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密多心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波罗密多心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波罗密多心经范文1

哎哟,我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了,实在是走不动了。终于还是老爸说话了,坐在亭子里歇歇吧!这时我才有空来看看周围的景色,也没什么特别的,我心里不禁有点失望,心里嘀咕着,也就这样而已,我还费那么大劲!姐姐看出了我的心思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好吧,我有鼓起了士气往上爬。

也不知过了多久,曲曲折折,磅礴蜿蜒,峰回路转,途中我也无心观风景,只等着“一览众山小”了。终于,我登顶了。最先吸引我的是观音宝殿,好多香客,虔诚跪拜。我也进去一观,真是玲珑精致啊!

下山的路,才是真的颤颤巍巍,这时我才对“昔闻天竺寺,梦想玲珑??”一句深有感触啊!不过对于上山时,落下的风景,我当然也不会放过了。我看到了,引我入观音殿的“那般波罗密多心经”刻石,也看到了,悬着“南天竺”的门楣!直到下山,我才知道,原来我进景区的七宝琳宫大门也是那么美!

波罗密多心经范文2

关键词:每个整数;一个奇素数;一之中;每个偶数都是俩奇素数之和

Goldbach猜想的“每个整数”是普通整数,这里命名为一。它以符号 来表示;而一之中的奇素数以符号1表示。[1]

在乾坤数轴上用 表示每个整数,用 表示 一之中P(1,i)奇素数的符号组合称之谓 P(1,i)一之中。(乾坤数轴:乾轴只表示奇数,坤轴只表示偶数的数轴)(见图1)[2]

在图1 一之中,所要求证的偶数数目Zn=1/2(Pi-1)=1/2(11-1)=5。

怎么把Goldbach猜想命题(一)运算出来呢?P(1,i)一之中一之又一泰运而已矣。

例如:用P(1,5)一之中一之又一算术演算如下,(见图2)

在图2中 是俩奇素数1之和的得数,

是“每个偶数都是俩奇素数之和”的确定对象。

故得 = + (1)式,

更为重要的是图2中得出度空一点,以符号Dn1来表示 Dn1=20。

[3]=1/2(Dn1-2),故得(2)式。

=1/2(202)=9。( 中都是Goldbach偶数猜想的数目)

度中比 /Zn=(Dn1-2)/(Pi-1)=(202)/(11-1)= 1.8000,

得出1

设x=i,在i等于任何整数时都可以做出P(1,i)一之中一之又一 图,图中都有一个度空一点Dn1,用这个Dn1来证明是生定理。

1,当i=11时,作P(1,11)一之中一之又一 图(见图3、4)

在图4中,得出Dn1=56 =1/2(Dn12)=1/2(562)=27,

度中比 /Zn=(Dn1-2)/(Pi-1)=(562)/(31-1)=1.8000,

得出1

2,当i=10001时, P(10001)=104,743,

在P(1,10001)一之中一之又一 图中得出Dn1=208,928。

=1/2(208,9282)=104,463.

度中比 /Zn=(208,9282)/(104,743-1)=1.9947,

得出1

因为在x=i等于任何整数时,P(1,i)一之中一之又一 图中, =1/2(Dn1-2)总是大于Zn。度中比都是1

故有

是生定理(3)式在每个整数一之中成立,得证。为此,所以:

= + (1)式,哥德巴赫猜想命题(一)“每个偶数都是俩奇素数之和”

在每个偶数一之中成立,得证。

[参考文献]

[1]唐玄奘,译.般若波罗密多心经[M].

波罗密多心经范文3

古寺之谜

卧佛长睡睡千年长睡不醒。

问者永问问百世永问不明。

这是张掖大佛寺山门两侧的楹联。千百年来,作为全国仅见的西夏少数民族宗教殿堂和元明清的皇家寺院,大佛寺穿梭在历史的风云里,在尘世中演绎着无数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悠久的历史为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宗教面纱,留下了一串串千古传奇和不解之谜。

“甘州,古甘泉之地,居中国西鄙,佛法所从入中国者也。”据史料记载,早在秦汉之交,游牧于张掖的匈奴族就奉佛像以祭天,骠骑将军霍去病将“祭天金人”作为战利品运至西安后,汉武帝以为大神,列于甘泉宫。东汉以后,外来的佛教文化势如春潮般涌入中国大地,并以绝对优势迅速占据了河西走廊南北各民族的社会意识形态,由此,张掖――河西走廊上的这座文化重镇至魏晋时已发展成为佛教圣地。

张掖古称“甘州”,从唐代安史之乱以后,一直是回鹘王廷――“牙帐”所在地,史称甘州回鹘。北宋仁宗天圣六年,即公元1028年,以今天银川一带为中心建立西夏政权的党项人,攻下了甘州,八年之后,全面占领了河西走廊。为了加强对河西的经营和管理,西夏政权积极推行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其中包括兴建寺院、翻译佛经的活动。到崇宗李乾顺统治时期,西夏国力鼎盛,凉州的护国寺和张掖的大佛寺可能都是在这一时期修建的。

千百年来,作为张掖中心寺院的大佛寺,必然成为河西走廊传播佛教文化的中枢之一。涅宗师昙无谶初演菩萨道北凉王沮渠蒙逊笃信佛教、涅思想风靡中华大地、西夏崇宗皇帝敕建卧佛寺、元世祖忽必烈建别吉太后庙祀、宋少帝来做“皇家佛”、元顺帝再定祭礼等扑朔迷离的史实,以及隋炀帝杨广西巡张掖,设行宫于大佛寺接见高昌王,西夏梁太后在此举行法会等诸多传奇色彩的民间传说,均出自于这座千年古刹。

张掖大佛寺规模宏大,在古代西北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民族融合以及促进祖国统一方面曾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16世纪时,大佛寺繁荣昌盛,香火不断,寺内可容纳四五千人同时朝拜。至今张掖大佛寺中的古建筑、壁画、佛教文献及其它历史文物所特有的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正是这种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的真实写照。

