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总结范文1
20世纪末,计算机在工作、生产中的应用,各高校几乎都开设了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人数暴涨;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它们成为了各行各业的工具,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它常规使用操作;学校的计算机类知识更新过慢;随着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扩招,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不如以前那样火爆了,就业质量有所下降。
通过对八百余家计算机类企业的调研,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从表1数据中可以看出,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有较高的工作效率,能很快适应岗位工作要求,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技术、新思路等是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要求比较集中的项目;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基础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上进行研究,培养适合企业的人才。
从表2数据中可以看出,沟通能力、道德修养、执行能力显得如此重要;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调查企业对高职学生培养工作的主要意见或建议,排在首位是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 提升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相应对策
根据此次调研和分析的结果,笔者认为高职校要提高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必须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2.1 优化专业结构,调整计算机类专业方向的设置
在专业设置上,应充分搞好调研,建立企业专家委员会,定期与不定期进行专业研讨,紧紧围绕就业岗位及适应该岗位所需要具备的综合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来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强化技能的培养。通过长时间调研,我校目前开设计算机专业方向有:计算机软件、网络技术应用、动画制作;而物联网技术目前正在做专业调研。
2.2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适应社会与市场需要,学校通过企业的需要和反馈意见,有针对性培养人才,结合市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技能,更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1)学校引进企业模式。将企业的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校园内,就可以在校内实行的“理论学习”和“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获得“产学研”相结合的多赢途径。
(2)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学交替模式,学生在企业被全日雇佣,顶班劳动,利用工余进行学习,通过讲课、讨论等方式把学习和劳动的内容联系起来,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系统的课程,到企业去是技能提升训练。西方有些国家,如德国有的职业技术院校就是这种模式,我国一些院校也需要探索这种模式。
(3)校企互动式模式,“订单”式合作。学生入学就有工作,毕业就是就业。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学生是由学校选拔的学生和企业招收的员工组成,教育的实施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培训和考试内容来源于企业的需要,开设为本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实习课程,企业在具体的职业培训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2.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实践能力
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关键。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教师培训,派专业教师到企业一线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职业实践经验,掌握新技术、新知识。
2.4 加大投入建设实验实训室
改变以前单一的实验室格局,按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和项目训练的要求,建设功能强大的校内实训基地,同时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2.5 强化综合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的培养
课程设置要解决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和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问题。学校与企业沟通,研究课程的设置,以及学时的合理性,理论教学要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实践教学要强化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学时分配还要考虑专转本学生的需求,相应的增加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的学时。
2.6 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道德修养
通过开设选修课、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多种竞赛活动、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参加社会实践,提升职业认知能力。现实生活中,大学生遇到的许多困扰,大都与对职业的认知不足有关,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优势、特长等个性特点,确定自己将来的职业选择方向,有利于在职业生涯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职业信息的有效途径。
(2)提高沟通能。在调研中,企业对大学生的沟通能力要求最高;现在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化的社会,需要提升人际交往沟通能力,与人交往沟通需要真诚、勇敢、相信他人、礼节等,还有许多的技巧与方法,这要在社会实践中去体会和总结经验。
