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小实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理小实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理小实验

物理小实验范文1

关键词 浅谈;物理实验;作用

平时做物理实验,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物品和工具,自制各种各样简单的仪器。在亲历亲为中,学生观察操作都比较自由,容易触发其创新潜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小实验虽然显得不太正规,但并不意味着可草率行事,这里仍然包括一个积极思考、认真探索的科学思维过程。因此小实验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巩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

一、小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如果离开实验,离开生活,那么学生总会有“一学就会,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深刻体会,使一些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学、厌学情绪。而小实验,可以让学生体会亲自动手亲自实践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增强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

在“科学之旅”这节课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矿泉水瓶从中部剪开,用上部的漏斗和乒乓球做了两个小实验。先是将漏斗倒置,将乒乓球放在里面用手托住,分别向瓶口吸气和吹气,并将手指移开,发现乒乓球均不下落。学生们对吹气时乒乓球不下落感到不可思议,从而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另外,我又将漏斗(瓶口加盖)正放过来,将乒乓球放于漏斗中,向瓶中倒水,可以看到球浮在水面并随水位上升,然后我将水倒掉,将球置于漏斗中(将瓶盖取下),再往瓶内倒满水,会看到球没有上浮,将瓶盖拧上或用手轻轻堵住瓶口,乒乓球马上上浮,学生们感到迷惑不解,学习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此时学生们已是跃跃欲试了,因为他们会觉得这么简单的仪器,就可以做这么多的小实验,认识到物理应该是来源于生活,学习物理也应该是一件既有意义又非常有趣的事情了。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也会自己亲自做许多的小实验来探究物理的奥秘了。

二、小实验可以巩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

每个小实验都包含着相关的物理知识,小实验的实施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再现和再学习过程。通过一些课上课下的小实验,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加深理解物理知识与物理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在学习光的直线传播后,我让学生课下用罐头盒做小孔成像实验,绝大多数同学课后都有制作,而且收获还不小,学生不仅从实验中知道了小孔成像的原理,而且观察到了成像的性质,更让人惊喜的是,很多同学还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了像的大小与烛焰到孔的距离以及盒的大小(屏到孔的距离)关系的结论,为后面的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变阻器的教学之后,要求学生做“自制滑动变阻器来控制小灯泡的亮度”的小实验,来加深滑动变阻器原理的理解,有的学生还设计出了能将灯泡完全调灭的电路,更好的理解了部分短路的规律;“音调可变的哨子”的制作可以让学生明白音调与振动快慢(空气柱长度和粗细)的关系;自制不倒翁来理解稳度与重心高度以及底面积大小的关系,明白不倒翁不倒之谜;“筷子提米”实验学生在做的时候不太好把握,有的学生将实验进行了改进,用纸杯、细沙、粗糙木棒(一次性筷子)很好的完成了这个实验,更进一步的理解了摩擦力与压力和粗糙程度的关系。

小实验和小制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突破学习中的难点,并消除学生对知识的模糊或错误认识,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三、小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习惯、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以及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对实验操作技能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观察能力是实验操作中最基本的能力。让学生观察指甲剪上有哪些杠杆?观察家里用具和交通工具在哪些地方应用了摩擦?分别用到了哪类简单机械?观察各种家用电器的铭牌来了解它们的额定功率;观察家庭电路和组成;观察灯丝粗细来比较它们电阻的大小等等。通过观察性的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加强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真正做到了物理与生活的很好结合。

一些测量类的小实验,比如测量自己的功率、测量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测量大气压的大小、利用电能表测小灯泡的电功率(也可测实际电压)等小实验,既可以培养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测量仪器以及操作过程的正确把握,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许多学生在测出大气压后还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多个原因,测量电功率时还计算出了实际电压。

小实验“自己会平衡的木棒”和“巧找薄板的重心”不仅复习了重心和重力方向等概念,还使学生学会了用悬挂法和支撑法(其实都是利用二力平衡)求不规则物体的重心,搞清楚“顶碗”、“走钢丝”等杂技技巧的道理。通过这些小实验增强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以及操作技能。