千古宝刹

创于西夏,建于前明,上下数百余年更喜有人修善果。

视之若醒,呼之则寐,卧游三千世界方知此梦是真空。

这是大佛殿正门两侧的柱联。由这副楹联便知张掖大佛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即北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距现在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了。在历代王朝的更迭中,它的名称几度更改,曾称作“迦叶如来寺”、“宝觉寺”、“弘仁寺”等,因寺内塑有著名的室内大卧佛,所以老百姓叫它“卧佛寺”或“大佛寺”。

张掖大佛寺是国内惟一的西夏佛教寺院。关于大佛寺的来历,千百年来留下了许多神奇的传奇故事。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早以前,有三位云游高僧,自西向东而行,老大走路快,到达张掖,见老二、老三还不见影子,便屈臂而卧睡着等候,一睡便不再起来;老二到了山丹,不见老大、老三的影子,便坐着等候,一坐也不再起来;老三到了武威,又不见老大、老二的踪影,便站着等候,一站就永远站在那儿。于是就有了张掖卧佛、山丹坐佛、武威站佛的说法。

其实,大佛寺的创建有史可载,考古学家从大佛腹内发现并出土的明成化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477年的铜记事牌,和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的碑记,从中考证到有这样一个故事:沙门族有位僧人,云游来到张掖古城。这位僧侣名未灭,又名嵬咩,法号国师。这位嵬咩国师有一日盘膝打坐,突然眼前金光闪闪,隐隐约约地传来颂佛之声,国师就认为这是佛祖显灵了。他寻着光,寻声而至,来到现在塑大佛的位置,在那儿掘地三四尺,发现了一座用金砖翠瓦覆盖的精美的玉雕卧佛。后来国师把这个奇遇讲给西夏的达官贵族、皇室家族和僧侣信徒们听,他们纷纷来朝拜,捐资捐款,修建了这座规模宏大的寺庙和巨大的卧佛。时过境迁,国师已去空悠悠,独留佛迹耀神州。

大佛寺规模宏大,佛殿林立,现存的古建筑主要有大佛殿、藏经阁、土塔三处。大佛殿殿高33米,面阔9间,进深七间,分为两层重檐歇山顶,周围构廊围绕,从剥蚀的油漆可看出初绘时的辉煌。殿门两侧各镶有砖雕一块,左为“登极乐天”、“西方圣境”,右为“入三摩地”、“祗园演法”。藏经阁内珍藏有明英宗颁赐的6000多卷佛经,经文保存完好,尤其用金银粉书写的经文最为珍贵。寺后有一33.37米高的土塔,为张掖五行塔之一,其一、二层台座四隅各建一小塔,风格独特,为国内罕见。

西天正觉

不灭不生法雨慈云天外现,

无尘无垢十洲三岛梦中游。

这是大佛殿的前门联。大佛寺内古建林立,古树参天,碧草成荫。进入大佛寺,迎面而矗的是题有“宝觉禅寺”的牌楼,牌楼气势雄伟、壮观,字迹遒劲飘逸。穿过牌楼,建在离地1米多高的殿台上的大佛殿便屹立于眼前,这是一座集建筑、雕塑、绘画艺术为一体的蕴含丰富文化艺术内涵的建筑。

大佛殿是全国罕见的西夏少数民族宗教殿堂,殿内彩塑现存31座,其中最著名的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涅磐像,即亚洲最大的室内泥塑佛像――卧佛。

进入大殿,迎面而见横卧于佛坛上佛祖涅盘时的巨大身驱。仰望卧佛,工程庞大,雄宏壮观,金妆彩绘,面部贴金,右斜而卧,形态逼真。佛的面部塑得异常生动,从正面欣赏,佛似睡非睡,似醒非醒,视之若醒,呼之则寐,表情安详、恬静,仪表端庄、丰满,表现了佛祖涅盘时欣慰的精神状态,且并不因佛祖体态的巨大而影响其神韵。佛像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坛之上,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约4米,脚长5.2米。据说,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个人,耳朵上能容8个人并排而坐。佛身后立有高约7.8米的迦叶、阿汉等十大弟子,头前脚后立有优婆夷、优婆塞居士像。大殿南北两侧还坐有十八罗汉像,间隔得体,色彩协调,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这些塑像尊尊形态逼真,表情生动传神,是张掖雕塑艺术中杰出的代表作品。

大殿中除雕塑外,还有异彩纷呈的壁画。大殿四壁和二层板壁上绘有美轮美奂的壁画,约530平方米,内容有佛、菩萨、弟子、诸天神将、佛经故事。这些壁画的题材主要有佛教、道教两部分内容组成,该壁画形成时间或早或晚,其艺术特色也是各执一端,例如《西游记》和《山海经》壁画,画风古拙,线条简练、流畅,色泽清丽,少事渲染,欣赏时使人感到余味无穷。而那些描绘道教人物的壁画,色彩艳丽,大红大绿,线条运用较为细腻,人物表情逼真,“目欲怒”,“凝神遐想”,判若真人。

大佛殿殿外南北两侧墙壁上的两幅砖雕作品也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这两幅砖雕作品取材于佛教中“祗园演法”,“西方胜境”的故事。该砖雕各用五十块方砖拼嵌而成,彩绘、人物面部贴金,四周饰有花卉等物,两侧各有一副楹联,其中“入三摩地”联为:“佛日增辉,万善同归登彼岸。常转,十方瞻仰证菩提。”“登极乐天”联为:“宝殿巍峨,无量人天咸敬仰。金身显焕,河沙亿圣共皈依。”砖雕构图自然,运用了动静、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使画面显得繁而不乱,实而不密,人物体态丰盈,线条柔美,尤其是几个表演线条伎乐的天人,衣服飘飘,自然腾空,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是砖雕艺术中的优秀作品。

13世纪70年代,马可・波罗和他的父亲、叔父旅居张掖一年多时间,多次到大佛寺观光。寺中规模宏大的法事场面和精妙绝伦的建筑艺术,使这个欧洲人无比惊讶,流连忘返。

佛祖涅

一觉睡西天,谁知梦里乾坤大。

祗身眠净土,只道其中日月长。

这是大佛殿后门楹联。张掖大佛寺,位于甘州古城西南隅,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珍贵的名胜古迹,是西北内陆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素有“塞上名刹,佛国胜境”的美称。

