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爱迪生的发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爱迪生的发明范文1
兴趣就是一棵长满糖果的树
其实,每个孩子天生都很好奇,都充满了想象力,只是不同的家长,对待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有着不同的态度。邱虹云的发明之旅开始于一棵树,一棵梦想中可以长满糖果的树,而他的父亲邱名丹则从这棵树上,预见了儿子的未来。
邱虹云的父亲邱名丹在威远县氮肥厂实验室工作,母亲龚援朝是县城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邱虹云在1岁多,刚学会爬、学会拿着玩具玩的时候,就开始热衷于拆卸玩具了,他喜欢将它们逐一拆开,然后再重新拼装起来。到了两岁的时候,邱虹云已能将许多玩具逐一拆开,然后再“完美无缺”地还原了。邱虹云天生好奇心强,勤于动手动脑,这让父亲邱名丹感到很兴奋,他非但不为那些被“大卸八块”的玩具感到头疼,相反,作为父亲的邱名丹,决定因势利导,开发儿子的智力,让他早日成才。
邱虹云还不会走路的时候,邱名丹就在节假日里,抱着儿子去自己的实验室玩,那些转动的仪表、精致的天平引起了邱虹云极大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邱名丹对于儿子的“十万个为什么”从来都不厌烦不敷衍,小树为什么会在春天发芽,星星为什么会在夜晚出现,对于这些几乎每个孩子都会提出的问题,邱名丹总是尽可能详尽地解释,让儿子感受到自然的魅力。每次父亲回答问题的时候,小虹云都会睁大了眼睛认真地听,听不懂就问,亲情就在这样的一问一答中慢慢积累了起来。
虹云从小喜欢吃糖,因为怕儿子吃多了对牙齿不好,邱名丹和妻子就总是“限量供应”。结果有一次,邱名丹带儿子去郊外,小虹云看到农民伯伯在耕地,就问伯伯在干什么,邱名丹告诉儿子,农民伯伯在种地,粮食、水果和蔬菜都是他们种出来的,只要撒下种子,浇水施肥,就能长出果实来。谁也没想到,回到家后,邱虹云找来一柄小铁铲,使劲儿在地上挖起来,挖出一个小坑后,他把自己的一块糖果小心翼翼地放进坑里,用土埋好,接着又往里面撒了泡尿。邱名丹看得莫名其妙,却不加阻止,他想知道儿子小小的心里究竟在想什么。结果撒完尿,邱虹云仰脸笑着对父亲说:“爸爸,我在种糖果树!我的糖果树,一定会结满好多好多的糖果,怎么吃也吃不完!”说完了,小虹云还低头念叨了两遍,“小糖小糖,快快长大”。要是换作别的家长,肯定就乐翻了,然后马上告诉孩子这件事根本不可能。可邱名丹没有这么做,他只是笑了笑,什么也没说。然而,在父亲心里,却种下了一棵理想的种子,那就是要激发儿子对科学的兴趣,把这个种糖果树的小发明家培养成一棵长满糖果的树。
化学元素周期表作启蒙的科学家教
为了让小虹云步入科学的殿堂,邱名丹将五颜六色的化学元素周期表贴到墙上,对儿子进行启蒙教育。几乎所有的家庭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都会在墙上贴识字卡片,却没有家长会像邱名丹一样贴元素周期表。可小虹云还真就买父亲的账,他踮起小脚、仰着脑袋左看右瞧,认为很有意思:“那上面画的到底是什么呀?”邱名丹抱起儿子:“这个叫‘氧’,那个叫‘氢’,还有一个叫‘铜’,一个叫‘铁’……”孩子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尽管当时听得懵懵懂懂,但小虹云的确已经开始对这些花花绿绿的线路、千奇百怪的名称产生好感。