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世界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世界文化

世界文化范文1

关键词:开平市青少年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认知状况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郑孝燮曾说:“我国世界遗产事业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认识问题。把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的希望寄托在青少年身上,从现在开始就下大力气加强对青少年进行世界遗产保护教育,也是一个认识问题。”至2007年底,开平市总共有青少年[1]62000多人,约占全市人口的9%〔1〕。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结合相关研究成果,以开平青少年为案例,论文拟就当代青少年认识世界文化遗产的状况进行多维度解析。

一、开平青少年的认识及思想状况

当地青少年对碉楼的认识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从电视新闻媒体中获知,如开平台定期播放的开平碉楼节目、报纸和新闻节目等;二是从学校派发的有关碉楼的书籍中了解(其中有进行碉楼知识考试的学生对碉楼基本知识认识较深);三是从碉楼申遗时的各种宣传标志中认知;四是从祖辈的口述中得知(此种情况较少)。

多数青少年对碉楼认识较偏重于感观形态方面,对多数碉楼的名字没有特别留意,一般是认为碉楼较旧较黑,是中西建筑特色结合的产物,并设有枪口,具有军事防御的作用。身在开平、长在开平的他们对这些碉楼熟视无睹,因此对于碉楼的认识普遍停留在表面的层次,而对碉楼的来源、历史、意义以及碉楼文化中所包含的岭南文化、稻耕文化等基本上没有深入的认识。

对碉楼了解较深的青少年或认为碉楼具有欣赏价值,很美,像城堡;或认为碉楼很坚固、结实、有特色、作用多、功能强,体现了华侨对家乡的爱和建筑师的睿智。总的来说,感性认识的成分较多,而文化艺术、赏识认知和结构特色等层面则相对缺乏。“开平碉楼与村落”作为精神文化符号层面上的认识还有待广泛宣传。

多数青少年认为碉楼可以代表开平文化,心中对碉楼存有感情,但缺乏进一步了解碉楼的兴趣。由于目前当地经济发展有限,本地人们收入偏低,多数留守家乡的青年忙于家务活或学习,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少年偏重于娱乐方面的爱好,认为历史文化较枯燥,因此对碉楼文化兴趣不大。

二、影响青少年认识碉楼的因素

(一)社会环境

从对外联系来看,水陆交通方便,开阳高速公路与325国道横贯全境地,三埠港每天有2艘豪华客轮往返香港〔2〕,但市内交通和旅游指南方面,尤其是景区之间的来往存在较大问题,景点班车的设置没能把分散的碉楼群与游客的时间安排统一起来,大部分的景点缺乏关于碉楼的全面细致的交通指引和正规的出租车服务,给游客,尤其是自助型旅游的游客,带来不便。

交通不便跟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有关。由于碉楼大多位于开平的乡镇,而这些地区难以有经济实力提供完善的旅游交通系统。

申遗时,电视广播、报纸媒体对大众获取碉楼知识发挥着重要的宣传作用;然而,申遗过后,这种作用便大打折扣。现有的相关电视节目缺乏趣味性,内容重复,对碉楼的介绍方式单一,难以引起青少年的兴趣。而更注重时事的报纸媒体较少刊载关于碉楼或其他世界文化遗产的信息。通过网络资源了解碉楼更具有自主性,但目前官方碉楼网一般只有简单的介绍和相关的旅游信息。可以说,各种媒体对于碉楼与村落的宣传和教育明显不足,更谈不上对青少年世界文化遗产的意识的培养和文物保护知识的普及。

除了这些,由于民间没有自发性地举行以碉楼与村落为主题的团体活动,使得碉楼文化对当地风俗的影响渐趋减弱。而青少年本身对碉楼的认识较少,所以在他们的日常交流中很少涉及这一方面的话题。另外,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有限,相关馆藏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均不如人意,未能起到很好的文化宣传作用。

(二)政府政策

当地政府先后颁布了保护碉楼的相关规章,如《开平市碉楼与村落保护管理规定》和《开平碉楼与村落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碉楼与旅游业的结合是当地政府的重点政策之一,政府希望通过这一传统文化优势,使碉楼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进而创造一个适宜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然而,目前政府在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二者的协调上所做的工作比较欠缺。在保护和开发方面,关键在于政府决策者的工作重点和开发的度之间是如何控制。由旅游部门和保护部门单独做规划都不利于地方遗产保护的发展,必须由政府控制开发。搞保护的人要懂经济,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搞旅游的人要懂得遗产保护,世界遗产宣传教育的广泛性是通过旅游的发展而实现的。

就官方宣传方面来说,对碉楼的宣传与教育基本上出现在申遗时期,当时的社会气氛极为浓厚,但申遗成功后却变淡甚至没有。虽然每隔一段时间,市区里都有关于碉楼的文化展览会,但是影响力不大,没能深入其它乡镇。宣传的不足,一方面,主要是因为市政府在宣传时只注重市区而忽视了其它较偏远的地方;另一方面,其它地方的镇政府过于依赖上级市政府的指示,没能在宣传工作上有足够的主动性。

