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范文1
2、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
3、雪花飘入帘笼沾湿帐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
4、将军兽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冷得难穿上。
5、无边沙漠结成百丈坚冰,忧愁的阴云凝结在长空。
6、帐中摆酒为回京人送行,助兴的是琵琶羌笛胡琴。
7、黄昏时辕门外大雪纷飞,冻硬的红旗风吹不飘动。
8、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临行时茫茫白雪布满山。
9、山路曲折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马蹄的印迹。
10、原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范文2
由于古诗文和现代文的差距较大,甚至在某些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方式,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作为教师,更应善于运用引导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古诗文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所以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就显得尤为重要。“引导入文”这个教学初始环节是学生与文本沟通的桥梁,是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文学习的过渡和准备。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能充分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内动力,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文本。
以《〈诗经〉两首》的教学为例。这两首意蕴丰富的诗歌,出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接受起来有一段心理距离,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赏析呢?笔者在课堂上一边播放音乐一边这样引入:“同学们,当你将与朋友分离时,脑海中是否会悄然忆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场景?当你看到电视中兵戈相接,尸横遍野的画面时,心中是否涌起‘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的豪情?古典诗歌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介入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无限的美感。今天,就让《〈诗经〉两首》再次进入我们渴求美的心灵。”这两组情境都曾经出现在学生的学习中,他们具有一定的感受,再引入对《〈诗经〉两首》的品读,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就显得比较自然。
二、巧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疑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陶行知的话强调了“问”的必要性,问是有技巧的。教师的课堂提问,就是在学生与教学文本、语言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走向语文素养与语文智慧的殿堂。
为降低学生解读古诗文的难度,笔者在施教中巧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以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教学为例,笔者以“诗中哪些地方令你感到‘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步步“陷入”诗人创造的“奇”境之中,深入诗歌,赏析八月飘雪奇、梨花比喻奇、白雪入户奇、生活苦寒奇、沙塞夸张奇、乐器饯宴奇、战旗冻结奇、路转峰回奇等妙境。接着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猜想此时岑参在想些什么”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在“奇”境之中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大胆发表见解。学生回答“对行者难舍而生留恋”“为其山路绵延无尽而发愁”“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啊”……学生在对“奇”字的感受之中完全投入在悠悠不尽的意境中,充满奇情妙思。
三、驱动学习,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教师恰当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活动,构建古诗文这种学习课堂模型“任务自学讨论”,这样既可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拓展他们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
以《天净沙・秋思》的教学为例,笔者先布置任务:体会作品虽用物象构成,但形式和内容都令读者感到妙不可言的意境,领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笔者利用电脑显示诗中的景物图片,并播放二胡乐曲《望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畅谈自己体验过的郊外景色。接着让学生自学:学生身处忧伤的音乐中联系离家军训想家的心情,感受曲中的物象,笔者强调此时是游子身处其境。然后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作者面对此景的情境和内心的活动等。最后引导学生进入“断肠人在天涯”的思乡愁绪中,完成学生景与情的交融。课后,学生写下对此小调想象的情景和感受。这样教学的效果当然会比“满堂灌”要理想。只有这样,教师的教才能过渡到不教。
四、联想想象,引导学生拓展探究
宋代学者陆九渊提出的“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指的就是要仔细地读,反复吟诵和体会,才能引起联想和想象,增加读书的兴味。诗歌凝练传神,意境高远,其丰富的思想,深刻的哲理,与诗作中的形象融为一体,犹如隐含在布局外的“棋意”,可意会而难言传。教师就要善于设计一个有利于学生“顿悟”的情境与过程,引导他们在赏析中主动联想想象,将诗中的“形象”化为心中的“意象”,正确领悟诗歌的意境和深入拓展探究文本,促使学生完成思维的质的飞跃。
