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学生实习工作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学生实习工作总结范文1
个人基本简历 姓名: - 国籍: 中国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潮州 身材: *** cm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3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行政/人事类:行政助理,人事助理、文秘/文员、 工作年限: 1 职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 随时 月薪要求: 1500--XX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深圳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环球互易咨讯集团
起止年月:XX-03 ~ XX-05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
所属行业:计算机业 担任职务: 部门助理 工作描述: 拟写会议记录,会议纪要,以及总监的工作报告,协助总监日常业务的展开和进行。统计分公司业绩相关的数据.与公司合作商沟通联系,保证公司部分业务的有效进行。部门费用报销,上交各类内勤工作,向部门和其它部门传达、传递工作信息等,上交业绩日报表,月报表和制作产品培训的PPT。 离职原因: 寻求更好的发展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华南师范大学 最高学历:
计算机学生实习工作总结范文2
计算机实训报告格式【范文一】
一、实训目的
1、 贯彻坚强实践环节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增加学生对专业感性认识的深广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后续课程奠定较好的基础,计算机实训报告。
2、通过实习,开阔学生眼界和知识面,获得计算机硬件安装和系统维护的感性认识。
与此同时安排适量的讲课或讲座,促进理论同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
3、实习中进行专业思想与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了解专业、热爱专业,激发学习热情,提高专业适应能力,初步具备职业道德观念。
4、通过对专业、行业、社会的了解,认识今后的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使学生确立学习方向,努力探索学习与就业的结合点,而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实训内容
实习的主要内容为计算机硬件组装,故障检测,bios系统的设置,简单硬件故障的排除,硬件工作原理的了解,系统的安装与备份,系统还原,软件的安装与调试,系统维护等,并撰写实训报告,实习报告《计算机实训报告》。
此次实训由专业教师陈莉莉、梁金宏同志负责。
此次实训主要安排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
1、 计算机硬件工作原理的了解,硬件之间的相互协调性了解。
2、 计算机硬件组装,故障检测与排除。
3、 bios系统设置
4、 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
5、 系统的安装、备份、还原
6、 常用软件的安装与调试,系统维护。
7、 撰写实训报告。
第一节:计算机组装维修
1.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部件的主要功能
1.1.1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硬件是计算机的实体,又称为硬设备,是所有固定装置的总称。
它是计算机实现其功能的物质基础,其基本配置可分为:主机、键盘、显示器、光驱、硬盘、软盘驱动器、打印机、鼠标等。
软件是指挥计算机运行的程序集,按功能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如图1.2.1所示。
1.1.2 存储程序控制的基本概念
“存储程序控制”的概念,是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 · 诺伊曼等,如图1.2.2所示。
于1946年提出的设计电子数字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思想,概括起来有如下一些要点:
1. 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五大基本
部件组成计算机,并规定了这五个部分的基本功能。
2. 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3. 将程序和数据事先放在存储器中,使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自动
高速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加以执行。
这就是存储程序概念。
这样一些概念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并开创了程序设计的时代。
半个多世纪以来,虽然计算机结构经历了重大的变化,性能也有了惊人的提高,但就其结构原理来说,至今占有主流地位的仍是以存储程序原理为基础的冯 · 诺依曼型计算机。
如图1.2.3所示。
结果
1.1.3 计算机硬件各部件的主要功能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主要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几部分组成。
由于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三个部分是信息加工、处理的主要部件,所以把它们合称为“主机”,而输入、输出设备及存储器则合称为“外部设备”。
又因为运算器和控制器不论在逻辑关系上或是在结构工艺上都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往往组装在一起,所以将这两个部分称为“中央处理机”(cpu)。
计算机实训报告格式【范文二】
实习目的: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设计专题的主要内容,为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实习任务:
对计算机在学生信息管理方面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并查阅资料为毕业设计做准备。
实习内容:
计算机在学生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作为信息载体的计算机日益显露出其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今社会已步入了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将成为新世纪的主导产业。
伴随计算机的逐步推广和使用,计算机已在科研、生产、商业、服务等许多方面创造了提高效率的途径。
我们应该尽快使用现代化管理设备、管理手段、管理方法。
计算机在学生信息管理中的广泛使用,改进了统计手段,改革了统计方法,提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并将为开创学生信息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创造条件。
目前,计算机在学生信息管理工作中,主要可用来进行报表处理,档案管理,文书编辑,信息查询,综合分析。
手工方法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劣势,使人们慢慢意识到管理现代化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一股不可抗拒的洪流。
实现学生信息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科技手段。
科学的管理方法在管理中一般是指数学方法、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控制论方法、社会学方法、心理学方法等科学方法,而先进的科技手段主要是运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之一的电子计算机来为学生信息管理现代化服务。
