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文1
《醉翁亭记》
问:怎样理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的深刻含意?
答:对这句话,我认为不能孤立地进行解释,而应综观全文准确全面地去理解它的含意。从字面上看,作者似乎在说,真正使他陶醉的不是酒,而是山水景色;紧接着作者描绘了醉翁亭周围的四时美景和晨昏变化,并总结道:“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显然,这都说明“景”为“乐”之由来。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时花佳木,明山秀水固然能使欧阳修忘情,而真正成为他精神寄托的,却是“滁人游”。因为写《醉翁亭记》时,欧阳修还只三十九岁,正当壮年,虽被贬为滁州刺史,但滁州地处江淮,还算不上荒凉边远之域。他身为父母官,把个滁州治理得清清明明,老百姓安居乐业,竟然也有闲情逸趣,扶老携幼游起山水来了,这对欧阳修来说,自然是值得陶然乎自醉的。文章的第三段不正是以相当多的笔墨,描绘了这一情景吗?“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气氛是多么和平而欢快!山水正因为有了这人的活动,才显得更有生气,更有色彩,更有姿态。这时的欧阳修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他就地取物,广邀宾客。宴席上虽无丝竹之乐,然投壶对弈,起座喧哗,热闹非凡,置身于这样的境地,难怪欧阳修要“颓然乎其中”,完完全全地醉了。
因此,“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中的“山水”,不仅仅指自然景物给人带来的愉悦之情,还包括了滁人游之乐,官吏饮之乐,也就是文章末段作者所说的太守之乐在于“乐其乐”,“同其乐”。这种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出自一个封建士大夫,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即便在今天,还值得我们称道。不过还得指出,欧阳修在抒发自己的理想时,多少美化了封建时代的社会现实。
问:《醉翁亭记》在写作上有哪些特色?
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文2
趣;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3—0049—01
一、营造学习氛围,增强探究意识
探究式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实施中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其特点是:自主性、学习性、活动性、创新性。明确了这些特点,就可以帮助教师正确地认识探究式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发挥了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导地位,才能让探究式学习落到实处。探究式学习方法在课堂上不仅重在学生学习的过程,更应重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展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并在探究式学习中,让学生逐步获得一定的探究经验,积累探究方法。
探究式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探究式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能力、掌握方法、升华情感,在情感升华中确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观。
由此可知,语文教师准确、完整地阐释和把握探究式学习的特点、目的,对于澄清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的一些模糊认识,深化探究式学习的实践,实现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搭建探究平台,激活学习兴趣
目前,初中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应该是系统地掌握各学科的基础知识。而基础知识的掌握有时就只有通过接受方式来获得,如记忆、理解等。当然,接受性学习,也有一个科学化的问题,应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
如在讲授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一开始要求学生背诵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欧阳修的生平经历。这位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以荻杆画地教读、二十四岁考取进士、在朝任职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的朝廷要员,在被贬职外调滁州的情况下,是以怎样的心情、心境来写作《醉翁亭记》这篇文章的?并让学生仔细体会、合作探究课文内容,从表面的“句句记山水,却句句记亭,句句是记太守”深究文章写作的实质。在实施这一措施时,应采取分组讨论,共同研究,并让学生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结合作者的出身地位,以及这次被贬官外调的心情、心境等方面去理解作者,体会作者的感受。这样学生不仅全员参加了讨论,而且大多数学生有了积极发言的欲望。因为思考课文内容的空间扩大了,大多数学生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既发挥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作用,又改变语文课枯燥无味的“满堂灌”现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了解了课本中无法读到的知识,拓展了视野,丰富了课堂内容,并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从中领悟了作者“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的情怀,感受到作者“与民同乐”的旷达胸襟。