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农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范文1

现代农业在追求农产品的产量与商业价值的时候,忽略环境与人自身完整性的需要,不惜以耗费土地的自然生产力和破坏生态为代价挖掘土地、水、气候等各自然资源的增产潜力,将现代商业中完全的利润导向和“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模式植入传统农业,使原本具有多种功能、提供多样化产品的农业趋于价值和功能的单一化,以同质化且并无安全保障的食品流水生产线应对愈发异质化的消费者需求。

现代农业发明了尿素、氨等氮肥,发现了一些罕见的无机磷肥资源,这解决了养分枯竭的古老问题。然而生产现代氮肥则要耗费大量的矿物燃料,甚至需要长距离运输,这又会耗费更多的燃料。工业化武装起来的现代农业严重依赖于电力、石油等现代能源的支持,因此很容易触碰到“增长的极限”。

现代农业也从未解决如何既生产食物又不导致土壤退化,这一有万年历史之久的古老问题。北非的沙漠在一千五百年前曾经是罗马帝国主要的粮食产地。而只要将任何土地犁上足够的时间,它都会变成那样的荒漠。同时,为了因应不断自我膨胀的、实质上却存在相当程度浪费的人类需求,不得不对森林、湖泊、草原屡屡进犯,开垦荒地的短暂收获过后,迎来的将是大自然长期的惩罚。迫在眉睫的则是,农产品产出的增加已失去了依赖粗放型土地开垦的空间,来自农业域外的各产业自身的扩张对土地的竞争性需求已经很难抑制。这样,粮食增产的压力在耕地面积逐步下降的态势下就转化为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更高要求。集约化农业的过度种植,加速了土地资源退化。休闲、轮作,这是我国五千年农业文明中形成的用地、养地的成功法宝,现在却已没有条件实施,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粮食复种指数从上世纪50年代初的130%攀升到160%左右,上升空间十分狭小。

水作为生命存在不可替代的自然物质和日益短缺的战略资源,是人类延续的最基本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生产要素中,水资源的投入仍然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大部分地区甚至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我国每年水资源消耗量平均60%以上是满足农业用水。然而,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在南北地区间却存在极大的失衡状态,粮食产量、农业种植压力与农业生产自然禀赋间形成了愈益严重的南北倒挂。我国北方的土地资源占60%,水资源只占20%;南方的土地资源占40%,水资源却占80%。而北方的耕地面积只有其土地面积的30%多,南方的耕地面积却占到其土地面积的80%左右。我国旱耕地和水耕地面积大约各占耕地面积的一半,因而若撇除务农机会成本和比较收益,仅从自然禀赋而言,我国农业发展最具优势的地区无疑是南方。由于南方省份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明显快于北方省份,南方地区耕地资源消退的速度也快于北方,有一些甚至永久性地消退而不可复垦。因而才逐渐发生了“北粮南运”这样的结构性转变,这意味着北方缺水省份反而要承担起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更大责任,这是一个令人尴尬的悖论。

现代农创造出光怪陆离、令人眼花缭乱的现代食品体系,这上台阶体系为城市中产阶层消费者节省了烹调食物的时间和费用,同时也颠覆了一部分传统社会结构。我们每日都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消化着我们的祖先不曾品尝的各种食品添加剂、转基因作物。商业利润的最大化原则同样成为食品行业的“绝对律令”,置身食品加工产业链中的企业很难不为其所俘获。他们不再重视产品本身,而是更看重其承载的“附加值”,这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他们通过选择性的采购迫使生产原料的农民也不得不采用特定的技术与要素投入,借以降低成本。

现代农业还改变了农民的生活状态。仅仅十几年前,在我的童年时代,在农村仍能随处可见散养着的各种家畜家禽,我和伙伴们就时常以拿着棒子追打一头独自觅食的老黑猪为乐事。如今则再难见此情形。不再是畜禽们为农民提供服务,而是农民站在一旁精心地侍弄着自己圈养起来的畜禽,乃至于若干年前作为提供副产品或供自家食用的畜禽养殖活动被席卷入产业化浪潮之中。然而这种大规模的饲养又往往存在极大的自然风险,―旦遭遇疫病就是灭顶之灾。

现代农业,诚然是应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赢得了农业产出上的巨大成就,但是,正如现代科学表现为一种分解式、还原论的范式一样,现代农业把农业这一对象也做了类似的孤立式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农业的本来属性。农业现代化以来的环境污染、水土流失、能量与要素的“投入产出比”极其夸张地下降趋势等等,总4"-/-对现代农业的前景感到忧虑。