电子计算机作为数据处理系统,已逐渐成为学生信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在学生信息管理中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已经开始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各种多种信息管理。
管理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股不可抗拒的洪流。
近几十年来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综合性越来越强,现代化科学技术也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不断分化,不断综合,全方位地向高又立体的微观、宏观方向进军。
现代化管理的内容很多,关系很复杂,它包括人、资金、物质、信息和时间等诸要素,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要素是人。
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在管理中处于双重地位,且具有巨大的能动性。
可见人是现代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
因此,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学生信息管理在整个复杂的管理大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现代化管理的实施需要协调发展,学生信息管理既然在管理系统中占有如此突出的重要地位,在管理现代化的浪潮中,学生信息管理现代化也需同步进行,才能使现代化管理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起到放大和增产的作用。
实现学生信息管理现代化,使从事管理工作由原来凭个人或少数人的经验作决策,逐步上升到按事物的内在规律的科学高度办事,做到物质与精神相结合,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现状和未来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
至于先进的科技手段,除科学地运用原有的生物、化学、物理、机械等手段外主要是运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之一的电子计算机来为学生信息管理现代化服务。
研究学生信息管理,必须研究这个系统所处的环境,即研究政治系统,经济系统,法律、科技和文教系统,人物系统和大管理系统对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影响以及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反影响。
离开周围的事物,去研究学生信息管理现代化,是注定要失败的。
所谓系统,就是在一定条件下,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并具有特写功能的有机整体。
从一般意义上讲,系统由输入、处理、输出、控制与反馈的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在系统理论中,系统分析是指对系统性能的理解。
系统最佳化是系统设计成综合的内容。
系统工程即用教学方法进行系统分析或优化,把传统的组织管理工作总结成技术并使之数值化。
用系统工程来分析系统问题是比较科学的,利用系统工程这门学科的概念和原则,来进行学生信息管理方面的工作,是实现学生信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目前尚无统一的说法。
根据我校学生信息管理的工作的现有材料和工作特点分析来说,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我们认为有如下几方面:
1.确定学校纪,校规
2.确定奖罚制度
3.开学注册、学杂费用
4.异动情况
5.班级管理
66.毕业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有关学生信息管理现代化的有关理论资料,提高对管理现代化重要性的认识,尝试去利用计算机来实现学生信息管理的现代化。
比如现在有些学校和学生信息管理这方面所作的努力,由于从事计算机工作人员的技术指导和从事多年学生信息工作的老师的帮助,他们:
首先,开发了“学生信息技术管理”软件系统。
其次,将学校学生的档案内容的所需数据,存储在计算机的磁盘里,需要时可以通过计算机方便地进行查询、检索、维护,还可以将有关数据打印出来。
第三,还用计算机进行了日常办公现代化的管理工作的使用。
第四,及时收集、加工、整理、存贮、检索新的变化数据。
使其学生信息管理初步实行计算机化,让计算机在学生信息管理中得到初步应用。
使管理者总是根据准确、及时的信息来进行决策,实现管理。
只有计算机才能将现代化社会中,成倍增长的信息量,进行及时收集、加工、整理、贮存、检索、传递、反馈给决策者。
发挥其特有的功能。
即:(1)对输入的学生信息数据,进行数值运算和逻辑运算,求解各种问题。
(2)对学生信息进行加工来解决各种数据处理问题,为决策者在决策时提供依据。
(3)对学生信息管理的各种资料数据和计算机顺序,具有记忆存贮的能力。
实践证明,当管理的信息量和复杂程度达到某一限度时,即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超过其承受能力时,就必须采用新的管理手段,即用计算机技术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和存贮等,可以使用学生信息基础信息,高效、合理、恰当地管理。
这样,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发展而不断完善,计算机在学生信息管理中的地位也就是益重要。
正因为如此,实现学生信息管理现代化,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信息管理工作效率。
计算机作为数据处理系统,已逐渐成为学生信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学生信息管理中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计算机在学生信息信息系统中的作用有:
(1)计算机能够比人更快地提供有信息价值的学生数据;
(2)计算机能够比人提供更新的学生数据;
(3)计算机能够比人提供更加准确的学生数据;
(4)计算机能够比人处理更多的学生数据等等。
正因为如此,我们利用计算机替代手工操作建立的学生信息系统,即计算机学生信息系统,其主要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是可以高效能、大容量地收集、处理、存贮学生信息,大幅度地提高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是可以及时掌握整个学生管理系统的全面情况,提供系统的准确的学生信息,可以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及各项管理制度与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从而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三是可以提供各种加工处理了的学生信息,适应新形势对教职工队伍提出的新要求,帮助选择方案,实现优化决策。
当前,不少单位对于计算机的应用还仅限于简单的单机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任务的复杂、用户的需求,其应用还会更加广泛。
总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今天我们运用计算机进行了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的初步现代化的开发和使用,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它把教师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用更多精力从事创造性的管理活动和其它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去;它能使决策、计划和其它管理活动更加科学、精确、灵活。
因此,建立计算机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客观发展必然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发的,人才开发管理的加强,我们一定要努力创造条件,促进使用计算机的学生信息管理现代化。
