要认真学习,善于发现,要摆脱习惯思维的定势,敢于创新,知道奇思妙想和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创新思维。

在谈到创新对于民族、国家的作用时,笔者就和学生谈我国彩电行业前些年的状况和长虹集团成功的事例。十几年前,我国彩电企业价格居高不下,长虹集团率先降价,于是长虹彩电供不应求,销售额大增。于是其它家电企业也纷纷降低价格,使得彩电的利润空间一再缩小。于是长虹集团把目光投向彩电显像管的技术研发,一举攻克了制约我国彩电价格的显像管难题,不再向外国进口彩色显像管,降低了生产成本。长虹集团成功实现了升级换代,连续十年彩电销售稳居同行业第一。通过长虹的案例介绍,使学生明白了同志那句话的深刻含义,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

二、巧设问题,一题多答,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直问直答,一题一答形式只会让学生死记硬背,思维僵化,结果是学无所用,还使思想品德课的教与枯燥无味,使学生的厌学情绪更高。在教学中,教师要巧设问答,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去思考,打开其思维的闸门。例如,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关于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可以设置如下问题:西部包括哪些地区?西部地区有哪些优势和不足?为什么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就能答出来,这是让学生掌握一般的常识;第二个问题带有思考性质,教材中没有明确说明,但可以翻阅的资料很多,如:时事政治、地理教科书上都有,但不是找到资料就能答出来的,有一点难度,不动脑子是答不出来的;第三个问题可设置一题多答,课本上有说明但很分散,而且答案不明显,需要学生去寻找、去联系。课本上讲的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都与问题有联系。课本上没有的也能答,如从国际形势、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都能答。这样的一题多答,无疑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好形式。

在七年级思想品德“磨砺坚强意志”一课教学时,可设置如下几个问题:举例说明坚强意志的表现,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人具有坚强的意志?谈谈意志的作用。这样学生就可以从生活中、从身边去寻找,如:七(1)班田天真同学每天坚持写日记、七(3)班的一个同学身有残疾仍按时到校学习、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中,被称为“隐形翅膀”的那个年轻人、中国奥运健儿在奥运会上奋力拼搏的事迹,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动的例子被学生列举出来。关于坚强意志的作用,可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回答,生活、工作、事业、职业中都可以体现出坚强意志的作用,这样学生的思路就会逐渐打开、拓展延伸……这样的设置,可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同时也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力所在,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如果就教材讲教材,一味地说大道理就显得空洞虚无,对学生没有亲近感,不利于学生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基本理论的要求,也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教师施教的根本指导方针和原则,也是激发学生学校兴趣的触发点,更是营造活跃课堂的关键。

在教学中,教师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 结合起来,与人们关心的事情结合起来,与国际国内热点、焦点问题结合起来,加以必要的引导、启发,既能让学生在联系实际中理解、分析、把握教材,也能运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辨别、解释生活中、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在积极思考中创造性地掌握理论,进而将之内化成自己的觉悟和行动。

关于学会生存的事例范文2

我国在20世纪20~30年代曾开设过综合课程,后因种种原因未能继续下去。解放后,因深受苏联教育学思想的影响,我国的中小学课程一直就由严格的学科中心课程统治着,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80年代末我国教育界开始对课程综合化进行深人的理论研究,有些地方还编制教材进行实验。例如,1986年东北师大附中开始“初中综合课程设置和综合教学的研究实验”,1987年中央教科所在广东省南海县召开了中学综合理科教育研讨会,上海师大和上海师大附中进行了“初中综合理科研究和实验”等。到了20世纪90年代,综合课程的研究和实验就更为繁荣,1993年浙江省开始在全省初中阶段开设综合理科,1996年上海市和广东省还对在高中开设综合课程进行研究,1998年北京市开始研究在基础教育阶段(从小学到高中)开设上下衔接的综合理科课程,同样在1998年人民教育出版杜和浙江省开始合作编制初中综合理科课程,等等。

从上述的例子中可以看出,综合理科课程是我国课程综合化研究的重要领域,且十分活跃。大多数的课程专家认为,综合课程的开设必定与人们对知识、社会和学生的认识有关,如泰勒认为,课程的目标来源是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和学科专家的意见;美国学者坦纳夫妇与塞勒等人主张,一种有效的课程基础是社会、学生、知识。[3]换言之,任何一种课程的设计也都必须立足于这三大基点,以产生较为平衡的课程。既然课程是在一定社会背景、科学发展的状况和对学生学习的认识基础上设计的,而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初中理科课程(包括浙江省初中《自然科学》课程)是基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情况和当时对未来合理预期制定的。现在,面对新世纪,无论社会、科学和对学生的认识都有较大的变化,因此应当着手编制新的初中科学教育课程。在此,笔者基于对综合课程的认识以及浙江省《自然科学》课程的实践,从课程设计取向的角度,论述面对新世纪的初中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的构思,包括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等。

