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花的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窗花的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窗花的知识

窗花的知识范文1

关键词:合并高校;转制;文化创生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9-0112-02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技术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许多成人高校纷纷合并转制为全日制普通高职学院。但成人高校文化与高职院校文化迥异,想实现成人高校合并转制成功,必须实现成人高校文化向高职院校文化的实质转变,故要首先对两种文化进行比较。

一、 成人高校与高职院校的文化差异

成人教育和高职教育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前者属于为广大干部、职工和社会人士提供学习深造、更新科学知识、提高学历层次的教育类型,后者属于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类型。这两种文化现象的主要差异体现在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上。

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成人高校强调受教育者理论素质的提升,“中国成人教育从整体上来看可以列入国民素质教育的框架,理论性的东西太多而技能性的东西又太少,社会功利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高职院校强调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所以对学生的教育“主要强调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知识及其学科基础注重综合性,围绕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以必需、够用为度。”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成人高校按照学科教育的方式,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而很少实习,“中国当代成人教育重理论而轻实用,其教材教法和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全日制本科大学的翻版,其技术性课程同理论课程的比例一般为2:8甚至更低,学员实习的时间少而又少,并由此而大大延长了学员的工作适应期。”高职院校实行工学结合,即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建立学校和行业(企业)合作共赢的机制,培养技术型人才从而有效服务社会。这不仅体现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中,工厂化学习场景的创设上,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的推行中,关键“要在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中实现”。

在管理模式方面,成人高校实行学年制,学生在学历层次相应的年限内,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取得毕业资格;课程考核主要以理论测试为主,形式多为笔试。高职院校则要突破传统计划体制的约束,建立适合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管理模式,实行学分制度和学籍管理的改革,“要探讨实行学分累积制度,建立灵活的学分、学籍、毕业生管理机制,为高技能人才终身学习、终身成长提供制度保障”。

综上,由于成人高校和高职院校的文化差异要求高职教育的主体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对高职教育具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即“居敬”,正如朱熹要求的“收敛此心”,保持对高职教育的一种清醒的认识,对自身有一种高度的自觉。这是由高职教育自身的角色决定的,高职教育现在担当了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并且“高职教育规模宏大,扮演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社会角色”。

二是,“穷理”。“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因此,要进行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才能为实践找到一个正确的指导原则,找出知识背后,形而上的“道”来。

三是,“笃行”,即对科学理论和技术的持之以恒的运用,这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一环。“笃行”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要勤于实践。“未能行,善自善,我自我”明白道理或知识而不去运用,去解决实际问题,科学技术便没有发挥其内在的功用,所以“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功夫全在行上”。学者应当“以玩索、践履为先”第二,要从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的实践开始,循序渐进。否则,“学者贪慕高远,不肯从近处做去,如何理会得大头项底!

二、 制约合并转制高校高职文化生成的主要因素

1.成人高校精神文化存在弊病

成人高校精神文化的弊病在高职文化生成的制约因素中居于突出地位,具有强大的惯性,在合并后的一段时期内仍潜藏在教职工的观念中,支配着他们的日常言行,影响着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变革。

成高毕业生的就业不算入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所以地方政府在财政上很少对其办学进行支持,导致成高的办学经费主要靠收取学生的学费,学校收入的多少取决于生源多少,这样教育这种培养人的神圣事业在某种意义上异化为挣钱的一种手段,导致教师在心理上对成高教育缺乏一种神圣感和使命感。

成人高校学生文化水平比普通高校的学生低,使他们不能接受过于深奥的知识和理论,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教师进行高深学问的研究。另外,《关于对我省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单位进行办学水平评估的通知》(粤教高〔2003〕123号)对成人高校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中的师资力量只有学历、职称和“双师型”教师比例的要求,并没有对教师的科研水平进行硬性规定。所以,成人高校没有充分重视教师的科研工作,导致教师进行科研的热情和动力不足,很难全身心地去追求学科或专业知识背后的“道”,缺乏“穷理”的意识。

成人高校不是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不是培养重点,所以成高侧重理论的教学,技术应用的课程很少,对人才技能的培养不重视,很少安排专业实习,使得教师对理论的应用,对实践,缺少“笃行”的自觉性。

2.成人高校物化的校园环境不适应合并转制

由于政府投入力度不大,加上成人高校校园建筑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满足成人教育的需要,所以在成人高校合并转制为高职院校后,高职教育需要的实验、实训场地就变得十分稀缺,工厂化的教学场景也难以建构。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难以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由于成人高校的建筑无法迅速改造,合并转制后,学校的造型、标志性建筑和学校的视觉识别系统的标示元素不能体现高职教育理念。

3.成高教育、管理和服务制度阻碍合并转制

第一,成人高校的办学机制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多数成人高校秉承着计划经济时期服务于办学主体的办学模式, 只对主管部门负责, 缺乏与市场、社会的沟通联系, 办学类型单一。”

第二,成人高校的师资队伍跟不上教学改革的需要。“一方面学校积压了部分由于专业调整而过剩的教师, 甚至存在因人设课等现象;另一方面学校急需的双师型教师,科研型人才不愿来或进不来。”

第三,成人高校的教学方式不符合培养技术型人才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满堂灌, 而高职教学必须注意克服这一教学方式所形成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考完试, 学生忘的弊端。”

三、合并转制高校高职文化生成和实现价值认同的路径

1.利用政府资金支持和生源质量提高的契机使高职院校办学经费得到充分的保证

高职院校招收学生的素质相对较高。这些使得广大教师得到一种强大的心理暗示,那就是自己正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重任,高职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能够引领人类向上向善传承人类文明的崇高事业。

2.充分利用评估指标,促进教师科研,促使教师“穷理”

