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章声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章声明范文1
116400辽宁庄河市第二实验小学五年三班宋欣桐
阳光促使万物的生长,雨露让万物永生不息。而在我的手中,一个鲜活的生命渐渐成长了起来。
家里的吊兰长茎了,许许多多的茎七横八竖地交叉在一起,小花儿也悄悄绽开了,我知道就要有新的生命诞生了。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当我再去看它时,发现了一个只有两片叶儿的小吊兰,这令我欣喜不已,有什么能比见到新生命更高兴的事呢?小家伙正探头探脑的看着这个精彩的世界。对它来讲,这里的一切都是不可思议的,都是有趣的,而对我来讲,又有一个蓬勃的生命和我相伴了。
我马不停蹄地找来花盆和湿润的泥土,然后把小吊兰从它的母体上掰下来,强行摁到了土里,又浇了点儿水,希望它能和我一起快快长大。我只是在时光飞逝中忙碌,粗心大意的我竟把它遗忘在了那个角落里,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又重新发现了它。我不由得在心里暗骂我自己粗心,慢待甚至是虐待了我的朋友,随后我却有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发现,它并没有因我的慵懒而死去,它在无人照顾中成活着。它长大了,叶子长长了,又长出了几片鲜嫩的新叶。呵呵,小吊兰,长得不错嘛,我又给它浇了点水,然后不无歉意地对它说:“谢谢你啊小吊兰,你和我一样,在缺少爱的情况下也能生长,咱们都要快快长大哟!”从那以后,我每天都会去看看它,我把它当成了我的知心朋友。弹指间,几个月过去了,它也长出了茎,要做妈妈了,我站在它的面前向它承诺:吊兰,放心吧,我会养好你的孩子的。
生命是顽强的,即使在险恶的环境里,也可以潇洒地生长,我们的经历,是何等的相思,要不,怎能成为朋友呢?
文章声明范文2
一、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应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英国教育家斯宾基认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这就强调了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作为语文信息载体的课文,本身就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些课文或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或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或渗透着美好的人性,或弥漫着温馨的亲情……。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份,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份,由自在的人变为自为的人。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要育人,就要研究人性需要。作为语文教师,要着重发展学生心灵中需要劳动、需要学习、需要创造的那部分人性。千方百计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找寻出这种需要,使其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同时,教师还要带领学生体验课文中传递出的人性。要注重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在教师课堂教学理念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自己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语文教学要充分展示语文课文中的显性情感因素。托尔斯泰说过:“艺术形象是生动的感情力量的负荷者。”如教学散文《囚绿记》一文时,可抓住末段中的“绿友”一词分析环境与人物特点,让学生“品尝”顽强品质之美。《小巷深处》那善良朴实的养母,通过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学习,使学生陶冶了情操,提升了文化品位,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七年级课文《小巷深处》是篇闪烁着人文精神的优秀文章。课文刻画了一位善良、任劳任怨,有着拳拳爱心的母亲形象。她收养了一个被丢弃的女孩,含辛茹苦地哺育孩子成长,却不料,长大后的女儿却虚荣忘恩,嫌弃疏远瞎眼母亲和小巷深处贫寒的家。即便如此,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关心女儿,付出母爱,在无私的母爱的感召下,女儿终于回到了母亲身边……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我们可以重点抓住对养母形象的学习,引导学生从母亲形象入手,体味情感,得到精神上的熏陶。在圈划写母爱的句段的基础上,请学生深情朗读、仔细品味,体会母爱伟大感人,理解文中母亲的高尚品质;而后请学生联系自己与父母相处生活经历谈体会,受到教育。这样,从对文本人物关注、学习,感受到文本人物情感,再到联系自己生活,思想认识上得到了提高,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人文精神,使学生能自然进入教学所需要的感情氛围,领略课文中蕴涵的美好情感。