这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乐于接受,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作为教学实施者的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中,教师要始终起到启发诱导学生的作用,学生才能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思考探究。如将欧阳修的身世地位、个人经历,以及《醉翁亭记》产生的历史背景,课文内容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感受到欧阳修胸襟的宽广,政治抱负的远大。这种胸怀天下,心系百姓,把个人的喜忧置之度外的人又是何等的人物?何等的情怀?也可以使学生真正地领会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深刻含义。
三、拓展探究范围,培养学习能力
要想让学生搞好探究式学习,语文教师必须注意课堂教学的方式,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效率,更快、更好地完成由知识到能力的迁移。使课堂教学中不便、不能完成的任务转移到课外去完成。
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文3
关键词:语文 方法 复习
语文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学科,初中语文是小学语文的提高,初中语文的教材采用形象通俗的语言,叙事逻辑严密,思维严谨,知识连贯性和系统性强。所以我着手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一、课堂教学中深入研读课文,探究文本蕴义
现在的语文教材不仅仅给学生提供学习、积累优秀语言的材料,而且注重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研究教材,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选取不同视角去挖掘教材蕴含的意义。每一种文学样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抓住每种文学样式的特点对作品进行研究。比如小说,我们可以扣住人物的形象、环境、语言、主题做研究,通过发掘作品的典型性来理解作品,从而磨炼鉴赏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我们还可以将多篇课文串联,进行比较、探究。比较,既是阅读理解文章的重要方法之一,又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学习,要学会找准阅读的比较点,进行求同辨异的探究。
二、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语文技能培训
我们班有一部分学生对判断病句难以掌握,学习效果不好。病句的类型多,情况复杂;句子长,筛选耗费时间多,所以判断病句是一项让人头疼的活,学生做这方面的试题准确率不高。于是我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教育学生从关联词、介词、代词、动词、动词、习惯错用的词等几方面着手,抓病句标志词。
例1:我因为喜欢语文,所以讨厌数学。
错误:两者无因果关系,强加关联词。关联词语的使用需配对,不能乱用,关联词语不能强加给句子。
例2: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错误:“北京”不是“季节”,此处搭配不当,应改为“北京的秋天”才对。
例3:美国对伊进行军事打击的目的为了摧毁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错误:这是习惯错用的词,“目的”与“为了”重复。
三、加强学生开放、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语文现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进行探索和研究。在实际情况中,一部分学生虽然专心听课,分析重点、难点,但是对重点的思想方法没有给予注意,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致使机械模仿,死记硬背,没有创新精神。下面我结合近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阅读题,来研究探讨近期中考涌现的开放性试题的解题方法。
例4(南宁市中考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很重视感恩报德,你能举出一个有关的成语(或谚语、格言、诗句、故事等)来吗??
解析:答好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课外阅读中的语言积累水平,文化积淀和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很重视感恩报德”,仅仅是一个论点,我们要教育找出一个论据来证明它。可以选择的答案有许多,比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诸葛亮“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的事例等等。
例5(吉林省中考题):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
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
解析:这类题属于创制型,要求考生能联系文段创制对联等,或自拟题目作答。有一定文学色彩,目的主要是教育人、启发人。联系文段内容符合对仗的特点,宽对即可,例如:“范仲淹以天下为忧”或“范仲淹先天下而忧”等。
这些立意新颖、内容丰富的试题需要探索性的解法,需要用发散性的思维,思考多元性答案,所以很有创造性和挑战性。
四、加强语文知识的复习
我们的语文复习的任务大致有三项:强化记忆、查漏补缺、融会贯通。其中查漏补缺保证知识的完整性,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是复习的中心任务。