与成人高校评估指标体系不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对教师科研有明确的要求,校内教师科研的要素包含“获技术专利(技术发明)项目”、“主持在研教学改革课题”和“主持在研横向技术开发(攻关)课题”。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评估契机,促使教师在应对评估的过程中,从他律走向自律,真正认识到科研对教学质量提高的促进作用、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即使评估结束,也能自觉进行科研,不断“穷理”。

3.适应办学目标转变,让教师“笃行”实践

成人高校合并转制为高职院校,其办学目标也从培养理论型人才转向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与之相应,教学方式也应从理论型教学转向应用型教学,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的实践意识和能力的迅速提高就成为合并转制后的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完成这一任务。首先,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教育,让教师认识到实践教学、实践能力对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意义,从而在思想上有实践的意识。其次,加快教学改革,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并加强对其管理。再次,改善实验、实训的条件,为开展实践教学创造条件,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

4.营造富有高职文化特色的校园环境

富于高职教育特色的建筑、形象标示和舆论氛围会如春雨润物般对师生的言行举止、精神气质产生影响。为此,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其一,精心设计体现高职内涵的学校造型和标志性建筑,如学校中的雕塑、实训大楼。其二,统一富有高职文化特征的视觉识别系统元素,如学校标志、标准字等。其三,打造充满创意并鲜明体现学校品味与内涵的纪念品和办公用品。其四,用高职理念指导学校的文化传播网络建设,通过校园的报纸、刊物、网络、宣传栏、室内外的宣传标语等营造别具匠心的舆论氛围。

5.建立符合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制度

结合学校实际,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确立符合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需求的教育教学、管理与服务的制度,同时注重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减少人为的因素的干扰。制度是行为规范,用统一的制度去规范原属于几所学校的教职工的行为,通过奖励和惩罚,能够逐渐使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这个过程是辩证发展的过程,它是从形似到形神兼似的过程,也就是从学着做、模仿,使得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符合高职教育要求,发展到在制度理念指导下,主动智慧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

以上几个方面在促进高职文化生成中并不是彼此分离互相对立的,而是水融地内在结合,正是这些元素的综合作用才能促成合并转制高校高职文化的创生。

参考文献:

[1]刘洪一.中国特色高职文化的建构与实践. [J].中国高教研究,2008(6).

[2]谢南斗.中外成人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比较[J].中国成人教育,2003(11).

窗花的知识范文2

【关键词】 临床医学;生化检验;质量控制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73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62-02

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的制定,生化检验所提供的具体信息是必不可缺的,而且随着近年来科技的进步和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诊断和治疗也越来越依赖于临床检验所提供的依据,这也就进一步的凸显了临床检验医学的重要性。而这之中,如何做好质量控制措施,严格控制生化检验的准确性是目前临床上的一大重点,如何利用已有的设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精确、客观的数据,提高检验质量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就此,笔者就我院近年来临床检验科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汇总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全面质量控制的内容

在进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内容包括有患者的血液标本采集、标本的储存以及运送过程等。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是:1、清晰的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检查对象、检查项目、疾病诊断、标本编号等,确保不出现误差,对于存在疑问的检验申请单应当及时与临床医师进行联系,对于不清晰的地方进行询问,以免出现误差,另外对于一些重点病例或疑难重症患者则应当咨询临床医师,及时进行沟通了解才能更好的保证标本质量;2、采集和存放标本应当注意认真、轻缓,防止标本出现污染、溶血或水分蒸发等因素导致检查结果的偏差;3、在进行标本采集前应当要求患者暂时停止服用药物,避免血清中的药物残留对检验结果造成偏差,所以建议标本采集时间应当控制在清晨患者未服药之前;4、为了避免患者的饮食、剧烈运动以及昼夜节律的变化对机体造成的影响干扰到检验结果,因此应当严格控制好标本采集时间,并且在采集前一天应当通知患者第二天保持空腹进行抽血等。

2 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重点

2.1 质量控制工作应当从基础做起

2.1.1 严格控制检验科室器械、设备的品质和洁净度的保持 在应用检查仪器之前应当对仪器的刻度、数据等进行分析,确保仪器无误差之后再进行检验工作。保持好仪器和设备的清洁工作,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和清理,并保持好每天的消毒工作。按照相关规定对仪器进行保养和矫正,确保仪器的灵敏度和精密度正常。一般而言仪器的稳定性误差应当控制在1%以内,重现性应当控制在0.5%以内,比色杯误差应当控制在0.5%以内,对于一些精密的仪器更是应当做到由专人进行负责和管理。

2.1.2 重视工作技能、基础知识和业务熟练度的提高 检验科室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熟练程度和各个程序都密切相关,建立科室良好的学习风气,促进工作技能的提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对于检验质量的控制。

2.1.3 检验方法和标准的统一性 具有统一的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才能够确保检验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要求在科室中做到操作规程统一、操作方法统一、操作标准统一的三个统一,对检验工作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避免懈怠、懒散、随心所欲的工作态度出现。对于一些特殊的检验工作则应当按照试剂说明来进行,切忌我行我素。

2.1.4 标本的存取应当细致、认真,在应用室内质量控制血清时应当小心打开瓶盖,然后将新鲜蒸馏水加入其中直至规定刻度,之后将瓶塞盖回,轻轻旋转,过程中避免导致瓶身出现摇晃、振荡等现象,以免产生气泡导致误差。冻干血清应当在放置溶解达半小时以上时在进行使用,使用过程应当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2.2 日常工作与质量控制应当紧密结合