二、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应注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高尔基曾提出过“文学即人学”的命题,语文教学对学生的人格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当学生在学习“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时,将受到“弗受”“不屑”的人格尊严的影响,将语文教育融入人格培养之中,这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育的重要要求。凡是语文教师都知晓屈原忧愁幽思,忧国忧民,可与日月争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手甘为孺子牛”等许多名人志士高尚的人格,但如何将这些名人志士的健全人格让学生也受到熏陶呢?笔者认为,要善于调动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学生创造性人格的重要内涵之一,它包括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豪感,集体荣誉感等。如在教学《邓稼先》一文时,通过了解百年屈辱的历史,拔动学生的爱国情感,学习邓稼先在远离人烟的荒漠中与机械为伍,与数据共眠,默默无闻,为国奉献的精神,以此为契机,学习邓稼先为人忠正,为国忘我的民族精神。在文章最后,激发学生情感,请学生作为中国新一代青年写一封公开信,表明中国青年对战争的立场,表达中国青年对和平的呼吁,这样一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油然而生。
三、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应兼顾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文章声明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理想课堂;再实践;再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10―0038―1.5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师生的教学观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自主、合作、探究等现代学习方式和多媒体技术已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逐渐有了鲜活的生机。可是,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热闹的课堂背后依然折射出放任与浮躁。于是,在当前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总会或多或少地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其结果严重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扭转这种教学低效的现状已成为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着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读”占鳌头
“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要实现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就要在多读上下些工夫。
现在许多教师确实抓住了“读” 这条主线,但是,读前没有启发,读中没有思考,读后没有评价。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机械地读书,学生读得是“唉声叹气”、“呆若木鸡”,课堂效率可想而知了。
在第八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会上,我终于领略了一代小语大师于永正老师的“以读为本”的教学风采,在《给予树》的教学中,是他的一次次出神入化的巧妙的“读”,把学生不知不觉地领进了语文的学习天地,润物无声啊!记得于老师是这样检查学生朗读重点段第四节的:
师:最难读的是第四节金吉娅的话。好好练练,待会跟老师比赛。(学生投入地练习)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谁站起来朗读给我们听听。
(第一个学生读得不是太流利,于老师都及时地给予了纠正。)
师:你发现她的优点了吗?(对于这突如其来的问话学生没有作出及时的回应。)
师:你们注意没有,她的声音很低,于老师听着感觉她就是金吉娅。不足的是还要读出金吉娅的难过。
(请一生再读)
师:这位同学读得就有一点意思了。“我的钱就”后面什么号?
生:省略号。
师:省略号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
生:断断续续、难过……
师:认真听于老师来读,眼睛看书,耳朵倾听。(于老师逼真地再现了女孩说话时的情景)
师:你听出了什么呢?
生:我听出了于老师非常难过。
生:我感觉小女孩就在我面前,她的声音让我感觉她很难过。
师:金吉娅是个怎样的小女孩?(心肠好、善良、乐于助人等)
师:书上怎么说的?
