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才培养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才培养模式范文1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长春理工大学;经管专业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601220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参与到了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中来,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都大大加快,大量的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学科间的界限概念日益模糊。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跨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应运而生。
1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及选择
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通才培养,专才培养,以及一种新兴起的,顺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1.1通才教育
通才教育是指打破教育学传统意义上的学科界限,培养知识面较为宽广,适应领域较宽泛,具有创新意识的横向型人才的教育,也称作博雅教育。通才通常接受了来自各个学科的知识的熏陶和修习,着重强调不同专业和学科的交叉渗透及融会贯通,能力结构具有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
通才教育具有一些局限性,比如,通才教育过分强调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但却忽视了对本学科的专业知识的获取,使学生学习的深度及深刻性受到了限制。
1.2专才教育
专才教育是指为了满足就业部门的需要而培养专门精通某一专业领域系统知识和技能的纵向型人才的教育。专才教育强调学生特别掌握某一学科的专门知识,教育结构较为简单,可称作单一型结构,所培养出的人才比较适合在某个行业从事专门化的工作,对工作的适应能力很强。
专才教育同样也有它的局限性。专才教育过分强调专门知识的重要性,把学科界限划分的过于明显,学科间的联系被剥离开来,使得学生知识面狭窄,不利于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1.3复合型人才教育
复合型人才指的是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素质较高,发展较全面的人才。
在当今时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大量错综复杂的新型问题涌现出来。同时,从我国的国情来看,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和社会分工不断进行着调整,这使得我国社会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复合型人才教育能够符合当代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未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
2长春理工大学经管学院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
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始建于1980年,学院下设经济系、管理系、会计系和经济管理研究所等四个教学研究部门,8个本科专业和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的发展目标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具有理工科背景,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经济管理人才。
长春理工大学经管学院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首先,学院依托学校浓厚的理工科背景,注重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严谨治学,理性求实的理工科学习理念配上文科感性细腻,自由灵活的学习特点,使得这种跨文理科的复合型人才具备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相比其他单一知识结构的人才更具有优越性。此外,学院充分利用长春理工大学的理工专业优势,积极与数学,计算机技术等学院展开合作和交流,通过引入跨学科课程,举办知识讲座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教学,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跨学科复合能力。
3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长春理工大学经管学院推行的基本思路
为了培养出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理工院校经管专业纷纷开始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推行跨学科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思路如下。
3.1实行双学位制
长春理工大学经管学院通过实行双学位制的方式来达到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经管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了本专业西方经济,国际贸易理论,金融学,管理学等基础课程并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可以跨专业学习一些理工科类的课程,如随机过程,时间序列分析,概率论等,并将两个专业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交叉渗透,融会贯通,使得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知识结构也更加合理,具有复合能力,也更具有竞争优势。例如,学校可以建议金融工程专业的同学选择计算机或数学作为第二学位来进行学习,管理专业的同学选择工程技术,统计学等专业作为第二学位来深入钻研,丰富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3.2深化专业结构改革,增加通识课程
长春理工大学经管学院为了推行跨学科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各个专业单独教学的培养模式,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不再囿于某一单个专业,而是将不同学科,特别是文理方面的学科相互交叉联结起来,合理深化专业结构改革,跨学科构建课程结构体系,促进知识间的交叉渗透与融会贯通。此外,经管学院在保证本专业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足够课时量的基础上,开设了校选通识课程,并引入了一些理工学科类别的通识教育课程供学生依据其兴趣爱好及对未来的规划和定位进行选修,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构建其跨学科复合型的知识结构。
3.3建立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
为了进一步推行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长春理工大学经管学院提出了建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验教学基地的建设思路,倡导把实验教学环节纳入各专业的核心建设内容。在此基础上,学院成立了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实验中心主要负责解决学院经济、管理等学科的实验设计问题,并基于培养复合型经管人才的视角,积极引导实验从文科背景为主向文理科背景相结合转变。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锻炼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复合型人才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与开放的研究平台。
3.4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科竞赛
