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出世选自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猴王出世选自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猴王出世选自范文1

在语文课本中出现的选篇通常是出自经典名著中的一个片段或一个章节,如果只立足于某一选篇进行教学,无法让学生对名著整体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名著中同一片段或章节通常以较易理解的白话文语体,或相对较难理解的原著文言文语体,被列入基础教育各阶段的语文教材。例如,目前语文课本中的《西游记》选篇主要有: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小圣施威降大圣》(选自《西游记》第六回)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美猴王》(选自《西游记》第一回)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猴王出世》(选自《西游记第一回》)。《猴王出世》与《美猴王》都选自《西游记》第一回,讲的是美猴王的由来。区别是考虑到小学和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对文言文理解的能力,小学阶段出现的《猴王出世》采用相较文言文而言更容易理解、也更接近白话文的语言形式,而初中阶段的《美猴王》摘自《西游记》原文。除此之外,仔细阅读两篇课文,会发现,小学阶段的《猴王出世》更注重对事件的概述,对事物具体的描写部分都以概括性的语言掠过;而《美猴王》《西游记》原文中将仙石、猴子的特点描写得更为具体,这有部分原因是根据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设定的学习目标是有区别的。

二、经典名著蕴含的历史文化

“从词源学上来讲,西方的‘经典’一词来源于闪族语qan,意为向上生长的芦苇。在古希腊文学中,‘经典’一词最重要的意义是‘度量衡’,指建筑中用于表示尺寸的规则,先是指正确的尺寸,后来指正确的比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规则和规范,把经典作为规范、典范,这种理解类似于我们对经典的认识。叶圣陶为朱自清《经典常谈》序中所说:“朱自清所说的经典,指的是我们文化遗产中用文字记下来的东西”。经典是对文化的记录,必定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朱自清认为:“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这一点恰恰提醒我们,传承经典意在传承经典所承载的不可复制的、经久不衰的历史文化。经典是永恒的,这是经典的根本特征,每一部经典之作必然要经历历史的选择、具备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历史文化价值才能被奉为经典。但任何一部经典作品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被创作出来的,经典正因此呈现出无可比拟的特殊性才被世人认为是值得传承的,于是经过世代相传、奉其为经典才得以保留下来,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经典作品。换句话说,经典之作能否得到持续地传承并能持久地获得文化认同,关键在于其自身能够承载多大的文化价值,及传承人能否真正地理解每一部经典何以成为经典其背后隐藏着的独特的文化意涵。具体讲,我们理解的经典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一种是我们以现代人的眼光审视,用概括、抽象的语言加以释义出来的具有永恒性、普遍性意义的规范、典范;另一种是我们很容易忽视的、但却又是我们理解经典最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必须回到经典作品产生的最初的历史和时间中,探寻真正支撑着经典的背后的独特文化价值。我们经常谈经典是永恒的、是值得我们世代传承的,但如果传承人不理解经典中的经典之处,经典传承的过程终会导致经典一点一点地遗失直至被遗忘。

三、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

名著阅读教学设计要基于新课程改革中实施和推进“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将不同年段语文课本中出自同一本名著的同一或不同x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筛选,然后将多个选篇与名著原著进行整合。名著阅读教学要始终以培养学生的人文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最终目标。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将具体选篇中的主旨与名著原著的文化背景、艺术特色等内容相结合,意在将文本所要表达的文化意旨及支撑着经典作品的整个文化发展脉络呈现给学生。教学方法上,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感悟经典文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启发引导学生从被动的单一选篇阅读转变为由多篇名著选篇整合阅读,进而扩展到名著原著的自主阅读。

1.语文名著阅读的教学目标

近年来,教育应该回归经典的呼声愈为强烈。山东师范大学潘庆玉在2003年就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要想应对西方价值霸权、文化帝国主义与英语霸权对教育的冲击,就要通过经典教育进行文化陶冶,经典教育是应对全球化挑战所必需的选择之一。”彭书雄2011年就发表了《文学经典教育的价值研究》一文,认为“文学经典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文学经典教育有助于拯救整个人文语境的危机与‘人的精神的危机”’。2013年张蔚等在《语文建设》上发表的《经典阅读与语文教育》中明确提出“经典阅读,实则为人文素养培养的重中之重”。而早在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两份语文课程标准中,就先后在课程目标、课程性质、课程理念等方面共计八次谈到要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作为以传授母语为使命的语文课程应当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并且在两份课程标准的附录部分,均附有“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两部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传授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见,将经典纳入语文课程,不是单纯地促成语文教学内容自身的变革,而目的在于通过对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经典文化的学习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人文性的最大化,最终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以经典名著《西游记》为例,将教学目标设计为“结合西天取经过程中的具体事件,分析佛家倡导的善对孙悟空的性格和行为产生的影响”,意在使学生通过了解宗教文化,体悟佛家倡导的“善”,使学生在文化陶冶中获得人格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名著阅读学习最终要达成的目标。

