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发展历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发展历史范文1
我们知道,地处东亚大陆的地理环境使中国西部在畜牧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力资源等方面得天独厚,而中国历史上很长时期内又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资源的跨大区域调配十分频繁,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作用和影响非常大。
中国西部资源东调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在宋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在黄河流域,政治核心区在关中平原与中州地区,虽然西部资源对这个核心区的调配存在,但东西跨大区域的从西向东的资源调配并不明显。
宋代以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东移南迁后,中国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加快,人口密度增大,东部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大增。一方面东部的许多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东部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区的需要,同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使人类对生物圈的涉足更深入和更广阔,中国西部地区丰富的资源宝库被发掘开发出来运用,进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资源跨区域大调配。
由于地理环境中地形、地貌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畜牧资源是中国西部地区特殊的资源,畜牧业在西部地区十分发达。在宋代以前,由于开发力度有限,农业粒籽种植业推移的影响相对不明显,东部许多地区经济产业中畜牧业成份也较大,对西部地区畜牧资源的依赖还不是十分明显。宋代以后,东部地区开发进程中农业粒籽种植业日益发展,造成畜牧业的比重大大下降,但经济开发对畜牧业产品的依赖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大,所以,客观上需要一种跨区域的畜牧产品的东运,以满足东部地区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的需要。宋代在西北有同州、沙苑二牧马监,地位重要,每监养马4600匹。在西北地区的其他民族政权中,虽然农业种植业地位上升,但畜牧业仍是主要的经济产业。西北地区的良马、骆驼是中央政权中最受欢迎的贡品,每次进贡往往是几千匹之多。由于宋代认为“国之大事在兵,兵在马”,宋代采买的马中,主要有女真马、西马和川马,其中尤以西马和川马最为突出。宋政府采用劵马和省马形式收买,主要是以物易物,用绢、茶等来交换马匹等。据记载每年仅从秦、川运住京师的战马超过数万,其中西南地区的马中尤以大理马影响较大。宋代官方一次在河东买骆驼就有300多峰,主要用于运输。元代有“西北马多天下”之称,丝绸之路通达,西北地区大量皮革、药材类资源转运到内地。明代虽然西北地区农业种植业比重大大提高,川源河谷地带多成为农田,农业的优势地位确定,但畜牧业仍是西北地区最有特色的产业。明代的贡赐贸易中,进贡的马、驼、貂皮等货数额巨大。同时明代与西北各地边市互市中牛、羊、皮革等贸易也不少。特别是其中的“茶马互市”,影响很大。在茶马贸易中,西南地区的水西马、建昌马、乌蒙马也较为有名,成为茶马司采买的对象。同时云南地区自古产大象,象牙自古以来成为中原猎取的珍贵资源,而中原地区征战、运输、礼仪中也需要大量活象,为此形成了一条重要的“贡象之路”。据研究,明代有记载的贡象就达4000多只。这些贡象运输主要通过海路从广东或者从云南、湖广由长江中游转运京师,形成又一个庞大的转运网络。同时,西南地区犀牛资源也源源不断地转入内地,犀角、犀革成为重要的物资,成为用药、皮革服饰的重要材料。清代西北地区的种植经济成份进一步扩大,但许多地区畜牧业仍十分重要。清初在西北地区设立了各种牧马监,还大量蓄养牛、驼、羊等,许多马匹被贩运到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地。与此同时,在民间贸易中,马、牛、羊、动物皮毛等仍是向东部销售的重要资源。
在西部地区中,西南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加上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垂直高度变化明显,使其生物资源十分丰富,且很早就得到开发和利用。然而由于宋代以前中国政治经济核心区多在关中平原地区,再加上西南地区开发不够深入,经济开发的力度和强度有限,大量生物资源并没有得到开发和利用,特别是没有大量转运到东部地区。宋代西北和中南地区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宋朝官方开始在渭河之地设立采造务,调遣军卒采办木材转运京师。元明以来,西北地区的森林资源已经不足以营造高大建筑,大规模采办已很少见,但森林资源中的杂皮、翎毛等仍是进贡转运的重要资源。明初陕西布政司每年向国家上交各种兽皮2万张,后增加到3万张,占全国上交杂皮的10%,同时各种野生动物上贡也不少。明代西南地区还是重要的辛香料资源产地,明政府每年从四川采办川椒达6800多斤。明清以来,东部地区重大营造的大木采办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皇木采办”。研究表明,明代有近20次大规模的采办,有时一次采办的大楠杉就有二三万根,清代的采办次数更是众多,一次采办的大楠杉也在几千根以上,而其中浪费的木材往往是采办量的数倍。这些木材通过长江、大运河源源不断地转运到东部北京、南京等地,长江上由此形成“巨筏蔽江”的热闹场面,而大运河则形成“排筏相接”的繁忙景象。明代许多江南商人在西南地区采买大杉板材,转运到江南贩卖,往往获得十倍以上利益。同时,明清以来西南地区的药材转运东部的规模也较大,近代四川每年转运到江苏、浙江、广东、湖南、湖北、河南等省的药材就达1000多万斤。
西部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天然气、石油、井盐等矿产资源的产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特别是在明清以来手工业发展的加快,使得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形成秦银、滇南石玉、滇铜、滇锡、黔铅、川盐的东运工程。宋代的水银产地主要在西北秦、阶、商、凤四州,据统计,阶、凤、文三州所产就占全国坑冶水银的80%以上。明代西南地区的宝石开采较为发达,这些开采出来的宝石往往以进贡的形式转运到东部地区,有时皇帝下诏广东、云南采办的宝石就达2万多块,宝珠8000多两之多。清代西南地区的铜和铅的东运规模也很巨大,清代铸钱的铜几乎一半来自云南,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滇铜京运”。这些云南铜转运到东部的北京、江苏、浙江、福建、湖北、广东等地,主要作为铸钱之用。据《清代的矿产》一书记载,年输铜出铜平均在900多万斤左右,最多的达1378万斤之多。这些铜矿也是通过长江和大运河转运,形成与“皇木采办”转运一样规模庞大的京铜北运工程。同样,贵州以出产铅著称,铅也是重要的铸钱原料。清代贵州产铅多达1400万斤以上,这些铅大多数也是通过长江和大运河北运到东部地区,如雍正年间贵州每年仅东输到北京和湖广的白铅就达700多万斤。另外,历史上四川的井盐除满足本省消费外,还东运到长江中游地区,而云南个旧的锡早在明代就转运到内地。
近现代以来,由于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东南地区现代工业文明发达,西部地区更是成为东部地区的原材料和资源供给基地。可以说,近一千年来中国西部资源的东西向跨大区域调配,成为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物资流动主流,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首先,这种东西向的资源调配为中国东部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促进了东部地区财富的高速积累,是东部地区在中国经济文化重心东移南迁的条件下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明清以来,中国东部地区的许多资源已经十分缺乏,不足以支持发达的精耕农业和较为发达的手工业,大量物资都要通过西部地区转运。明代大量西北马进入内地,大大改善了东部地区的马的品种。大量巨材运到东部,建成了北京、南京、开封、杭州等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李伯重研究表明,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木材,尤其是较大木材主要依靠湖南、四川、云南与贵州等地。这些地区的资源对江南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起到明显的作用。
其次,这种东西向的资源大调配对于中国西部地区有许多正面的影响,如促进了西部开发的加强,刺激了西部农林副业和手工业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东西部之间的长距离商业交流,增强了边疆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经济基础,有利于西部地区的政治稳定。
社会发展历史范文2
[关键词]地方志;方志资源;经济社会;服务