(3)加强实践锻炼,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在社会实践中,每人都要踏实工作,增强自己在团队中的影响力,特别作为一名领导者,不是权力的象征,学会团队协作,相互配合完成既定任务。
2.7 转变就业观念,开展就业指导教育
较好的就业质量是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最好肯定。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入手,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教育。介绍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人才类型,使学生一入校就绷紧就业这根弦,端正学习态度。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增加就业技巧方面的培训,为了让学生感受就业体验,增加求职经验,请往届优秀毕业生,传授求职心得、面试技巧等;其次,教育学生要摆正位置,不要好高骛远、盲目攀比,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选择适合发挥自己特长的岗位;国家出台很多创业政策,鼓励学生自我创业。
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总结范文2
学校和企业其实都希望有良好的校企合作。学校希望通过校企合作达到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技术型人才的目的,企业则希望通过这种合作创造更多的效益。然而为什么企业却不愿意录用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造成学生就业的专业相关率低的现象呢?原因主要是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课程和内容没有及时更新,使得学生在学校学到的技能有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高职学生一般都是去中小型企业工作,中小型企业必须采用与时具进的先进技术工具,但人数又有限,所以为了提高效益,经常要求员工具有先进技能,一人多岗,而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的技能跟不上时代要求,知识面较窄,达不到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因此现在只有及时进行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拓展专业方向,才能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
2市场调查与计算机专业方向拓展
高职计算机专业是高职院校IT方向最老的专业,但是随着IT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关技术的分类也越来越细化,于是从计算机专业也细分出了多个专业,比如软件专业、网络专业、信息管理专业和动漫专业等,然而社会企业还是需要大量具有计算机宽泛知识和应用技能的人才,作为老专业的计算机专业还是需要保留下来。由于这些专业的相关度很高,容易出现专业方向交叠度大和课程重叠严重的现象,使计算机专业没有了自己独特的专业方向。
2.1计算机专业以前的专业方向和问题
计算机专业的专业方向以前一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曾经有过计算机软硬件安装与维护方向、基于PC机互联网的网站建设与维护方向、突出网页设计和美工等前端技能的方向、突出多媒体制作的方向等,但是现在这些方向都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细分出去的其他相关专业的主要专业方向了。因此计算机专业必须重新建设有自己特色的专业方向。
2.2市场调查
对近几界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多次调查数据显示,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多就职于中小型企业,从事软件开发的不到2%,网络技术的不到3%,硬件组装维护的约5%,网络运营、电子商务、计算机产品销售等工作的约30%,还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与专业完全不相关。近年对计算机相关中小型企业人才需求的大量调查数据显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应用,企业以前需要的PC机端的WEB开发、网页设计、美工、网站编辑于维护、网络运营、电子商务等岗位人才需求量下降,现在对移动互联网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直线上升,增加的岗位主要有移动通用页面设计与制作、移动客户端应用开发、移动服务器端建站、移动产品网络营销等。另外还有少数企业已经开启了新兴的智能楼宇和物联网产业建设,虽然目前的企业人才需求不多,但将来一定是主流。
2.3专业拓展方向的选择与确定
职业教育领域应及时感知行业技术新技术动向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并迅速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来培养相关的人才以满足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经过对相关行业所使用的技术新动向的调查,可以感知到当前和以后的IT行业新技术方向为移动互联网、智能楼宇和物联网,计算机专业的拓展方向应该在这几个新技术选择一个。对中小型企业人才需求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人才需求最多的是移动互联网客户端应用开发方向,而且该方向的课程可以在以前的课程基础上拓展,实验和实训可以充分利用以前的实验资源,资金投入要求不是很多。物联网和职能楼宇方向虽然是将来的必然发展方向,但这两个方向的课程体系和实验环境相对于现有的课程体系和实验实训环境,变动非常大,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在经济基础不雄厚的条件下当前不适合往该方向突然转向。根据以往对高职学生接受能力的总结,移动互联网客户端开发方向的学习内容由于编程较少,在他们的接受范围内,所以现在选择该方向作为计算机拓展方向。
3基于计算机专业新方向的教育教学改革
明确了计算机专业的方向后,不仅应该调整专业的课程体系,还要重视教育教学改革。
3.1教育教学的改革
针对不同的生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高职生主要来源是三校生和普高生,虽然他们都使用过移动互联网产品,但专业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却有很大差异,所以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三校生的专业课教学是突出理论和实践水平在以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而普高生的专业课教学需要从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开始,循序渐进,所以给他们上同一门课的老师,虽然课名和教材一样,但教学进度和内容不一定相同,需要制定不同的教案。
3.2专业课程及实验实习方法的的改革