生:善良、仁爱、体贴、富有同情心。
师:谁能读出小女孩的善良、仁爱、体贴,谁就能挑战成功!先练练。(一女生读得声情并茂,赢得了在场师生的掌声。)
由此可见,读,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阅读教学要处理好“朗读”与“思考”的关系。浮在文本表面的朗读,没有深层次地挖掘,那是阅读教学的缺失。
二、“言”之有理
在我县推进“全优课堂”模式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少讲或不讲,让学生踊跃发言,追求课堂表面上的活跃生动。因此,语文教学缺少了应该有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
叶圣陶先生曾说“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是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他主张“精要地讲”。
如何合理地把握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讲”与“不讲”,这是我们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和科学对待的教学问题。“讲”要讲在学生疑惑处,讲在提示课文的主旨上。对于没有思维价值的问题不提;学生已经知道的或通过读书能理解的不讲。
三、寻根“问”底
“学贵在疑”,学习的初始由疑开始,由疑导思,以疑促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果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而学生只作为一个“听众”,在下面被动地听讲,就会造成学生的思维总是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思维走;教师把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学生,使学生失去思考问题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将变得狭隘,不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和激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新课程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基本切入点。
在践行“全优课堂”以来,我欣喜地发现我的学生在不断地成长。《望月》一文的一个教学细节给我很大的启发:同学们正在饶有兴致地分角色朗读《望月》一文中舅甥二人背诵的有关月亮的诗句,突然班上一个在课堂上从不爱发言的学生冒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诗句后面的省略号是十二个圆点,而文中其他的省略号是六个点呢?”哦!这个小小的细节还真没在意!多么了不起的发现呀!同学们很快被这个问题吸引了。有的说这样更能说明他俩背的诗句多,有的说这说明写月亮的诗句多如繁星,有的直接大胆地说是印刷错误……一石激起千层浪。更为可贵的是,班上的另一个同学为了证明不是印刷错误,第二天竟捧来了《争论的故事》这篇课文,原因是其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标点符号,她的观点是不会这么巧都印错了吧!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时,一个同学捧着《现代汉语小词典》欢呼道:“找到了!找到了!”原来词典的“附录”部分明确标注了省略号的特殊用法,即“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使用十二个小圆点表示”。 就这样,孩子在大胆的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碰撞中,享受着学习给他们带来的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满足孩子的这一“需求”。
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在我的鼓励与激发下,孩子们的质疑能力提高了,所提的问题不再“人云亦云”,而是有深度了,有价值了。如对《月光启蒙》这一课的质疑,除了能结合课后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外(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为题?),有了更多自己的思考,如“为什么‘童年的夏夜永远是最美妙的’?”“母亲不识字,为什么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呢?”“课文是写母亲,为什么作者花那么多的笔墨写童歌童谣呢?”……围绕孩子们自己提的问题再进行教学,孩子们学得兴趣盎然。
四、同“组”共济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错以为只要小组学生坐在一起,就是合作学习。实际上,这种形式化的活动很难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探究促使学生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我认为,有效的合作学习首先要使学生有充分的准备过程。再次是规范操作,要有明确的任务。最后要组织好全班的交流。
五、“褒奖”有术
随着课改的深入,课堂上对学生的语言评价发生了许多变化,焕发出人文气息。但是,随之也出现了这样一些情况:(1)评价的语言、动作机械单调:“真不错!”之类的评价泛滥于课堂,学生弄不明白到底好在哪儿。(2)轻率下结论。(3)激励手段单一、过频过滥。这些现象都使评价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其负面作用当然不言而喻。
苏霍姆林斯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艺术。”怎样才能提高语言评价的艺术呢?首先,评价语言要发自内心。其次,评价语言要充满激励性。再次,评价语言还可幽默风趣机智。最后,调动体态语言参与评价。恰当灵活地运用课堂评价,相信课堂一定能充满生机。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生命与灵魂的一面镜子,也是教师和学生的一段生命历程。同时,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人生中美好的记忆,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理想课堂就是磁力、张力、活力的和谐,它能用知识激活知识,用生命激扬生命,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理想课堂能透过活泼的氛围、活跃的思维和活生生的教学环节,无处不见鲜活的生命在律动,无时不见活灵的智慧在流动。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把学生当成学习的真正主人,使学生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能充溢生命的张力,师生都能栖息在理想课堂的百花园里。
文章声明范文4