通过复习,可以把长期学习的各部分知识有机地“组装”起来,或者说,将学过的各部分知识融会贯通,透彻理解,用基本的思维方法(如分析综合、比较归类、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来进行,所谓融会贯通,“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这个新的理解和体会,主要指形成系统化的知识。
复习时,要加工处理较多的知识,要看,要想,要写,要查资料,要设计系统表、比较表等,是比较费时间的脑力劳动。
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文4
关键词:儒家思想 坚强个性 服务意识 宽厚待人 修身践行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085-02
中国的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之瑰宝,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闪烁智慧的光芒。她的影响在整个民族的文化氛围中占有重要地位,儒家思想渗透到每一个普通百姓的心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中学生思想,中华民族的伟大是因为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里都传承着这种美,这种儒家思想的美丽在中学教材中集中体现,她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对当代中学生的个性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 儒家思想对学生坚强性格的影响
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创造了优美灿烂的中华文化,这种精神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闪烁着不尽的光辉。在《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面对秦王的欺诈和骄横狂暴,表现机智勇敢、不畏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唐雎的儒家思想彰显了我们民族典型性,坚强性、韧性、智慧性,学生通过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潜移默化的受到这种儒家思想的影响和熏陶,自然就形成了我们的民族性格。文天祥在《过伶仃洋》中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视死如归的英雄品质对当代中学个性的形成起到很强的影响力,作为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赏析诗歌的美景之外,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深入诗歌内涵,挖掘出诗歌具有人性光辉的一面,让文天祥这种坚强的个性在我们当代中学生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写道:“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手自笔录,计日以还。”表现幼年求学的艰苦;以“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表现成年求学之难;以“行深谷,穷冬烈风……四支不能动”表现求学的艰苦,教师教授此文时,以此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坚忍不拔的个性,学生的性格就在这些儒家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起坚强的个性。正是这些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传承中积淀下来的丰厚的文化底蕴影响着我们民族性格的优秀的一面,逐步使我们的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以坚强的性格开启我们民族复兴的大门。
2 儒家思想对学生服务意识个性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天下为公,大公无私,提倡无私奉献的精神。服务民众,热心为民是一条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无数优秀人物的伟大精神汇成的永不停息的生命之河,从遥远的亘古一直绵延到今天。范仲淹在《岳阳楼记》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服务意识,表明范仲淹把为民而想的思想发扬光大,他这种矢志不移的性格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学生的价值取向,通过教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天下为公,服务大众的个性。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发出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襟怀,这种儒家思想影响下所产生的忧国忧民的宽广胸怀,对后人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他的儒家思想对后人的发扬和传承儒家思想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当今的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时代对初中学生思想个性的形成具有很强的感染作用,很多学生以此作为自己座右铭,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中的千古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许多学生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涌现出众多的青年志愿者,在初中学生这幼小的心灵中耳闻目染了儒家思想的熏陶,促成学生道德品格的形成。李商隐的《无题》中传唱千古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表现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爱情观是坚贞不渝,同时也展示古人对事业尽心尽责的高尚情怀,以此教育学生要有天下为公,服务社会的大局意思,对事业尽心尽责的公心意识。语文教学之中始终坚持了这种儒家思想为导向的思想原则,为学生个性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3 儒家思想的宽仁待人,厚德载物对学生个性的影响