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计算机学生实习工作总结范文3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计算机网络技术 项目化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考核改革探索与实践,首先要进行情感教学,情感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考核改革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教材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关系,如果教师对教育工作有正确的认识,有强烈的责任感,他就会热爱学生,热爱所教的学科,他对教育工作所产生的感情就是积极的,否则就是消极的。而教师的情感活动在教学语言的表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半个多世纪来,传统的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考核改革教学方法阻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情感交流,情感体验,让学生感觉到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考核改革教学的弊端越来越凸显。①
1 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图如图1所示:
1.1 创建互动共享的智慧资源
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考核改革是样本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移情及对学生的期望形成积极的良性循环。教师职业是高尚的职业,这是社会赋予理想化师德的神圣起点。由于教师在人们心目中被定格为“道德的化身”,因此对师德的要求似乎怎样高也不过分。②传统的看法认为,教师应珍惜自己的地位和作用,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工作,把为人民、为集体、为社会忘我工作,多做贡献当作自己应尽的义务,爱岗敬业、不断吸取新知、认真搞好教学、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等等。而且,在遭遇挫折和困难的路途上,还需要努力克服困难,不惜汗水和心血为祖国和集体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等等。教师通过情感教学可以感染学生,让学生的道德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
1.2 提供便捷有效的交流方式
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情感交流。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考核改革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注重加强情感交流,让学生能够更加体会到课堂学习就是自我学习,合作学习。
2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
常规性的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考核改革教学多数还停留在“上传下达”的层面,没有真正用于研讨教学方式及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尤其像“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中所呈现出的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缺乏一套可行的研讨与交流方式。虽然平时也围绕课程改革开展一些评优课及说课等比赛活动,但大多数还是一个人的舞台,没有充分体现集体的智慧、团队的力量,有的甚至只是流于形式,仅仅为了年底工作总结时有内容可写。③专业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下,缺乏提升课改实施水平的真正平台,亟需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教研路径。
制定计划。简言之,就是寻求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考核改革教学规律(事理)的研究行为过程。具体说来,就是这样一个行为过程:针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考核改革教学中存在的若干典型的现实问题,分步选择其一,并且先在一次课上有目的地尝试实践解决方案,再通过课后集体反思、综合评价,总结得失利弊,提出新的教学方案,再在下一堂试验课或相关的课上进行深入的实践解决,课后集体进行再反思、再评价。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深入,从而总结出符合本土特点的、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初步架构出具有职教特色的“理实一体”课堂教学理论,进而达到发展专业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因此,从根本目的上来说,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考核改革是发展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操作策略和有效途径。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是校本教研的基本思路和工作方式。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考核改革的操作方式可以假设为:上课评价再上课再评价……如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其中的“评价”,不是简单的下结论,而是对课改理念、课改思路和课改原则在教学层面的拓展和深化,具有演绎性质和功能。“理实一体”教学方法的特点:“理实一体”教学不仅仅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也是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同时,还包含教学场所的一体化。因此,“理实一体”绝不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而是从学生技能技巧形成规律和认知规律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④
3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考核改革的实践
作为一种教学方式,“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考核改革的实践”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征的,强调尊重学生的初感。这种初感会是幼稚的,甚至可能是有误的,但却是最珍贵的,因为这是学生自己的体验。教师要做的,绝对不是将自己的所谓权威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去点破那层学生学习时有疑惑有困难的“窗户纸”:在学生有疑惑时,予以点拨;在学生理解有误时,予以矫正;在学生的理解有待深入时,予以引导。
3.1 计分作业考核
计分作业可分为计分平时作业和专门设计的综合性作业2种。(1)计分平时作业:根据课程教学安排和学习测试的要求,指定部分平时作业为计分作业,教师依据学生完成计分作业的次数和质量进行成绩评定。一门课的计分平时作业一般应为4~8次。(2)专门设计的综合性作业:根据课程阶段性学习测评需要而为形成性考核专门设计的综合性作业。
计算机学生实习工作总结范文4
实习:顾名思义,是在实践中学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或者说当学习告一段落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所学需要或应当如何应用在实践中。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大学生实习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实习工作总结范文1为了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在本学期末,由学校统一安排利用浙科物流管理软件进行实习。我们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我们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当然也为了让我们对物流公司的运营状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物流的特点,主要设备和作业流程,运营管理,增强同学们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便即将迈入社会的我们能够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流”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是一种新的生产力,是新的经济增长点。针对对这一物流形式学校利用浙科物流管理软件给我们一个更广泛的了解机会,软件中分公司总经理、调度中心、仓库中心、运输中心、四个角色来模拟现实的物流公司在一个模拟的市场环境中的实际操作。