专业方向的拓展必然造成传统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内容变动,传统的课程或者淘汰,或者减少课程内容中过于理论的内容,增加专业拓展方向的课程内容。校内课程实验和实训应继续坚持校内的“产教结合”模式和案例教学,但是课程实验教学的方法还需要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老师先讲理论,再做相关实验演示,然后学生被动模仿。现实工作中都要求员工具有主动学习思考的能力,所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很重要。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可以进行以下尝试。课程的早期实验可以先按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中期阶段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可以指导学生先做实验,教师解释实验中理论依据,课程后期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自己做实验,让学生主动搜索查找相关的理论依据,以这种渐进的方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外还要提高“工学结合”实习的有效性。“工学结合”要求作为校外实训基地的企业提供充足的专业相关性实习岗位,鼓励企业对实习生进行岗位培训,而不是把学生当廉价劳动力在企业做于专业不相关的简单打杂事务。
3.3培养学生较宽的技能范围
中小型企业要求员工不仅具有应用专业时尚技术的能力,还要一人多岗,具有跨学科的其他专业基本技能。所以计算机专业还需要开设更多的专业选修课,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学习跨专业的选修课。
4结语
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总结范文3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组织
教育部高教司2006年一项调查显示[1],自2002年以来,高校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初次就业率连年下滑,成为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一大热点,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其原因是由于计算机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不够明确,导致供需结构性失衡[2]。具体表现为:高等教育在计算机专业传统的教育理论型、研究型人才培养上有较大的优势,但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存在层次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状况,使得现在大多数毕业生理论有余,岗位技能相对不足。许多毕业生甚至需要较长的培训才能胜任工作。
生产实习作为高校计算机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多数高校目前采用的教学形式为组织学生在校内机房编写小程序,或到实习单位参观,使学生了解本专业领域科技发展水平和实际软件开发过程,或联系实训基地直接由企业指导培养。尽管各高校对生产实习十分重视,并想办法改革实习模式,但目前高校生产实习仍然面临着诸如实习单位难找、实习经费短缺、实习效果不理想等困难,教学质量不容乐观[3]。
经过近几年生产实习教学的经验和教训,我们提出了一种校内进行的计算机专业生产实习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实习基地选在校内机房,实习任务由指导教师根据理论教学及社会需要的专业应用技术制定,实习指导由学校多名专业教师负责,实习内容为组织学生参与企业已结题项目或教师在研项目的
开发。按照这种模式组织生产实习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又能节省实习成本,同时还保证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1现状
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生产实习主要有三种形式。
(1) 企业参观。计算机专业生产实习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能直接参与到计算机及相关企业的生产环节中,但是目前计算机企业多属于民营、外资或合资企业,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一般情况下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另外,参观形式对于计算机专业实习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计算机产业多为高科技产业,从表面上看软件公司内部和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相同,学生参观根本看不到实际软件开发过程,更不可能参与到企业软件开发工作中。毕竟大部分企业或公司都不想因为学生实践而降低自己的工作效率。另一个影响实习单位接纳学生生产实习积极性的原因就是实习经费不足,学校对实习经费的投入远远滞后于企业收费增长的速度。
(2) 校企联合。目前,有些企业和高校联合成立专业化的实训基地,严格按照生产实习的本质要求,从看、学、做三个环节组织教学,为高校解决生产实习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这些实习基地依托大企业,面向高等院校,能很好的解决学生到生产一线参
作者简介:路莹(1970-),女,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网络及多媒体应用;唐晓君(1972-),女,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李晓红(1978-),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文件安全、智能控制。
观学习的问题,另有专门培训老师指导,保证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项目开发,体验项目开发的全过程。这种实习基地既有浓厚的现代企业氛围,又具有一定的教育培训经验,是连接企业和学校的纽带,这种实习形式可以促进学生从专业知识向专业技能的转化。但是,这种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实训基地的形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而且需要学生在实习时支付一定的费用,从学生角度考虑,承担费用有一定的难度。由于这种实习形式风险大、成本高,因此大多数高校没有采用。
(3) 校内组织进行。面临实习企业难寻、培训实习成本太高的难题,有些高校选择校内进行生产实习的方式。这种方式大多以指导教师布置实习任务,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并以报告形式上交结束实习。实习过程从教学组织、教学设计和验收环节等考查,与普通课程设计相类似,学生虽然拿到相应的学分,也锻炼了基本技能,但由于缺乏企业氛围,学生不能很好的建立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映射。而且,一旦教学管理不当,很容易出现抄袭现象,生产实习教学质量很难保证。