虽然对于父亲所说的化学元素的名字他还难以理解,但是他却很容易记住了各个元素的名字和符号,以至于在后来的很多年里,小虹云看到化学元素的符号都亲切得像见到了亲人,而对于身边所有东西的材质和性能,小虹云也就逐渐有了深入的认知。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虹云的求知欲越来越强,他开始不满足于拆卸玩具,开始“肢解”家里所有“会动”的东西了,从收音机、钟表到风扇、自行车,他都要逐一拆开看个究竟。一次,邱名丹夫妻俩都去上班了,小虹云就将父母的半导体收音机拆开了,等邱名丹夫妻回来,满地都是工具和零件,儿子正坐在地上聚精会神地“工作”着。对于儿子的“破坏”,邱名丹非但没有指责,反而在阳台上给儿子开辟了一块试验基地,让儿子可以不受干扰自由自在地从事自己的探索。
同时,邱名丹还不忘每天给儿子讲居里夫人、爱迪生等国内外科学家的故事,对于小虹云来说,父亲讲述的科学发现就是最动听的故事,他开始懂得要不怕失败,用耐心和信心挑战未知的科学世界。
在小虹云5岁那年的夏天,他躲着父母在家里忙碌了三四天,当邱名丹和妻子突然看见儿子的手里拿着“吱吱”直响的东西时,感到无比惊讶,儿子终于做出了自己的第一件发明――“矿石收音机”。尽管收音机里的声音不太清楚,但邱名丹还是欣喜若狂,儿子的兴趣糖果树,终于结出了第一个果子。
试纸作礼物,引导儿子在科学的道路上心想事成
读小学了,别的孩子收到的礼物不是漂亮的卡通书包就是崭新的衣服,而邱虹云收到的却是一个意义深远的小礼物 ―― 一小本PH试纸。邱名丹一边给儿子解释试纸的用法,一边用不同的东西给儿子做试验,看着试纸条一会儿变成蓝紫色,一会儿变成浅红色,小虹云兴奋得大叫。邱名丹就用这么小一个礼物将儿子全部的情绪调动了起来,当晚,他还教会了儿子自己制作试纸。小虹云对于这个礼物格外满意,因为父亲又告诉了他一种可以自己动手操作的试验方法。
就是这样,邱名丹引导儿子在科学的道路上自己动手,自己动脑,自己发明,在科学的道路上心想事成。为了配合儿子的“科学试验”,邱名丹还在阳台上儿子的试验基地里给他装了一个简易试验桌,用那些少儿科普杂志上的“小制作”启发儿子,小虹云先后制成了变色闪烁灯、无线电发射器、双卡收录机等。小虹云就在父亲的引导下,一步步地把书本的知识和自己的创意变为手下实物,发明的欲望一天天增长,他就是要在发明的道路上心想事成。
爱迪生的发明范文2
小时侯的爱迪生对“为什么”特别喜欢,含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还特别喜欢亲自实验。有一次,爱迪生看见了老母鸡孵蛋,他非常高兴,也学起母鸡来,结果可想而知他压岁碎了一窝蛋。可还有更惨的呢!有一回爱迪生问起火药是怎么做的,他的妈妈告诉他的妈妈告诉他后,他把粮仓给烧光了。
爱迪生上学不到三个月就被老师赶走了,为什么?就是因为他的那么多问题。无奈,爱迪生之母南西只能带他回家,给他买了本《自然科学实验》,从此,爱迪生对科学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2岁,爱迪生在火车上当小报童,可因为把实验器材带上车,产生了火灾,“啪”地吃了一巴掌后被炒鱿鱼了。
爱迪生在一次被炒鱿鱼是因为把发明用在不正当的地方,当时他在铁路局当报务员,规定每晚9点后每一小时发一次信息,于是爱迪生便自制了一台自动发报机,可在一次查勤是被发现,虽然主任很欣赏他,但爱迪生还是被炒鱿鱼了。
到了21岁,爱迪生小有成就,发明了许多物品,让我们一同去看看吧:
瞧,这就是复印机,爱迪生把刻有字的滚轮沾墨在纸上一滚,就好了,着一发明,对很多厂家有许多帮助,受到了世人的。
我们知道电话是贝尔发明的,可若不是爱迪生的碳粉送话机,提高了音量和灵敏度,那不清晰的电话又有什么用呢?