2.2.1 检验质量的提高应当分解在检验工作的每一个步骤当中,与日常工作密切关联,而这之中的关键又在于做好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室内质控应当坚持每日在图上做好检测结果的记录,这样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可以一目了然的通过质控图来看出误差的来源以及性质。如果失控现象出现,可以立刻进行误差原因的查找并针对原因进行处理。建议按照WHO所推荐的样例制定来进行质控图的绘制[1],并对于每月的质控图进行评判和讨论,对于其中出现的误差原因进行分析,避免出现同类情况。

2.2.2 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及时反馈质控结果 临床科室是最直观能够感受到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所以应当及时与其取得联系,向临床医师解释各个项目可能存在的误差以及范围,并及时收集临床医师所反馈的具体信息,对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加强重视。如果临床医师反应检验结果可能存在与实际情况不符,则应当立刻进行标本复查。

2.2.3 采取室间质量控制互评的措施来提高工作质量 室间质量控制互评能够宏观的对实验室工作作出评价和坚定,而且参加室间质量控制互评能够根据反馈信息对于科室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质量控制漏洞进行探究,及时进行弥补和改进,有利于科室质量控制的提高和改善。

2.3 注意控制物的种类及其使用

2.3.1 控制血清主要包括液态控制血清、冻干控制血清和参考血清[2-3] 液态控制血清:主要包括动物血液和人体血液所制备的血清,目前此类血清主要由实验室自己进行制备,其中的各种成分含量在经过多次测定之后被确定;冻干控制血清:主要由动物血清制备,分为定值和未定值两种,未定值的控制血清一般多用于室内质控,成分在经过实验室多次测定之后确定,而定值血清则是一般由厂家提供,具有已经测定的数据供室内核对使用;参考血清:成分经过几种参考方法进行测定,一般是先经过透析去除掉某些成分,之后再加入所需纯品,多用于仪器校正或试验方法的评价。

2.3.2 使用控制血清应当注意的是 在进行自制血清的保存时,应当注意分装之后保存在-10℃-20℃之间,如果需要连续使用多次则应当在使用间隔中注意加盖,防止血清蒸发,液体血清的优点在于不用考虑分装的问题,但是液体血清容易发生污染,导致成分的改变;在使用冰冻血清时应当注意取出后放置一段时间使其溶解,之后应当进行混匀之后再使用;在使用冻干血清时应当注意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指导来进行操作,保证均一性,如果对于检测结果出现的差异存在疑问,则可以随机进行抽取观察瓶间差异,必要时可以在使用前进行稳定性的测试[4]。

参考文献

[1] WangZhiguo,et al.InternetBased Interlaboratory Comparison of 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Data[J].Clin Chem,2006,Vol.48(No.6,Suppl A173).

[2] 金志东.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探析[J].医学信息,2011,(7):3393-3394.

[3] Staffan H,Lars J,Tom M,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nd impaired glucose toerlance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clozapine compared with patients treated with convertional depot neuroleptic medications[J].Clin Psychiatry,2008,(59):294.

窗花的知识范文3

关键词 文化 文化演变 知识创造过程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3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无疑是由先进的文化所引导带来制度上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引领中国日益现代化的过程。与此同时,仍然存在一些旧有的思想及相应行为若隐若现影响着新的社会制度的运行、阻碍新的社会格局的产生,例如封建特权思想、圈子文化、山头主义等。对于未曾全盘西化的当今中国而言,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与国情,面临着全新的国际发展环境,也不可能像当初西方列强一样靠对外侵略扩张而发展,其全面复兴必然需要全新的文化来支撑,这意味着它必须充分发挥历史传统的优越性同时又必须摆脱历史的包袱,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同时又必须剔除其糟粕,因而必然需要围绕全新的建设与发展任务实现全面的文化创新,尤其是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这样,理解掌握文化创新的过程实质,就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1文化的基本单位即文化基因是一种认知模式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A・L・克罗伯和K・科拉克洪在考察100多种文化定义后,曾给出一个广为接受的综合定义: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和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

文化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1)精神要素,即精神文化,主要指哲学和其他具体科学、宗教、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其中尤以价值观念最为重要;

(2)语言和符号;

(3)规范体系:是人们行为的准则,有约定俗成的如风俗等,也有明文规定的如法律条文、群体组织的规章制度等,它们共同调整着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

(4)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其中社会组织是实现社会关系的实体;

(5)物质产品: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环境和由人创造出来的一切物品,是文化的有形部分。

文化有其基本的构成单元――文化基因(meme)。文化基因的概念,最早是来源于英国著名科学家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他认为文化基因或觅母(Meme)是文化传播单位或模仿单位,音乐调子、概念、妙句、时装、制锅或建造拱廊的方式等,都是觅母。这一概念解释只提到一些具体表象,没有区分文化的内在遗传信息和外在表现形式,也没有注意到前述文化内容的结构体系。

P・DiMaggio在综合评述文化社会学与认知心理学的相互影响后认为,将认知的模式即schema作为文化分析的基本单元是极有意义的。它代表着各种对象、事件以及它们的特征、构成要素、相互关系的各种假设,多是在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形成的;同时它也是人们的信息处理方式,展示文化的运行过程。这一分析突出了文化基本单元的内在信息属性,与生物学的“基因”概念内涵更具一致性。

比较上述两种概念分析,文化基因,应是特定人群对某种对象及其相关特征、关系的认知模式,是在传播过程中能够被内化吸收的基本理念,本质上是一种知识;这种理念决定着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如音乐或时装的风格、建筑的方式等;人们在传播、模仿这些具体形式时,实际上也隐含地传播者这种内在的理念或知识。