开发利用方志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地方志工作的职责所在,更是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治、教化”功能的必然要求。2006年5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的第一部地方志工作行政法规《地方志工作条例》确立了地方志在经济社会中的法律地位。《条列》第一条明确指出“全面客观系统地编纂地方志,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地方志,发挥地方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五条规定“组织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是地方志工作机构职责之一,第十六条规定“地方志工作应当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这标志着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全党全国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和共同责任。
一、地方志的内涵性质与功能作用
地方志是一种以一定地域为中心的一地全史,它全面记载一地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人物及名胜古迹、风土民俗等内容,上及天文,下至地理,纵贯古今,横陈百科,网罗宏富,范围广泛。它以信息的容量大,官方的权威性高,享用的社会面广,为其他任何著作所不可替代,为其他一般史书所不可及。正如方志学家顾颉刚所言:“惟方志中,纪地理,则有沿革、疆域、面积;纪政治,则有建置、职官、兵备、大事纪;纪经济,则有户口、田赋、物产、关税;纪社会,则有风俗、方言、寺观、祥异;纪文献,则有人物、艺文、金石、古迹”。与其他史书相比,地方志拾遗补缺,记微记著,知兴知衰,见褒见贬,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史料宝库,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资源宝藏。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我国历朝历代都重视编修地方志,由此传承了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全国编修完成了数万种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部门志、行业志、专志、地情书,编纂了数千种地方综合年鉴、其他综合年鉴和专门年鉴,整理出版了数千种历代方志及相关研究成果,还有相当数量的方志理论与年鉴理论研究成果,其成果群构成了一个丰富的文化资源宝库,是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重要再现,是领导科学资政、预策、决策的重要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史料,是传承文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存史、资治、教化”的独特功能和作用。
二、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效和问题
开发利用方志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各级地方志工作的重要任务。但其现状是:成效较明显,问题较突出。
(一)成效较明显。全国各级地方志机构充分履行职能,坚持一手抓开发,一手抓利用,开发利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要表现:一是地方志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作为地情书之大要的地方志书,其直接、现实的资政功能“在于备行政官吏之鉴览,已定其发施政令之方针,……使在位者鉴资得其要,发施得其宜。”二是为社会提供地情信息,发挥公共服务职能。各级地方志机构拥有丰富的地情资料,理所当然地是地情信息的权威机构,是“地情资料中心”。要大力拓展公共服务的途径,为社会提供全面、科学的地情信息服务。三是开展区域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区域研究,是志鉴编修工作的深化,是发展地方志事业的战略支撑点。
(二)问题较突出。近年来,虽然地方志的重要功能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但是就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仍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一是认识滞后。对待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一些领导没有认识到它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潜在价值和功能作用,把它看成是可有可无的附带品,甚至持轻视的态度,因而在组织领导上缺乏强度,在重视程度上缺乏高度,在经费投入上缺乏力度,使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基础条件远远跟不上时代要求。二是资源整合滞后。地方志工作的基础条件,工作手段,资源聚合平台都相对薄弱,方志信息化程度很低,方志资源开发利用仍然停留在“初阶段、低水平、小气候、不平衡”的状态,不能形成三级连通、整体联动、社会共享的网络格局,使方志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大气候、大手笔、大联合、大效应。三是管理方式滞后。无数的志书、年鉴、专业志和地情资料编印出版后就存放入库封闭,不开放、不推介、不宣传、不利用,使花费很大代价的资源长期束之高阁,没有发挥资治、教化的应有作用和效应。四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方志工作队伍普遍存在着年龄老化、青黄不接、力量不足、专业人才缺乏、流动困难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制约和影响着方志的开发利用工作的开展。
三、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措施和对策
“以史为鉴知兴替,以志为鉴明得失”。我们要在实施富民强国战略中,以志为鉴,科学发展,努力推进方志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大力开发利用方志资源,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提升位置,营造环境。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应该担当起更重要的责任。首先,要健全工作机构,延伸工作职能。地方志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要有历史存在,就有地方志工作存在。就我省情况看,各市(州)县方志工作部门有的是独立的机构,有的是方志和党史合二为一,有的还是方志、党史、档案局三合一,后两种体制最大的不利就是工作业务不专,加之编制很少,工作任务繁杂,根本没有精力也不可能拿出更多的力量和精力从事地方志工作,更谈不上搞好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了。因此,要提升地方志工作的位置。其次,要落实方志法规,强化工作保障。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我省于2007年6月出台《湖北省地方志工作规定》,有力地加强了地方志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使地方志工作进入法制化轨道。当前全省各地深入贯彻落实《条例》和《办法》,重点落实“两纳入”和“五到位”,即各级政府要把地方志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地方志工作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真正做到领导到位、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条件到位,为地方志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再次,要强化管理,规范有序。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要严格按照《条例》《办法》的规定,依法管理好方志资源,从而形成有序开发、有规管理、有效利用的良性市场。
(二)做实开发,聚合资源。全省方志资源的开发必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建设,坚持在开发中利用,在利用中开发。一是因地制宜确定开发重点。省级方志部门要根据省情地情实际研究编制全省方志资源开发近中长期规划,按照各区域的资源分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确定不同的开发项目,组织各地独立开发,也可根据需要对一些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的重点项目组织联合开发,如对我省建设“两型社会”、“一主两副”、“战略支点”、“8十1”城市圈等重大课题,由省方志部门组织相关市县方志部门和省市县有关部门进行独立或联合开发,实现方志资源的提质、扩张和最佳配置,形成具有可资价值的专志和地情资料供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也为当地党委政府提供直接或间接的资政服务。二是着力开发志书资源。全省第二轮修志已进入攻坚关键阶段,各级政府应切实履行官职官责,加强对修志工作的领导,重视支持地方志部门把本轮改革开放志修出精品佳志。通过点校旧志、编修简志、专志和年鉴,开发出更多的方志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翔实的信息服务,让方志信息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重要决策的科学可信的依据。三是开发方志网络资源。要使沉寂的史料得以走出封闭的库房,进入全新的网络世界,全省方志系统要把加速方志网络化建设提上重要工作议程,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建立起省市(州)县三级方志信息网站网页,并实现三级联网,整体互动,资源共享。四是大力开发方志人才资源。各级政府要把方志部门的人才开发培养作为历史责任,一方面发挥好现有人才的作用,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为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贡献聪明才智。一方面要站在书写历史的高度考虑方志工作需要,在机关控编的情况下,采取调整、增编、选配、公招、流动等方式强壮方志人才队伍,为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社会发展历史范文3
