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择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择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择业范文1

大学生择业观,是指大学生对择业问题的看法、态度和信念,以及处理这些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它既是大学生理想职业的具体表达,也是大学生的人生目标、人生态度在择业问题上的直接体现。随着一批批大学毕业生步入社会,他们的择业观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他们对待职业、对待自身未来的不同的态度也成为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

时光荏苒,曾经备受瞩目的80后一代已渐渐消失在大学校园,取而代之的90后一代随之成为了大学的主体。据调查,“2011年的本科毕业生里,90后大学毕业生占有了较大的比例”[1],他们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也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90后,这些出生在市场经济刚刚确立、成长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年轻人,会有着怎样的职业选择和情感表达呢?笔者通过对武汉高校500名90后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试图对此问题做出一个全面的分析。

一、90后大学生择业观的特点

(一)以兴趣的满足为导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包容度日益提高,社会环境越来越宽松,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建构中,有了更加能动的自主选择性,在网络和信息化伴随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有着更多的张扬个性和对自身价值更多的认识,兴趣成了90后大学生选择职业时首先考虑的要素。他们中的大多数看来,兴趣是最好的工作导师,在兴趣指引下的工作才会有意义;相反不论工作环境多么舒适,没有兴趣只会是煎熬。在我们进行的90后大学生择业观问卷调查中,67%的同学表示首先会考虑自己的兴趣,之后才是工薪水平和工作环境。

(二)以较大的发展空间为起点

在90后大学生的心目中,就业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多的是一个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在90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中,他们更倾向于较大的企业和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在他们看来,大的企业有着更完善的管理手段和晋升渠道,更容易施展自己的才华从而得到外界的认可;同时,由于中国目前的区域不协调性依然存在,东部沿海地区更为发达,社会管理和生活方式也更为成熟,这都是影响90后择业观的重要因素。

(三)以良好的物质回报为追求

毕业后找一个物质回报高的工作依然是这一代大学生的追求,受到社会大思潮和身边同龄人的影响,他们普遍认为物质是良好生活的基础,只有找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才能更好地去发展和生活。90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调查显示,72%的大学生希望在大城市买房,而买房的时间56%确立在30岁以前;对于工资的预期,选择5000元以上的占多数,为48%,选择4000―5000的有36%,2000-4000的为12%,能接受2000元以下的仅有4%。

(四)以情感需要的满足为最终目标

90后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一直成长在较为温馨的环境下,因此,他们希望找到有一定自由支配时间的工作,以便有更多的时间来释放自己,而不是被工作所束缚。同时,他们也希望有一个相对更加稳定和舒适的工作环境,因此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依然是他们的首选。

二、90后大学生择业观的优点分析

(一)自信乐观,对生活充满向往

90后大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生活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和他们的父母辈相比,通讯的发达让他们接受了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信息,因此他们敢于突破传统,举手投足之间,他们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心以及对生活的乐观心态。因此大多90后的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敢于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价值判断,认为职业的选择要服从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要满足自己的物质和情感需要。由于90后大学生大都没有较重的家庭负担和心理压力,所以对生活充满向往[2]。

(二)尊重自己的价值判断

从90后大学生择业观的特点可以读出这一代大学生对个人价值实现的渴求。他们力求有较大发展空间的工作,以便更好的来施展自己的知识和才华;他们不愿被工作所束缚,希望达到工作和生活的和谐和协调。90后大学生的个性鲜明,有着对生活不同的见解,因此他们工作更多的尊重自己的价值判断。

三、90后大学生择业观的问题分析

(一)个人意识过强,缺乏责任感

90后大学生生长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接收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很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思想活跃,标榜自己的个性。同时90后大学生生活在相对舒适和自在的家庭环境中,大部分家长都围着孩子辛勤地付出,给予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所以有一些90后大学生自我中心意识较强,一般不太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凡事以自我为中心。部分学生在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面前,往往注重个人利益,缺乏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这些反映在择业观上就是一部分大学生过分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一切从自身利益出发,把是否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实现自我价值作为择业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不愿到条件艰苦、急需人才的边远地区或艰苦行业中去,这样既浪费了资源,又加剧了就业压力。同时,这些问题带到工作中去,则容易引起跳槽事件的不断发生,使这一代青年的责任感受到普遍质疑。

(二)功利心态,急功近利

部分毕业生受旧观念的影响,意识不到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趋势,盲目认定高等教育依然处在精英教育阶段,盲目地认为自己是社会中的天之骄子;也有部分学生,特别是农村或落后地区的大学生,认为教育投入成本较大,择业时理应报酬高。这部分学生往往期望值较高,一味地将目标放在待遇更佳,福利更好的职业,从而忽略了自身实际情况,导致择业失败。还有部分大学毕业生受物质利益的驱使,择业时过分考虑用人单位的经济效益、所处地域,追求生活环境舒适且收入高的发达地区,甚至对所学非用也在所不惜,只看重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愿从基层做起,不愿到农村或偏远地区就业,缩小了就业面。