快看,这就是爱迪生最伟大的发明──电灯!!爱迪生不眠不休做了1600多次耐热试验和600多次植物纤维试验终于把灯心制了出来,这一举动使全美国轰动。
爱迪生那永无止境的发明给予了我们许多帮助,若没有复印机,我们到现在还只能用手抄;若没有电话,我们传递信息便十分麻烦;若没有电灯,到现在我们还只能用油灯……
爱迪生的发明范文3
托马斯·爱迪生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逝世于美国新泽西州西奥兰治。发明家、企业家。
爱迪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电气工程研究的实验室来进行从事发明专利而对世界产生重大深远影响的人。他发明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电灯对世界有极大影响。他一生的发明共有两千多项,拥有专利一千多项。爱迪生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9名。
爱迪生是技术历史中着名的天才之一,拥有超过2000项发明,其中爱迪生的四大发明:留声机、电灯、电力系统和有声电影,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的文明生活。在美国,爱迪生名下拥有1093项专利,而他在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地的专利数累计超过1500项。
这位发明之王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可谓最大。他发明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电灯改变了这个世界的面貌。据统计,他一共有两千多个发明,专利一千多项。当然,不要忘了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有一个公司跟研发团队!
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他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也是人类的恩人。”
坦然面对身边的一切,乐观对待人生直至死亡,这是爱迪生一生的态度。
爱迪生的文化程度极低,对人类的贡献却这么巨大,他除了有一颗好奇的心,一种亲自试验的本能,就是他具有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和果敢精神。
爱迪生的发明范文4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这句老少皆知的话流传了一代又一代。这句话伴随着爱迪生这位天才发明家的一生,时刻激励着他,鼓舞着他。前几天,我读了《爱迪生传》才真正领会了这句话的意思。《爱迪生传》主要讲了爱迪生的一生。小时候,他脑中总充满奇怪的想法,常对老师提出令老师张口结舌的问题。他被大家视为低能儿,可他对科学却很感兴趣。一次,他救了一个小孩儿,孩子的父亲为了感谢他,免费教爱迪生学习电报原理。从此,他便与电的世界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因此踏上了科学之旅。长大以后,他在纽约办了自己的公司。1876年,他改造了贝尔发明的电话。几年以后,他发明了电灯,当人们纷纷赞美他的时候,又有谁真正知道,他为此不眠不休了几个夜晚。后来,有人做过统计:爱迪生一生的发明多达2000多件,平均每12天半就有一项新发明。
爱迪生的生平令我感触颇深,当他说要造出电灯时,大家都纷纷嘲笑他,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失败了也不气馁,一共试验了1600多次,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但爱迪生做到了,靠的不仅仅是高智商,更多的是恒心,毅力,坚持。它的进取心是永无止境的,他并不因为让电灯亮而沾沾自喜,他向人们宣布,在灯泡寿命未达600小时之前还不算成功。而我们现在缺的就是这种好上加好,精益求精的进取心,爱迪生的辉煌人生少不了进取心。设想一下,如果他没有恒心,能有这么多发明吗?不,所有的发明都需要尝试,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总是最后一个来访的。如果爱迪生没有进取心,我们能有方便又实用的电灯吗?不,那么我们现在用的电灯也许只有2小时的寿命,十分不方便。我们可以不用人人像爱迪生那样出名,但我们要有毅力和进取心!
爱迪生由一位报童,一位发报员,升至到了全世界瞩目的闪耀地位。他的亲生经历无疑告诉大家,天才并非是于生俱来的,只有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才会成功!
