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实践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堂实践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堂实践教学

课堂实践教学范文1

《电机与变压器》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它理论性强,内容多,涉及到了电、磁、热、机械等多方面的知识,是一门比较难学好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想提高《电机与变压器》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结合时代背景,探求科学的教学模式。针对《电机与变压器》教学现状,阐述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电机与变压器》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从而构建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简要叙述了课堂实践教学案例,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微课;翻转课堂;《电机与变压器》;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利用板书和幻灯片给学生讲授知识,而学生则采用记笔记的方式来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知识点,并进行相关的项目实践。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革新了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为主导”的新模式,运用启发、讨论、互动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进而大大提升教学效果。

1《电机与变压器》教学现状

1.1内容多,课时有限

《电机与变压器》课程包含的内容很多,抽象、难懂,而且该课程的课时很少,很难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

1.2教学方法单一

《电机与变压器》课程大多是教师讲得多,互动少,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师口若悬河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经过相关分析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教学方法单一,需要科学、合理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3无法解决学生的差异问题

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也不相同,因此,在相同的教学环境中,实际学习效果也会有较大的差异。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兼顾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无法解决学生间的差异问题。

2微课和翻转课堂概述

2.1微课

微课是指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技能点(比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比如学习活动、过程、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并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的主要特征是时间短、主题突出、内容精、交互性强、使用方便等,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从网上下载随时观看,而他们在课堂上听不懂的问题可以在课外根据需要选择性观看或重复观看相关方面的内容。这样做,有利于解决内容多,课时少,学生差异化、个性化等问题。

2.2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又被称为“颠倒课堂”,是将传统课堂中的“课上知识传输—课外知识内化”的方式转变为“课外知识传输—课上知识内化”,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的翻转。学生在课外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灵活选择学习时间,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教师答疑、探究、讨论、互动交流等活动来互动完成学习内容,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这样做,有利于解决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缺课而无法跟上学校教学进度的问题。

3可行性分析

《电机与变压器》是传授电机、变压器知识和检测检修技能的专业课程,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电机与和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维护等内容。这门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包含变压器、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同步电机与特种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维护等,是一门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一体的专业课程。技工学校招收的毕业生大多数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他们对知识、技能的接受能力比较慢,而且班级人数比较多,教师不可能做到一对一的教学。因此,手机、电脑、iPad等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了学生获取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随着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为《电机与变压器》开展微课,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

4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中知识传输和知识内化的颠倒或翻转。笔者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构建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方案。

4.1课前知识传输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解教学任务,提供学习支撑资源,制作相应的微课,提出学习任务,并编制任务单,将微课、任务单和学习资源通过QQ、网络共享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完成任务单上的内容。学生:分组自主学习,采取组长负责制,观看微课等学习资源,通过学习、讨论、互动交流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要将一时不能理解、掌握的知识点、技能点记录下来。师生互动:通过QQ、网络等平台实现一对一的交流,以便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4.2课中知识内化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教师听取各组汇报,了解任务完成情况,收集问题和反馈意见,分析学生未能完成任务的原因,通过讨论、答疑,帮助学生重新梳理知识点、技能点,并就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总结,然后布置后续任务。学生:小组汇报、反馈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教师答疑、梳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他们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完成后续的任务。师生互动:主要是面对面集中答疑、讨论、考核、评价。通过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增进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3课后巩固拓展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根据技能鉴定考核要求,结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准备学习资料,布置作业。学生:自主学习,拓展知识,完成作业。师生互动:通过讨论、引导、答疑和必要的考核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形式上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翻转,本质上真正实现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的转变,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内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知识的内化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5教学实践

5.1教学实践过程

5.1.1课前知识传输阶段

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设计,细化《电机与变压器》的知识点、技能点和重难点,提出学习任务,制作任务单,收集教学素材,准备学习资源,应用DV、录像机等设备或工具将课程内容制作成微课。同时,教师可以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将微课、学习资源、任务单共享给学生,学生利用掌上电子产品学习,及时记录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并将其反馈给教师。例如,在《电机与变压器》课程中,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分解、细化为2个任务,即旋转磁场的产生和电动机旋转原理,并制作相应的微课,同时,在每个微课后面设置几个问题或任务,比如产生旋转磁场的必要条件是什么?三相异步电动机为什么能够转动?让学生边看微课边思考,从而了解其工作原理,顺利完成知识的传输。在三相异步电动机安装、接线技能训练课中,教师将具体内容分解、细化为2个任务,即安装和接线,并制作出相应的电动机安装微课和接线微课,同时,在每个微课后面设置几个任务,让学生边看微课边思考,进而掌握相关的安装步骤和接线技能。

