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大自然的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亲近大自然的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亲近大自然的作文

亲近大自然的作文范文1

??

??来到闽南的小山村多年了,我仍然会因红日、山峦、野花而心怀感恩之情,感谢上帝让我的心还有感觉,依旧还存有欣赏大自然的心情。

??我知道这是大自然给我的馈赠。自然而然,我比别人多一分感悟自然的随想。

??较之于养花抚琴、吟诗赏月、读书析文、闻乐而舞的人,我可能是个最没有情趣的人,因为我无缘于苦修而成的琴、棋、书、画。

??笑而不言,是一种情怀,闲而不静是一种热闹;而我可能两者都缺乏。

??

??清晨窗外的宛转的鸟鸣把我从唤醒,今天的我带着一样平静的心态走进学校,开始第一场的语文监考。

??惊异于自己心动的感觉,习惯了监考时的无聊,也习惯了一年来以淡淡的心情关注我的学生们。

??心动之感来自于语文试卷的一作文题的文字:“高山无语,但阅尽世事沧桑;大海怒吼,却源自细流无声。另如鲜花绽放、枯叶凋零、金蝉脱壳、蜘蛛结网……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充满智慧,深蕴哲理,富有灵性。崇尚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我们的情感才会更加丰富,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

??于是随之而来的思绪总是围绕这一随想:

??无论多少动听的音乐无不来自大自然的灵性。听,山的回音、流水的潺潺声、鸟的喉音、风不时变换着节奏不同的声音,无不是人们艺术创造的源泉。因风之随意引起的树叶的应和,竹林的快乐也引发了一串串音符。

??一定是先有大自然不朽的乐音,然后才有人类的音乐。是大自然造就了艺术大师,因此我们才可以欣赏到音乐大师的首首灵感之作。

??欣赏音乐的陶醉,顿悟;音乐对人产生潜移默化影响。

??人有欣赏音乐的能力,实质源于自然界的每一处风景使艺术家的灵感源泉,艺术家的构思。创作有艺术的象,人欣赏艺术作品的感受领悟也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一种情趣,如此看来,人的情趣难道不可以说是源于自然界的教育吗?为人高尚的情操也应该说是源于大自然界的无私馈赠。与大自然界相比,人能算什么呢?如果人类没有一种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的心态就不会有真正优雅的气质与情趣,更谈不上高尚的情操了。

??

??舞——飞天的艺术,如春风而起舞的柳枝,想象中的彩虹,动物的形态。鹰的飞翔,猴的敏捷,孔雀的开屏。花的绽放,草的快乐,在不同时期,以不同形态无不给人启迪。没有自然界万物的生长,一定没有舞的姿态!集万物之灵气,才会有如此美的舞姿,不是吗?

??崇尚自然,从自然界汲取智慧,不也是我们孩子的教育的需要吗?

??人的灵气,实质是源于自然而来,离开自然的教育,我们的孩子怎能有优雅的情趣,高尚的情操呢?

??让教育成为自然之舞,如果缺少自然界的教育,我们的孩子就不可能真正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珍惜生命。

??

??窗外的阳光是柔和的,因为它带着春的气息。春风也是温柔的,因为她带来了生机与快乐!

??不专心的我,专心的学生,一样的作文,我文中有学生,学生的作文中有他们自己的经历与成长的快乐与困惑,当然一定是少不了自然的。感悟自然是引发我监考作有此文字的触及点。

??想象他们的感悟自然的话题,会有无语的高山,怒吼的大海,金蝉的脱壳,鲜花的绽放,蜘蛛的结网吗?他们又会从这些自然界的声音与存在之道感悟什么样的人生呢?

??室内的学生是安静的,我想他们的思绪一定是转动的。飞舞的、跳跃的思路必定是一路欢歌,化为欢快的文字,从笔端流畅在卷子上;冥思苦想的断断续续的文字,也只能无奈地,唉鸣地爬上了答题卡。

??

??阳光,绿树,窗外、室内、学生、我构成了今晨的风景。风景在我的笔下,风景中的学生既在我的眼中,也在我的笔下凝固成博客上的文字,那么看风景的人呢?有你吗?我的朋友!