一、综合理科课程目标的制定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学阶段科学教育的最终目标都无一例外地被确定为提高人的科学素质,即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人。自1985年10月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召开的科学课程研制会议上,专家们对科学教育的内涵、内容、目标等作了界定,一般地说,其目标是给每个人适应改善生活质量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4]这个观点已越来越得到各国从事科学教育人士的赞同。对此,美国的科学教育者认为,美国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取决于受到良好教育的科学与工程人员,也取决于具有科学素质的民众”;英国皇家学会在1985年指出“改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是对未来的投资,这种投资能够成为促进国家繁荣、提高公共和个人决策质量、充实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5]最初在我国提出素质教育时,认识上并不一致,尤其是在科学教育领域,一直将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理解为培养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20世纪90年代初,对浙江省《自然科学》课程的许多争议,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关于课程目标定位方面的争议。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人们对此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我国政府更为明确地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并对素质提出了新的解释。而科学素质的内涵其实也是发展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更其内涵的。面对新世纪,我们也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把握科学素质的内涵,并以此确定初中科学课程的目标。

笔者认为,未来的发展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特点。

(一)国际化的开放社会

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是根本的变革。通信技术和交通的发展把世界连接成一个村庄——地球村,国际化和开放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未来的社会将是由科学技术文明主导的国际化的开放社会。在这种国际化和开放化的时代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其他国家的影响而像孤岛一样存在下去。因此,教育就必须培养具有能够把握时代脉搏、能够在与世界上其他年轻人竞争和协作中生存下去的人。

(二)信息化的社会

由于我国逐步完成工业化和注重高科技的发展,技术进步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在产业社会中占绝对比重的资源和能源的作用在未来社会中将相对减小,知识和信息的创造、收集、分析、服务能力将是创造财富、改变社会的最大和最重要的因素。未来的社会将是信息化的社会,甚至有人用“数字地球”的概念来描述未来的世界,中科院在《关于中国“数字地球”发展战略的建议》中也提出“在中国跨世纪的发展中,无论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还是为了保持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乃至发展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我们都迫切需要一个‘中国数字地球’或‘数字中国’”。也就是说,未来的世界超越国境、语言和文化而成为统一的社会和市场,头脑和信息将取代商品和劳动力服务而成为分配的主体,知识经济主导世界。未来社会竞争的焦点将不是集中于可见的商品而是集中于不可见的智力,即创造新信息的能力。为此,教育的焦点应集中在培养有创造能力的人才上。

(三)学习化的社会

由于科学知识的更替速度迅速加快,一个人在学校习得的知识已不可能供给他终身使用了。未来社会是一种知识化的社会。个人要在这种知识化的社会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因此,终身学习将成为生存的方式,社会就成为学习化的社会。因此,基础教育不应再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应从终身教育和继续学习的视角,更重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和学习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作为构成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素质也会有新的内涵。王素在比较了英、美、加、泰、中等五国关于科学素质的表述,认为它们虽有不同,各有侧重,但归纳起来存在着某些核心的共同因素,他认为有4个核心因素,即:1.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包括理解科学技术的性质、概念、原理、过程;2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的理解;3.科学的精神和态度;4运用科学技术解决日常生活及社会问题的能力,包括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判断和决策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自我补充和继续学习的能力。[6]

如果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科学素质还应增加“具有个性和富有首创精神”的内容。如果只能继承已有的知识,不具有创造力和科学思考力,这样,个人很难在未来的国际化和信息化的社会中生存,更不必说发展了。同时,也要看到个性的发展与创造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创造力的基本属性是以多样性为基础的,而多样性的前提就是每个人独特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做到这一点,多样性才有可能形成。同时个性发展也是国家和民族自身发展的需要,国际化也并非意味着世界各国日趋相同,而是各国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语言及社会,在这一基础上各国共同为国际社会的发展作贡献。从这种意义上说,国际化是以世界各国的独特性为前提的,不具有独特性发展的国家将无法在世界文化之林立足,无法保全自身,而只能沦为先进文化的附庸。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是如此。在未来社会中,不能一味地模仿别人,而应当发展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参与激烈的竞争,积极能动地在社会中生存。因此,科学教育必须致力于充分地发展每个学习者独特的个性。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提出终身教育的4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认为“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情感和想象方面的自由……个性的多样性,自主性和首创精神,甚至爱好挑战,这一切都是进行创造和革新的保证。”[7]我国政府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提出,要全面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从发展的角度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扩充。