长春理工大学经管学院还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来推行跨学科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与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合作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供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活动。目前,经管学院已经与吉林九台农商行,东北证券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都安排一定数量的学生去企业进行社会实践,着重锻炼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加快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学院的推行速度。
此外,学院还主办了一系列学科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给予培训和辅导。近年来,学院先后主办了“长春理工大学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长春理工大学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以及“长春理工大学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活动。学科竞赛的举办能够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推行。
参考文献
[1]李朝辉,宋立华.高等教育学[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
人才培养模式范文2
关键词:跟师学徒;阶梯式教学体系;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衔接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的加快,我国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要量持续上升,并要求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更深、更广,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理论与实践脱节、实习管理不到位甚至落入真空状态、学生的眼高手低与力不从心并存等,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推出了L-A-S-I人才培养模式。
二、L-A-S-I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L-A-S-I人才培养模式
1. L-A-S-I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将学生为期三年的学程设置为两学Learn、Study与两做Apprenticing、Interning 四个阶段,且相互交叉,学校育人和企业育人相互交融;校企共同制定、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在不同的学程阶段,各用所长,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1)L(learn基础性学习):一年半(第一至第三学期)的在校学习,立足连锁企业与人打交道的职业特点,强调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实行“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的基础教学体系,学习内容以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为主;(2)A(do-as-an-apprentice企业跟师学徒):半年(第四学期)的企业跟师学徒实训。实施新学徒制,以企业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主,学校专职教师配合,在企业一线做学徒进行跟岗实习,重在岗位作业能力训练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3)S(study学校提高性学习):半年(第五学期)的学校综合性、提高性学习,通过回炉再造满足学生源于亲身实践而迸发的强烈求知欲,有效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与技能;(4)I(do-as-an-intern企业顶岗实习):半年(第六学期)精益求精的企业顶岗实习,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完成三年的全部学习内容,学生零过渡上岗。
相对于两年校内学习与一年校外实习的“2+1”模式,L-A-S-I模式的校外实训提前了半年,而且在职场摔打半年之后又设置了半年的校内学习,从而在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学习过程中,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理论、发展理论,以理论的螺旋式上升来持续推进实践能力,同时培养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真正实现了教学做结合,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难得的回炉再造的机会。L-A-S-I模式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了企业育人的功能,但也增加了教学内容设计与学程安排的难度与复杂性。实施L-A-S-I模式必须重构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但基于“2+1”模式的积累,公共课程体系相对成熟,实习就业一体化的I阶段,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所以重构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跟师学徒阶段的教学设计与组织以及两“学”阶段的专业课程设置。
(二)L-A-S-I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要点
1.跟师学徒:引入新学徒制
基于重实践能力培养以及强化企业育人功能的两大基本考虑,我们在完成了三个学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学之后,安排了长达一学期的企业实训。为了把实践性教学落到实处,解决实习过程管理不到位、实习效果不佳等问题,古为今用,引入新学徒制,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展开实践教学。
学徒制是指在职业活动中,通过师傅的传帮带,使学徒获得职业技术和技能的方法体系。新学徒制主要是相对传统学徒制而言,在学习对象、教授人员、学习地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时间等方面都有一定差异。传统的学徒制更多的是用于某些手艺的传承,是一种用工模式;而新学徒制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是在教育形式上强调“师徒”关系,而且纳入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对在既定教育目标下的教学内容、师徒行为、评价和培养环境等诸多方面做了革新。其特色主要体现在“职”和“育”两方面。
“职”即职业性,强调教学环境的职业性和教学内容的职业性。新学徒制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而不是在大学的讲堂,通过师傅的做中教,学徒的做中学,让学生熟练掌握实践技能、掌握行业内的前沿技术。
“育”即育人。充分发挥师傅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师傅基于自己的职场历练,提供老师在课堂上无法讲授的技术经验和职业道德准则。职业道德由大学校园里的高谈阔论,化身为学生身边生动的事例、鲜活的榜样。面对社会上种种诱惑和一些不良风气,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学生们耳濡目染中知道了如何坚守岗位和职业操行,把握原则、处理各种社会现实问题。正确的职业观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跟师学徒将职业道德、职业习惯、职业素质的养成这一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落到实处。
