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工助学征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勤工助学征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勤工助学征文

勤工助学征文范文1

关键词:资助;育人;高校;助学指导工作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据估计,我国一般高等院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占10%~20%,特别困难的学生约为5%~10%,而农林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达20%~25%,特别困难的学生达10%~15%。

国家一直非常关心和重视高等学校贫困生的问题,为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如2000年开始实施的国家信用助学贷款政策,2002年开始实行的国家奖学金,2005年开始设立了国家、省政府助学金。各高校也在努力完善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形成了“奖、贷、助、补、免”的资助体系,即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以及学杂费减免等。

一、“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必要性

虽然国家和高校通过一系列助学措施,在经济上资助贫困生,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也基本上使他们不再为生活费和学费而发愁,能够安心学习。然而,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一)无偿资助中出现的依赖现象

由于大学生中受资助的对象主要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部分困难学生产生依赖思想,把“贫困”作为资本,不愿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而是消极等待,认为学校不能“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学校应该帮助他们,在得到资助后,不但没有感激之情,反而认为是理应得到的。有些学生把学校资助看作 “不拿白不拿”,想方设法挤进贫困生行列,甚至有个别学生拉关系,骗取补助或者用助学金吃吃喝喝,铺张浪费。

(二)国家助学贷款中暴露的信用缺失问题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推动的一种信用助学贷款,对象是全日制高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目的是用于帮助他们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国家助学贷款的主要优惠:一是无需经济担保,凭个人信用贷款;二是利息补贴,以前是贷款期间国家贴息一半,现在是在校期间全免息。然而从2000年信用贷款实施以来,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多次研究,不断完善政策,央行、教育部、财政部等多次联合发文,要求切实落实并进一步推进助学贷款工作,效果并非令人满意。前几年基本上每个高校都无法使需要贷款的学生都申请到助学贷款。近两年国家政策上加大力度、学校多方努力,部分学校贷款顺利,但仍然有许多高校无法顺利开展助学贷款工作。目前,助学贷款实施中的主要问题是银行担心将来的风险:一是贷款的学生愿不愿偿还;二是贷款的学生有没有能力偿还。前者关系到大学生的信用问题,后者关系到大学生毕业后的收入问题。就信用问题来看,不少银行的担心是有道理的。现在由于有的高校贷款学生还款逾期率远远高于20%,个人信用不足,导致进一步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再次受阻。实践也证明学生个人信用缺失是进一步推进助学贷款工作的最大的“绊脚石”。

(三)家庭成长环境造成的心理问题

由于造成贫困生家境困难的原因各异,影响他们性格形成和心理发展的因素也各不相同,所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态是复杂多样的。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发现贫困生这一群体中,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相对较高,这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和调节心理压力而产生了思想认识与心理上的误区。

(1)心理上的自尊和自卑的矛盾。贫困生自尊心普遍比较强,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尊重,然而他们也非常敏感,他们担心同学因自己的贫困而看不起自己,一些学生因此敏感多疑、自我封闭,甚至产生自我否定的自卑心理。

(2)人际交往消极退缩。贫困生大多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他们在贫困的环境中成长,尚无显著的心理落差。进入大学后,面对巨大的环境反差,与周围同学产生了心理距离。久而久之,他们渐渐脱离了集体,疏远了同学,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的小圈子里。

(3)情绪孤独、抑郁。一些贫困生不能正视自己的贫困,总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觉得世界很不公平,并因此情绪低落,意志消沉,遇事感到困难重重,无能为力,进而否定自我价值,对学习、生活乃至娱乐缺乏兴趣,体验不到其中的快乐,喜欢独处,沉默寡言,逃避现实,消极懈怠,形成了孤独和抑郁的消极心理状态。

(4)学业焦虑。虽然贫困生比较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但由于他们大多数来自经济落后地区,学习基础差,加之为解决生活问题而参加勤工助学占用一定的时间等原因,致使贫困生在学业上的焦虑也十分突出。尤其是许多贫困生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中小学阶段缺少实践、知识面狭窄等,他们常常理论科目学习成绩尚好,但实践性科目(如计算机、外语听力和口语等)普遍不如其他学生,这些都加重了他们的焦虑。

事实上,我们过去的学生资助工作也只是单纯地停留在“助贫”的层面上。当然, 国家的大学生资助政策,是解决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难以接受高等教育问题的重要举措,对于平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培养大批社会急需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使他们不至于因经济困难而学业受阻甚至被拒之于大学门外,是大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方面;但这并非其全部内涵,除经济功能之外,大学生资助工作还具有教育功能。应该认识到,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以育人为中心,大学生资助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的育人环节,一个良好的育人契机。我们应该转变观念,变单纯地“助贫”为“助贫”和“育人”并举,把对做好贫困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作为资助工作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职责之一。

二、“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一)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与信用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信用缺失问题一直是影响国家助学贷款顺利开展的主要障碍。为了使贷款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良性循环,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信用教育。尽管中国在两千多年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已提出和阐述了诚信的概念,“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篇》)。但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商品交换的货币流通“非信任”式运作模式,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银货两讫,社会的信用制度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的诚信教育也只停留在理念阶段。整体而言,目前我国信用缺失现象比较严重。

国家助学贷款等国家资助模式的建立,在大学生这个层面上建立起了诚信教育的载体,应充分发挥载体的教育功能,把信用教育贯穿到助学贷款的整个过程中。为使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能健康、广泛地开展,许多高校近年来一直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如举行贷款签字仪式时,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强调诚信是立足社会的最为重要的基础;利用校内媒体进行宣传、引导,开展“诚信”讨论,组织广大学生特别是特困生收看《信用行天下》的诚信教育宣传片;开展诚信主题征文、诚信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推出了诚信主题专刊,介绍了我国现在的诚信监督体系,让大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诚信对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性,使他们感受到“人无信不立”的思想教育,让诚信观念深入人心。

转贴于

(二)无偿资助与感恩教育、回报社会活动相结合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加以继承和发扬。作为大学校园里的弱势群体,高校贫困生非常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其经济资助,以解其学业的后顾之忧。但在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这对于完善他们的自身素质和增强他们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乐于帮助他人的人,除了出于对弱者本能的同情之外,还会有一种非常朴素的奉献精神。同样,被帮助者所应有的感恩意识也绝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追求一种人生成就的精神境界。懂得感恩,就说明他认识到了自己对社会、对他人负有责任。尤其是一名大学生,当其在他人的热情帮助之下摆脱生活困境而能继续学业时,应常怀一颗感恩之心,这是对其综合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所以我们在开展资助工作的同时,还应适时地在贫困生中开展感恩教育,通过组织受助贫困生参加说一句感谢话、写一封感谢信、做一件感谢事等以感恩为主题的各类活动,在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主、百折不挠品格的同时,教育贫困生能感他人所感、知他人之情,学会感谢人,常怀感恩心。