关键词:社会主义 生产力 发展历程和趋势
一、引言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历史上各种社会制度的变革都离不开生产力的推动。社会主义自从其诞生之初就显示了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特点。它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从其二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虽然经历了发展初期的艰难,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辉煌以及在20世纪末所遇到的巨大困境和更生。但其发展历程再次验证了这个真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一)两次科技革命促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由理论变为现实
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开始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再到达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就是生产力。当已有的生产关系能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就可以维持社会的现状,而一旦无法适应,生产力就可以发挥改朝换代的作用。当这只无形的手将人类社会推动到资本主义社会时,第一次科技革命造就了人类生产力的神话。人类在机器的帮助下,实现了以往许多无法实现的梦想。这种情况似乎宣告了生产力已经将人类社会推动到历史发展的最终阶段。但是,第一次科技革命虽然实现了社会的巨大变革,也造成了阶级关系的调整和阶级斗争的新变化,也使得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最显着的表现就是整个社会日益分化为两大对立阶级和彼此之间日益严重的对抗和斗争,以及由于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矛盾的尖锐化而导致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正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产业革命创造了一个大工业资本家阶级也创造了一个人数远远超过前者的产业工人阶级。”在这种情况下,使得人们对以往的历史和当时的现实进行新的研究。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变化促使马克思和恩格斯天才地建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从而使得社会主义由空想转变为科学。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应用开启了第二次科技革命之门,引起了工业结构的变化推动了钢铁、煤炭等重工业部门的迅速崛起。这次革命在给人类社会带来新变化的同时,促使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了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进一步加深,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不平衡规律也日益显露,导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战争的爆发和无产阶级革命条件的日渐成熟。
这种历史环境使得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以列宁的“一国胜利论”为指导,在资本主义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率先突破,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得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了现实。在俄国实现社会主义也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①俄国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②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对比上,俄国资产阶级特别软弱和落后,它们既缺乏统治的经验,又没有力量。就经济发展状况来说,俄国是一个介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东方落后国家之间的国家。从政治上来说,资产阶级不仅软弱而且缺乏统治经验,正如列宁所说的:使我们这支队伍站在国际无产阶级的其他队伍前面的,是历史环境,是沙皇制度的残余,是资产阶级的软弱,而不是我们意志。③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得到贫苦农民的支持。④俄国在帝国主义世界战争中屡战屡败,人民群众对专制政府深恶痛绝,帝国主义各国正忙于相互交战,无暇干涉“俄国内政“,出现了有利于俄国革命的国际环境,所以,俄国革命是和帝国主义世界战争相联系的革命。⑤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虽然俄国革命取得了成功,但是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迅速组成了联军对俄国的革命进行武装干涉。但是由于革命的诞生完全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所以,在人民的支持下打败了资本主义的武装干涉,保护了社会主义。当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经济危机时,社会主义的苏联却是风景这边独好,计划经济有利于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从而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二)20世纪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黄金时代
苏联在艰难度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家一片狼藉。此时外部的国际环境也不太平,美国等一批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战时的合作政策开始采取敌对政策。这些都迫使苏联不得不加快国家建设,否则将会有亡国的危险。苏联采取了一系列具有高度集征的社会主义建设政策。比如,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①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生产资料单一所有制。②在经济结构上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③在经济管理上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的部门管理体制。④在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上,实行按劳分配但平均主义色彩浓厚。⑤不注重对外经济贸易和经济合作。苏联采取的这些政策和措施,在那个时代还是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从而把苏联变成了唯一一个可以和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这个阶段许多国家对苏联式的社会主义推崇备至,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开始仿效。这个时期可以称之为社会主义发展的黄金阶段。
(三)20世纪末社会主义的困境和更生
二战以后诞生了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在苏联的影响下,它们都纷纷采取和苏联差不多的经济模式。有些国家意识到苏联模式有不足之处,并且也采取了改革的措施,但是这些改革不是半途而废,就是被苏联强行扭转。随着社会的发展,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来到人间。这次科技革命不仅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而且引起了产业结构、就业结构、阶段关系、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重大变化,全方位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资本主义借此进行了局部的调整和改良,由垄断进入了国家垄断阶段并有了新的发展。
社会发展历史范文4
论文摘要: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在发挥人力资源本身作用的同时,不断地再造与重塑社会人力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重要的是她能够也应该引领社会的先进文化、选择与传承优秀的人类文明,从而区别于其他生产要素而为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最早源于西方。纵观企业管理的全部历史,大致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三个阶段,总的趋势是管理的软化。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在这一背景下兴起。中国改革开放后,对人力资源与社会发展的研究在理论上迅速与世界接轨,但在实践中还比较滞后。一个总的发展趋势便是更加注重个体的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的全面、科学的发展。
