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联网核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联网核查范文1
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以部门规章形式进一步明确单位银行账户实名制。于2005年6月建成了全国统一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简称账户管理系统),并于2007年4月完成了系统二期建设。目前,系统覆盖了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各类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均通过账户管理系统处理。
一、人民币结算账户管理中的问题
(1)存款人密码修改权限集中在人民银行,因此延长了办理业务的时间。(2)账户数量统计功能有待完善。由于商业银行管辖行统计所属机构账户数量时,系统只能统计到前一日账户数量。(3)《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在查询金融机构三级操作员时难以确认金融机构名称。《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在查询金融机构三级别操作员代码时,只显示机构代码,不显示机构名称,给查询工作带来一定困难。(4)《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对银行账户年检工作缺少制约性。《人民币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第六十二条规定,“银行应对已开立的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实行年检”,而银行在《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中的年检只是对单位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的合规性和资料的真实性进行再次审核。
二、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的问题
(1)覆盖面不全。目前辖区不是所有的金融机构都能进行联网核查,有可能出现少部分不合法账户、匿名账户转移的可能。(2)效果不明显。一是有遗漏现象,少数人的身份证信息没有录入到信息库;二是信息不匹配的情况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无照片或照征不是最新的,不少新版身份证查询在系统中显示的是旧版身份证照片,部分返回的客户身份证照片信息已经是十几年前的照片;性别有误;生名与身份证号码不符等等。(3)系统不稳定,响应时间较长甚至无法登录。(4)宣传力度不够,多数客户不了解联网核查系统存在的意义,特别是由于查询身份信息,加长了客户办理业务的等待时间,会引起客户的不满,出现抵触情绪,但多数客户在经过工作人员的解释后,表示了接受和理解。
三、对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的建议
(1)将存款人密码修改权限从人民银行下放给各金融机构,由其直接办理所属本系统营业网点的存款人密码修改业务,从而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效率。有利于我们保证工作效率的承诺和服务质量的提高。(2)在开立有字号和无字号个体工商户时,选择“存款人类别”后《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自动取消对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录入的要求或在“注册资金”录入项中增加注册资金可输为零的功能。(3)《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在查询金融机构三级别操作员代码时,直接显示银行机构名称,或点击银行机构代码弹出银行机构名称。(4)建立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信息接口,将调销、停业、变更和未通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年检的营业执照代码导入《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
四、对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的建议
(1)建议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客户了解这项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取得客户对这项工作的支持和理解。(2)加大网络建设力度,保证网络畅通无阻,以满足庞大而频繁的核查需求,尽可能缩短业务办理时间,减轻银行网点柜面压力,以高效的服务促进核查工作的开展。(3)建议公安部门加快对数据库的更新,减少二代身份证核查不一致的情况出现;另外,应加大和公安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当核查不一致情况出现需要到公安部门进一步核查时,公安部门能够银行的配合。(4)进一步优化和丰富核查系统功能,减少公民信息输入、满足查询、统计需要。同时,能否将户口簿、护照等公民有效身份证证件纳入核查范围,方便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工作,降低经营风险。
加强人民银行结算帐户管理与落实银行账户实名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进一步落实银行账户实名制。我们作为商业银行中的一员应该不断推进和完善人民币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和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并充分利用这两大工具为落实银行账户实名制服务,保障全社会的资金安全,从金融角度构造一个和谐社会。
参 考 文 献
联网核查范文2
1、 打开控制面板-网络和Internet选项;
2、 点击“更改适配器设置”;
3、双击“本地连接选项”;
4 .点击“详细信息”选项;
联网核查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互联网;信息
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手机互联网以其特有的便捷性、即时性和交互性已成为网络应用的重要补充。调研数据显示,2011年18-24岁的手机上网用户占比近半数,以49.2%的比例居第一位。大学生群体易于接受新事物,是很多新媒体产品的率先体验者,通过手机上网聊qq、玩微博、发微信这一系列新潮前卫的网络元素正在悄无声息地融入大学生们的校园生活。
