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数学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数学问题范文1
关键词:问题化教学;创新思维;小学数学
在问题化教学过程中,能更有助于帮助学生主动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知识内容,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信息技术支持数学的问题化教学
问题化教学注重学生探究性的学习,学生的探究学习又受到学生自己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制约,所以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方法、技术和知识等等各方面的困难,如何保障学生能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有效的探究学习呢?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引入,为问题化教学提供了各个方面的支持。
问题化教学要求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来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经历一个“质疑——析疑——解疑”的过程,一般的问题化教学要求学生去寻求预定的、唯一的答案,而不重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策略。真正的问题化教学,答案应该是开放的、发展的,经常没有固定的答案,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信息技术的支持降低了学生进行探究问题时的难度,网络资源又帮助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利用计算机可以完成平移变换、旋转变换、对称变换,真正在运动变化中研究数学规律。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技术收集资料解决数学问题。在教材中很多课题与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很感兴趣。课题中涉及的生活情境,很多方面都需要用到数学知识。同时,网上有关课题方面的信息又十分丰富、充实,查找收集也比较方便。这就很好的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为学生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心得交流提供了便利。围绕此课题内容,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如何利用数学知识策划和组织课题中涉及到的具体事情”,作为思考的核心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将探究过程中搜集到的相关信息,分小组讨论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和解决方案。教师将这些内容通过电子演示文稿或者网页的形式进行制作、整合,为全班进行交流和评价做准备。
二、问题化教学设计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问题:使数学学习贴近生活。
数学学习的内容一般都是从生活中数字化、符号化、形式化、公式化、抽象化得到的材料。所以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参与性以及主体性很难实现。如何将抽象化和公式化的数学问题还原于现实生活,让问题形式的呈现情景化、活动化、生活化变得尤为重要。应该围绕着知识诞生的原始情境中发生的问题来构建课程。
2、优化问题序列:帮助学生“感知——表象——抽象”的心理转化。
由于数学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特点,所以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个个难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围绕教学难点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操作化。引导学生充分感知知识的形成,帮助学生发现知识内在规律,攻克难点。
如《鸡兔同笼》中的假设法教学,题目:“有一个笼子同时关着鸡和兔子,从上面看共有10个头,从下面看共有32只脚。问鸡和兔子各多少只?”传统的讲解法很难让学生理解,但我先让学生充分画,一直把答案画出来。学生画图发现不难,但速度慢。那么有没有一种更好的办法?有学生说道:“要是鸡和兔子脚数相等就好了”。自然想到了给鸡添脚和给兔子去脚,这其实也就是假设法。不过有了前面的画图,再加上课件演示。给所有鸡填上两只脚,总脚数是4×10=40(只)比原来多了40-32=8(只)脚,原因是给所有的鸡填上了2只脚,算鸡就是8÷2=4 (只) 。也可采用去兔子脚的方法,总脚数是2×10=20(只)比原来少了32-20=12(只)脚,原因是把所有的兔子去了2只脚,算兔子就是12÷2=6(只),理解起来非常简单。这样化静为动的显示,步步引导,环环推进,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假设法”的深刻表象,有助于实现由感知——表象——抽象心理转化,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融入讨论问题: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关注学生的发展,其中培养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关注学生发展的重要目标。所以要求老师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把多媒体网络技术全面地应用到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探索的工具由原来的铅笔和练习本变成了计算机以及软件,而且使学生的学习和探索的资源由教材变成了整个网络,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如我们在进行《可能性》教学时,教材说扔一枚硬币得到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但让学生去自己动手试验,如果次数足够多的话也能接近二分之一,但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全班同学的试验结果甚至全年级同学的试验结果统计到一块儿进行分析,学生终于发现试验次数越多结果就越接近二分之一。又如《鸡兔同笼》问题,教材上只出现了列表法,由于网络技术引入课堂,学生会从网络上了解到画图法、方程法、假设法、减半法等方法。这些方法不但达到了一题多解的目的,而且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三、数学问题设计应注意什么