学生成立物流单位,各单位在同一市场下竞争来完成订单。通过路线优化、运输陪送、仓储规划、危险处理,加强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由教师控制和调整市场环境的各种因素来增加各物流公司操作难易度来增强学生实验兴趣,使学生增强市场应变能力,同时也使学生能更好的在实验的过程中与实际所学的物流知识相结合。
1、系统基础知识了解:
通过对机房里计算机中物流实训上机手册的阅读,基本了解上机模拟实训的步骤,流程,各个只能部门的业务范围与操作。
2、业务流程:
总经理通过系统中合同的招标进行报价,若中标可对合同签订。针对系统发放的订单(托运单,发运单)进行接受或拒绝处理,并把信息发给调度中心,由调度中心对订单进行处理。物流设备管理首先要租借,自建,购买仓库将信息发于仓库中心进行仓库分配,购买或租借卡车,招聘司机,叉车,搬运工等。还要开通各种运输路线。
大学生实习工作总结范文220__年_月_日,我正式进入到丽王(南通)化工有限公司。因为以前没接触过化工之类的公司,所以新公司的一切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虽然在到公司上班以前对公司大概熟悉了一下,但是实际上当我来到这里之后,我发现我自己所了解的知识只是些毛而已,连皮都不算。到质检科实习的一个月时间,真正的让我学习到了些我所没接触过的知识。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到公司之后,我觉得工作无从下手,我就跟一个刚进入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质检科的戴主任、蔡老师、王姐、刘姐等都耐心的教我,指导我,我不会的都像他们虚心请教,他们也是耐心的给我讲解,把他们所知道的知识教给我。实践是检验所学知识的最好试金石。讲所学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这才是真正做到学有所用。一个月的时间转眼即过,对于我这样的新人,学习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做到以下几点,继续学习理论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一、继续学习,不但提升理论涵养
在信息时代,学习是不断获得新信息,获得事业进步的动力。作为一位刚进入公司的新人,更应该把学习作为保持工作积极性的重要途径。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我会积极响应公司号召,结合实际工作,不断学习理论和社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使自己的工作更加优秀。
二、努力实践,自觉进行角色转换
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通过实践来实现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显人的意志。必须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角色的转换。
三、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个优秀的员工的工作态度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劳而获只是幻想。作为一位员工,不应该是等事做,而是积极主动的去找事做。
实习,是开端也是结束。展现在自己面前的是一片任自己驰骋的沃土,也分明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学习,深入实践,不断提升自我,继续创造更多的价值,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丽王人。
大学生实习工作总结范文3在短暂的实践生活中,使我们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大多也是假期打工的大学生和刚刚从高中毕业的高中生。其中,有几个在一起工作的员工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陌生的环境里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温暖,我从心底里很感谢他们。
这次实践让给我感受到社会上有很多的工作种类,即使在同一个工作环境中,大家也各有分工,井然有序。但是我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锻炼自己的吃苦耐劳的毅力和对工作中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只有在经历的实践之后,才发觉每分工作都有它的酸甜苦辣,也只有努力坚持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通过这次实训,我深深感受到读书的重要性,要想获得好的工作,就要有丰富的知识和实干的能力。我现在要好好的珍惜在学校的学习机会,为以后步入社会积累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为了自己的将来要更加努力的学习。
这次实习虽然仅有短短的一个月,但也却让我受益匪浅。在这仅有的30天里,我学会了如何礼貌的对待每一位客人,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恰当的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也让我明白了社会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你想在学校可以随意妄为,在客人面前我们要想着为客人服务的宗旨,在领导面前要深知服从命令的任务。我觉得这次的实习是很有必要的,既可以让同学们磨练一下意志,增长一些知识,也可以改掉同学的一些坏毛病坏习惯,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的了基础。作为职业类学院,这样的实习机会应该大大加强,让每个同学都能提早的适应社会,真正的走上社会
大学生实习工作总结范文4下乡期间,我还见到了一个伟大的父亲。当官的事,总是省管市,市管县,县管乡的,乡卫生院由县疾控中心管,县疾控中心由市疾控中心管。下乡期间给我们开车的司机,他女儿就在乡下一个卫生院工作。
他原本在给烟草公司送货,听他说他送货时每车烟都能卖到七八万块钱,要是给一些大洒店送的话有时一车能送二十多万块钱的货,烟草公司共有六七十台车,每天都在送货。我想如此算来,烟草公司赚得也不少吧,每个工人,包括司机的工资也不会太少吧,但现在,他却在给市疾控中心开车,他的意思,只是希望能在疾控中心内部,扫清他女儿职场上竞升的障碍,而如果女儿竞升了,他也就辞职不干了。父亲,为儿女们奉献了太多太多,他只是伟大父亲中的一个。
最后一次下乡,永登县苦水乡,实在太累了,早上我差点起不来,中国名校排名,两点半下乡回到单位,本来要向程老师道谢的,谢谢她给我提供了一个看书的地方,但程老师恰好有事,没来单位。
就这样,像曾经离开的每个下午一样,到单位大门的对面坐十五路车回学校,市疾控中心,不值得留恋,以后,也许不会怀念。也许是我没有抓往疾控中心给我的机会,也许是疾控中心没有机会可抓。“……大家一定多留点心,别让学生把东西动坏了……”这是人家开会时再三强调的。
小小进行一番休整,踏上新的征程,投入到新的战争中去。
大学生实习工作总结范文5在这短短一个月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感觉受益非浅,仿佛自我一下子成熟了,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懂得了学习的好处。时间的宝贵人生的真谛。明白人世间一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只要勇敢去应对人生中的每个驿站,同时在这工作学到了很多很多,懂得了以前只是感性认知的道理到在实践中上升为理性认知,在和不一样的人一齐工作时慢慢的找到自我的缺点与借鉴别人的优点,深深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1+1大于2的道理、也懂得了既然选取一个工作就不计收获的把它做到自我的最好,不要怕吃苦,也懂了不要抱怨生活什么,生活中一切都是公平的,吃亏一向都是福!