本文针对计算机专业生产实习的现状,经多年的探索和改进,实行了一种基于校内组织进行的新生产实习模式,主要从教学组织,教学管理、教学设计以及实习验收几个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实践,这种实习方式可以依据实习的要求,从实际应用考虑制定实习方案,针对性强、组织合理,教学效果明显。
2生产实习模式实践
2.1实习流程
经过几届学生的实习实践,新的校内生产实习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实习效果。其实习流程如下:
(1) 实习要求及安排部署;
(2) 实习任务讲解;
(3) 分组实践;
(4) 中期检查;
(5) 实习答辩、总结。
2.2具体措施
从教学组织,教学管理,教学设计,及实习验收几个方面进行具体要求及安排。
(1) 教学组织。生产实习之初,由指导教师布置了多个在研/结题的教师科研项目或某企业已完成项目,组织形式采用集中式管理,即在生产实习过程中,
学生统一在专业机房集中实习,安排多个指导教师,每天都有教师值班答疑。集中进行生产实习既方便学生讨论、交流、答疑,又方便指导教师充分地把握实习情况,并给予具体指导。
(2) 教学管理。每天八小时工作制,晚上可以加班加点,专心设计项目。开发阶段,完全模拟软件企业的开发流程,并要求学生采取自愿原则组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个中小型项目的设计。每组3人,每个小组安排组长(项目负责人或称项目经理)一人,组长的职责是:组织成员进行项目调研、模块划分与任务分工、接口的确定、进度的监督与协调、集成测试等。
实习期间安排中期检查环节,指导教师按照实习最初制定任务要求及日程安排检查实习进展,针对学生开发过程、开发进度、开发难题及开发组织等给予监督与指导,一旦发现偏差,及时纠正,将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实习中期检查结果以文档形式留存,作为成绩考核的一部分计入总成绩。
此外,实习期间要求各小组及时进行项目总结。每天规定一个时间,将同组学生集中起来,针对当天完成的任务进行总结,交流自己的想法,集体讨论问题,这样就能够做到日日有收获、天天有提高,从而锻炼自己的实战水平和组织经验,小组项目小结结果以日志的形式记录,开发结束后整理写入实习报告。
(3) 教学设计。采用项目驱动、案例教学作为主要实习方法,题目实用性强,一般安排指导教师的横向或纵向科研项目,或使用某企业已完成的项目案例。这样,学生在校内即可进行客户调研和需求分析,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为将来的职业奠定基础。具体实施如下:
实习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答疑式讲座,使学生深化对软件工程基本原理,以及数据库等相关理论的认识,了解企业软件项目开发的基本流程、开发规范和开发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第二阶段是案例分析,针对生产实习题目,提取几个有针对性的案例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了解软件生产的基本过程、方法及开发技术;第三阶段是实际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综合运用指导老师前面所讲到的知识,完成一个中小型项目的开发任务。
因为有相关理论课的教学基础,实习第一阶段以答疑的形式进行。实习第二阶段,指导老师针对软件公司的风格,选取几种主流开发技术案例进行讲解指导(C#,Java等)。安排一名指导教师负责一个案例讲解(对应一种开发技术),便于学生理解项目思想和相互沟通,指导教师也可以重点对某一技术开发过程进行答疑。讲解结束,将案例源程序存放在服务器上,供学生编程参考。实习第三阶段,学生自选主流开发技术,并按照企业的开发规范进行开发。
(4) 实习验收。实习最终成果包括软件和文档以及用户操作手册。考核是检验实习水平的主要手段,科学、合理的实习考核对于促进实习教学质量,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考核也是一个较难把握的环节,既要考核学生的独立编程能力,也要考查其团队协作精神,同时还要考察其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文档编写能力、纪律性等内容。为了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实际效果,我们实行分阶段考核,各阶段成绩综合在一起构成最终实习成绩。最终实习成绩由平时表现、中期检查、实习答辩和实习报告四部分组成。其中,平时表现占总成绩10%,中期检查占总成绩10%,实习答辩占总成绩40%,实习报告占总成绩40%,汇总后总成绩以等级表示。
中期检点是考察其开发进度,内容包括调研程度、开发平台及环境的选取是否合理、需求分析是否充分,开发进度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有延迟等。
答辩重点考察软件功能、实现的难易程度、技术含量,界面友好性等,对具有创新性的作品适当加分。答辩流程为组长汇报软件的设计思想、主要技术、任务分工等情况,并演示软件,指导教师提问各位成员所设计的模块。老师根据项目完成效果确定这个组的等级,按照工作量大小再确定组内各成员的等级。
实习报告以小组为单位上交,重点考察其规范程度,文档是否齐全,书写是否认真等。
2.3实践检验
经过实践证明,采用上述方法组织、设计和管理,实习效果明显提高。尤其采用阶段性考核,以现场答辩形式验收实习成果,能够检查学生的真实技能,以及算法的复杂性、程序的规范性等方面。通过中期检查和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评定,既能考察项目的完成情况,也能考察各位学生在实习期间的领悟能力、工作主动性、团队合作情况等综合素质。学生实习报告内容是对实习系统化的记录过程,能反应其文档编写能力,并训练学生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网站规划等思维。
3结语
提高高校实践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就业力,是每位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计算机专业生产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应该积极采取举措保证实习教学的质量。当然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方式可以说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实习经费严重不足、不能实现校企联合的情况下,寻求教学上的改革非常必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校内进行的计算机专业生产实习的新模式。在该实习模式下学生不仅能树立责任意识、团队意识、资源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同时团队精神以及实际动手能力、协同工作能力也能得到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建臣. 高等院校计算机学科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改革[J]. 现代企业教育,2006(24):17-18.
[2] 陈幼明,王立群. 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模式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7(12):26-28.
[3] 王春枝,熊才权,欧阳勇. 计算机专业生产实习模式的探索和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7(11):84-86.