(三)勤工助学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学生求知途径有两种:一种来自书本,另一种来自实践。单纯的学校教育和课堂学习,容易使学生只有理论知识,缺少实践能力,常常形成眼高手低的坏习惯。勤工助学正是大学生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深入实践的有效方式之一。 勤工助学过程就是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勤工助学还有利于大学生锻炼多种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如贫困生在机关、实验室、院部办公室、图书馆等协助老师管理、值班的岗位,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工作能力,也培养了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还有部分由学生自主管理的岗位,如食堂文明监督岗、校园文明监督岗等,由于学生自己组织管理,完成岗位职责,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部分“智力型”岗位有利于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大量事实表明,高质量的勤工助学活动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高质量的勤工助学活动是能体现当代大学生智力水平,反映大学生发展方向的实践活动。目前劳务型勤工助学虽然能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困难,但对专业学习促进不大。而智力开发型勤工助学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培养和成才要求紧密关联,不仅能给学生经济帮助 ,更重要的是能给学生更多的锻炼,因而应该成为大学生勤工助学的主要类型。为此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要做到三结合:一是与科技活动相结合,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相结合,这既有利于教师科研课题的完成,又有利于学生学习专业知识,锻炼科研能力;三是与专业特长相结合,发挥专业优势,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

(四)针对性活动与心理教育、思想教育相结合

由于多种原因,特困生这一群体中,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相对较高,他们普遍比较自卑。经济的贫困固然可怕,精神上的“贫困”更可怕。一个大学生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贫困,被经济贫困吓倒,自卑自弃,不思发愤自救,或者弄虚作假干脆躺倒在救济金上,资助只会适得其反。只有让特困生在心理上战胜困难,才是解决贫困的根本。

贫困生的成才和发展离不开同学之间的关心和帮助。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有的贫困生因为心理落差很难与班级非贫困同学相处,很容易感到孤独,相反他们在贫困生这个集体中,能够很好地与人相处,逐渐摆脱孤独等不良情绪,养成了良好性格。因此,创造一个和谐、互助、互谅、团结向上的集体,对贫困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是十分重要的。南京林业大学的校园文明岗、食堂文明岗、报刊亭文明岗等都已经发展为近200人和谐的大集体,许多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成为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的朋友。其次,面向贫困生开展文化、科技、娱乐、体育等各类活动,学校每年开展“阳光总在风雨后”系列活动,针对特困生的薄弱环节,组织计算机免费培训,举办英语四、六级讲座,举办“自强论坛”、“诚信主题演讲比赛”、“诚信主题征文”活动等。一方面加强贫困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真挚的友谊,让贫困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化解孤独、抑郁等不良情绪;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培养他们的自信。因为全校性的文艺活动,面向所有学生,舞台常常属于那些有条件经过培养的才艺拔尖的学生,而贫困生由于经济原因,很少经过正规训练,对此带给他们的往往是自卑。而面向贫困生开展的活动,他们将成为主角,在他们鼓起勇气走上舞台的时刻,他们也将走出自卑的阴影。几年来,这些针对性活动已充分显示了它们的教育作用。

另外,用一些成功的事迹激发和鼓励贫困学生, 使他们认识到贫困将是一笔财富,它能培养人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炼人的意志,从而能正确对待贫困并战胜贫困。许多科学家、成功的企业家正是在逆境中克服困难、迈出成功的第一步的,教育他们要继承前辈那种敢于藐视困难、克服困难,在逆境中坚定信念、开拓进取的思想品德,激励他们以自强不息的姿态和信心迎接挑战。除此之外,优秀贫困生的典范作用也能唤起贫困生的实际行动,引导他们正确评价自我,积极进取,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俗语说“扶贫一时,扶志一世”、“扶贫先扶志”,高校应加强对贫困生的教育,将“资助”与“育人”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大学的教育主体功能,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引导,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的自立、自强、自信意识,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姜继红.大学生勤工助学的社会学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1):25-27.

勤工助学征文范文2

1.1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等学校扩招给高等学校带来了飞速发展但也带来了挑战。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的支柱之一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遇,经费投入、文献资源、技术设备都有很大的改变,但扩招也提出一系列挑战。学生人数迅速膨胀而图书馆工作人员增长有限,使得比例失衡。为了配合教学的需求及评估指标的规定,图书馆书刊入藏量大幅度增加。虽然编目基本外包,但由于人员有限,采购工作压力巨大。同时,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本馆开始采取开架阅览的方式,学生可以在图书馆的任何地方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加强了图书的流通,这无形中增加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当今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开展信息素质教育,以此提高图书馆的知识形象。因此,不断向学生介绍馆藏、规则、宣传图书馆新资源、组织文献检索讲座等,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一项主要任务。人员有限而工作量繁重,使得图书馆工作人员有些力不从心。

1.2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需要。

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等人文精神要求越来越高。图书馆拥有良好的人文环境,除了不断使馆藏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外,还应组织多种人文活动比如本馆举办的读书节活动、读书沙龙、文化墙、报告会、征文大赛等。与此同时结合图书馆职能开办讲座,有奖问答等活动加强信息和知识服务,帮助学生丰富知识、提高学习创新能力。在提供学生的学习空间上,以及就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内在潜能方面,图书馆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和最佳场所。这些活动的组织要让学生参与进来,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发挥特长,锻炼能力,提升自我,也是培养他们人文精神的一种方式。

1.3缓解贫困生经济压力的需要。

我院是独立学院,学费高于普通院校,这对于部分贫困生的家庭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在贫困生中普遍存在体谅父母的经济压力,希望可以用自己的劳动减轻家庭负担的想法。为了帮助这部分学生,学校根据各院系部门申请,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图书馆每学期选取一些贫困生利用业余时间来馆劳动并给予一定的报酬,以缓解他们生活上的困难。

1.4学生增长知识、锻炼能力的需要。

我院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学校努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强调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及提高自己能力的想法,某些学生希望可以在毕业前先得到锻炼。但是社会上某些单位都要求有毕业证书才可以实习,即使放宽要求也要求大四才可以,或者是需要连续的时间。在校大学生由于课业和尚未毕业等问题,很难找到合适的单位实习。参与本馆读书节的一位大三学生投出去很多简历,希望可以利用假期实习,但很少有单位回复。图书馆每年都会组织多种活动让学生参与,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而且可以锻炼参与活动的学生的能力,帮助他们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1.5学生参与高效图书馆管理的可行性。

大学生有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学习能力,他们知识面广、学习能力强,可以很快通过学习进行图书馆服务工作。学生中人才辈出,学生最了解学生的需求,学生思维活跃遇到问题时可以从新的角度解决问题。学生参与管理可以使读者与图书馆更好地沟通,让学生更了解图书馆,也使图书馆更了解学生的需求。

2.本馆学生参与管理的模式

本馆从建馆之初就积极探索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经过五年的探索现在基本上形成良好的模式。学生参与图书馆的管理分为三种模式:学生组织、勤工助学和义工。