四、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

通过对影响大学生择业观特点、优点和问题的分析,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大学就业指导的主要工作便是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择业意识和择业观,纠正和减少大学生择业中的不良倾向。对此,应该加强教育、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形成符合社会需要并利于个人发展的正确的择业观。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生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大学四年的教育中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上有着重要的作用。积极的德育教育不仅能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还能促进他们择业中存在的思想上、心理上的困惑,指导他们进行正确的职业选择。要深入耐心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大学生确立个人在大学期间各阶段的学习和奋斗目标。应注重加强理想教育,大学生的个人理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一个人有了远大理想,在择业时,就会把国家需要和个人发展、把为人民服务与个人奋斗更好地结合起来。因此,要把毕业生理想教育作为整个毕业生教育的重点来抓,帮助大学生了解国情省情,激发其爱国爱省的热情,并使他们把这种热情化为实际行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二)教育学生努力完善自己,主动迎接社会的挑选

如今,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的过程中,不只看专业,更看重毕业生的能力。那种单一型的人才已不受社会欢迎,而综合型的人才才能经得起市场经济的挑选和检验。在就业市场中那些综合素质好、动手能力强以及有各种特长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青睐。因此,在就业指导中应坚持综合素质优先的原则,通过教育和引导,激励学生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和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主动适应复杂多变的竞争社会,抓住机遇,以实现自我的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作为学生,要在努力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同时,努力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从而在自身素质上为择业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敢于主动参与各种劳动岗位的竞争,树立就业的竞争观,在竞争中必然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这就要求学生要有顽强的意志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在竞争中树立自强自立的就业观。

(三)引导学生树立爱岗敬业思想.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

敬业是尊重自己的选择,热爱所从事的职业。所以我们就应该教育学生一旦参加了工作,就要珍惜并维护自己的工作机会,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树立敬业、勤业、乐业、创业的职业观。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工作中要认真遵循职业要求的各种活动准则,这不仅有利于增强一个人的敬业精神,也将对促进单位工作发展,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稳定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积极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践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选择职业

择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关键一步,如果不了解社会现实,就没有辨别力,也走不好这一步。就业的核心能力,是指学习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些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总结自己与别人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教训才能逐步形成。社会实践可以让大学生体会到知识的价值,是大学生了解社会、锻炼择业能力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择业观具有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首先它可以促使大学生全面了解社会,正确认识国情,这是大学生思考祖国前途和选择个人未来职业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其次它可以帮助大学生恰当地认识自我,大学生只有满腔热情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恰当地认识和评价自我,才能正确地进行职业选择,最后它使大学生增加感性认识,获得真才实学,有利于巩固专业思想,激发为专业献身的勇气。通过组织参观学习,让大学生参观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农村,让他们亲身体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新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带来的就业机遇:通过开展各种青年志愿者活动,利用假期深入基层,或者结合毕业实习,到工作单位任职,既可以深入了解社会现实,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锻炼自己的能力,增强求职信心。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学生更清楚地认清社会现实,了解自身,面对实际,实事求是地选择职业。

大学生择业范文2

一、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误区

(一)职业规划意识产生较晚

不少大学生在谈及职业生涯规划时都认为,这是毕业生的主要任务,而处于其它年级的学生不必为职业规划“浪费”时间,职业规划等到即将毕业时再做不迟。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如果不从走进大学的第一天开始,就在老师的指导下接受有关职业规划的理念,形成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到毕业真正面对就业问题时,就会陷入盲目状态,等意识到自己在专业水平和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时,就已经无能为力了,出现不知所措的尴尬。

(二)缺少明晰的就业自我认识

就业认知是指个体对个人职业价值、兴趣、能力以及职业的事实状况和相关信息的了解,是对客观现实的我以寻找一份何种工作与我相匹配的认知。近半数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目标、就业定位等相关问题认识较为模糊,只有少部分大学生对此有较为明晰的认识。就业中职业的选择和决策均需要对自我职业价值取向、兴趣、能力有清晰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做出正确的选择,自我认知模糊必然对就业产生不良影响。

(三)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就业心理的准备包括:对就业市场需求情况的了解,对自我职业能力的准确认识,对就业的技巧和知识的掌握,从学生到职场人士角色转换的意识以及抵抗就业挫折的心理准备等。部分大学生对未来从事的职业缺乏基本认知,没有把就业作为人生非常重要的环节刻画在潜意识中,难以形成内驱力量,从而导致学习缺乏动力,努力失去方向。

