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寸心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得失寸心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得失寸心知范文1

憧憬、希望、彷徨、激情,这八个字,是我自6月份通过公务员考试,分配进入青岛市工商局市北分局辽源路工商所工作一个多月来的真实心情写照。这四种心情的交融,恰恰是我进入工商系统的真实心态和工作心得。

憧憬。这种心态是每一个刚刚步入新的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内心所发出的第一次共鸣。进入工商系统工作,是我,也应该是我一生之中所做出的重大选择。在确定考入工商系统后,兴奋一直占据着我的大脑。如果说进入工商系统一直是美好的憧憬的话,那么,在来到市北分局报到后,在各位领导与我们的见面会后,在进入辽源路工商所工作的第一天起,我看到的就是切切实实的希望。

希望。在分局党委热情而又不乏严肃的见面会中,我感受到了两种希望,其一是各位领导,也是我们的工商前辈对于我们这些新人们所寄予的殷殷希望,这种希望同时也是对于我们的一种鞭策和动力。正是通过看到组织上对我们所寄予的希望之情,让我从内心深处感觉到一种升腾的希望,也正是在这些工商前辈对于我们所寄予的希望之上,我看到了我们工商事业的希望,看到了我是在一个充满希望的集体中工作、学习和生活。正是前辈们所寄予我们的带着压力的希望,促使我自我加压,在进入具体的工作岗位后,让我很快融入了这个集体中。在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时,我内心深处也有一种迫切的想法,那就是要通过我的加入、我的努力,同样能带给我们的工商前辈们一种希望,这种希望是一种新鲜血液注入的希望,我所期盼的是能让接触到我们这些新人的前辈们,看到我们这个集体,看到我们这个系统一种源源不断的希望,一种旺盛生命力的希望。至少,通过我的努力,我会带给辽源路工商所一种新的朝气、新的敬业的精神。现在回过头来想,我一直在努力着做得更好。

彷徨。希望之后,环境的改变所带给人的彷徨,是不可避免的,也是足以使人意志消沉的。不可否认,每一个人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些挫折。实事求是地讲,从原来的环境,进入我们现在的工作环境后,在原来所寄予太多的憧憬面前,在切切实实的事实面前,我的心理落差很大,我们理想的工商行政管理和现实中我们所接触到的工商行政管理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曾经让我彷徨、迷失,甚至于有时我在想,这是我所梦寐进入的工商吗?在现在这种工作环境中,能体现出我们存在的价值吗?我是不是该放弃自己的选择?在这些问题面前,我迷惑过、彷徨过、消沉过。在我几乎要怀疑自己选择的时候,领导们的积极引导还有热心工商同事们的耐心帮助,让我不禁一次次的想起了见面会上我所感受到的两种希望。与其怨天尤人,不思进取,不如奋力拼搏,积极面对。在短时间的彷徨之后,在曾经的迷茫之后,我发现我已经深深热爱上了工商行政管理这份事业,也正是经历了由彷徨到热爱的转变之后,这份事业真正的让我割舍不下,使我激情飞扬的面对这近一年的工作、生活和学习。

得失寸心知范文2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文字的美,就是自己眼中的美;这种美,首先源于自我的心里,也只有如此真正的如“泉之源头的喷涌”才能使之流于字里行间,流进读者的心里,沁人心脾久留余香。

写作源于感动,感动源于情,而情则萌于生活;所以,个人认为只有热爱生命,懂得生活的人才能够写出所谓的“美文”。其实对于何为“美文”,我一直愚钝不能参悟其中之道,总觉得只要把自己心里的那种抑制不住的感觉淡淡的跃于纸上就好。至于辞藻的华丽与朴实我从未刻意的去要求自己去精雕细刻过,只是觉得有时还不如像蜻蜓点水般轻盈、简洁、自然的好些。

文字是自己的,美是大家的;如果你能从文字中欣赏到她的美,感受到她的伤,那么她的美在你的心里。如果你没有走进她的世界,那她的美依然还在那里;此时你可以选择回头,也可以选择守候。

每个人都是一个天使,文字亦然;所以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当你看到或读到哪篇文字时,请你带上一份平静,或许您会收到一份感动,获得她心中无言的美!