说起大佛寺在西夏的修建,应该与一个印度僧侣有关,他就是昙无谶。昙无谶(385~433),北印度人,6岁丧父,出家为僧。十岁的昙无谶就聪颖超群,一天能背诵300多颂经文。最初,昙无谶学习小乘佛学,后来遇白头禅师,就跟着专功大乘涅学。

约公元411年,昙无谶携《大般涅经》和《菩萨戒经》东游北凉弘扬佛法,当时北凉国都仍在张掖,北凉王沮渠蒙逊对昙无谶接待甚厚。昙无谶给张掖僧人法进初传菩萨戒,法进再发扬光大,昙师门徒众多。昙无谶颇为看重法进,两人合译《戒本》一卷。昙无谶于421年译出《大般涅经》,涅学由此兴盛,昙无谶成为中国涅宗的宗师。

北魏太武帝一心想招募博学多识、秘咒神验的昙无谶,并礼兵相加,北凉王沮渠蒙逊“既吝谶不遣,又迫魏之强”,妒心发作,于北魏延和二年(433)三月杀害了昙无谶。

昙死后,张掖大佛寺(当时的迦叶如来寺)为纪念昙无谶,更加弘扬涅学思想,并造涅像供奉,张掖大佛寺便成为涅宗的重要发祥地。但是,公元444年,北魏开始焚灭佛教,昙无谶门徒将所制的昙无谶佛像秘藏于迦叶如来寺内,之后逃至西域。

皇家寺院

万道霞光遮凤辇。

千条瑞气罩龙楼。

张掖大佛寺是名副其实的皇家寺院。其大佛殿前檐楹联为:“万道霞光遮凤辇,千条瑞气罩龙楼”。此联蕴意大佛寺曾为藏龙栖凤之地。大佛殿殿内的柱廊上,绘饰绝少浮图,而是以龙为主,其中降龙罗汉脚下,并不像其它寺庙中脚踩着降龙,而是让龙高悬在屋梁上,涂以金粉,格外耀眼,足见其皇家身份。

相传最早是西夏崇宗帝李乾顺为母亲祈福而敕建的,说明在立寺之初便体现了皇家意图。大佛寺曾诞生过一位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且其母别吉太后死后也埋葬在此。南宋少帝赵显曾出家于此。据史书记载,从西夏至清朝,有八位皇帝和三位皇太后与张掖大佛寺有过曲幽迷离的关系,其中有四位皇帝敕赐寺名:公元1103年,西夏乾顺帝赐“卧佛寺”;公元1419年,明成祖赐“弘仁寺”;公元1427年,明宣宗赐“宝觉寺”;公元1678年,清康熙帝赐“宏仁寺”。

张掖大佛寺历史悠久,曾为元世祖忽必烈降生地。历史上关于元代王公大佐前往大佛寺朝拜的记述为数不少,可见元代时的大佛寺与皇家有着很深厚的渊源。而南宋少帝赵显与大佛寺的关系则更令我们浮想联翩。元明之际的《庚申君遗事》、《西湖志余》等碑史传说:南宋灭亡,赵显被俘,年方6岁,解送至大都,忽必烈为笼络南宋丞相文天祥和江南汉族,授显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大司徒,并封瀛国公。其后又将迈来迪郡王的孙女下嫁赵显。至元二十五年(1288),世祖突然下诏“命瀛国公赵显学佛于吐蕃”,因当时张掖属蒙古唐兀特省,故称“吐蕃”地。

赵显偕母亲全太后、妻子罕兀鲁来到张掖大佛寺,太后削发为尼,赵显皈依佛门,赵显出家后先住在甘州白塔寺,不久迁居大佛寺,潜心钻研萨迦派佛学,译出大量佛经,著名的有《因明入正论》、《百法明门论》等存留于世,成为一代高僧,被称为“合尊大师”。至公元1311年元武宗殁,其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仁宗)继位。时武宗子周王和世束因违旨被贬云南、复逃往西北张掖,与赵显结为好友。二人相交甚笃。周王见显子相貌不凡,乞为己子。赵深知自己处境,遂以母子相托,并易子名为妥欢贴睦尔。后来周王登帝位,即元明宗。不久被复辟的文宗孝儿只斤图贴木尔篡弑,并将罕兀鲁母子流放海岛,继迁广西。3年后,文宗传位于宁宗,幼帝不数月而殂,太后乃命立妥欢贴睦尔,公元1333年即位,称惠宗,又称顺帝。因此有了“元朝天下,宋朝皇帝”的说法。

张掖大佛寺是全国鲜有的宠赐寺院之一。1992年10月和2000年6月,同志曾两次来张掖,对张掖大佛寺保护开发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嘱咐要“好好研究,加强保护”,并指示中央财政部门拨专款用于佛经保护。

《北藏》和《大般若经》

正统皇帝赐真经经千年风雨今犹存。

众身黎民看重书书一脉宗派谁能识。

这是大佛寺藏经殿门楹联。张掖大佛寺藏经殿珍藏的《大明三藏圣教北藏》和《大般若经》金经,给张掖大佛寺增添了更多的传奇色彩。

波罗密多心经范文4

灵山大佛景区位于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内,占地面积约30公顷。群山环抱,环境清幽。灵山大佛巍然屹立,气势雄伟壮观。灵山胜境距无锡市区17公里,有旅游专线公路相通,交通十分便利。近来开通的高速游艇将灵山胜境与鼋头渚、三国城、水浒城等新老景点在15分钟内联成一体,并有游船与苏州、杭州、湖州联通,环太湖一带从此形成更加紧密的旅游板块。两年前,灵山景区掀开神秘面纱,迎来出席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僧。

美轮美奂的灵山梵宫

灵山梵宫坐落于烟波浩淼的太湖之滨、钟灵毓秀的灵山脚下,建筑气势恢弘,布局庄严和谐,总建筑面积达7万余平方米。灵山梵宫的建筑形式突破传统模式,以石材等坚固耐久材料为主,大量运用高大的廊柱、大跨度的梁柱、高耸的穹顶、超大面积的厅堂等,既体现佛教的博大精深与崇高,又将传统文化元素与鲜明时代特征相融合。