为了引导大学生及时跟上新媒体传播技术发展的步伐,理性的认知和科学的应用手机互联网的成果,我们需要掌握大学生使用手机互联网的动机、行为与效果。围绕这一课题,调查小组于2012年8月开始,在本院展开以“大学生手机上网行为与素养”为主题的问卷调查,分析研究了大学生对手机互联网的接触程度、动机、行为、认知和依赖性等普遍性问题。
1 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查小组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2012年8月开始,采用随机抽样法,共发放电子问卷212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回收率为94.3%。样本选取中男女生比例分别为41%和59%,年级分布比例分别为一年级18.2%,二年级31.6%,三年级33.7%,四年级16.5%。调查问卷共设计了17个闭合式问题,运用excel对所有的问卷数据进行了统计。
2 调查结果
2.1 大学生对手机互联网的接触程度
2.1.1 大学生对手机互联网的接触时长
大学生作为对新生事物有较强接受能力的群体,手机互联网以沟通、交流、娱乐等功能,及其便利、及时、快捷、新鲜的特性,引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调查显示,接触过手机互联网的学生占样本总量的97%,其中接触一年以内的占到8%,接触一年到两年的占到19%,接触两年以上的占70%。
2.1.2 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场合和持续时长
据调查,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主要在坐公交和排队等待的琐碎时间,也在学习间隙和睡觉前,15%的同学会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上网。同时,他们使用手机上网的频率和持续时间都是极高的。20%的大学生每天持续上网时长超过1小时,33%的大学生手机持续时长为30-60分钟,36%的大学生手机持续时长为10-30分钟,只有11%的大学生持续时长在10分钟以内。
2.2 大学生使用手机互联网的偏好和动机
2.2.1 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主要网络类型
如表1所示,大学生对手机互联网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搜索和浏览新闻资讯、聊天和网络社交、音视频娱乐等方面,其中手机qq、搜索引擎、微博、微信等手机应用在大学生手机网民中具有较高的渗透率。
2.2.2 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目的和动机
调查发现,社交和在线交流仍然是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主要目的,而消磨时间成为第二目的,这从一定程度上表明手机互联网正逐渐成为丰富大学生社交和文化生活的重要角色,与此同时,大学生也通过手机互联网获取喜好的新闻资讯和信息以及各种消遣娱乐。
2.3 大学生对手机互联网的认知和态度
调查发现,60%的大学生在使用手机上网时对于信息的获取有明确的目标,26%的大学生对信息获取目标不是很确定,而14%的大学生对信息获取没有明确的目标。
42%的大学生对手机互联网的信息广度感到满意,31%的大学生对手机互联网的信息深度感到满意,27%的大学生对手机互联网的信息准度感到满意。
24%的大学生认为手机互联网很容易打发无聊时间,21%的大学生认为使用手机互联网促进了朋友、同学间的交流,19%的大学生认为手机互联网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帮助,也有1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仅仅是在追赶潮流。
51%的大学生对手机上网的时间和频率有很好的自控能力,27%的同学认为会在漫无目的的浏览中浪费时间,15%的大学生认为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而困扰,更有8%的同学认为自己对手机上网有依赖性而经常自责,但又无法自我控制。
3 手机互联网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调查显示,大
学生对于手机互联网表现出很高的接受度和依赖度,手机互联网在其学习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社交工具、信息获取工具和学习辅助工具。同时,手机互联网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造成了各种影响,我们选取手机互联网这一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维能力、社交生活以及成瘾性三方面进行探讨,具体分析如下:
3.1 手机互联网的信息获取方式对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
手机互联网承载的信息是海量的,因其即时性动态、多节点和去中心化导致信息的汹涌膨胀,而大学生个人接收信息的能力和时间有限,迫使其不停的被动接受并形成习惯。譬如手机查找信息是通过关键词搜索的跳读,浏览动态和零碎的、不完整的、浅层次的信息资讯,使得人们惯于快速通览网页,或者扫描摘要或标题,继而形成一种浅层阅读和快速攫取的习惯。手机互联网作为一种资讯获取的速成通道,加强了这种间断性的快速浅层阅读,改变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大量随意性、冲动型的文化快餐吞噬了大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其钻研问题的耐心和深入思考的能力被削减,导致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的系统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并且这种由网络信息获取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凸显[1]。
信息之不同于知识,知识通常以概念、判断、推理、假说、预见等思维形式和范畴体系表现自身的存在。人的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对现实真实或歪曲的反映。而信息是事物存在和变化的情况,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状态和特征的反映[2]。信息接收后需经过滤、思考才能转化为自身知识和观念。而对于手机互联网呈现的庞杂信息所需的识别、联系、思辨、取舍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削弱并阻碍了大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 3.2 手机互联网对大学生的社交生活的影响