5.1.2课中知识内化阶段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和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协作互动学习。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为他们进行必要的指导,采用个别辅导或者集中讲解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对《电机与变压器》课程的学习,实现知识的融合和内化。另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个性化规划实训项目,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例如:在观看了《三相异步电动机旋转磁场的产生》微课后,学生了解了产生旋转磁场的必要条件。当提出“旋转磁场的转速是如何变化”问题时,如果有些学生没有答题思路,教师就应立即播放准备好的2极、4极、6极定子绕组的旋转磁场的微课,让他们分组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在学生观看了三相异步电动机安装微课和接线微课后,对安装步骤、接线技能、安装注意事项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教师可以布置技能训练内容,让学生在安装、操作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进而完全掌握。

5.1.3课外巩固拓展阶段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后,教师可以对其进行考核,结合他们的实际学习情况,适当拓展知识。这个教学过程可以借助微课进行。学生反复观看教师提供的微课资源后,他们之间以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例如,在学习《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反接制动、能耗制动和再生发电制动》微课后,学生们了解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3种制动方式,就电容制动原理引出新一轮的拓展学习。学生完成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安装技能训练后,已经掌握了安装步骤,如果这时要求他们安装电动机的控制、保护装置,应怎么做呢?

5.2实践效果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电机与变压器》教学中,经过一个学期的应用实践,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无论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还是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6结束语

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电机与变压器》教学中,学生可以将知识装进口袋,在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翻转课堂只是一种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要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推进微课的应用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将琐碎的知识点积累起来,以便在日后的学习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建中 单位:梅州市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谢春苗.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高职《基础会计》实训课为例[J].新课程研究,2014,26(3).

课堂实践教学范文2

一、转变物理教学观念

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这种教学观念不仅不能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还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厌烦物理学习。因此,我们必须要改变职高物理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主动投入到物理学习过程中,通过主动探究获取物理知识,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等,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在新课标教学要求中规定,必须要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在职高阶段必须掌握物理教学中常见的实验方法,这都需要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只凭教师传授是不能实现的。因此,我们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一味的"重知识,轻方法;重讲授,轻活动。"要在职高物理教学过程中引进实践教学模式,真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改革物理实践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职高物理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要坚持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并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物理试验只是作为教师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并不是教学的重点。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自己动手做实验体会物理知识的原理,而是一味的听从教师讲解,使得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实行物理实践教学模式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实践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还需要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主动发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课程的趣味性,比如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进行小实验、小制作等活动。并对学生予以适当的鼓励,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教学实践活动当中。比如在学习电流与电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准备足够的教具,带领学生连接电路。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所要求的电路,让学生进行电路连接竞赛。在比赛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

2、将演示实验转变成由师生共同设计和操作的实验。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操作一般都是演示实验,学生不能参与到实验过程当中。这种教学方式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导致学生根本不了解物理知识的来源。所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物理实验,这样才能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让学生自主进行课堂实验设计。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实践方式就是物理实验,教师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可以让学生依据学习过程物理知识自主设计物理实验,学生在这一过程当中,能够进一步了解物理知识的应用方法。对专业技术的提升十分有利。比如说在学习滑轮原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课堂知识内容,设计滑轮,并运用自己所设计的滑轮进行演示。

4、将课堂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物理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内容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课外实验活动,将物理知识带到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魅力。比如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课外去进行实验,并展开实验竞赛。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物理书本上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比如教师可以运用物理知识,向学生解释"霜前雪后寒"等实际生活中出现的现象。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运用物理原理解释什么的现象。