厚德载物意思是人的德性也应像大地一样宽广,力量也应
同大地一样深厚,这要以仁、义、诚、信为基本内容。仁者爱人,尊敬长辈、诚信待人,就是人的高尚品德,又是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在《论语》中就有“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佳句,指自己讨厌的事情,不要强加于人,这种儒家经典的待人接物的思想对当代中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具有积极的鞭策作用,对学生“厚德”积累增添底蕴,最后达到“载物”之力,使之成为国家和社会建设的坚强支柱。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以此可以看出刘备的宽厚仁爱之心,惜才和爱才之心若渴,正因为刘备的宽以待人感动了诸葛亮,以至于诸葛亮为之奔走效劳二十一年。诸葛亮的厚德成就了蜀汉几十年的江山社稷,《出师表》不仅展示了诸葛亮的厚德的儒家思想,更让这种儒家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和深化。刘备、诸葛亮是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杰出人物,也是传承儒家思想的典型代表,通过教授《出师表》,使当代中学生更好地接受儒家思想熏陶,培养学生宽厚待人,厚德载物的民族个性。在《醉翁亭记》中“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也”展现了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同时也集中体现了欧阳修宽厚待人的儒家品格,在那个官本位的封建社会里,能够走民布衣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欧阳修的儒家思想对当今复杂的社会现实,特别对于现代中学思想的影响有很好的激进作用,对现代中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鄙视贫穷落后,盲目攀比的行为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让学生在学习欧阳修的作品中,学会宽厚待人,厚德载物的思想。几千年来的儒家思想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在漫长的历史征途中经历无数风雨的洗礼,儒家思想愈发变得灿烂无比。
4 儒家思想对学生修身、践行个性的影响
在现代中国人的生活经验中,需要懂得与人相处,懂得谦让别人、谅解别人、欣赏别人。也就是儒家思想中关于做人的学说。在《论语》中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现出儒家思想把与人交往当做是一件快乐的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阐明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
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文5
论文关键词:仕人;忧患意识;治国理政
严复在其《天演论》中认为,“有人斯有群矣,有群斯有忧患矣”。有人,就有人的忧患;有仕人,就有仕人的忧患。明人吕坤居官十余载,在《治道》中有感慨:“做官都是苦事,为官原是苦人。”中国传统仕人的忧患意识主要是指其通过对忧患境遇的深刻体验而孕育出来的弘扬人生目标、价值取向的特殊心态。由忧患而超越忧患的心中历程,彰显了传统仕人生命哲学的特质和魅力。
一、忧己
按照内圣外王的修齐治平路径,中国仕人以德为先,把立德作为治道之核心。这是中国传统仕人所特有的一种治道精神和德治智慧。“为人不能尽人道,为官不能尽官道,是吾所忧也”。他们在个人的德、才、财、位、势等关系处理中,视德领于才、先于财、高于位、优于势。关于德与才,他们认为,“德”好比水之源头,“才”好比水之波浪;“德”为木之根本,“才”为木之枝叶。《资治通鉴》中有“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关于德与财,孔子说过,“君子忧道不忧贫”。关于德与权势,他们认为,“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也;不忧其贱,而忧道之不笃也。”关于为政之德,古人话语很多。子张问于孔子日:“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孔子有“五美”之说:“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扬雄在《修身》中有“取四重,去四轻”之说:“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观。”
“言轻则招忧,行轻则招辜,貌轻则招辱,好轻则招。”实际上,他们的认识都被传统仕人所接受,并作为一种行为规范而进行临摹和实践了。传统仕人对于安身立命、修齐治平的忧患最终达到一种无忧而达命的境界。刘勰的《刘子》中就有“遇不遇,命也;贤不贤,性也。怨不肖者,不通性也;伤不遇者,不知命也。如能临难而不慑,贫贱而不忧,可为达命者矣”。更有以忧患为我所用,洒然自得者。梁启超在其《养心语录》中说:“人之生也,与忧患俱来,苟不尔,则从古圣者,可以不出世矣。种种烦恼,皆为我练心之助;种种危险,皆为我练胆之助;随处皆我之学校也。我正患无就学之地,而时时有此天造地设之学堂以饷之,不亦幸乎!我辈遇烦恼遇危险时,作如是观,未有不洒然自得者。”
二、忧民