四、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

物理小实验范文2

一、物理课堂教学课和实验课分开上存在的弊端

我们发现在做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较好手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它无法代替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教学中如果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课堂小实验,既能使学生对实验获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学到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改革.同时我们又发现,在学生物理分组实验中,常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学生多,仪器少,往往四个同学一组,实验中常出现“男同学抢着做,女同学怕动手;成绩好的积极做,成绩差的旁边坐”的倾向;二是由于初中学生实验能力差,学生对实验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操作上,教师忙于协助学生排除故障,师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以致无法达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三是组织困难,乡村学校一般都没有专职实验员,分组实验的组织都是任课老师负责,分组实验的效果通常不够理想.采用课堂小实验的形式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看书、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以物学理,能较快地掌握物理知识.由于课堂小实验课不同于学生分组实验课,其教学形式如上课,一般不允许随便走动,互相抄袭,每个桌上都有一套仪器,“逼”得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学习,容易纠正学生实验中出现的不良倾向,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小实验起到了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例如在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时,采用课堂小实验的方式,每张课桌发一个音叉和小锤,可供学生选择的器材还有:细线吊着的乒乓球、装有水的玻璃杯.学生用小锤敲击音叉发声,学生可以直接观察音叉的振动情况,也可以把细线吊着的乒乓球靠近音叉,通过观察乒乓球的跳动来分析音叉的振动,还可以把发声的音叉放到水面上或贴近自己的面颊来体验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这样做大大地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科学探究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课堂小实验的好处

1.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动手、动脑、讨论、讲述、小结,教师肯定和赞扬学生的认知情况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议,使学生及时认识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增强了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了直接学习动机.根据对实验班毕业前物理学习兴趣的调查,喜欢物理的学生的比例在增加,不喜欢物理的学生比例在下降,学生的物理成绩有大幅度的提高.在学生所学的几门主课中,物理是最受学生喜欢的学科之一.

2.高思维密度的课堂教学能促进全体学生智力发展

课堂小实验教学能促使学生在一堂课上有较长的有意注意时间,并能积极、主动、充分地开展思维活动.思维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认识不仅是思维活动的源泉,而且是思维活动的依据.教改实验结果表明,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课堂小实验和问题讨论等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进行学习,使各种感官受到剌激,能够改变大脑的兴奋点,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并促使大脑对各种感官传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概念.因此,课堂小实验教学的课堂思维密度是比较高的.

我们曾以“物理课上最容易引起自觉学习的事”为题向学生作过多次调查,结果表明,正是我们主张采用的问题讨论、课堂小实验、表扬激励等方法最容易引起学生的自觉学习.

3.课堂小实验教学使学生获得较多的知识

课堂小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能给学生较大的知识信息,使学生获得较多的知识.信息论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传输过程一般属于有干扰的情况,课堂小实验教学利用“动手、动脑、动口、动笔”等多种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减少由于干扰失去的信息量,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较多的知识.

三、怎样进行“课堂小实验”教学

1.将要求不是很高的教师演示实验,经过适当改动,可做为学生课堂小实验

例如:课本上用铅皮和铅盒来演示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实验,可改由学生在课前准备好一块橡皮泥和一只玻璃茶杯.实验时,先让学生把橡皮泥捏扁放在水杯里,它就在水中下沉;然后将橡皮泥捏成船型,它就能上浮.

2.将课本上的小实验和一些实验习题,改为课堂小实验

例如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小实验,可以配合“力的测量”进行课堂小实验教学.再如用纸盒能将水烧开的小实验、不透明物体的后面有影子、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会发烫等实验习题,都可以配合新课教学做为学生课堂小实验的内容.学习“功率”时,可将教材安排的“登楼”测功率的小实验改为课堂小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亲自动手测量、计算自己登楼时的功率是多少马力,加深对功率这一概念的理解,对功率的单位也有了一些具体观念,较好地解决了“功率”这一教学上的难点.