(三)学校教育

当地各所学校多曾组织过碉楼参观游览等活动。学生亦以画画、写作、手抄报或黑板报等形式加深对碉楼的认识。然而在学校教育这一块,仍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没有乡土教学系统,缺乏明确的教学指标、计划等。目前中国教育还是以追求升学率为主,在应试教育上下的功夫较多,尤其是高中,所以会出现学校只在班会课讲授碉楼知识,而高中甚至连课堂讲授也没有了;其次,初、高中的外地老师占有一半之多。这些老师对碉楼没有天然的感情基础,较少重视碉楼知识的讲授。同时,由于客观原因的限制,外地老师对碉楼基本知识的理解容易产生偏差;第三,碉楼专业研究人员不多,教材的编写人员缺乏,严重影响教材的内容质量;第四,碉楼教材、宣传手册种类缺乏,在开平仅有两本碉楼的乡土教材,而其它宣传手册多为旅游所用,为旅游而编写的手册并不能给予当地青少年进一步了解碉楼较大的帮助。

(四)家庭教育

父辈的生活已离土匪猖獗的时代久远,加上文化水平不高,与祖辈相比,他们对碉楼的认识很少,因此,当代开平青少年很难从家庭教育中得到这方面的信息。文化的隔代流失实在令人揪心。一方面,父辈对碉楼的感情已不如祖辈,代际承传问题令人担忧;另一方面,代沟使青少年一代不愿经常与父辈聊天,父辈忙于工作,也没有跟孩子们过多讲碉楼的事。家庭教育方面能否发挥作用,还取决于另外两方面的因素:第一,所居住的村落有没有碉楼;第二,有没有亲戚是在碉楼里面居住过或从事相关工作。虽然开平有一句话:无碉楼不成村,但是随着人口的迁移,很多新村都没有碉楼。因此这部分的家庭教育是相当缺乏的。

(五)华侨影响

作为侨乡的开平,旅居海外和港、澳、台的开平籍同胞有75万人〔3〕,华侨对当地的影响举足轻重。当华侨回乡时,他们对碉楼的深情自然能感染当地的青少年。然而,当时建造碉楼的一辈华侨多已归西,新一代的华裔对碉楼的感情也没有祖父辈深厚。再加上现在的华裔也很少回乡,华侨的影响力渐渐减弱。

(六)青少年自身

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新事物大量涌现,加之受国外文化的影响,网络游戏、英超、NBA、卡通动漫……充斥着青少年的世界,绝大部分青少年对于古老的建筑并没有多大兴趣。如何培养青少年对碉楼的兴趣是社会的共同责任。此外,文化程度对青少年理解碉楼的价值也有着重要影响。当地虽不发达但安逸的生活条件导致部分青少年形成安于现状的性情,读书不努力,故大部分文化程度不高,学历普遍在大专以下。

三、加强青少年遗产认知与保护意识的建议

“遗产保护是第一性的,有了遗产才有遗产地的旅游,而遗产地保护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不同于其它的旅游对象与产品,只有在不妨碍遗产保护的前提下,才可以发展旅游。”〔4〕因此,开平要积极推动公众教育事业,形成“明瞭的共识,积极的参与,真诚的归属感”,达到一种官民互动、事半功倍的良性循环。

要大力普及、加强青少年、市民对开平历史,尤其是“开平碉楼与村落”的认识,可以尝试与广州市、佛山市、中山市和潮州市等城市文化局或文物局建立区域合作文化交流平台;制定具有乡土特色的教育方针并有效长期实施贯彻,形成一个具有开平特色的乡土教育体系;社会宣传教育应该采取多元化、有针对性、有计划性的措施,包括电视媒体、广播媒体、街道宣传栏及互联网等硬件设施、旅游专线及交通指引的完善等等。

其次,普遍提高青少年、市民的文物遗产保护意识和相关知识。要加大学校教育,制定开平乡土教材与开放性课题相结合的方式。在推广方面,有计划、富针对性地出版开平文物书籍,并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业界与学界研讨会,就特定项目撰写兼具知识性和专业性的专题书籍;孕育“开平文化大使培训计划”,培养具有专业文物导游知识与技能的青年学生,以此普及开平文物常识,加强社会民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

开展图书馆流动车计划,宣传普及“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相关书籍。图书馆流动车分为大众型和学校型两类形式。图书馆流动车以村落为单位,可以节约财政负担,也可以提高普及率。其次,对于学校型方面,流动车可以走进校园,让学生借阅图书,流动周期可设置为两周。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新鲜感而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紧迫感。

当然,还要充分利用侨乡优势,与民间团体、高等院校和个人互相合作支持。在地区合作交流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珠三角的艺文合作。除了进行信息交流、文物考古合作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发展图书馆方面的合作,希望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专业水平、提高文物管理水平和修复技术。

四、结语

以青少年为主的广大市民推广历史文化遗产的做法的好处在于运用了一种双向、互动的模式使传统意义上文物保护工作者的范畴由政府官员、专业人员扩大到普通公众,并且由于将对象定位于社会上最具有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广大青少年,从而保证了“世界遗产教育”成为世界遗产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条件和重要动力。一方面,从教育趋势来看,青少年较容易接受新思想和新观念,也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尽早接受正确的文物保护意识将有助于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青少年社交广泛,文物保护知识的宣传与教育经过他们的传播,会很容易产生类似“触媒效应”的由点到面的积极影响。总之,机制、法律、科技、资金等,都是保障世界遗产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而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则是贯穿于其中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中国城市年鉴2007[M].2007,(23):125.