梵宫内部各建筑空间独立且互相贯通,由门厅、廊厅、塔厅、圣坛、三传会议厅、千人宴会厅等组成。精雕细琢的东阳木雕、敦煌技师的手工壁画、光彩夺目的琉璃巨制、精致典雅的瓯塑浮雕、技艺精湛的扬州漆器、壮丽大气的油画组图、古雅精巧的景泰蓝须弥灯、精美的景德镇青花斗彩缸……这些汇集众多文化与艺术瑰宝的珍品遍布灵山梵宫的各个区域,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令人目不暇接、回味无穷。

除了西方的油画壁画,廊厅中还有中国传统的木雕壁画和刻漆壁画。《净》《信》《孝》《和》巨幅木雕壁画,是梵宫木雕壁画的代表作。东阳木雕由浙江东阳木雕陆光正大师率领优秀木雕技师团队精雕细刻而成,用金丝楠木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的图案、花纹,诠释了清净、信仰、孝道与和谐,强调“佛在人间”、“要学佛,先学做人”。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是刻漆壁画中的经典。这幅巨型书法壁画,其文本来自奉旨译经的唐玄奘,其篆书来自清代大书法家邓石如刻于扬州大明寺的石碑拓本,其工艺来自纯手工的刻漆贴真金,此技艺为扬州独有。

廊厅的尽头,就是灵山梵宫的镇宫之宝,100平方米的琉璃壁画《华藏世界》。它描绘了如来佛在华藏世界宣扬妙法的一场胜会,用皇家工艺“花丝镶嵌”而成的壁画,璀璨瑰丽。这幅创下世界琉璃艺术之最的壁画《华藏世界》,以琉璃为主材质,配有大量珍贵的猫眼石、翡翠、岫玉、珊瑚、黄金、水晶,经特殊工艺,熔铸为火焰、群山、海洋、祥云、莲花、动物、植物、佛殿、菩萨等形象,构成美丽庄严的理想图景。图景中,主佛的肌肤全部贴用真金,手工打造。整幅作品,共用了15公斤黄金、500公斤白银,镶嵌了超过12万件珠宝,令驻足观赏者惊叹不已。出席世界佛教论坛的中外高僧体悟到的不是奢侈之惊,而是圆满之叹,认为那是大好的圆满世界。

妙音堂是中国最大的室内圆形剧场,千余蒲团安放于场内。寻一个蒲团坐下,仰望穹顶,层层叠叠的莲花瓣,波浪般从最顶端的圆镜向外荡漾。悠远的钟声响起,妙曼的莲花光芒四射,梵语的歌曲全场飘扬……作为中国首座超大型旋转舞台,妙音堂开创了以观众为中心的观演模式,可以容纳2000名与会嘉宾静坐场中央,周边是可以270度开合的立体舞台。

站在灵山梵宫正门,向太湖之南眺望,依次分布着梵宫广场、香水海、银铃白塔、五印坛城等佛教文化景观建筑。

梵宫广场,肃穆庄严。银铃白塔是典型的南传佛教建筑,一个主塔,八个子塔,塔顶有纯银制作的风铃杆,一阵秋风吹过,佛教中象征惊觉、欢喜的风铃声轻轻响起。

五印坛城,一座屹立于圆形平台的六层建筑,四周环水,主持建造的是藏传佛教的能工巧匠,建筑艺术遵循的也是藏传佛教的义理。

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的建筑艺术交相辉映,尽显“和谐世界,众缘和合”的和美理念。

灵山大佛比乐山大佛

还高17米

灵山大佛采用青铜材料铸造。大佛的铸造是一项大规模、高难度的工程,由南京晨光集团承建此项工程。南京晨光集团曾在建造香港天坛大佛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佛的建筑结构设计由设计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而闻名天下的华东建筑设计院承担。大佛艺术造型由南京艺术家吴显林负责雕塑设计。灵山大佛铸铜约700吨,铜板面积达9000多平方米。灵山大佛比四川乐山大佛还要高17米,由1560块铜壁板拼装焊接而成。在大佛的建造过程中,运用了现代高新科技,如先进的抗风、防震、避雷等技术,其中避雷针就被巧妙地藏在大佛的发髻里。灵山大佛能抵御14级台风和8级地震的侵袭。由于使用了特型铜壁板和先进的技术,大佛的外形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

由于灵山大佛奇高,瞻仰或照相时都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大佛基座的裙房里,特地设置两台电梯,专门送信众和游客登上莲花座,走到大佛脚前抚摸佛脚,并称之为抱佛脚。这时,人们会发现自己的身高与大佛的大脚趾的高度差不多,从而进一步体会到灵山大佛的宏伟巨大。这可是亲近大佛、祈福祷安的方式,民众认为它能给自己带来平安吉祥、福寿康乐。

“天下第一掌”与

九龙灌浴广场

“天下第一掌”位于佛手广场行道的左侧,是按灵山大佛右手复制,且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铜质手掌。它的总高度为11.7米,宽5.5米,手指直径1米,总重量13吨,掌心的千辐轮,直径达2米。

“天下第一掌”是灵山景区香火最旺的景点之一。当初设置这只手掌,一方面是为了让游客、香客更直观地感受88米灵山大佛的宏伟,另一方面是由于灵山大佛太高太大,使游客难以亲近,所以将右手独立铸造,供大家观瞻、抚摸。在灵山,有“摸佛手有福气,摸佛脚有灵气”的说法。这是因为这只右手的印相是“施无畏印”,佛教的说法是寓意除却众生痛苦,抚慰众生心灵。

从杏坛广场往上,攀218级登云道,可看六角古井,观七级浮雕,于大佛基座游览灵山佛教文化博览馆。这个博览馆以佛教文化艺术为展览主线,充分展示博大精深的佛教义理和中华传统文化。

波罗密多心经范文5

关键词:老子;自然观;数理定量表述

中图分类号:B-49 文献标识码:A

现代科学的巨大推动力, 使得每天都有现代新的高科技不断涌现; 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的进程不断循环往复,在二十世纪末与新世纪之交,人类在欢庆现代科学的伟大成就时, 不少科学家也窥见到晴朗的天空还有一大片乌云,甚至在乌云的背后还有爱因斯坦的迷雾伴随。 现代物理学家不由产生困惑: 物理世界的实在是什么?什么才是时间--空间和物质--精神的真实的本性?进而,不得不要问二十一世纪的当代,破解现代物理学中的“困惑”之路在何方?

