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六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六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总结范文1

论文关键词:复习课,活动内容,提高效率

 

复习可帮助学生重温已学的知识和技能,并进一步深化学习,对已学过的知识内容加以整理、归类。复习课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成功的复习课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弥补已有缺差,更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迎接毕业考试。可毕业班复习时间短,内容多。如何实现高效率的英语复习课,需要老师们认真思考、精心设计。

连续几年的毕业班英语教学工作,我总结出复习课教学的个人经验:英语复习课应达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目标。复习课教学应包括课本朗读、课堂听写、语法知识讨论、课堂练习、学生情况反馈和练习讲解等教学活动。以下将是这些活动内容及特点的介绍:

课本朗读 --- 朗读课本上要求学生掌握的四会单词及句型。

朗读可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复习课上教师可通过学生朗读,检查学生朗读水平,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单词的错误发音,达到学生大声说英语的目的;另一方面复习课上的朗读也为学生增加一次对课本中重点词、句、篇的记忆。

课堂听写 --- 听写课本上要求学生掌握的四会单词及句型。

笔者认为听写是复习课上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此时的听写不仅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点的掌握与否活动内容,做到真正的查漏;还能促成真正的补缺,课后教师布置学生订正错误论文格式范文。另外,听写还能提醒学生一定要背诵所学内容。

语法知识讨论 --- 先讨论,再复习。

对于小学生而言复杂而繁多的语法知识点显得枯燥无趣,因此老师们切不可做“翻炒冷饭式”复习,即将教师将原先完成的教学内容以较快的速度重新讲授一遍。要实现有效的复习课教学,教师可就某一知识点采取师生共同讨论合作的方式进行语法知识的复习。教师可先向学生提问,由学生讨论,让学生将老师讲过的内容在头脑中回忆一遍,共同合作回答问题。然后学生打开书本进行对照,再作补充,最后老师作归纳总结。这样的话,学生的记忆才深刻。

课堂练习 --- 语法知识讨论复习后,课堂上要做相关的练习题。

“光说不练”肯定达不到好效果。因此在口头复习记忆的前提条件下,教师应提前为学生准备好练习题。一方面加深巩固了对知识点的记忆;另一方面也帮助解决了一些听懂,一练即错的现象。此外,通过及时练习,借助“趁热打铁”原理,让学困生体验更多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

练习讲解 --- 教师要有做必讲,学生要做标记。

复习后的小练习仅仅是八字中的一撇,教师还应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答案核对和讲解。教师不仅要做到“有做必改”更要做到“有做必讲”。当然,笔者还要提醒的是:在讲解练习时,要求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如红笔)写下语法结构,画出语法知识要点,将时间状语的标上醒目的记号等活动内容,从而突出重点。

如果每节复习课都机械的加入以上教学活动的话,并不能实现有效的复习课教学。这些教学活动就好比待炒的蔬菜,老师们还应考虑把握火候、时间、添加作料。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设计复习课教学时还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增加复习课活动的趣味性

著名的教育学家托尔斯泰曾说经过这么一句话:“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他们还会情不自禁地对英语产生求知欲。因此,笔者认为要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可将单调乏味的复习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笔者在复习课堂上常采用“纸牌抢夺”游戏 --- 教师将每一单元所学单词、词组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将对应的中文写在扑克牌大小的硬卡纸上。每一个竞赛组准备一二套,由一名学生出牌,其余组员拼读该单词。谁说得最快、最准确,这张纸牌就归他。还有“猜单词”游戏(老师给出信息,要求学生根据信息说出单词),“找单词和短语”游戏(教师给出几个句子或语篇,要求学生从中找出已学过的单词及短语)等活动。

二、复习课要有计划性和系统性

周密的计划才能使复习工作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教师应先根据复习的内容和复习课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还要注意复习内容的系统性,把已学的知识系统进行归类论文格式范文。英语的语法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分散在各课的。在设计复习课教学方案时,教师可将所学语法相同或相近的编在一起进行复习;把原来分成两个单元的完整的语法知识合起来进行复习;还可以把几种动词时态放在一起进行识别、比较复习。例如,笔者将牛津小学六年级英语下册的Unit 1和Unit2合并进行复习。这两个单元分别是形容词比较级和副词比较级。通过比较复习可强化学习效果。