〔2〕开平碉楼网.[2008-08-28]./tip_guid/3.htm.

世界文化范文2

顺化位于越南中部,北距河内654公里,南距胡志明市1071公里,曾先后为越南旧阮、西山阮和新阮封建王朝的京城,是越南的三朝古都。1993年,顺化因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越南古诗《游顺化》云:“赴京之道十八曲,山青水绿如画里”,就是描绘昔日的顺化是如何的景致宜人。如今的顺化依旧是一座清新迷人的小城,清澈蜿蜒的香江穿城而过,将城市分为南北两区。北区是古京城和老商业区,南区是文化和旅游区。位于市中心的钱长桥飞架香江两岸,连接南、北两岸新旧城区。

作为越南的古都,顺化的古建筑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顺化皇城。顺化皇城是越南现存最大且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代表了越南古代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1945年以前的阮氏王朝时期,顺化皇城一直是越南的政治、文化和宗教中心。第一眼看到顺化皇城,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后来才恍然大悟,这个古城的建筑样式基本仿照北京故宫,但规模比北京故宫小得多。由于战乱的原因,顺化皇城遭到较大的破坏,不少古建筑被毁,现存的几处宫殿也显得比较破旧。站在城楼上举目四望,废墟遗址随处可见,断裂的台阶上布满青苔,池塘里飘浮着枯草,然而这种破败而落寞的景象,反倒使皇城在古朴中生出一种别样的美感。而顺化皇陵则建在顺化城西10至15公里处,有嘉隆陵、明命陵、绍治陵、嗣德陵、建福陵、同庆陵和启定陵等,均效仿中国明清帝陵修筑。从市中心溯香江而上6公里,可到达天姥寺。天姥寺是越南著名古刹,又名灵姥 寺。位于顺化西郊,处香江北岸安宁村高坡上。始建于公元1601年,是阮氏始祖阮淦次子阮潢所造。站在天姥寺登高望远,迤逦的香江风情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

世界文化范文3

在即将离开北京的最后一个早上,我们迈着急切的步伐又来到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500字,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2020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500字一

颐和园面积为两百九十公顷。我们从东边,进入颐和园,经过仁寿殿,来到昆明湖边。一见昆明湖我就想起苏轼的诗名“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边的昆明湖晶莹剔透,湖水微微泛起涟漪,可是现在的昆明湖被层层叠冰块给覆盖了。那边的万寿山满山古柏苍松,掩映着雄伟的宫殿、秀丽的楼阁。啊!人间仙境!这里让我流连忘返。看完昆明湖,我闪来到了玉澜堂,是慈嬉太后囚禁光绪皇帝的地方。我们继续前进,来到乐寿堂――慈嬉太后住的地方。乐寿堂的上有一个电灯泡,据说是中国最先用电灯的地方。出了乐寿堂,来到了著名的长廊。长廊全长728米,用柱子分成273间。每一间的顶上都雕有画,上千幅画中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山下是排云殿,半山腰有佛香阁,这些建筑的顶都有是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导游先生和我们说道,美丽的颐和园不仅仅展现给了我们一副美丽的景色画卷,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子孙后代讲述了启迪人心的历史故事。慈禧太后闭关锁国,在国内修颐和园,大兴土木,这也惊醒了我们不要重复历史的错误。

最后我原路返回,卖出了沉重的门槛,我真的还有些留念,留念这园中的美景,留念这园子里发生的太多的历史上的故事。

2020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500字二

今年暑假我去了不少地方,有园明园、香山公园、天坛公园……但最令我流连忘返还是颐和园。

我和妈妈刚进了颐和园,便看见了奇形怪状的巨大立在道路两旁,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道路四周挺立着一棵棵大树,走过这条羊肠小道,展现在我眼前的是十里长廊。

走进十里长廊,我仰头一看:“哇!好多漂亮的画呀!”妈妈不失时机地向我介绍道:“瑶瑶,这些画都是古代一些有名的画家画的,为了这个画廊他们可花了不少心思呢!”画廊里的画可真多,有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有姜太公钓鱼,最吸引我眼球的是黛玉焚稿。只见林黛玉坐在床边,满脸忧愁,脸上挂满了泪珠。看着这幅画,我仿佛听见了林黛玉低沉忧伤的哭声。她一手拿着一张稿子,再看看她面前的铁盆,里面燃烧着跳跃的火焰。林黛玉焚稿这幅画栩栩如生,让我好像身临其境。

我们看完了十里长廊,来到了美丽的昆明湖。昆明湖上吹着缕缕凉风,我和妈妈满心喜悦地坐在昆明湖旁的小靠椅上观看风景。啊,真美啊!碧绿的湖面上有着几丝微波,阳光照在十七孔桥桥洞的光滑洞壁上,洞壁上映出了水里的粼粼波光,那些跳跃的波光就像无数金色的.小精灵。嗖,一条金色的小鱼一下了蹦出了水面,引起了圈圈波纹,再加上金色的阳光撒在小鱼身上,使小鱼更加楚楚动人,真是美不胜收。

美丽的颐和园,你的湖光山色,你的长廊石桥,在今后的夜晚要占据我许多的梦乡呢!