调查显示,社交和交流是大学生使用手机互联网的主要动机,qq、人人、新浪微博等互联网的社交应用在大学生的手机应用中有很高的下载和使用率。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的校园生活中,逐步构建和形成自己的交往圈,各种手机社交软件给大学生带来人际交往的心理期待,他们会频繁地查看手机,通过问候、闲聊、情感交流、娱乐等方面的互动交流实现一种自我满足,确认自己在朋友心目中的地位,试图消除对人际关系的不安,以此保持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同时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社交应用强化了大学生人际交往圈因兴趣和意气相投而抱团封闭、社交满足的同时带来了对现实人际交往的焦虑愈增,对社会缺乏感性认识,阻碍其更多的参与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协作的机会。
3.3 手机互联网的依赖性和成瘾性
新媒介具有多媒体性、自主性和互动性等特点,信息内容更广、娱乐性更强、参与性更大,因此对于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喜欢张扬个性的大学生群体来讲尤其具有吸引力。大学生群体对于手机互联网的消费,不仅是功能性的需求,更有心理性的盲从追逐和沉溺,可能会出现对资讯产品的依赖性。调查中有40%的大学生对于手机互联网获取信息的目标不确定,而15%的大学生因此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而感到困扰。大学生自身对于手机互联网所提供海量信息的深度和精准度并不是非常认同,大量无目的的浏览和习惯性动作,使得手机互联网成为一种依赖和习惯。大学生也很容易被媒体中的娱乐八卦、热点资讯牵着跑,群体盲从和追逐强化了对手机互联网的依赖性,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
4 手机互联网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引导建议
手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随着大学生群体对手机互联网的依赖程度的加深,如何推进大学生高效、有质量的利用手机互联网媒介成为当下校园管理、大学生心理和行为引导的重要问题,需要校方、教师和学生共同在课堂管理、专业学习、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以下尝试和努力:
4.1 加强课堂管理的规范制度,师生共同遵守课堂规则
良好的课堂管理规范和教学管理制度是课堂学习效果的基础保证,校方和教师应制定课堂教学中手机使用的规范规则,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这样在处理课堂上的相关现象时才能有章可循;教师在上课时应以身作则率先关闭手机,对于课堂上使用手机打发时间的现象不能不闻不问听之任之,而应及时予以批评制止;在课堂以外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培养和加强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有效
事前规范、事中管理、事后控制三个环节,强化大学生关于手机使用场合的认识并规范其行为。
4.2 加强引导学生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专业学习
当前大学生使用手机互联网的主动性探索性不够,而无线互联网应用的加强和各类功能日益完善,使我们已经可以对各种资讯了如指掌,教师可以适时指导大学生如何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来为专业学习服务,如何让网上图书成为随叫随到的图书管家,让手机搜索引擎成为百科专家,让专业学科相关网站成为学生进行课外自学的重要补充,在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延展中,充分利用手机应用的交互性,让手机互联网成为引导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师生交流沟通平台、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理论内容,交给学生在课后进行研究性探索性创新性的课题设计类任务,要求学生利用新媒体,自主学习勤思考多问辩,培养和提升大学生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和综合分析信息的能力,并最终将信息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4.3 利用新媒体,积极扩展第二课堂
教师的课堂教学受时空限制,其教学信息和内容有一定约束限制,课堂以外的教学完全可以利用手机互联网达成,比如将课堂教学的重难点、预习复习的扩充资料、教学案例、观点交流、小组讨论延展到网络教学平台,也可以放到教师个人的博客、微博、人人网、微信和论坛等各种应用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终端的便利性和交互性,增加师生课外的交流和互动,并能有效地将有限的课堂教学延展至课堂之外[3]]。
4.4 变堵为疏,利用手机互联网的新工具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学校和教师应认可和鼓励手机互联网正面积极的作用,利用新媒体因势利导,变堵为疏,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建设健康积极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和校际校内交流活动,鼓励学生自主策划组织实施喜闻乐见的科技、文娱、体育、社团、公益和各类社会实践,同时利用腾讯、微博等手机应用进行手机直播、网络传播和校园互动,拓宽覆盖面,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使大学生在实际的组织得到锻炼,参与的同学也能够耳濡目染开阔视野,从而打破以寝室和小团体为单位的局限封闭的社交交往圈,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精神面貌和学习氛围。
在“把互联网装进口袋里”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提升大学生手机上网的总体素养,培养和促进大学生利用手机互联网成为大学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重要课题,引导和培养大学生驾驭先进的科技成果来提升自身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积极主动地顺应人类信息技术,科学理性地利用信息,从而变信息为知识,变科技为力量。
参考文献:
[1] 周楚莉,李金芳.大学生使用与依赖手机互联网状况分析调查[j].东南传播,2011(7):104-106.