2文化演变的核心是文化基因的知识创造过程

Gabora提出一种文化演化框架――公共交流(communal exchange),认为是公共交流使得人们对不和谐、挫折或误解做出回应:从不同的视角思考,调整理念以适应环境,因而减少熵、重建和谐完整的概念系统。使得复杂的、可积累的、开放的文化得以演化的是一种递归性反思能力:一种思想触发另一种思想,后者再触发另一种,如此持续进而形成一条联系链。换句话说,文化演变的核心是概念、理念的发展变化,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产生新的认识的过程;它通过这种自我修正过程产生可传播的创新,因而必然地是一种新知识产生的过程。对比文化基因的概念,这种调适后的新理念、新概念,实质上是一种新的认知模式,即新的文化基因;递归性反思能力形成的思想联系链即是文化基因链。

这一演化框架理论强调的是新理念的产生,但并没有解释新理念转化为新现实的过程;如前述文化概念与组成,文化演变还应包含新理念转化为新的行为规范、新的社会关系或社会组织以致新的物质产品的过程。

对于由新知识产生至新产品或新现实得到实现的知识创造完整过程的探索,最经典、最透彻的分析仍然是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的知识创造三要素统一模型。它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场及知识资产。

(1)知识创造的SECI过程,是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知识转换过程,包括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部化(Externalization),联接化(Combination)和内部化(Internalization)。社会化意味着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换,是分享体验并由此创造心智模式和技能之类隐性知识的过程;外部化将隐性知识转为显性知识,是利用比喻、类比、概念、假设或模型等形式将隐性知识明示化的过程,是知识创造过程的精髓所在,通常由对话或集体反思所触发;联接化是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得转换过程,将各种概念综合为知识体系的过程,它通过对显性知识的整理、增添、结合和分类等方式,重新构造既有信息,进而催生新知识;内部化是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得转换,主要通过干中学以共有心智模式或技术诀窍的形式内化到个体的隐性知识基础内。经历了这样的相互作用,一项创新便涌现出来。模型认为组织知识创造始于被调动的个体隐性知识,通过知识转换的四种模式在组织层次上放大,并在较高层级上固定下来,并会随着互动社群的扩大,超越团组、部门、事业部、组织的边界而不断往前推进,形成知识螺旋。

(2)场,是知识得以分享、创造和应用的共同环境,它为个体的知识转换以及知识螺旋的展开提供能量、质量和场所,存在形式可能是物理空间如办公室、虚拟空间如电子邮件或网络,和精神空间如共同的理想或文化等,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是场形成或存在的关键。与上述四种知识转换过程相对应,场也有四种类型:起始场、对话场、系统化场和实践场;

(3)知识资产,是知识创造过程的输入、输出和调节因子。知识资产可分为四类:经验性知识资产、概念性知识资产、系统性知识资产和惯例性知识资产,是上述四个知识转换过程的必然结果。

所有的三个元素统一为一个整体。简而言之,是组织应用既有的知识资产,通过SECI过程创造新知识;而SECI过程发生在相应的场中,创造的新知识也成为组织知识资产的一部分,成为新的知识创造过程的输入。这一模型强调从隐形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换;包括了新构思或新思想的形成到形成新现实的完整过程,但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创新实践分析得到的模型。

将这一模型扩展应用到文化演化过程中,则需要进行理论上的拓展和历史事实上的探索验证。另外,这一分析模型一个显然的局限是没有说明知识创造的动力源泉。

3实践中的矛盾启动新文化基因的知识创造并促进新基因链的形成

将的《实践论》、《矛盾论》中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认识发展感性与理性阶段、矛盾的普遍性等原理与野中郁次郎等人的知识创造三要素模型相结合,我们可以得到:是实践的需要触发了知识创造的过程;直接的推动力正是各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就是矛盾;而知识创造的目的或结果,则是为实践中的矛盾提供解决方案。事实上,野中郁次郎等人的知识创造过程模型,也蕴含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不同阶段:社会化、外部化阶段,以感性知识交流为主,开始向理性知识例如概念转化;联接化阶段则是理性知识的相互组合;内部化则是系统理性知识的实际应用,“由认识到实践”必然经历的过程。

作为特定矛盾的解决方案的新认知或新思想,就可能成为新的文化基因;而现实世界中矛盾的不断发展变化,则为新的文化基因的出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成为“思想联系链”形成的现实基础;而新的“思想联系链”,即相互联系着的新的文化基因,成为人类推进相关现实世界变化的认知基础。

例如始于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过程中的知识创造过程。面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要求,佛罗伦萨的人们需要探索理解人与神、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当时的实践环境构成了新理念产生的起始场;各种学校及佛罗伦萨城市共和国内全新的探求新知(表现为追崇古典)的自由氛围,承担了对话场的角色;加上外部知识即古希腊文化成就的输入,人文主义的基本观念即对人性的尊崇,得以孕育形成,形成了对人与神、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全新认知;上述对话场也触发了这种新的文化基因的外部化,即各种艺术创作实践,各种文艺及美术作品,便是这种外部表达的具体形式;同时或随后,探究人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规律、探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需求进一步产生,相应的自然科学,如天文学、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建筑学;和社会科学如政治学得以产生,并形成了相应的知识体系以及相应的科学与社会实践,进而改变了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按照新的知识处理人与自然界、及人与人的关系,而不再唯神命是从;相应地,科学与民主的思想作为新的文化基因也得以形成。形成新的科学或社会实践、改变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过程,就是上述的知识内部化过程,相关的新的实践活动,就是实现内部化的实践场。古希腊文化成就是这一知识创造过程的知识资产的输入,人文主义理念、科学与民主思想等新的文化基因及各科新的知识体系则是这一过程输出的知识资产。与野中郁次郎等人的分析模型不同的是:人文主义观念传播到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不同领域时,随即开启了新的SECI过程,而不同具体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则这种观念在社会生活中实现内部化的具体表现。