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稀缺资源,而教师人力资源位列所有人力资源之首,为社会再造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后备力量,而超出诸如石油等其他资源成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同时教师自身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将为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先进的文化理念和现实的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均衡与科学的发展。
一、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意义
人力资源强国思想将人力资源理论与强国思想相结合,创造了一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通过自身资源与能力开发谋求和平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在我国这样一个后发展的人口大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目的在于解决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将成为我国寻求和平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如何把我们巨大的人口资源优势变成人力资源优势需要一个踏踏实实的社会转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得到真切的尊重,即实现“人本位”而不是“官本位”,这就需要政府作出痛苦的抉择,接受外部的批评,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革,由“官本位”转变为“人本位”。否则的话,目前大量的人才与资金外流的状况就不会改变。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不断增长,一些体育、影视等明星纷纷取得外国国籍,官员的家属与子弟的移民,所有这些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表明这些人并不看好中国的发展,怀疑它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人力资源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发展战略,对提升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是衡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指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怎样依靠人民、如何为了人民、如何由人民共享这些具体实施与操作层面的问题,必须有人来做详细的分解方案,扎扎实实地推进,否则只能流于形式和口号。而这些都是要由人来做,由有知识、有才能、有道德的人来担此重任。所以,要给予这些人位置、待遇与发展的平等机遇,要有一种环境和制度,以保障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中国今天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二名。人口巨大的中国自身的发展与进步就是对世界的一个贡献,但是我们一直号称的和平崛起却使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越来越出现与和平不协调的声音和行动。一方面,的多边化与国际化已经成为无法挽回的事实,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错失了很多机遇,这也说明我们在这方面人才的匮乏;另一方面,人才在泱泱大国没能有机会贡献自己的智慧,这是一种悲哀,其实我们有能力为人类和平发展提供创新模式。
人力资源强国思想将人力资源理论与强国思想相结合,创造了一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通过自身资源与能力开发谋求和平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在我国这样一个后发展的人口大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目的在于解决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这是我国有别于传统资本主义国家强国之路的重要特征。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将成为我国寻求和平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对社会的独特作用
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作用是通过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综合作用来体现的。最初象牙塔式的高等教育从社会的边缘走进社会舞台的核心位置,高等教育日益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更加开放的大学校园难免受到社会上不良习气的影响。日益行政化的高校管理很难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既有学生,又有教师。“官本位”依然会是主流的追求,学术权威往往会屈从于行政的权威。法国的狄德罗曾说过:“除去真理和美德,我们还能为什么所感到?”——那是一个单纯而美好的年代,大学是神圣的,曾寄托了多少圣洁的理想与期待。今天,当人们开始抱怨大学的世俗化的同时,也说明我们教师人力资源的积极作用没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大学作为先进的组织,其运行机制与文化氛围应该成为所有其他组织效仿的对象,这就是大学的文化引领与文明的选择与传承功能的发挥。
纵观高等教育发展史,特别是19世纪洪堡创立柏林大学以来,教学、科研与服务构成了高等教育的三大社会职能,并至今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高等教育三大职能随着社会变革的需求在不断调整其内涵与外延。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质性的合作形成良性的互动,这已经为许多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所证实。比如,美国的硅谷就是以斯坦福大学等高校的教学(培训力量)、科研为依托形成了令世人瞩目的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一个增长点和加速器。而且,因此高校所形成和向社会传播的“文化生产力”氛围将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科学的发展注入更深的底蕴。这些作用的充分发挥要依赖于教师人力资源的言传身教,教师对社会的贡献不单是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量化指标,而在于教师是如何把孩子们引领上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热爱生命、关心他人等拥有良好素质和身心健康的幸福人生。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缓慢进行这样一个状态下,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知识的传播、道德的示范、创造力与心智的开启,所有这些美好的东西都是要由教师来完成的,教师能够做到这一点,但是前提条件是要让教师在学校得到尊重,让知识在学校得到尊重,学术的事情由学术的专家来决定,而不是屈从于行政权力,改变目前高等教育过度的行政化倾向。
今天,我们慨叹社会发展了,很多人富了起来,有了大房子,有了车,一天忙忙碌碌,但是幸福感并没有随着财富的增长而增长。如今我们面对的是:宽阔的大街上车辆的愈来愈多,我们呼吸的空气越来越污浊;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或逃逸或者更加令人发指的行为;毒奶粉与地沟油,加上各种激素、化肥的蔬菜水果,哪里还有安全的东西,人们无处藏身;道德的沦丧、学位的贬值……所有这些,有人把它归结为教育的失败,这是不公平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体制背景下,教育承担不了这么多的职能,仅靠教育解决这些问题,就像我们把官员的廉政寄托在官员自身的道德品质上一样是不靠谱的。
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在发挥人力资源本身作用的同时,他们是在育人,教师身上的任何瑕疵都会作用于学生的身上,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工作呢?教师人力资源不断地再造与重塑社会人力资源从而塑造民族的未来。同时,教师人力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她能引领社会的先进文化、选择与传承优秀的人类文明,从而区别于其他生产要素而为社会和谐与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作者简介:郑立新,副院长,副教授,从事教育文化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天翔.激励机制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
[2] 吴彩星,杜学元.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及意义的再认识[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3).