人才培养模式范文3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构成要素。它回答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我认为其根本的指导策略应该是以市场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面向基层的具备相对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实践能力为的一线技工人才为目的,以校企合作为途径,走产学研结合德发展道路,建立培养学生大量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时代对它提出的要求是: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高职的培养目标,一是强调“—线”,二是强调“应用”,三是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其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就是就业。高职培养目标的现实性,要求高职的教学必须强调岗位的针对性,强调技术教育,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理论成份应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受普通高校学科型教学的影响,偏重于“学”的熏陶,淡薄于“术”的传授,“应然”要求与“实然”状态难以和谐一致。因此,目前的高职教育应该面向就业,大力改革教育方式,砍掉过多的理论教育和没有必要的基础课,大力加强实际动手的实践课,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增强学生在相关操作的实际经验。但是又不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他们往往跟某一个大型企业建立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毕业的学生大部分分配到那些大型企业中,因此从一开始他们都建立的是订单式教育模式,企业要求上什么课,就开什么课。我国的高职教育目前还没有发展到那个层次,而我们目前的高职毕业生就业面不仅仅面向一个企业,往往是很多个,因为一个企业要不了那么多的毕业生,而这些企业有一些是相关的属于同一类型的,有一些则是不同的,不相关的。因此我们不可能按照某一个企业的要求从一年级开始就进行所谓的订单式教育,因为中国的人多,外国的人少。不过,这一过程可以从二年级或二年级下学期开始把整个毕业生按照不同的就业取向分成小的班级,把订单式教育的时间从国外的一年级就开始改成二年级,订单式教育的时间相对缩短为一年或一年半的时间,留下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让学生到相应的企业去实习,而实习的时间以长一些为好,当然要能切实的加入到企业的工作中,不能在那里只进行扫地打水等的简单工作。这些都要依赖于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各大高职院校要尽可能的通过各种手段与企业尽量是大型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签订订单式教育的培养合同,甚至于可以让老师到企业去学习或到企业内部兼职,在兼职方面各高职院校要尽量支持如此更能提高老师的职业教育指导水平,不应该去扼制。还可以让企业当中的资深员工到学校教一段时间的书,虽然有些企业职工只善于自己做,不善于教,不过我们可以让他们先培训教师,再让教师去培训学生。总之,方式多种多样,要尽可能的与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合作开发我们的职业教育。
二、实践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具体实践上述方针政策时需要注意如下问题:
1.专业设置
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必须有自己的特点。其专业方向应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在专业设置上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要树立市场意识,主动适应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要解决好专业口径的宽与窄的问题,设置复合型专业,拓宽学生的就业适应面。三是要处理好专业调整和相对稳定性的关系。一个专业的成长需要时间、人力、物力上的保证。专业建设不仅要满足现在的需要,也要考虑到未来的需要。
2.培养目标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论型、设计型人才,又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它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1)知识、能力的职业性。高职教育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制定教学计划,在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2)人才类型的技术性。高职毕业生的工作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解决在转变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因此,他们除应具有必须的专业知识外,更应具有较强的管理和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鲜明的特色。(3)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因此高职人才毕业去向具有很强的基层性。
3.教学体系
高职人才的教学过程应该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做任何一项工作,首先要提出任务,而要完成任务是有一个过程的,并且是按程序进行的。如果我们把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分解成一个个环节,或一个个项日,在教学中,把完成每一个—工作环节(或项目)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结合进去,做到“教学做合一”。当然,教学模式还可以多样化,比如大家正在探索、试验的先打好专业基础知识平台,然后对专业能力培养实现模块化教学等。这样做,就能使学生学到有用的东西,学到真本领,能够顺利就业,实现“零距离”上岗。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可以是模拟的,也可以是真实的。无论是模拟的,还是真实的,都将引发一场对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体系的大变革,包括教材编写(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控制和教学质量检测,等等。
4.产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范文4
(一)“课证融合”的设计1.依据企业要求,重构课程体系是实现“课证融合”的关键课程设计是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解构职业能力之后,重新构建教学课程体系,科学有效的安排教学内容是保证会计专业“课证融合”的重点环节。经深入研究,我们把会计专业职业能力解构后结合企业需求,我们将会计专业课程分为六大块: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程、职业证书培训课、选修课程。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在专业实践课程模块设计中加入了专业课程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寒暑假岗位见习以及专业顶岗实习等实习实训环节,以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更多练习机会,让他们在校期间就能够掌握并积累一些工作经验。为了提高学生考证通过率将相关的课程进行教学能容的整合将考证内容融入进去,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和就业岗位需求联系起来,这样在教学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会计职业技能,而且还让每个高职会计毕业生顺利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电算化证、助理会计师证等。2.努力拓展课堂教学,为“课证融合”提供坚实保障高校会计专业开展“课证融合”教学之后,在课程内容设计上相对以往肯定会有较大改变,将会更加充实更为实用。这对于长期接受传统教育的学生而言,短时间内适应较为困难。教学改革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示“课证融合”教学模式实施后,明显感觉比以往学习压力大了许多。但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学生同时也表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所学到的知识更多,校园生活更加充实。作为教师应该努力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排解学习压力。在现有基础上,每一位会计专业老师应该至少担任两门会计专业课程课外辅导老师,帮助学生总结该课程的重点内容,制作相关案例分析题库,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以为学生构建一个自由、开放的课外学习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点,自由安排时间来有目的的选择学习内容。这样就能够极大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为“课证融合”提供坚实保障。3.