爱迪生的发明范文5
小学时代被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竟对人类的文明有如此大的贡献,像电灯,电话,电车,留声机,电影,收音机等一千多种发明,完全是凭着他的超人的研究精神,持之以恒的决心,以及不屈不挠的努力而取得的.
可以想象,一千多种发明,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啊!而我们的爱迪生却知难而进,从来没有退缩过,他用大无畏的精神克服了所有的困难.
了解爱迪生的事迹的人一定都知道,他的一生几乎全部献给了人类的发明事业,他每天都在发明都想着发明,因为他知道,这是他的工作他必须去做,他把为人类创造幸福作为自己最大的快乐,而比较我们现在的有些人,整天无所事事,虚度光阴,让宝贵的时间从自己的手上一点点消失掉,以至醒悟时后悔莫及.
当然,爱迪生的发明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发明电灯选择灯丝材料时,经他筛选的矿物,金属的饿种类就达到一千六百多种.因为找不到合适的灯丝材料,使得灯泡不能维持一定的时间的光亮,导致许多人批评和攻击爱迪生,甚至骂他是"幻想家""骗子""傻瓜"等,爱迪生自己也确实受到了很大的打击,然而,他凭着对科学的热爱,并没有被此打倒,他重拾信心,继续研究电灯的制作,经过13个月不曾间断的实验,在排除矿物,金属物质的同时,另劈思路,选用各种纤维,如纸,线,植物的皮及他能想到的约六千多种矿物,经过加工,最终在日本找到了最合适的灯丝产品--竹子.经过一次次的实验最后,他成功了.
"有恒为成功之本",其实单从他医生的研究过程来看,我们就跟应该相信这句话的准确性了.正是因为有了恒心,所以才有了他事业上的成功,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光明.
以上示例告诉我们,不管作什么都要坚持不懈的努力,遇到困难时不能被打倒,而是要坚定起一个目标振作起来,从哪跌倒就应该从哪爬起来,只有这样才不是懦者的表现.我们应该和爱迪生一样,对未来充满信心.
爱迪生的发明范文6
爱迪生(1847~1931)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生活的年代,正处于电力技术革命的孕育和发展期,因此他的发明大多与电有关。在爱迪生的白炽灯问世之前,人们广泛使用蜡烛和煤气灯进行照明。蜡烛和煤气灯在燃烧时,往往会产生浓烈的黑烟和刺鼻的臭味。并且,煤气灯还需要用管道供给煤气,发生漏气或堵塞非常容易出事,同时这种灯很容易引起火灾,因此人们迫切要求发明一种既安全又方便的照明灯。
19世纪初,人们发现从一个电池的两端引出两根导线,导线相碰时就会产生一个火花。如果把几个电池串联起来再引出导线,那么它们相碰时产生的火花就会变得更亮了。
1812年,英国一位叫戴维的化学家曾用2000节电池组成的电池组和两根碳棒连接起来,制成了世界上第一盏电光源――弧光灯。
原来,先让两根碳棒相互靠近接通电流,再慢慢地把两根碳棒分开,这样就会在它们之间拉出一个很亮的电弧,利用这种电弧做成的照明灯就被称为“弧光灯”。当时在英国,弧光灯也只是进行了有限的应用,比如用在钟楼的顶上或灯塔上。
不过,在没有发电机之前,弧光灯是没有实用价值的,尤其不能用于室内照明。但这并没有削弱人们关于电光源的发明热情,人们似乎已经从弧光灯的亮光中看到了电光源的曙光。大约在1877年和1878年间,爱迪生曾经进行过几次关于白炽灯的试验,但由于那时许多人都在这一领域探索,所以爱迪生就终止了这方面的研究。
1878年9月,爱迪生听说威廉・华莱士正在进行有关电灯的研究,因此就到康涅狄克州访问了威廉・华莱士。原来,威廉・华莱士曾致力于发电机的研究,当时正在进行电弧灯方面的科学试验。这里耀眼夺目的电弧光点燃了爱迪生的创造热情,爱迪生发誓一定要在电灯制造方面超过威廉・华莱士!