对初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应当是多渠道的,单一的科学课程是不可能完全实现这个任务的,其中技术教育也是一条渠道。就我国现行的理科课程设置来看,普遍重视科学教育,而忽视技术教育。因此初中的综合理科要实施科学、技术和社会相结合的教育,即STS教育。综合理科课程要根据科学素质的内涵,确定课程的目标。课程的目标应当是适用于每个学生的,体现科学为大众的思想。课程的目标应当至少在以下5个方面进行规定:1.科学知识;2.科学能力,包括科学应用能力、科学调查能力、交流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创造能力;3.科学精神;4.科学意识;5.科学态度,同时应重视对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

二、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的取向

综合理科课程在课程形态上属于学科课程,但它与以往的学科中心课程或学问中心课程有明显的不同,它既要考虑学习者的兴趣和社会的需要,又要重视基础知识和方法、技能。从课程设计角度来看,综合理科课程力图全面考虑制约课程设计的学生、社会和知识这三大基点,以形成较为均衡的课程。在设计新的综合理科课程时,也必须对制约课程设计的三大基点进行思考,选择适当的取向。

(一)对知识因素的思考

科学知识应当包括科学的概念原理知识和过程方法知识,即科学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以及基于这些知识的科学自然观。目前在我国中学理科教育中,科学主义居主导地位,科学主义认为:科学理论知识是经过实证检验过的、是具有永恒价值的真理性知识;科学认识的过程当然就是逻辑实证的过程,即事实定律理论的过程;自然图景则是一种还原的机械自然观。科学主义是学科中心课程的哲学基础。然而,现代科学哲学的研究,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科学哲学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涌现了如波普尔(K.Poper)、库恩(T.Kuhn)、邦格(Bunge,M.)等一批杰出的科学哲学家,并相继出版了他们的代表作,如汉森的《科学发现的模式》(1958)、波普尔的《科学发现的逻辑》(1959)、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1959),都对科学主义的逻辑实证进行了批判。只是因为科学教育研究与科学哲学研究相互独立发展,彼此较少来往,造成科学教育不能及时吸收科学哲学的新成果。

1.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就是关于科学理论知识的认识。科学主义认为,科学的特点表现为科学理论体系可通过逻辑推理加以证实,或者得到经验或各种身体感觉的证实,这种知识是具有永恒价值的,即真理。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在我国科学教育中,无论是课程编制还是教学过程,一切科学理论都是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出现的,学生只能继承这些理论,没有任何怀疑的权利。而在教学评价中,也以客观惟一的形式进行确认和强化,这样造成学生缺乏质疑的精神,更谈不上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事实上,科学主义信奉的“绝对真理”的知识并不存在。科学哲学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科学并不是知识长期积累的结果,而是不断被学术上剧烈的革命所打断的一系列和平的间歇,旧的“范式”即一组旧的理论、准则和方法论会不断被新的“范式”所取代。那种把科学理论看成是明确的或被证明了的观点具有根本性的错误,科学知识是可错的,科学的过程是证伪的过程,是在寻找错误的过程中,不断逼近真理的过程,而不能达到真理。科学知识在本质上是一种猜想的知识,它是大胆的假设。库恩特别强调科学中人的因素。波普尔的论点是:当允许证伪时,一个科学假设的生命力在于它没有被证伪。

吴大猷先生在《物理学的历史和哲学》一书中写到:“科学的目的是寻求’真理’。这个问题不存在争议,争议在于物理学中‘真理’概念的含义。就拿苹果落地这个简单的、基本的现象来说吧。我不知道在牛顿之前这种现象是如何解释的,很可能其解释和‘真理’在不同文化中是不同的。人们普遍同意在牛顿之后的两个世纪之中,物理学家中确定无疑地认为,‘真理’是地球的重力吸引造成了物体的落地。但是,随着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的提出(其预言与牛顿理论略有偏离,而实验所得的结果支持了爱因斯坦引力理论)似乎显示出‘真理’已经改变了……由此足以说明,在物理学中和科学中,‘绝对真理’之说并不总是有意义的。”[8]

现代科学哲学关于科学知识的观点,绘我们指出了逻辑实证主义是有一定缺陷的。我们在向学生介绍科学知识时,应当阐明科学理论的这些特点,即尽管科学上的多数主要概念已经经过了大量的实验和观察的证实,这些概念在未来似乎不可能发生重大变化,但所有的科学观念都不是最终的真理,原则上要接受变更和改进的。当科学家们遇到与已有的解释不一致的新的实验证据时,他们的确要改变有关自然界的概念,而事实上他们也已经是这样做的。不再将知识作为绝对真理来呈现,这将有利于学生怀疑的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2.对科学认识论的认识。