得失寸心知范文3

在科普前辈李元老师的积极策划下,由天文学家李竞主编,两位资深天文集邮爱好者徐刚、郭纲合作编写的《邮票上的天文学》近日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了。作为全球第一本彩色印刷天文邮票图录,该书精心收录全世界215个国家和地区的1371枚天文邮票,运用邮票、邮戳、小型张、小本票等超过20余种邮品素材,对天文学研究领域几乎实现全覆盖式的趣味解读,艺术地再现了日月星辰、天体、天象和深邃宇宙的壮美,展示了古今中外科学家在探索宇宙的征程上取得的成就,回顾了望远镜、天文台、天文馆等科学仪器和设施的发展与应用,生动有趣地描述了天文学这门人类最古老的科学与人类日常生活的联系。

邮票的历史从1840年开始,然而天文学的源远流长是集邮史远远不能比拟的:人类对天文学的认知早在古巴比伦游牧民族在夜晚辨星识方向时就开始了。在邮票这一小小方寸世界折射出宇宙的壮丽与奇美,可以看做是古老天文学与近代邮政史的一种美妙结合。

你知道全世界第一枚天文邮票是哪枚吗?你知道哪些天文邮票出现过令人哭笑不得的设计错误吗?你知道天文邮票曾经经历过几次发行高峰吗?你可曾想大名鼎鼎的迪士尼动画和天文会有怎样的渊源联系吗?尝试寻找方寸星空的独特乐趣,收集之,研究之,分享之,也许是收藏天文邮票大有乐趣的奥妙所在。

小小的邮票,却被称作“国家名片”,向来充满别具匠心的设计和意味深长的寓意。展现美丽星空的最好方式也许是照相术,但这个方寸世界的多姿多彩则更是凝聚了设计家们的精妙构思,常常让人叹为观止。

得失寸心知范文4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文明

中图分类号:U492文献标识码: A

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科学、客观地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这两大战略思想,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通过对“三农”问题的多方探索和实践,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勾画出来,而文化则是这蓝图上绚丽的色彩和闪光的亮点。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上,九亿新式农民将以新思想、新方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气象、新风尚。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总结出:“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代表民族的底蕴和内涵,也是民族延续和发展的根基和灵魂。

新农村的文化现象有其自身的意义和形式,有着鲜明的不可替代性,就其功能起到了凝聚、团结、规范群体的作用,更是任何浮于表面形式化的蜻蜓点水式的“送文化下乡”和走马观花式的“提高农民素质”所不能包括的。

建设新农村的新文化,一方面需要农村基层组织的大力支持和倾心扶持;另一方面需要广大农民群众自身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农民,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熟知是优越的条件,已提高了生活水平的农民最急需的是思想观念的更新、生活习俗的改变。精神层面上的富有,才算真正的富有。切实树立起适应新农村发展的文化观,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精神家园的主人,在农村的生产、生活中是十分心要的,也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促进农村文化和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已成为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中之重。

新农村的新文化建设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步和发展的。立足现实,调整思路,确定目标,是新文化建设的新内容。

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生活条件、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广大农民对精神食粮的需求,日趋多层次、多方面,并有了强烈的迫切感,而文艺工作者所能提供的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无论在规模上和数量上都是简陋的、单一的。其文化门类明显缺失质量和水平,更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尤其在文化服务的程度上及覆盖率上,差距更大。

精神文化产品来源于生活,生活的根基在农村沃土中,在农民的渴望中。我国广阔的农村、广大的农民才是文艺事业繁荣的市场和主角,更是文艺工作者创作的立足点的源泉所在。立足现实,紧跟时展步伐,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必须。

农村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通讯、能源、交通、公用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使得对那些“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新题材、新内容、新形式、新风格的文艺作品有进上步的渴望。广大农民的迫切需求,也促使文艺创作切实地反映新农村经济的新局面,歌颂改革开放的新主题;文艺创作必须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渴求。只有农村题材的文化创新保持旺盛、鲜活的生命力,才能使农村文化阵地异彩纷呈、丰富多彩,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应该看到,农村精神文化的生机勃勃,激发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和创造活力,他们密切联系群众,根植于农村天地,着眼于农村历史的变革,结合社会历史的发展,把握现实、展望未来,文艺作品的创作血脉与中国发展史的血脉紧紧相连。在实现小康目标的指引下,为把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农村的新面貌、新气象展现出来,去努力创造出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新作品,完成自己的神圣使命。

新农村新形象,吸引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生产、生活第一线,准确、全面地了解新农村的新风采。摒弃老模式、旧框框,如实描绘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进程。在经济建设的发展中拼搏奋斗的,有素质、有文化的新农民新风貌。过去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现代的农民懂科学、会管理,市场意识强,创新意识强,这是一代新型农民的新形象。