2.1学生组织。

本院学生会生活部下设专门参与图书馆管理的图书管理会。由学生会分管副主席和生活部部长牵头,设立一个负责副部长主和若干干事,下设几个小组长及组员。每个小组的负责范围也有细致的划分,有策划部门、执行部门等。图管会是参与图书馆管理的主要学生组织。其他学生组织例如:各院系的青年志愿者协会策划有关图书捐赠,废纸回收等与图书馆相关活动时,我们也很好地与学生沟通合作,保障活动的顺利举办。一般学生组织参与管理多是图书馆的宣传工作(如读书节系列活动、新生入馆的宣传介绍、移动图书馆等的推广工作)、调研工作(如问卷调查)和管理工作(如针对学期末来图书馆自习的学生较多进行秩序的维护、考研座位发放的监督工作)。学生组织有较稳定的人员,有利于拓展与读者产生共鸣的沟通渠道,其思维活跃,有很多有趣的点子更贴近学生,且管理时其他学生容易接受,不会产生逆反心理。

2.2勤工助学。

本馆每学期开始都会通过在报名学生中选取一定名额的勤工助学学生参与管理,他们较多的是在流通部门服务。学生人数庞大而工作人员有限是流通部面临的一大难题,勤工助学学生参与进来可以很好地解决人员紧张的问题。勤工助学的时间可以固定,一般安排后不轻易变动,可以作为工作人员的补充。

2.3义工。

学校除了组织勤工助学活动外,还会组织义工活动。除了学校的组织外,还有各系自己组织的义工活动和社团组织的义工活动。义工参与管理一般都是临时性的,他们时间不确定,因此多安排大扫除及图书修补工作。我们也选取部分有意愿、有时间的外国语学院学生参与外文书籍编目加工的相关工作。解决了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部门赠书书名,主要内容翻译的难题。图书馆利用图管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组织在新生入学期间招募组织志愿者进行图书馆的介绍引导工作。

3.如何做好组织和管理参与图书馆管理的学生的工作

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是今后高校图书馆管理的一个趋势。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潜力,通过三年多与参与管理的学生的接触,我提以下建议:

3.1制定规章,明确责任。

对学生组织要将活动策划、组织等工作具体到人,由专人联系负责。对勤工助学的学生要建立健全工作安排、时间登记、业务考核、劳动纪律等具体细则及激励竞争机制。同时由专人负责,由办公室总体负责各个部门主任协助,而具体承担工作的则是三个班组的负责老师。负责老师应该对学生工作进行指导,监督他们的工作,做好档案保存工作及工作期间的鉴定工作,为以后人员选取提供依据。对义工,每次活动产生一个联系人,对此次活动负责。

3.2公开招聘,加强考核。

图管会选拔的权力在学生会,但我们要在事后了解选拔的情况,与新进学生沟通交流,加强与学生组织的管理部门学工处及团委的联系。勤工助学的学生要公开招聘、考核,在保证工作时间的同时,根据学生的专长安排工作岗位,根据上学期工作鉴定优先录取优秀工作人员,对考核不合格的学生予以劝退,优胜劣汰,促进工作的良性循环。义工实行工作时间及质量考核,优秀者向学工处推荐申报优秀义工,对保质保量完成工作的学生发放义工证明。

3.3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要加强于学生组织联系,要求他们首先了解图书馆的各项资源等。在他们进行活动策划和组织时,在大方向上进行指导,在细节上放手让他们做,从而让他们真正得到锻炼。勤工助学的学生从事的是图书馆的基本服务工作,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是职业道德、工作纪律等培训;二是图书馆知识、技能培训,如如何排架,简单的中图法介绍,如何检索图书等。通过岗前培训可以使学生较快熟悉业务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工作能力、责任感。义工则根据他们工作的需要进行部分内容的培训。

3.4加强沟通,做好表率。

勤工助学征文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贫困生资助工作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

0024-02

一、当前贫困生资助工作现状及其形成的原因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贫困生大多来自贫困地区,他们自卑、焦虑,乐群性差,严重者还出现心理病变。而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还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第一,贫困生的身份认定不够真实客观,由此造成一些确实贫困的学生得不到帮助,而一些“富裕生”却顶着“贫困生”的头衔,享受着不应属于他的“待遇”。

第二,高校奖学金受奖覆盖面较窄。高校奖学金主要奖励和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贫困生因为身心的双重压力,很难达到学习优秀的程度,故获奖人数较少。

第三,无论学生学习成绩如何,只要家庭经济困难都能获得国家无偿经济资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贫困生产生不劳而获的思想和“等、靠、要”的心态,缺乏自强自立意识,学习不努力,虚度光阴,对创建优良学风产生负面影响。

造成以上现状的原因很多,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贫困生界定标准难统一。目前高职院校对贫困生的确认基本上是根据学生家庭收入和学生在校生活状况进行的。然而,仅凭学生家庭所在地或家长单位所开的证明作为认定的依据是不科学的。贫困生界定工作还存在相当的困难。

二是资助力度分布不合理。调查发现,政府在具体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贫困生情况而制定不同救助政策工作方面做得不够,反而导致不公平。

三是资助工作与育人工作不同步。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采取一系列助学措施,在经济上资助贫困生,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让他们安心学习。但是,由于育人工作没有跟进,从而出现获资助学生行为与国家资助政策目的不和谐现象。如:部分贫困生得到无偿资助后,不但没有感激之情,反而认为是理应得到的,甚至有个别贫困生拿无偿资助金去购置高档服饰等生活奢侈品或请客吃饭挥霍浪费。

二、客观认定贫困学生,构建帮困育人体系

(一)客观如实评定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

在实际的工作中出现了少数学生具有“困难证明”但经济上并不困难的现象。若仅凭“困难证明”认定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就会助长不困难却享受到资助学生的侥幸心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所以在评定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时,首先,由学生提出经济困难认定申请。其次,班级学生参与测评、开展在校消费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实际生活水平,由寝室长填写《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基本信息表》。再次,班级评定小组根据《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基本信息表》,结合《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或学生及其家庭突发事件证明材料,进行民主评议,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测算排序,划分“贫困”档次。最后,由教学系(部)认定工作组根据班级评定小组的意见,进一步核实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状况,按照《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办法》,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贫困程度评定为“特别困难”、“突发事件特殊困难”、“困难”等三个等级,并且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在实施的过程中依据家庭经济变化和个人消费状况及时更新和动态管理,做到全面规范,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不同形式和梯度的资助提供依据。

(二)建立经济保障、精神援助、心理救助和发展支持帮困育人体系

1.开通新生入学绿色通道,让每一名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圆大学梦。可将《大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助学贷款流程、助学贷款答疑等材料随新生录取通知书寄出,采取多种途径帮助新生及时了解资助政策及信息。同时,在接待新生现场设立入学绿色通道咨询点和入学绿色通道办理处,简化操作规程,方便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办理入学手续,之后根据学生家庭经济贫困程度给予相应的资助。