三、复习内容要有针对性

除了计划性和系统性,复习课还要具有针对性,把一般复习和重点复习结合起来。通过一般复习重复已学的内容帮助学生记忆,把复习重点放在学生的难点、弱点上,以及常易出错或失误的内容方面上,进行重点讲解并着重进行复习性练习。拿复习时态举例,牛津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 3和Unit5都是一般过去时态的学习活动内容,有不少学生分不清一般疑问句什么时候用be动词was/were提问还是用助动词did提问,教师应在复习课上作为重点进行讲解复习。

四、把握练习题的“质”和“量”

复习课上习题选择必须经过教师的慎重思考。练习的题目必须具备基础性、代表性、典型性,最重要的是保证“质”,要选“好题”。 教师选择的题目不需多,类似的题只要一个就足够,然后要求学生认真完成选好的题。

五、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复习课堂上,教师需关注学生个别差异。为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切实的提高,在复习课堂上,提问要设必答题,内容多为基础题或较为简单的题目,让每个学困生有机会回答;中等难度的题由中等生回答;有一定难度的或灵活的题由优秀生回答。

总而言之,复习课不仅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知识检查、讨论、归纳和整合,教师还需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这样,有效的策略就能最大化提高复习课的质量。

江苏省江都市东方红路29号,江都市实验小学 赵慧娟

六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总结范文2

第一、图文式板书,它富有创意,更灵活多变

图文式板书是指给板书创设一个整体的情境,在板书上配上简单的简笔画,或者贴上小词卡图片,赋予板书多姿多彩的生命活力。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 Unit3 Is this your pencil?(story time)版块时,先以一个太阳的简笔画呈现课题Unit3,在事先画好云彩,呈现课题内容通过Is this your pencil?,在教学过程中再以一朵花的形状,呈现了关于“学习用品”的词汇“schoolbag”,“pencil case”,“crayon”,“ruler”,“pen”,“rubber”以及本节课的重点句型Is this your…? Is that your…?,在花叶部分呈现“Yes,it is.”,“No,it isn’t.”,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得以一目了然呈现,更利于学生们对于本节课重难点内容的把握。

又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Unit 4 Drawing in the park(story time) 版块时,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紧紧围绕在公园画画这一活动展开,因而师事先利用简笔画的形式将小树、花、船、小河画在素描纸上备用,同时再准备本节课中相关的树,花,船,小河的词汇卡片,以及难点词汇easy,diffficult的卡片,和重点句型What can you see? I can see…Can you draw …? Sure. It’s easy. It’s difficult,but I can try.一个形象的公园场景仿佛就在黑板上了,再通过贴上词组句型卡片。

第二、比较式板书,突出比较,以达到加深记忆的目的

比较式板书是对所教授内容的进一步诠释,它是通过单词和单词、短语和短语、句子和句子之间的相互比较,让学生发现其内在联系,更清晰地了解教学重、难点或易混淆的知识点。教学中很多知识点都有紧密的关联,通过对比加以扩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也可以让学生加深记忆和印象。例如,在教授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4Then and now(Story time)时,通过设计then与now的比较,让学生能更好把握文本中人物Mike,Mr Brown,Mike’s grandpa,Mrs Brown他们在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变化。又如在我们小学英语教学中还会涉及有关名词的单复数变化,在四年级上册Unit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中学习水果类词汇时其单数与复数形式的变化,利用比较式板书就能让学生一目了然,很清晰地掌握其变化规律。

第三、思维导图复述式板书,步步生成,串联整体

该板书在牛津小学英语的教材中,比较适合那种有着明确时间顺序变化的语篇课,讲课时按教学流程,一步一步地写在黑板上或再用图片配合,亦先写,再逐步完成。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6 What time is it? (Story time)部分讲述了Liu Tao 的一天,当师把一些关键词汇以箭头式的思维导图在黑板上板书后,这篇文本对于三年级的学生们来说就很容易掌握了,同时学生还能快速地复述课文。