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教学为例,笔者问:“由‘千树万树梨花开’‘风掣红旗冻不翻’你们联想和想象到了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春》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是一朵一朵,而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把树枝都压得弯下了腰,就像大雪压在树枝上的景象。”“‘风掣红旗冻不翻’是‘万白之中一点红’,帐外那以白雪为背景的鲜红一点,更与雪景相映成趣。”“那是冷色调的画面上的一点暖色、一股温情,也使画面更加灵动。”……笔者说:“看来同学们学散文深入,理解很好;看雪景投入,联想很美;画图画出色,描绘很棒。其实‘千树万树梨花开’是诗人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差不多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造境堪称奇绝,是咏雪之千古名句。‘冻不翻’大家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一种寒冷,南方人闻所未闻!所谓东北人冬天出门尿尿要带一根棍子,是夸张吗?其实是衬托出天气的寒冷。‘红’字能反衬出白雪皑皑的景象。”
五、比较鉴别,引导学生融会贯通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是多作比较、多归纳。”这强调要让学生学会比较的阅读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将内容或形式有可比性的两个文本或一组文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使学生能准确迅速地提取信息,找出其中景物描写、表现手法及蕴涵的思想内容等的异同。教师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比较鉴别,总结出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以防混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使学生学会融会贯通。
在初三文言文总复习阶段,笔者引导学生掌握比较鉴别的方法,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古文复习的效率。以“比较《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和《三峡》中对猿声描写的作用”为例,笔者引导学生把景物回归原文,联系景物所在的大环境及作者当时的心境,一边听取播放的猿声,一边感受猿声的情境,从而理解《与朱元思书》的猿声是与众物齐鸣的声音,突出富春江两岸充满热闹和生机的特征;《答谢中书书》的猿声生动形象地写出早晚之景的魅力,展示我们祖国河山的秀丽风光;《三峡》的猿声是悲凉的,突出三峡山高岭连的特点,渲染秋天萧瑟的气氛。在这基础上引导学生拓展,归纳文言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先是景物自身具有的特征,然后是渲染出当时的氛围,而且相同的景物在不同的环境中有各自的特征和作用。
六、有意示错,引导学生优化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贝恩布说:“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没有大量错误作为台阶就不能攀登上正确结果的宝座。”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启迪学生思维,巧妙地运用示错―纠错―醒悟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找疑点,在误中思,在思中悟。
以《愚公移山》的教学为例,笔者有意示错地讲解这段文本:“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愚公一起去移山,他一定是哭闹着去完成这么艰辛的任务的。就像现在的你们,哪里会做这样的苦差事呢?”笔者停顿了下来,学生刚开始还没反应过来,但是看完文本,一部分学生稍一思索,便七嘴八舌地答“他是自愿愉快地参加的”“他是主动开心地参加的”“他妈妈是支持孩子去的”……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因为学生总喜欢找教师的错误。“你们是怎么知道的?”“‘跳往助之’就是蹦蹦跳跳地去帮助移山。”笔者满意地表扬了学生,学生都乐了,然后顺势引导:“这是细节描写,侧面烘托了愚公移山的决心。”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在不容学生忽略的地方特意设“陷阱”,有意示错,以引起学生的好胜心,还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以上六点引导方法的尝试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笔者曾做了一项统计,自己的教学班初一入学时有80%以上的学生害怕古诗文学习,经过两年的教学,只有15%左右的学生还害怕,另外古诗文的得分率也比原来入学时高出20%以上。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所有的教师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教师是引路人,是引导学生寻路探奇的向导,是引导学生长风破浪的舵手;学生是主人,时而在迷途内峰回路转,时而在迷津里柳暗花明,时而在疑惑中豁然开朗。教师那满含激情、绘声绘色的引导,使学生消除跋涉时的劳累;那言简意赅、说理透彻的点拨,使学生在路途上披荆斩棘,徜徉在语文学习的海洋中。
参考文献
[1]湛蓊才.课堂教学艺术[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蔡伟,纪勇.语文案例教学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范文3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翻译 意境美 意象
引言:探究诗歌翻译,鲁迅 有文:“诵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其在文章,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许渊冲先生 又有文:“译诗除了要传达原诗的内容之外,还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形式和音韵。”意境作为审核古诗翻译美的标准,如何传达就是我们要面对的重大问题。
一、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意象是意境构成的“细胞”。要创造诗歌的意境就必须处理好意、象之间的辨证关系。这一关系,从内容上说,表现在物与志、景与情、事与理、人与意的辨证关系;从形式上说,表现在藏与露、虚与实、跳与联的辨证关系。只有从内容、形式上处理好意象之间的辨证关系才能创造出诗歌思想意义与艺术形象高度合一的艺术境界――意境。
1.意象的概念。 意象即意之象,象是“意”所得以寄托的外物,故苏轼赞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意”即象所蕴藉的情意。古人所云为“言(象)外有无穷之意”。意象是组成诗歌的基本元件,意象是诗歌的本体,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因此,做好意象的翻译是翻译好诗歌的第一步。例如许渊冲先生的《长相思》 译文:
云一涡,/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A LONG NIGHT//Tune:“EVERLASTING LONGING”
Her cloudlike hair/With jade hairpin,/In dress so fair/Of gauze so thin,/Lightly she knits her brows dark green./In autumn breeze/And autumn rain,/Lonely banana trees/Tremble outside the window screen./Oh, How to pass a long, long night again!