2020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500字三

哈哈!终于盼到星期六了,你问我为什么这么高兴!告诉你:“爸爸说星期天带我去颐和园玩儿,你说我能不高兴吗?”对!去找爸爸,爸爸说:“明早5点半起床,不要误了早班车呦!”“知道了!”我爽快的地答应了。

第二天我早早起床,和爸妈准时坐上了公交车出发了,到了天桥车站又倒了趟车,终于来到了颐和园大门。爸爸买了票,一进大门,首先看到一座金碧辉煌的殿堂,殿前有个大铜缸,听说人们以前在这里投币,是乞求幸福安康的。

饶过大殿,来到长亭,真不愧叫十里长亭,长亭的横槛上画着五彩斑斓的'壁画:山、水、鸟、虫、鱼、人物……数不胜数,美极了!坐在长亭的栏杆上尽情地欣赏这一幅幅画卷时,一阵凉爽的风吹拂而来,真舒服!爸爸说:“你看,南面的昆明湖波光粼粼,多美呀”!“儿子!看——远处的十七孔桥!”妈妈大声喊到。我迫不及待地边跑边喊:“爸妈,快,我们去划船”!

来到湖边,清澈见底的湖水,宛如一块天然的翡翠;湖水泛起层层鱼鳞般的波纹。我买了鱼食,爸爸划着船,水中有许多色彩斑斓的金鱼,互相追逐、嬉戏,好不自在。我连忙把鱼食撒在水中,鱼儿们尽情地抢食吃,一种既温柔恬静又愉快的感觉由然而生。

不知不觉来到了十七孔桥,桥身真长啊!有十七个桥洞,怪不得叫十七孔桥呢!桥面两侧有许多望柱,柱上雕刻着千姿百态的狮子:有的低着头好象在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偎依在母狮子怀里,好象正在睡觉;有的藏在大狮子后面,好象在做有趣的游戏……。又登上了万寿山,颐和园的景色大半尽收眼底,金碧辉煌的佛香阁,在夕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更加耀眼。真不愧是名不虚传的皇家园林啊!

“不早了!该回家了!”爸爸提醒到。

今天在颐和园中神游一番,美不胜收的景观真使我心旷神怡、留恋往返!

2020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500字四

颐和园,山清水秀,景色秀丽。它坐落在北京的西北郊,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风水宝地”。自古以来,这片土地集帝王将相万千宠爱一生。

颐和园规模宏大,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水的面积占3/4.陆地面积占1/4,远远望去,像一幅栩栩如生的山水画。无愧于其“皇家园林博物馆”。

未进颐和园,就以经被它雄伟的气势所感染。大门两侧傲然挺立的两座大狮子,公狮右爪握球,象征着一统江山;母狮左爪扶幼,象征母仪天下。走入第二道门,万寿山映入眼帘。万寿山下是一个波光粼粼的昆明湖,昆明湖上架着两座石桥——十七孔桥和拱桥。最具有特色的是十七孔桥。十七孔桥为园内最大的石桥。桥由17个孔券组成,长150米,状若长虹卧波。其造型兼有北京卢沟桥、苏州宝带桥的特点。桥上石雕极其精美,大小共544个。两桥头还有神态自若的石雕异兽,十分生动。西边的'那座石桥取名清宴舫,有“河清海晏”之意。在整个颐和园中,它是唯一一个带有西洋风格的一处建筑。之前作为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彩画长廊是中国园林中长廊的代表。它像一条飘带将分布在湖山之间的楼、台、亭、阁、轩、馆、舫、榭有机地联缀成为整体。长廊共有273间,全长728米。长廊随山势起伏,依湖岸变化,气势恢宏,精巧绝伦。

每当人们踏出颐和园的门槛,总是会不由得回眸。世事无常,风雨变幻,虽然历经百年沧桑,颐和园依旧屹立在青山翠谷之中,历久弥新。

2020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500字五

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花园,那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五一这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颐和园。我们进了颐和园的大门,过了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长廊全长700多米,上面画着五彩的画,有花鸟虫鱼、人物、风景,每一幅画都栩栩如生。漫步其间,使人心旷神怡。