新农村的文化建设要抓全面,放开眼界,农民的群体开拓进取,为农村发展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和带头作用。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农村的体现,首先是农民观念的更新、习俗的改变。塑造科技创业、知识创业的新农民形象,才是教育人、鼓舞人的榜样力量。

广阔农村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新文化建设的创新是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各种门类、各种题材的文艺作品,丰富了农村文化阵地和文化舞台,也给广大农民带来了精神享受和艺术享受。文化意识的创新,带来文化产品的创新。提升对农村文艺作品、文化产品的水平和档次,是衡量文化市场兴衰的标准。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文艺工作者应努力发现农村生活、生产中的亮点,充分发挥创作潜力,为九亿中国农民花心血,下工夫,创作出好作品,并根据时代需求,追随那些从农村走向城市,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的农民大军,还有那些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投身都市、勇于创业的新式农民,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时代精神。

各种媒介的利用,为农民和文艺工作者提供了通畅的渠道,也给农村文化建设构建了新的平台。充分利用民族民间的文化资源,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效结合,满足广大农民群众享有质优价廉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使新农村文化建设形成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大众气派。

当然,新农村新文化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决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其中蕴含着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则是坚定不移、不可动摇的。

新文化的建设需要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视,社会力量的关注;也需要相关部门的指导,社会力量的支持。最具主动性的还是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加之软件、硬件的建立和完善,形成较完整的文化体系和文化氛围。对传统文化的记录、挖掘,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容,对新的文化产品的扶持、爱护,更是落实“战路思想”的实际行动,当然还要在服务上下苦功夫。

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因地制宜地开辟新农村新文化的场所和阵地,切合实际地发挥广大农民群众自演自赏、自娱自乐的文艺才能多创作出人们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化产品,这是新时期赋予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使命。

得失寸心知范文5

我喜欢下象棋,象棋里讲究的是兵不厌诈,提倡的是绞尽脑汁的想套路,尽量战胜对方是象棋乃至于所有棋类的最高境界。可是,象棋之外,比如人生,比如待人处事,比如做人,则绝对不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人生最高境界我认为是诚信。要想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首先必须给别人诚信。否则,将会让自己的小聪明贻害。

自从1990年,我们家两口子都在一个叫做小毛师傅的眼镜店配眼镜,一直配了十四年,到2004年,小毛为了自己的生意,也许是对我们的确比较看得起,我们两口子不管谁去了,他都客客气气,有时候还端茶倒水,配眼镜的质量更不用提了。他自然也慢慢成了我的朋友了。可是,2004年的一天,我再次到他的店里配眼镜,我花了200元整,可是配出来的眼镜实在说不上好————不是镜片容易摔破就是架在鼻梁上的两个小塑料片动不动掉下来,因为这些是在刚刚配镜才十天之内的事情,我自然找上门让他做些加工。第一次去,他还能认真对待。可是,没过几天,镜片又摔破了。当时花两百元在我们那儿可以配比较好的眼镜,至少不会太差。十几年来也从来没有过镜片一破再破的现象,两百元钱也不能配泥捏的眼镜吧。我再次找到他,要求换镜片。小毛这次有点不高兴。说实话,配眼镜的地方多得很,我想,眼镜质量不好,我去换换也很正常,耽误我的时间不说,你还不高兴。我也是个要面子的人。我心想:行,不就是两百元钱吗?这次肯定是糊弄我,不然不可能会有那么差的镜片,你不太想换,我还不愿意跑呢。我转身就走,小毛的嘴巴张了张,想喊我回头。可是我大步流星,已经走远了。从此以后,我们两夫妻再也没有去过他的眼镜店了,去的是离小毛不远的另一家眼镜店。

2010年,我的女儿也戴上眼镜了,一家三口常常在那个“徐记眼镜店”配眼镜。一来二去,我们一家三人配眼镜的情况让小毛知道了,他也许想拉住我这个回头客,说几年前是有些不太友好的行为,虽然只是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可看得出来,他是想让我们再回到他那里配眼镜。但是,我已经和那个姓徐的师傅成了更好的朋友,我不可能无缘无故丢下“徐记眼镜店”而再去另投码头。