二、大学生择业能力的提升

(一)持续学习能力

学习不仅是在校大学生的事,入职后依然要保持持续学习的习惯。适时学习,适时更新知识,这样才能生存发展。

学习和持续学习能力决定了一个人就业和入职后有无上升的潜力。学校所学已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比尔?盖茨说:“一个人如果善于学习,他的前途会一片光明,而一个良好的企业团体,要求每一个组织成员都是那种迫切要求进步、努力学习新知识的人。”

增强学习和持续学习能力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做好一份工作,就必须通过持续学习来获得足够的工作能力。学习是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重新创造自我的必经之路。因此,要热爱学习并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二是要不断拓展学习的对象,向同学老师学习,在实践中向领导学习,向工作伙伴及客户学习,检验课堂所学,提前进入职业角色,积累和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能力。

(二)实践操作能力

对于大学生来说,实践操作能力主要是指在专业学习中所必须具备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视和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仅可以促进对理论的掌握和知识的积累,而且缩短了学校与社会的距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大学生们要提前了解社会、了解自身,就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在了解自身优势的同时,完成自我定位,明确自己“我能干什么”、“社会可以提供给我什么机会”、“我选择干什么”等问题,使理想可操作化,为融入社会提供明确方向。

大学生在校期间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认真完成实习、实训等各类教学实践环节,参观访问企业家及其企业,有意识地进行市场调研并撰写分析报告;第二,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参加勤工助学,参与家庭或他人的创业活动,到小微企业跟班打工,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三,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公益服务等。

(三)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大学生产生新构想、新观念、新理想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及运用新观念、新构想产生新成果的创造性技能。当今时展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是挑战也是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机遇。

一是要主动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一方面,在大学里面大学生应该主动配合营建自己的创新团体,如宿舍文化、班级文化、社团组织文化等;另一方面,我要积极利用好大学里的各种软硬件方面的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等,这些场所是培育和激发创新灵感的绝佳环境。

二是积累知识,增强才干,知识与能力并重。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是创新成果诞生的基点。一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积累越多,开拓创新的能力就愈加旺盛,坚实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知识底蕴才能孕育出创新性举措。

(四)沟通与合作能力

沟通合作能力包括:有全局观念和协作意识;尊重他人,善于和自己意见相左的人一起工作;能够建立和运用工作联系网络,有效运用各种沟通方式,营造宽松的工作氛围。

要实现有效沟通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沟通需要自信。有自信的沟通是建立在双方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建立积极健康的定位,充满自信的人会给企业带来信心;二是沟通需要技巧。掌握心理学的互惠关系定律,彼此给予礼貌和友善,能够以对方的立场来看待处理问题。成功的管理者认为,最重要的沟通技巧是解决冲突的技巧,尤其是使冲突双方或团体都满意的处理冲突的能力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才能达到互惠合作。现代企业都是多部门、多工种有机结合的共同体,只有合作交流才能增强企业的运转效能,减少摩擦和内耗。大学生在与同学的合作交流中,要善于打破自我封闭的状态,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明确自身在团队中的地位和职责,勇于向他人请教,并乐于分享工作经验和体会,在履行自身职责中体会共享集体智慧和成果的快乐。

(五)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指把人群组织起来以有效地完成某项工作或某种任务的能力,包括计划能力、组织实践能力、决断能力、指导能力和平衡能力。现代社会表明,不仅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组织管理能力,其他专业人员也应当具备相应管理能力才能真正胜任岗位。

在大学生活中培养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应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要抓住机遇。大学有各种各样的学生干部,如学生会主席、学生社团干部甚至是宿舍舍长等。这些职位都是以服务同学为目的,肩负的是责任和义务,都可使组织管理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如有机会,应该主动要求承担,这样的经历在求职中十分重要。

大学生择业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 择业心理 对策 思考

大学生的择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大学生求职择业,不仅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综合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也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近几年的考察与了解,当今大学生的择业标准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而复杂的特点,其中有两个方面比较突出:一是择业时越来越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二是普遍看重经济待遇和工作条件。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一、大学生的择业心理表现

1.急功近利心理。现在的高等教育已是一种大众化教育,大学生的精英光环不再,有些学生没有转变观念,仍以“天之骄子”自居,过高地估计个人的能力,自命不凡,缺乏自知之明,好高骛远,对就业持盲目乐观态度,择业时对薪酬、个人发展机会和要求专业对口等个人功利上取向方面的要求过高,向往经济发达、生活环境优越的地区,片面追求经济收入丰厚、社会声望较高的职业,希望自己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而自身能力往往又不足,导致心理定位偏高,结果高不成低不就。