由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入发展而导致自然科学成果的积累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政治学领域进一步深化拓展为18世纪的思想启蒙运动:一批代表人物在吸收既有科技成果、体验现实群众生活、考察国内外实际的基础上,对理想的国家制度的各侧面及整体结构进行了分析论述。如英国的哲学家洛克和科学家牛顿,法国的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和卢梭,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德意志的康德等,就人民、国家功能、政府职责与权力范围、法治的必要性与内容、宪法的地位等相继做了透彻的分析,进而进行了国家制度的设计,如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等保障个人权利的国家制度及其运行机制;随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实现了各具特色的资本主义体系,包括法国、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加拿大、日本等。显然,吸收科技新成果、考察实际社会生活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就国家制度各侧面的分析论述及相关成果的出版则是新的政治观念的外部化表达过程,而国家制度的整体设计则是一个相关政治观念系统化整合的过程,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完全实现资本主义制度,则是国家制度在社会现实中的内化过程。

上述过程中文化基因链的形成过程是:人与神之间矛盾的解决导致基本人文主义基本理念,即尊崇人性这一文化基因的产生;而人与客观世界的矛盾是人与神的矛盾解决后必然面临的新问题,它进一步分解为人与自然的矛盾以及人类社会内部的矛盾。分解后各领域的知识创造过程中,针对各自的新矛盾的解决又产生了新的文化基因,例如自然科学领域对于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的重视,贯穿于所有自然科学领域;例如西方政治学领域中的民主相关的观念体系:自由、平等、法制、民权等等。这样,不同文化基因的创造、演进就渐次形成一个树形图谱。当然,并非所有新的知识成果都能成为新的文化基因,唯有影响广泛、长期传承的理念,才成为文化基因。从根源看,文化基因所以能长期传承、影响深远,原因在于它对于现实中某类共性的矛盾的解决仍然有意义。而当社会生活中的新问题、新矛盾出现时,新的知识成果或新的文化基因的出现,就成为必然。这正与Gabora提及的递归反思能力所形成的思想联系链相对应。

这种文化基因链的形成过程可为我们新文化的建设提供借鉴。

4新文化的建设要注重各种实践中相关场的建设以及与相关文化基因的关联

由文化的概念所决定,文化创新或新文化的建设,必然地包括捕捉提炼新的理念,设计完善新的制度和政策,完善相关机构的新功能,新的理念的传播,新的实践惯例的扩散等;而由文化演变的知识创造过程及实践动力所决定,关注新的实践中对新文化基因的需要以及相关的各种场的建设具有特别的意义。

例如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需要产业界、研究机构、相关政府部门、服务机构等通过开放式创新、整个区域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以形成创新生态链和以知识创造、流通及应用为基础的创新型经济,并在全球创新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目标的实现必然地包含着相关文化的创新与不断完善。只有区域范围内的新的创新文化,才能凝聚各方资源与力量、促成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新的文化基因的创造过程,其起始场与最初隐性知识的形成,往往与新的实践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种文化建设进程中,企业家俱乐部、企业界与学研界以及政府部门的界内或跨界的论坛、协会的活动等形式,属于实现社会化的起始场或实现外部化的对话场;相关研究机构的合作以及研究机构与实践部门的互动、结合,则是实现相关知识组合化及完成制度或政策设计所必须依赖的系统化场,实地培训、相关宣传资料的编辑出版发行,新闻媒体对新文化内容的传播,“干中学”及实践中的交流等则是实现内部化的实践场必不可少的内容。

起始场、对话场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与新实践相关人员的交流、借鉴外部相关知识、对新的实践进行理论探索与总结等,进而实现作为新的文化基因中新知识的社会化、外部化。需要注意的是,当代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为相关主体之间的关联、对话提供了诸多便利,起始场、对话场的建立有了更多的可能途径;但隐性知识的交流和传播依靠信息化、网络化的手段依然是远远不够的。

新的文化基因的内部化过程,即实践场的作用,有的靠实践中榜样的力量以及相应的实践体系可潜移默化地传播实现,有的则要注意利用制度的强制力量以及系统的教育体系来实现新的文化基因的植入。例如现实中反腐所要求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的建设。腐败的大面积发生,无疑与长期封建社会的思想遗留有关,如官本位、封建特权、圈子文化等,不仅仅存在于很多官员自身思想深处,也存在于整个社会的思想意识里;同时,也与我国在强调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的过程中忽视相关制度建设有关,如权力设计及运行模式、监督机制以致公务员的薪酬制度等。“不能腐”意味着健全的制度形成了对官员行为的有效制约,这有赖于新的制度设计在实践中的有效内化;而“不想腐”,则意味着一种新的文化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新制度相对应一整套观念体系通过教育已深入到官员的思想深处。

新文化建设还需要密切关注相关的文化基因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有时需要相关基因的变化才能实现特定基因的演变,这是由其内在矛盾的相互关联特性所决定。例如反腐的新制度及其理念基础,可能与其他相关制度、理念的改变密切关联。

中国的建设实践必然需要衍生出新的文明,而新的文化则是这种新文明的内在基础;把握文化创新与建设的一般规律,探索营造恰当的氛围与措施,结合各项建设实践完成文化的创造,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基金项目:本文曾得到上海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shucx080158)和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博士论文专项基金(20090610)资助。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社会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4):409-410.

[2] R・道金斯.自私的基因[M].卢允中,张岱云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12):267-273.

[3] P・DiMaggio.Culture And Cognition[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997(23):263-287.

[4] L・Gabora.The Cultural Evolution of Socially Situated Cognition[J].Cognitive Systems Research.2008(9):104-114.

[5] L・Gabora.An Evolutionary Framework for Cultural Change: Selectionism Versus Communal Exchange[J].Physics of Life Reviews.2013(10):117-145.

[6] K.Nonaka,R.Toyama and N.Konno.SECI,Ba and Leadership:A United Model of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on[J].Long Range Planning,2000,33(1):5-34.