2.语文名著阅读的教学内容

把经典作品作为课程内容与以往其他课程内容相比,不同之处就在于经典作品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情境,它被时代赋予某种责任,蕴含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内涵,经典作品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蕴藏其中的中国人最美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学习经典,就是要从中学到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东西。具体到名著阅读教学中,整个教学过程就是要引导学生了解一部经典作品背后呈现出来的文化发展脉络及在整体上表达出来的文化取向,由此使其借助于对具体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切体悟经典作品背后内在的独特历史文化意涵,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价值观。以《西游记》为例,其形成于明中后期,王学兴起,禅宗(强调本心是佛)渗透,《西游记》是在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思想主导下,汲取了道家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后产生的。因此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明代文化发展的脉络足够清晰,并能够认识到《西游记》形成与发展,及其在明代文学发展史中的位置,了解“三教”代表的文化意旨,在此基础上了解《西游记》基本内容,其“对人性美和自我价值的肯定”等主旨及其“物性、人性、神性合一”等艺术特色。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能够了解并依靠这些隐性文化资源,将其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以显性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西游记》意在倡导的“善”念、“善”行等潜在的人文意涵。这样,学生习得的就远远超越了固定的文本,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是关于一部经典形成、发展的整个文化脉络,包括其对文化之间独特的沟通方式、对不同文化之间关联性与延续性的认识和理解。

3.语文名著阅读的教学方法

猴王出世选自范文2

一、阅读目标要以单元整组为根本

群文阅读的组织开始于单元整组,人教版小学语文的教材编排都是以单元群组为单位的,而且在每个单元群组的开始部分都会简要阐明本单元阅读的整体目标,指导我们对整个单元课文的阅读学习。所以群文阅读的第一步就是详细阅读单元群组的总目标,了解本组单元文章的特点,明确文章阅读的目的。

如人教版五年级下第三组的单元整组目标共三点,分别为:(1)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2)通过综合性学习,搜集、积累精妙的语言,丰富我们的语言;(3)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本组的文章有《杨氏之子》、《晏子使楚》、《半截蜡烛》、《打电话》,其中《杨氏之子》凸显的是“杨氏子”机智应对孔君平,表现的是语言精巧利用;《晏子使楚》突出的是“晏子”的能言善辩;《半截蜡烛》里面主要体现的是“杰克”和“杰奎琳”不同身份的语言特点,同时二人想着不同的办法去保护蜡烛,小女孩占了很大的优势。《打电话》一文则充分体现了语言嗦的弊端。单元整组的几篇文章都是围绕说话的简明、得体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而编排的,所以阅读时也要时时紧扣单元整组目标。

二、阅读方法要以单元整组而设定

每个单元整组的文章大都有一个主题,所以阅读方法的选择上要根据单元整组的要求而定,获取最准确的文章信息。确定群文阅读目标,按照目标要求选择阅读方法,如上述五年级下第三组文章阅读,目标2是通过综合性学习,搜集、积累精妙的语言。老师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注意筛选文章中的精美语言,体会语言运用的智慧。如《杨氏之子》中的“杨氏子”针对孔君平的一句“此是君家果。”,非常机智地反问:“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读完确实让人内心油然而生“佩服”,不由为“杨家小儿”竖起大拇指。这种语言智慧可以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整篇文章,只要学生记住这一句话,也便记住了文章的核心内容。

群文阅读的目的是分类积累,根据教材的单元整组安排,有的以写景抒情为主,有的以人物描写为主,有的是故事情节的描写。老师根据文章不同的侧重点,教给学生不同的阅读赏析技巧,了解文体特点,集中归纳阅读方法。如五年级下第二组的文章都是写与“童年”有关的内容,学生在阅读时可以置身于童年回忆中,在文章中寻找自己童年的影子,感受童真、童趣,从情感上与文章作者拉近心理距离,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

三、阅读拓展要以单元整组为核心

阅读学习需要不断拓展延伸,这有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以及知识内容的积累。大语文教育的要求就是要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本走向生活。群文阅读本来就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在阅读拓展时可以补充相同体裁的文章,相同作者的作品等,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文章。通常的拓展是以单元整组的文章内容为核心,让学生从熟悉的内容自然走向陌生的知识领域。

如五年级下第五组的文章是古代历史故事以及节选的名著内容,在拓展时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拓展。像《将相和》是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学生在阅读时还可以搜集与这两个人物有关的历史故事,积累更多的知识。《草船借箭》、《景阳冈》和《猴王出世》则是选自名著内容,老师要以此文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四大名著更多的内容。当然老师还要做好筛选,小学生对《西游记》的部分情节比较熟悉,更喜欢查找有关《西游记》的内容。有的学生去过花果山,对花果山水帘洞有自己的亲身体验,对文中的描写感受更深。所以,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西游记》,达成阅读拓展的目标。阅读拓展不但要符合单元整组的要求,还要尊重学生的喜好,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