1、数学问题的设计特别是小学数学课堂的问题的设计要做到“三结合”:
(1)结合课标
新的课程标准全面对任何教学活动提出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们设计问题要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层次问题到高层次问题,低层次问题帮助学生了解课题所要学习的知识,高层次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在该课题的基础上开拓知识面,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来解决高层次问题,这就有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问题设计过程,正好对应了课新标准的三位目标。
(2)结合教材
教材结构科学合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所以数学问题设计对于我们一线的教师来说就要求我们深层次备课,让老师彻底的吃透了教材;让学生能更好、更快的接受所讲知识,领会方法,拓展思路,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精神。
(3)结合学生
前面我提到了学生的有效学习受到学生自身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的制约,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会与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如何帮助学生,给学生以技术支持和方法上的引导和知识上的补充,这都是在教师设计问题的时候要考虑到的。
2、数学问题的设计必须以课堂为主阵地。
在我国课堂教学还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所以我们认为问题的设计应该集中在课堂上。在课堂上怎样实施以高层次问题为核心进行的教学设计的问题,怎样帮助学生“围绕高层次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怎样安排教学时间?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去思考,去实践。也需要专家给以指导。
3、数学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还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
例如教师可通过这样一些语句来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你的看法是……?"、"你是怎么想的?"、"这是为什么?"等。使学生在学习中对问题保持敏感和质疑的心态,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一种勤于思考的习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终目的。
四、结束语
小学数学问题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经过精心设计的、有创造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营造一种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和谐的情境中,得到肯定,增强信心,提高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恰当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呢?下面,结合教学和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问题情境
我们知道儿童生来有一种好奇的倾向,天生具有探究和发现事物的兴趣。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特点,根据教学的内容适时地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奇”中产生疑问、产生兴趣,进而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这一节课时,笔者让学生当老师,随意出考题让教师回答,当看到每次教师的回答都很顺利时,不仅产生了疑问,自言自语道:“真奇怪,怎么回事?老师有特异功能?”此时笔者故意卖了关子,对学生说:“老师就是厉害吧。”然后告诉他们想不想何老师一样有这本领?此时的学生激情被教师调动起来了,“想,老师,快教我们吧!”就这样这节课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认真,课的教学收到了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用学生原有的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年、月、日”这节课的内容时,笔者就利用了学生原有的经验进行了设“疑”,适时设“疑”:“同学们,你们当中的多数同学都已经12岁,并且过了12个生日,可是有一个同学今年也是12岁了,却刚过了第4个生日,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此言一出,学生哗然,激发学生强烈兴趣和渴望解开“12岁却刚过了4个生日”这个神秘的问题激情,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强烈探求知识奥秘的积极性。
三、给学生留有悬念创设问题情境
我们知道悬念是牵引学生思维的“线”,因为新时期的小学生具有好奇又好胜的特点。为此教师应抓住学生的特点,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前一课时,笔者就告诉学生,下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不过在学之前教师先教你们一招,同学们,你们随意画个三角形,然后量出两个角的度数,我就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果不其然,有同学这么做了,笔者也随口说出了第三角的度数。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下节课学的内容,下课”。此时学生面面相觑,感到莫名其妙。这样一种问题情境的设置,课下学生会提前预习,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四、给学生制造“认知冲突”创设质疑情境