Exploration for Productive Practice Teaching of Major in Computer
LU Ying, TANG Xiao-jun, LI Xiao-ho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alian 116034, China)
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总结范文4
整体来看,理工科专业与商科专业依旧是两大热门,是绝大部分申请者的首选。就理工科专业而言,计算机科学与工程(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与电子电气(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专业又是热门中的热门。由于这两个专业的基础课程非常相似,美国的很多大学都把这两个专业合并到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比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等。其中,卡内基梅隆大学由于计算机专业特别出色还设有专门的计算机学院。
【专业优势】
大部分同学选择申请计算机、电子电气类专业,因为这类专业有着较好的就业前景。计算机专业起源于美国,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美国成为计算机最发达的国家,而且每年都需要大量计算机专业相关人才。从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来看,每年工作签证专业需求第一的总是计算机专业。因此,一般来说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留美工作的可能性比较大,工作机会也比较多。电子电气类专业人才虽不如计算机专业需求量那么大,但还是很容易找工作的。电子专业是俗称的弱电专业,其专业需求常年排名前十,工资待遇虽比计算机专业略低一点,但也算是理工科专业里就业前景不错的专业。电气专业是俗称的强电专业,专业敏感度较高,在美国找工作会涉及背景调查,因为许多公司一般不愿意招国际学生,不过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还是很容易找到工作的。
【申请注意事项】
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的专业十分看重申请者的数学和物理成绩,所以对于有意申请这两个专业的同学来说,高中数学和物理两个科目的成绩都不能太低。如果同学们要申请的是美国Top 30的名校,还需要提供数学和物理的SAT 2成绩或者AP成绩。而像麻省理工学院这样的顶尖名校则更看重申请者有没有参加过与数学、物理相关的国家级或国际级竞赛并在其中获奖。依照以往的申请经验来看,申请者如果有数学、物理、信息等国际奥林匹克竞赛或是Google编程大赛的获奖经历,在申请上会有明显优势。
计算机、电子电气类专业往往是美国理工类名校的强势专业,申请者如果直接选择这类专业来申请,一般来说被录取的机会比较低。因此,大家要客观评价自己的申请条件,如果对直接申请没有绝对的把握,建议先申请数学或者物理这样相对容易被录取的专业,等申请成功后在大学就读至少一个学期,然后再申请转到计算机和电子电气类专业。由于数学和物理是计算机、电子电气类专业的基础,因此一般来说,只要申请者修够学分,平时的成绩也符合要求,申请转专业会比较容易。笔者指导过的好几个学生都是通过这种“曲线求学”的方式最终转到了自己的理想专业。
申请美国本科的同学中,申请商科专业的几乎占到了一半,其中大部分同学申请的是会计(Accounting)和金融(Finance)专业。
【专业优势】
美国大学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薪资水平一般,但是就业率却比较高。从美国劳工部的工作签证专业排名来看,会计专业是唯一进入Top 20的商科专业。会计专业较好的名校有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尚佩恩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等。
美国大学金融专业的毕业生收入较高,但在美国就业一般,而在国内的就业率则相对较高。美国的金融名校有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等。
【申请注意事项】
美国大学在招收商科专业的学生时比较注重申请者是否参与过和商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对于国内的大部分中学生来说,这是除了标准化成绩之外需要特别准备的一个方面。另外,有些学校在申请时可以直接选择会计、金融等具体专业,比如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尚佩恩分校。而像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等则要求申请者在申请商科专业后先读商科预科(pre-business),等到了高年级再选具体的专业。还有些大学(如芝加哥大学)的商科不是一个专业,而是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参加的一个项目,这类项目旨在帮助有志于从商的学生获得职业发展上的成功。
商科专业的申请难度较高,如果直接申请,被录取的机会很低。因此,笔者建议有意申请商科专业但没有十足把握的同学先考虑申请文理学院下面的经济学专业(Economics),由于这两个专业很多基础课是相同的,因此到了大二再申请转专业会相对容易,而且也不需要担心没有基础。另外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商科专业毕业后留美工作较难,如果大家想毕业后能在美国顺利找到工作,那么在假期就要多多实习。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选择申请读研,继续深造,增加自己留美工作的机会。
除了理工科、商科这两大热门之外,也有一些同学申请文科、艺术类的专业,但是更多申请者则选择的是不定专业(undecided)。芝加哥大学官方网站称:“In fact, 'undecided' is our most popular major. (实际上不定专业是我们最受欢迎的专业。)”这是美国大学不同于国内大学的地方之一,也是美国大学的一大特色。对高中生来说,大学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专业,在申请的时候就选定专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考虑到这一点,大部分美国大学允许申请者在申请入学时选择不定专业,在低年级先进行通识教育,到了高年级再定具体的专业。
【专业优势】
这一专业的最大优势就是学生可以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熟悉大学的各个专业,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自己想要学习的专业。
【申请注意事项】
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总结范文5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也在不断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教学水平,通过教学的创新性改革,从而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技能型应用人才。本文主要针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特点,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以实践为主线,创新整合课程内容,并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相结合,改变传统的不科学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从而逐步探索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具有计算机专业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创新;方法