制定科学严格的考试和考核制度,是“课证融合”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会计专业实行“课证融合”教学模式,就是把学生在考取会计证时所需要学习的一些知识融合在平时教育课程当中,让学生在完成学校所布置学习任务的同时,达到会计证的考试要求,进而顺利得到相关证书。所以,会计专业的考试和考核制度一定要与会计证的考试要求相平衡,力求在命题思路和形式上与证书考试保持一致,甚至于比证书考试标准和要求更高。考试和考核制度的设计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对考试和考核没有达标的要求,一定要坚决执行重修制度,督促学生继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以达到证书考试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保证学生掌握必须的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实践应用能力。(二)“理实一体”的设计进行“项目引导型”教学方法改革,实现“理实一体”培养模式。1.项目的选取是学习的关键项目的选题非常重要,因此在选题方面要慎重。“项目引导型”教学选题首先需要遵循的原则就是根据教学内容选题,这一点保证了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不会偏离教学计划。其次就是要注意所选择的项目内容是否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能够让学生主动的去参与到项目的解决过程中来。所以,项目的选择既要典型能够最大程度的代表所要教授的知识点,同时又要保证项目的实施难度在可控范围内,让学生有一定的创新空间和完成能力。由于现在的教材中知识点太多,教师不能一章一节的全部讲解,这样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进行项目教学之前要编一些简单而易懂的讲义便于同学详细的了解各个知识点。2.正确处理“项目引导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项目引导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只是在某些课程中有一定的优势,并不是在所有的课程中都具有优势。它只是教学环节的一部分并不能代替整个教学环节,相对于项目教学法,传统教学法的理论体系比较完整,它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理论教学中。所以,正确处理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关系,充分利用两种不同教学方式的优点,最大限度的结合起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既能够帮助学生打牢理论基础,同时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提供学习资源和倡导协作学习“项目引导型”教学的顺利实施,教学资源是基础。老师要给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项目实施相关资料,保证学生能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据可依。此外,要努力营造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协作环境,最好是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来增加对知识点的理解,遇到难题向老师请教,这样可以使学生既巩固又有个提高。
二、高等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在关于校企合作的问卷调查中,半数以上的企业表达了合作的意愿,在合作具体议题上,企业财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聘请其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指导老师最受企业的推崇。目前高职院校采用的让学生校外实习的方式并不受企业欢迎,主要原因有:(1)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实习生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在企业实习时,不但帮不了企业财务人员的忙,有时反而扰乱了他们正常的工作次序;(2)有的企业并不希望本企业的财务状况让实习生了解。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很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并没有机会走进企业获得实习的机会,或者即使企业同意学生去实习,也仅仅是走个过程而已,学生根本没有获得真正实践锻炼的机会。鉴于此,本项目中的校企合作模式将采用请进来的方式,也就是聘请企业的高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作为本校兼职教师,他们将带来企业的会计素材,走进我们的实训中心指导学生实训。同时定期的开展校企双方交流会,让企业财会人员和我们的专职教师一起商讨课程改革,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更符合实际的需要。学校还要经常聘请企业的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来校进行财务讲座或者是与学校老师进行座谈,提高专职教师会计实践能力和意识,培养双师型教师。
三、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是学生在校内学习锻炼相关职业技能的重要基地,作为校方一定要重视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会计实训中心应该既要包括手工模拟实训室,又要包括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使学生既要能适应小公司的手工记账,也能适应大公司的财务软件操作。筹建还可以建设模拟财务公司,引入企业真实的会计业务,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校内工作场景,完成企业真实的财务核算工作。总之,校内仿真实训基地是当前高校会计专业职业实习的有效途径,对于构建高职会计专业“课证融合、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四、构建校企合作平台
高职会计专业“课证融合、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一定要重视校企合作平台的构建,逐步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机制,实现企业和学校共赢的目标。1.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建立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同时,还要建设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以专业对口、行业领先为理想条件,毕竟这样的企业代表了会计领域最前沿研究水平,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实习能够较全面的掌握相关技术技能,能够将自己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全面加以应用。2.企业是构建校企合作平台的关键企业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平台的主力,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校企合作平台是企业和学校二者实现“共赢”的方式之一,但是切不可流于形式,要利用学校的教师资源以及企业的会计人员,对学生的整个“实训”过程进行切实有效的指导与监督,为培养更多的企业“第一线”应用型人才提供保障。3.学校应该为校企合作平台构建创造一切有利条件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企业的需求,让企业能够从产学合作中感受到这种方式带来的好处。长期与企业保持沟通,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调整学校相应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及方式,让企业能够感受到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能够直接应用于“生产一线”。教学计划的制定一定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不能够单方面的制定学生实训内容,以免出现计划与实际的脱节。学校和企业可以组织人员共同构建一个“校企合作”负责小组,通过实时沟通协商与研究,保证校企合作平台能够长期有效的发展下去。
五、高等院校“课证融合、理实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评价体系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范文5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方案 改革措施