[2] 金炳华.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联网核查范文4
【关键词】 复方血栓通胶囊; Avastin;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
基金项目:深圳市科技局项目(项目编号:201003211)
作者单位:518020深圳市保健委员会办公室(谢柏如 周玺 向旭明);深圳市眼科医院(汪瑞娟 顾宝文)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e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异常而引起视网膜微循环损害的眼部并发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DR的患病率也相对增加,是导致低视力和致盲的主要原因。目前治疗DR的方法有药物治疗、激光光凝及手术治疗,为寻求更有效的方法,我办专家门诊部眼科与深圳市眼科医院联合应用复方血栓通胶囊 、Avastin及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60例(108只眼)患者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来我办专家门诊部眼科和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确诊为DR,按中华医学会第三届全国眼科会议通过的“糖尿病眼底病变分期标准分为”ⅡⅣ期,共60例(108只眼),其中男28例(50只眼),女32例(58只眼),年龄41~73岁,平均(59±5.6)岁,患者经内分泌科确诊为2型糖尿病,病程6~26岁,平均13岁。视力范围0.1~0.5,光定位正常。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复方血栓通胶囊、Avastin及激光联合治疗组(A组);Avastin治疗组(B组)和常规治疗组(C组);每组各20例(36只眼)。所有患者均在饮食控制、运动治疗的基础上,由内分泌科会诊确定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剂量,控制空腹血糖≤7.0 mmol/L,HbAlc≤7.5%。
1.2 治疗方法 A组激光光凝后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1.0~1.25 mg(0.2~0.31 mg/ml)及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广东众生制药厂生产,批号20090101)3片/次,3次/d,连续服用6个月,每3个月复查肝肾功能。治疗前后观察眼底DR进展及视力变化情况,比较三组患者视网膜形态的变化及疗效差异。
1.3 眼底DR变化评价标准1] 显效:末次复诊时原有视网膜水肿消退,出血吸收,渗出物吸收减少;微血管瘤数目明显减少或无增加;有效:眼底病变稳定,视网膜出血及渗出物少许吸收或无明显增加,微血管瘤数目无明显增加;无效:微血管瘤数目明显增多,视网膜水肿加重,甚至发生玻璃体出血、新生血管膜增生。视力变化评价标准。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2]检查视力:视力>0.1、视力提高≥2行为视力提高,视力减少≥2行为视力下降,否则为视力无变化;视力提高与视力无变化均为治疗有效。
2 结果
2.1 眼底DR变化情况
A组显效18只眼(50%),有效16只眼(44.4%),无效2只眼(5.6%),总有效率(94.4%);B组显效14只眼(38.9%),有效16只眼(44.4%),无效6只眼(16.7%),总有效率为83.3%。C组显效8只眼(22.2%),有效18只眼(50%),无效10只眼(27.8%),总有效率为(72.2%)。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视力变化情况
A组视力明显提高22只眼(61.1%),视力不变或略有提高12只眼(33.3%),视力下降2只眼(5.6%),总有效率(94.4%)。B组视力明显提高18只眼(50%),视力不变或略有提高13只眼(36.1%),视力下降5只眼(13.9%),总有效率分别为(86.1%)。C组视力明显提高10只眼(27.8%),视力不变或略有提高18只眼50%),视力下降8只眼(22.2%),总有效率分别为(77.8%)。三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全部病例随访期内未见玻璃体积血或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药物治疗复查肝肾功能,均未发现有明显毒副作用。
3 讨论
DR是糖尿病眼病中的严重并发症,DR的发生和发展与生长因子过度表达、高血糖、高血压、血流动力学异常、糖基化蛋白终末产物、多元醇通路等诸多致病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有关3]。长期的高血糖环境会损伤视网膜血管的内皮,引起一系列的眼底病变,如微血管瘤、硬性渗出、棉絮斑、新生血管、玻璃体增殖甚至视网膜脱离。AVastin可与VFGFA所有的亚型结合,阻止VFGF与其受体集合,明显抑制视网膜上新生血管形成和渗出,是治疗DR有效药物之一4],但必须玻璃体腔内注射,具有一定的并发症。激光是目前较常用的治疗方法,能使视网膜微血管扩张、血管阻力下降,但治标不治本,容易引起视野缺损、玻璃体出血等并发症5]。因此,寻求价廉有效的治疗DR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复方血栓通胶囊是纯中药制剂,主要成分是三七、黄氏、丹参、玄参,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养阴、扩张血管,提高抗缺氧能力。降低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糖粘度,改善血液循环,特异阻断血管平滑肌α受体操纵钙离子通道作用6]。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可改善DR所致的血管阻塞、出血、硬性渗出、组织缺血和新生血管瘤病变。
本文通过复方血栓通胶囊、AVastin和激光联合治疗DR36只眼临床观察,患者自觉视物清晰,视网膜新生血管消退,改善、控制眼底DR进展方面,总有效率94.4 %,B、C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72.2 %。三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 考 文 献
[1] 周平,区显宁,蒙碧辉,等.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22:441443.