走完长廊,我们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我抬头望去,一座八角宝塔形的建筑——佛香阁掩映在树丛中,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我们顺着鹅卵石铺成的小路来到了昆明湖。昆明湖水面静得像一面镜子,湖水绿得像一块碧玉,湖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沙石,鱼儿在水里欢快地游着。昆明湖上有一座石桥,我们上了石桥,爸爸告诉我,这座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许多石柱,上面雕刻着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小狮子,可有趣了!昆明湖周围栽满了垂柳,柳枝随风飘动,柳絮像无数调皮的小娃娃,一会儿飞到人们的脸上,一会儿沾在衣服上,一会儿钻进脖子里,一会儿藏到脚下,让你抓不着。龙舟、游船在湖面上慢慢地滑过,我和爸爸妈妈上了龙舟到了对岸。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让你眼花缭乱,流连忘返。

2020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500字六

大家好,我是张硕。今天由我带大家游览我国清朝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此次的游览目的地有三处,分别是“长廊”“万寿山”和“昆明湖”。古迹是国家历史的写照,我们大家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并爱护它。所以希望我们都能做一个文明的游客,不要乱涂乱画,垃圾入箱,保持游览地的环境。我希望能和大家度过快乐的一天。

走进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我们将到达的一个目的地——长廊。它很有名,据说还是“世界第一大长廊”。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凋谢,那一种花又开了。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第二个目的地——万寿山。请大家抬头看,耸立在半山腰的那座八角宝塔型的三层建筑就是佛香阁了。下面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放眼望去,颐和园的`大部分景色尽收眼底。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也是第三个目的地。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许多式样不同的石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十七孔桥。因为这座桥有十七个桥洞,所以叫十七孔桥。站在桥上,就可以更清楚地欣赏昆明湖了。看,昆明湖静的就像一面镜子,游船,画舫在湖面上慢慢滑过,几乎连一点痕迹都没留下。它不光静还绿得像块碧玉呢。

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风景,说也说不尽,希望大家有空能常来细细游赏。

世界文化范文4

关键词: 世界文化遗产 俄罗斯 保护现状

一、俄罗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成就

俄罗斯的文化遗产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而在16个文化遗产中,又有四分之一的文化遗产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市。所以,有必要重点了解俄政府为保护这两座城市的文化遗产所做的工作。

2015年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和红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5周年。克里姆林宫博物馆总馆长加加林娜公布了修复建筑物、建筑物内不朽的绘画作品及圣像的总方案。她强调,15年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逐步把所有纳入博物馆管理的建筑物和历史古迹以博物馆化方式保护起来,而且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功。

然而,克里姆林宫是个复杂的机构,由四个管理部门共同管辖。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国家博物馆除外,其他三个管辖机构是俄联邦总统事务办公室、俄联邦安全部,以及国家历史博物馆。

因此,在管理该世界遗产过程中难免出现困局。比如,2013年,克里姆林宫中的第14号行政楼进行拆除,这座楼处于斯帕斯基门和参议院宫之间,不属于建筑古迹,严格而言,也不属于世界遗产名录。但如何拆除,拆除后该位置修建何种建筑物,势必会影响已列入名录的文化遗产。因此,俄总统普京指出,拆除行政楼后,重建20世纪30年代的寺院计划可行,但必须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批准方可实施。直到2015年的5月在被拆除的地方开设了广场,而寺院重建必须在考古发掘工作之后才能开始。这一事件足以表明俄总统对国家保护文化遗产的极度关注和支持。

在俄罗斯北方首都圣彼得堡的文化遗产保护同样得到高度重视。2005年3月圣彼得堡政府通过了《彼得堡遗产保护战略》。该战略确定了圣彼得堡文化遗产活动中的优先工作、标准和目标,指出了历史古迹、建筑群的保护、翻修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遗产修复和历史街区中新建建筑物的标准。该战略旨在提供城市景观重建和完善过程中的人文精神、法律和程序规范的保障。其宗旨为“以发展促保护,保护的目的是发展”。该战略同时是城市建设、政府机构和住房用地建筑等所有相关部门必须参考的工作指南。该战略规定,包括历史遗迹和文化古迹在内,所有能够改变圣彼得堡独特城市外貌的已形成的景观、开放空间和城市美好的景点都是保护的对象。

该战略文化遗产保护原则是保存文化历史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容许以“拆掉遗迹,让遗迹变得更好”为目的的销毁活动的存在。圣彼得堡市市长马特维延科把该战略称为“一部具有特色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宪法”,这让城市民众认识到自己拥有怎样的无价之宝的重大一步。应充分保护文化遗产要求与经济活动必要性,以及城市发展需求之间的平衡。不能以破坏文化遗产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2011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出资准备在圣彼得堡市建商业区“奥合达中心”,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于对圣彼得堡城市中心文化遗产的保护,该项目只有部分规划得以实施。圣彼得堡市政府听取并接纳了专家的意见,并认识到城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优惠扶持的同时,同样在城市发展中有所限制。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俄罗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文化遗产处于良好的保护和利用状况。遗产本身得到定期的维修、翻新,避免被损坏现象的发生,自豪地向游客展示着文化价值。保护文化遗产的复杂性在于遗产和周围建筑物和谐存在的问题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对俄罗斯文化遗产进行检查后,指出文化遗产周围出现的“新邻居”正破坏遗产本身的历史完整性。