在教学三角形分类时,笔者课前制作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纸片各一张。上课时笔者随手拿出其中一张,出示这张三角形纸片的锐角部分,其余部分用信封遮住。然后问学生能否判断这张纸片是什么三角形?如果出示钝角的那一部分,那么能否判断呢?出示含直角的那一部分呢?学生回答上述的问题后,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同样是一个角,有的能判断是什么三角形,而有的就不能判断呢?这一疑问使学生遇到了“认知冲突”,立即产生解疑除障的强烈要求,这时学生的精力集中,智力也到了最佳状态,教师的讲课也会被学生的情绪感染,有效课堂就这样生成了。
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问题范文3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对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进行科学有效、合理有序的整体规划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设计的特点具有一定的预设性与系统性,其中包括很多教学导入形式,如,问题导入、情景导入、游戏导入等 [1]。总的来说,课堂教学设计的范围是非常广阔的,具有趣味性、吸引力以及新鲜感的课堂导入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还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但是就小学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环节来看,目前的教学问题设计方法上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现状
1.问题堆积现象严重
在数学教学上,以提问的形式开展课程教学是非常好的导入方式。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的教师习惯用一连串的问题累积去铺垫教学内容。例如,对“认识物体和图形”单元教学中,教师会用这样的问题叠加开启整堂教学内容:“同学们,什么是长方形?什么是长方体?什么是正方形?什么是正方体呢?”虽然这些问题设计的确是课堂教学内容,但是过多或过于叠加的问题设置,一方面会使学生对知识点混乱。如,上述例子中的长方形、长方体、正方形、正方体,完全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接受所学内容。
2.问题缺少一定连接性
小学数学课堂不同于初中、高中课堂,小学生的注意力与自觉性较差,这就要求教师对于知识点问题的设计必须具备层层连接性,强化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自觉跟着教师的问题进行深入学习。然而,大部分的教师在课堂上都是以“一次收尾”的形式抛出问题,缺乏对问题的连接性与针对性。例如,教授“1-5数字的认识”时,只是简单地以视觉效应刺激学生产生问题:黑板上这个数字是什么啊?等等,那么学生只对数字产生了印象,而缺少了对数字运用的思维链接。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连贯性的运用,也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
二、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措施
1.将问题堆积转变为问题吸收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过程中需要优化处理好当堂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小学生更好地吸收数学知识 [2]。问题设计并不代表着问题的堆积,笔者认为问题设计是将实际问题化为无形的思想意识,让学生带着这种思想意识,从而在教师的辅助与自主思考下找寻出问题的答案、吸收问题中的数学知识点。因此,将问题堆积转变为问题吸收,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数学知识。
例如,在对“长度单元”中“厘米”与“米”的教学中,教师要避免这样的问题设计:大家知道厘米吗?或者米是什么单位呢?教师应该根据厘米与米的知识点实质设计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将数学知识点与生活相结合,这样才能增进学生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吸收。比如,“同学们知道自己多高、多长吗?”学生肯定会七嘴八舌的回答问题,我一米二或者我130厘米等。可以看出,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教师推进知识点的实际教学内容。
2.注重问题设计的连接性
这里以上文中“1-5数字的认识”教学为例,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注意到,在认识1-5数字后就是对加减法的运算,那么在进行教学时,问题设计就可以为加减法的教学设置提前做好准备,从而做好知识的链接。例如,教师可以请五位学生到讲台上,首先分为两个一组与三个一组,提问:“这是几个同学?”同学们答:“两个。”提问:“这又是几个同学?”回答:“三个。”提问:“这一共几个同学。”答:“五个。”提问:“两个同学和三个同学合在一起是几个同学?”学生可能会思考一下,但肯定会有同学反映出来:“五个。”接着教师再将五位同学以一个一组与四个一组分开,以相似的形式考验学生,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既对数字有了深刻的认识,也让他们对加法有了提前的预知认识,从而对知识点形成了高效连接。
数学是一个重视独立思考的学科,小学数学旨在为学生开启对数学文化的认识与兴趣。教师通过对知识点的有效问题设计,在课堂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疑惑去解惑,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思考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做铺垫,也有利于在新形势下,紧跟时代步伐与教育改革宗旨,为国家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及微型实验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3-05.