2.左右摇摆心理。有些学生经过面试,有几家公司都有接受他的意向,但由于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不明确,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适合做什么工作,同时在选择公司时存在鱼和熊掌都想兼得的心理,觉得这个公司的待遇不错但工作比较辛苦,那家公司工作环境不错但待遇稍差……比来比去,“这山望着那山高”,不知选哪一家,患得患失,就业协议书一直不能签订。

3.怯懦心理。一些学生缺乏个人独立决策能力和进取精神,瞻前顾后,在求职的过程中,在参加用人单位的面试时,常常面红耳赤,语无伦次,唯恐因说错一句话、回答不对一个问题而影响自己的形象或失去机会。而面对激烈的竞争屡屡碰壁时,便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觉得自己样样都比不过别人,不再主动参与应聘竞争,不再主动向用人单位展示并推销自我,失去竞争的勇气和自信心。有的学生甚至产生了恐惧感,一提择业就心理焦虑、紧张。

4.无所谓心理。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缺乏自我了解和自我认识,走一步算一步,不管就业形势有多么严峻,不管能不能找到工作,一点都不担心,没有一点紧迫感。

5.从众心理。一些学生缺乏个人主见,不考虑自身特点,不懂得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择业时盲目听从父母或其他同学意见,别人说什么工作好,他就找什么工作,招聘时哪个招聘摊位前人多,他就往哪里挤,忽视所学专业的特点,人云亦云,盲目选择与追求。

6.攀比心理。有些大学生存在一种总要赢他人的不平衡心理,把注意力放在其他同学身上,当看到其他同学甚至成绩比自己差的同学找到一份工作时,总觉得比自己的要好,心理失衡,于心不甘,想着一定要找到更好的工作比过人家,因而陷入不断找又不断比的心理怪圈,陷入苦恼之中。

二、对提高大学生择业心理素质的思考

择业心理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因此,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不容忽视,高校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与方法,努力做好大学生择业心理疏导工作,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培养健康的择业心态。

1.要完善高校职业指导工作。要建立开放型大学生职业指导体系,加强职业指导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服务机构、咨询机构和管理机构。职业指导要与时俱进,加强对外联系,建立功能多样、信息丰富的网络平台,为大学生与用人单位提供快捷、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畅通就业渠道。同时,要实行全方位的职业指导,应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特长、职业取向、职业适应能力等进行综合测量与评估,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心理特质与特定职业的适应程度,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准确、客观地评价和定位自己,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确立正确的择业目标,明确努力方向,从而在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有选择、有目标地进行努力和发展,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提高职业竞争能力,增强自信心。

2.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加强课程体系改革,摒弃旧内容,增加新知识,使教学与实践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的需要。要引导学生从迈进大学校门开始,就要为就业做充分的准备,在掌握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其他课程,促进一专多能和个性化的发展,努力掌握宽而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现代管理与人文社会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不断增强对社会需要的了解,从而不断充实自己的就业能力。

3.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国家政策方面的宣传与教育,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及需求状况,调整就业期望值,抛弃不切实际的想法。近几年,对于竞争激烈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连续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西部就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等。人才的合理流动可以促进人力资源市场的优化配置,国家就业制度、用人制度的深度变革,为广大毕业生在职业的选择、定位、发展等方面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间。因此,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让他们学会在流动中发现机会、抓住机会、把握机会。

4.要重点加强就业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在国外,职业心理辅导早已深入人心,如美国,接受职业心理辅导的比例高达37%。就业心理咨询与辅导主要应解决好以下两方面问题:

(1)培养学生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和择业观,适应社会的需要。大学生对职业价值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态度,支配着他们的择业心态、行为和信念。要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职业对个体发展、社会进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使他们在就业过程中,能够用发展的眼光和对未来的预见性,对社会、对自己都有客观的认识、评价和判断,形成积极开放的大职业观,能够把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与国家利益、社会价值结合起来,不致以在择业时只考虑工作的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克服盲目挤热门而忽视冷门专业的现象。

(2)建立良好的择业心态,提高挫折应对能力。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保持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是调节其择业心理的重要途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不同的分工。弄清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适合做什么,就能够扬长避短,使自己在择业中处于主动、有利的地位,在求职中遇到挫折也就能够坦然面对,以正确的态度认真反思,吸取经验教训,不怨天尤人。因此,对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应着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调适方法的教育,通过团体择业心理训练和个别择业心理辅导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自我调节心理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如自我激励法、自我暗示法、适度宣泄法、自我安慰法、理性情绪法等等,促进自我成熟,始终充满信心。自我调适不仅是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在择业中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有效方法。