[7] 刘明翰,朱龙华,李长林.欧洲文艺复兴史・总论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1).

[8] .实践论[C].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7):259-273.

窗花的知识范文4

[关键词]个人知识管理;教师;转化;创新

教师个人知识的转化和创新是个人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学绩效的核心。知识转化和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造新方法。知识创新是促进教师自身实力不断增强和提升的关键因素。日本先进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知识科学研究生院第一任院长野中郁次郎教授在1991年首次提出知识螺旋的概念。他认为,新的知识重视来源于个体,创新的起点是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一种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具有难以规范化的特点,因此不易传递给他人。用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kael Polanyi)的话说,就是知而不能言者众。此外,隐性知识深深地植根于行为本身,植根于个体所处的环境,如某种工艺或专长、某种专门技术或产品市场、工作小组或团队的业务活动。他由此首次提出了知识螺旋的概念,即知识创新的四种基本模式,

(1) 社会化:包括个体间为了表达个人的知识和经验而进行的隐性知识的交流。

(2) 外在化:描述的是将自己的隐性知识转变成共享的显性知识的过程。

(3) 综合化:对不同的显性知识进行综合化和系统化,以便在组织范围内使新的知识得以共享。

(4) 内在化:指显性知识向个体的隐性知识的转换,这实际上是一个学习过程。

现根据野中郁次郎的知识螺旋理论,结合大学教师在教学科研中的现实情境对知识转化和创新这一过程加以说明。

一、教师个人知识转化和创新的内涵

1.教师个人知识的社会化

传统的师徒相传、心心相印就是一种典型的模式。师傅并不是通过言语或者书本,而是通过实际操作,让徒弟进行观察和模仿并加以实践,获得相应的体验,从而完成隐性知识的传递和转化。教师知识的社会化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第一种方式就是教师在做科研项目的过程中,成员之间在互动中分享个人的经历、教学和科学研究经验、讨论想法等,从而引起共鸣,一个成员的思维风格、研究兴趣、研究方法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研究小组的其他成员,这样就实现了实现隐性知识的转化。另一种重要的方式就是教师之间直接的经验分享,即通过直接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优秀教师的教学真知和智慧能够使其他教师获得意会和共鸣。这种知识转化的模式要求学校具有亲密、和谐、共享和相互关心的氛围和文化,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使隐性知识的转化顺利实现,而且这种知识转化的作用和效益是长远的、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2.教师个人知识的外在化

大学教师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从事科学研究,对未知领域进行深入的探索,透过混沌的、杂乱无章的现象探寻事物的本质,然后用学术的、规范化的、标准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形成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以此完成隐性知识的外在化过程。知识外在化的手段包括隐喻、类比。隐喻就是将未知的事物用已知的术语表示并传播。利用隐喻可以将抽象概念和具体概念联系起来。类比就是用已知事物去认识未知事物的方法,通过已知事物的意象和逻辑模式去逼近和理解未知事物。这也是教师要不断学习的原因所在。只有不断地从别的学科中汲取营养,才能更好地进行研究和创新,

个人知识外在化另外一个重要的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教学知识和课堂知识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把专业知识,经过自己的理解和消化,转化成学生容易理解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这是隐性知识外在化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也是教师的天职之所在。

3.教师个人知识的综合化

教师个人知识的综合化是指教师个体将分散的、无内在联系的显性知识转变成一个复杂的系统的知识集合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关键是知识的沟通、扩散和系统化。在大学里,教师可以利用万方、同方的学术期刊和会议论文数据库,或者从一些专业的资源网站中收集论文、著作,或者从图书馆、书店购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这些资料收集来后不是目的,最重要的工作是研读、分类和整理,形成一个自己的资料系统,这既可能是电脑中的文件夹形式的知识体系,也包括自己收集的书刊资料。对于资料,需要进行及时的分类和索引,编制一些手册,或利用一些计算机软件对其进行管理,以备日后需要时进行检索,调用、分享和更新。

4.教师个人知识的内在化

教师个人知识的内化实际上也就是教师个人学习和专业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教师通过积极的课堂教学实践对一些优秀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进行内化,实际上就是一种通过模仿和钻研逐渐改进自己的行为范式,并在课堂中加以实践和应用。也可以利用一些学生和同行的反馈,听取他们的意见,找出隐藏于教学中的问题,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决策,修正自己的不足,从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二、促进教师个人知识转化和创新的具体方法

前面论述了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重要作用和过程,那么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由哪些具体方法呢。事实上, 教师进行个人知识管理没有定法,很多时候都是依据之个人的喜好和长期的工作习惯。但应该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是,个人知识管理应融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中。以下仅提出一些可以参考的方法。

教师可以建立对自己的图书资料进行整理,建立图书档案,利用自己喜欢的图书分类方法进行分类整理,使之条理化、有序化,以提高使用效率。

建立电子文献的储存系统。教师可以利用电脑对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分期分批存放,便于及时查找使用。关于电子文献的管理办法,以后还会论及,可以采用知识管理工具,也可以利用一些第三方的个人知识管理平台。

开展反思性学习。反思性学习是教师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通过笔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教学心得和感悟,将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相互印证,或者对特定的教学实践作事后分析。反思性学习的具体方式包括:a 合作自传法:即通过教师与同事的互动,提供技术与心理的支持,以及个人的协助,使教师有机会从其它教师的身上获得学习。b札记反省法:教师在行动之后,透过反省札记之撰写,将经验进行不同深度的描述与剖析,探寻经验中所蕴藏的丰富知识意义,具有系统化与外显化个人知识之功能。c经验学习法:教师经验是否能转化为实践知识,教师个人的实践知识是否能发挥更高应用价值,有待教师针对个人经验内容进行持续的更新、反省、分享与再学习。d档案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实践相关的各种描述性资料,汇总成个人专业成长档案,以作为教师建构个人知识与理论的依据,亦可以作为促进教师反省与学习及评鉴教师专业发展情况之用。e个人理论建构法:描述或回顾个人与教育相关的重要生活经验及历史,反省与概念化个人的理论内容,检视各理论间的逻辑关系与一致性。

教师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个人知识的创新和转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作为一个教师,其人生意义就在于,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和进步去照亮别人,点燃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实现自身价值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尝试、发现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精益求精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培养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激发新的观念和看法,不断吸收新的科研成果,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形成自己独创的见解。

作者单位: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编辑部

参考文献:

[1] 袁秀华.知识增长方式的变革与教学观念的转变[J] .山东教育,2005,32:23-24.