透过这次实训,一方面学习到了许多以前没学过的专业知识与知识的应用,另一方面还提高了自我动手做项目的潜力。本次实训,是对我潜力的进一步锻炼,也是一种考验。从中获得的诸多收获,也是很可贵的.,是十分有好处的。在实训中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是一个让我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好机会,原先,学的时候感叹学的资料太难懂,此刻想来,有些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理解。
计算机学生实习工作总结范文5
关键词: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指导; 教学改革;本科毕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本科毕业设计是将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作为学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起点,本科毕业设计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实际动手能力及提高毕业生全面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有关规定指出:“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从时间安排、组织实施等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决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放任自流。”但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日趋增大,就业与毕业设计发生了严重冲突,学生忙于找工作,去单位实习,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下降,出现得过且过,或请别人毕业论文的事件,甚至有教育界人士提出取消毕业设计环节。在此形势下,如何加强对毕业设计的监督指导,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是高校教师必须思考并着重解决的教学难题。
2严格把关毕业设计环节
从毕业设计的三个重要环节――拟题、开题、开发流程进行重点把关,就能够有效地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1) 灵活拟题
毕业设计的题目要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要能反映社会需求的变化。指导教师所拟的题目要合理,毕业设计内容应结合计算机专业迅速发展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且有工程应用的背景和工程实际的内容。指导教师可以从自己的在研项目中选择题目,或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拟定题目。在拟定毕业设计题目时,一定要把握现阶段流行的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要将这些技术合理地渗透到毕业设计工作中。此外,毕业设计题目最关键的是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如对保研或已考取研究生的毕业生,这部分学生的能力和自觉性较强,在完成工程实践的同时应注重培养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因此,毕业论文要适度地反映出理论研究点。指导教师在拟定此理论点时,应充分考虑到与学生硕导的研究方向接轨,使学生的工作有一定的延续性,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事实证明,他们中绝大多数的毕业论文均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考研不成功或找工作的学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和困境。究其原因,往往是上课时学到的技术在毕业时已经过时,导致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因此,对于这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应在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调掌握使用现阶段流行的技术。毕业设计题目要跟进当前主流的开发模式和方法,如采用面向对象、面向服务、基于中间件的软件设计思想,采用MVC三层架构,使用struts+hibernate等技术。指导教师要通过大学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
(2) 严谨开题
万事开头难。当学生选定一个题目后,往往心中无数,此时最重要的是教师如何严谨地指导学生认真完成开题报告。当毕业设计题目确定下来后,开题是对未来工作的初步论证和设计,因此绝不能走形式。通过写开题报告,可以理顺毕业设计工作的背景、可行性、设计内容、技术方案及工作进度,使学生对毕业设计工作有一个较清晰的轮廓,明确自己要做什么。开题报告将对今后具体的毕业设计工作起指导作用,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环节。学生的实际经验较少,作为指导教师,就应对设计中的难点、重点有充分的了解估计,帮助学生把握技术方案,明确设计的环节、步骤、可能遇到的技术难点和研究进度,保证毕业设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避免出现前松后紧的情况。尤其要强调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指导教师通过询问可以发现学生在某个知识方面的欠缺,在开题报告的参考文献中应有针对性地强调出来,这样既帮助学生找到症结,树立信心,又可以培养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和自主创新的意识与能力。
(3) 规范流程
毕业设计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设计思想。一个毕业设计的软件开发从需求分析开始,经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测试等一系列完整的过程,才能开发出一个可运行的系统。但现在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拿到题目首先开始编写代码,而将“软件工程”等课程所学的知识置于脑后,不能按照软件开发的流程和各个阶段所需的工具、文档等要求和规范设计过程,以至于毕业后此方面能力严重欠缺,甚至不会写设计文档。一些学生在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中没有E-R图,不考虑数据冗余、范式,数据的完整性、约束等毫无章法,数据库的设计随心所欲。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软件开发经验,将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充分地体现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需要指导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规范学生的项目开发过程。要分阶段对毕业设计的进度进行控制,实行目标管理,使学生有节奏、有步骤地进行毕业设计。如在毕业设计开始阶段,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设计软件的具体需求,而让学生从客户对软件的要求出发,运用所学的现代软件工程知识完成需求分析,做出需求分析文档,包括项目背景、项目目标、用户特点、项目功能、系统用例图和用例说明。在指导教师与学生交流系统需求后,要求学生递交详细的功能描述,如功能的输入、加工、输出。接着再进行业务建模,要求学生递交操作契约、系统类图等。