物理小实验范文3

关键词:初中物理;家庭小实验;有效实施;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4-078-1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物理实验,无论在实验课题和内容的选择上、实验方案的设计上,还是在实验教学的要求和评价上,都应趋于生活化、简易化、趣味化、大众化以及实验形式的多样化。家庭物理小实验正是在这种新的教改形势下,应运而生。从物理教学过程来看,在抓好课本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教材有关知识,通过布置家庭小实验是培养学生能力和加强物理学习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物理家庭小实验,它作为一种新的实验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动手的机会,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素质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有效实施呢?笔者对此作了深刻的思考。

一、吃透教材,拟好计划

家庭小实验作为物理实验课的内容之一,必须按照教学计划执行实施,教师在开学前一定要吃透教材,对涉及的内容非常熟悉,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对家庭小实验的开展拟定详细的研究计划,结合教材内容及当地情况对家庭小实验进行适当增减,动员和组织培训学生,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明白课题内容及其重要性。

二、布置实验,激发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布置一些家庭小实验,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平面镜”一节之前可以预先布置学生使用镜子,观察镜子中像的性质。又如在教“沸点”一节前可以预先布置学生做这个实验:取一张硬纸,用回形针夹成一个小水槽,水槽中装水,用点燃的蜡烛在水槽下加热,学生会看到当水沸腾的时候,纸盒却不会被烧着。这些现象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为什么”的强烈意识,就会自觉地去阅读教材,寻找答案,在课堂上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三、联系生活,指导观察

教师可以结合农村中学的自身特点,充分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就在生活周围,将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事例与物理教学相融合,一起寻找物理的规律。例如在学习力时列举身边熟悉的力:牛拉犁会产生力;人走路时会产生力。在学习摩擦力时,列举增大和减少摩擦力的方法:在农村的乡间小路上,由于道路泥泞,路面较滑,卖菜的人常在自己的鞋子上缠上些较细的稻草绳子用来防滑,增大摩擦力;汽车在乡村公路上行驶,若遇到下雨路面湿滑,可在公路上撒上一些小石以增大摩擦力;在自行车链条上打上些油可减小摩擦力。在学习《杠杆平衡条件》时,扁担担起东西是杠杆,指甲刀是杠杆,鱼杆是杠杆,圆规是杠杆,火钳是杠杆等等。这些都是源于生活的仔细观察与体验,物理在生活中得到深化,学习在生活中得到提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课外去自主探究。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就在生活中。

四、精心辅导,发挥作用

教师精心辅导是学生顺利开展家庭小实验的前提。如果没有教师的精心辅导,学生只是为做实验而做实验,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没有深入地从表面现象分析科学原理,没有从家庭小实验中获取知识,从而失去了开展家庭小实验的意义。

怎样使学生通过实验获取应该获得的知识,真正发挥家庭实验的作用呢?首先,教师在布置家庭小实验之前,要对下列问题做出指导:①实验目的;②实验用品的选择;③实验的原理;④实验操作中的要点;⑤安全注意事项;⑥观察的重点;⑦实验现象的记录;⑧实验总结、实验报告的填写及实验小论文的写法等。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小实验,实验的成功率才大,效果才好,学生才能从家庭小实验中获取知识,才能发挥家庭小实验应有的功效。

五、注重检查,加强监督

家庭小实验是由学生自行设计、自己寻找实验用品、自己动手的一种实验教学活动,自由空间大,缺乏监督,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觉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有一部分自觉性不强的学生,他们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难以完成实验,因而难以保证每位学生都完成家庭小实验。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家庭小实验时,限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才能便于检查。检查的方式可以是课堂随机提问与家庭小实验有关的问题,也可以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等。一则可以检查学生是否完成实验任务;二是可以检查学生完成实验任务的质量。对按时完成实验任务,而且完成实验任务的质量较好的,要加以表扬,对没有按时完成实验任务或完成实验任务但质量不高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教育、指正。

六、做好总结,加强反馈

每次家庭小实验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及时交流,认真做好记录,适时鼓励做得好的同学,特别是有进步的同学,让学生相互交流实验过程和方法,拓展他们的思路,培养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学习氛围。总结反馈的形式很多,经常用到的是以下几种形式:

1.汇报小结。可以编写家庭实验报告,让学生把实验完成后的情况填入报告中,再交给老师检查批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总结,表扬好的,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正意见,并提出今后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提出实验设想,让学生带着求异思想继续深入探索。对学生在实验报告中提出的问题要及时做出解答,或组织学生再实验,以找到答案。