课堂实践教学范文3

构建高效课堂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学在规定时间内获取教学效益的最大值,换言之,就是强调时间和精力要用在合乎规律的劳动上,教得得法,学得主动,效果明显,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明显、全面、协调的发展。从教师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教学。这种教学要求我们持之以恒地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的高境界,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质量,更加关注课堂教学的时效,更加关注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反思与改进,更加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自身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构建高效课堂呢?笔者认为应当重视以下几方面。

一、做好课前准备,提高教学有效性

1.掌握课程标准要求、查阅资料、研究教材,了解教学内容和要求、教材编排意图、本节教学内容与其他章节的联系以及在全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做到心中有数。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兴趣、内在需要以及他们的学习方法、习惯等,以便为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奠定基础。

二、确立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往往带来教学目标的随意性,这种随意性不是个别现象,在每个教师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必须因地制宜,灵活把握,克服随意性,寻找恰当的教学切入点,确立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教学内容的容量要适度

容量太小,课堂松松垮垮,本身就是效率低下的一种表现;而容量过大,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也往往难以产生好的效果。因此,课堂容量大和效率高并不是等价的,有时往往适得其反。

四、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应以教学目的、任务、内容为依据,不能仅仅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要有利于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有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合理规划教与学的实践,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教学方法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对学习有着比较持久的专注力,主动质疑,积极求解,关注方法,大胆争论,重视彼此的分享,拥有彼此的交融。同时,教学方法必须能够全方位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学生的参与必须是全员参与,切忌课堂被少数人主宰。

五、要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知识是“预设”的,更是“生成”的,二者相互依存;预设和生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同等价值,不可偏废。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时预设的升华。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的,缺乏生命活力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忽视知识的生成。教学过程中不能没有预设,这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但实际的教学过程却更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不应该害怕“节外生枝”,不应该对学生的回答用自己的预设答案去框定,否则必然会遏制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活力,导致课堂变得机械、刻板与程式化。教师应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把握时机,为生成奠基,让生成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六、重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

学生一方面对知识、方法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有明显的长进;另一方面又要有充分的情感体验。伴随着学习目标的达成,师生应该尽情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师的成功激励着学生的成功,学生的成功反过来又激励着教师的成功。

七、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关注全体学生

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的更好更快发展,首先是健康发展。教学效率的提升不能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其次是主体发展、全面发展、优质发展和全体关注。高效课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思维方式。学科素养的核心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以及思想方法。如果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单向灌输和机械训练上,教授的仅仅是“学科”知识,而不去关注学科内在的逻辑联系,不去引领学生发现学科知识背后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那么,这样的学习显然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八、重视学法的指导

课堂实践教学范文4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改革;教学设计;教学手段;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新课标对学生的识字量、阅读、写作等方面都做了量化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要达到这些标准,只有实施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事语文教学十几年来,我在教学改革中这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内容讲到点子上

语文教学要做到主则详,次则略,不平均用力,要紧紧抓住课文重点,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如《白杨礼赞》一课的重点是: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及象征手法的运用,紧扣这一重点进行教学设计,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时间用在刀刃上

我力求在课堂45分钟中找效率。例如:在《孔乙己》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在预习中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课堂上以“鲁迅为什么给主人公起‘孔乙己’的名字”为题,让学生设想孔乙己是怎样的人?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的作用,再让学生思考“孔乙己处在怎样的一个社会里?”“为什么孔乙己出场才可以笑几声?”两个问题,最后问:“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可怜吗?可恨吗?可爱吗?”启发学生归纳课文。这样教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能力。

三、着力点放在能力训练上

彻底改变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以教师讲析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代之以能力为训练中心的的基本教学体系和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形式。坚持以训练为主线,使教和学都成为训练的手段。精心设计,精讲巧问,即使一般的提问和练习也着眼于能力训练。