教师带着学生按照软件开发流程有条不紊地完成毕业设计工作,使学生具备项目开发的基本思路,纠正简单完成代码编程的行为,将他们培养成高水平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3注重总结交流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引导、协调、规范整个项目的开发过程,保证每周交流一次,对学生的设计工作进行启发、答疑,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交流前先递交本周的书面工作总结,做好平时的积累,教师可以针对总结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在交流时给予充分指导。工作总结报告是本周毕业设计的文档和资料汇总,对于刚完成的工作,学生印象深刻,报告写起来有内容,这样既可以防止抄袭或请别人代做论文,又便于指导教师掌握毕业设计的进度,从报告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讨论和提出改进意见,保证整个设计顺利进行。此外,有了每周的报告总结,学生最后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时就可以信手拈来,将这些发给老师的报告进行整理归纳就可以了,不会出现东拼西凑的现象,大大缓解了写论文的压力。实践证明,督促学生每周上交报告以及每周面对面的交流,在帮助学生理顺设计思路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具备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完成走向社会前的演练。
4指导人员结构合理
(1) 提高教师素质
现在的毕业设计对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素质、知识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悉所指导的课题内容外,还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拓宽知识面,具备丰富的研发经验。在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教师清晰的思路、对学生灵活严格的要求,是保证顺利完成毕业设计的要素。反过来,通过指导毕业设计,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有利于教学相长并促进教师科研工作的深入。
毕业设计阶段正值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前夕,指导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影响着毕业生,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学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指导教师应为人师表,在进行业务指导交流的同时关心学生的思想,对学生择业中遇到的挫折、问题进行及时的疏导沟通,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 配置指导梯队
当今社会的本科生教育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了,每个高校都会有部分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较弱的学生,由于教师的科研教学任务繁忙,不能保证对这些能力欠缺的学生给予时时指导,更不可能帮助他们调试代码。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对这类学生实施“指导教师-硕士研究生(研二)-本科毕业生”为模式的指导梯队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实行人盯人战术,研究生具体负责到某个本科毕业生。为鼓励督促研究生的责任感,调动他们的指导积极性,将指导态度、指导时间、指导效果与研究生的教学实践成绩相挂钩。事实上,研究生对于技术底层、编程调试技巧的知识通常比导师了解得更多,由他们解决本科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编码问题更加得心应手。这种指导模式一方面提高了研究生本身的学术水平,培养锻炼了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同龄人的交流更方便,指导效果远远好于教师。
5校企联合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急于上岗,在签订就业协议后被要求(或主动)去就业单位实习,学生不能全身心做毕业设计,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实施,无法保证毕业设计按质按量完成。鉴于目前就业形式的严峻,学校也没有好的办法,只能忽视对论文的实质要求,只注重于论文形式。而联合就业单位,校企合作完成毕业设计是较好的解决方式。指导教师可以灵活调整毕业设计的基本内容,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后,结合其所在单位的特点,重新调整、制定毕业论文的工作重点,如论文侧重于Java方向、.Net方向、网络工程方向或嵌入式方向。如就业单位具有满足毕业设计论文所要求的真实课题,可以允许学生在单位搞技术开发,但指导教师应主动与学生的项目主管建立联系,以了解掌握毕业设计进度,出现问题及时处理。事实上,当毕业设计与学生的实习工作紧密结合后,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毕业设计热情和创造性。
6结束语
尽管新形式下的本科毕业设计面临更多的困难,但毕业设计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不能替代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严格地掌控毕业设计的关键环节和流程,灵活处理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要具有更多的责任心和耐心,才能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指导的教学任务,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计算机学生实习工作总结范文6
中图分类号:G642
摘要:围绕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这一主题,针对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专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探讨高校、培训机构、企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实施办法。分析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与校企合作过程中专业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提出将“企业概念”贯穿于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基本思想。
关键词:校企合作;企业概念;课程体系;企业课程
1 背景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调整专业方向、优化课程体系、建立高校与社会各方面联合培养人才的创新机制将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将成为高校改革关注的热点。笔者围绕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这一主题,以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为主要内容,探讨高校、培训机构、企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实施办法,通过引人“企业课程”,强化校企合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构建高校与社会相关行业(企业)协同、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2 校企合作专业方向课程体系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使得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与行业对专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矛盾被形象地称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一公里”问题。为有效缓解这一矛盾,校企合作联合开展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成为一种趋势。