新建筑物施工和投资者是古代遗迹的主要敌人。雅罗斯拉夫市的历史中心于200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但是在建筑群不远处建造了多层停车场的高层建筑和桥梁后,破坏了建筑群的整体外观,导致城市几乎进入《处于危险之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幸运的是,雅罗斯拉夫多个建筑师、保护古迹方面的专家、热心市民能够捍卫他们热爱的文化古迹。当然,国际专家也对城市当局表现出相当的理解。2012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高级别专家托多尔在对雅罗斯拉夫进行考察访问后,对此给出了这样的评论:它让我们明白,当城市处在发展中时,它承载着来自不同方面的利益,这些利益有时是相互冲突的:政府、投资者、博物馆工作者和市民,他们可能所需求的城市各不相同,对城市如何发展更有利这个问题上,他们有着各自的理解。但这种行为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其他专家的质疑。

当然,与居住区分割的文化遗产,没有居民的博物馆,此类遗产的保护相对而言更为简单。如基日岛的木结构教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最近一次对教堂进行评估是在2014年7月。这一年这座堪称俄罗斯木质结构建筑典范的教堂年满300年。

国际专家代表团的成员有挪威文化遗产委员会的阿恩特・豪根、约尔根・霍尔特和其他专家对教堂进行了评估。专家对独特教堂所使用的修复方式和阶段经过多次辩论探讨,最终对博物馆的木工修复工作和承包商的完成质量给出高度的评价。维亚切斯拉夫院士特别指出:60年来,他第一次看到修复工匠如此成功地完成了艰难的任务。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费拉邦多夫修道院进行评估时,同样给出了高度的赞赏。专家评价道:费拉邦多夫修道院是自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唯一一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没有任何意见的俄罗斯文化遗产,而那些在上一次评估时所指出的问题,教堂已修整完毕,问题得以解决了。

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欢迎新的备选遗产进入名录,对更多的俄罗斯文化和建筑瑰宝进入名录,委员会持支持态度。

俄罗斯文化遗产在世界遗产名录中数量逐年增加,从一定层面上说明了俄政府对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这是因为能够被收录到《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其地位上升到被全世界认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规定,世界文化遗产会获得全世界人们的关注、保护和全球范围内全面的支持。作为世界遗产能享受以下保护性利益:遗产安全性和完整性的多重保障;遗产所在地区和管理机构地位的提升;及时和优质的维修;优先获得资金扶持,首先是世界遗产基金的经费扶持等优厚条件。

二、俄罗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毋庸置疑,俄罗斯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方面取得了成就,并为全世界人类遗产保护做出了贡献。但是,目前在世界遗产保护方面还存在制约和影响遗产保护工作顺利进行的因素。

1.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方面缺乏具有全权处理的执行机构的联邦部门。在某些情况下,世界遗产本身和它们的缓冲区之间界限不明确。由于缺乏统筹管理部门的存在,导致遗产本身、界限、缓冲区内从事的活动的信息不畅通。

2.近年来,世界遗产多次受到负面冲击,这些负面行为甚至得到当地政府的批准。比如,在圣彼得堡和雅罗斯拉夫历史中心进行的拆迁和不协调的新建筑物,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范围内的建设计划等。

3.俄罗斯不断规避《保护世界遗产公约》实施工作细则规定的必须向世界遗产委员会定期提交对世界遗产具有重大意义项目的信息工作的义务。个别项目的状况和保护情况总结拖延多年未及时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由于俄罗斯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机构工作效率不高,俄罗斯遗产项目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进程几近停顿。自2005年之后,俄罗斯就没有新的项目进入名录。同时,存在以明确遗产界限和组成的理由,缩小个别遗产领域范围的试图。

三、俄政府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完善措施

1.俄政府应该更严格地遵循《保护世界遗产公约》中的规定,履行遗产保护义务。2.继续定期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文化遗产理事会提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的监督情况,以检查和了解项目的状况和保存状态。3.俄政府应定期召开由遗产专家、俄罗斯文化部、内外部和时候机构代表参加的分析俄罗斯世界遗产状况会议,探讨俄罗斯与世界遗产委员会之间的工作,提出完善世界遗产保护机制的国家层面的建议。4.俄罗斯博物馆基金、俄罗斯博物馆活动的法律约束、文化机构活动,以及世界遗产管理特殊性列入俄罗斯法律规范条文中。5.在现行立法中进行必要的补充,以避免对“重建”、“适应现代使用”等概念随意解释的可能性,绝对禁止拆迁文化遗产,在遗产领域上修建新建筑物,以及改变遗产外观。6.开展俄罗斯世界文化遗产状态和保护情况定期检查工作,应特别注意出现问题的部分遗产状况。7.组织世界文化遗产伟大价值、遗产领域边界、缓冲区边界、遗产管理综合规划等研究制定和确认工作,根据国家立法建立世界遗产登记工作。