建基于理性对自身控制自然与规划社会能力的致命自负基础之上的现代农业,已然到了必须改弦更张的时刻。我们必须以更加合乎环境的、更加节约资源的可持续方式从事农业生产。我们的农业发展应该从过去的前现代、当前的现代化中得到启示,既不拒斥现代农业的丰硕成果,也不对其过度迷恋和盲信。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产业结构,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把农业生产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范文2

近年来,利·技创新转化的成果正推动着兵团绿洲农业向现代农业前进。2011年,科技进步对兵团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已达58.4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5个百分点。

科技为兵团农业腾飞插上了“翅膀”。

不断提高的自主创新能力

2011年,兵团机械化采收棉花面积首次突破350万亩,占兵团棉花种植面积的45%左右,比2010年增加近100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机械化采棉基地;2011年,农八师一四九团实现了棉花全部机械化采收。

兵团农业机械化的大面积推广是与兵团不断提高的自主创新能力分不开的。

从1996年兵团正式对机采棉技术进行立项实验,到2000年顺利完成实验,2001年开始大面积推广;从二十几万亩起步,到今年的350万亩,兵团在机械化采棉方面稳步推进。

目前,全兵团拥有大型采棉机近千台,新建(改建)了一大批机采棉清理加工生产线。有专家预测,随着兵团机采棉技术日渐成熟和大面积推广,预计“十二五”期间,兵团还需新建(改建)机采棉清理加工生产线90余条。

经过科学论证,兵团“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未来几年发展机采棉的目标:到2015年,80%的棉田将实现机械化采收,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到93%。成为全国农业机械化推广基地已为时不晚。

“十一五”期间,兵团在种植业、农业节水、农业信息化、农机装备等方面取得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速度也明显加快,兵团先进农业技术开始向内地辐射示范。

近两年,兵团灌溉技术向内地转移转化力度不断加大,成效明显。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开展小麦、玉米滴灌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辽宁、吉林、山西等省也计划引进滴灌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不断壮大的科技人才队伍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兵团农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然而,这一切工作都必须由人来完成。建立、壮大一支高层次人才队伍,是支撑和引领兵团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工作。

人才培养是一项根本性、长期性的任务,也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兵团缺乏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包括农业人才在内的一些学科人才。

近两年,兵团启动了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的博士、硕士培养计划,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和内地院校也开展了人才培养的合作。

现代农业范文3

姜格庄村是一个拥有3000人、300公顷耕地的大村庄。该村近年来立足自身特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力构建生态农业,加快了生态文明乡村的建设步伐,被市、区两级政府评为生态文明建设先进村庄。

近三年来,姜格庄村投资210万元,对村南的护村河进行了彻底的改造,两岸全部用青石砌成,河中央设拦水坝,既美化了环境,又形成了一座座小型蓄水池。护村河共设拦水坝7处,蓄水5000立方米,沿河两岸的农田都可以排灌自如。硬化山路2500多米,以前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变成了宽阔大路,旅游观光的大客车可直达山顶。离水源远的田块打了30多眼机井,全村的“望天田”全部变成了水浇地。

村里成立了“富姜苹果专业合作社”,目前,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发展果品生产示范户217个,带动了全村果品大发展,全村35.5公顷果园全部按照无公害生产操作规程管理,统一农药使用,统一化肥投入,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销售,生产的苹果通过了国家无公害食品认证。合作社通过农超对接的方式,为全村生产的苹果找到了“婆家”,农民不愁销路。村里还划出5.3公顷平坦土地,扯上农电、打了机井,村民自愿报名建起了24个日光温室大棚,目前已全部种上了黄瓜、草莓、番茄等有机蔬菜和水果。大棚里全部采用配方施肥和微灌,浴霸灯照明和防虫网覆盖等先进技术也得到广泛利用。村里还投资十多万元安装了一百多盏杀虫灯,不仅为农民节省了大量的农药开支,也减轻了环境污染。

现代农业范文4

美国不断进步的农业科学技术使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农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美国农业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不仅养活了3亿美国人,而且使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计算机技术管理农业生产,现在已使用卫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和网络等技术手段帮助农民管理农业生产。目前,美国农业正在朝着精确农业发展。精确农业又称为精确农作、处方农作、变量投入技术等,利用先进技术准确地了解每一块耕地的土壤特性和农作物的生长特性,最大限度地优化种子、肥料、水等各项投入,从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以及土地等农业自然资源。精确农业可以使作物恰如其分地得到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为农民带来最高效益,而对环境产生最小影响。