科学主义对科学认识的过程持归纳法的观点,即科学认识来自观察,科学理论来自对某种现象的特定例证的大量观察,在每一个例证中都可以找到某种特征。例如,人们注意到:只要气体受热,它的体积就会膨胀。借助观察和实验,在一种事件(气体1受热膨胀)与另一种事件(气体2受热膨胀)之间就可以建立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假设)可表示为:所有气体受热都会膨胀,也即所有的事件P也是事件Q。只要有大量的肯定例证,而没有否定的例证,对这些现象共同特征的概括(假设)就是一种自然法则,它不仅适用于已观察过的事例,也可应用到尚未观察到或无法观察到的事例上。这就是归纳法主张的假设来自观察,即通过大量已观察到的事件来确立一种理论。

然而,波普尔却主张观察来自假设。我们还是用“所有气体受热都会膨胀”作为例子,他认为,一般来讲,人们在系统地收集证据之前就构造了一个假设(H:所有的气体受热都会膨胀),然后根据假设(H)进行演绎推理(D):假如H是该事件(所有的气体受热都会膨胀),那么在特定的条件下,R(每种观察到的气体都受热膨胀)就是该事例。下一步不是寻找这些结果(每种观察到的气体都受热膨胀),而是寻找在规定的条件下(气体受热)这些结果(气体体积就会膨胀)不会发生的事例。据此,波普尔指出没有任何一个肯定的证据能够证实某一个假设是真的,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从未发现一个否定的事例。因此,观察和实验的目的,与其说是积累肯定证据,还不如说是找出否定的证据。如果它确实存在的话,那么假说从哪里来呢?波普尔认为,它来自爱因斯坦所说的“自由创造”或“创造的直觉”。

科学认识的归纳过程,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上确实起了极大的作用。为此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学科学教育,科学教育工作者对发现法的推崇,显然与归纳法所主张的科学认识来自无偏见的观察是一脉相承的。于是,在科学教育中,尤其是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强调仔细、精确、彻底的观察,规范的操作,准确的报告实验结果,识别各种规则和模式,然后得出结论。认为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在将来就能顺利地从事科学发明了,创造能力也就培养出来了。事实上,这种发现法只能合理地探索已有概念之间的关系,却不一定能形成新的概念。

波普尔关于科学认识的观点是反归纳的,他告诉我们,任何意义上的发现都需先前概念的支持,离开了头脑中原有的概念,不可能指望有任何发现,同时还需“创造的直觉”。波普尔的反归纳论还提示我们,在科学的认识过程中,是不可能将主观的人排除在外的,没有无偏见的观察,人们总是带着一定的观念开始进行科学研究的,因此,人是科学认识的主体。

虽然波普尔的观点有些偏激,但确能提醒我们:科学认识的过程不是惟一的一种途径。如吴大猷先生认为“物理定律的表述基本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而物理理论则不是。物理理论的创立依赖物理学家的想象、直觉和创造力,尽管一些经验物理事实的知识是必要的。”[9]吴大猷先生的看法是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科学认识过程应当是多元的,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科学的认识都起源于问题,不需要进行解释的新问题,也就没有科学研究和探索的目标,就不可能有假说和进一步的证明。

为此,在科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中,我们应当将科学的两种知识结合起来,即概念原理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结合起来,因为两者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作用的。我们不仅应当将科学结论告诉学生,还应当将为什么从事这些结论的研究,这些结论的获得过程及在获得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曲折的过程,不同科学工作者、不同科学团体对某一结论所进行的种种针锋相对的争论、冲突和斗争告诉学生,要重视科学史的价值。科学的知识和探究过程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方法论的价值,这种知识和过程的结合,将使学生敢于对科学研究成果、实验、观察、理论模型和科学家所提出的解释进行评价和质疑,发展学生对已有理论或新理论的形成过程和结论进行评价的能力,使学生敢于探索和创造,并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

3对自然观的认识。

科学主义是与近代科学相伴产生的,它秉承的是机械自然观的二元论思想,认为万物皆自然,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只要知道宇宙的本性就能通晓人的本性,反对把自然和人进行区别对待,反对主观意志的投入和作用。在它所构造的图景中,漠视或删去了他自己、他的人性和认识主体。在这种自然观的指导下,学生得到的是一个破碎的自然图景,很可能会使人类从自然环境中游离出来,使人际关系变得冷漠,使人丧失本应具有的人性。

现代科学自然观是整体论和有机论,它坚持人与自然的相互限定,相互依赖和相互包容,坚持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他们是内在统一的,不可分离的。在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观指导下,我们就有可能在综合理科课程中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进行整合。使科学不再是“价值中立”的,不再与价值分割、与生活世界剥离,使科学不再成为“迷途的羔羊”,成为控制人类的工具,这样也能很好地进行社会价值观的调适。