[2] 齐慧君,黎晓新.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预后分析.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22:801803.
[3] 陈芝清,姜节凯.视网膜光凝联合口服碘剂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临床眼科杂志,2008,16:411412.
[4] Avevalo JF, et al. Tractional retinal detachment following intravitreal bevacizumab(Avasti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Br J Ophthalmol,2008,92:213216.
联网核查范文5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血塞通注射液;血府逐瘀汤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65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327-02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也是眼科常见致盲眼病之一,致盲率为15.9%,低视力率为23.1%,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且发病急,病情重,治疗较棘手,预后常不良。西医大多采用综合治疗,自2010年8月至2013年6月以来采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本病6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4例均按标准[1]明确诊断。其中男42例,女22例,均为单眼。年龄26-76岁,平均58.3岁,以45-68岁多见,占50例。病程最短6天,最长3个月。就诊时视力最低0.02,最高0.7。合并有高血压病史38例(占59.37%),合并有高血脂者26例(占40.6%),有糖尿病者4例(占6%),不明原因者8例(占12.5%)。视网膜中央静脉总干阻塞20例,分支静脉阻塞44例,其中以颞上支阻塞为多见,占28例。
1.2 诊断标准 根据《实用眼科学》第2版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实施的中医眼科诊断标准符合以下几点:①视网膜分支静脉扩张充血纡曲,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只限于阻塞静脉引流区域呈一三角形分布[2];②视力下降或正常;③荧光造影符合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尿激酶1.5-2万IU、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有无灌注区或有新生血管的加眼底激光治疗,14d为一个疗程,共2-6个疗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和中药血府逐瘀汤治疗,血塞通注射液静脉注射一次200-400mg,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释后缓缓滴注,一日1次;中药方剂组成:当归、桃仁、红花、生地、赤芍、柴胡、川芎、郁金、枳壳、连翘、槐花、三棱、莪术、水蛭、黄芪、党参、菟丝子、桔梗等。病变早期适当加用凉血止血药物,中期以活血化瘀为主,加重活血化瘀药量的使用,晚期适当加用软件散结药物,如煅牡蛎、三棱、莪术等;眼底有渗出、视网膜水肿者,适当加用利水渗湿药物,如茯苓、泽泻、车前子等。
2 结 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视网膜出血全部吸收或基本吸收,视网膜水肿消退,视力恢复正常或较治疗前提高5行者;显效:视网膜出血大部分吸收,视网膜水肿消退,视力增加2-4行;有效:视网膜出血基本吸收,视网膜水肿消退但视力增加不明显(提高1行或由指数增至低于0.1以下的视力);无效:治疗前后视力及眼底无变化。
2.2 疗效 治愈34例占53.13%,显效16例占25%,有效8例占12.5%,无效6例占9.37%,总有效率90.63%。
2.3 典型病例 患者,男,74岁,因左眼视物不清20余天,于2012年11月6日就诊。眼科检查:视力:左眼0.2,右眼0.8。外眼正常。左眼底:整个视网膜水肿,大量片状、火焰状出血,血管隐没,静脉迂曲怒张,动脉变细,黄斑部水肿,中心凹反光消失,视色红,边界不清。右眼底:视淡红,边界清楚,网膜正常。诊断:左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治疗1个疗程后视力达0.4,眼底水肿明显消退,出血大部分吸收。治疗3个疗程,双眼视力达1.0,眼底出血基本吸收,水肿消失,静脉轻微怒张。随诊2年无变化。
3 讨 论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常由多种因素造成,祖国医学认为由于七情六欲异常,引起气滞血瘀或气血逆乱,上壅窍道,使眼络阻塞而致病。属中医“暴盲”范畴,其病理关键为血瘀,活血化瘀法为本症主要治则。笔者采用血塞通注射液与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该病64例,总有效率为90.63%。
血塞通是以中药三七为主的复方制剂,具有活血化瘀,扩张血管,改善末梢血管微循环,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度,减少渗漏,可促进病变血管的修复和转归,扩张视网膜血管,改善血流动力学,减轻视网膜水肿;同时能抑制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延长凝血时间的作用;对缺氧所致的视网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此外还具有改善血液黏稠度,止血及抗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3]。采用血塞通注射液与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RVO有较好疗效。一般治疗1个疗程就开始奏效,2-3个疗程视力恢复较满意,且眼底出血及水肿也基本吸收或完全吸收,疗效较巩固。
参考文献
[1] 宋振英.眼科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571-572.