荷兰位于西欧北部的荷兰有人口1550多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荷兰的农作物以马铃薯、小麦、甜菜为主。荷兰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出口国,大部分蔬菜、鲜花在温室内生产,蔬菜出口居世界第一。荷兰的农业以家庭私有农场生产为主,温室产业是荷兰最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居世界领先地位。荷兰耕地不足,从20世纪60年代起,政府以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劳动生产率为目的开始调整农业结构,使农业生产向产业化、集约化和机械化发展。1983年至1992年,政府实行补贴政策,资助农户从事温室农业生产。荷兰的大多数农业企业都采用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无论是蔬菜或花卉,一般都是专业化生产,多品种经营。这种生产方式有利于设施专业化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形成规模效益。

日本“一村一品”是日本农业产业化的成功模式。在人多地少、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日本通过开展“一村一品”运动,使每个村庄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或拳头产品,成功打入国内和国际市场。“‘一村一品’与农业产业化”发源地的大分县,自1979年开展“一村一品”运动以来,共培育出有特色的产品336个,其中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有126个,产值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有15个。大分县的香菇质量在日本被评为第一,在世界上也小有名气,出口量占日本香菇总量的20%。大分县于1989年成立了香菇研究指导中心,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开发新品种,并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使全县香菇生产长盛不衰。在大分县,“一村一品”的选择完全由村民决定,政府不下行政命令,也不拿钱包办。村民用自己的钱,根据各地具体情况来确定“一村一品”,也可以“一村两品”或“两村一品”。

韩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工业飞速发展,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强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使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向城市,导致农业相对萎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韩国开始推进农业机械化以代替人力和畜力。韩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小,为了促进土地的合理使用和相对集中,促进规模经营和专业化,政府放松了农户土地拥有面积的上限,也放宽了土地买卖和租赁的限制。1998年以前,政府对农民购买农机实行财政补贴,补助的比例最高可达价格的50%。1998年以后,政府取消了对农民的购机补贴,加大了提供优惠贷款的幅度。农民购买农机,只需首付20%―30%的资金,其余可采用抵押的方式向银行贷款,一般以耕地作为抵押物,5年至8年还清贷款。韩国的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解放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增强了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加快了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现代农业范文5

从世界不同国家建设现代农业的实践来看,由于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不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也各有差异。大致可分为三种模式:

1.以美国为代表的规模型、机械化、高技术模式美国农业资源丰富,地多人少,农场规模较大。一般认为,美国是从二战前后到20世纪70年代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又可细分为三个时期:①农业机械化时期。20世纪30年代,拖拉机耕地已在美国普及。到1959年,美国的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业作物的耕、播、收割、脱粒、清洗已达100%的机械化。此后,适应家庭农场多样化和大型化发展的市场需求,不断推出小型多功能的多品种农机和大功率、高度自动化的大型农机。②农业化学化时期,包括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杀虫剂)与土壤改良剂。二战之后,为提高农业产出,美国农业的化肥使用量剧增。同时,为改善土壤的酸碱度和长期施用化肥的不利影响,美国还逐年增大了土壤改良剂的用量。从1960年起,除草剂的使用迅速增加,现已超过杀虫剂。③农业良种化时期。20世纪70年代前后,美国为适应不同地区气候和土质要求,培育出许多杂交品种,并开始利用遗传生物工程方法,核辐射技术和航天工程技术,改造优化种子的遗传基因,使农产品产量与品质大幅度提高。还培育出了许多畜禽良种,并实行工厂化、规模化养殖。在经历以上三个阶段实现农业现代化之后,美国农业并没有就此止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应用,相继出现了“精准农业”和“基因农业”等方式。特别是许多特大农场走向了“计算机集成自适应生产”,即将市场信息、生产参数信息(气候、土壤、种子、农机、化肥、农药、能源等)、资金、劳动力信息等集成在一起,选定最佳种植方案,在生长过程中根据当地不同地块小气候的变化,进行自适应喷水、施肥、撒药等,农业生产更趋向工厂化、自动化,使美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始终走在世界前列。