5.要加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规范化建设。大学生的就业是一个社会问题,要实现大学生就业与经济社会共同和谐发展,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四个着力点有机联合,共同形成支持体系。必须完善就业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必要的监督和调控,为人才市场的规范运作和就业渠道的畅通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减少在大学生择业和用人单位录用上的不规范行为,保证公开、公平竞争,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就业环境和氛围,促进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大学生就业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应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择业心理表现,加强职业指导,帮助大学生自立自强,培养健康的择业心态,树立合理的择业观,走出就业误区,使大学生能够在求职中正确面对各种竞争和挫折,最终实现和谐就业、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邵淑慧.浅谈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J].职业时空,2010,6(2).

大学生择业范文4

【关键词】择业焦虑;综述

1、引言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630万人。这是中国自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政策后,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这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尽管不可否认特殊的社会大背景造成了“就业难”这一事实,但毕业生自身在面临择业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心不足与过度择业焦虑也限制了其在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择业焦虑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转变而在毕业生中出现的一种群体性焦虑。这种焦虑如若过度,会对毕业生的身心健康造成破坏性的影响,从而使毕业生在择业时产生退缩,逃避,畏惧,甚至失眠等心理和行为问题,影响其能力的发挥。

2、大学生择业焦虑现状和原因分析

2.1 择业焦虑的概念界定

在对择业焦虑的概念研究上,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张晓琴认为择业焦虑是由就业情境引起的,对择业的过程和结果表现出来的担心、不安、恐惧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以及由此引起的相应的认知、生理和行为上的相应的变化。张艺玲,黄子杰则认为择业焦虑是指大学生在面对毕业求职问题时,对可能出现的无法实现最初就业目标的就业失败情况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它是一种状态性焦虑,随着择业问题的凸显而逐步升高,随着该问题的解决而解除。王本贤对择业焦虑定义为毕业生在落实工作单位之前,表现出来的焦躁不安,它是一种特殊的、由整个择业情境所引起的精神紧张状态。潘鸣等人对择业焦虑做了如下的定义:择业焦虑是指大学生在面临毕业求职问题时,对可能出现的无法实现原初就业目标的就业失败情况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李桂芳则将择业焦虑定义为大学毕业生通过对择业情景内外刺激的认知评价,预料择业情景内外模糊的危险刺激对自我和自尊产生威胁,而又自感没有能力应付时产生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绪体验。

2.2 大学生择业焦虑的现状

研究者们运用不同的方法对择业焦虑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王浩等人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对不同性别大学生面临择业的焦虑状况以及在择业的不同时期的焦虑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不同性别的大学毕业班学生的状态焦虑在择业前有显著差异,男性高于女性。不同性别的大学毕业生状态焦虑在择业过程中与择业后差异不显著。男性与女性的特质焦虑则在择业前、择业中与择业后均无显著差异。并且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择业的进行,大学生担心的不少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有疑惑与问题的学生减少,大学生担心程度发生了变化,从而焦虑程度不断缓解。李淑英等人用焦虑自评量表随机调查河南师范大学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和在校二年级学生各100名,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毕业生组焦虑状态现患率为44.83%,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各组男、女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张弛,刘鹏采用问卷调查法,利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对522名大学生择业期间的焦虑水平进行测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择业情境导致大学生焦虑水平普遍升高,部分学生呈过度焦虑状态。

2.3 影响择业焦虑的原因

在对择业焦虑的原因研究上,目前的研究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张弛等人的研究认为择业期间大学生焦虑水平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受自身条件、个人理想、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期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自身条件、个人理想是首要影响因素。李淑英等人用焦虑自评量表随机对河南师范大学即将毕业和在校二年级各1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认为毕业生的焦虑状态高于在校学生的原因可能与职业期望有关。康文艳认为,导致大学毕业生择业焦虑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社会的转型及变迁;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化存在缺陷,学生社会化程度偏低;个体理性认识不够,在面对择业困境时缺乏有效的个体应对策略,尤其是不善于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张玉柱等人采用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及原因调查问卷对150名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并进一步分析其焦虑的原因主要来自就业竞争压力、缺乏就业支持、自信心不足、对就业前景担忧等四个方面。

3、大学生择业焦虑的对策分析

择业焦虑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概括来看,主要有个人、学校和社会几方面。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研究者们对如何改善择业焦虑提出了各自的见解,现梳理如下:

3.1 个人方面

首先应当正确认识自己,包括性格、气质、兴趣和职业倾向等,根据就业形势以及自身现实调整就业预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另外,主动增加就业技能,提高适应能力、工作能力和求职技巧等,做好就业的充分准备。最后,学会舒缓不良情绪技巧,在就业过程中进行自我觉察及时调节,如自我转化、自我宣泄、自我放松等技巧。

3.2 家庭方面

家庭是大学生求职过程当中十分重要的物质及精神上的支持力量,父母首先应调整自身对子女工作的期待,在子女出现择业焦虑时父母应给予支持和鼓励而非一味施加压力,并且尊重子女选择,与子女多做沟通与互动,帮助子女缓解压力,减轻焦虑。

3.3 学校方面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建立从低年级到毕业班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从完善心理测评着手,进行职业测评工作,是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从而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另外,还可开展一些团体求职辅导,在求职技巧、心理调试等方面给予学生支持。而从长远来看,学校在教学模式,专业设置等方面应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出符合行业要求的、做好就业准备的毕业生。

参考文献

[1]肖盈.福州市大学毕业生择业焦虑及其相关因素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7.

[2]卢娟.高职院校毕业生择业焦虑的心理辅导实验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

[3]潘鸣,陆亦佳.大学生就业焦虑研究综述[J].内江科技.2006,1.

[4]张艺玲,黄子杰.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研究[J].中国校医,2007,6.

[5]王浩,苗丹民,高立.不同性别及不同择业期间毕业班大学生的焦虑状态特征[J].中国临床康复,2005.9.

大学生择业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 心理分析 指导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人数急剧攀升,严峻的外部就业形势,择业竞争压力的加剧,使不少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消极的不良影响,而这种种的心理误区或心理障碍对大学生顺利择业十分不利。在竞争日益加剧的择业环境下,如何把握机会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岗位,已成为大多数大学生思考的首要问题。而如何帮助学生端正择业心理,走出择业心理误区,排出心理障碍,在激烈的竞争中顺利就业,走向社会,也是每一位学生工作者应该考虑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一、大学生择业中的心理问题

1.过高的求职期望值与屈就心态

大学生心理带有浓重的理想色彩。从实际职业选择上看,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从择业的地域和单位看,大批学子仍固执地把目标单一地锁定在经济发达的广州、珠三角地区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合资企业等,不愿到内地和国有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从大学毕业生整体上看,在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和自我实现三者之间,有少数毕业生选择“自我实现”,另有相当多学生脑海里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希冀最好三者合一。如果三者之间出现冲突,不少学生会放弃后者。当追求自我价值受到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条件限制时,许多毕业生便不得不放弃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来适应社会。这种选择往往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震荡和失落。

2.择业目标上的茫然心态

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择业目标不明确、不现实,极易接受外部环境的暗示而频频改变主意。有的毕业生择业的心理准备不够,对人才市场把握不准,对择业政策不甚了解,更谈不上去冷静、客观地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作出正确的估价,因而在择业目标上产生茫然心态。在这种左右摇摆、茫然不决的心理状态下,就很难避免判断的不准确性和择业行为的随意性。往往出现没有签协议十分着急,刚一签订就业协议就后悔、想违约的现象。

3.由于缺乏自主性而产生的依赖心理

一些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还存有依赖心理。他们希望求助于父母、老师或亲朋好友为自己选择,以减轻心理压力。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可以看到一些家长和亲朋好友出面四处奔波,到处找关系、托人情,甚至出现有家长与用人单位洽谈的局面。这些现象不仅仅反映出某些学生对择业缺乏自主性、自信心,依赖性较强,心理承受力差,而且也会使用人单位对这些毕业生产生了缺乏开拓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差的不良印象。可见,大学生择业中存在的依赖心理,对自己择业的成功只会带来负面影响。

4.对社会不良现象产生的抱怨心理

在社会转轨和体制改革时期,社会表现出复杂多样性,不正之风在一些地方、一些方面还严重存在。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国”字号企业,在人才录用上还有走后门现象,他们借助供需见面会这种形式,使走后门合法化。引发了大学生不满情绪,甚至对供需见面会这种形式也产生强烈不满。另外,择业现实中存在的性别歧视,不仅对女生们形成了一股无形的压力,而且也减少了她们择业的机会,这种社会现实直接影响了女生的择业信心。

5.“广种薄收”心理和“骑驴找马”心理

有的毕业生视签约为儿戏,一见到有用人单位就投简历,乱占就业岗位,同时还有部分学生“脚踩几只船”,这山望着那山高,明明已经定了单位,却总想着找一份更好的单位,于是一有单位招人就投简历,随时想与原来的单位毁约。其实大学毕业都想找份好工作,完全可以理解。但是殊不知,这种做法无疑给就业工作雪上加霜,求职人数泡沫成份大量增加,“就业难”被人为地夸大了,并带来了“诚信危机”,为“个利”损“众利”。