我们应当从当代自然科学最新前沿出发,秉持“实事求是”与“博学、慎问、慎思、明辨”的科学态度,回头细心钻研中华古代阴阳--太极和易经学说及其蕴涵的自然哲学科学思想,从中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和结论:

第一,《周易・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自然”的原则就是以大自然为准绳,研究一切物质所遵循的自然法则及宇宙万物变化的客观规律。它是老子道德观或自然观的核心思想,也是其终极思想。是故,老子又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西方现代自然科学也是以大自然为依据来探索事物的本质的。所以,"易理"与现代西方自然科学思想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根本矛盾;对宇宙大自然一切事物本质及其演变规律的阐述两者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交融。 以阴阳---太极和"易"为核心基础的中华传统学术思想,根基于"天人相应"的整体论与系统思维方式来研究各种事物的本质,将本来相对独立的天、地、人各因素综合起来考察。"天地人,只一道也"。老子的哲学思想注重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乃至物质与精神之间的横向关联;强调转化、协调、和谐与自洽。人们把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交叉重叠起来思考。而西方自然科学,基于还原论与纵向层次分解的思维方式,突出所研究的实体对象,并力图割断其与周围复杂事物的联系,强调实验观测、思辨哲学与逻辑推理、数学定量表述与理论的自洽分析及实验验证。这样,若把中华易学及老子道德观中强调整体、重视关系、协调和转化的思想与西方科学中强调实体,重视分析、数理定量表述的方法结合起来,必将催生新的自然观。它们两者的交融、结合和发展应是新世纪科学发展的方向和希望。

第二, 1900年,二十世纪降临之际, 牛顿科学体系已经确立。著名热力学家开尔文在英国皇家学会迎接新世纪的庆祝会上致词说,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同时,他也指出: 明朗的天空中还有两朵乌云,一朵与黑体辐射实验有关,另一朵与迈克逊光学相干实验结果有关。1901年,从第一朵乌云中诞生了量子论;几年后又从第二朵乌云中诞生了狭义相对论。这两朵乌云正好揭示出无与有的玄妙关系:无,尚未被发现的隐藏在乌云深处的量子论,相对论;有,按传统观点两朵本可忽略的乌云分别转化为新生的耀眼的实在:量子论,相对论。而2500多年前老子早就对宇宙中存在的"道"及"无与 有"作过精妙的论述,在《道德经》开首一章就开宗明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 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相对论与量子论的辉煌成就使它们两者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核心并使现代物理学真正成了诸科学之王。它为人类理解大自然开辟了几个世纪以前近乎梦幻般的新路。从原子内部到黑洞的玄妙, 人们得以理解自然中一系列最深藏的秘密,也使人们得以控制自身环境中的许多物理系统。

第三,近现代著名科学家,绝大多数都是成长在西方。而在西方, 很早就有普世的《圣经》:旧约,新约。他们从小在精神上就受到《圣经》的启示, 很多科学家还把自己所获得的启示转化为自己的一种信仰基础, 甚至比多少科学实验还要珍贵和坚实的信仰基础。 反观我们东方,其实约在2500多年前, 就已诞生了两大部超越时代和地域的经典, 那就是老子的《道德经》和释迦牟尼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金刚经》。它们与数千年前中华大地上出现的《易经》可说是一脉相承,堪称东方的不朽"圣经"。它是在东方人类及其圣哲们在宇宙天地间实践的基础上证悟所得,是实践和精神智慧的结晶。它不是"天启",却胜于"天启"。但可惜它们一直是只限于在宗教界里传播,或最多只在历代少数权贵中传播。所谓"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就是统治者在开创基业时期或在拨乱反正的机运上治理国事的一种政治方略。而现代中国科技知识界则因无缘而知之甚少,他们一般只能从西方科学家的开创性研究成果中吸取养料。 西方先后来华传教士则把中华古代文明陆续传回西方, 从而为中西优秀文化的交流作出过有益的贡献。

近代世界科技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就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 德国大数学家莱布尼兹,现代数理逻辑的创始人, 通过传教士的介绍,他高度关注并认真研究了中国古代易经中的太极--阴阳和八卦及六十四卦,并于1703年发表了题为"二进位制计算的阐述"的论文副题为"关于只用0与1,兼论其用处及伏羲氏所用的数字的意义"。他是用现代数理逻辑来阐明易经和八卦中象数和逻辑的第一人,也成为计算机及其二进制数理算法的奠基人。

在现代,英国生物化学家李约瑟博士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对中西科技和文化作了深入系统的比较研究,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在西方世界引起广泛关注。书中指出"……知识的增长迫使要接受一种更有机的跟原子唯物论一样的自然主义的哲学。……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人们发现一系列的哲人已经铺平了道路--上溯到恩格斯和黑格尔,从黑格尔上溯到莱布尼兹--而这种灵感也许完全不是欧洲人的。 而且也许这种最现代的'欧洲'自然科学理论基础受到庄周、周敦颐和朱熹这类人物的恩惠,比世界上现在已经认识到的要多得多。"

破解现代物理学中的"困惑"之路在何方?现有的最好的回答,也可能就是正确的回答,应该是:路就在脚下。总之,作为华夏子孙,当代华人物理学家应当责无旁贷地发掘、发扬自己本民族光芒灿烂的传统文化和成功卓越的科学思想及其超越时代的超高智慧,竭力推进中西科学文化的交融和结合,催生新的自然观。

参考文献

[1]K.S.索恩.《黑洞与时间弯曲》-爱因斯坦幽灵[M].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2000.

(Kip S.Thorne(1994),Black Holes & Time Warps-Einstein's Outrageous Legacy)

[2]老子,《道德经.》第42章,第25章;第1章.