儒家治国思想的核心价值是“民本论”。孔子作为儒家民本思想的奠基者,主张“爱人”“亲亲而仁民”,并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爱民恤民措施。孟子更是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民心向背与国家的兴亡、统治者的安危连接起来。中国仕人的忧民,首先基于人民对于国家政治的特殊作用。孔子说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此后,孔子的观点在以后被传统仕人反复引用,在处理君民关系、官民关系和巩固稳定国家政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荀子·王霸》云:“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谓亡。”严遵《天下有道德》中说:“君者,民之源也;民者,君之根也。根伤则华实不生,源丧则流沫不盈。上下相保,故能长久。”这些话语,都映照了孔子的观点。法家的管子也注意到了民心向背对政治的重要性。他在《管子·牧民》中说:“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道家也主张治国清静无为,不扰民。老子就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著名论断。传统仕人对生民之苦多有关切,也充满同情。《汉书·鲍宣传》中认为民有“七亡”和“七死”之说,指出“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欲望国安,诚难;民有七死而无一生,欲望刑措,诚难”。强调官民同忧乐,是中国仕人从向度深化和拓宽了忧民意识的特定内涵。官之忧是民之忧,官之乐是民之乐;反之亦然。在《粱惠王》下章,孟子向齐宣王讲过一段关于“忧乐”的精彩论点:“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以至后来引发出了后来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无疑是把忧民意识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那就是官民同忧乐的和谐境界。
基于政权性质和历史发展的局限性,中国仕人的忧民意识多带有很强的功利目的,正如学者所言:“虽然‘人贵物贱’、‘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观点都带有不切实际的理想或空想色彩,不可能成为现实的政治者为政的直接出发点和终极目的,但它对于约束和牵制统治者的言论和行动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
三、忧君
对君主的忧患主要在于避免人亡,当然这与对政治的忧患主要在于避免政息是有内在联系并很难分清的。扬雄在《先知》中有一段对话:“或问:‘何以治国?’日:‘立政。’日:‘何以立政?’日:‘政之本,身也。身立则政立矣。"’仍然强调了君主是立政治国的出发点。传统仕人的忧君意识主要体现在:
(一)君主要有所忧。古人对于忧君之关切,总是联结着某种安危存亡之道。《周易·系辞下》:“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六韬·兵道》:“存才非存,在于虑亡。乐者非乐,在于虑殃。”《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孟子甚至说:“也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其凸显的意蕴寄托在当政者须怀藏一股居安思危、存不忘亡的“忧政”之中,这无疑影响了后来仕人的思想,在对君国存亡的忧患中表达了他们辩证的治道。
(二)君主要忧所以忧。苏轼在《汉之变故有六》中云:“人主莫不欲安存恶危亡,然而其国常至于不可救者,何也?所忧者,非其所以乱与亡。而其所以乱与亡者,常出于其所不忧也。”苏轼在其《策略一》中还云:“天下之患,莫大于不知其然而然,不知其然而然者,是拱手而待乱者也。国家无大兵革,几百年矣,天下有治平之名,而无治平之实,有可忧之势,而无可忧之形,此其有未测者也。”(三)君主要积仁德。《左传》就有这方面要求:“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子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若以假人,与人政亡。政亡,则国家从之,弗可止也已。”贞观十一年,魏徵向太宗上书:要想让树木长得高,必须使树木的根扎得牢固;要想让河水流得远,必须疏通它的源头;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多积累道德仁义阳。
(四)君主要行仁政。《韩非子·十过》对君主行政提出十个方面警告。苟悦《孝昭纪》中把君主分为五类:有治主,有存主,有衰主,有危主,有亡主。张居正向万历帝进疏道:“大抵皆以敬天法祖,听言纳谏,节用爱人,亲贤臣,远小人,忧勤惕厉即治。不畏天地,不法祖宗,拒谏遂非,侈用虐民,亲小人,远贤臣,盘乐怠傲即乱。”
(五)君主要善于用人。中国古代多人治少法冶,所以,选人用人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苟子云:“故用圣臣者王,用功臣者强,用篡臣者危,用态臣亡。态臣用,则必死;篡臣用,则必危;功臣用,则必荣;圣臣用,则必尊。”管子提出:“君之所慎者四:一日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国柄;二日见贤不能让,不可与尊位;三日罚避亲贵,不可使主兵;四日不好本事,而轻赋敛,不可与都邑。此四固者,安危之本也。故曰卿相不得众,国之危也;大臣不和同,国之危也;兵主不足畏,国之危也;民不怀其产,国之危也。”苟子认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韩非子认为,人臣有“五奸”,刘向指出,人臣有“六邪”等等,都对君主善于识人鉴人充满了期待。
四、忧政
欧阳修在《准诏言事上书》提出“忧政”观点:“虽有忧勤之心而不知政治之要,则心愈劳而事愈乖。”其忧患意识底蕴在张扬一种为政之道。张居正在《陈六事疏》中指出:“先帝之治天下,有大本、有急务。正心修身、建极以为臣之表率者,图治之大本也。审几度势、更化宜民者,救时之急务也。大本虽立而不能更化以善治,譬如琴瑟不调、不解而更张之,不可鼓也。”他们的“忧政”挑明,为政既要正心修身,秉忧勤之心,还须晓治国之道、为政之要。超级秘书网
忧政的同时,传统仕人对于治道之各种关系是有辩证认识的。韩愈指出:“天下者,人也,安危者,肥瘠也;纪纲者,脉也。脉不病,虽瘠不害,脉病而肥者,死矣。通于此说者,其知所以为天下乎!’’而康有为则在《上清帝第七书》中明确地第一次从制度上论证败弱之理:“尝考中国败弱之由,百弊丛积,皆由体制弊政尊隔之故。”谭嗣同的忧政意识与康有为所见略同,也是从制度的角度展开,他认为:“事之所以不治,有为之隔者也。君与臣隔,大臣与小臣隔,官与绅隔,士与民隔,而官与官、绅与绅、士与士、民与民又无不自相为隔。西人谓中国二十三行省各不相通,无异二十三国。不知一国之中,又复分为无数国。譬如一幅美锦,既条条裂之,复寸寸磔之。其存焉者与有几!”