(二)对社会因素的思考

在我国传统的科学教育课程中,对学校和社会的关系的认识,基本上是持“学校教育工具论”的观点,强调学生应当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教育要为社会的某项任务服务等。这种观点带有很强的功利性,没有充分考虑教育也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主体,这极易造成学校教育的波动,不利于教育的发展。同时,在课程内容选择上,被动地适应社会生活,将课程内容作为社会经验的复制,虽然解决了继承的问题,然而“个性的多样性,自主性和首创精神”又从何谈起呢?而恰恰“这一切都是进行创造和革新的保证”,这样怎么能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呢?因此,新的综合理科课程应持超越论的观点,将学校教育视为火热的社会实践的一部分,应当主动选择社会生活经验,参与社会价值观的调适,并对社会生活经验不断地进行批判和超越,通过培养具有“新质”的人,丰富新的社会生活经验。

(三)对学生因素的考虑

要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必须将学生置于主体的地位,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认为,学生的人格发展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是在特定的文化知识的陶冶中、在特定的社会生活经验的熏陶下进行的。或者说,只有当这些文化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被学生所选择、所认同的时候,即它不再是外在的事物时,才能对其人格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学习者的经验即学习经验,是指学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不是一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也不等同于教师所从事的活动。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呈现了什么内容。决定学习的质和量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材,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学习者是主体,学习者参与学习是因为环境中某些特征吸引他,学生是对这些特征进行反应,也就是学习者经验的选择过程在本质上是每一个学习者的自我选择的过程。由于学习者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建构,从某种意义说,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的情感特征对课程的内容起到支配作用,因此课程是受学习者控制的,而不是受教师或学科专家控制的。新世纪的综合理科课程在设计中应当更注重学生的个人经验,应当考虑大多数学生仍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而只有少数学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这一现实,以兼顾学生具有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的认知能力为原则,并努力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出发,选择科学基础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作为教学内容,从而真正体现学生是课程的主体。

综上所述,面向新世纪的综合理科课程应当在知识观、社会观和学生观上有所超越。在课程设计的取向上,应当将学生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整合社会的实践,同时注重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统合、知识与过程的统一。

三、综合理科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课程设计的取向应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的组织方面得到落实和体现,图1所示的就是笔者认为能较好体现上述综合理科课程设计取向的课程结构。

(一)课程的结构

综合理科课程设计是以学生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以学生的经验来整合科学知识和社会实践,如何来整合?显然以学生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学生关心的一些科技问题加以展开是最好的。这是由以下三方面的原因决定的:1.科学的认识来自问题,有了问题才可以进行探究活动,进行假设和进一步的研究;2.生活中的问题和科技问题也正是社会中的问题,因而具有整合社会实践的功能,具有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统合的功能以及对社会价值观进行调适的功能;3.我们有可能选择那些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上的问题,这样能很好地引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并取得成功。这种成功是可贵的,它可将学生导向掌握科学的知识和过程的探究境地,从而理解科学。

当然,问题的选择应当是十分谨慎的,应当是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角度考虑,选择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和他们普遍关心的科技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最好是刚处于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即处于最近发展区,这些问题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能促使他们主动地探究和学习。

由于这些问题多数是不可能只涉及单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对每个问题的研究必然要涉及科学领域中的诸多学科知识。我们可以围绕问题,同时根据学生进行探究过程所遇到的困难,从自然科学的各分支学科包括物理科学(物理学和化学)、生命科学和地球空间科学中选取适当概念原理知识和过程方法知识提供支持,使学生获得成功。对于概念原理知识除了分支学科的内容外,还应与一些将科学各分支学科统一起来的普适性的概念结合起来,如“系统”“平衡”“信息”“演化和变异”“结构和功能”“能量”“自然界的随机现象”“事件出现的概率”等,因为它们为学生理解自然是统一整体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对于科学的过程方法知识,即科学认识过程的知识,我们应当摒弃那种将科学知识完全由归纳得来的归纳主义的思想,而应引入科学认识过程应当是多元的思想,正如吴大猷先生所言的,有许多重要的科学原理是需要科学家的想象、直觉和创造力,而非只是根据观察直接推导得出的,尽管一些经验事实的知识是必要的。因此,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过程并不全是实证的过程,还需要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科学上的一些抽象的理论和概念来解决或提出假设及通过实践来测试其准确性。

(二)构建阶梯状的问题系列

关于学会生存的事例范文3

,它是个可恨的商人,它用一把把沾满血腥味的钞票,把一个个原本善良的人送入了那一堵厚厚的墙和一扇坚实的铁窗之中!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学生禁毒观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