亲近大自然的作文范文2

摘 要: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写作训练中的美的因素,以美引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造就跨世纪所需要的人才。本文从小学生作文教学入手,简单地阐述了小学生作文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 审美能力 培养

一、增强阅读,感受作文之美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可以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前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文章中的美,并以美引美;后者可以使学生借别人的审视眼光和审美趣味来培养自己的眼光。学生阅读文质兼美的文章,能够在广泛的涉猎中不断吸纳,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一切作品无不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课文中生动的艺术形象、优美的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可引导学生品词赏句、反复吟诵,从课文字、词、句、篇的学习中体味到文章所熔铸的美的情感,欣赏到语言表达的美的旋律。例如《石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这里赋予了石榴喜悦的心情和动人的笑容,石榴的笑姿和它成熟了的形状是那么吻合。读了这一段,学生不仅掌握了石榴成熟时的特征,而且还被作者的喜悦心情所感染。众所周知,模仿是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也是任何一种学习过程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则能提供数量更多、内容更广、体裁更多样的学习范例。在课外阅读中,让学生自由选择读物是很重要的,因为阅读是反映个性和人格的活动,读物的选择是个性的表现。只有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他们才能深入理解读物内容,受到读物感染。但是让学生自由阅读,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面对浩如烟海的图书,他们往往会盲目地、随意地选择读物,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质量。因此,教师必须经常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各种读物。(1)要根据儿童少年阅读兴趣发展的年龄差异,向各年级学生推荐不同的读物。根据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研究,小学低年级儿童对童话故事比较感兴趣;到了中、高年级、对于战斗故事、英雄人物、科学幻想故事比较感兴趣。然而,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方面的兴趣还没有明显的分化。教师在推荐读物时既要尊重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又要让中年级以上的学生大量接触科学普及读物,培养他们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兴趣,并促使他们的兴趣逐渐分化。(2)为使学生理解语文、数学等课文,及时向他们推荐有关的优秀读物。(3为配合学校或社会的重大活动,及时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4)为让学生接受最新信息和知识,及时向他们推荐期刊和报纸。课内外阅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到优美的字词句,从而更好地表达胸中的真情实感。

二、走进自然,感悟生活之美写作教学要着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表现自然、社会生活的美,为创作积累丰富的素材。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自然中,教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对大自然的感悟,从“迎春”的第一朵小花到严冬的几株傲雪的腊梅,从乡间的小桥流水到城市的高楼大厦,从春天飞来的第一只燕子到秋天的第一片落叶,都能去感知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春夏秋冬及早晨黄昏的变化去细心观察,去深入体会,写一些作文、随感片段,要求学生能抓住每一次外出的机会,去亲近自然,欣赏自然、在生活中,美的人、美的事、美的景比比皆是,其中又蕴蓄着精神、品德、情操、性格、人情等美好的心灵内容。因此,作文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材料,让学生凭借自己的观察力去透视点滴的生活细节,由小见大,可以在现实中感悟丰富生活内容的同时,引发心灵的震动,产生写作激情。针对小学生好动的天性,我们可以组织一些轻松的校外活动。如春天,教师可带领学生到野外踏青、放风筝,到桃园中去看桃花等,让学生畅游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陶醉在诱人的花香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畅想美、创造美,用真挚的情感去作文;秋天,教师可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农田参观,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欣赏田野的美景,仔细观察田间农民在忙些什么,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并让他们用笔、用自己的心去描绘自然的可爱,使他们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观察生活不仅要用眼睛看、耳朵听,还要全身心地去感受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平时要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从而唤起对所要表达的人和事的丰富情感。生活是培育想象之花的沃土,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浮想联翩,创造出新的形象。通过以上两个途径可以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抒发出真情实感。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力、审美感受力。在作文教学中通过采取情境教学,融入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可以有效地使以上三方面得到培养。

亲近大自然的作文范文3

关键词:春光烂漫;踏青赏景;收获

一年一度春风起,吹绿了田野,吹绿了山冈,吹动了小溪,吹皱了池塘。小草偷偷地钻出了地面,花儿绽开了美丽的脸庞。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到野外踏青赏景,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缓解压力,愉悦心情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美的东西总是与人生的幸福和欢乐相连的。”置身于野外的美景之中,从心理上远离生活的喧嚣,学习的压力,自然让人的紧张和焦虑得以释放,心灵得以修复。还记得几年前,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我走进教室,准备上作文课,却发现同学们丝毫不在状态,看着他们显得疲惫的神情,我灵机一动,趁着这么好的时间,带他们出去走一走,一定会有不错的效果。

在当时,由于安全的因素,学校一般不主张春游。但我们学校就在汉江边上,出校不远就是田野。在向学校作了汇报,学校要求注意学生的安全之后,我们就排着整齐的队伍向汉江边出发了。大约走了一里路程,我们就穿出了村子,来到了江堤之下,翻过江堤,是一片金黄的油菜花,许多勤劳的蜜蜂穿梭于其间。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致,同学们都兴奋了起来,在这里拍照留影。走过这片弥漫着香气的油菜地,我们来到了汉江边,这里有一处洁净的沙滩,大家都像出了笼的小鸟,在这片沙滩上嬉闹起来。有些女生被这片沙滩上美丽的贝壳吸引住了,她们把它小心地捡了起来,装进了衣兜里。还有些调皮的男生,他们跑到江边的浅滩上打起了水仗,水珠溅到了他们的脸上,钻进了他们的衣服,换来的是他们开心的大笑。而一些文静的学生,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围坐在一起,用手指在沙上随意地涂鸦,谈着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经过这次出游,同学们的精神面貌有了极大的改观,作文也不用再去指导,大家都是文思泉涌,一气呵成。