爱迪生从威廉・华莱士那里回来以后,把所有的事情全弃置一边,全神贯注地致力于电灯问题的研究和探索。爱迪生在谈到白炽灯的制作过程时强调:“我在电灯方面建立了3000种不同的理论,每种理论似乎都可能转化为现实。可是,我在试验中只证实了其中的两种理论行得通。”爱迪生经过反复比较,决定集中精力研究白炽灯。
爱迪生在他31岁的那一年,向全世界宣布他要解决电灯照明的问题。爱迪生设想用电力照明取代煤气照明,首先是要让电力照明具有煤气照明的一切优点,同时还要使照明设备能够满足人们的各种要求。在科学家竞相开发电光源而没有实质突破的情况下,爱迪生选择这个充满风险的研究课题,无疑是一个极其难啃的“硬骨头”。
原来,在爱迪生之前就有许多人在对弧光灯进行改进,并从理论上展示了其作为电光源的可能性。并且,英国的斯旺也早已开始了关于白炽灯的研究。
从1878年9月开始,门罗公园的研究所成了爱迪生研究电灯的主战场。相对于此前的电灯研究,爱迪生的技术路线无疑是新颖的。但是,要真正实践起来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像选择一种合适的灯丝材料,并把它密封在一个真空的玻璃容器内,这都是当时的科学技术尖端课题。
据说,爱迪生在开始的时候,先是把一小截耐热的材料装在一个玻璃泡里,当电流把它烧到白热化的程度时便可以发光了,但一通电流就被烧断了。爱迪生认真分析其中的原因,也许是里面空气中的氧气帮助炭丝燃烧的缘故吧!于是,爱迪生就用自己制造的抽气机来把玻璃泡里的空气抽掉,然后再进行通电试验。
果然,装在玻璃泡里的炭丝没有马上被烧掉,而是明亮地燃烧了8分钟。这说明真空状态可以延长灯丝的寿命。那么选择什么样的耐热材料做灯丝比较好呢?爱迪生煞费苦心,曾选用1600多种耐热材料进行反复试验,包括金属、石墨、木材、稻草、亚麻等材料,但都没有取得成功。
因此,有些人对爱迪生的电灯产生了怀疑,并认为这是不可能成功的。有些人认为爱迪生的想法是“荒唐无稽的梦呓”。也有人说:“连数学都不懂的爱迪生,竟想解决为世界学者所苦恼的问题,真可谓愚不可及!”有人甚至讥笑他说:“不管爱迪生有多少电灯,只要有一只寿命超过20分钟,我就愿付100美元,有多少付多少。”爱迪生对此不屑一顾,继续研究他的电灯灯丝。
1878年秋,爱迪生又重新用“炭”进行试验。他在纤维或纸张的表面涂上灯墨和沥青的混合物,再卷成毛衣针状进行炭化处理。当他把这种材料制作的灯丝装在玻璃泡里的时候,居然在真空中持续发了一、两个小时的光。
虽然爱迪生的炭丝试验没有取得成功,但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电灯的灯丝要满足电阻要高、散热要慢的条件。在试验过的灯丝材料中,似乎铂是最为理想的一种。
于是,爱迪生再次选用铝和铂等金属材料进行试验。1878年10月5日,爱迪生提出了一份关于铂丝“电灯”的专利申请。这种“电灯”的灯丝是用铂丝绕成的双螺旋结构,它们之间还加了一支金属棒。当灯丝热度接近铂丝的熔点时,金属棒便膨胀造成短路,使得灯泡温度降低下来。在铂丝冷却的同时金属棒也会冷却下来,这样电流又可以再次通过了。
尽管这种方法巧妙地解决了灯丝的熔断问题,但后来发现这种方法并不是十分可靠的。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爱迪生顺手把脖子上的围巾扯下来,突然萌发了一个用棉纱做灯丝的念头。于是,他急忙从围巾上扯下一根棉纱,在炉火上烤了好长时间,结果棉纱变成了一缕焦炭。一个德国籍的玻璃专家按照爱迪生的吩咐,把灯泡里的空气抽到只剩下一个大气压的百万分之一,这为爱迪生电灯的成功奠定了技术基础。
爱迪生小心翼翼地把这根炭丝装进这个玻璃泡内,果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爱迪生感到异常兴奋,紧接着又制造了很多棉纱做成的炭丝,连续进行了许多次的试验。1879年10月21日那天,爱迪生把一根直径为0.025厘米炭化了的棉线用作灯丝,足足稳定地明亮了45个小时。相对于过去的灯丝几分钟乃至几小时的寿命,此次45个小时的灯丝寿命,无疑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进步。