“秋风”,“秋雨”等意象的选择,“cloudlike”,“fair”等色调的和谐搭配,使得许先生完整的传达出了诗中意象,再现了原文意象美。
2.意象与意境的联系。《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Tune to “Sand and Sky”// Autumn Thoughts
Dry vine, old tree, crows at dusk,/Low bridge, stream running, cottages,/Ancient roads, west wind, lean nag,/The sun westing.
诗中有四个意象:“枯藤老树昏鸦,”传达萧瑟、衰老的心境,由“枯藤”、“老树”、“乌鸦”三个形象形成;“小桥流水人家”,展示安恬、温馨的向往,由“小桥”“流水”“人家”三个形象组成;“古道西风瘦马,”表现怆冷、疲惫的感受,由“古道”“西风”“瘦马”三个形象组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呈现的是漂泊者的忧伤和惆怅,由“人”、“天涯”、“夕阳”三个形象组成,这四个意象相对独立,但联系起来。又综合成一个总的中心(意味):“秋思”。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漂泊天涯的游子思乡念家的意境。
二、诗歌意境美
诗歌意境的生成靠意象,意境源自作者与受众灵动的内心世界,是心与心进行交流时独特的精神载体。王国维 有云:“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固有生气;出乎其外,固有高致。”
1.诗人及其意境论。诗人 生活的时代不同,其诗歌意境也各不相同。王勃的诗不落当时俗套,表现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对现实愤懑不平的情绪;陈子昂的诗歌感慨人生祸福无常,表现出消极悲观的情绪;曾参的诗歌以丰富的想象,磅礴的气势,生动地描绘了祖国边疆宏伟壮观的山川风光,热烈歌颂了士兵捍卫边疆的战斗精神。就是生活在同一时代的诗人其诗歌意境也是大大不同,例如盛唐诗人李白与王昌龄,李白的诗歌飞动豪纵、自然清新;王昌龄的风格则趋向幽寂深婉、情意深藏。
2.诗歌意境美之实境美。没有纯主观的意境,离开了客观的“物象”就没有虚实相间,有无相生的艺术境界。宗白华先生认为:“以虚为虚,就是完全的虚无;以实为实,景物就是死的,不能动人。”幽远的意境,应该融情思于景物,化景物为情思。诗歌中的实境美包含物镜,人境,实境,接下来我们将对诗歌意境的实境美 做出阐释。
(1)物境美。物境是交迭更替的客观环境,通常是通过对“美学空间”的描述来表达丰富的人生意蕴。诗歌中的物境通常是诗歌中描述的景和物。在读诗时,抓住些特定的物象,从而可以迅速解读诗意。如《天净沙・秋思》中的“鸦”,由于鸦到黄昏时会归巢,从而让游子产生深深的羁旅之愁。再如《渡荆门送别》中的“月”,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则代表着送别、思乡、思念亲人等。
(2)人境美。人境是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没有人,就无所谓事。没有事,任何场景都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在诗人笔下,人一直是一个活跃的因素。古诗里,像白居易《长恨歌》中对杨贵妃的描述“……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全诗以事现人,以物衬事,在人,事,物三境的完美结合中,达到摄人魂魄的艺术境界。
(3)事境美。事境是流动变换的生活情景,诗歌中的人物,用纷繁的生命场景,构筑者各色的人生意象。诗歌中主人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饱含着不尽的浓情深意。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描写了军幕中的和平生活。精致凝练的情节,就这样成为读者联想的出发点。
三、诗歌意境美的传达
上文提到的交迭更替的客观环境(物镜),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人境),流动变换的生活情景(事境),该怎么在古诗文英译中传达呢。以下将举例来做说明。
1.物境美的传达。《渔歌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A FISHERMAN’S SONG// Tune: “A FISHERMAN’S SONG”
In front of western hills white egrets fly up and down/Over peach-mirrored stream, where perches are full grown./ In my broad-brimmed blue hat/ And green straw cloak, I’d fain/ Go fishing, careless of the slanting wind and rain.