2.实施学生资助“阳光工程”,对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给予经济保障。建立贫困生考核制度。对贫困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的表现进行量化管理,通过自评、班级评议、考核对贫困生情况进行综合评定;严格按照上级评定学生奖助学金的规定及学校奖助学金管理规定进行评选,涉及学生奖助的每项评审程序、办法、标准、条件、评选名额及时向师生通告,评审结果需经过学校、教学系(部)、班级三级公示程序,确保学生奖、助、贷、减、免、补等经济资助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其一,让困难学生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继续学业。通过广播、宣传栏、横幅、班会、网站广泛宣传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助政策和申办程序及必备的材料;协助经办银行、生源地资助管理中心办理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或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帮助贫困生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同时建立获贷学生信息库,做好贷款后管理工作。

其二,通过各类“奖学金”,帮助学生解决经济紧张问题。一是根据上级的相关文件精神及学校学生创优评选办法,认真组织评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政府奖学金、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二是鼓励和引导与学校有业务往来的企业在学校设立冠名奖学金,学校根据企业奖学金的评选规定,组织评选企业冠名奖学金。

其三,利用国家助学金、学校资助、社会资助、师生资助等形式资助贫困生,为学生解决生活问题。一是按国家助学金的评选条件及分配名额,结合学校情况组织评选,并及时向受助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二是对于家庭突发变故、患重病、残疾学生学校给予减免学费或困难补助。三是建立慈善爱心超市,搭建捐助与贫困生的交互平台。定期开展慈善活动,号召师生将自己部分学习和生活物资捐赠给需要帮助的贫困生,使爱心遍及校园。四是建立“班级互助基金”。各班级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在班级自愿的基础上每学期从班会费中抽取一定的比例建立“班级互助基金会”,每学期用于资助班级中有特殊困难而无力解决困难努力向学的贫困生。

其四,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帮助贫困生从“他助”走向“自助”。挖掘潜力,拓宽勤工助学渠道,设置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同时,组织贫困学生进入企业、社区从事勤工助学活动,并做好勤工助学学生的考评工作,真正让贫困生从“他助”走向“自助”,实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自我教育作用。

3.开展精神援助,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诚信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其一,助学贷款工作与信用教育相结合。一是充分发挥银行征信系统的管理功能,把信用教育贯穿到助学贷款的整个过程中。开展“我与我的信用记录”征信知识宣传活动,聘请金融专家为学生作征信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征信系统诚信监督体系。二是在学生中开展一系列的诚信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观看《贷款助人 信用助人》、《信用行天下》等宣传教育专题片,举行诚信贷款签名仪式,开展诚信主题征文、诚信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并利用校内媒体进行宣传、引导。三是建立学生诚信档案,注意对学生资助款的使用监督和引导,加强贷后管理,提高学生诚信意识。通过以上措施,使学生感受到“人无信不立”的思想教育,深刻认识到诚信对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性,充分理解诚信是立足社会的最为重要的基础。

其二,无偿资助与感恩教育。在开展资助工作的同时,应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如对学生进行感恩礼仪教育,在学生中开展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学校、感恩政府、回报社会等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并通过评选“最感动的话”、“最感人的事”、“最佳公益活动图片”,引导学生对他人说一句感恩的话,为他人做一件感恩的事,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增强学生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感。

其三,推进扶贫励志工程建设。将资助工作与学生的“创先争优”活动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典型事迹,评选“奋进之星”,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通过举办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引导他们正确评价自己,勇敢地面对困难,激励他们以自强不息的姿态和信心战胜贫困,积极进取,把精力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其四,定期对贫困生进行走访。学工干部、辅导员要深入乡村、社区了解贫困生家中的实际情况,不但给贫困生送温暖,而且也维护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政策性和原则性。

4.开展心理救助,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善自我认识,增强自信,宽心学习。应充分发挥校、系、心理协会、班级、宿舍(学生社团)五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的作用,及时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思、所想、所需,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同时,可开展“学生自我成长”系列活动,通过专题讲座、心理沙龙、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相互交流等形式,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让他们从心理上战胜困难。此外,辅导员、班主任也应多与贫困生谈心,关注他们的成长。

5.为贫困生提供各项发展支持。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其一,为经济困难学生购置专业书籍、学习用具,资助他们参加课外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并针对他们的薄弱环节,举办专题讲座,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知识资助”。并面向贫困生开展文化、科技、娱乐、体育等各类活动,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培养他们的自信。

其二,充分发挥勤工助学能力培养的作用。勤工助学不仅能让学生认知社会,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若贫困生在机关、实验室、院(系)部办公室、图书馆等协助教师管理、处理文书、值班等,不仅锻炼他们的工作能力,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若贫困生在食堂文明监督岗、校园文明监督岗等学生自主管理的岗位,完全实现自己组织管理,完成岗位职责,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若贫困生在“智力型”岗位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其三,开辟困难毕业生就业“绿色通道”,提高贫困生的就业率。对每名持有家庭贫困证明的学生,建立贫困学生就业信息库,对其家庭情况、专业、特长、身体基本情况、就业意向和就业地区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方便提取,建立贫困学生就业信息库;在困难毕业生中,针对每名贫困生自身特点以及不足,有针对性地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交流,开展创业就业培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找准自我定位,主动参与就业竞争;在学生满足企业应聘条件的基础上,优先向企业推荐困难学生,开辟困难毕业生就业“绿色通道”。

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根本出发点还是促进公平教育,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把资助工作和育人工作有效结合,建立经济保障、精神援助、心理救助和发展支持帮困育人体系,摆脱资助就是“经济扶助”的狭隘观念,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功能,拓宽教育途径和方法,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诚实守信的优良品格,最大限度发挥资助工作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作用,真正达到资助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绍辉,张景波.资助和育人相结合——我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探索和实践[EB/OL].,2010-09-13

[2]姜继红.大学生勤工助学的社会学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1)

勤工助学征文范文4

一、德育中“三生教育”的价值凸显与缺失

(一)德育中“三生教育”的价值凸显

高校德育的目的是塑造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在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中,生命、生存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高校德育源于大学生生命、生存和生活发展的需要,德育的基础根植于大学生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沃土,德育的知识靠大学生对生命、生存和生活的体验和认知来生成,因此,高校德育理应关怀大学生的生命,关注大学生的生存,关心大学生的生活。但现存很多高校的德育与大学生的生命、生存、生活相脱节,只侧重于培养有知识的大学生,以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评优衡量的主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一种知识德育、考试德育,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大学生一味地认真钻研书本知识,而忽视了生命体验、自由发展、生存技能等。自2008年秋季学期起,云南省在全国率先在各类学校学生中试点实施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为核心的“三生教育”,它是以生命教育为核心、以生存教育为关键、以生活教育为目标的教育体系。人的一生就是生命、生存和生活过程的有机统一。高校“三生教育”让教育回归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也就是以学生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要求教育过程与学生的成长过程结合,强调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符合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使教育在指导思想上实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显然,“三生教育”所蕴含的基本思想与实施德育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一致的。作为关注大学生的生命、生存和生活整体发展的高校“三生教育”理应成为德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德育中“三生教育”的缺失