二、磨炼意志,强健体魄

因为计划生育的施行,现在许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很多孩子因此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样的溺爱,使得这些小孩子意志薄弱,经受不了一点点的挫折,身体也像块玻璃,一碰就碎,受不了一点点苦。

对这些孩子来说,在春天的大好时光里带他们去春游,既可以磨炼他们的意志,也可以强健他们的体魄。

去年四月初,我和朋友一行去南漳县东巩镇的十姑洞游玩,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也很有兴趣,非要让我带上她。那天天气不是太好,天上下着蒙蒙细雨,但这并没有降低我们的热情,我们毅然前行。十姑洞是个溶洞,始入洞中,很开阔,路也好走,还有电灯照着,随着向里的深入,洞口越来越小,还有不少的巨石挡在路上,路灯也没有了,很多人于是停下了前进的脚步。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的一段话:“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我们现在的情形和当时是多么相似啊,我今天一定不能做那个中途退出者,而让自己留下悔恨。而此时的女儿见众人纷纷退出,也犹豫了,说道:“爸爸,我们出去吧,前面不好走了。”我对她说:“孩子,咱们既然来了,就应该不虚此行啊,相信自己,坚持下去,一定能走到洞的尽头。”在我的鼓励下,女儿决定和我们少许人一起,继续前进。借助着电筒微弱的光线,我们互相照应着,手扶着岩石,弓着身子,最终走到了溶洞的尽头,这里再次变得很开阔,从山顶渗下的一潭清澈洁净的泉水呈现在眼前,我们这才明白为什么这里会有矿泉水厂了。大家都很兴奋,并且齐声夸奖女儿很勇敢,争着和她合影,女儿也很有成就感。

三、亲近自然,增长知识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大自然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陶行知也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要想知道青蛙是如何由一个蝌蚪变成的,就要到大自然中去认真观察,在教室里是不可能真正了解这一点的,就像一个人,要想学会游泳就必须到水里去。因此,我们应该在春天这个大好时光里,多走出去,多从自然这个无穷的知识宝库里汲取营养。就像法布尔,正是由于他对大自然的喜爱,对昆虫的喜爱,对它们认真的观察,使他成为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并写出科学性和文学性俱佳的《昆虫记》,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多出去踏青赏景,能使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大自然的可爱与美丽,使我们与自然更加亲近,更加的懂得爱护我们的环境。

汪国真在我《喜欢出发》中有这样几句:“怎么能不喜欢出发呢?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见了大漠的广袤没见过森林的神秘,还是遗憾。”

亲近大自然的作文范文4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 审美能力 培养

一、增强阅读,感受作文之美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可以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前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文章中的美,并以美引美;后者可以使学生借别人的审视眼光和审美趣味来培养自己的眼光。学生阅读文质兼美的文章,能够在广泛的涉猎中不断吸纳,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一切作品无不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课文中生动的艺术形象、优美的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可引导学生品词赏句、反复吟诵,从课文字、词、句、篇的学习中体味到文章所熔铸的美的情感,欣赏到语言表达的美的旋律。例如《石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这里赋予了石榴喜悦的心情和动人的笑容,石榴的笑姿和它成熟了的形状是那么吻合。读了这一段,学生不仅掌握了石榴成熟时的特征,而且还被作者的喜悦心情所感染。众所周知,模仿是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也是任何一种学习过程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则能提供数量更多、内容更广、体裁更多样的学习范例。

在课外阅读中,让学生自由选择读物是很重要的,因为阅读是反映个性和人格的活动,读物的选择是个性的表现。只有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他们才能深入理解读物内容,受到读物感染。但是让学生自由阅读,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面对浩如烟海的图书,他们往往会盲目地、随意地选择读物,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质量。因此,教师必须经常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各种读物。

(1)要根据儿童少年阅读兴趣发展的年龄差异,向各年级学生推荐不同的读物。根据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研究,小学低年级儿童对童话故事比较感兴趣;到了中、高年级、对于战斗故事、英雄人物、科学幻想故事比较感兴趣。然而,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方面的兴趣还没有明显的分化。教师在推荐读物时既要尊重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又要让中年级以上的学生大量接触科学普及读物,培养他们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兴趣,并促使他们的兴趣逐渐分化。