中学生禁毒观后感范文1今天一个阳光明媚的一天,我们学校组织去参观禁毒馆。我们下午出发前往禁毒馆。

到了禁毒馆我们就看到“珍爱生命,远离”!这8 个字。在参观完禁毒馆,我的心平静不下来,一个个被所残害的生命依旧历历在目。

回想起刚刚所看过的画面真是惨不忍睹!使人骨瘦如柴,自杀,为了获取大量的毒资甚至去杀害亲人。通过参观禁毒馆,使我知道了各种的名称,还知道了他们的毒性,知道了“海洛因”是世界上的“之王”。

可恶的,残害着人的生命。许多青少年为了它。走向了犯罪道路。做出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他们在吸毒成瘾,而没有钱买时他们就去抢劫。他们抢劫时,还杀人灭口,就这样犯下了不可原谅的滔天大罪。这个事例还不算什么,更可恶的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他也染上了毒瘾,天天向母亲伸手要钱,最后,母亲跟他说没钱了,他却一怒之下将母亲杀害了。他本来是青春年华,因该孝敬母亲,但是却使他走向了犯罪深渊。还有一个也像他一样,把生平最爱他的奶奶杀害。是吸血鬼,是犯罪的主谋,是光明走向黑暗的桥。通过这几个事例,令我明白了,在青少年时期,因该好好学习,孝敬父母,而不是去做那些丧尽天良的事,不然就不会躲过法律的惩罚。

在禁毒馆里的图片中,我还看到一些刚出来婴儿,受母体的影响,成天性残疾,真是又可狠,又可气。图片中还说烟在未来也将成为之一,如果你的家人还在抽烟,那么最好快点劝他们戒掉。看着看着我便觉得奇怪,为什么吸毒者大部分都是青少年呢?原来青少年的好奇心强,自我防范意识差,所以便误入歧途。

少年朋友们,如果说吸毒是瘟疫,那么最容易受传染的是我们。那就让我们加强防范意识,珍爱生命,远离,共同创造出美好的未来吧!

中学生禁毒观后感范文2今天早上,我们看了有关的详细解说,我们看了以后,十分气愤。竟然就这小小的让多少人家搞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啊!

种类主要有:可卡因、冰毒、白粉、海洛因、,你们想想吧!这么多害人的东西,我们一定要联合起来保护我们的国家,让远离我们,“贩卖是犯罪,吸食是自杀”。

我们不光了解了有关的知识,还看了吸毒的影片。

主人公是一位16岁的大哥哥,他的成绩在班名列前茅,他的性格十分开朗活泼,他还有一个朋友叫陈小丹,他们都很幸福。

这是他们的开始,他们的家庭也非常和睦,他们在快乐中成长着,我们跟他们是一样的。

可是,生活却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他们的家庭都遭到打击,这大哥哥本是从学校开开心心地回到家,但家里的景象让他很吃惊,爸爸跟妈妈吵着离婚,他的家支离破碎。陈小丹的爸爸酒后驾车撞死了人,自己本身也要受到惩罚,她悲痛欲绝,泪如雨下。

可怜,他们的家庭都变得团团乱,这样的打击对他们来说太大了,他们小小的肩上承担着巨大的责任。

当大哥哥心烦气躁时,到公园里走一走,当他的坏朋友骑着摩托车要带他去玩一玩,他被逼无奈之下,只好去“玩”。原来,他们去的是酒吧,那里的坏人给了他加了白粉的香烟,他也在无奈与无知下抽了。

青少年时期不能人家给什么你就要什么,不能让靠近你,远离它们吧!你这个大哥哥也真是的,难道这都不懂吗?

结果,他把小丹也带坏了,他们的人生就这样被毁了。

中学生禁毒观后感范文3是什么?是一种让你吃了会上瘾,并且对身体有害无利,含有毒素的食物。

而今天,我将要去嘉善禁毒教育基地,来见证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进去后,就传来一种种难闻的味道。在我看到禁毒新关键词这里是,我竟然看到了跳跳糖、开心果、奶茶这些我们平时经常食用的一些小零食。往下看,才知道原来这些小零食中含有冰毒、等。而且还不止这些,还有许多我们生活中会吃的食物。

接下来,又看到对身体的危害这一部分。从中我知道了对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以及对其他各个部分的伤害。

看完这一部分,我又被旁边的那些橱窗里的吸引住了。在橱窗中,我看到了鸦片、冰毒、可卡因、海洛因·、。以及在我们医学上也有所帮助的安眠酮,也就是安眠药。

在今天的参观下,我对这个词又有了新的看法,对也有了更大的了解。

中学生禁毒观后感范文4通过观看有关禁毒的电影,使我们对吞噬人类宝贵生命的魔头——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