从现实来看,高校德育中的“三生教育”缺失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一是大学生对生命的意义、生命责任感认识不足。例如,清华大学刘海洋的“伤熊事件”;复旦大学张亮的“虐猫事件”;云南大学马加爵的“杀害同学事件”等。大学生的自杀事件也频频出现“,2008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就发生63宗大学生自杀事件,其中北京、上海各23宗。2009年,大学生自杀趋势有增无减,仅上半年,北京就有14名大学生自杀身亡。2010年初,西安市高校中被媒体报道的就有3起。”[1]从红河学院“三生教育”状况的调查显示,20%的学生有过轻生的念头。这表明一部分大学生承受压力的能力弱,对生命的价值、生命责任感认识不足,生命教育有待加强。二是大学生缺乏生存知识,不具备必要的生存技能。从“三生教育”的课堂教学和相关调查中了解到一部分学生缺乏生存知识,不具备必要的生存技能。在教学中了解到的内容如缺乏地震的自救和互救常识;不知道灭火器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对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从红河学院“三生教育”状况的调查来看,51%的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42%的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18%的学生经常会感到压力,但不知该如何缓解;42%的学生打算为了将来的就业,现在开始在各个方面主动学习和训练;13%的学生面对生活的艰辛,生命的无常和生存的不确定,选择了“相信宿命”;烦闷的时候,6%的学生选择“喝酒解闷”、19%的学生选择“上网”,这说明一部分学生不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和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不懂得如何缓解压力;尚未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等,生存教育的实效性需要提高。三是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欠缺。成都某大学大学生不会打扫卫生,同宿舍六人凑钱请保姆,每人每月出60元钱请保姆,每周到寝室打扫一次卫生和洗衣服。记者在成都川嫂子家政公司了解到,该公司也经常接到在校大学生需要家政服务的电话,开学时候居多,而且每年此类业务都有明显增加。[2]就红河学院来看,还未了解到有学生请保姆的情况,但存在个别学生出钱让别人洗衣服的情况。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从走访的学生寝室看,寝室卫生情况很差,个人卫生不注意的问题确实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部分大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欠缺不仅仅表现在不会洗衣服等基本的个人卫生技能,还表现在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差。2005年9月9日晚上广州某大学一名入学仅一周的新生,因“饭菜不合胃口、不能忍受这种生活”,从学校的7楼纵身跳下,当场殒命。9月9日上午,其父母特意从老家来到学校,准备在附近租套房子陪读。和儿子一起吃晚饭时,她告诉儿子,因租金太贵,她不在附近租房子了,但会每天从番禺的家里做好饭菜送过来。当时儿子十分失望,吃完饭后,儿子说要回宿舍。到了晚上7点多钟,就出事了。他的一名同学回忆说,跳楼前他曾经抱怨“饭菜不合胃口,衣服也不会洗,不太适应这种生活”。是什么原因最终促使他纵身一跳,恐怕永远是个谜,但这位大学新生的自理能力低下是不容质疑的。[3]由此可看出,生活自理能力欠缺的大学生虽是少数,但不能忽视。

二、基于“三生教育”的德育实践模式构建策略

德育实践的上述现实状况,客观上需要进行一次深刻的思想变革,高校德育的工作者应该重新认识德育与大学生的关系问题,重新认识德育的本质与规律。“三生教育”作为一种完善大学生的生命,促进大学生的生存、生活质量提高的实践活动,其价值就在于它可以引领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大学生为本,不断探索德育的本质与规律,并在实践中自觉遵循。因此,探索基于“三生教育”的德育实践模式,努力促进德育理论和“三生教育”实践有机结合,才能切实改善高校德育效果。基于“三生教育”的德育实践模式作为当代中国高校德育模式的一种新探索,是教育者根据一定阶级和社会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规律,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从大学生个体出发,通过对个体生命的感悟、对生存的训练和对生活的体验,发展和巩固其良好品德的活动过程。基于“三生教育”的德育实践模式的构建,主要应抓好课堂教育、职业性实践活动、以“三生教育”为主题的“实战仿真”演练活动等三方面工作。

(一)以课堂教育为阵地

首先,以“三生教育”课堂教育为主阵地,创建“三生教育”教学团队。创建“三生教育”教学团队并不需要另起炉灶,关键是利用好三个教育团队。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团队,开展生命价值观教育、生命信仰教育、生命责任感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利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开展生命感恩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团队教育,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的生活环境。利用招生就业教育团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就业和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明确和实现人生目标。当前“,三生教育”课堂教学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课堂讨论、辩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使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过程。其次,要深入发掘蕴含在专业课程中的“三生教育”资源,讲究渗透技巧,提高对大学生的引导能力,发挥各门学科的“三生教育”效应。在专业课教学内容、课堂的组织过程、对学生的考核等方面都蕴涵着丰富的“三生教育”资源,有效的利用不仅可以提升专业教学的质量,还有助于完成“三生教育”的任务。如在布置和检查作业时,鼓励同学们相互讨论,但坚决反对抄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意识;通过专业知识的介绍,引导大学生结合专业尽早制定职业规划,并监督其执行;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p#分页标题#e#

(二)丰富职业性实践活动

高校是绝大部分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与中学相比,职业性是高等教育的特点之一。只有通过相应的职业性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感悟“三生教育”的真谛。职业性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是专业实习。专业实习这个环节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涯的必要环节,让学生早点实习,直观地了解专业的实际用途,再结合课堂的讲解,学生学习的效果会明显增强,也有助于学生尽早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从学生的实习报告和实习交流中可看出,学生实习后,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很多学生有自己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的感慨。由此可见,提前实习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高校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尽早参加专业实习。二是创业实践。创业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思维、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和市场观念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如利用学校网站、广播站、各类报纸、橱窗、宣讲报告等宣传方式营造创业氛围;组织学生考察企业创业的历程、构建创业实践基地等。在创业实践中,应采用“模拟商业环境,引用大量案例,采用角色扮演、分组讨论、汇报演示等方法”,[4]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业知识和能力选择不同的创业实践模式[5],如知识型创业、创意型创业、兴趣型创业、服务型创业、季节型创业等,提高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和创业才能。三是勤工俭学。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勤工俭学既助学又育人的双重功能,不断开发拓展勤工助学岗位,给学生提供越来越多的勤工俭学实践机会。首先,立足校内,开辟勤工助学劳务资源,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如打扫卫生、整理图书、假期值班等,实行工时计酬;也要考虑长期兼职,如校园治安、宿舍管理、报刊阅览室管理、教学楼值班、教学科研辅助工作等。[6]其次,积极拓宽校外渠道,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共建固定或临时勤工助学岗位,努力实现勤工助学岗位基地化建设。如参与科技研究、开发、出任家庭教师、修理服务等。