社会发展历史范文5
一、信息化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过程中,要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信息化是必然的选择,它必将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最大推动力。
(一)信息化推动了城市政府的管理机制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政府的运行效率和城市的服务功能
现代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纷繁复杂的各类问题以及瞬息万变的海量信息,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很难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需要。信息化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不仅是技术层面上的问题,更是管理制度的一次深刻变革。电子政务的施行,有助于改进和优化政府的工作流程,实现资源整合,逐步实现政务信息和数据资源的全面共享,提高办公效率和政府工作透明度,促使城市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同时,以电子政务为基础,充分开发利用城市的地理、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信息资源而建立的城市各种公共信息服务系统,也为城市社会各领域提供更加快捷、方便、公平、公正的服务,大大提高了城市的服务功能和运行效率。
(二)信息化推动了城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虽然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将增加30%的投资,但可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改善生产环境、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从而增加85%的经济效益。因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应成为我国城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口。同时,在经济基础较好的城市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提高城市原有产业的技术层次并带动城市其它领域的信息化,而良性的城市信息化建设将会进一步促进信息产品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同时也会促进一批新兴的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如软件产业、数据产业、咨询服务产业等,最终实现“城市信息化带动信息产业,信息产业支持城市信息化”的良性循环,从而促进城市整体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变迁,大幅度带动城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缩短工业化进程,实现城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三)信息化提升了城市间的竞争以及参与全球性竞争的能力
信息化将极大地促进城市对信息的产生、交流、释放和传递的有序化、高效化,带动了城市经济制度的规范和完善,提高城市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综合竞争能力,对消除城市间发展的不平衡具有至关重要意义。同时,城市信息化通过利用信息化手段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保持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通畅与协调,使城市的支撑体系发生质的变化,促使城市的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及它们的组成要素(资本、劳动、原料、管理、信息、技术、市场等)在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中能够频繁有序地流动,这样一方面,城市经济活动得以从城市内部延伸至跨城市、跨地区乃至跨国界的广阔空间,直接或间接地融入到全球市场体系中,使城市能迅捷地与全球进行经济、信息、资本、技术等全方位的互动。另一方面,城市良好的信息网络支撑环境也吸引外资甚至是跨国公司的注入,使城市成为全球经济的网络节点和产业链条,直接参与全球性竞争。
(四)信息化推动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维系城市发展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物质和能量资源,当物质和能量资源的利用强度超过一个客观限度,就会导致资源匮乏、生态失衡、环境污染、道路阻塞等城市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信息化是解决城市工业经济危机的重要途径,以信息、知识为基础的技术密集型、清洁型、低耗能型的产业将逐步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从生产、服务、流通等各个环节省略许多无谓的消耗和浪费,大大节约了不可再生的实物资源,减轻了对自然界和环境的压力。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再需要以牺牲美好的生态环境为代价,使城市可持续发展从理念成为现实。
(五)信息化推动了城市社会全面进步
一方面信息化引发城市居民的教育、文化、休闲、娱乐、旅游等社会生活交往方式的巨大变革,进一步改善居民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丰富和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素养;另一方面信息化又完善了城市各项服务功能,缓解地区间、社会各阶层间发展不公平矛盾,解决教育、医疗、就业、环保、防灾等方面存在的传统问题,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城市发展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社会整体的繁荣进步,大大提高人类的文明程度。同时,信息城市是全球城市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城市信息化也是城市国际化的重要表现。
二、以信息化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注重的问题
(一)建立一个权威性的信息化主管机构来规划和协调全市信息化建设