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这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方面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但与此同时,也为计算机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为了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步伐,不断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就需要对计算机教学进行改革创新,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当前计算机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些年来,计算机这个专业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前景较为乐观,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专业对口性差,很多计算机毕业生并没有选择和从事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这凸显出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选择就业的时候面临较为尴尬的境地。尽管计算机专业有着极大的需求量,很多企业都需要计算机方面的应用人才,而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信息化技术发展迅猛,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但是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对于计算机相关知识和技术存在极大的滞后性,这与一些企业用人单位需求相脱节。计算机专业不只是单纯的进行理论知识学习,还需要与实践相结合,而由于在学校的学习时间极为有限,使得学生缺乏对计算机学科的系统性学习,致使很多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于计算机基本的系统操作也没有很好的应用,这与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从而使得高校所培养出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在技能和应用中的优势无法显现。
三、计算机教学的改革的探索
1、对计算机课程实践环节的强化
培养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能够灵活的运用所学到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解决问题,并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是高校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计算机课程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中要着重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应该适当的增加学生上机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操作中对理论知识进一步的深化,并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和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强化计算机课程实践环节的培养,并高效的安排和利用每一节上机操作课。在课前可以为学生制定实习任务安排,让学生可以明确每一次实习的目标、任务及具体的要求,在课后进行上机实验报告的撰写。这样针对性的学习训练,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从而可以为课程教学提供有效的反馈,这也有助于计算机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和创新。
2、课程学科整合的加强
课程整合是需要一个逐步加强的过程,可以从一些整合程度较低的学科开始,逐步过渡到整合课程程度较高的学科,从而实现跨学科、多学科设计,最终进入超学科整合设计模式。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体潜能。为此,需要教师在课程学习中进行学习情境的创设,可以利用教学课件来模拟环境,并丰富信息资源。改变了计算机硬件水平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的情况,通过教学课件可以生动形象的为学生打造出一个可以刺激视觉、听觉,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实现有针对性学习,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加强信息技术水平,对在网络环境下搭建的教学平台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教学软件的开发制作都能够有一个更为全面深入的把握,从而可以引导学生,并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及保障。学校可以组织和开展一些教学培训及讲座,由于信息化技术发展速度极快,而为了避免教学内容的陈旧,就需要教师具备新的能力,不断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从而可以适应信息技术对教学的要求。这也有助于课程整合教学理论与信息素养和能力的提高。
3、实用课程体系的构建
由于学生在进行专业必修课学习主要是分为基础应用模块及高级应用模块这样两部分,根据课时要求及学生的水平来开设,选修内容主要为运用计算机来实现实际工作的实践性学习。基础的应用模块主要是完成计算机操作知识,包括计算机基本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及office办公软件等。高级应用模块包括网络技术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网页制作及常用工具软件。通过让学生掌握Photoshop平面设计软件、Flash、Dreamweaver、3dmax三维动画设计软件等操作,学习相关知识,了解系统的安装和维护,可以灵活的将多媒体计算机中的声音、图像、图形及3d图像加速等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工作生活之中。
四、结束语
当前,计算机教学模式处于不断地实践、探索和总结阶段。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学改革才能够推动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正确把握计算机这个学科的专业特点,并分析学生的水平,结合学生的个性需求,来适时灵活的转变教学方法及手段,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思索着获取知识,勇于质疑、勇于创新,并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专业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文海,邹成成,赵祥敏.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环节项目化教学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5)
[2]陶雪琴,钟圆圆.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改初探[J].知识窗(教师版).2012(01)
[3]陈步英.浅谈高职计算机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双向同步教学[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03)
[4]贵颖祺.工学结合在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中的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0(06)
[5]周艳艳.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重点及实施路径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7)
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总结范文6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促进了人才评价标准的转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从注重学历、学位,向注重能力和素质的方向过渡。高校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已经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而本科毕业设计是检验学生综合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的一种方式,也是学生取得毕业及学位资格的依据,因此,高质量的毕业设计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极具工程背景的专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设计大多除了要求学生写出论文外,还要求学生实现一个软件或硬件系统。这种设计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I生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检查。因此,深入研究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对于提高毕业生综合能力和工程素质有着重要作用。