波罗密多心经范文6

1.教学内容突出价值导向性长期以来,高校传统文化教学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偏重对大学生进行知识型灌输教育,这与传统文化课程的教育目标并不相适应。因此,明确教学目标、设计精到的课堂教学内容至关重要,是当前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也是决定课程成败之关键。就课程目标而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唤醒和引导学生身上的“人文需求”,开发其内在本具的善性、德性与智性,培养综合人文素质,使其成长为一个大写的、真正意义上的“人”。因此,遵循“人格养成,道德提升”的教学目标和原则,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现状,我们在《中国哲学史讲座》、《中国佛教文化》、《大学生生命教育》、《社会实践》等多门课程中,皆以专题形式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和宣讲,客观诠释和彰显儒、释、道思想中厚重深沉的文化内涵,充分体现传统文化教学的价值引领性。例如,在《中国哲学史讲座》课程中,对儒、释、道三大专题的讲解,皆落脚于结合当代社会、日常生活凸显三家思想的当代价值。儒、释、道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三大思想支柱,在古代有“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之文化定位。而在信仰缺失、道德失衡、行为失范、价值观失落的今天,三家共通的深厚的心灵之学不啻为救治迷茫、困惑中的当代人的精神良药。在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中,师生一起追寻哲人智慧的思想足迹,领略天地万物运行之道、人生之理,追问“我”之存在。通过哲学的反思,以“万物一体”的宇宙观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客观理性地定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反观内在生命,思维个体“安身立命”之处,从而建立健康而通达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将传统伦理、道德的精神渐渐落实到当下的生活中来,达到和睦家庭、和谐人际关系,及变化气质、提高修养的目标。可以说,大学生如能在生活中依自然之道,行“孝悌”、“仁爱”为人之本,便是寻得人生的密码,开启真正的幸福之门。在传统文化系列课程中,《中国佛教文化》引人注目且不同寻常。长期以来,很多人包括有些大学生在内将宗教等同于迷信,或简单地以为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或视宗教与科学水火不相融。这种对宗教不正确的定位和认识上的偏颇,既使人们丧失了正确评判文化现象的是非标准,也错失了弘传优秀传统文化的良机。宗教同哲学一样,是文化形式中非常特殊的部分,它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和精神皈依之处,也是人类为自身创立的抚慰心灵、寻找精神家园和自我解脱的独特方式。因此,关注精神与灵性的宗教与注重物质现象研究的科学,不但不互相冲突对立,反可互相补益,共助共创人类幸福生活。佛教虽为外来宗教,但在两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已与本土文化水融,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处世原则等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可以说,不了解佛教,就不能了解中国哲学、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就不了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所以,专题内容首先设置导论,主题为重新认识宗教,了解宗教的产生及其功能,区分宗教与迷信、,梳理宗教与哲学、科学之关系。事实上,只有去除内心深处科学本位的傲慢与偏见,客观理性地定位宗教,并对其持有同情之理解,才能还原并走进中华文化,开始佛教文化的学习。现代人包括大学生在内,精神上最大的迷茫和痛苦莫过于“自我”的迷失,而这种迷失正是由于越来越被自己所创造的科技环境所支配。当人的生活越来越多的物质化,当人沦为物欲之奴隶而不自觉时,即会越来越丧失个体自我本有的自由,越来越找不到人生真实价值之所在,这就是马克思所说“人的异化”。而佛学对宇宙人生、人类生存状态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有着极其深刻而独到的见解,能够给予人们精神生活极具震撼力的新启发。在人生观上,佛教更强调主体自觉,崇尚变革生命,寻求生命实相,更把一己之觉悟和解脱与他人乃至一切有情生命之觉悟和解脱紧密相联,所谓自度度人、自觉觉他。在专题讲授中,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适当借助优秀的佛教纪录片、影视作品,展示出佛教开阔宏大的宇宙观、生命观、道德伦理观、修行实践观。而在讲述佛教历史、哲学、文化时,其落脚点依然在结合时代热点问题、现实生活,通过课堂及课外讨论,凸显佛教在净化身心、道德重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让佛教回归现实、回归生活,不仅激起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在学习兴趣,变被动的灌输式教学为自觉式主动研习;更使他们直观地感受到佛教文化的无穷魅力和高度实践性特征,自觉地反观内在生命,确立止恶行善的行为原则。同时,端正价值取向,从生命深处自觉生起慈悲仁爱的力量,以自利利他的精神接人待物,促进道德的提升乃至开拓更深层次的生命境界。