五、忧天下
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文6
晋祠古为唐地,是为纪念西周初年晋国的开国诸侯唐叔虞而修建的祠堂,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司马迁在《史记・晋世家》中用一段“剪桐封弟”的故事,详细地记载了周成王的胞弟叔虞被封为唐国诸侯的事。叔虞来到唐国后,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生活富足安康。叔虞死后,其子燮因境内有晋水而改国号“唐”为“晋”。后人立祠祀叔虞于晋水之源,故称晋祠。
晋祠创建年代久远,最早见著于郦道元的《水经注》:“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由此可见,在1500年前的北魏时期,这里的风景文物就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了。
晋祠自创建以来,曾经过多次修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南北朝时期,高洋了东魏政权,建立北齐,把晋阳定为别都,于天保年间(550~559年)在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隋朝开皇年间(581~600年),在祠区西南增建舍利塔。唐时又进行扩建。贞观二十年(646年),太宗皇帝李世民游历晋祠,遥想当年发迹神祠、起兵晋阳,亲撰《晋祠之铭并序》大碑一通,以“金阙九层”“玉楼千仞”的词句来赞美当时的晋祠。
宋以前祠区的建筑布局是以唐叔虞祠为主体,宋以后这种情况有了改变。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在晋祠大兴土木,历时5年。太平兴国九年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后重建了鱼沼飞梁。此后祠区布局大为改观。元祜二年(1087年),太原府吕吉等人在殿前廊柱上雕造木盘龙后,留墨书题记于圣母座椅之背,迄今清晰可辨。政和元年(1111年),重建了苗裔堂,俗称奶奶庙。宋绍圣年间(1094~1098年)铸铁人而“壮神仪”。金大定八年(1168年),更在飞梁之东增建献殿,专为圣母贡献祭品。宋元时期晋祠已经是以东向的圣母殿为主体了。
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高汝行出资增建了台骀庙,祀汾水之神。嘉靖四十二年增建了水母楼,祀晋源水神。嘉靖年间还重建了难老泉、善利泉亭。万历年间(1573~1620年),在献殿前增建了对越坊和钟鼓二楼,接着又在会仙桥的东面重修了华丽的水镜台供演戏之用。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扩建唐叔虞祠、贞观宝翰亭。三十八年扩建文昌宫(祀文昌帝君)、七贤祠(祀豫让、李白、白居易、范仲淹、欧阳修、于谦、王琼)。六十年扩建昊天神祠,为玉皇阁、三清洞和关帝庙的总称。
历代不同时期出于不同的需要,相继在晋祠维修增建,于是晋祠成为以祖先、山川崇拜为主,儒、释、道及民间诸神为辅的完善的祭祀场所,并逐渐形成了一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这些建筑虽建于不同时期,却好像都服从于一个精巧的总体设计,布局紧凑,规模宏伟,并且自东向西,形成一条中轴线,贯穿着全祠区的景物。
中部从大门起,经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楼、献殿至鱼沼飞梁和圣母殿,成为晋祠的主体。这组建筑布局合理,造型宏伟,历史艺术价值极高。
南部从胜瀛楼起,经白鹤亭、傅山纪念馆、同乐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泉、水母楼、台骀庙至公输子祠。这组建筑,既有楼塔耸峙,又有亭桥点缀,池塘影映,泉水环绕,诗情画意,以风景宜人而驰名。
北部从文昌宫起,经东岳祠、关帝庙、三清洞、唐叔虞祠、苗裔堂、朝阳洞、老君洞、云陶洞、财神洞、待风轩、三台阁,到读书台、吕祖阁。这一组建筑依自然地形起伏,错综排列,殿宇接踵,以崇楼高阁取胜。
祠的南区恢复的十方奉圣禅寺、舍利生生塔、留山园与翰香馆构成一组古建群,这里环境清幽,殿宇辉煌,佛塔摩天,蜚声三晋。