四、功夫下在备课上

我备课时坚持做到了解学生基础、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重点内容。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只起监督、引导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材施教,发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授《春》一课时,我这样让学生学会生疑发问:首先营造氛围,让学生敢问。有学生质疑:朱自清为什么不把题目定为“春景图”呢?我就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索、交流,不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始终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思想、感情、个性以及各自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创造力。学生的问题不管多么离奇、古怪,多么肤浅、幼稚,从不否定,而是热情鼓励,让学生扬起“敢”的风帆,培养学生对待学习、生活的积极态度和良好情感。发扬学生的特长,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提供标新立异的自主心理空间,激发学习的热情,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其次,拓宽渠道,让学生问。“授之以鱼,只供一餐所需;而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教育学生不会问就是不会学习,会问才具备了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知识背景、对新事物的理解,所以对同一课文会提出不同问题。我注重引导学生提有价值的问题。如果有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实闪耀出创新思想的火花,值得探讨,就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并以此为契机,点燃全体学生的创新之火。第三,教给方法,让学生善问。学生乐于思考,敢于质疑,但有的质疑质量不高,仅仅简单地问几个“为什么?”。我就从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提出问题,提高问题的质量。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质疑方法,如找关键词生发疑问。关键词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隽永深邃,蕴涵哲理又生动、具体,能突出中心或能说明对象特征。如《孔乙己》一文中写道:“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有一个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站着喝酒的该是什么人?为什么孔乙己穿了长衫却站着喝酒?他“唯一”在何处?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学生质疑得好,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这些问题从而把握住孔乙己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

课堂实践教学范文5

一、创设开放、民主的课堂氛围

教师教授目标的达成,学生身心发展的实现程度,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课堂气氛。创设开放的、民主的课堂氛围,首先要关注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心理渴求,以尊重学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是宽容学生,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智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因而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过错,对学生的不足和过错给予春风拂面般的宽容,会在学生心理上产生波澜,从而敬佩教师、信服教师,并以努力学习来回报教师。再次,与学生民主的对话与交流。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看待,与学生平等交流和对话,重视学生的感受和所想所学与所得,以此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二、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

自从人文主义哲学家培根喊出那句改变世界面貌的口号“知识就是力量”后,知识的力量确实无与能比。近代以降,知识正以魔力般的力量改变着世界,让世界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当今时代被冠以“知识经济时代”,可见知识的巨大威力。知识对国家、民族的未来起着发动机的作用,对个体,尤其对中学生来说,那是决定其未来命运的法宝,无论怎样强调甚至夸大知识对中学生的作用都不会过分。但是我们部分教师不懂得社会是一个多维结构体,人是知、情、意、行的复杂生物体,人没有知识是不行的,但仅有知识是可怕的,也是可悲的。人除知识外,还需要丰富的情感世界、坚定的意志品质、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人是注定要过丰富的精神生活的。虽然知识对人的情感形成、丰富人的精神生活起着十分巨大的作用,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又需要情感来引领,行为需要价值观来控制和调节。如果在教学中“片面发展知识,没有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跟进,学生可能会成为知识的怪兽”,造成人生的悲剧。和谐教育思想要求不以知识的发展损害学生情感世界(精神世界)的发展,学生认识水平的发展与学生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要相互和谐。

三、教与学的节奏和谐统一

节奏,原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规律性、反复性、间歇性等特征是世间万物固有的质的规定性,是世间万物的固有属性。 教态节奏指教与学双方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时间节奏、语言节奏、教法节奏、进度节奏等方面的个性和风格特征,它是具体的、个别的。教与学的节奏具有个性特点,因而教与学双方的节奏时常表现出矛盾、对立的一面。教与学节奏相适应,和谐共进,教与学双方主体则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作为教的节奏主体的教师会觉得课讲得生动有趣,得心应手;作为学的节奏主体的学生会感到听老师上课如沐春风,知识内化快,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在知识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获得、生成上会有质的飞跃。反之,如果教的节奏不与学的节奏和谐,则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效果可想而知。长此以往,会导致师生双方产生心理问题: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师生双方甚至产生对立、淡漠甚或产生麻木的情感,这是非常危险的。

四、优生与学困生各展其长和谐发展

由于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足,小班教学对当下的教育来说(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仍然是不可企及的乌托邦理想。目前大多数中学的班额都在60—80人之间,每班90—100个学生也是常有的事。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差异,这是规律。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有个取舍问题,是照顾优生,还是学困生,抑或中等生?照顾一部分学生的发展而漠视甚至牺牲另一部分学生的发展是不人道、不正义的,也是不可取的。和谐教育思想要求教育要以人为本,不能以促进一部分学生的发展而牺牲其他学生的发展。因而要求教师从教学设计到教学过程都要考虑到各层次学生的情况,使自己从事的教学实践活动能发展不同层次学生之所长,补不同层次学生之所短。避免学困生的日益边缘化,更要对其作好心理调适,预防学生成人后出现去“社会化”、边缘化的生存心态。