关键词:中学生生命成长 语文 文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I20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近些年来,中学生生命成长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令人深思,现在的学生为什么如此践踏自我生命、如此漠视他人生命、如此空虚与自私?笔者主要从文学教育对中学生生命成长的影响出发寻求答案。
文学,即人学。高尔基说过:“文学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了解他自己,使他们能够以神圣的美的精神鼓舞自己的生活。”①新课程改革指向人的发展,即以学生为本,关注生命、完善生命,提高生命质量。中学文学教育培育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大关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并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坚强不屈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对中学生生命成长有着广泛影响。
一、中学文学教育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敬畏生命
通过文学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到生命的特点:
1、不可替代性。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没有什么可以替代它。
2、不可逆性。生命绝不可能有真正的从头再来。
3、不可再生性。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
4、基础性。没有生命,就没有了一切的基础。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脆弱,从而尊重并敬畏生命。
中学生首先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轻视、践踏自我生命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正确理解生命,把生命当儿戏。珍惜生命除了明白生之不易,还要让生命充实、健康,充满生气,要有责任心、孝心、爱心等。
《我与地坛》传达出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给中学生强烈的心灵悸动。史铁生用残疾的双腿支撑起人生灿烂的天空,离不开那苦难而伟大的母爱,而最重要的是他在“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中的感悟与思考,地坛虽历经百年沧桑变得十分破败,但园子里树、草、虫等生生不息的生命现象唤醒了作者强烈的生命意识,他醒悟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作者理解了要珍惜和热爱生命,顽强地活下去,对生活报以执着的眷恋与追求。
中学生还要学会珍爱和尊重他人的生命。人与人之间应该拥有真诚、友善、宽容,如《宽容序言》一文把尊重他人的生命升华到对异己、对自由思想的尊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包括尊重大自然。学习《逍遥游》和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感悟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唤醒学生热爱、敬畏、保护自然,与所有生命友善相处的生命意识,让学生真切感悟生命的可歌可泣可贵!
二、中学文学教育能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挖掘生命潜能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对潜能的开发靠意识。柏格森在考察生命进化时指出“处在生命源头的正是意识。”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和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文学作品是唤醒学生生命意识的直接资源。中学生通过文学作品,可以穿越时空,与圣者、智者对话,与先驱、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的力量。当中学生的感情和心灵有所触动时,将得到自我的重新审视,智慧和创造也就随之产生了。
《勇气》写出拯救他人的生命,以致献出自己的生命,是崇高生命意识的表现。《泰坦尼克号》中很多人把死留给自己,把生留给他人,是生命意识的典范。尤其杰克与罗斯面对死亡的态度是从容的、动人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文学作品有利于学生唤醒生命意识,挖掘生命潜能,促进生命成长。
三、文学教育能提供中学生生命发展的不竭动力
人的发展最初靠先天因素与环境资源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后靠的是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个体知识、经验的积累水平,还有智慧、情感、意志、行为的发展水平;二是个体自我意识和主体性的发展水平。文学教育提供的主要是生命后天发展的动力。文学本身就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艺术和文化,蕴含了人类的智慧、情感、意志等精神财富。文学教育中的知识经验、精神品质慢慢被中学生内化,上升为自我意识,促进中学生发展。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对生命顽强的挑战,取得骄人的成绩,让我们感悟到她身残志坚背后有着对生命的敬畏。当中学生在生命成长中遇到挫折时,能从这里找到榜样的力量,将对生命的执着精神内化自我的品质,促进生命更好的成长。还有《史记》、《离骚》等让中学生明白在生命的历程中不可能没有挫折和矛盾,酸甜苦辣是人生的重要部分,关键是看以什么样的姿态对待它。
文学教育是一种能够影响人的思想感情、精神品格和人生境界的力量,能激励学生提高素质,发现生命魅力,为生命成长提供动力,创造辉煌人生。
四、中学文学教育能帮助学生理解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
生命不仅是活着,而且要活的有尊严和意义。一方面,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如歌德所说:“你若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另一方面,生命的价值在于享受,享受宝贵的生命,多彩的生活。因此,不仅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还要注重对学生审美教育。审美教育的过程是生命教育的过程,因为审美追求就是对生命的追求,审美创造就是对生命的创造,热爱审美是对生命的热爱。文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性情,建构和谐人格。
朗诵陶渊明、王维的诗歌,能感受到优美和谐之美;学习岑参、高适的边塞诗,能感受到雄浑苍凉之美;欣赏冰心、舒婷的诗文,能感受到真挚纯洁之美;读鲁迅、林语堂的小品杂文,能感受到幽默风趣之美……学生在文学教育中学会感悟生命的真善美,实现生命价值。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生命是教育的根本,文学教育是一项直观生命并且以促进生命成长为目的的神圣事业,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唤醒生命意识、提供生命发展动力,给中学生生命成长独特的关照。