又如在小学四年级上册Unit6 At the snack bar文本学习中,通过一份快餐店的菜单为中心点,引导学生找出其关键人物即服务员,接着学习服务员的用语What would you like? Anything else? I’d like …;以此基?A上再进入文本学习,学生便能很轻松地进入情境,学习中带着学生们进一步完善板书中文本中提到的人物及他们各自所点的食物和饮料。

第四、表格式板书,发散思维,提高自学能力及概括总结能力

六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总结范文3

摘要:教师需要分析和把握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的认知心理,这是以学定教的前提,只有弄清楚学生是如何学习英语的,才能知道应该如何教。结合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单元教学,从“已知—新知—未知、整体—部分—整体、类合—架构—模块、范例—语用—习得”这四个维度,分析学生基于单元知识结构的英语学习心理,为教师设计有效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心理学依据。

关键词:单元知识结构 英语学习 心理过程

单元知识结构作为学生的认知对象具有整体性和规定性,当学生未与之发生认知联系时,它只是一个独立于学生认知过程之外的、静止的、客观的知识存在体系——对于有效教学来说,这远远不够,教师还需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学生是如何认识、理解、掌握、内化这个隐藏在教材单元内的知识结构的。分析和把握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的认知心理,是以学定教的前提。教师只有弄清楚学生是如何学习英语的,才能知道应该如何教。

本文尝试结合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单元教学,从“已知—新知—未知、整体—部分—整体、类合—架构—模块、范例—语用—习得”四个维度,阐述学生基于单元知识结构的英语学习心理。

一、从“已知”到“新知”再到“未知”

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明确指出:“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简言之,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对其行为和当前的认识活动有决定作用。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认知结构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即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在语言输入理论中提出的“i+1”(“i”代表学习者目前的语言知识水平,“1”代表学习者目前语言知识状态与下一阶段的差距)中的“i”。教师要根据“i”给学生提供有效的语言输入“1”,即“可理解性输入”,小于或大于“1”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无效的语言输入,不利于学生语言知识、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的平衡发展。

以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为例,学生在学习本单元时,其注意力首先聚焦于单元标题,类似于心理学上的首要效应,标题不仅仅是三个单词的组合,更是本单元知识建构的核心,既反映本单元的话题,也是构建本单元学科知识结构的中心。读标题“summer holiday plans”,学生大脑中首先联想到的是熟悉的“夏天(summer)”或“暑假(summer holiday)”。由此,基于自己的生活体验产生不同的意义联想并构建语义网络,如关于“夏天(summer)”的认知,联结“热(hot)” “冰激凌(ice?cream)”“游泳(swim)”,进而联结“weather(天气)”“food(食物)”“sports(运动)”(见图1),关于“暑假(summer holiday)”的认知,联结“上学(go to school)”“学习或玩(learn or play)”“旅行(travel)”(见图2),还有学生会联想到“去年暑假我做了什么事情”“我和谁一起做的”“今年暑假我们想要做什么”等。

以上仅是学生可能产生的认知联结,实际上,不同的学生基于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与文本产生的认知联结在具体内容和方向上各不相同,但有一点不可否认:标题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是否紧密,决定了学生的意义联结产生的丰富程度,联系越密切越容易激活已有的心理意象。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标题来激活学生关于本单元话题的已知,在此基础上寻找并构建与本单元新内容的意义联系。

新知识的学习依托于教材内具体的语篇,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的学习逻辑就是教材编排的逻辑,本单元内容被分成了Story time、Grammar time、Fun time、Sound time、Cartoon time等若干板块,很多教师的教学顺序习惯于按照教材的先后顺序走,但这未必符合学生的学习逻辑,教材逻辑基本是单向线性的,而学生的学习逻辑更多情况下是多元并行的。例如,学习Story time板块也在同步学习Grammar time、Fun time、Cartoon time板块中的具体内容,所以教学不应该完全遵循教材的先后关系去教,而应基于学生的学习逻辑整合不同板块内容,系统把握学生学习本单元的认知心理图式。图3呈现的仅是一种可能的认知坐标体系,在具体方向与内容上还会出现各种变化,它不是绝对的、静止的。