2.1 校企合作的基本形式
校企合作的形式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企业投资模式。又称学校引进企业模式。由企业投资,在学校建立相关的专业实验室、专业实习场地、研发中心等,甚至于投资建设模拟企业环境的工作场所。
(2)校企互动模式。又称校企合作分工模式。这种模式一般以学校专业课程教学为主,企业实习、实训为辅,理论与实践互动开展人才培养。通常由企业提供实习与实训基地、实验设备与材料等,学校则根据教学计划和内容,将有关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放到企业进行,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3)课程嵌入模式。这种方式通常是高校与具有企业性质的培训机构(中心)联合进行的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培训机构的相关课程以模块化的形式融入到高校专业课程之中。
(4)综合性模式。以一种模式为主,多种模式有机结合。如企业投资与校企互动相结合、校企互动与课程嵌入相结合等。采取综合性模式,可以集多种模式的优点,更加密切校企间的合作关系,让学生在多方面得到锻炼。
除上述几种模式外,还有一些其他校企合作方式,如工学交替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与研发型企业共建创新实验中心,甚至于企业参股,直接参与高校建设等。在校企合作大的框架下,制定与社会需求相符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并形成与校企合作相适应的专业课程体系是校企合作办学与实践创新的关键所在。
2.2 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实践基本问题分析
在面向企业需求的校企合作过程中,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有许多值得研究与探索的问题。国内许多高校在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面作了有益尝试,内容涉及教学模式改革、运行机制建立、实践平台建设等,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效果。但从目前校企合作的实践与研究成果看,高校在面向企业需求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过程中,还需要更好地面对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计算机专业方向课程设置要面向多企业需求;其二是计算机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要适应企业“动态”的变化和需求。要解决好这两方面问题,就需要建立一种机制,这种机制当能够将高校的人才培养同企业的需求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我们把其中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称为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企业概念”。
3 校企合作过程中的“企业概念”
通常,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而本文针对的“企业”则是指相对于高等院校的企事业单位总称,包括地方党政机关、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社会服务机构等。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校始终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面,这是由高校组织形式与管理形式的不变性所决定的,而企业则应当是高校在人才培养大范围内面向的对象,是可变的因素。在现行的高校管理模式下,如何将企业的“可变性”纳入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变性”的范畴,是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关键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弄清楚企业在校企合作各个环节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各个环节过程的实施办法。对此,我们希望通过建立所谓“企业概念”来对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加以阐述。
3.1 与“企业概念”相关的实践环节
所谓“企业概念”是指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专业方向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所涉及的与企业相关的各个方面及其相互间关系的总和。“企业概念”的形成依赖于专业课程计划制定与实施和校企之间的互动形式,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其中实践环节是落实“企业概念”的最主要环节。从认识与实践方面看,“企业概念”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
(1)企业认知:这一环节对从学校(高中)到学校(大学)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企业认知,帮助学生了解企业,产生对企业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企业认知的主要形式有专业教育、参观学习、企业专家讲座等。活动频率可分为定期(如学生入学的专业教育、按年度参观学习等)和不定期(如邀请企业专家不定期讲座等)基本形式,并在培养方案与课程计划的实践性环节予以体现。这类活动可以在学校或企业进行,活动时间以校内课时计划,或在企业1~2天为宜。作业形式可以是学生的总结、体会、感想和生涯规划等。
(2)企业实践:帮助学生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了解企业的招、用人机制,增加学生对企业的情感,使学生专业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这一环节通常安排在企业(或企业培训机构)进行,时间为l~2周。可以通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课程实践、学生实习的形式加以实施,主要形式为企业短期培训,主要目的是为今后学生在企业学习和在企业工作建立基础。
(3)企业学习:这一环节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企业所需人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能在第一时间适应企业工作、顺利就业打基础。学习的内容为“企业课程”,学习时间为1~2个学期。不同的企业,“企业课程”的内容一般不同,学生可以在企业实践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完成“企业课程”的学习。
(4)企业工作: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为企业工作,这是校企合作实现互惠互利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一环节通常安排在学生就业前的学期,可以和企业学习同步进行。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参与企业与高校的合作课题研究、产品联合研发等工作,在此基础上完成毕业设计工作。3.2