1 CDIO工程教育模式
由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等4所大学研究创立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成果。CDIO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过程为载体,让学生以实践的、主动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4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4个层面上达到预定目标。
2 基于CDIO的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2.1 基于CDIO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建立高水平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是高校教学设计的核心任务,为保证毕业设计改革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我们将CDIO理念融合在计算机毕业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与教学环境的全过程中。从教学执行时间、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组织、教学评估等方面对毕业设计进行改革,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根据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具体需求,结合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和基本原理,形成一个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程序设计实践为一体的本科学习团队的整体培养机制。我们将CDIO能力大纲与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相结合,全面均衡地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
2.1.1 采用面向能力培养,强调“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改变目前的“导师命题一学生选题”的毕业设计模式,充分强调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毕业设计题目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题目的设置既要反映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又要体现出计算机专业工程背景的特点。因此,选题时教师应尽量满足学生就业岗位的需求,并结合学生大学所学习的专业课程。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他们在企业实习中发现的实际工程问题或指导教师的相关科研课题,提出毕业设计研究方向和题目,再由指导教师审核确定题目。另一方面,指导教师应适当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启发、引导学生研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课题;学生通过调研、阅读文献等手段对课题的发展方向和研究内容有了深入了解后,再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将具有应用价值和明确工程背景的题目作为毕业设计题目,不但可以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学生胜任未来相关技术岗位和工作。
CDIO工程教育理念强调工程系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采取“内引外联”双导师制度的指导方式。首先,鼓励导师组织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各类多级别的学科竞赛等,提高学生实战动手能力;其次,构建开放培养平台,与企业建立横向联合,让企业工程师与学校导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加强工程实践教育,缩短学校理论教学与企业实际需求的距离。学生通过工程实践可以了解计算机相关项目的开发过程,学习工程师的宝贵经验,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工程素质。
CDIO工程教育理念强调人际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与大型计算机系统开发依靠团队协同完成的开发模式是一致的。在毕业设计中,学生以课题小组的形式开发应用系统,小组成员各自分工不同,成员发挥各自的认知特点,相互沟通、帮助以实现小组成员的共同目标。学生在拿到设计任务之后,经过认真的分析、思考,制订出一套解决方案,供组内成员讨论。教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先介绍自己的思路、工作进度和任务完成情况,然后共同讨论知识难点,在协作学习的氛围内探究问题最佳的解决方案。另外,学生完成阶段任务之后,小组成员包括教师要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可以作为毕业设计评价的依据。
从选题、构思到团队分组等过程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应尽量以启发的方式给予合理化建议,辅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而不再是保姆式的监督、纠正和修改学生毕业设计中的所有问题。
2.1.2 以产品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
工程教育一定是以应用为目的、以产品/结果为目标、以工程过程(即问题解决过程)为教学组织主线、以“理论+经验”的“做中学”为教学模式的一种教育。基于CDIO理念的毕业设计教学流程主要分4个阶段,导师应指导学生参与毕业设计教学流程中的每一个过程。
(1)构思(C)阶段。确定题目和开题,即在确定毕业设计课题、分组与调研方案后,给学生下达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并让学生提交开题报告,准备进入实质性设计阶段。设计任务书规定了设计题目、要求完成的主要内容、使用的开发工具、成果提交形式及完成日期等。
(2)设计(D)阶段。学生应在导师帮助下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设计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计算机相关的开发不仅仅是编程,还包括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等过程。需求分析是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关键过程,此阶段的任务是确定系统的目的、范围、定义和功能,需要团队成员多次调试、讨论。设计阶段应完成对系统的体系架构、模块划分、接口规范、开发工具及任务分配等的明确说明,并提交相关设计说明书等资料。学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构思与设计,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3)实现(I)阶段。即把设计的内容转化为实际的软、硬件系统,包括编码、调试、测试等过程。在编码阶段主要是让 学生养成好的开发习惯,保证代码的结构化、可读性和可移植性;及时进行模块测试,写出测试计划,提交测试分析报告。此外,这一阶段教师还要做好毕业设计评估工作中对毕业设计工作的中期检查,完成中期报告。除了阐述设计思路、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外,教师还要参照任务书检查已完成的任务、尚需完成的任务、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等,同时对毕业设计工作进度给予评价。教师通过中期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督促学生按任务书中的要求和时间进度完成工作。
(4)运作(O)阶段。此阶段需要导师引导学生总结设计工作,撰写论文。要求学生掌握论文的写作规范及写作要素,同时要求导师对论文提出书面修改意见,并督促学生修改完善。毕业设计答辩流程采取分级审核制,也就是导师初审、预答辩小组会审、正式答辩小组终审的分级审核和学院备案的制度。导师应该根据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平时成绩,决定是否给予学生预答辩资格。学生通过预答辩熟悉答辩程序后,及时发现并修改设计及论文的不足,预答辩小组决定是否给予学生正式答辩的资格。答辩采用项目验收的形式,答辩人利用PPT介绍设计工作的内容和完成情况,现场运行和查看源代码,并接受教师提问。最后学院对答辩结果进行抽样调查以核查成绩是否公平合理,并设计复评制度,必要时可以复审。