注释:
①高尔基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195
参考文献:
文章声明范文5
世界上最大的喜悦莫过于一个生命的诞生,也是如此多的生命造就了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生命因安全而延续。
然而,或许是生命又太过于平凡,人们总是在不经意间伤害它,于是,伴随其后的是那份失心的痛苦。
时间倒转回2008年9月13日这一天。三鹿产品被检测出质量不达标。许多小孩子误食而步入了天堂。一个还未涉足的生命就这样离开了,他还没有来得及呼唤出“爸爸、妈妈”,无情的奶粉却夺走了他的生命,一瞬间,一个个家庭变得支离破碎,泪水倾刻间崩塌,悲伤的哭声是那样的痛。
在重病房里,那些在死亡边缘挣扎的孩子们,脸色苍白,在白色的笼罩下,孩子们躺在床上,身上的那些东西让孩子们无所适从,孩子们只能辗转着他们的小身体,显得那样的脆弱,病房外的父母们在这关键的时候是那样的揪心,无能为力与自责。他们只能为自己的孩子祈祷,此时,他们的内心是一种怎样的煎熬啊!他们所信任的产品带给他们却是这样的残忍,他们是有多懊悔与愤怒啊!
三鹿集团的董事长也在事件发生后出面道歉,可是,一切都已经晚了,多少孩子受害于他那不达标的奶粉啊!他的公司也倒闭了,自己也破产了,还要承担法律责任与道德的舆论!其后果是两头空,还落了个遗臭万年的名声!假使他负起自己的责任,会有多少生命在其之下茁壮成长!
可是,在这个世界上关爱生命的人也比比皆是,他们知道生命是最唯美的东西,他们一直以来都关爱与尊重生命。
时光轮转到前几天,一家小小的杂货店让我深深地折服。他们每隔四天检查一次产品,不管生意的好坏,一年四季皆是如此,人们笑着打趣道:“这样会不会亏本啊!”店主却一脸微笑地回答:“就算亏本,咱也得检查啊!我们要对他人的生命负责。”
简短的一句话,却是这样的温暖与放心。这家杂货店一直以来坚守“以诚信为本,以人为重”,他们无论何时何地都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他们让生命得到了安全的保障。这是多么可贵的品质啊!是多少食品企业该学习的榜样。
文章声明范文6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 生态文明城市 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2~0065-03
一、包容性增长理念指引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基本方向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五位一体”的综合。这与包容性增长理念不谋而合,包容性增长的思想必将成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基本方向。
包容性增长体现了生态价值观,在包容性增长思想下,将实现人类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价值取向。可以说,包容性增长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题中应有之义,包容性增长思想也应该对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包容性增长,既强调经济发展又强调社会公平,是经济增长、人口发展和制度公平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既要求城市经济建设,又要求城市社会发展;既要求经济增长,又要求民生改善;既要求经济环境建设,又要求自然生态保护。可见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对包容性增长思想的现实延伸和拓展,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同时彰显包容性增长的伦理内涵。
二、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非包容性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生态经济建设中的非包容性
第一,以重化工业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工业比重居高不下,近年来再次呈现出持续较快增长的态势。尽管工业总产值大幅增加,工业劳动力却增加不多。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社会就业面临困境。我国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只有40%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第二,中小企业发展困难。据统计,我国5000多万家中小企业提供了近80%的就业岗位,但是由于规模过小和所有制身份的歧视,加上自身经营管理的缺陷,不少中小企业发展举步维艰。第三,一些城市的开发与建设过于依赖土地和房地产业,其他行业发展相对滞后。房地产业的高额利润,促使各行业企业纷纷投入房地产业。社会资本迅速转移到房地产行业上来,制约了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造成社会其他行业发展缓慢。与此同时,高地价和高房价抬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挤压了普通居民的未来购买能力,给未来扩大内需和经济持续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社会差距拉大——城市生态社会建设中的非包容性
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尽管近年来政府采取大规模的财政转移支付等措施,以缩小不断扩大的居民收入差距,但效果并不理想。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比一直在扩大,从1978年前的1:2.36扩大到了2010年的1:3.55,若是将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也算在其中,这个比例将扩大到1:4以上。从制度层面来看,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城乡之间不公平发展,城市凭借政策优越性和优先权,将本来基础就差的农村远远抛在了后面,在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素质等方面城乡差距不断加大。
城市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包括工资、奖金和补贴在内的劳动收入是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收入差距的最主要的来源。现阶段,劳动收入的差距主要来自于行业间收入的差距,而垄断行业收入畸高是导致行业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主要原因。下岗职工、残疾人、失地农民和失业大学生等城市弱势群体的人数不断扩大,严重影响了城市社会稳定。
(三)环境恶化与资源消耗加剧——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非包容性