许先生用了直译的方法把“白鹭”,“鲫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分别译为“white egrets”,“perches ”,“broad-brimmed blue hat”,“green straw”,“slanting wind and rain”。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首句“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夫的悠闲自得。次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再如出自《诗经・国风・周南》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人运用音译的方法把它翻译为:
Guan! Guan! Cry the fish hawks/on sandbars in the river/a mild-mannered good girl/fine match for the gentleman.
2.人境美的传达。《洞仙歌》. 苏轼――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MADAME PISTIL//Tune:” SONG OF A FAIRY IN THE CAVE”
Your jadelike bones and icelike skin/Are naturally sweatless, fresh and cool./The breeze brings unperceivable fragrance in/And fills the bower by the pool./The broidered screen rolled up lets in/The moon, which peeps at you so fair,/Leaning upon the pillow, not asleep, a pin/Across disheveled hair.
这是一首凭想象写就的夏日乘凉词,它描绘了蜀主与花蕊夫人月下纳凉的情景。上片记人物、环境之清凉。许先生运用直译的方法将“冰肌玉骨”,“欹枕钗横鬓乱。”分别翻译为“ jadelike bones and icelike skin”,“Leaning upon the pillow, not asleep, a pin across disheveled hair.”细细描绘出了这位“冷美人”肌骨像冰玉般莹洁、温润,自然清凉不流汗。全词为花蕊夫人摄一写真,摹景传情,借幽美之月夜境象烘托美人之神韵,抒情蕴理,升华为人生哲理之感慨,既旷逸又深婉。
3.事境美的传达。《喜迁莺》. 刘一止――晓光催角。/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迤逦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泪痕带霜微凝,酒力冲寒犹弱。/ 叹倦客、悄不禁,重染风尘京洛。
Morning twilight hastens the horn to blow./ Hark! Sleeping birds not yet awake,cocks crow
In the neighborhood./A stretch of mist-veiled villages Spreads along the way./ We rise on hearing horses neigh./ The sinking moon still sheds light through the wood・/ With frost-congealed tears in the eye,/Weary and tire, can I refrain/From going through the capital’s dust and stain?
这首古诗描述了诗人拂晓从驿舍上路时的所见所闻所感,重点是通过对景物的描述表述对妻子的怀念。作者运用前景化的方法翻译为“Hark!”。这个感叹词与原语不同,承上启下,引起读者的注意,引发读者的想象。使得诗歌所描写的景象浑然天成。
四、结语
本文重点讲述了意境美之实境美,实境美之三境美。希望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帮助,笔者也将继续努力研究。
参考文献:
[1]Liu, James. J.Y. (1962). The Art of Chinese Poet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江西: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0.
[3]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4]许渊冲.唐宋词一百五十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5]王国维.人间词话[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2.
[6]白敬文.中国古典文学手册[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