勤工助学征文范文5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分层分级;学生;课外活动体系

一、目前高校学生活动开展的现状

在校领导的关心、校团委和各级团总支老师的直接指导下,高校各项活动全面展开,涉及体力的,智力的;有娱乐性的、公益性的等方面,活动开展井然有序,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着实达到让学生认识自我,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目的。但是在成绩的背后,我们更应该看到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曝露的一些问题。

(一)各团体活动之间缺乏统筹,冗余度高致使活动多而泛

我们知道除了团委直属的各学生组织在举办活动之外,学校的一些其他职能部门也在举办着各种活动,如保卫处的征文,勤工助学中心的义教活动。无可置疑,各个组织举办的活动目的都是增强和提升师生思想、知识和能力,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和激发广大学生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然而,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各个团体组织的活动之间就会有冲突和冗余,可能学校在一个月内会有好几次征文活动,爱心社和勤工助学中心同时都在做招募义教的宣传。这样不仅影响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也给学生精神上造成极其疲倦的感觉,而这种情况常此以往,让学生产生一种倦怠思想情绪,致使最初的兴趣减弱,同时也可能降低学生的参与热情,导致活动参与度低。潜移默化,长久以往,必将影响校园文化建设,行成不好的校园氛围和风气。

学校各级团体组织种类繁多,基数大,数量也多。据不完全统计,就各个学院的院级活动(面上的活动)每学年就有30个左右,还不计对于各个年级、专业、班级的针对性活动和学校校级各组织、组织的活动。这种高密度的活动,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效应,对活动产生厌倦的心理,最后直接导致学生对活动的反感。大量的活动,势必影响活动的质量,甚至可能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背离了开展活动的初衷。

(二)活动计划性强,任务化加重,致使学生能动性弱,活动意义降低

活动的计划性强,多数活动计划安排基本上都是由有关部门直接下达文件指定活动的主题,并指定具体的活动内容,指定活动负责人完成活动最核心的部分—策划工作,而其他学生的角色只能是群众演员,按“导演”的指令来发放宣传单或完成调查问卷,活动过程缺乏灵活性,完全就是为了完成文件上的任务而在做活动,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活动意义明显下降。例如爱心社的招牌活动—毕业捐赠,已成为高校和爱心社的传统,也是全校范围内的大型活动,每年在学校的阶段都是非常成功的,确实募集到不少衣物和书本,数量达数十箱,这不能不说是阶段性的胜利,但是学校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把这些东西送到能够发挥这些衣物价值的地方去,这种筹的到送不出的活动不是学校开展活动的初衷,鉴于这种情况,是不是可以考虑在活动策划中加上提前联系需要这些物品的单位,适当调整活动的范围和期限,使活动的效率和价值做到最优?再如针对主题团日活动方面,是不是能够真正走出象牙塔,走近真实社会,深入结合社会背景,紧跟时代特色?如开展学雷锋日主题团日活动,为老人和孕妇提东西送他们回家,紧扣“助人为乐”的主题,走进了社会,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好的反响。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三)学生谈活动色变,烦而避活动,畏而远活动

学生参加活动都想能够从活动中切实锻炼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这也正是校方举办活动的目的,但是正如前面所说的,活动中根本没有自己的自主性,自己的一些想法不能在活动中被采纳应用,觉得自己的价值根本没有发挥的机会,面对如出一辙的活动模式,只能无奈地避开活动,开展活动的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参加这些活动的主体也是学生,因此学生才是创新的主体,是创造性思维的来源,脱离了这个主要矛盾而主观开展活动只能造成孤芳自赏的局面,势必达不到活动的原本效果。面对科技活动,理工科的同学往往心向往之,但也只能望而却步,虽然自己已有足以参加活动的理论知识做铺垫,缺少了领路人,单单知道单片机的定时器和计数器的功能,但具体用到来计算一分钟脉搏的跳动次数时,不知道单片机的定时计数作用在具体问题中怎样应用,参考些什么资料等等,从而导致了害怕具体问题,害怕科技活动。再比如说,班级里的一些文艺活动,有的同学没有特长,而且这样的学生还不少,不能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其中,显然在类似的活动中,有特长的学生往往包场,而没有特长的学生往往总是充当观众,角色意识已经在一定的范围内形成了定势,似乎谁该做什么早已有了明确的分工。因此,在组织这样的活动时,应力求避免少数人或者精英分子承包节目的状况,而让更多的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通过引人入胜的智力探索和开拓,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并给他们带来愉悦,从而使学生产生自我肯定的萌芽。也许有些内容看起来非常简单,在其他人看来简直不值一提,但只要是自己最闪亮的一点,都应得到大家的尊重。况且,这些学生能够勇于展示自己,是需要足够的勇气的。唤醒学生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自尊心,就是活动的要义。如果活动总是局限于几个人,久而久之势必打击多数人的积极性,使大多人望而生畏。

二、探析这种现象的原因

学校对各种团体组织的活动没有按照分类进行完整的统筹规划,导致开展的活动杂而乱、主次不分、冗余度高。活动内容陈旧,出现“年年岁岁划相似,岁岁年年三两套”的现象。社会在发展,教育在发展,而学生活动的内容却没有改变。缺乏新意的学生活动,学生怎么可能有参加的积极性?活动形式单调,缺少引力。不少活动习惯于采用自己熟悉的形式开展活动,如校内宣传、校外宣传、发放调查问卷、总结晚会等。学生活动本身应该是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如果重复同样的几种形式,即使内容新颖,也是难以吸引学生参与的,就如天天吃同样的菜肴,人没有胃口一样。活动目标不准,难以达成;许多活动主办方在确定活动目标时,缺少深入的思考和对学生、条件等的研究,对目标的把握不准确,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过高”,或“大而空”,如空中楼阁、水中捞月;一是“过低”,不符合学生发展的实际。前者,其实是没有目标;后者,其实是没有提高。这样的活动,自然是低效,或无效的。活动主体缺失,没有实效;所谓活动主题缺失,指的是学生不能参与活动中内容、目标、形式等的制定,亦指学生能真正参与于其中的活动并不多。学生活动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参加活动的主体理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虽然,这个道理许多活动负责人都是懂得的,但是,一到具体情况时,却是指导老师不敢放手,思想顾虑过多。而且,许多时候,在学生活动中重复着教师与几个“负责人”之间的对话,大多数学生当观者的现象。可见,缺少学生全体参与的活动,不可能是有实际效果的。