小学数学问题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导向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164-01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重视传授理论知识,轻视培养数学能力等,单向式的知识灌输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了兴趣,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创建问题情境,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一、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内涵和特征
首先是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内涵:(1)教学的核心是问题引导,高水平的问题应该具有探究性,这里的探究性指的是与学生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相当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又能够让大部分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解决,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实现发展和提高;问题还应倾向有多种解决方法,也就是半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寻求不同解决方法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并巩固已经了解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扩展性,也就是能够让学生通过这个问题去寻求更多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问题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关联,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重要作用;问题应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让学生通过写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例如在《分数的加减法》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两个分数分母不同,那么同学们能够想出几种方法来比较大小呢?经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探讨,学生们总结出通分、约分等若干种方法, 教师接着可以进一步提出与生活相关联的问题。(2)通过创建情境开展教学,课堂教学情境有生活情境、问题情境,也可以是根据当前社会热点创建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最小公倍数”这部分的讲解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长方形小纸片,在教学时教师询问学生:现在我们有若干个长方形小纸片,我们假设这些是长方形瓷砖,那么如果将这些瓷砖拼成正方形,可以得到的最大边长和最小边长分别是多少厘米呢?学生们两个人一组,共同拼接并探讨正方形边长的范围。
二、问题导入的策略
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提问,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导入问题,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有价值的问题。问题的内容要以学生最近了解的知识为基础,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能够让大多数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导入应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让学生通过思考认清问题的本质,根据教学内容涉及不同类型的问题,通过多样化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获取和理解知识。在问题导向式教学中,问题的导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提炼问题,教师要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起来,设计出难度适中并且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体现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2)教师提示,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进行恰当的提示,让学生对问题更加明确,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中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进行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3)分析问题情境,通过创建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假设学生是情境中的某个角色,让学生自主思考如何去分析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4)确定问题范围,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哪些知识有关,能够运用哪些知识去解决,这是确定的问题范围决定的。
三、问题的转化策略
问题转化就是将已知转化为未知,将已知对象和未知对象进行比较,从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步骤主要是:转化问题,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将未知对象转化为已知对象,将复杂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简单形象的问题,以及数字和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等;通过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将问题与知识作比较,从中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归纳总结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恰当地使用公式和定理、性质等。
对于问题的“试误”策略,也就是针对某个问题或者话题,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思考,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并归纳总结解题思想。教师要做恰当的引导,对于学生的想法、意见不能轻易否决,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在认知冲突中完成知识的构建,培养学生多方位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根据教师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教师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问题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四、结语
综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加上教师恰当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问题范文5
关键词:问题探究;提出问题;合作学习;共同提高;拓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359-01
如果真正静下心来客观地审视小学数学,我们就能体会到其中“兴趣和习惯”的意味。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不是一个单纯地进行解题训练的学科,给予学生的也不仅仅是强化练习、解题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涉及到数学思想、思维方式的启蒙、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等多方面。于是我在实践教学中开展了小学数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尝试探索。
小学数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大致有“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汇报交流,共同提高――巩固训练,拓展提高――布置作业,课外拓展――当堂检测,知识落实”六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良好的教学情境中,学生能尽快进入学习探究的状态。创设良好的切合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的积极性也有着巨大的作用。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新课标《平均分》的时候,我利用多媒体创设同学们春游的情景,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数学问题。一方面体现了数学来源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主旨,另一方面也为下接下来的探索研究准备好了适合的素材。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的过程,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这种观念的形成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和发展的,其根本在于学生的自主探究。
数学学习过程应是生动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锤炼自己的思想,对自己、对他人的想法不断地反思。