与“企业概念’’相关的课程教学与管理
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把企业所需专业人才的知识与技能以“课程”的形式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是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之一。
1)企业课程概念。
“企业课程”源于校企合作过程的“课程置换”,即用学生在企业培训时学习的相关内容以课程的形式替换原培养方案中相关的专业课程。不妨将这类课程称为“企业课程”,它是校企合作“企业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课程设立的基本要求是:既能使高校在校企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面向多个(种)企业和企业对人才的动态需求,又能维护高校专业培养方案执行的“权威性”和课程计划实施的有效性。
在高校面向多个(种)企业的情况下,学生将分布在各自企业进行学习和培训,这样临时性的课程置换往往给教务和学生成绩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教学文档的规范性与完整性得不到保证。为了有效地实施专业课程计划,强化校企合作意义下的分类培养,保证教学管理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对这类课程以抽象的方式进行命名,在统一的层面上进行管理是必要的。“企业课程”的实施与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企业课程特点。企业课程与企业对人的知识与技能需求有关,与企业的发展水平有关。企业课程通常具有针对性强、内容更新快的特点。企业课程的引进通常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商定。
(2)企业课程设置。在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中,企业课程是课程计划的一部分,企业课程的内容及名称可以随着企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而在学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中只有“企业课程”的字样,可以“企业课程1”“企业课程2”等形式出现,通常放在专业任选课程范畴,安排在第7学期。企业课程可与相关的专业选修课程一起,以“多选1”的形式提供给到企业(或培训机构)培训的学生选修。每个学生一般根据选修学分的要求,选择1~2门企业课程,并在同一企业(或培训机构)完成学习任务。
(3)企业课程内容。企业课程的内容是依据企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而定,由内容确定企业课程的“名称”。如:课程性质为“企业课程1”。课程名称为“JAVA+3G+物联网工程”;“企业课程2”,课程名称为“嵌入式ARM驱动开发”等。不同企业(培训机构)的企业课程名称一般不同,具体使用什么样的名称,可根据具体课程内容由校企双方商定。对长期合作相对固定的企业,企业课程的名称可以在“校企合作协议”备忘录里拟定;对于临时有变的企业课程,校企双方可以在课程执行计划实施的前一学期商定课程内容与名称。
2)企业课程教学与管理。
(1)企业课程教学。课程教学在企业(或培训机构)进行。企业将来自不同高校具有同样学习要求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组班,并按照企业的方式施教。任课教师由企业具有资质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可能的情况下,高校可以派出相关专业教师辅助施教,这对提高高校专业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十分有益。
(2)企业课程管理。主要是课程教学文档的规范管理。高校方面可以在培养方案中对企业课程的学分、学时、课程领域方向、课程实施大纲、课程考核办法等“共性”方面的内容作统一规定。具体的课程名称、教学内容、教学计划、考核评价、考试大纲、学生成绩等文档则由企业方任课教师(或专业助教)根据学校教学文档的要求完成并递交校方备案。一般情况下,学校专业学院可以为“企业课程”安排专业教师,处理课程的相关事宜。企业课程结束后,负责企业课程的相关教师将来自不同企业的教学文档资料、学生成绩等进行汇总,统一上报学校的教务部门。
(3)企业课程评价。企业课程的评价通常采取综合考核方式,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践能力考核等,也可综合考虑学生的表现。可以加权平均,采用百分制的办法,也可用等级评定的办法。具体的实施办法可因企业不同而异,但必须在课程考核办法或考试大纲等相关文件中事先予以规定。
企业课程的引入,将专业培养方案的“不变性”和“规范性”同课程计划实施的“可变性”和“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使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能够面对多个(种)企业,而且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企业对专业人才动态化的需求,同时还避免了因课程置换、课程计划临时调整等给教学管理带来的不便,为学生掌握最新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开辟了有效途径。
4 结语
校企合作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作为高校办学模式改革的一项基本要求,在国家教育政策制定、高校教育制度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探讨、研究与实践的内容。本文是在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实践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构建方面的一点设想与工作总结。从2008年起,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便和苏州、无锡、南京、镇江等地的企业与培训机构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2009年暑期首次组织学生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到企业培训机构进行了2周的学习实践活动。学生普遍认为,这样的活动效果极佳,不仅让他们了解了企业,而且让他们明确了今后学习的目的。意想不到是,当时便有11名学生与相关企业签订了就业合同,并在随后的一年中,在企业完成了相关企业课程的培训和毕业设计工作。从毕业设计成果看,内容丰富、专业针对性强并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即对这部分学生而言,本该在校内完成的课程计划如何实施。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2010年新专业培养方案制定中,提出了“企业课程”的概念,使之成为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在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和物联网工程专业进行了推广。“企业课程”不只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方法与手段,至少可以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某个方面的问题。校企合作是一门大学问,涉及许多方面与层面的问题。如何在高校的办学机制中有机地融入企业概念,将成为高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龚声蓉,杨季文,朱巧明,等.多模式校企合作主动适应企业需求[J].计算机教育,2006(10):18-19.
[2]郑俊敏.基于利益平衡观的校企合作模式可持续性发展策略[J].价值工程,2012(30):272-273.
[3]韦新丹.高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15):3743-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