得失寸心知范文6

关键词:美丽乡村;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

农业人口大规模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导致农村空心化,造成了农村经济社会功能整体综合退化。其过程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农村空心化的前期,其主要表现为均质化的村落因规模急剧拓展而呈现“外扩内空”的空间格局;21世纪初至今是农村空心化的后期,其表现为传统村落因人口向城镇迁移出现“人走房空”的萧条景象。综合来看,农村空心化不唯是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变化,就其本质而言,亦是城乡关系失衡的具体表现。农村的衰落和空心化成为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为乡村治理带来了诸多问题。例如,农村家庭的残缺与不和谐,造成了农村社会的不和谐;农村教育、文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差距的加大,使农村呈现出总体性衰败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农村空心化的治理是实现社会稳定、政治民主和基层治理的重要基础。其可以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就近、就地解决农民转移、就业,减少农村人口盲目流失,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恢复农村经济的活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田园城市的理论

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基于“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思想的田园城市理论,对我国现阶段下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也是遏制农村空心化趋势,建设“田园型农村社区”的重要理论依据。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提出的背景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后期,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农村空心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农村因缺少劳动力面临发展停滞,而城市不断扩张,城市病(如交通、环境等)问题突出,与我国当前的农村发展状况比较相似。霍华德指出,理想的田园城市应当既体现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城乡融合的自然之美,又能反映机会均等、充分就业、无贫民窟的社会公正。他的这一主张实质上强调了要以城乡发展的互动与和谐取代彼此的孤立与分离。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即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霍华德在田园城市规划理论模型中,把城市规模控制在6000英亩(约24平方公里),其中心城市面积1000英亩(约4.06平方公里),农业用地5000英亩(约20平方公里),人口32000人,其中30000人住在城市,2000人散居在乡间;市中心建有中央花园和公共服务机构(如图书馆、市政机构、学校、商场、医院等),由6条林阴大道把城市分为6个部分,并通向乡村;居住区建有环形铁路,临近铁路建有工厂、牧牛场、市场等,农田中间有小块宅地由经营农田的农户居住,田园城市的土地及其收益归全体居民集体所有,居民生活并工作在田园城市。英国新田园城市理念,融入“社区参与、有机增长和自给自足”三要素,更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农村空心化治理的实践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规划理论模型最适合我国农村小乡镇建设,构建“田园型乡村社区”,为治理农村空心化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实践。首先,科学规划农村空间布局,治理农宅闲置和农田抛荒。农村“空心化”从空间上表现为许多旧村老宅空置,尤其在交通不便利的边远山区因无人耕种的农田,长年荒芜。应按照产业区、生活区和农业区分明的原则合理规划农村空间布局,将小的自然村和大的行政村进行有规划的合并,建立适合3万人左右生活的“田园型乡村社区”。完善学校、医院、银行、图书馆、农贸市场、商业街、休闲娱乐设施和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服务中心还应设立工商、卫生、交管等政府公共服务窗口,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其次,建设农村新的公共经济发展模式。随着农村人口的流动,农村以家庭为单位的土地承包经营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很多农民退出农业生产。为了规范农村土地的合理有序流转,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保护土地的再生产能力,需要构建农村新的公共经济发展模式,由村集体将土地实行统一流转,按照土地的不同使用途径进行集体经营管理,在农业区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区,政府提供农业项目启动资金,补助特色养殖业发展。村集体可成立“苗木公司”,将原来的林地进行集约化经营,苗木公司每年获得的效益由全体村民共同受益。村民每亩土地每年可以获得相应的土地流转费,农民可就地转化为苗木公司的“工人”,扩大了农民就业渠道,苗木基地本身则成为绿色防护林和社区的“绿肺”。在产业区建设村办企业充分吸纳农村劳动力,同时拿出一部分非耕地(比如原来的旧村落),建设工业园区,统一建造生产厂房,鼓励村民兴办企业,就地解决村民就业。第三,提高乡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对由乡镇改建的“田园型乡村社区”,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社保制度,让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社区,村民实现集中居住和福利保障,耕地实现集体流转,劳动力就地实现就业,农民不再外出打工,合家团聚,空心化趋势下出现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自然解决,农村、农业、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发展方式发生根本转变,实现农村传统社会中的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

荣获“2013年全国十大美丽乡村之一”称号的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就是典型实例,人们在“田园型乡村社区”――永和社区安居乐业。

加强农村空心化治理,建设美丽乡村,将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保护,农民生活更有保障,农村社会更加和谐,农业生态更加优良,农民权益得到更好维护,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