不可否认俄罗斯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中所取得的成就,但同样存在一系列问题:文件管理工作不完善,主体不同权利者行为缺乏协调,官僚行为。但总的来说,由于严重破坏行为,导致遗产受到不可逆转的损害,被世界遗产名录所清除的极端事件,到目前为止,在俄罗斯从未发生过。俄罗斯的世界文化遗产尚处于相对安全状态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期公布处在危险状态的文化遗产名单。目前,俄罗斯的世界文化遗产并没有面临致命的威胁,尽管某些地区的生态状况影响到了某些遗产,但仍处于可控情况下。

参考文献:

[1]О мерах по сохранению историко-культурного наследия народов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Серия: Основные проблемы социального 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и-111/Аналитический вестник Совета Федерации ФС рФ.-2009.-№5(372).

[2]Конвенция об охране всемирного культурного и природного наследия (Париж, 16 ноября 1972г.) // Сборник действующих договоров, соглашений и конвенций,заключенных с иностранными государствами. -М.,1991.-Вып. XLV.-С.482.

[3]Полякова М.А. Охрана культурного наследия россии.-М.,2015.

[4]Федеральный закон № 73 от 25.06.02 “Об объектах культурного наследия (памятниках истории и культуры) народов РФ”.

[5]http://evarussia.ru-сборник правовых актов Совета Европы о сохранении культурного наследия.

[6]http://culture.mincult.ru-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культуры и массовых коммуникаций РФ.

世界文化范文5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武当山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旅游资源丰富,武当山旅游资源开发是湖北省和十堰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迄今为止,海内外学者已从多角度对武当山进行过研究:如王光德、杨立志(1993)对武当道教渊源及发展的研究;刘守华(1991,2001)、李征康(2001,2003)对武当民俗文化的研究;曹本治(1993)、蒲卓强(1993,2001)对武当道教音乐的研究;及其他一些学者对武当建筑、历史等方面进行的专题性研究。从特色旅游资源角度进行的研究尚不多见,冀群风(2001)、廖兆光(2002)在对武当山旅游发展研究,李程(2002)对武当山人文旅游资源的分析中有所涉及。

特色旅游资源是指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凡垄断性、典型性、特异性、区域性等特征突出,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各种因素和事物。本文依据上述特性,尝试对武当山特色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归纳。

2独树一帜的道教文化——武当山最重要的特色旅游资源

2.1武当山道教——中国道教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鲁迅,1918),它在中国文明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武当山道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得到历代统治者的捧持和推崇,明朝时达到鼎盛:先后被皇帝封为“大岳”(明成祖),“治世玄岳”(明世宗),使其地位高于五岳,被尊为“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雄镇打岳而祀超百代”。武当山成为专为朝廷祈福禳灾的“皇室家庙”、“天下第一山”(北宋米芾),在道教领域中取得了独尊的地位,成为全国最大的道场和全国的道教活动中心,影响深远,在中国道教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2.2武当山道教建筑——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奇迹

武当山道教建筑群,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道教古建筑群,是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特色突出;

规模宏伟,工程浩大。明朝政府“南修武当,北修故宫”大兴土木,先后动用了30万工匠,历时12年来修建武当宫观,建成9宫,9观,36庵堂、73岩庙的大规模的道教建筑群,成为皇室利用宗教思想统治的

重要场所。经过后来的不断扩展,武当山共达到2万多间庙宇,总占地面积160万平方米,超过故宫一倍以上。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的宏伟场面。

选址独特,布局巧妙。武当山建筑选址融合“阴阳典术”的道家思想、中国古代“风水术”及真武帝修仙的神话,并严格按照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意图营建。布局方面,武当山整个建筑群依山就势,处处结

合自然环境,巧妙利用峰峦岩涧和奇峭幽壑,建设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山体的原始风貌。

武当建筑群的中心位于天柱峰顶的金殿,处于全山各悬崖绝壁的宫为主体,众多的庵堂神祠自成体系分布在主体建筑的周围,庞大建筑群与群山和谐地融为一体,完美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道教理念。

总体规划严密,建筑技艺高超,工艺精湛。规模宏大的武当建筑群采取了皇家建筑法式,统一设计布局,其总体规划十分严密,在建筑技艺和建筑美学上均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体现出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这里有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金殿”,被喻为“中国古代建筑和铸造工艺中的一颗明珠”,其焊接和铸造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此外如“九曲黄河墙”,“一柱十二梁”,“转身殿”等也都

体现出古代建筑技艺的高超,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武当道教建筑被喻为“补秦皇汉武之遗,历朝罕见,张金阙琳宫之胜,亦环宇所无”(见明代张开东《大岳赋并序》)。1982年国务院公布武当山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称武当山古建筑”工程浩大,工艺精湛,成功地体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犹如我国古建筑成就的展览”。

2.3名扬四海、自成一派的武当武术

武当武术是中国武术中最重要流派之一,由武当山著名的道士张三丰创建,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武当武术自成一派,被称为“内家拳派”,它以养身练功、防身保健为宗旨,是以柔克刚,