按照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理论,六年级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可以理解“plan”的意义,但在语用层面还存在一定难度,这就需要教师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plan”的生活经验,例如“学习计划”“旅行计划”,把抽象的“plan”的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能否有效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知识的学习效果。

学生的有效学习程度,决定着在“已知—新知—未知”之间能否构建有意义联系,如何从已知向未知实现有效过渡,本质上是在强调学生认知过程中单元前后关系的重要性,它不仅包括学生接触到的语言材料的上下文关系,客观事物的上下、左右、先后等关系,还包括学生头脑中原有知识之间、原有知识和当前认知对象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和思维水平,准确判断

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创设学生力所能及的学习活动,不至于过难或过易。

二、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是认知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任何一种认知活动都是在与其相联系的其他认知活动配合下完成的。语言学习具有整体性,但整体并不意味着对语言细节或部分的否定。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教育界在“整体语言教学法”(整体语言教学法教给儿童认识书面词甚至整个句子间的直接联系以及它们所对应的含义。它要求学生沉浸在阅读中,并期望他像掌握自然语言一样自发地习得阅读,极力排斥字形与音素间对应关系的系统教学,认为在接触形义对应关系后,这种知识会自然形成)和“拼读教学法”之间长期争执不下,直至1987年发展到,作为新的语言艺术课程的一部分,加利福尼亚州通过了一项提倡整体语言教学法的法案,但之后十年,该州的阅读考试分数直线下降,四分之三的孩子的阅读技能低于年级平均水平,整体语言教学法广受诟病,反而促使大多数学校回归到字母拼读的系统教学中。从这个结果来看,貌似拼读教学获得了胜利。但细究两者之间的争执,其本质在于如何理解语言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笔者以为,两者并无本质性冲突,关键在于如何把握两者之间的平衡,即语言整体与语言部分之间的关系,这也是近年来阅读领域尤为倡导“混合阅读”或“平衡阅读”教育的关键原因。作为初级英语学习者,六年级的学生首先通过听觉通道在语音上感知语言整体,这仅是对英语的初步整体感知,如果满足于低水平语言整体感知,没有深入系统地分析和理解语言内部结构组成,如基本的音形对应规则,就无法习得基本的音素意识及“音、形、义”转换能力,语言能力的提高将大受影响。

以本单元语音习得为例,重点是字母组合“oy”双元音/oi/,按照语音学习的注意力始于熟悉单词的单个语音要素,学生熟悉单词boy、toy、joy中字母b、t、j的发音,辅音/b/、/t/、/d?/,然后再聚焦双元音/oi/,从而构建/boi/、/toi/、/d?oi/。这种音、形、义的整合是建立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之上的,看似低效耗时,但从语言学习的长远性来看,这是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阅读能力获得的关键环节。当然,关注部分并不仅仅局限于语音,还包括语法、句法等范畴。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语言学习具有整体性,但并不排斥语言学习的细节性,即语言的部分,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语言的细节可能更为重要,这是语言规范养成阶段,例如能否准确发音、能否说出正确的句子。只有把基本的语言规范渗透于语言教学中,通过长期的阅读训练,学生的语音能力、音形转化能力、语法能力才能内化到语言认知结构中,进而形成整体语言能力。学习单元知识结构不仅仅是原初经验水平在听觉和视觉上感知语言整体,还强调语言内部结构的系统分析和高度概括,在此基础上,实现语篇意义的理性整合,这是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结构在认知结构上的调整与重构。

三、从“类合”到“架构”再到“模块”

类是对象的抽象,而对象是类的具体实例。类合是对具体对象的分类和概括,其目的在于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搭建“脚手架”。语言知识要点繁杂,这对学习者的记忆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很多学生反映英语学习难。难在什么地方?记不住。为什么记不住呢?实际上,“记得住”“记不住”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的是学生的记忆力,影响记忆力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记忆方法或策略。如果学习者停留于语言知识点的碎片化学习,在大脑中没有架构出一个良好的英语学科知识结构,就会影响学生的记忆,即信息的存储与提取。就像图书馆的藏书不计其数,我们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准确地找到想要的书,关键在于图书摆放的方法,一般按类别分,如心理类、哲学类、经济类等等,不同类别有不同的字母代码,找书的时候,按字母找编号就行了。要提高记忆力,学生要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和概括,类似于把所有的书分类然后贴标签再整合到书架的过程。