尽管近年来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不少城市地区尚未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环境污染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空气污染、固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越来越严重。同时,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消耗。我国耕地面积从1996年的19.51亿亩,减少到了2010年的18.26亿亩,14年间减少了1.25亿亩。在城市开发和拆旧造新过程中,消耗了大量钢材、水泥、玻璃、化工材料,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也影响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实现。此外,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水资源供给、污水处理和水环境治理面临巨大压力,对城市生态造成不利影响。
(四)盲目规划建设——城市生态人居建设中的非包容性
一段时间来,社会上功利主义泛滥,城市开发建设追逐高回报、高利润,强调物质环境建设而忽视了人自身的发展。城市发展政策、规划设计、小区建设、家庭装修乃至产品设计等方面,往往割裂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与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相违背,威胁和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些地方存在蜂拥而上、盲目建设问题,出现了一些过分注重表面美化现象,致使广大城市居民并没有真正感受到城市居住环境的改善和提高。
(五)社会价值观混乱——城市生态文化建设中的非包容性
对物欲的追求不断膨胀导致人们逐渐失去了平衡的心态,旧的价值体系逐渐瓦解,而责任感、宽容和尊重别人的价值体系并未确立。如果一味注重功利和实用,排除了道德和伦理价值,将助长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对文化的轻视、对物欲的过度追求,必然造成城市文化水平不高。城市文明发展遭受打击。
三、基于包容性增长视角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路径
以生态承载力为发展基础。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首先应确定生态承载力,生态承载力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承载力以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进而根据生态承载力确定城市的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总量,只有将经济社会发展规模控制在生态承载的范围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城市。
做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生态文明城市规划是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导向的整体规划。在进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决策部署时,要把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理念渗透于城市规划、建设的各个方面,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利用等各方面都能体现生态文明的理念。对规划的区域,应打破行政区界限,从城乡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进行规划设计,制订城乡一体化规划,实现城乡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另外,进行规划编制时应充分注意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性,对规划进行深入研究论证,广泛征求意见,避免出现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情况,保证生态文明城市规划的实施。
以生态文明观指导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是确立生态文明观,这种新型的生态文明观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平等、和谐、互惠互利为价值观基础的世界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指导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生态文化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建设。用生态文化理念丰富现有文化产业的内涵,在现有文化产业中提供生态文化的平台,让生态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大碰撞、大交流和大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用生态文化的理念提升其他文化。
构建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生态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包容性增长的核心要素。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应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加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衔接和协调,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加大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扩大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在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不断取得新成效。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产业生态化转型。城市生态经济建设应在借鉴生态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要求系统内部以互联的方式进行物质交换,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实现低开采、高利用和低排放。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把仍处于主导地位的传统工业进行淘汰、技术改造和优化技术结构,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把经济发展逐步转到集约型的循环经济发展轨道上来。发展生态产业,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外部不经济性是解决城市资源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