五、全面发展与天赋优势突出和谐发展

课堂实践教学范文6

自主课堂实践一

做法:①在观看教师示范或多媒体教学视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辨别学过的内容和未学过的内容,对于学过的内容能说出名称、节拍,做出相应动作,并进行练习(未学过的部分留白,用踏步或弹动表示);②教师组织对未学过的内容进行教授;③学生将新授内容进行留白部分的填充;④两人一组互查互纠,合练并展示。

解读:环节1的设计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在看的过程中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再认,从而进一步巩固已学内容,同时学生对留白的部分又会充满期待,这样环节2的加入就呼之欲出;环节2多为新授内容,可以采用分解教学等教学方式;环节3学生自主对留白的部分进行新授内容的填充,教师可以制作简单的图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小提示,主体部分的教学基本完成;环节4的介入可以是学生间帮带,可以是优势互补,也可以是同学间的探讨,起到缩短学生间差距,提高教学效率。

优势:这种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全程融入课堂,学生在完成组合动作学习的同时,也掌握了一种自主学习组合动作的方法。随着课程的深入开展,这种留白还可以自行安排自己喜欢的动作,作为一种新的创编形式,引导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为创新铺路。

自主课堂实践二

做法:①教授新内容的难点部分(可以是新的步伐、组合模式、方向变化的方法);②给出新授组合内容中每个八拍的相应构成步伐,自行编排每个八拍的步伐顺序和手臂动作;③学生展示,教师示范,将自己的创编与老师教授内容做对比,对照学习新授内容,并在此过程中巩固提高;④展示成套动作。

解读:环节1先教授难点内容,排除前抑制干扰,教学环节层次清晰流畅,解决难点内容,课堂的环节会很顺手。环节2采用命题创编的形式,每个八拍(对应授课内容)指定步伐素材,孩子们进行编排的内容可以是步伐的顺序,也可以是手臂动作的编排。在这里孩子们跃跃欲试尝试将难点内容学以致用,在此过程中巩固难点内容,并为组合动作的学习埋下伏笔,向组合动作的学习过渡。环节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能增添孩子的自信,但又对组合原有的编排充满好奇,因此教师讲评是关键,在评价孩子作品的同时,引导孩子们观察教师新授组合的示范,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因为在环节2中对动作的素材已经有过自主的练习,所以对孩子来说仅仅是编排顺序的重新组合而已,因此这种对比学习,掌握起来会非常高效。环节4可以视为对孩子认真参与课堂的小奖励,同时也能很好地发挥学生之间的互相影响,起到帮带和示范做用。

优势:一方面有助于明确组合的结构,提高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有助于掌握学习的一种思路和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除了保障充分的自主学习,最好的方面还在于它的创新优势,这种教学模式没有将学生的思维限定在规定动作的层面上,让学生可以做到不仅学以致用还能活学活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另外,在这堂课中,师生共同参与创编,地位均等,给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提供了好的氛围。

自主课堂实践三

做法:①将学生进行分组,按照组合的构成部分将组内成员分成四组,每一组完成一个八拍动作的学习;②小组内部互帮互学完成四个八拍组合的学习;③以展示或者比赛的形式进行组间交流。

解读:环节1中的分组是将整班分成A、B、C、D四组,然后各小组进行组内四步走分工,分别负责完成一个八拍动作的学习,这是将难度进行拆解,并分别解读的过程;环节2将被拆解简化的动作通过组员之间的交流互帮互学,从而整个小组达成组合动作学习的目标;环节3 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同时孩子都具有对胜利和成功的渴望,这也是促进自主学习的动力。

优势:首先,此种方法是教学效果有保证;其次小组自主学习的过程提供了团队沟通交流磨合的机会,这种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后小组合作的形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上一篇色彩视错觉

下一篇化学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