例如,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如果以句子为语言学习单位的话,这个单元就涉及很多句子,如They are talking about their summer holiday plans. Robby is talking about his plans with Sam. Where will you go for this summer holiday? How long will you stay there?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句子进行分类。如先按时态分,再按句型分,分类后再概括出一般将来时的特殊疑问句与一般疑问句的句型结构与意义表达,如Grammar time板块对一般将来时在特殊疑问句总结,“特殊疑问词+will+主语+谓语(动词)+时间状语”。至此,学生认识和理解一般将来时的“脚手架”才算搭建完成。图4所示就是学生学习时态与句法的“脚手架”,借助这个“脚手架”,学生可以生成并理解“When will you go to Beijing?”“Who will you go with? ”“What will you do this summer holiday?”等新的句子,进而实现独立阅读和自主学习。

“脚手架”的搭建是为学生模块处理语言知识服务的,对语篇内容的模块处理,就像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上向下逐层把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直至把复杂系统分解成为学生可管理模块的方式。例如,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在时态上已经掌握了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尽管本单元借助现在进行时来说明一般将来时的语用,但学生对一般将来时的认知处理自然而然地联系到过去——去年暑假,我们去了哪里?怎么去的?和谁去的?做了什么?因此,教师对语篇内容的处理要放眼于整个英语宏观时态模块,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构建“过去—现在—将来”的语法模块。

模块学习不是语言知识点的碎片化学习,而是具有良好完型结构的“语言—思维”训练。语言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两者相互促进。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其认知水平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新的运算水平发展初期,他们初步具备了借助具体事物进行简单的因果关系推理、比较和对比、分类和概括等抽象思维能力,能理解某些语言规则在实际生活中只能遵守不能改变。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思维方式的训练,语言模块学习依赖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四、从“范例”到“语用”到“习得”

范例,是指可以仿效的事例或典型例子。在语篇层面上,范例可以是句子,可以是段落,也可以是文章。教材内的语篇具有典型性,是一个范例,是语言形式与意义的整合,是我们语言习得的文本载体。借助这个范例,学习者有意识地学习关于“summer holiday plans”的语言知识,系统掌握“will”引导的一般将来时的形式、意义及语用,但所有这些内容都仍然局限于语言知识的表层描述,未能突破单元限制。

笔者以为,语言教学中的范例应该超越语言的表层描述,注重探讨语篇的宏观结构及其交际功能,即“体裁”层面的范例,通过文本体裁,解释特定语篇所具有的认知结构。例如,学生学习“summer holiday plans”这个话题,表面上是在用一般将来时讨论暑期计划,但实际上这个话题代表了一种体裁,具有描述性和叙述性(descriptive和narrative)特征,即“如何描述或叙述某件事情或某个对象(不管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一般说来,叙述或描述某件事情或某个对象遵循“5W+1H”(见图5)模式。因此,教师要适当提升对文本体裁的解读能力,帮助学生构建语篇的宏观结构,为之后的阅读和写作训练提供学习的“脚手架”。

从范例上升到语用是基于特定的语境(language context)的,本单元重点虽然在一般现在时,但难点在于如何区分现在进行时与一般将来时的语用差异,这就需要借助具体的语境,语言运用离不开具体的语境。这一点往往在教学中被教师和学生所忽视。例如,学生学习Story time板块时,注意力往往会聚焦于对话语篇中的一般将来时“Where will you go for summer holiday”而忽略“The children are talking about their plans for the summer holiday”所描述的潜在语境。Cartoon time也存在类似情况,如“Bobby is reading a travel book. Bobby is talking about his plans with Sam”这些句子类似电影旁白,不是无关紧要的,它是对一般将来时的语境做详细的描述,在语用上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要用一般现在时。