[2] 詹青龙,刘光然.教育知识管理: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新视角[J]. 现代教育技术,2002,2:23-24.

[3] 袁维新.学科教学知识: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J].外国教育研究,2005,3:11-15.

[4] 王俊. 教师知识结构研究[J].[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4:58-60.

[5] 刘省权.教育领域的知识管理:教师的知识管理研究[J] .[硕士学位论文].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4,2:56-58.

窗花的知识范文5

王刚(1987-);性别:男;籍贯:陕西省渭南市潼关人;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专业领域:知识管理;职务:硕士研究生在读。

摘要:回顾并分析了Nonaka的知识创新过程(SECI)和Scharmer双重螺旋模型,从内部化这个视角为出发点对知识创新过程做了重新认识,最后得出了知识创新的内部化知识创新链,认为内部化是整个知识创新过程的启动过程和调节过程。

关键词:知识创新;双螺旋模型;内部化知识创新链

1.引言

自古希腊时代开始,知识就广泛得到关注和争议,而现在人们越来越多的把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组织资源,在信息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知识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离开了知识创新,企业就很难不断的保持其核心竞争力。学术界普遍的认为隐形知识的转换才是知识创新的源动力,而且SECI螺旋模型和SECI双重螺旋模型的构建已经基本诠释了知识的创新过程,然而以上研究着重于强调知识间相互间转化,而忽略了显性知识内部化在整个知识创新过程的重要角色,本文将着重从显性知识内部化的角度重新探讨知识创新过程。

2.文献回顾

英国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波兰尼根据知识的获取和传递的难易程度首先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1]。Scharmer通过对知识创新的最终源泉和驱动力的研究认为,隐性知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物化了的隐性知识和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2]。物化了的隐形知识是建立在行动经验基础上的,表现为经验、诀窍、惯例等具有一定成型意义的隐性知识;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是建立在审美情趣基础上的,它属于想像力层次的知识,表现为直觉、灵感、幻想等尚未物化成型的、始终保持自我跃进性能的萌芽性知识,并未成为一种真实的客观事物存在,它始终保持超越的内在冲动与趋向,它为完整性知识的创生提供了基本的思维跃进的能量,因而是知识创新的真正源泉,是组织保持其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发源地[3]。

在波兰尼划分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基础上,N onaka和Takeuchi 提出了知识转化的四种模式[4]:1.社会化;2.外部化;3.组合化;4.内部化。Scharmer把细分的隐形知识应用到Nonaka 的SECI过程模型当中,将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的SECI转化过程升级为SECI1和SECI2两个过程。SECI1是物化了的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过程:a.物化了的隐形知识和物化了的隐形知识之间的转化;b.物化的隐性知识和显识知识之间的转化;c.显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d.显性知识和物化的隐性知识之间的转化。SECI2过程是显性知识和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a.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和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之间的转化;b.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c.显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d.显性知识和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之间的转化。Scharmer在Nonaka和Takeuchi知识创新SECI螺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SECI1和SECI2的双重螺旋模型.

3.概念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Nonaka的知识创新SECI螺旋模型仅仅刻画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而Scharmer的双重螺旋模型较为复杂,它描述的不仅是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更是将其细分为SECI1和SECI2两个创新过程,这两个创新过程当中,物化了的隐性知识和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被分离了出来,完全忽略了这两种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破坏了知识创新过程本身所具有的的整体性。在SECI模型当中内部化是显性知识转化为隐形知识的过程,在Scharmer双重螺旋模型当中,物化了的隐形知识和自我超越的隐形知识各自都通过显性化过程转化为显性知识,但在各自的内部化过程当中,任何显性知识都会在产生物化了的隐性知识的同时也产生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而不是仅仅产生一种物化了的隐性知识或者一种自我超越的知识。

基于SECI知识创新螺旋模型和Scharmer双重螺旋模型,本文将知识创新过程看做是物化了的隐形知识和自我超越的知识以及显性知识之间相互转化的内部化知识创新链(如图一),这样既继承了Nonaka的SECI螺旋模型的整体过程优势,又吸取了Scharmer细分隐性知识的成果。

显性知识内部化不仅是知识创新SECI的结束过程,更是知识创新过程持续进行的驱动,由图一可以看出,只有显性知识不断的内部化,以显性知识、物化了的隐性知识、自我超越的知识为整体内部化知识创新链持续循环上升的过程才得以实现。内部化知识创新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包含4个大过程:第一环节是内部化:把显性知识转化为物化了的隐形知识和自我超越的知识;接着便是社会化:把物化了的隐形知识和自我超越的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而后是外部化:包括了物化了的隐形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和自我超越的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两个小环节;最后是结合化:产生的显性知识和已有显性知识结合并重组产生新显性知识。

在这个模型当中内部化不仅扮演着一种启动过程,也是知识创新过程的调节过程。作为启动过程,正是内部化作为一种前期的投入,充当了原材料的角色,才有可能发生创新过程。作为调节过程,为了适应外部环境,通过观察、测量、总结,注入一定的显性知识,通过对显性知识的改变进行调节,驱动创新过程有效完成。

4.结论

知识创新链是在显性知识和物化了的隐性知识以及自我超越的知识三者为主体的相互转化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既继承了Nonaka的知识创新过程的整体性,也吸取了Scharmer对隐性知识细分的结果。显性知识内部化是知识创新过程的开始端,承担着知识创新过程开始和再开始的启动作用,以及对外部环境变化做出反应的调节作用,为持续竞争力的隐形知识提供了可能和源源不断的供给,企业才持续不断的建立竞争优势。(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通讯作者:王刚

参考文献

[1]P olany i M .Personal Knowledge[J]. London:Routledge,1958.