三、分层分级学生活动体系建设的构思

针对上述高校学生活动开展的现状,分层分级学生活动体系建设是势在必行,这不仅有利于改变现在的活动情况,也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和良好校园氛围的形成,助于高校的内涵提升;同时,应用分层分级学生活动体系,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让他们更好更高效率的成长成才。拓思路、促创新、抓落实,真正把重点打造成亮点,以重点活动的突破带动高校活动的全面活跃,以实施重点活动的新成效推动高校学生活动体系研究的新跨越。

1.对活动内容和性质对活动进行分层分级,适当缩减活动数量,重点提高活动质量

校园活动的目的无非在于对于学生的能力延伸、技能补充、娱乐休闲等方面;而对于校园活动的分类,可以将各种活动分为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等。分清各类活动的作用和性质,明确了解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实践能力、管理能力,还只是为了丰富学生生活,陶冶情操,或者缓解学生压力,单纯的娱乐而已。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为主线,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体,切实以实际情况为指导开展活动,在新学期开学之初,加强稳定思想确定新目标教育,把学生的思想从假期的松弛状态中拉回到新一学期的学习和校园生活中,明确这一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发展方向;学期中开展一些科技赛事,如科技立项,社团活动月的活动,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学期末,紧张的复习期末考试之中穿加一些娱乐活动,缓解强复习压力下的紧张情绪。对于各式的学生活动,校方应按照“从严从高”的要求,高质量地策划活动、举办活动,重点在实际价值重大的活动上取得新突破,确保出力作、出精品。

2.活动举办方做好分层分级,做好统筹规划,力求重点重心活动

积极协调,力促活动落实做到,统筹全盘,工作扎实推进。统筹规划,这个任务我认为应该以加强各学生团体之间的交流合作为主,如勤工助学中心的征文活动和其他学院特殊节日的征文活动是不是可以和校学生的学习部协商,在他们的征文活动中加上自己征文的主题,奖励机制等,这样一样可以把活动搞好。这样做的好处缩减了过多活动可能带来的重复冗余。

3.根据大学生的培养方案对各年级同学的不同能力需求进行分层分级,力求活动的实效性

活动也应该视各个不同年级的特点及实际情况来定质定量。大一是一个迷茫的过渡期,对大学的不懂和自己专业的陌生,针对大一的学生以引导大学学习方式转变和认识自己专业教育为主,结合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教育,让大一的学生“识”专业,“知”自己,因为时间比较多,专业知识相对较弱,鉴于这种情况,高校可以开展多种多样,提高基本素能但专业性不强的系列活动,如演讲赛、朗诵赛、书画赛、志愿者服务等。大二是深入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一年,打造专业根基的关键时期,这时期应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走近高年级的同学,深入了解专业,拓展知识面,从专业中得到乐趣;大三是学习专业知识的一年,有了大二的对专业的深入了解,就可以增加学习的侧重点和具体性,大四时运用专业知识,做专业相关课题的一年,有了前面三年的准备做铺垫,顺利走好大四便是顺理成章的。这就是大一识专业,大二爱专业,大三学专业,大四做专业的教育思想,在分层分级时应考虑各级同学的具体情况。活动的开展,必然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社会阅历、知识储备的实际,随着年龄增长,活动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克服困难和障碍的要求越来越高,精神追求也呈递增趋势。

4.根据各学院专业的特色进行分层分级,为社会培养更专业的人才

在分层分级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各二级学院的特点和学生具体培养方向。明明是文科性质类学院专业,却要去精湛于理科项目活动。就像要法学院去竞争科技类诸如电子设计类活动,无非以卵击石,对于未来自身的发展没有太大实际帮助,同时,还浪费时间,打消个人积极性。正如经济管理学院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法学院的模拟电子法庭都是针对性很强的学院特色活动,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在活动中发展思想,开拓思维,是应该提倡并继续发扬的。

分层分级的活动体系较传统活动体系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更符合社会日益变化的对人才的需求。合理开展分级分层,将达到怎样的效果呢?

4.1学校更好的对活动进行宏观掌握和合理统筹规划。对于计划安排活动的数量和内容,及要达到的目的和作用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学校可以根据对学生的希望来安排活动。随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思想动态快,建立这样的分层分级活动体系可以让学校随着学生的适时的变化来调整部分活动安排来促进学生和活动的切合,更高效率的培养学生的能力,来适应飞速变化的社会需求。

4.2对不同年级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在学校给学生一个合理规划的同时,学生在参加活动中也潜移默化的对自身发展有了更明确的规划,在学生没有形成思想的时候引导,在学生已经形成思想的时候更加促进学生素养的提高。

4.3让各学院各专业学生能更针对于他们的专业进行发展,也让他们有了更多的时间、经历和活动资源在他们自身的专业和自我规划领域有进一步的提高。这样会使学生更专业、更敬业,更符合社会的需求。

四、结束语

通过分级分层体系的研究,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将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校园氛围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同学们明确了目标和方向会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校园生活如火如荼,将极大提升学校内涵,培养大批量的高素质且专业性强的学生,促进学校更加快速的发展。

作者简介:

汤洪棉(1980—),男,浙江杭州人,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讲师,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曾靖婷(1983—),女,重庆沙坪坝人,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团总支书记,助教,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全洪兵(1975—),男,四川万源人,讲师,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勤工助学征文范文6

【关键词】感恩;感恩教育;贫困生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情绪,是受惠者在接受到他人社会和自然等施惠者的恩惠之后在内心产生的一种冲动,它促使受惠者为所获得的恩惠做出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的导引以及环境的影响。[1]感恩教育的定义是指教育者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并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及理论教育内容,对被教育者采取知恩以及报恩等方面的一种人文主义教育。[2]

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贫困生的人数日益增多。国家、高校和社会各界也加大了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各高校也积极开展助学工作,努力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并设立以“奖、助、贷、学费减免、特困补助、绿色通道、勤工助学”等方式为主的助学体系。在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上,取得了显著成效,高校贫困生的上学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是,对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却仍存在不足,使得贫困生接受资助后,却不懂得知恩报恩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受助学生的思想教育亟待加强,要加强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

一、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乏的表现:

(一)在评选资助名额时,争当特困生,而不会想着是否有更需要的同学,有的一般贫困生甚至在当地获得大笔资助后,却只字不提,仍然在学校申请。

(二)在评选名单初步确定后,对于应该交的材料却不能按时提交,或者对于应填写的资料不够负责,他们认为获得资助是理所当然,若没有获助觉得很难理解,他们认为帮他们修改资料,等待他们提交资料是理所当然的。

(三)在获得资助后,不注意节俭,挥霍浪费,不思回报,并产生“等、靠、要”的思想,对资助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对于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挑三拣四,对于学校要求贫困生参加的活动态度消极应付,甚至找借口不出席,对于还款的通知和信息置之不理。

(四)不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不思回报,时常认为自己的失利与不足时家庭贫困造成的不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只想通过家长和学校以及政府为自己解决困难。