禁毒,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人们一旦染上了,精神就会开始堕落,人格必将扭曲。,不仅残暴地销蚀着人的灵魂,还无情地破坏着我们的家庭生活。因此,我们应该谨慎地防备它,战胜它。

那些贩运的坏人,真的把什么都想到了,他们无孔不入,这让人不寒而栗。更让人感到悲哀的是,大部分吸毒者都是青少年,他们执迷不悟,甚至认为吸毒是时尚,且全球吸毒者是渐渐增加。有了第一口毒烟就永远没有最后一口了,他们慢慢跌入了幽黑的深渊,当他们觉悟时,已没有悔改的机会。多少人因为吸毒而无家可归,卖儿卖女。

在一部禁毒影片中,有一个叫默默的女孩,她唱戏很出色。一天,默默回到家,发现她的妈妈躺在沙发上,全身发抖。妈妈让他去吴阿姨那里拿药。默默拿了药后,怕吴阿姨乱来,(因为吴阿姨不会医术)就把吴阿姨开得药拿给医生看,医生看了看,吃惊地问:“孩子,这是哪来的?这不是药,这是,是海洛因!”默默这才知道妈妈在吸毒。回到家,妈妈叫默默把药给她,默默告诉妈妈,那不是药,是!妈妈就抢了默默的书包,(因为药在书包里)妈妈拿出药,吃了。最后,妈妈疯了,爸爸被关进监狱里。从此,默默也开始吸毒烟了。就这样,一个本来美好的家庭被毁了。

生命的价值在于幸福、美好地活着,若是为了追求所谓的“时尚”而去吸毒又有什么意义呢?让我们携起手来,拒绝,远离,消灭吧!

关于学会生存的事例范文4

一、在尊重学生主体和个性中,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的发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把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同时,教师应更好地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对那些好奇心强的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尽可能地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帮助他们一起探索和思考,保护和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同时鼓励他们锲而不舍地追求,以有所发现和创新,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和创新追求。

二、在教学情境的创设营造中,培养创新欲望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定神、入境、生趣、凝思),引导学生自学(阅读教材),在自学中探索(分析、总结、归纳),理解问题、发现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漫谈成才之路”一节教学中,我播放了“人口与就业”的资料片,并用鼓动性的语言提出了一个问题:“请你帮下岗职工再就业出出点子,看谁的金点子多?”学生们在这样的情境中一边看片,一边思索。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一下子调动起来了。在提问反馈时,学生们七嘴八舌,要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说: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的说:下岗职工要转变就业观念;也有的讲:下岗职工应重新再学习,掌握几门技术,提高自身素质等。学生们的回答有的显得稚嫩,不尽完美,但他们的智慧火花一闪现,就要加以保护……

三、在问题的质疑问难探讨中,擦亮创新火花

现代创造教学观认为: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手段,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在教学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因此,在教学中,更要注意学生的思考过程,启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来寻求正确的结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应提倡“不耻多问”“能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谁提的问题能引起同学们的争论,谁就学得好”。事实上,只有有所疑,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问题越辩越明,思维的火花、创新的灵感只能在争辩中闪现。

四、在自主学习的指导中,鼓励大胆创造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达尔文也讲: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一般性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越扎实,创新能力发展的空间就越宽广。如,在教学中,我主要进行以下的学法指导:

1.引导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在自学中尝试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目的。

2.引导辨析,鼓励学生针对某个问题大胆发言,阐述自己的见解,且不拘泥于形式。这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创新素质的提高。

3.引导观察、评说。在利用感性直观的事例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并勇于评说。这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有利于创新素质的养成。

4.引导小结、归纳。在学生自主地归纳共性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于学会生存的事例范文5

一、课程设计应该贴近生活

课程设计应贴近生活和学生感情实际,内容的选择坚持“近、小、实、亲”的原则,即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提出的问题小一点,回答问题实一点,使学生感到亲切一点。例如说,现在小区生活已经成为许多学生的生活形态。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从书本中直接学习到他们生活中面对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了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情感。相信能更好激发起他们思想、情感上的共鸣。这对培养他们道德水平、亲近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因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品德,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流于虚空、形式、无效。