(2)为使学生理解语文、数学等课文,及时向他们推荐有关的优秀读物。

(3为配合学校或社会的重大活动,及时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

(4)为让学生接受最新信息和知识,及时向他们推荐期刊和报纸。

课内外阅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到优美的字词句,从而更好地表达胸中的真情实感。

二、走进自然, 感悟生活之美

写作教学要着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表现自然、社会生活的美,为创作积累丰富的素材。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自然中,教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对大自然的感悟,从“迎春”的第一朵小花到严冬的几株傲雪的腊梅,从乡间的小桥流水到城市的高楼大厦,从春天飞来的第一只燕子到秋天的第一片落叶,都能去感知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春夏秋冬及早晨黄昏的变化去细心观察,去深入体会,写一些作文、随感片段,要求学生能抓住每一次外出的机会,去亲近自然,欣赏自然、在生活中,美的人、美的事、美的景比比皆是,其中又蕴蓄着精神、品德、情操、性格、人情等美好的心灵内容。因此,作文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材料,让学生凭借自己的观察力去透视点滴的生活细节,由小见大,可以在现实中感悟丰富生活内容的同时,引发心灵的震动,产生写作激情。

针对小学生好动的天性,我们可以组织一些轻松的校外活动。如春天,教师可带领学生到野外踏青、放风筝,到桃园中去看桃花等,让学生畅游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陶醉在诱人的花香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畅想美、创造美,用真挚的情感去作文;秋天,教师可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农田参观,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欣赏田野的美景,仔细观察田间农民在忙些什么,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并让他们用笔、用自己的心去描绘自然的可爱,使他们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观察生活不仅要用眼睛看、耳朵听,还要全身心地去感受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平时要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从而唤起对所要表达的人和事的丰富情感。

亲近大自然的作文范文5

初二英语作文 Fishing

My father likes fishing. He always goes fishing with his friends in Autumn.

One day, he took me to fish, too. In autumn, fish have grown up. It is the best season to fish. First, we chose a good place. Then my father helped me put an earthworm onto the fishhook. Afterwards, I threw the fishhook into the river. I waited for a long time. Suddenly, I saw the float sink. I was very happy. I pulled it out of the water but I only saw half of the earthworm. The fish played a trick on me. I was very angry. But my father said to me, it takes time. You need to be more patient. I tried again. A few minutes later, I caught a big fish and I showed it to my father. My father praised me, what a good angler you are!

【参考译文】

钓鱼

亲近大自然的作文范文6

[关键词]语文;乡土文化;有机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的实践观念,引导学生关注本乡本土的人文资源,实现语文学科与乡土文化的有机整合,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有意识地将乡土文化引入作文教学中。

一、探寻“历史渊源”,接受文化熏陶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建立乡土文化作文资源素材库,积累关于本乡本土的生活素材和历史文化素材,如用专门的素材本(或电子文档)记录自己的真实生活、家乡的见闻感受,收集历史文化知识、民俗传说等,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社会和家乡的历史、现实与发展变化,尤其要了解和掌握家乡的历史文化背景、自然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

同时,注重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对家乡源远流长的历史进行探究和挖掘,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走访等方式,通过上网搜索、查阅书籍等途径收集到相关资料。在调查、采访过程中,学生俨然一个个小历史学家、小考古队员、小记者去深入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从而对家乡生发出更深厚的感情。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找好乡土文化与作文教学的契合点,充分考虑作文课程与地方文化资源的有机整合,兼顾到作文教学中题材、内容、指导的需要,把地方文化和作文课程同步链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体验和人文的熏染。如品九龙茶、观看东江瀑布时,可以同步链接自然类习作,让学生描绘家乡的青山秀水;欣赏地道的采茶戏,聆听采茶歌时,可以介绍相关的民情风俗,让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等。

二、点击“风景名胜”,陶冶自然性情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想尽办法充分利用家乡不可多得的资源,来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素材,提升学生的感悟力,开阔其创作思维。

为了让学生拥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让他们对生活有更真实的体悟,教师可以组织“知我家乡,爱我家乡”活动,带领学生去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品读历史古迹的韵味,从中得到感悟和启迪,以此开阔学生的创作视野,激活学生的创作思路,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学生提笔行文时,就能够文思如泉涌,多方面、多角度地反映家乡,表达自己对家乡的认识、理解和情感。因为有了真情实感,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在小作者的笔下,会更具灵性,更加生动。

同时,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积累古往今来的诗篇佳作,组织学生认真阅读历代文人,如古代的文化名人等在家乡生活或游历时写下的名篇佳作,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撷取有价值的内容,借鉴其写作方法,在赏读中将自己心目中的家乡与诗词中的家乡相比较,领会诗作的优美意境,品味优美的语言,借鉴精妙的手法,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三、研究“丰富物产”,激发朴素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