联网核查范文6
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人均为门诊治疗病人,其中男29例(31眼),女21例(21眼);年龄31~82岁,平均年龄59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3月。根据Hayreh分型标准[2],视网膜中央静脉总干阻塞15例(15眼),分支阻塞24例(26眼),视网膜半侧静脉阻塞11例(11眼)。
2 治疗方法
对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给予0.9%生理盐水250 ml+血塞通400mg静脉点滴,1次/d静脉点滴,等大部分血吸收后进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如发现视网膜大片无灌注区(>4PD)或新生血管,行局部或全视网膜光凝。所有患者均用5%美多丽滴眼液充分散瞳,贝诺喜滴眼液表面麻醉,安装全视网膜镜,用532倍频氩绿激光治疗机,主要针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及造影所显示的无灌注区。光凝斑以视网膜出现灰白反应(Ⅲ级光斑)为宜[3]。所用激光功率为100~250mW;光斑直径:200~500μm,曝光时间0.1~0.2秒;光凝斑之间有0.5~ 1个凝斑大小间隔。光凝治疗每周1次,根据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情况决定治疗次数,平均治疗2~3次。每次治疗后给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点眼2天。每次光凝治疗后给予0.9%生理盐水250 ml+血塞通400mg静脉点滴,1次/d滴三日。
3 疗效标准显效
视力恢复至发病前,眼底出血基本吸收,黄斑水肿消失,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基本正常;有效:自觉症状明显改善,视力较治疗前提高2行以上,眼底病变明显好转,视网膜出血范围及出血斑明显缩小,眼底荧光造影术阻塞静脉显影时间接近正常,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明显缩小;好转:视力未连续下降,视网膜出血减少,黄斑水肿未加重或减轻,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阻塞静脉显影时间较初次提前;无效:视力继续恶化,眼底情况无改善。
4 结果
治愈23例(27.1%),有效43例(50.6%),好转9例(10.6%),无效10例(11.8%),总有效率为88.2%。治疗中均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未发现发现眼底及虹膜新生血管形成及继发性青光眼病例。
5 讨论
中医认为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中医暴盲之一,血瘀贯穿病程的始终。活血化瘀乃其治疗原则。血塞通(有效成分为三七总皂苷)能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血黏度,抑制血小板黏附和凝聚,促进纤维蛋白原的溶解,降低血液流动的阻力,解除血液浓、黏、聚、凝状态,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 [4]。血塞通能改善血流动力学,对迟发性神经元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还有延长凝血时间的作用[5]。
视网膜静脉阻塞荧光造影有大片无灌注区存在,如不进行激光光凝,则可形成视网膜新生血管导致玻璃体积血、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研究表明,光凝视网膜内微血管瘤和扩张的毛细血管使之闭塞,减少血管渗漏,使视网膜的渗出与水肿减轻;同时,光凝破坏了视网膜的外层高耗氧细胞,使视网膜变薄,可使视网膜内层得到更多营养和氧气,改善视网膜缺氧;无灌注区被光凝后,可减少新生血管的形成[6,7]。
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不仅可促使视网膜出血吸收,促进视网膜渗出消退,改善视网膜微循环,提高视力,而且使激光治疗引起的视网膜灼伤得以恢复,从而减少激光治疗对视网膜的副作用。两者的联合应用可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总之,血塞通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詹宇坚,程慧君,余杨桂,等.补气活血对兔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4,14(4):21l一213.
[2]Hayrehss.Pathogencsis of the central retinal vein vessls.Am J Ophthalmol,1971,72:988.
[3]王康孙.眼科激光新技术.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12.
[4]白桂芬.银杏叶的药用作用保健功能与加工利用.农产品加工学刊,2007,8:5l-53.
[5]武宇洲.银杏叶提取物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中成药,2008,30(1):l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