2.以欧洲为代表的生产集约加机械技术的复合型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欧洲以提高农业生产率为目标,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法国是欧洲农业最发达的国家,其农业的经营办式主要是中小农场,其中耕作面积在80公顷以下的农场占总数的81%。在这样的基础上,法国主要通过农业生产专业化和一体化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法国的农业专业化有三种类型:区域专业化、农场专业化和作业专业化。区域专业化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农业资源。把不同的农作物和畜禽集中到最适应的地区,形成专业化的农业生产基地;农场专业化是一个农场以专门生产一种农产品为主;作业专业化是将农场的耕种、收获、运输和供应等,交给农场外的专业企业完成,使农场从自给性生产转变为商品化生产。在农业一体化方面,法国也有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两种形式。纵向一体化就是农业资本和工商业资本相结合,产、供、销为一体的综合企业,其经营范围很广,组织领导者大都为一些大公司或集团;横向一体化是组织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社,其组织形式远比纵向一体化的农业企业集团松散,由于其灵活有效,加上自愿组织、退社自由,因而深受法国农民欢迎。

与此同时,法国凭借发达的工业基础,积极促进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进程,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于1947年制订新的“农业法”,采取了加强政府支持,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产品价格,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实行集约经营等措施,扭转了长期以来农业衰退的局面,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量,到20世纪60年代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目前英国的农业机械化达到很高水平,农业机具齐全,从耕作到收获、进仓,每个程序都有相应的机械,种植蔬菜的农场和养猪养鸡的农场都实现了机械化。特别是在英国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畜牧业(其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2/3),其经营规模之大和机械化、集约化、专业化程度之高,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荷兰的设施农业是欧洲现代农业的一个典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经过几十年的探索,荷兰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特点的农业现代之路,使农业本身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由农产品进口国成为出口国。自20世纪60年代起,荷兰政府以节约土地、提高土地生产率为目标调整农业结构和生产布局,使农业生产向产业化、集约化和机械化发展。其中温室设施农业是荷兰最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居世界领先地位。温室产品完全可以按照工业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管理和销售,因此也被称之为“工厂化农业”。目前荷兰温室建筑面积为11亿平方米,占全世界玻璃温室面积的1/4,主要种植鲜花和蔬菜,具有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水平高,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规范有序的市场经营等特点。荷兰的温室产品中有50%-90%用于出口,其中温室蔬菜占本国蔬菜的外销比例高达86%,同时荷兰也是世界上四大蔬菜种子出口国之一。与许多欧洲国家一样,荷兰的家庭农场规模一般较小,但农业合作组织类型很多,大体上分为信用合作社、供应合作社、农产品加工合作社、销售合作杜、服务合作社等,为社员(会员)提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对提高荷兰农业的市场竞争力起到了关键作用。

3.以日本为代表的资源节约和资本、技术密集型模式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国,由于人多地少,农业资源极度匮乏,土地高度紧张,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和大量的资本投入,提高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日本农业的重要特点之一是采用了全盘合作化的土地节约型模式,由农协联合分散农户形成劳动集约经营,其农协的作用闻名世界。1947年日本进行了和农协重组,大力推进旨在迅速提高产量的水利化、化肥化、良种化等措施,使日本农业装备水平大为提高,新经营体制得到确立。1961年日本制定的《农业基本法》,进一步体现了日本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在目标设定上,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缩小工农收入差别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两大目标。在路径选择上,期望通过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加上大力推进以机械化为主体的农业技术革命,以形成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独立经营农户,来最终实现上述目标。政府对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支持。大体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农业现代化的两大目标已基本实现:包括水稻在内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90%以上,以机械化为中心的水利、良种和栽培技术达到较高水平,稻谷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近两倍,农户家庭收入与城镇职工家庭收入基本持平。但与此同时,出现了粮食和食品的自给率不断下降、财政补贴负担过重、政府干预过度等问题。对此,日本国会于1999年7月通过新的农业基本法,以确保食品稳定供给、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强调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开始了新一轮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50%国土降雨少于150毫米。但由于实行了正确的战略,农业获得令人瞩目的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起,以色列80%的粮食靠进口。面对这种形势,以色列政府以大量投资支持农业发展,通过全国垦荒和兴修水利,开发沙漠,提高机械化程度,实现了农业大起步。特别是从60年代开始,以色列积极探索科技发展农业的出路,以滴灌技术推动农业革命。国家对推广滴灌技术给予了大力扶持,使农产品产量直线上升,沙漠改造突飞猛进,可耕地持续增加,农业面貌根本改观。以色列农业的迅速发展,是同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分不开的。除节水灌溉技术在世界领先外,以色列农业的良种化、机械化、化学化、电子化水平都比较高。近年来,以色列将先进的电子技术应用到农业机械方面,发明一种安有计算机和自动装置的拖拉机。能完成从犁地、种植到收割的全套田间作业,并以最经济的办法保持燃料消耗和操作速度,既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又提高了经济效益。根据国际市场和本国自然条件,以色列70年代开始改变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高质量花卉、畜牧业、蔬菜水果等出口创汇的农产品和技术,用高科技、现代管理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形成高投入、高科技、高效益、高产出的特色,建成了一整套符合国情的节水灌溉、农业科技和工厂化现代农业管理体系。目前以色列粮食已基本实现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高效的农业产业体系是以色列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生产组织方面,以色列至今有并驾齐驱的三种形式:公有制集体农庄、合作社、个体农户,分别创造着以色列农业总产值的32%、46%和22%,共同创造了以色列的高效农业,政府对它们一视同仁。市场竞争促使以色列的传统农业向农业产业体系转化。农户们根据所签订产销合同安排种植计划,负责种植。种植之外的加工、采购、财政、购销等繁琐的农业服务由区域合作组织承担。农产品销售依靠专业内销、外销组织,它们均是独立核算的企业。以色列农产品内销组织"努瓦"负责70%以上的农产品收购、加工和批发;农产品出口组织早在1957年成立,在国外设办事处,推销产品,反馈市场信息,负责2万农户的出口,收取5%手续费,年底农户参与其利润分成。