城市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牵涉方方面面,在城市信息化的初始就应该由这样一个权威的机构来进行规划、组织和协调,制定信息化的标准和规范、政策和法规,实施监督、测评和检查,可以解决由多头管理导致的信息化建设力量分散、组织管理和协调效率低下、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业务应用系统条块分割、自成体系、不能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发挥综合优势等制约城市信息化整体效益发挥的一系列问题。
(二)以政府的信息化为城市信息化的龙头
在中国,由于80%的信息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是最大的信息拥有者也是电子信息技术的最大使用者,因此电子政务在整个城市信息化过程中不仅是切入点,而且处于龙头地位,高效的电子政务一方面能引领企业、教育、社区等社会其它部门信息化进程,同时,它所包含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共享资源库建设及社会服务系统建设等对整个城市信息化建设有着以一带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说,“电子政务是启动数字城市之车的一把最便捷的钥匙”。
(三)以企业信息化为城市信息化的重点
一方面,企业是城市经济的命脉,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实现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使城市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城市经济效益,并减少其它资源的消耗,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企业信息化建设,会带动对IT产品的市场需求,为城市信息产业的发展创造和开拓更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有利于信息产业的发展。此外,企业信息化也是电子商务的基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和完善,会进一步带动电子商务的应用和发展。因此,重点发展企业信息化,将会加快城市其它领域信息化的发展步伐。
(四)以需求和应用拉动城市的信息化建设
城市信息化建设在考虑到全局性、前瞻性的同时,必须要以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信息化的内在需求以及特定用户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遵循“以需促用,以用促建”的基本原则。任何脱离实际需求的网络建设、为数字化而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开发,实际经营管理中不能收到预期效益的信息系统建设,无论水平多高、规模多大、牌子多响,都经不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成为发展中的败笔。同时要避免贪大求全,搞花架子和形象工程。
(五)提高全民信息意识,培养城市信息化建设人才
社会发展历史范文6
关键词:乡土;离土;传统武术;社会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0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5)04-0058-06
传统武术是华夏文明历史的记录与见证,是我们身体艺术的智慧结晶,是我们的无形财富、无形竞争力。传统武术具有其他艺术无法替代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凝聚了传统文化之根源,民族文化之魂魄。然而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基于土地形成的传统武术表现出了严重的“失根”现象,脱离了自身所属的文化形态,开始背离了乡土。出现这些现象深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离土”时代下“传统武术生存寓所”的瓦解,“乡土文化”“乡土结构”的变迁,“虚拟空间”“拟生态环境”的出现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正成为传统武术更好“活起来”与“走出去”的绊脚石。“牵牛要牵牛鼻子”“解铃还需系铃人”告诉我们解决问题一定要抓住主要矛盾。为此,找到“离土”时代下羁绊传统武术成长与发展的原因理应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1乡土是传统武术形成、发展、演变的“原点”
“中国文化是土地里长出来的,而且一直在土地的封锁线内徘徊:一方面国家的收入要靠田赋,另一方面农民的收入要靠农产,离开了土地就没法生存”[1]。由此体现出土地对于国家、对农民是何等重要,而在土地上长出的传统文化也便成了我们的精神食粮,成为了传统的“根”。这就限定了传统文化受制于土地,土地对“传统文化”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对于镶嵌在乡土中的传统武术来说其同样也受制于土地,其成长与发展过程同样受到了乡土的浸染与滋养。正如“武术也是从乡土中‘长’出来的文化,乡土就是其理想的驻地、生命的寓所”[2]说的那样。的确,“乡土的特性”渗透到了武术形成与发展的各个环节,从“拜师入堂”到“口传身授”,从“德艺双修”到“形神兼备”,从“言行举止”到“亲师合一”,可以说,乡土就是传统武术的“根”,是传统武术的寓所。乡土的特征造就了传统武术的特征,如乡土文化的地域特征造就了传统武术拳种、流派的区域性差异,又如乡土文化的“显性”与“隐性”特征也从拳种风格、拳种特点上得以表现,如南方拳术体现了江南水乡的小巧与细腻:结构小巧、运动范围小、多用拳,而北方拳术则体现了北方的浑厚与豪放:架势舒展、运动幅度较大,多用腿法。这无不展现了乡土文化、艺术以及乡土精神对传统武术特征、内涵与价值的塑造。
乡土是传统武术技术、文化、精神产生的“根源”。 这是因为乡土中的生活方式与特有观念、风俗文化所形成的稳定结构体系对传统武术价值体系的形成起到了“核心”的熏陶与滋润作用,正是在乡土文化体系的基础上传统武术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形成了自己的精华与内核。如物化场域的传统武术“文化空间”体现了乡土文化的价值规范,即乡土文化的集体意识或伦理意义,或乡土的习俗等;又如传统武术的习练风格体现了乡土的区域位置、民间文化等等,同时乡土文化还表现在传统武术的有形器械、设施与无形套路之中,有形的传统武术器械、习练场所、设施等物化载体直接体现了乡土文化的有形,而对同一套路同一拳种的不同解读以及对传统武术理念的不同诠释恰是体现乡土文化的无形特点,可以说,乡土文化的“土性”“整体性”与诸多因素共同缔造了传统武术的文化与精神的内核,是传统武术最初的原点。由此来说,从乡土的角度来阐释传统武术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是对传统武术这种文化事项最“确切”的解读。