物理小实验范文4

关键词:物理 小实验 功能 策略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科学,它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推门、抬东西、跑步、划船、乘电梯、照镜子……这些看起来平常随意的日常生活,其实都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运用身边容易获得一些学习、生活用品,自行设计一些小实验,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会产生现代多媒体技术所达不到的效果。因此,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形势下,不应忽视小实验探究,要充分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功能。

一、小实验的特点

小实验主要是指利用简易材料来模拟或进行实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演示实验虽然精彩,但可设想一下,物理教师如果总是照着书上用正规的教具进行演示,日子一长,在学生的内心难免就有“物理学与我的距离有点远”的潜在意识。其实,小实验教具具有正规教具所不具备的特点:结构简单,仪器较少,取材简便,可模仿性强,成本低,操作容易。如:“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教材上两个演示实验各有弊端:其一,吉它不好找;其二,手触录音机振动,课堂45分钟不能满足每位学生的手感。于是我便设计了一个极其简单的实验:纸盆振动。在扬声器纸盆上放泡沫小颗粒,观察放音与停止放音时的振动,现象极其明显,学生兴趣很高。

小实验切中了中学生对新事物好奇、爱尝试的心理特点。通过对小实验的设计、制定、观察、讨论、小结过程,充分开展各种思维活动,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思维密度,因此小实验是种低容量、高密度思维的教学组织形式。

二、小实验教学的功能

(一)有利于拓宽实验的空间

课堂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边学边实验。在提倡“学生主体”参与的新型教学模式下,边学边实验以“活动――交往――主体发展”的新型教学构思逐渐被教师所认识。在实验中也愈来愈占有重要位置。而教材上实验则以演示实验为主,因此,辅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些小实验,让学生在这些实验中边学、边看、边思考、边讨论,通过动手、动眼、动脑、动口,从中接受知识,既拓宽了新课堂实验,也促进了实验教学的效益。如“演示大气压强实验”,加做了“试管上爬”实验,学生很感兴趣,且课后很多学生进行了仿做。甚至有些学生将此实验搬进了家中,内管用易拉罐,外管用玻璃瓶,表演给邻居、小朋友、家人看。变小实验为“理”的一种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多种能力,而且使实验空间由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

(二)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

思维的主体是自我,即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培养自己善于独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持质,是无法从教师传给学生的,因此,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有的学生之所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主要是不敢怀疑权威,不敢违背教师,更不敢怀疑书本。只是被动地跟随教师,教一步,走一步。创设物理小实验,要求手脑并用,充分让学生亲手摸一摸、摆一摆、看一看,充分开发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去发现其中的问题,去感触其中的知识。这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过程来分析,无疑都是个思维培养的过程。再者,从教学上来说,也打破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做,学生看”的消极氛围,以“活动寻求真理”可以让学生在娱乐的氛围中长知识。

在《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节中有一小实验,用刻度尺测学生的反应时间,每测一次,要计算一次,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用刻度尺直接测人的反应时间,这时很多学生就想到把刻度尺上的长度值换算成时间值,就可直接读出人的反应时间,测量长度的尺子就变成了“人体反应时间测量尺”,学生觉得发明创造离我们是如此之近,并不是遥不可及。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位教师称物理小实验为“理”,从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新型模式来分析,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小实验教学把学生的兴趣(情感领域)、知识(认识领域)、能力(动作领域)等各种心理因素融为一体。放手给学生去看、去想、去做、去说、大胆猜疑、踊跃创新的机遇,使学生在参与时感兴趣,课后又可在家中仿做,可过过实验瘾。于是学生便从一个实验的观众升格为表演者。无疑这种集知识性、娱乐性为一体的活动是很受学生欢迎的。

三、小实验教学的策略

(一)恰当地选择小实验的内容

教改的宗旨是摈弃学生分数的衡量标准,注重能力培养,主要是创造力的发展,具体体现在:感知敏锐、思维灵活、立场独立性强、宽容对待各种设想,敢于冒险、敢于想象。小实验以此为目标,以简单形式达到教学目的,具体内容调整如下:

1.将操作技术要求不高的实验改为小实验。主要以边学边实验形式,让学生接受知识。

2.将课本上的小实验和一些习题实验改为边学边实验。

3.增设相关的创新小实验,如“空杯吸水”、“纸锅烧水”、“神奇摩擦力”、“简易温度计”等。

(二)认真上好小实验课

物理小实验范文5

2、瓶子赛跑操作: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讲解: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3、带电的报纸步骤: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说明: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4、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操作: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用筷子搅拌均匀。

物理小实验范文6

【关键词】 物理学 物理小实验 教学 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2-058-01

物理实验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运用一定的科学仪器与设备,对物理过程进行观察与研究,以探求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科学活动,是物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无论是依据学科本身的特点,还是学科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实验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对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培养创造性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主要形式有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及课外实验等。所谓课外小实验指学生根据课后练习或者教师的布置的任务,通过一些简单的仪器或自制的器材,独立或合作完成的实验。小实验具有取材简单,易于操作的特点。物理小实验散见于物理课教科书的每个章节,目的在于通过学生自己操作这些简单的小实验,可以使他们获取对物理知识的感性认识,也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探索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一、初中物理小实验的特点

教课书中的小实验编排思路大多来源于生活实践,但侧重点都各不相同,有的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有的是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还有的是考察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认知能力及其应用,各有特点和优势。作为课堂教学巩固与延伸,小实验是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物理小实验趣味性强、现象明显、易于操作,既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也备受物理教师的青睐。其特点有:

(一)实验材料贴近学生生活,取之生活

初中物理小实验一般安排在物理课本或者是课后习题当中,物理小实验需要的实验器材一般都来源于平时的生活,比较容易取材。这不同于实验室里的器材,由于实验室里的器材价格贵,易损失,学生有畏惧心理,大多取旁观态度;而小实验则不同,这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做实验的兴趣。如小实验“筷子的神力”,做这做一个用一根筷子把一米杯提起来的实验,只要准备一个塑料或玻璃杯,一杯米,一根筷子即可,这些材料学生们非常容易找到,即见即所得。

(二)小实验紧扣教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材中安排小实验目的性很强,是为了强化所学知识。这些小实验有助于消化课堂所学的知识,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有利于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对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清晰的认识。

(三)物理小实验操作简单,形式灵活

初中物理小实验主要分为三种方式:应用思考型、研究测量型、制作型三个类型。其中应用思考型小实验比如有:筷子提米、纸杯烧水、寻找物体重心等;研究测量型小实验如:真空中能不能传声的实验等;制作型小实验比如有:制作潜水艇、连通器等等。这些器材在生活中容易找到,也容易设计操作。学生随时随地均可进行实验,这样学生在制作上保证了可行性。

二、物理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课外小实验有利于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一般课外小实验都依据教材内容而编写的,通过课外实验,再现课堂情境,回顾知识,亲身体验物理过程。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推动学生加深对知识理解、掌握和消化运用。

2.物理小实验的形式灵活多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门学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后续学习会植入持久的源动力。小实验的器材唾手可得,操作简易,实验原料的取用不受限制,又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实验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设想,设计实验过程,享受实验成果,这就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的责任感与成就感。

3.课外小实验可以在宽松的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物理的课堂演示实验,往往是教师个人“演”和学生集体“看”,有些学校甚至以讲代“演”,这样一来,学生是一个“观众”。而分组实验时,要不仪器少,学生不能动手;要不仪器贵,学生不敢动手,大部分学生也是“观众”。久而久之,对于物理实验这些学生只能看目的地热闹了,实验课也就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成了表演,学生也因疏于动手而懒于思考了。课外实验的开展,把学生带人一个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之中,实验时不受地点和时间的严格限制,学生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活动,少了许多限制。

4.课外小实验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活学活用

新课程的理念提出回归本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课外小实验中有许多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小实验,既可以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也可以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三、结束语

初中物理小实验把物理与平时的生活联系在了一起,学生可以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方案、制作实验器材,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感觉学习物理不是那么的枯燥,丰富了课堂教育。物理小实验不仅让学生对实验对象有了认识、找到了实验方法,还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培养兴趣、开拓思维。这些物理小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正确地引导学生找到学习物理的方式和思维,为学生学习物理开拓了空间,可以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也可以从这些物理小实验中获取新的知识,让学生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是物理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 参 考 文 献 ]

[1] 初高杰、王林.初中物理小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初探.[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0.05.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