实际上,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盏具有实用价值的电灯,因此人们把这一天确定为白炽灯的发明日。爱迪生在回忆这个难忘的时刻时说,我们坐在那里目不转睛地看着那盏电灯,它燃烧的时间越长我们就越觉得神气十足。1879年11月1日,爱迪生申请了关于炭丝灯的专利。
爱迪生经过一年多进行的数千次试验,人们盼望已久的电灯终于诞生了。这个消息一传开,整个世界都为之轰动了。人们预言,煤气灯照明的时代即将成为历史,人类未来的照明将是电光源的一统天下。但是,但爱迪生并没有陶醉在阶段性胜利之中,他决心不断地试验下去,从而让电灯进一步趋于完美。
爱迪生对45个小时的灯丝寿命仍然高兴不起来,他希望未来的灯丝要能亮1000个小时,甚至是16000个小时。爱迪生决定从植物纤维这方面去寻找新的灯丝材料,并因此开始了新一轮的灯丝试验。大凡植物方面的材料,只要能找到的爱迪生都进行了试验。甚至就连人的头发和胡子,他都拿来当做灯丝进行了试验。然而,所有的努力都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倒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使爱迪生眼前一亮,那就是炭化了的竹丝具有光明的前途。有一次,爱迪生在试验室拾到一把蒲葵扇,在它四周缠绕着的一圈竹丝引起了他的注意。原来,蒲葵扇是用蒲葵(一种棕榈科常绿乔木)叶制成的扇子,我们常把它称为“芭蕉扇”。爱迪生马上把蒲葵扇上的竹丝取下来,经过炭化以后用做灯丝进行了试验,谁知效果还真是不错。这一下爱迪生可高兴了,他决定要用世界上最好的竹子来做电灯的灯丝。
爱迪生搜集了从世界各地采集来的竹子大约有6000多种,经过无数次的灯丝试验,结果证明用日本竹子制成的炭灯丝最为优秀,据说可以持续明亮1200多个小时。用日本竹子制成的炭丝灯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批实用型白炽灯。不久,美国人开始使用这种价廉物美、经久耐用的竹丝灯泡了。从此时到1908年的9年间,日本竹子一直是制作电灯炭丝的主要原料。
当白炽灯的寿命问题解决之后,让白炽灯走进千家万户就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爱迪生曾说过:“当电灯普及以后,只有奢侈者才用蜡烛!”为了白炽灯的普及推广,爱迪生可是费尽了心机。
然而,刚开始人们并不乐意使用这种新型电光源。究其原因,不外乎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认识方面的原因,担心雷电之火会通过导线进入室内;二是技术方面的原因,比如当时的电灯是不能单独控制开关的,因此一家开灯万家辉煌,一家关灯万家诛连;三是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电灯的安全问题等。
对于第一个方面的原因,爱迪生可以通过宣传的方式进行解决,其他方面的原因则必须通过技术途径和其他途径进行解决。比如,爱迪生计划研制一个高效率的发电系统,从而为电力照明提高动力保障。同时,爱迪生还研究了电流分路问题,从而解决了电灯开关互相影响的问题。
比如,爱迪生提出了一个接线方案,把原来的串联接法改为现在的并联接法,这样就可以避免“一家关灯万家诛连”了。当然,还要研制稳压器、开关、接线盒、绝缘带和保险丝等一系列器件,从而保证电灯照明系统稳定可靠地工作。
爱迪生还提出了一种新的导线分布方法,即在街道两旁架设一组“总线”,每个用户的支线可以从这些“总线”上连接。据说这种馈电系统比树枝式分布可以节约88%的铜,同时使得导线中的电压降落和损耗也减少了许多,因此基本上不会影响各个用户电灯的亮度。