2从“乡土”到“离土”中传统武术所面临的问题
传统武术是我们在长期的乡土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与形成的,带有较为浓厚、鲜明的乡土文化的特色,传统武术从物质层面上体现了乡土的气息,从精神层面上体现了乡土的内容。反过来,传统武术又丰富与增加了乡土文化的厚度与内涵,很自然地传统武术与乡土文化形成了一个整体。同样地,传统武术也会随着乡土文化“共兴衰”。然而,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基于“守土”所形成的传统武术在“原生态”生存、生活方式的瓦解与动摇中开始走向了下坡,原有的传统武术“传统特性”渐渐地失去最初的特色,繁华的背后传统武术的物化载体却消失了。同时更多的拳师开始告别固守的“乡土”走向了“离土”。这对与乡土文化“共兴衰”的传统武术来说却成了“致命”的摧残,这也许会成为传统武术永远的“痛”。因为无论是外来文化入侵了乡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终结了乡土文化,更或是乡土文化的现代化,传统武术的确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被化了”,包括语境、文化、场域、空间等等。
2.1传统武术乡土语境的“脱钩、脱域”
“全球化时代和中国社会转型构成了中国传统武术当展的新历史语境,这一新历史语境的深度大转换必然使中国传统武术发展语境较之于农耕社会的‘原初发展语境’发生巨大差异,导致传统武术在这一新的历史语境中发展很不尽如人意,传统武术许多拳种正在逐渐失去原有的归依而渐去渐远[3]。的确,传统武术的习练群体由于所在场所的不固定、不具体,而所“同时在场”的概率越来小。“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传统社区下本来是常态的全体成员‘共同在场’的情形越来越少……人类的交流互动越来越依靠远程化技术其后果是空间从‘地方’中的剥离(S即a-artionofspaceofrmplaee),而社会关系既在空间中延展,也和在场的语境发生脱钩、脱域”[4]。的确,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的现实转换,加速了传统武术“自在、自发”生存状态的消解,而这“自在”的生存状态,加上农耕文明、日常生活方式等多元素构成了传统武术生存的历史原生态语境。如今,传统武术习练人群、空间、场所的原本关系正在改变,“语境”的消失、“人”的脱域、“空间”从地方上的脱离等等成了传统武术当下发展的“阻力”。 这些阻力改变了传统武术的一系列语境,如原来乡土中“安静”练武的状态被打破,原来浓缩乡土文化练武的寓所结构被替代,原来悠闲的练武时间也被替换,就连练武的“主人公”也开始了现代化社会的大流动、大迁移。由此显现出,从乡土向离土的转型中传统武术发展的“尴尬”。
“农村人口在城乡之间进行周期性往复穿梭外出务工或进城务工的实质,就是分别在城乡空间中的在场和离场的交替往复……使得农村居民的日常实践不仅在异地、也在家乡发生脱域”[5]。人口的“大流动”、科学技术的“时空延展”,让我们的传统武术艺人开始了“在场” 与“离场”的往复,而人的这种“脱域“成为了传统武术当下发展的“瓶颈”,因为“人”恰是承传技艺的核心,没了人的在场技艺就没法延续。同时空间结构的变化、时空的延展以及人的“脱域”等,也造成了传统武术“语境”的变化。而“语境”的变迁以及传统武术艺人、习练人群的“脱域”等也会使传统武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呈现出不同的价值诉求与审美取向,乡土结构的这种变化致使了传统武术中所蕴含的农耕理念价值与风俗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压迫。面对现实语境,传统武术呈现了传统特性的淡化与价值的游离失语。从乡土到离土的转型中,显现了传统武术发展的艰难困境与“阵痛”。
的确,“乡土语境”的不断变化,让质朴的生活、悠闲与良辰美景只能存在记忆中。而记忆中的质朴、悠闲、厚实的土壤恰是造就了传统武术“魂魄”的营养,而当下的现实无不显示了传统武术正在衰败与消落,无不显示了习武人对原生状态――“时光印记”的迫切思念。
2.2传统武术物化载体的被“替代”、 被“破坏”
从社会发展的过程来看,传统武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始终与物化载体(文化空间)相伴随,物化载体从各个层面影响着传统武术的时间性、空间性、规定性以及乡土性。然而,无论是主动或是被动的“离土”其结果都导致传统武术物化载体的衰落。这种衰落表现在新建村落替代了“原始的”村居方式、乡土文化的元素、图案、标志等等,万镇雷同、千城一面的建筑压缩了传统武术“求异”的生存方式。乡土的结构、乡土的味道开始被淡化、被缺失,凝聚地域特征、具有典型区域特色的建筑开始在“离土化”的进程中被“修改”、被“替代”、被“破坏”, 镶嵌在乡土文化中的传统武术在这种物化环境的变化中未尝不受到极大的影响。
在时空压缩、科技改变生活的时代,我们必须关注传统武术传承的“实物”载体,而非虚拟载体。因为那些实物载体承载了传统武术“无形的”“无法描述” 的软文化与软价值,而这是“虚拟载体”无法替代的。“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构成昔日基本社会单位的村落正在一个接一个地消失。与之相伴的,还有蕴含其中的千姿百态的村落文化”[6]。消失的那些村落恰是我们传统武术“活”的传承场域。众所周知,传承传统武术时,为了将传统的精气神、身法步、风俗习惯、精神信仰、道德观念铸进习练者的脑海中,需要那种“体悟”的环境。殊不知,传统武术 “悟”的环境、“活态传承”的环境需要去营造,如果缺少了对传统武术“体悟的”环境,就算练习了上千遍上万遍,我们也仅仅是记住了传统武术的“空壳”而非“魂魄”。而如今的城镇化建设对传统武术的物化载体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冲击”与“摧残”,“我国的自然村十年间由360万个锐减到只剩 270 万个,这意味着,每一天中国都有80个到 100 个村庄消失”[7],由传统武术物化载体面临的严峻形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冲击,正如“中国近百年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乡村破坏史”[8]说的那样,以“开放”为口号的现代化建设破坏了传统武术传承的链条,挤压了传统武术与村落所形成的共同体。新建的村落再也不能表达传统武术的文化价值,再也体现不了传统武术的历经沧桑与博大精深。“离土”下的传统武术慢慢变成了无根的“蒲公英”到处飘散,可是哪里是它生根发芽之地呢?脱离了原本的空间,虽不意味着传统武术生存寓所的崩溃与瓦解,但传统武术在“离土的时代”真的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土壤”。
2.3人、乡、土间的背离,异域文化对传统武术“传统” 的改变与渗透