6.妒忌心理

妒忌心理在大学生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只不过是轻重不同而已。在求职问题上,妒忌心理表现为如果看到别人的求职条件好,或者求职条件跟自己差不多的同学找到比自己理想的工作时,产生羡慕,转而痛苦,又不甘心的心态。甚至为不让别人超过自己,而采取背后拆台等不良手段。在择业中心会使学生把朋友当对头,使朋友关系恶化,妒忌还会使团体内(班级或寝室内)人心涣散,人际关系冷漠,妒忌者本人也会增加内心痛苦和烦恼,甚至影响求职的顺利进行。

二、采取措施,帮助大学生成功择业

1.积极做好择业前的准备

从大学校园走向社会,由受教育者成长为专业工作者,这是大学毕业生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能否顺利实现这个转折,有无心理上的充分准备至关重要。应指导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要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不但要认真学习本学科本专业知识,而且应始终注意广泛涉猎知识,全面提高知识水平,加强能力锻炼。学生应充分利用课外闲暇时间,开展社会调查、学术交流、知识讲座,做家庭教师等各种实践活动来丰富知识,锻炼适应社会、人际交往能力和培养组织管理、语言表达能力,增长才干。这样可以大大拓展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结构,逐步实现一专多能的目标,从而有利于自己择业成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选择范围愈广,它引起人的心理状态就愈复杂多变。就业指导应在新生一入学就开始抓起,在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普查时,就应该有意识地增加就业心理的调查内容,便于了解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从低年级起就早介入,早引导,适时开展就业心理指导。到高年级,大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设计定向趋于明确,这时就业心理指导也应由浅入深,逐步引导他们更好地了解本专业的状况及社会需求,不断调整就业期望值,使其更具客观现实性。在就业心理指导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有计划性、针对性,步步深入,有的放矢,才能收到实效

临近毕业之际,毕业生要对当今就业制度有充分的认识,对就业形势有积极的思想准备。要努力克服择业中的自卑、畏惧和依赖心理,树立自立、自强、自信的择业心态,要掌握一定的消除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逐步增强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通过主动了解本专业的社会需要及其发展动态,不断培养市场经济所需的独立意识、竞争意识、开拓精神和自信心,勇敢地面对现实。

2.要有自觉适应社会的思想准备

大学毕业生对自己有明确、客观的认识是避免择业时理想与现实出现过大反差的重要前提。只有全面地认识自己,包括个人的思想品质、价值目标、适应能力、知识结构、个性特征等方面的优缺点,才能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择业意愿才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还必须加强对社会的认识,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标准。

3.树立竞争的观念,不怕挫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各行各业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毕业生要想一次就业就定终身是不可能的。因此,毕业生应该发挥青年人固有的朝气和锐气,要敢想、敢说、敢干,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要靠真才实学,敢于竞争,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自己的专业、性格、气质、爱好等,扬长避短,发挥特长,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这才是正确的择业态度。

4.学会及时调整择业目标

在择业中,每位毕业生都会有自己的抱负,然而我们毕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而有可能使自己的抱负难以实现。要克服这种矛盾与冲突,毕业生们必须学会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使自我实现的要求与自身现状以及社会上职业需求状况尽可能地接近、协调。在个人志愿与社会需要发生矛盾时,能有服从社会需要的理性思考,及时作出调整,以增大择业的机会。

5.克服择业理想化倾向

所谓理想化倾向,就是不切实际地估价自己和不现实地要求社会,把自己的职业岗位和职业前途自我设计得过于美满。当现实不能如愿以偿时,就出现一些不应有的思想问题,不安心本职工作,忧心忡忡,患得患失,影响自己的进步。因此,大学生不仅要考虑“我想干什么”,还要考虑“我会干什么”,更要考虑“社会允许什么”。不要刻意追求自己有兴趣的工作,要在工作中培养兴趣、追求乐趣,在工作中增长才干。

6.接受就业指导和择业技巧的培训

要使自己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获得择业成功,大学生必须主动接受就业指导教育和择业技巧培训。通过接受就业指导和择业技巧培训,来充分认识时代的特点,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积极调整择业目标。并在主动学习掌握大学生就业的现行政策、谋职途径和具体程序的基础上,关注人才市场供需信息,避免择业中产生盲目跟风、赶时髦的从众心理,避免盲目追求美满结果的理想主义。注重人际沟通艺术的培养,学会宣传和展示自己,推销自己,给用人单位留下大方、谦虚、礼貌、文明、有知识、有修养的良好第一印象。特别要加强面试技巧的训练,因为实行面试无论是对招聘者还是对应聘者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有利于用人单位直接了解求职者的全部信息资料,如业务水平、气质、修养等素质,而且对毕业生来说,面试也是充分展示自己能力、才华的绝好机会。