但是,从学生学习的视觉优先性来说,他们可能更多关注方框中的内容,在我们的认知习惯里,通常文本主体和方框内的内容是学习的重点。因此,注意力通常被聚焦到方框里的内容而忽视前面的语境描述。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学生会觉得单独学习一般将来时容易,而在具体运用时会很困难。语言的运用离不开具体语境,而语境不是孤立的,它是复杂的,内含上下文关系、前后左右上下等语义关系等等,所以,综合在一起,学生自然会觉得困难。

类似的情况不仅发生在时态运用中,还有描述日常交际中对话双方心理状态的,例如Cartoon time板块中,“Sam is excited about Robby’s plans”这句话是在描述Sam当时的心情——很兴奋。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旁白?因为它要解释Sam说“That sounds great”的兴奋之情,所以朗读“That sounds great”要饱含激情,注意音调的转换。在语言交际中,当我们非常赞同他人的提议或建议时,会说“That sounds great”,这是特定情境下的一种语言应答行为。这个旁白实际上也是对Story time板块中第一个对话“That sounds great”和第二个对话“That’s wonderful”的语用说明。

语言学习基于特定语境,这是语言学习的语用要求,离开特定的语境,抽象地学习语言知识,无法让学习者有效地把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当然,基于特定语境的语用,最终指向学生习得“举一反三,举三归一”的语言运用能力,从一到多,再从多到一,这是语言学习常用的两种认知路径,演绎和归纳,两者没有优劣之分,关键在于学生如何平衡。

从范例到语用再到习得,这个过程还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更多具有“似真实”交际语境,这是课堂内的语言习得。而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课堂外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习得有两种途径:一是视觉通道,二是语音通道。随着网络的普及及其功能的强化,学生能够获得的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尽管很多学习视频软件使英语学习变得更加有趣生动,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从根本上讲,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英语习得还得借助于大量的符合学生语言和认知水平的课外阅读,通过阅读可以促使学生书写技能的自动化,并丰富他们的字形、语素和单词的视觉词汇量,尽快在音、形、义之间建立自由通达的路径。同样,教师可以根据“就近原则”布置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家庭作业,如要求学生讨论或制订明天的活动计划,真正把课堂内目标语的显性学习与课堂外目标语的隐性习得有效结合起来,实现从课本内到课本外的相互通达,学生也能意识到学英语是可以用于我们日常生活而不是只有在考试中才会用的,这才是“做中学(learning English by doing things)”的应有之义。

作为教师,我们应对学生是如何学英语的有所了解,要想取得教学的实效,必须试着想象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形,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以便弄明白他们是怎样接受输入信息、如何处理这些信息并如何进行语言输出的。如果教师能像修理工一样,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部过程有所了解,我们将能更好地发现更高效的教学策略。语言教学绝不会成为一门纯粹的科学,但有些教学法确实比其他一些更有效。我们需要仔细严格地考虑教学策略,确定适当的语言刺激和语言输入,从而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及大脑提供最优质的日常养料。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重点资助项目“教师评价知识默会维度研究” (编号:B-a/2015/01/011)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张庆宗.外语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 文秋芳.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3] 【法】斯坦尼斯拉斯·迪昂.脑的阅读:破解人类阅读之谜[M].周加仙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4] 蔡慧萍,罗毅.过程—体裁:英语写作教学法的构建与应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六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总结范文4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互动模式

1小学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注重英语教学的工具性,倡导“在做中学”,为了加强对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升,在课堂上应该增加师生互动以及学生之间互动的环节,让学生们英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在课堂上能够展现出来。并且互动式的教学课堂,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情况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并给予正确的引导,互动式的教学课堂提升了课堂学习效率,有利于构建师生有效的学习交流氛围。

2小学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现状

2.1小学英语教学采用幼儿式互动教学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也非常重视活跃课堂的范围,采用做游戏等手段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们都参与到课堂的目的,但是采用的形式太过于简单,比如课堂上抛球、手工制作,和幼儿英语教学中的活动教学法非常类似,这样只能让同学们记住一些单词和句型,并没有真正提升语言学习能力。在小学英语课堂上仅仅达到这样的目的,是对小学生智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忽视,也是对小学培养和发展儿童语言能力黄金阶段的一种浪费。