随着离土时代的到来,当下中国传统农耕生产活动正在背离原来的结构,表现出宏观结构的“城市入侵”和微观行动的“城乡穿梭”[5]。更多的“乡土人”开始选择进入城市生活或是选择背井离乡、走向城市,原本的“人、乡、土”之间的结构关系开始分离,走向了一个新的“超越”状态。这种新状态正挑战祖辈固守的乡土,他们开始了“离土又离乡”,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耕作中的传统休闲方式已渐渐远离了他们的生活,而传统武术就是这种休闲方式的主角,“闲来时造拳,忙来时来耕田”便是最真的写照,而“人、乡、土”间的背离,让原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场景成为永恒的历史记忆,更让浓缩乡土文化传统武术没了结构上的依附。从这个意义与角度说,传统武术的乡土特性与民间传承的活力被这种“新状态”给夺走了。
背离乡土的人进入城市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把城市的文明、文化、生活方式带回了乡村,使得原本相对封闭、落后的群体意识逐渐走向开放、走向了先进。带回来的城市文化打破了原本的乡土结构稳定状态,引起乡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共振”。正如“城市商品社会制造出来的流行文化、不切农村实际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渗透到农村的每一个角落”[10],进入乡土的文化不断影响着乡土文化的本真性与原始含义,隶属于乡土分支的传统武术也开始在这种“外力”的作用下慢慢调整自己,潜移默地改变着自己,最真实的自己在异域文化的渗透与扩张中变得模糊,逐渐地呈现出了现代文化的“气息”、现代文明的“痕迹”,而其“传统”特色开始变淡,这让承载了传统文化与精髓的传统武术显得尤为落魄。离土的乡土人在城乡穿梭时将自己闲散的时间交给了城市,将肌肉的力量转移到了城市的混泥土中,那么必定没有或是有很少的时间或精力将肌肉的力量用来学习、去习练我们的传统武术,当我们的身体艺术与身体文化没有主体习练、承传时,我们的经典记忆就真的成为夕照残阳了。
“人、乡、土”间的背离让传统武术失去了最初的“相对封闭内向”的社会结构空间,城市入侵让异域的文化因子冲击着传统武术的“乡土标签”,改变着、渗透着传统武术之传统。 那些有形的器械和无形的文化空间曾是传统武术的营养,而如今其魅力正在丧失,随之消失的还有附着在其上的“文化遗址”。
3离土时代下传统武术发展的定位与转变
“离土”成了当下我们整个社会的主旋律,是我们当下社会最典型的特征。从人口结构、城乡结构以及区域结构表现出“离土时代” 的到来,离土给乡土文化、乡土空间带来危机的同时也为乡土的生存重建了一个新的环境。因为“离土”是“乡土重建”的序幕,因为今天的城镇化是我们重构乡土文化的开端,更是因为决定中国社会形貌的核心文化是乡土文化。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也需要从新的空间、新的视角重新认识我们的传统武术,作为镶嵌在乡土文化中的传统武术必定随着载体、环境、空间的变化而变化。为此,我们应该重新定位、转变传统武术的保护观念与保护策略。
学习传统武术的真正意义在于让习练人真正了解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内涵与精神,不只是会练、会比划而已,更不是穿奇特的衣服、做守旧的拜师跪礼等形式化的东西。传统武术需要意、练、悟的环境,更需要传统文化的浸润与滋养。我们一再强调踏石要留印与抓铁要有痕的效果论,然而传统武术文化的“印”与“痕”已随着乡土社会的蜕变渐渐消失,我们不需要在保护的同时转变观念吗?
3.1传统武术作为一种历史基因,理应保护其生存土壤
“离土化”过程中新城镇建设的推进以及人口的流动性加快、加强等等一系列问题,正成为制约传统武术保持其“生存土壤”的外力。“离土”现象的加速务必对具有地域性、民俗性和封闭性等特征的产生在乡土社会中的传统武术造成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传统武术的传承方式会随着乡土根基的慢慢瓦解而消失,包括铸就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稳定村落也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而消解。“离土化”体现了社会系统和社会结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与制度规范以及生活习性等等的变化,正是“离土” 的这种变化才导致了传统武术的式微、传统武术这种社会文化的落魄。
村落作为社会单位,体现的是整体性、宏观性,是乡土文化的外在展现,乡土中人的行为观念、价值归属则是乡土文化向内的凝炼。传统武术是由人创造与丰富的,并且在乡土的土壤中生成与发展,既体现了外在结构的文化也体现了内在文化的精髓。然而,“离土”从内到外都在改变着传统武术的原点,外在表现了传统武术所处环境――村落的变化,内在则表现了传统武术价值体系的变化,更多体现了城市价值的取向。如果环境不加保护、人的思想随着“离土化”进程不断演变的话,传统武术的“基因”原点也许就真的找不到了。为此,我们必须保护好传统武术发展中的微单位,比如传统的村落结构、传统的礼节、传统的仪式等等,那些微单位代表着传统武术发展的微观层面。如果微观层面不断变化的话,那么必然能引起宏观层面的变化。因此,要想保护传统武术的历史DNA,必须保护其生存土壤,强化其“乡土性”,回归传统。因为乡土是传统武术恒久不变的“固化”记忆,是传统武术的多元性与民间性支撑,是传统武术可感知的“中国特色”。如果丢了乡土文化的优秀文化基因,传统武术的“传统特色”就难维系,就会成为“游魂”。
3.2传统武术作为一种文化身份,理应强化其乡土特性
城市边界的消失,“离土”与“留守”的事实,让传统武术渐渐淡出了乡土的“视野”,淡化了乡土的“特性”,传统武术随着乡土的变迁也在不断地调试自己。这种变迁来自乡土中的人进入城市,他们进入城市后就会受到城市的熏陶,随后他们将时尚的消费文化、现代文化的成果带到了乡村,将它们扩散到了乡村的每个角落。在现代文明的浸染下,乡土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观念、风俗习惯、民俗风情以及道德理念也正在发生着显著变化,捆绑在乡土大地上的传统武术在这样的“演变”中,未尝不在改变着自己。这种城乡边界的消失,原则是拓宽了传统武术的生存空间,其实质是挤压了传统武术的“原生态性”同时也冲淡了传统武术的“乡土”特色,异化传统武术的结构体系。
农业的凋敝以及乡村文化的蜕变都是危机的表象,是“离土”之“形”。而那些按照固有惯性,存活在乡村的生活观念和价值体系乃是“乡土”之“神”,“形散”而“神聚”才是乡村文化的实质[10]。对生长在乡土文化的传统武术来说,其实质体现的是乡土“实质”,其如今的变化源自乡土建筑结构的凋敝,源自乡土的“空壳化”,源自异域文化的入侵,这种变化正弱化着传统武术的“乡土特性”。为此,要留住我们的“传统技艺”与“乡土记忆”,就必须强化传统武术的乡土特性,避免其被“离土”影响。因为传统武术作为中国乡土文化的身体艺术、身体记忆,其底色是农耕文明、乡土文化,其主流体现的是家族本位、礼俗伦理以及中庸之道等等。师徒之间的血缘、类血缘关系,正体现着人与土之间特有的亲缘关系,这种特殊感情纽带无不显示着传统的乡土性。的确,传统武术只有“传统的”“乡土性的”内涵,才能凸显其独特的文化身份与文化价值。“离土” 时代下我们必须强化作为文化身份的传统武术的“乡土特性”,如果传统武术没有了乡土的特性,传统武术也许真的被异化了,传统武术的未来发展就成了“乌托邦式的展望”,没了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