2.教学方法创新之实效性实现传统文化价值导向的教育目标,除需精要的内容安排,亦需生动、活泼的授课形式和教学方法为助,最忌“灌输”和“绝对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更重要的是直接推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特质与精神的领会,当下启发悟性、身心受用。例如,在《中国哲学史讲座》、《中国佛教文化》课堂教学中,梵乐静心、经典诵读、内观静修几大亮点设计使课堂教学大为增色。其一,以儒道音乐或佛教梵乐静心、净心。在“化人”、“立人”的教育过程中,音乐之教化作用非同寻常。昔日孔子在齐国听“尽美也,又尽善也”之韶乐,竟“三月不知肉味”,并由此感叹音乐之美竟达如此之程度!正因至极之音乐是至真、至善、至美的统一,给人以善的教育、美的陶冶和灵魂的净化,故儒释道三家皆以音乐为教化世人之重要手段。就佛教来说,八万四千法门皆为净心之法,其中梵乐更是极方便、快捷、易深入人心的引导和启悟世人之重要方法。《楞严经》中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即言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中,属耳根最利,最为灵敏。因此,音声教化最易感染人,最能产生教育效果。传统文化课堂当然也离不开音乐化人之绝佳手段,创设优美、宁静、高雅的课堂音乐情境是非常独到的教育手段。在课前二三十分钟,我们选择与本次课程内容相关的儒道音乐或佛教梵乐进行播放,或课中读诵、讲解儒释道经文时配以背景音乐。儒道音乐清雅、宁静、中和,佛教梵乐则具虚、远、淡、静、庄严肃穆之内涵,可谓雅而不俗、觉而不迷。这些至真至善至美的音乐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带给青年学子的心灵震撼是无与伦比的。大多数学生会主动提前到教室,静静地聆听梵乐,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全新心灵体验,虽未上课却已然在自我教育、自我感悟、自我提升的状态之中了。课前和课中的音乐不仅达到静心、净心的效果,更创设了宁静、愉悦、平等、高效的课堂氛围。尤为难得的是,师生在共享美乐的同时得到了身心的净化,不自觉敞开各自的心灵,无形中消除了彼此间的心灵隔膜,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如此不但进一步激发了教师内心对学生的爱与期待,亦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尊重感和信任感。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在情感上接纳教师,在人格上尊重教师,才能听从师之教诲。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说,师生之间建立的“爱”与“尊”的情感认同,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因为从本质上说教学过程就是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一种“坦诚、平等和接纳”的人际关系的过程。所以,一切课堂之成败关键在于“师”与“生”、“教”与“学”这些关系通道是否通畅,而传统文化的课堂因更多人文关怀、终极关怀,更具打通这些关系通道之优势。触动灵魂深处的儒道音乐和梵乐教学法,便是打通关系通道的极佳手段,成为传统文化课堂不可替代的教学方法。其二,课堂内外开展经典和美文诵读。儒释道经典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具原创性、奠基性的书籍或文章,蕴含无量智慧精华。经典诵读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钥匙,也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根本方法和古代启蒙教育的首要方法,其中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孔子曰:“诵书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书,与古人谋。”专心诵读不仅可达到摄心、静心、提高专注力、记忆力和理解力的良好效果,而且反复诵读、吟咏、熏修就是与古圣先贤进行精神对话,必能促使人见贤思齐、向上向善。更深入地说,如能长期净心诵读渐次达到“随文入贯”,将智慧经文一一消归自性,便能直契经典深义,这就是经典内化、智慧开启的过程。当经典已然化为生命中的一个部分,必将在生活中起到巨大的指导作用,完成伦理道德的养成及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的构建。此为从诵读到悟,悟而后能用,用而后生巧的过程。因此,从教育角度看,经典诵读是达到智育和德育兼具的简单、高效、科学的教育方法,可惜的是,“五四”以来对传统文化的极端否定使经典教育法被长期摒弃遗忘,造成了教育的巨大损失。而在今天的传统文化课堂上,经典诵读法无疑是还原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方法。除了安排学生每日晨读、午读或晚读经典,为了创造高效课堂气氛,我们还在上课之始,让几十名甚或近300名学生齐诵儒学经典《大学》、《中庸》,道家经典《道德经》,或佛学核心经典《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金刚经》等。从教学反馈来看,学生非常肯定和喜爱读经尤其是庄严肃穆的集体诵读环节。当经典在他们的生命中产生作用,内在的纯真、良善、光明被激发出来时,他们的文字感受读来也是令人感动,甚至唏嘘不已的:“每次背诵心经,都有种清凉的感觉,如夏日一阵凉风袭过……。又好似与心灵进行了深层次的对话,对周围万物都有了一种不同程度的全新感触与交流,真想热情地拥抱自然,给与他人和社会最清新恬美的奉献。这让我感觉到了久违的轻松和自在,这是一个自我放松、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和自我反省的有效途径。还有一种有与无之间的奇特感悟,一种大到没有边际又明净胜过月光的空间感,妙哉妙哉!”下课前,再让学生齐诵短文《能量朗读》。此文彰显中华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特质与精神,多次诵读强化,不仅能激扬志气,帮助学生重获人生之希望、重寻人生之梦想,亦能促进学生树立感恩、包容、尊重、精进的人生态度和原则。“《能量朗读》很励志,激发人心中的希望。‘爱’不是口头上的,爱就在身边,原来生活如此美好。在诵读后,常常会释放掉生活中的很多压力,能心平气和地处理事情,并且知道如何取舍。更明确了应该心中有大爱,要放开心灵的境界,容纳整个世界。”其三,课堂内观静修体验。中国哲学是高度实践性的心灵学问,教理教义的理论探究并非谈玄说妙,而是用来指导身心变革之实践。儒释道三家皆有内观静修之法,其不仅可以修身养性,更是求学问道之入门功夫。宋大儒朱熹就曾教导其学生:“用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如此一二年,何患不进?

3.而在佛学中,禅即为静虑,亦指“心一境性”。禅的智慧不仅可以促进对事物本性和自心的了知,帮助人找到久已失去的精神家园,理性对待尘世的喧嚣和功利,还可以开发自性潜能,创造安乐祥和、洒脱自在、富有价值的人生。更为现实的是,禅的具体修习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消除热恼、平复情绪、抚慰心灵的方法和途径。在西方国家,一些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就很乐于用禅来引导人们顺归人性和自然,还有一些心理学家和精神病理学家,更把禅与西方心理治疗方法结合起来,将其作为调节心理和治疗精神疾病的有效方法。青年大学生也是社会中人,面临着来自学习、生活、心理多方面的压力,内心有着诸多的焦虑、迷茫和困惑,迫切需要由内观静修开启的智慧之引导,在实际生活中学会疏导情绪、掌握认识自心、调控自心、净化自心的方法与技巧,以摆脱痛苦、愤怒、沮丧、忌妒等负面情绪,改变浮躁、易怒、自卑等不好的品性,保持一个良好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课堂内观静修虽然条件有限,没有专用的静修室和坐垫,时间也很短暂,但是同学们颇感新奇,整个过程都能主动、积极地配合,取得的效果也是极其明显的。在静定内观的体验与学习中,同学们初次品味了禅的清凉甘露,惊异、震撼地体会和享受到内心深处久违的宁静、安详与博大。“课堂体验内观静修是很有趣且有作用的,觉得内心非常安宁,更加远离物质社会的喧嚣与烦躁,让人通达,让人更加冷静地去应对面前的世界,不悲不喜,不焦不躁。禅修启发人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它不是无尽的物质财富,而是无穷的、广袤的心灵世界……”而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的美妙感受,又会进一步促使学生以全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看待世界、社会和周围的人,体悟“万物一体”之真实内涵:“课堂音乐禅修时,觉得身心正渐渐趋于平静与淡泊,此时周围的一切都已无法干扰我。而我,正全身心地与宇宙融会贯通,每一个细胞都是打开的,宇宙中所有的思想、能量都由我而不断传输,输入大地,流入星空,周而循环着。我,既是小小的我,也是影响着整个宇宙万事万物的我,我的情绪、心境、思想正时刻传向宇宙万物,影响着整个世界。”可以说,虽然课堂的内观静修因时间、地点等限制,不能深入内观修习,但正如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几次这样的课堂精神训练不仅已起到了培养心的专注力、控制力,激发学生自觉调控内心的目的,还让学生直观内在地体验到个体与他人、社会、宇宙的和谐一体,从而在内心中生发起平等、感恩、爱与慈悲的力量。更主要的是,内观静修还初步培养了一定的觉知力,这种觉知力会随着日常练习的增加不断增强。而这份觉知在平日生活中极其有用,它能让人洞察问题的实质,不会被错觉、假象所蒙蔽,不会盲目地跟随旧有的习气产生恐惧、焦虑、嫉妒和憎恨等等,进而以真实、自由、有创意的行动来帮助他人。这,就是心的自主力,就是独立人格的建立。显然,内观静修的作用,是言语说教所根本无法企及,也无法代替的。课堂内观静修体验,将成为传统文化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颇具魅力的重要部分。