2.2小学英语互动式教学中学化

有些教师则没有注意到小学生的知识水平仍处于启蒙阶段,也忽视了他们的思维特点,教学采用初中化的课本教学方法,逐词逐句的为同学们翻译文章和讲解语法。首先,以幼儿的智力发展,他们肯定不能完全掌握住所教授的语法知识,另外,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去积累各种语言素材,自主构建一定的英语知识网,而在没有语言积累的情况下早早去枯燥的讲解语法知识,这样的课堂虽然也有互动,教师会提问同学许多知识点,同学们在底下认真思考怎么来翻译这一段长句,但是往往大多数的学生会回答不上来,反而抑制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3适应小学英语互动式课堂的几点建议

3.1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促进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活动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一“脚手架”理论,即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其与成人间的良好互动或者与同龄中优秀的孩子的良好交往,会像脚手架一样,极大地帮助儿童快速构建自我成长的大厦。因此,教师要非常重视自己与学生们的良好交流与互动,课堂提问是互动式教学的一个方法,其能帮助教师更多地了解儿童内心所思所想,增加师生间的良好交流互动,提升了小学课堂教学的活跃气氛,这不仅能鼓励儿童积极主动构建英语知识网,也能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交流习惯和自信心。比如,在学习广州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9Wherewillyougo?这堂课,这节课讲的是有关假日旅游的内容,和小学生的生活也息息相关,课堂之前不妨预先准备多些问题,让同学们大胆交流自己的生活,我在课堂上就准备提问学生这些问题,①Wherehaveyougoneonholiday?Whatactivitiesdoyoudohere?②Howmanyexcellentplacesdoyouknow?Whataretheylike?③Whichisyourfavoriteplace?Whydoyoulikeit?这一堂课下来,基本每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我们将收获更多有关旅游景点的内容。

3.2角色扮演走进课堂,增加学生的互动机会

课堂上也可以成为一个舞台,让学生拥有实际演练的机会,如今,角色扮演活动已经悄无声息地加入到小学课堂中,通过角色扮演可以自由组织各种情景对话,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不仅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记忆课堂知识,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表达能力,并且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就是好动、热爱表演,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在学习广州版小学五年级上册中的Doyouwantcoffeeortea?单元时,在学习完“tea,milk,juice,water,coke,bread”等单词,以及基本句型“Whatdoyouwanttodrinkfor…?Iwill/wanttohaveacupoftea”之后,我会把教室预先简单布置成一个饮品店,课堂上让同学们来扮演售货员和顾客,扮演售货员的同学会说“CanIhelpyou?Doyouwantcoffeeortea?”等话语,然后扮演顾客的同学会像售货员说:“Well,Iwantsomethinghot.CauseIfeelcold.CanIhaveacupofhottea,please?”,通过角色扮演将语言的情景展现出来,让同学们能够更设身处地地来进行交流,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3对学生的互动活动给予积极评价

如果想让学生对课堂互动性始终充满兴趣,教师就必须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表现和成果即时给予正面评价,使同学们知道自己思考总结的内容,老师已经认真聆听了,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认可、享受到被表扬的喜悦。这样他们会更加积极地思考,更勇于和老师交流,创造出一种活跃、热情的课堂氛围。比如,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可以给一个他小小的肯定的话语,“Good!”“Excellent!”“correct!”“Verygood!”,在学生完成角色扮演之后,教师可以说“I’msoexcitedaboutallyourper-formance,great!”等等,学生在课堂上的劳动成果需要得到老师的认可,让学生感觉自己的思考有意义,从而真正热爱上学习英语,以后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加入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中去。综上所述,互动式课堂能帮助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积极参加到课程中去;同时互动式课堂又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是一种适应小学课堂教育的优秀的教学方式。在此,笔者举了若干课堂互动的经验建议,旨为抛砖引玉,希望日后广大同行们能探索总结出更多有关课堂互动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张敏.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6(05).

上一篇木兰诗课件

下一篇爱国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