一、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10年的规模扩张,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但由于大学数量的急速增加,我国众多高校,包括部分传统名校在内,不得不采用“流水线作业”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大学生基本上按照统一节奏、统一模式、统一内容来进行培养[1],这不仅压抑了学生的兴趣、个性和想象力,而且让学生形成了一种学习和思维的固化模式,习惯于在学校、老师、家长的安排下按部就班地学习、生活,缺乏独立性、主动性、自立性,既不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又不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与特长。同时,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实际操作能力较差,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达到岗位要求。因此,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高等学校为完成人才培养任务而确定的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和培养机制的系统化、定型化范型和式样[2]。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概念,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充分考虑教育教学规律,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市场对人才的独特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
(一)推行学分制改革
学分制是以选课为核心,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最大的优点在于赋予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学习进度和任课教师的权利,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安排个人的修学计划[1]75-77,能够真正实现“选我所爱,爱我所选”。实施完全学分制能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对教师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将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二)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计划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3]。为此,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结合教育部文件和湖北省发展需要,湖北省厅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以下简称“英才计划”)和“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产业计划”),为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良好契机及政策保障。在此背景下,学校积极开展试点计划,以优势学科为基础,深度挖掘,在实践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新途径。
“卓越计划”遵循“解放思想、创新模式,立足行业、注重实践,校企共赢、持续推进”的原则,深化工程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推进“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在企业深度参与下,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校企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联合构建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适应行业企业生产一线需求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英才计划”旨在从省内高校中全国优势明显的基础学科专业和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应用学科专业中,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区。此计划要求不拘一格,改革试验,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一批思想敏锐、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本科毕业生,为培养造就未来在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和应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产业计划”则鼓励支持高等学校与相关行业携手,与有关企业联合,建设特色鲜明、优势明显、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和区域内重点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为省内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和区域内重点产业定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人才培养方案方面的探索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方案,是学校办学定位与办学思路的集中体现。2012年,根据学校学分制改革的需要,对培养方案制订的原则意见进行了修订,形成新的“武汉科技大学关于制订学分制本科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2012版原则意见有以下变化。
1.构建了“两平台,三模块,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结构。
“两平台”即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和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三模块”即专业课程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多方向”旨在克服专业人才培养的趋同,对同一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细分,根据行业对人才需求多样性,设置具有行业特色的多个专业方向。
2.实行了弹性学制。
我校设定本科基本学制为4年(建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为5年),实行3~6年(5年制专业为4~7年)的弹性学制,学生可以在此学制范围内根据个人兴趣安排学习。
3.提高了选修课程比例。
在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课程模块中均要求设置选修课程,并对学分要求做了统一规定。素质拓展模块类课程性质为必修,但是学分均是通过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若干个项目获得,学生可以自由选修。统计2012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发现,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在14%~28%之间。
4.规定了各平台和模块的学分、课程设置。
将全校所有专业划分为理工类、文法经管类、医学类和艺术类四个大类,按照这四个大类设置各平台和模块的建议设置总学分,并对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作了统一规定,便于统筹安排。
5.调整了部分基础课的课程设置。
在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中新增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各1学分,为全校性的必修课程;“大学英语”课程的总学分作了调整,由16学分调整为12学分;计算机类课程中,只设置一门“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必修课,根据学科专业,划分为A和B两种;“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调整为“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B)”,“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调整为“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和“网络技术及应用”,各专业可自行设置为选修课或者不设置;学科基础平台中对学分学时要求不同的公共课程采用分级教学的模式,各专业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能力培养的需要设置课程。