比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学生需要探究新的算法。每一种计算方法的探索,都是由学生操作小棒,并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通过自主探索所得到。这就真正体现了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自主体验探索的过程。
三、汇报交流,共同提高
在课堂上,我常常把握住恰当的合作时机,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合作。学生在争辩中获得启迪,在需要帮助时,有来自小组成员的援助,从而既准确又迅速地完成一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
质疑是点燃智慧火花、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除了倾听别人的发言,也要学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对别人的意见进行批判地接受,而不是盲从。
例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计算0.67÷0.22=67÷22=3……1,刚开始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是正确的,只有极少的学生感觉不正确,这里就引起了学生的疑问。此时我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去探究问题的实质,从而找出了正确的结论。
四、巩固训练,拓展提高
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随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如果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阻碍学生进一步学习与探究。因此,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时,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积极的引导者。我在学生的探究交流中,注意观察,在适当时机,对探究和合作的方向进行必要的引导与点拨,学生最终体会到拨云见日的感觉。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探索、感受、体验、训练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将未知变成已知,根据已知推测未知是这种训练的自然要求和较高追求。因此,要尽可能对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把学生的兴趣由课内研究引向课外研究,激发他们进入更高层次的研究性学习。
比如,教学《分米、毫米》一课后,我让学生实际测量自己喜欢物体的长、宽、高等。由于学生对测量有了兴趣,有的学生测量树叶的长、宽,硬币的厚度等,更有趣的是有学生测量耳朵、眼睫毛的长度等等。
又如,教学《找规律》后,学生分小组给黑板报设计有规律的花边,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花边新颖、漂亮。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规律的知识,在比赛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教学《认识钟表》后,学生为自己设计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严格按作息时间表起床、吃饭、上学、做作业、睡觉,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学生发现了数学就在身边,提高了用数学思维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体验到了生活中“数学”带来的乐趣。
六、当堂检测,知识落实
检测能够让我和学生对当堂知识的学习有一个明晰的、清醒的认识,帮助师生明确努力方向。当堂检测题目的设置一般以学生的中等掌握水平为基本要求,以不增加不必要的学习负担为宜。
比如,设计这样的当堂检测题目:用竖式计算(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0.05÷32,210÷187,4.035÷2.4
总之,我认为小学数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特地思考问题的方法。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会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新的方法,使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养成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习惯,促进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问题范文6
现代数学教育重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重视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理解周围的世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意义,而不是把数学变成枯燥的运算,冷冰冰的数字,新课程标准也强调让学生“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用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等。因此,数学教学要讲来源,讲用处,要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觉得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所以说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能比较好的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以下尝试,收到了一些效果:
一、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生活性
首先,我认真的钻研教材,有目的的创设教学情境,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现实性,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根据孩子的兴趣特点,从“分苹果”这一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教学时我先进行设疑,一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才能公平合理?这时学生回答:平均分。教师进行演示平均分一个苹果。那么每个小朋友分得了多少?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分得了一半。那么,这半个苹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表示呢?学生答 :不能。还有别的办法吗?你能创造一个数表示吗?这时同学们各抒己见,表扬有创意的学生,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一种新的数――分数,从刚才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说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一半 ,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这时我给予学生鼓励,那么二分之一怎么写呢?学生议论纷纷,这时我出示正确书写分数的方法,接下来让学生动手折一张纸的二分之一并涂色,一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二分之一,那么一个苹果分给四个小朋友,每人又分得多少呢?让学生自己动脑,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由于我所创设的情境选择的教具、学具等等都取材于学生身边的事物,所以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使教学活动更富有生气和活力,更能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的意识。
二、努力创设“生活数学”情境,使学生在“做中学”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对做过的事情印象最深,学习也一样,自己感受过的往往记得最牢。数学课堂中,创设“生活数学”情境就是模拟生活,再现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在讲“统计”时,我是这样设计的:一上课我就问学生你们喜欢动物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那么你们什么动物呢?同学们一一说,怎样才能知道同学们最喜欢哪种动物呢?有的同学说举手表决,还有的说用统计的方法(因一年级已学过统计知识),我当即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进行统计,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计票数”,于是其他同学说,我和另外三个学生一起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标数,不一会儿统计完了,我问:“现在能知道我们班同学最喜欢哪种动物吗?”他们一下子就说出来了。然后,我又问:“你觉得画正字有什么好处叱?”由于学生亲自经历了统计的过程,所以很快的说:“正字有五和,数的时候好说,方便……”听了他们的见解,我暗自高兴,接着说:“能不能把这些数字填在表格里叱?”我找我我班一个学习较差的同学,其余学生来当小老师判断,很快这个同学就填对了。我告诉他们把这些数据填在表格里,这个表格就叫统计表。最后教学画统计图,为了引出以1当2的方法,我画的表格不够,我问学生不够24个格怎么办呢?让学生小组内商量办法,有的小组得出1格代表2的方法,我立刻表扬了他们的想法并且讲了这种方法的好处,只要不看错就行,紧接着让学生自己画统计图,学生的兴趣可高了。我觉得,这样做让学生亲生经历了统计的过程,真正知道了统计是怎么回事,有用,真正感觉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在数学教材中许多内容都可模拟成生活场景,只要教师努力发现,精心设计,定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用活动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