二、对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启示

1.要从国情出发探索建设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从国外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可以看出:农业现代化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一个国家究竟采取什么方式走向农业现代化,是由其客观的资源条件和历史背景决定的,不可能完全照搬或模仿别国的模式。一般来说,实现工业化较早,土地资源丰裕,而劳动力又相对缺乏的国家,农业现代化的起步往往从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革上入手,走资本集约或技术集约道路。如美国,主要以劳力节约型为主,采用以州为单位的、区域性布局的农场或生产基地,充分利用农业机械、良种技术,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以色列由于其土地资源稀少,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因而重点进行了节水型农业科技的研究,形成其技术集约型农业特色。人多地少的国家是以劳动集约作为农业现代化的起步方式,首先在节约土地资源和充分利用劳动力方面找出路,侧重于采用生物技术,精耕细作,进行集约经营,以提高单产。如荷兰注重发展设施农业和“温室革命”,土地高产出型的家庭农场与完善的社会服务网络相辅相成,使其成为世界农业强国。日本是一个岛国,农业的发展主要采用了全盘合作化的土地节约型模式,即由农协联合分散农户形成劳动集约经营。我国建设现代农业也必须从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2.要制订和实施切实有效的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是政府对促进农业发展的各类干预措施的总和。其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对农民的直接收入支持,农产品价格支持,鼓励农产品出口,限制农产品进口;实行财政金融支持和农业灾害保险;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支持农业农村基础建设,保护农业资源和环境等。美国、欧盟等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日本、韩国在工业化之后也都实行了工业反哺农业政策,才使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可以说,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保护是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WTO《农业协定》生效之后,尽管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对农业的支持方式发生了某些变化,但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不但在总体上没有减小,许多国家还有所增加。2001年美国和欧盟的国内支持量分别达到其农业产值的50%和60%,日本更是高达76.7%。一般认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左右是开始实行农业保护的最佳时机。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了这个水平。尽快建立起保护力度更大、支持效率更高的国家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3.要切实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现代农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加快农业发展的步伐,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体系,有着实力雄厚的农业科研机构和规模庞大的科技推广队伍,其每年用于农业科研的经费支持力度,一般为本国农业GDP的0.6%,而用于农业科技推广经费的支持力度,为本国农业科研经费的3倍。美国实行农业研究、教育、推广三位一体的体制,并且都有拥应的法律予以保障,农业立法还规定各州要提供与联邦赠款数额相当的资金用于本州农业科技推广。荷兰、日本等国都有着发达的农业科研和推广体系。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国家的农业科研均针对本国国情,重点研究适用的现代化技术和设施,如美国主要是高度机械化及良种化,荷兰是工厂化设施,以色列是温室和滴灌技术,加拿大是畜禽胚胎移植及杂交育种技术,而日本突出了生物化学、机械技术等,最终都使农业成为高效的现代产业。