[2]Scharmer C 0 .Self-Transcending Knowledge:Sensing And Organizing Around Emerging O pportunities[J]. Journal of K now ledge M anagem ent,2001.

窗花的知识范文6

一、城市规划管理机制创新的必要性

1、经营城市的必然要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土地招标、拍卖等有形市场的作用不断增强,土地等资产资源已经在经济运行中显示出其自身所具有的属性,运用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律整合城市中的各种资源,已成为政府作用于经济运行的主要方式与手段,通过增强和优化城市功能,体现功能导向性、生态环境导向性和社会导向性,突出城市特色,提高城市品味,提升城市形象,降低城市运作成本,提高城市收益,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从而使城市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统一,营造城市建设良性循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公开、规范、高效的服务型政府的新要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城市是政府的职责,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是政府调控经济、社会活动的强有力杠杆,是政府指导和控制城市建设发展的基本手段,是关系城市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重要工作。规划的有效实施,关键在领导。政府作为规划的组织者、决策者、协调者和实施监督者,对规划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规划的决策水平和实施效果。规划决策的失误,不仅会影响到当前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影响当代人的利益,还将影响子孙后代。

二、城市规划管理机制创新的思路

坚持城市规划地位的先导性、城市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城市规划实施的权威性、城市规划管理的创新性,在规划理念、内容、方向、机制和法治等方面求实创新,使创新理念、创新活动贯穿于规划管理全过程。

1、完善规划决策机制。规划委员会的宗旨是在审议工作中坚持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决策原则,科学指导全县经济、社会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加强规划指导,依法行政、规范审批、严格实施、健全和完善规划管理体制。规划委员会主要职责是:作为全县规划的决策机构,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重大决策提供审议意见。审议和决策重大规划方案;审议全县经济社会和区域发展战略;审核区域总体规划;审议新城总体规划、中心镇总体规划;审议重要地段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修建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审议各类规划的调整;对城市规划未研究和待确定的重大项目选址进行决策;审议重要地区、重要地段建设的重点项目、特殊公建项目的选址与建设工程的方案和初步设计;对全县城市规划的组织编制和实施发挥强有力的组织、协调和监督作用。

2、建立规划咨询机制。规划专家咨询机构。作为县政府重大规划决策咨询机构,是县政府作出决策前的专业咨询机构,对各类重大决策、规划方案和专项规划提供前期咨询,由规划和相关专业专家组成专家库,每次专题或会议在专家库名单中抽取,同时,根据区域内规划项目需要选聘境外规划专家,视情况进行人员增减。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宗旨是:科学研究、深入探讨,把握建设发展的新机遇,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健全规划技术监督机制。建立规划部门技术审查委员会,由各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是规划部门的专业技术协调地决策性机制,目的是全面提升规划管理水平、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严格依照法定职责、法定程序行使行政职权,做到行政行为合法、有效,从而健全科学规范的规划管理体系,提高规划部门化解城乡建设发展中各类难点的能力和驾驭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规划部门技审会议事职责是:对规划建设项目的审查与评定,包括规划方案、在建成区或旧住宅区内插建、改建或扩建的规划项目、规划调整方案;对重点地区、重点地段、重大项目的选址研究与审核;对区域内重点项目建筑方案进行研究与审查;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建筑方案;重要地区地名的命名方案; 对重大违章违法建筑案件处理研究和决定;研究和处理矛盾集中的规划案件等。

三、城市规划管理机制创新的操作性

1、规划委员会议事规则

(1)、依法行政的原则。先期研究全县发展与规划建设的重大经济、规划方针政策,为规划布局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对重大规划决策实施建设的后评估。报送规划委员会讨论重大决策性议题,一般先交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讨论,提出意见或建议,同时对规划管理实施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形成咨询意见。咨询成果作为县规划委员会审批重要规划或协调决策重要规划依据。

(2)、集体决策的原则。规划委员会在主任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涉及区域规划管理的重大问题、全局性问题,建立集体决策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召开由主任主持的工作例会。规划项目集体审核后,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主任签署会议纪要,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分工落实具体措施。规划委员会会议必须坚持回避的原则。凡所审议的项目与委员本人或其所在组织有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关系时,有关人员应在会议召开前向会议召集人申请回避。

(3)、促进发展的原则。规划委员会通过强化政府对规划建设的控制,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按照“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有序发展”的原则,实现“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目标,优化配置资源的同时,实行规划的全覆盖,使各专业规划宽到边、深到底,形成合力。

2、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议事规则

(1)、科学合理的原则。本着科学探索、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强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研究,加强可持续发展的力度,探索区域规划的发展战略。

(2)、集体探讨的原则。集体讨论,从各个不同领域、不同角度探讨发展思路,为规划委员会对区域重大规划做出决策提供咨询和依据。

(3)、促进发展的原则。集思广益,发挥专家咨询成果的有效作用,促进区域的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发展,提升区域的整体品质。

3、规划部门技审会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