(五)部分贫困生没有将知恩图报的想法践于实际,这部分学生,他们知道得到资助应该感恩的道理,但是因为不善于沟通,不善表达,或者没能探寻到报恩的途径,未能用将感恩的心理以实际方式表达出来。

二、高校贫困生感恩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自身的原因。经济困难学生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更容易出现压抑的情绪和急切求胜心理,入学后,他们把读大学看作是改变自己人生的重大转折,渴望得到社会与他人的认同和尊重,但实际生活中容易出现理想与现实的强大落差,然而短期内无法改善的家庭状况,又使得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因此,在受助时,他们会认为对方给予的帮助是出于同情和怜悯,而自己的接受纯属无奈,因而很难触发这些受助学生感恩和报恩。

(二)家庭的原因。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的父母通常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都无所谓,学习好是父母对他们仅有的要求,而对于道德方面的教育却有些缺乏,这让他们养成了一种只注重成绩,而忽视感恩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困难家庭的父母承担着沉重的生活压力,他们认为自己不能像家庭优越的的父母给与孩子们那么好的条件,担心自己的经济影响到孩子们。因此,为了子女的成长成才,他们尽其所能不图回报,正是家长给予子女的这种爱,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孩子的自私自利淡化了他们的感恩意识,使他们习惯索取不懂回报和感恩。

(三)社会的原因。目前社会上,重物质,轻精神的风气,一定程度上也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使得贫困生产生物质第一的想法,对感恩观念却不放在心上。

(四)学校的原因。其一,目前资助体系对贫困生的资助,主要是经济上的资助,而且这种资助也基本上是无偿的,即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只要能拿出相关证明材料来证明自己在经济上是贫困的,大都可以获得。而受资助学生的义务并不明确,学校的思想教育又不能随之跟上去,就很容易使学生觉得这是他们应得的,难以产生感恩意识;其二,在发放助学款时,部分资助是以将资助款打入银行卡的形式发放的,并没有正式的颁发仪式,因此资助款在未郑重告知贫困生的情况下就直接打入他们账户了,这使得贫困生没能及时知道自己接受了资助,因此也很难产生感恩心理;其三,学校未建立对受助学生的约束机制,资助忽视了贫困生回报社会的责任,滋长了贫困学生“只有权利没有义务”的不良风气,导致部分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不利于贫困生的自立自强和长远发展。其四,目前的感恩教育方式还不够贴近学生,忽视了对这一特殊的贫困生群体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况等深层次问题的关注和解决,部分感恩教育是让学生积极参加教育指向性、目的性较强的活动,缺乏创新,而这种活动开展多了,则学生容易产生疲倦感,甚至排斥感。其五,在资助工作中对受助学生重灌输轻引导,一般都是通过德育老师自己搜集相关知识案例或开设相关讲座,或聘请德育专家和感恩典型作报告的形式进行,内容缺乏系统性,没有结合时代特征,缺乏切实开通让受助学生去施恩社会的途径,结果是学生的感恩教育只停留在知识教育层面上,造成资助政策与感恩教育知行脱节知情脱节。

三、完善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建议:

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诚然,培养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而作为贫困生感恩教育最主要的力量――高校,则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丰富感恩教育活动的内容,增强贫困生的感恩意识。

一方面,高校可以利用一些重要的节日或者助学金的颁发等重要日子,开展富有感恩意味的活动,搭建一个合理的感恩环境,让贫困大学生获得感恩别人、回报社会大众的机会,使他们从实践中懂得感恩,体会感恩。例如举办与资助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以感恩回报为主题的讲座和交流会、观看感恩影片评选感恩之星举办感恩活动周、感恩宣传月、感恩征文、进行演讲赛辩论赛等等,让贫困大学生认识到资助的重要作用和高尚意义,让贫困大学生从内心产生感恩的意识,以实际的感恩行为来对社会带来益处。另一方面,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贫困生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引领校园感恩风潮,调动校园的感恩氛围。

(二)充分发挥学校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课堂教学是向大学生传授感恩知识培养感恩意识的一个主要阵地,充分利用两课教学把感恩教育有机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通过在课堂上结合生活实际,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和身边的故事感动大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搜集感恩教育素材,开展主题讨论和班会活动,引导学生讲述自己最受感动的事,适时引导教育,使大多数同学识恩知恩感恩,特别是把感恩教育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的附加内容来讲,因为当前形势与政策课任课老师多为辅导员,辅导员通过借鉴平时思想工作的经验,利用对大学生具有亲和力的优势,以上课的形式专门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建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感恩约束机制。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资助模式,基本是无偿形式。无偿资助体系让部分大学贫困同学获得了经济帮助,让这些人不再遭受生活的窘迫或精神的经济压力,但是无偿资助体系并没有规定大学贫困同学为享受这些权利而应该付出的义务,这就埋下了感恩意识淡薄的种子。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应当有意识地让受助学生承担一定的义务。例如,高校可以在拟定资助项目的申请条件时,在政策上体现一定的感恩导向。将申请表格是作为判断是否获得资助的主要依据之一,感恩教育要抓住填写表格,提交资助申请的契机,将感恩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知恩,把申请理由中是否有感恩的话语作为是否给予资助的重要参考,引导学生在资助过程的前端知恩感恩,使学生在申请初就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念,表达获得资助后回报社会,回报祖国的决心,并明确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品德各方面要达到的目标,切勿只是几句简单的家庭情况,流于式评审时,是否将感恩教育作为评审导向,评选的学生是否具有感恩意识理应得到重视。在评审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能获得资助是贫困生感恩教育开展的基础。[3]获得资助后,应对其进行有效的跟踪教育,及时了解学生资助前后的表现,以树立典型践行感恩,让贫困生在享受拥有的同时,懂得回顾,在看到自身努力的同时,也要看到别人的付出,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

(四)拓展更多渠道让学生去感恩,为学生创造感恩的机会。

对于心存感激,却未付诸实际的同学,高校应该尽量多的去拓展这样的机会和途径。高校可以利用网络引导学生利用微博以及博客等一些方便有效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还可以提供社会实践,根据不同专业提供不同的社会实践。可以建立志愿服务队,结合自己的所长,积极开展志愿工作,帮助需要帮助的群体,引导学生通过有效实际的行动回报社会服务社会。这些活动不但可以让贫困生看到了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也可以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利于消除自卑心理,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还也可以让贫困生在没有设勤工助学岗位的办公室值班几次,让学生们对学院和教师们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有更多的了解,增进交流,让他们感受自身的存在价值,让他们在服务他人和社会的过程中不断感悟感恩的意义。

总之,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在物质资助学生的同时还应给予学生精神上的资助,让学生知恩、感恩、报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自立自强、自我成长,让他们能够成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新一代生力军,最终实现高校资助育人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柏文涌.和谐社会视野中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