参考文献:

[1] 郑日昌.大学生心理咨询.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 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大学生择业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心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59-01

鉴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高校招生就业制度的变革,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愈来愈多,而就业的难度也变得越来越大。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近年来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为此,必须对当前大学生群体择业心理进行分析,才能帮助其找出进行心理调适的相应对策。

一、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典型表现形式

(一)依赖心理

当代大学生一般都成长于十分舒适的生活环境之中,自小就养成了凡事都依赖于父母、亲友的不良习惯。等到大学毕业之时,他们往往又会将求职的希望寄托于家长或者学校,既希望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又不愿意面对求职时有可能遇到的挫折,因而主动性不强,以至于耽误了就业机会的选择。

(二)从众心理

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难以正确地认识自我,未能考虑到自身今后的发展方向,常常热衷于找一些人才集中的热门职业,纷纷拥挤于外资企业、公务员等狭窄的求职道路中,从而人为地压缩了就业的空间。所以,这种盲目从众的心理对于大学生择业极为有害。

(三)自卑心理

一些大学生由于性格内向或者存在某一生理缺陷,所以十分自卑,以至于在求职时过于缺少自信心,无法全面地展示自身能力和个性,甚至未经尝试就消极地放弃。

(四)焦虑心理

一部分大学生在面对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时,会觉得无所适从,甚至会产生迷惘与恐惧的感觉。其中一部分大学生在用人单位的笔试、面试等过程中异常焦虑,患得患失,其结果是让用人单位招聘人员觉得心理素质不佳,自然也就降低了成就求职的机率。

二、改进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策略选择

(一)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由于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不仅愈来愈重视高校毕业生的理论知识能力与实际技能,而且也更加注重于考核应聘者的非智力因素,比如,人格、创造能力及创新精神等。为此,高等院校应当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齐抓共管,强化高校毕业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建设,帮助其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并注重于对其实施创新、实践、组织协调、信息处理、人际交往、书面表达等诸多能力的的培养与提高,使毕业生具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心理素质及团队协作意识,从而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

(二)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正面作用

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其期望以及对各类职业的看法等均将对大学生择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父母应当在和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应当让其建立起靠自己的能力找工作的观念,鼓励子女积极参与到就业竞争中去。接受过这类家庭教育的大学生往往能够建立起独立自主的意识,化被动为主动,不放过任何中意的就业机会,提高求职成功率。

(三)积极鼓励学生生尝试自主创业

面对着异常激烈的人才竞争,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创业也愈来愈多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自主创业不仅是大学毕业生成才的一种重要方式,更是解除其就业压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如今的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积累与积极开拓的精神,具有很好的创业潜质。通过尝试自主创业,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所具有的聪明才智,从而能够在成长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尽管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值得鼓励与支持,但是必须要建立有正确的创业观和发展思路,要对自身的创业计划进行细致的规划和准确的定位。建议刚毕业的大学生尽量能够选择和富有市场打拼经验的商业人士进行合作,从而能够更好地投入创业大潮之中。如今的社会也为大学生们提供了进行创业和展示才华的良好空间。因此,有创业条件与思维的高校毕业生应当积极转变固有的就业观,以理性与务实的思维方式迎接创业中的各种挑战。

(四)向大学生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

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可以向大学生们传授以下这几种简便可行的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其应对择业过程中的各种挑战:1、进行自我心理暗示,也就是运用语言或者非语言方式,对于自身施加某种影响,从而实现心理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进行了自我心理暗示之后,大学生们就能调整好自身所产生的某种不良情绪;2、进行合理宣泄,也就是通过某些方式将自己内心中的郁闷予以发泄,从而实现心理上的平衡;3、进行放松训练,也就是通过某一物体来展开自我想象,从而使自己能够实现头脑清醒与心情愉快,进而减轻或者消除现实之中的各种不良心理反应;4、进行注意力转移法,也就是要通过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让自身注意力从消极情绪转为积极情绪。可以让大学生们有意识地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将自身的注意力转移至那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活动当中,从而摆脱不良情绪的干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着愈来愈激烈的人才竞争形式,大学生群体往往容易在择业中形成心理误区,从而增加其就业的难度。有鉴于此,高校、大学生家庭要予以积极帮助,大学生自身也应当正确认识目前的就业形势,调整好自己的择业心理,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择业观。

参考文献:

\[1\]祝剑.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浅析\[J\].西安邮电学院院报,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