晋祠以其独具匠心的总体布局,使建筑伴之以山川流泉、古树名木,将建筑空间和自然景色融为一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的理念。晋祠中,上百座的殿堂楼阁、亭台桥榭在林翳掩映中时隐时现,清澈见底的泉水湍流不息,犹如一条碧绿的玉带把一颗颗熠熠发光的明珠串联起来。在古树婆娑、池流映带之间,贯穿着千年宗祠与园林文脉,和谐自然。
春秋代序,日月替嬗。古老的晋祠,虽历经沧桑,几度变迁,但仍给我们保留下许多珍贵的文物遗迹。其中宋代圣母殿、十字形古桥鱼沼飞梁、金代建筑献殿被国家文化部鉴定为晋祠三大国宝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献殿是供奉圣母邑姜的享堂。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大殿梁架很有特点,只在四椽袱上架起一层平梁,梁身简单轻巧,不弱不费,故能经久不坏。殿的四周均无墙壁,中间前后辟门,其余各间在坚厚的槛墙上安直棂栅栏,形如一座凉亭,灵巧而稳定。1955年用原料按原式样翻修,保持了金代建筑特点,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瑰宝。
鱼沼飞梁位于圣母殿与献殿之间,它们是一组不可分割的整体。鱼沼是晋水三泉之一。古人以方形为沼,圆形为池,因池是方形,池中又多鱼,故名鱼沼。其上立架十字形桥,古人本有“架虚为桥,若飞也”,“飞梁石蹬,陵跨水道”的说法,故曰“飞梁”。东西桥面宽阔,为通往圣母殿的要道,而南北桥面下斜如鸟之两翼翩翩欲飞。沼中还立有34根小八角石柱,桥边缀勾栏。这种形制奇特、造型优美的十字形桥梁,实为罕见。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评价:“此式石柱桥,在古画(敦煌壁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是中国桥梁建筑史上利用特定环境成功营造的杰作。
飞梁以西就是宏伟壮观的圣母殿。它背靠悬瓮山,前临鱼沼飞梁,左右善利、难老二泉呼应,坐西朝东,在全祠处于中居的位置。它始建于宋太平兴国九年,崇宁元年(1102年)重修,是晋祠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大殿庄严古朴,气势宏伟,是我国宋代建筑中的典范。
圣母殿重檐歇山顶,殿高19米,面阔七间,进深六间。殿周围廊,前廊深两间,廊下异常宽阔。大殿“副阶周箍”的做法是我国现存古建中最早的实例。
殿堂梁架采用“乳袱对六椽笥萌柱”的结构形式,是现存古代建筑中符合《营造法式》殿堂式构架形式的孤例。更有创造性的处理是,圣母殿将前廊放宽,门窗设于前内柱轴线上,使得殿内无柱。这种布局不但增大了祭神的空间,并为殿内设置神龛和塑像创造了无遮挡的空间。殿周柱子均向内倾,形成侧角,平柱至角柱逐渐升高,致使屋檐曲线弧度显著,打破建筑轮廓僵直的格调,增强了建筑造型的艺术美和稳固性。
圣母殿在两层檐下均施斗拱,上层为六铺作单抄双下昂,下层为五铺作单抄双下昂,承托着深远翼出的屋檐。斗拱与柱高的比例适当。斗拱配置十分疏朗,前檐各间设补间斗拱一攒,山面及后檐除稍间施补间铺作外,其余皆用扶壁拱。斗拱形制多样,柱头与补间相异,上檐与下檐不同,昂嘴有的平出,有的下斜。在转角铺作上,各层下昂及由昂均水平伸出,由下面望去,颇有高爽之势。一座殿宇上如此繁复的斗拱变换形式,充分显示了宋代匠师们在追求受力的合理性方面的智慧和创造才能。檐之下以挑檐枋取代替木,柱头上用普柏枋左右联构以保持铺作的前后稳定,这都是北宋建筑上的新手法。殿内无柱,内部装修简化,没有天花,即《营造法式》所记载的“彻上露明造”。
殿身拱眼壁彩画原是《营造法式》中“五彩遍装”图案,现存上檐几块原有的拱眼壁画图案是十分珍贵的宋代遗物。斗拱彩画与《营造法式》图样中所绘“五彩遍装”做法相似,虽经后世重装,但仍保存了宋时的风韵。殿顶覆盖黄绿色琉璃剪边,脊上饰各种动物走兽。廊下高悬的楹联匾额,古香四溢,远看飞阁流丹,气势十分雄伟。此外,大殿前廊柱上雕饰有八条蜿蜒欲动的木龙,豪放健美,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雕盘龙柱。龙柱雕于宋元v二年,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虽历千年,仍须发根根,鳞片层层,不能不叫人叹服其木质之好,工艺之精。
圣母殿建成于宋初,修葺于《营造法式》颁行之际,无论从大殿的平面布局、梁架结构、斗拱配置,还是翼角处理、彩画制作等,都为《营造法式》作为行业规范所采纳。圣母殿的建筑实践经验为《营造法式》的编撰提供了可贵的资料。圣母殿结构奇巧,犹显雄劲,是我国五代以后南北两地建筑风格的结合,反映了宋代建筑科学和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