2.2 基于CDIO的毕业设计实施过程
重新设计的本科毕业设计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该做法将毕业设计时间提前,避免传统毕业设计时间与学生就业时间的冲突,以缓解毕业生的双重压力。学生在学校也有充足的时间查询资料、编写代码、调试系统、撰写论文、准备答辩等。
(1)引导阶段。改变毕业设计起始时间,从大三上学期即可进入毕业设计引导阶段。基于学生已学习了本科阶段的主要基础课程,教师首先要对所有学生介绍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必要性、执行流程、如何选题、如何开展等情况,并特别强调毕业设计的评价标准,使学生对毕业设计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广泛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研究、设计的方向,在学期末提交一份总结报告。引导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调研、检索网络资料和查阅文献的能力。
(2)选题阶段。大三的下学期进入选题阶段。选题过程可由学生先行提出毕业设计题目、方向,再由教师审核创新性、可行性,教师亦可以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提出课题方向,必要的时候教师要给予技术支持和演示。选题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3)执行阶段。大四上学期是毕业设计的执行阶段。经过了缜密的选题阶段,教师需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包括算法设计、数据库设计、软件开发方法、程序编写、界面的美化、程序调试等,实现毕业设计。这个阶段主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阶段。大四下学期,学生开始整理文档、撰写论文、准备答辩,教师要督促学生写出系统测试分析报告,同时让学生整理完善计算机软件设计说明书、用户手册、操作手册等文档。这个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软件文档编制和编写材料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
2.3 基于CDIO的毕业设计教学评价标准的制订
CDIO教育模式评价标准(标准11)的核心是能力的培养,能力本位的观点贯穿于毕业设计的全过程。为确保能力评价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评价标准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评价不同的能力:
(1)评价的理念应强调学习过程,力求知识与能力的协调统一。学生的知识掌握与能力的建立是通过整个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活动获得的,评价以“过程”为基础开展,关注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关注实践环节及工程应用的能力。评价不能像传统评价模式那样只集中在毕业设计答辩环节。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的文献检索、网络使用能力,团队合作中的协同能力,困难问题的处理能力,专业技能的积累能力,论文撰写能力等都是评价学生毕业设计质量不可忽略的依据。
(2)评价的功能应关注工程实际,把握需求与个性特点的有机结合。由于学生的设计题目多来自企业实际,因此,对学生能力的评价不仅要来自学校指导教师和学生团队,也要来自企业导师。对学生工程意识的建立、工程实践的能力和产业经验的评价,企业导师拥有最大的发言权。引人CDIO模型后,评价的功能应由侧重成绩“优差”转向侧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的个性特点包括品德、兴趣、特长、能力等方面,品德表达了为什么干,兴趣表达了想干什么,特长表达了会干什么,能力表达了能干什么。因此,毕业设计评价应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评价的针对性、情景性与真实性。
(3)评价的标准与方法应体现革新,突出主动性与阶段性的特点。评价标准是实施CDIO教育的关键,我们根据CDIO教学理念对人才的要求,提出对毕业设计教学的评价从专业技术知识、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4个方面进行评价,相应地制订多元化、多层次、可供组合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标准与指标,并将评价机制贯穿于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专业知识评价用来衡量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核心工程技术的掌握程度;实践能力评价主要考核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评价用来评估学生的工程分析、推理和创造性设计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评价记录整个设计过程中团队分工、交流、协调、合作的具体内容,并据此对团队协作能力进行评价。以“分阶段任务式”的方式进行评价,摒弃传统观念造成的模式化操作过程。对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内容而言,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及测试等完整的工程过程是毕业设计成果质量的基本保证,应从制度上要求对毕业设计各分阶段进行严格检查,对学生的调研报告、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软硬件系统设计、论文撰写、答辩等阶段实现全程监控,保证毕业设计高质量的完成。
(4)评价的过程应呈现多维度,要求客观、公开地反映评价结果。毕业设计评价过程有时会因为不同评审人员采用的指标评价体系不同、毕业设计各类属性值与指标权重值的不同源 性而失去客观性。为加强评价过程的客观性,在评价过程中力求多人员、多层次、多维度地开展评价工作,如毕业设计评价由指导老师、评阅老师和答辩小组综合制订。校内指导教师主要侧重学生设计阶段的评价,企业指导教师主要侧重工程意识建立、工程实践能力的评价,评阅教师主要侧重论文文本规范性的评价,答辩小组主要侧重答辩时学生的表现和系统演示的效果以及项目指标、功能、性能完成情况等的评价。还可以利用常用的评价方法,如层次分析法、模糊层次分析法等建立本科毕业设计质量评价系统,加强评价过程的客观性。在对每个方面的评价过程中,评估结果要体现客观定量与主观定性的结合。毕业设计评价要客观透明,评分机制要具有操作性和科学性。另外,毕业设计评价最后要进行审核,以提高毕业设计结果的权威性。
3 结语
笔者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基于对教学本质的理解,结合计算机专业的工程教育特点,分析和梳理了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全过程,对毕业设计选题、时间安排、教学过程以及毕业设计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按照构思、设计、实施、运行4个环节开展毕业设计,并将改革模式应用于宁夏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未来本文选自《计算机教育》2014年第8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QQ712086967,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我们将在毕业设计的教学组织、实施过程等方面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使该模式更科学、合理,切实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红延.面向能力培养的工科专业课教学设计方法[J].计算机教育,2010(11):54-59.
[2]王娜,徐鲁雄.基于任务驱动的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实践[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2(2):37-41.
[3]张莉.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本科毕业设计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13(14):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