爱迪生把降低灯泡生产成本作为让白炽灯走进千家万户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灯泡生产的第二年,他就把白炽灯生产成本降到了每只1.10美元;在灯泡生产的第三年,白炽灯生产成本降到了50美分;在灯泡生产的第四年,白炽灯生产成本降到了37美分;当他把白炽灯每只成本降到22美分的时候,就卖掉了白炽灯的制造权。
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科学家和发明家便展开了一场用金属丝代替炭灯丝以改进白炽灯的持久战。1887年,奥地利人韦尔斯巴赫首先设计出了锇丝(熔点2700℃)白炽灯,并于1898年投入大量生产。1903年,随着纯金属可锻钽(熔点2996℃)的制得,钽丝白炽灯也于1905年问世了。
钨灯丝的发明是白炽灯改进的延续,那么钨灯丝到底是谁发明的呢?相关资料的记载并不一致。比较一致的说法是,美国科学家柯里奇在1909~1910年间发明了一种制造钨丝的新工艺,成功地把钨拉成了直径仅为0.5微米的细丝,并用其制成了钨丝白炽灯,从而大大提高了白炽灯的发光强度和发光效率。
柯里奇于1913年12月30日取得了这种钨丝灯的专利,以后钨丝白炽灯便开始风靡全球了。原来,钨的熔点高达3350℃左右,比目前所知的任何一种金属元素的熔点都要高。并且钨的电阻率大、强度好、蒸气压低,是所有纯金属中制作白炽灯丝的最佳材料。用钨丝充当灯丝制作白炽灯,是照明技术领域的一大进步,不仅使得白炽灯在与传统照明器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且还开辟了电气照明技术的新纪元。
1882年7月26日,我国上海外滩亮起了15盏弧光灯,从此开始告别煤油灯时代,并迎来了我国电灯史的新纪元。在我国,白炽灯是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才逐步走进千家万户的,从而使得中国人成为了电灯的主人。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了白炽灯照明产品的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白炽灯产量占到了世界产量的1/3。
爱迪生一生大约有两千项发明创造,从而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不仅开启了电光源照明的新时代,而且也为电力融入人类生活提供了新的思路。白炽灯在133年的历史岁月里,一直保持着照明领域的霸主地位,以至于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名片”,那是电光源照明时代的代名词。
如今,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来自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推行低碳经济已成为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一剂良方。在低碳文明时代,白炽灯不具有任何竞争优势。原来,白炽灯在工作过程中并不是直接把电能转变成了光能,而是首先把电能转变成热能,然后再把热能转变成光能,从而为我们带来了温暖和光明。大部分白炽灯的能量利用率不超过10%,而其他90%以上的电能则转化为热能损耗掉了。正是由于白炽灯这种特殊的发光机理,才使其面临着被淘汰的境遇。要达到相同的照明效果,节能灯只需要白炽灯所需能量的20%就够了。
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东方明珠塔,是我国首家使用LED高效节能灯的建筑。东方明珠的上下球体照明原来采用的是白炽灯光源,如今一个个“豆芽灯”(LED灯)爬上了电视塔的大小球体。东方明珠每晚省下来的电能,足可供800多户居民每天使用4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