二、中国传统文化课外实践模式体验式情景式拓展

鉴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高度实践性之特质,必须积极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注重学与思结合、思与行结合,大力提升课程的教学实效性。长期以来,不少课程的课外实践仅仅停留在参观游览的层面,难以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中国传统文化课外实践是辅助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应引入现代教学理念的开放性、情景性、体验式教学理念,达到全面提升教学效果的目标。事实证明,实地参访的体验式新教学模式在开拓学生文化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开发善性、德性、悟性等方面功用非凡,实非课堂教学所能比拟。几年来,《中国哲学史讲座》、《中国佛教文化》课外实践以带领学生多地游学、拓展体验的多内容、多形式展开。儒家文化课外实践以合肥国桢书院为本校实践基地,学生在基地先后开展为期一周的活动。活动以儒学文化为背景,结合现代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时代性,实为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有益尝试。如,家庭礼仪实践以“孝”为核心,帮助学生树立“感恩知恩”、“反哺图报”的家庭礼仪意识,并学习家庭礼仪知识,开展家庭礼仪训练;职业礼仪实践以“敬”为核心,帮助学生树立“处事敬”、“与人忠”的职业礼仪意识,并学习职业礼仪知识,开展职业礼仪训练;生活礼仪实践以“谨”为核心,帮助学生树立“居处恭”、“言行谨”的生活礼仪意识,并学习生活礼仪知识,开展生活礼仪训练;社交礼仪实践以“信”为核心,帮助学生树立“诚则明”、“信则任”的社交礼仪意识,并学习社交礼仪知识,开展社交礼仪训练。同时,还指导学生面向社会公众开展了文明礼仪现状调查和文明礼仪宣传,具体包括孝道文化、文明修身、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四个主题内容。整个活动过程由国桢书院老师全程带领,以讲座、观看影片、小组体验、讨论、分享等形式展开,实现了“探索中认知”、“体验中学习”、“行动中教育”的教学目标,在大学生中引起很大反响,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佛教文化课外实践更是依托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场所,开展情景式、体验式学习,形成了一个新型立体、系统有序、颇具震撼力的参学模式。为开拓学生文化视野,尽可能实现多地参访,。寺院实地参访由法师全程带领,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参观以上四大寺院及东林寺大佛工地,感受千年佛教文化魅力;聆听儒学讲座,了解儒家文化实质,把握孝道、人伦精神;聆听佛学讲座,把握佛学文化特质,了知佛学精神对净化心灵、和谐身心、促进向上人生的积极作用;体验晨钟暮鼓的丛林生活和禅修实践,掌握心理调控的方法、感受心灵的震撼及来自生命深处的宁静感、愉悦感、尊严感和崇高感;举行传灯活动,体验合作、奉献、爱和感恩的真义;品味素斋,思惟五观堂“五观”之义,体会俭以养德、节用惜福的理念,生起知恩报恩、敬畏生命之心。从活动现场及学生的反馈信息来看,已采取的参观、听讲座、传灯、丛林生活体验等活动方式,文化内涵深厚、新奇多样,且紧紧贴近现代生活和大学生思想状况,学生们颇感欢喜,也收获良多,耳濡目染中不仅对儒释文化有了较为准确的理性认知、启迪关于生命、道德等问题的深度思考,且多能反躬内省、确立止恶行善的人生原则。几天的体验式生活虽然短暂,却得以零距离的感受佛教文化,成为大学生活中难以忘怀的记忆,其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从这几年的教学过程来看,课外实践起着全面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当然,还可以就实践地点、活动内容及形式等多个方面进一步调整完善,形成更为成熟、高效的参学模式。比如,在实践地点方面,为解决因经费缺乏导致的课外实践难以可持续的困境,计划通过多方沟通、协调,以合肥开福寺为大学生传统文化实习基地,长期合作开展活动;在有经费来源的情况下,则应尽可能拓展外出实践地点,如可就近参学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庐山白鹿洞书院,了解古代书院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制度,把握儒学精华。而就活动内容方面来说,可安排更丰富多元的课程内容,如可在参观、听讲座、禅修之余,增加山林行脚的活泼内容。在丛林山水间一路行脚、听法,参与讨论与分享,带给大家的感受应该是长时难忘的。既可沿途游访多个人文景观,感受文化魅力,又能让学生舒展身体、放飞心灵,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更重要的是,在亲近自然的行脚活动中,极易打开尘封已久的心灵,不管是老师与学生之间,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都会显现出率真自然的一面,营造出一种自由轻松的学习与交流氛围。在融于自然、回归本真的状态中,享受听闻真理带来的内心的深度喜悦,感受生命的律动,启发内在的精神资粮,从而达到开拓生命深度与宽度的目标。而这些,其实就是大学素质教育的根本实现,仅凭课堂教学是无法达到这种效果的。

三、后课程建设新型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