(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试点计划
根据教育部、省厅文件和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我校获批了“卓越计划”专业6个,包括化学工程与工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矿物加工工程专业;1个“英才计划”,即冶金类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7个“产业计划”,包括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软件工程、生物工程和药学专业。依据“卓越计划”、“英才计划”和“产业计划”的特殊要求,针对培养方案中基础平台课程学分设置过多,培养方案与行业、企业结合体现不够等问题,对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大胆改革。
1.改革基础平台课程。
对部分基础平台课程学分设置进行调整,调整情况见表1。如下表所示,对文法与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课部等三个院部开设的思政类、外语类、体育类的课程学分学时设置做了调整,这几类课程的总学分由30学分调整为23学分,减少了7学分。
基础平台课程调整情况一览表
2.增设特设课程和校企合作课程
(1)“卓越计划”专业开设提高个人业务素养和管理能力、激发创新意识的课程,如增设“企业管理概论”、“项目管理概论”、“技术经济概论”、“耐火材料新技术”、“电气传动新技术”、“工业控制网络”等校内课程;邀请企业管理人员讲授增加相关企业课程,如“环境健康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市场策划、运行与技术支持”等;开设企业相关的实践环节,如“企业案例分析”、“工程实训”、“工程实践与创新”、“企业认知实习”、“自动控制技能实习”、“自动化设备应用实训”、“冶金主体设备应用实训”等课程。
(2)“英才计划”班级一年级即接触“冶金高端论坛”专业启蒙课程;同时聘请企业成功人士作“批判性思维”和励志成才讲座;对原有冶金工程本科专业课程进行拓展,增加有色冶金方面的知识;开设创新方法课程“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实践;增加“科研、写作与报告综合训练”等实践环节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经历。同时,强调课程衔接,注重学科交叉,加强冶金工程学科与材料、热能与动力、机械、计算机、资源与环境等学科课程之间的交叉。
(3)“产业计划”增补了与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理论和技术相关的内容,对关联课程的内容进行梳理。例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增设“电子信息工程导论”、“电子产品策划与设计”、“电子信息工程专题研究”、“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实践”、“电子产品的测试与检验”和“电子系统综合设计”等课程;车辆工程专业增设“电动汽车电机拖动基础”、“微机原理与单片机”、“动力电池技术”、“新能源汽车原理与应用”、“代用燃料技术”、“电气电子工艺实习”和“新能源汽车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等课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增设“光电技术”、“特种机器人”、“微观流体力学”、“创新设计与专利申报”和“工程应用软件”等课程。
四、结语
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管理实施、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各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必须做到科学设计培养目标与业务要求,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合理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进程,制订科学、合理、可行的培养方案。各高校只有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环境下,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且有效地实施,才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清明.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弹性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75-77.
[2]刘英,高广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27-129.
人才培养模式范文6
摘要:将美国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的“5W1H”分析方法运用到南通理工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案例中,根据南通理工学院办学实
>> 基于423模式的高职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机制构建 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校企双向全程介入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施 浅谈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新能源发电技术专业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双线并行”机制下高职校企融合人才培养管理平台的设计 基于校企文化对接的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机制研究 浅析高职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与改进 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改革创新策略 高职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知识转移机制体制研究 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中职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文化融合的探索 校企深度融合的数控、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 职业导向的“校企融合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王昶,袁军平,申柯娅.“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三方共赢”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8(7):47-48.
Abstract: The paper applies "5W1H" analysis method, proposed by Harold Dwight Lasswell, to the case study of Nantong Polytechnic’s College talents training mode. In terms of the practical situations of school-running, running regularity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requirements of talents training, the paper proposes a talent-cultivating mode whose characters are opening up all the way and coordinating to double wins in order to provide Nantong Polytechnic’s College talents training mode with new approaches and inspire other schools of the same variety.
Key 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lents training mode; "5W1H" analysis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