二、课程设计应该具有整体性开放性

尽管目前的新课程对课程的内容、形式作出调整。重视了知、情、意、行的统一,在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方面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还增加了综合实践课程、校本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和德育基地等多种形式的教育。但是,从我们的实际工作实践来看,这些调整缺乏内在的整体性、开放性和外在的可操作性,有如空中楼阁,学生依然是在教室里完成上述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部门应该着实在系统化的背后,课堂教育的管理、评价制度的完善、对学生和老师都应该建立立体式的综合评价方式。强化生活实践能力的考察、评价,科学地引导老师和学生的价值取向。学校小课堂不应该成为学生唯一的思想品德培养阵地,把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社会实践、德育基地等等教育形式引入日常的课程方案中,给予有效的落实。让学生走出学校的小课堂,走向社会的大课堂,让学生有充分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空间。也给老师们提供更广阔的施展教育技巧的空间。

三、课堂教学联系实际重视实效

1.改革课堂结构,实现教学效果优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有效性这个问题上,我们发现不少老师没有重视课堂目标的生活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目标有效性的达成。例如,课堂上设计了许多游戏、情境和辅助材料,看似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参与性比较高。但是,由于脱离生活层面或浅生活化,所以当我们课后问学生今天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时,得到的结论多是让人失望的。同样在优化课堂机构上,也存在着同样类似的问题。长期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必须要在立足于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建立学生主体参与、教师主导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下功夫。如在内容上主张将自然科学引入思品课,把实验课引入思品课堂,在自然与社会交融中实现感性和理性的交融,让情感得到共鸣与升华。在课堂结构上,课堂的“一二三制”原则,可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切实地把时间、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习惯。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老师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做好科学的引导工作。否则,同样会出现无的放矢的局面。

2.密切联系实际,实现知行统一。所谓实际,就是社会,就是生活。对于初中生而言,从社会生活中获得感知,远比从书本中获得的理论更重要。教学中应该明确的让学生知道“要学生知道什么、怎么去做”,而不是要求知道“为什么”,导致实际与理论偏离太远,所以才出现学生课堂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的样子。老师也索然无味,昏昏然。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精选案例,以例说法,同时也引导学生学会搜集相应事例,通过讨论、质疑等方法,做到事理综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延伸思品主题,在生活中践行

关于学会生存的事例范文6

一、课程设计应该贴近生活

课程设计应贴近生活和学生感情实际,内容的选择坚持“近、小、实、亲”的原则,即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提出的问题小一点,回答问题实一点,使学生感到亲切一点。例如说,现在小区生活已经成为许多学生的生活形态。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从书本中直接学习到他们生活中面对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了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情感。相信能更好激发起他们思想、情感上的共鸣。这对培养他们道德水平、亲近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因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品德,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流于虚空、形式、无效。

二、课程设计应该具有整体性开放性

尽管目前的新课程对课程的内容、形式作出调整。重视了知、情、意、行的统一,在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方面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还增加了综合实践课程、校本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和德育基地等多种形式的教育。但是,从我们的实际工作实践来看,这些调整缺乏内在的整体性、开放性和外在的可操作性,有如空中楼阁,学生依然是在教室里完成上述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部门应该着实在系统化的背后,课堂教育的管理、评价制度的完善、对学生和老师都应该建立立体式的综合评价方式。强化生活实践能力的考察、评价,科学地引导老师和学生的价值取向。学校小课堂不应该成为学生唯一的思想品德培养阵地,把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社会实践、德育基地等等教育形式引入日常的课程方案中,给予有效的落实。让学生走出学校的小课堂,走向社会的大课堂,让学生有充分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空间。也给老师们提供更广阔的施展教育技巧的空间。

三、课堂教学联系实际重视实效

1、改革课堂结构,实现教学效果优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有效性这个问题上,我们发现不少老师没有重视课堂目标的生活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目标有效性的达成。例如,课堂上设计了许多游戏、情境和辅助材料,看似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参与性比较高。但是,由于脱离生活层面或浅生活化,所以当我们课后问学生今天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时,得到的结论多是让人失望的。同样在优化课堂机构上,也存在着同样类似的问题。长期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必须要在立足于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建立学生主体参与、教师主导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下功夫。如在内容上主张将自然科学引入思品课,把实验课引入思品课堂,在自然与社会交融中实现感性和理性的交融,让情感得到共鸣与升华。在课堂结构上,45分钟课堂的“一二三制”原则,可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切实地把时间、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习惯。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老师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做好科学的引导工作。否则,同样会出现无的放矢的局面。

2、密切联系实际,实现知行统一。所谓实际,就是社会,就是生活。对于初中生而言,从社会生活中获得感知,远比从书本中获得的理论更重要。教学中应该明确的让学生知道“要学生知道什么、怎么去做”,而不是要求知道“为什么”,导致实际与理论偏离太远,所以才出现学生课堂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的样子。老师也索然无味,昏昏然。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精选案例,以例说法,同时也引导学生学会搜集相应事例,通过讨论、质疑等方法,做到事理综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乌镇一日游

下一篇爱如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