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内家功”。武当武术深受道教思想影响,提倡心性修养、武德修养,注重内涵与修身养性。武当功夫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份宝贵的遗产,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如今武当拳、太极拳、太极剑已是闻名天下,深受民众的喜爱。

2.4仙乐神韵——武当道教音乐

武当道教音乐又称武当道乐,是中国道教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乐是道士们念经和进行法事活动时表演的,由于历史及所处地域等原因,武当道乐内涵极为丰富:虽属地方道乐,但却有着宫廷音乐的庄严典雅;一方面难袭了远古巫观乐舞传统及先秦的民俗祭神音乐,另一方面又吸纳了大量地方民间音乐元素;除本地外,周边地域的音乐也对其产生着影响,如“秦音楚声”、“秦腔豫调”、“楚韵汉凋”;

既有长期历史传承又在发展中不断创新的道乐,最终形成南北交融,以道为主,同时兼有佛乐和儒乐旋律的道教音乐,被称为武当仙乐神韵,武当韵,悦耳动听,它是武当山宗教文化遗产中极富特色的一部分。

3优美的自然风光——武当山不容忽视的特色旅游资源

武当山虽以“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但与其人文资源相比,武当山的自然景观也毫不逊色。自古以来武当山优美的自然风光就一直吸引着无数的道教修练者、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和隐士们。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盛赞武当山“山峦清秀、风景幽奇”,认为“玄岳出五岳上”,这里还有着“顶镇乾坤举世无双胜境,峰凌霄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喻。最著名的自然景观为“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海拨高1612米的主峰天柱峰,如擎天一柱,拔地冲霄,周围有七十二峰拱立,二十四涧环流,形成天柱峰如一座巨大的神龟,座落在群山之颠,其余诸峰均俯身颔首朝向主峰的“万山来朝”奇观。联合国赴武当山专家考察组官员们也盛赞武当山美丽的自然风貌,武当山自然景观有“72峰、36岩、24涧、11洞、3潭、9泉、10石、9台”等之称,均各具特色,风光优美。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武当山珍贵的特色旅游资源

武当山地区历史悠久,蕴藏着丰富的史前文物。从目前巳出土恐龙蛋化石、海洋上脊椎动物化石、古猿颅骨化石、猿人牙齿化石看,这里曾是人类祖先的栖息地之一,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武当山地区曾是楚国早年国都所在地,秦汉以来历朝历代均有建制及发展,悠久的历史为本地遗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存,道教文物最为丰富,有我国道教文物宝库之誉。

5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武当山极具开发价值的特色旅游资源

武当山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中药材,是我国现存野生药材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初步确定武当山现有野生药材617种。早在魏晋南北朝即有隐士在此采药修炼,唐宋以后更是络绎不绝。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长期在武当采药,据统计《本草纲目》中有400余种药材取自武当山。俗话说“十道九医”,道教素有重视医药学研究的传统,结合其博大精深的道教养生文化,与现代旅游开发的健康理念正相一致,药用植物资源无疑是武当山极具开发价值的特色旅游资源。

6多彩的民俗文化——武当山极具开发潜力的特色旅游资源

武当山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本地留下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其中以道教气息浓郁的民俗文化为特征:如武当信仰民俗、大法会、罗天大醮、进香、斋膳禁忌等习俗;如三月

三、九月九等与道教信仰密切相关的游艺节日民俗。这里还留存着许多历代高道、帝王将相、社会名人等与武当山的传说故事,如著名的“铁杵磨针”、“太子读书”等,以及大量描绘武当山的诗词、歌、赋、游记、小说等文学资源。此外,由于历史的原因,如历代朝廷的扶持及明代大修武当等事件,均直接导致部分宫廷民俗文化与来自全国不同源流的民俗文化同聚于武当,与本地民俗文化碰撞、相融,加之此地处于秦楚交界的“朝秦

暮楚”之地,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交汇处,历史文化渊流巳呈多元化,所以武当民俗文化还表现出来源广泛、南北相融、多姿多彩的显著特点。

世界文化范文6

1、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历代皇帝多以封禅泰山为最高荣誉;

2、景区内已登记的古树名木数量高达11043株,其中既有被秦皇御封的“五大夫松”,也有千年不倒的汉柏、唐槐;

3、保存有不同年代石刻1800多处,既有“大字鼻祖,榜书之宗”之称,中国摩崖石刻之首的经石峪金刚经石刻,也有凤毛麟角,被鲁迅先生誉为“汉晋碑铭所从出”的秦刻石“李斯碑”;有风行大江南北,专以驱邪避凶为名的泰山石敢当,也有遍布华夏、护佑苍生的碧霞元君祖祠;

4、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卢卡斯教授考察完泰山之后,向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委员们提议将中国的泰山定义为“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泰山成为世界范围内有史以来第一个“双遗产”。

(来源:文章屋网 )

上一篇生命作文

下一篇奥运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