4.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具备农学、机械学、管理学、信息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也被称为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是建设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条件。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最重要形式,各发达国家对农业教育都十分重视,有着完善的农业教育体系。丹麦农民中有85%是大学毕业生。法国有继承权的农场主子女,在接受基础教育之后,还要再上五年农校,再经过三年学徒期,考试合格后才能取得从事农业经营的资格。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素质较低。这是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5.要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建立社会化的农业服务体系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标志。日本的农协作为农业的最广泛组织,除为农民提供各类服务外,还代表农民参与政府农业政策的制订和实施,对促进日本农业经济发展、减少政府的社会管理成本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国也是人多地少的国家,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小而分散的特点十分突出。因此,为了使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相衔接,必须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特别是要重视发展为农民提供综合服务的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现代农业分工与协作进一步发展、农工商一体化日益加强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发达国家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是提供技术、生产作业、供销、信贷、保险等服务。美国农业社会服务组织覆盖面广,将几乎所有农业生产和经营领域都纳入推广服务范围,大到改良农业生产和销售技术,小到各种度量换算和计算捷径,都可到州县农业推广服务部门获取满意的服务;美国直接种田的人只占总人口的3%,但是为农业配套服务的人员占27%。在以色列,非营利性的农产品出口和内销组织,包揽了其国内全部的农产品销售,农民只管生产,一般不会受到市场风险的冲击。

现代农业范文6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我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走“兴致富产业,建生态家园,创文明新村”之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有十堰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农业区域生产布局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特色高效生态种养业,形成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投入50亿元,建设30万亩GAP黄姜标准化生产基地,黄姜产业链产值达到20亿元;建成50万亩柑桔基地,产量达到75万吨,产值10亿元以上;发展70万亩中药材基地,通过生产加工,形成产值20亿元的产业集群;建成30万亩有机茶基地,产值达到9亿元以上;建成15万亩魔芋基地,产业链产值达到9亿元以上;建设500万亩耳菇林、100万亩板栗、100万亩核桃、100万亩木瓜、100万亩刺槐、50万亩香椿、50万亩杨树、40万亩竹、10万亩花椒、3万亩花卉等林业产业基地,形成4亿元左右的林业生态产业;建设200万只山羊、10万头肉牛、100万只商品猪、1500万只鸡和200万只长毛兔养殖基地,草食畜牧业产值达到28亿元以上;逐步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总面积达到140万亩,总产值达到20亿元。

用产业化方式经营现代农业。依托优势资源,大力开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提高农业集约增长效益。按照市场需求,积极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工业,打造一批名特优农产品品牌。投入3亿元以上,重点抓好1500万只肉鸡加工、200万只长毛兔养殖及加工、50万头商品猪加工、3000万公斤优质鱼加工、1亿公斤柑桔深加工等项目建设,形成农副产品加工集群。运用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和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创新企业和农户联结方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培植和发展龙头加工企业。壮大中介组织,培育流通主体,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村民间流通组织,培养民间经纪人队伍,建立多种形式的农协和经济合作组织,积极为农业产、供、销提供各种服务,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采用税收减免、贴息贷款、优惠利率等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培育1-2家收入过5亿元的国家级龙头企业,5-10家收入过亿元的省级龙头企业,150家收入过5000万元的市级龙头企业。

提高现代农业市场化、社会化水平。按照大集中、小分散、分层次的原则,加快建设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产品市场化程度。投入5亿元以上,建好堰中农产品配送中心、老虎沟农贸市场、鄂西北农资市场等大型综合批发市场和禽蛋水产品批发市场、丹江口市柑桔交易中心、鄂西北中药材交易市场等专业市场以及农村集镇中心集贸市场、口子镇边贸市场,形成以综合性批发市场为中心、以专业市场为骨干、以遍布城乡的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网络。同时,积极开辟通往大、中城市的“绿色通道”,加快整车运输鲜活农产品的速度,提高农产品市场流通效率与效益。加强为农业的配套服务建设,不断提高现代农业服务水平,加快农业社会化进程。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提高现代农业技术普及率;用现代工业提供的技术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与设施;用市场经济观念和组织方式经营管理农业,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投入5亿元以上,健全完善以农业科技、农业信息、农机装备、农民培训、良种繁育、农产品检测、动植物防疫、森林防火、小型农田水利、农合组织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副产品运销、信用服务、农业保险、信息等服务,全面提高农业抵御市场风险、自然风险和技术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