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章与人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章与人品范文1
关于小悦悦事件的思考:责任心
高二(5)班姚新凯
此时是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在我面前躺倒着一个小女孩。她看上去只有两岁多且身上有血迹好像是被车撞倒在地。在看到她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出车祸了,要赶快救人,但我伸手时我突然愣住了。“这该不会又是一起‘彭宇’案吧”。我看了看四周,这是下午的五金城,虽然此事的人流量较少但路过的人绝对不少,而这小女孩看上去不像是刚刚被撞倒。我犹豫了,我脑中闪现了彭宇在扶起老人后却反被诬陷是他撞倒老人并为此吃了官司的事情。“我应该救她”良知对我呼喊着;“不,快走别自找没趣。”“她是假装的,救了你就被骗了。再说就算是真的你救了她,你被诬陷成为肇事者怎么办?还有这里人这么多你不救别人会救的!别多管闲事,快走快走!”在摇摆不定中我成了十八个路人之一!
以上就是我对小悦悦事件中见死不救的一个路人的猜想。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柜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但为时已晚,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面对这一事件一开始我和大家一样拼命指责这十八个见死不救的路人,但我想到这里面必然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于是我做出了开头路人的思想过程的猜想。连续十八个人视而不见这几率有多低?把这换算成百分比又有多少人会见死不救呢?我也这样想的话我敢救人吗?冷汗从我身上涔涔的冒出。“会还是不会?”我喃喃自问道。而在犹豫中我就会成为一位路人!不,不对,这或许和彭宇案无关。当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看到路上躺倒的一个垂死的小女孩他的第一反应和第一动作就是就她,就像陈贤妹一样而不会想到其他的。而且就算想到“彭宇案”,想到被诬陷,一个责任心强的人会因为一个虚无缥缈的威胁而对一个垂死的小女孩不管不问,甚至连一个报警电话都不打吗?这归根到底是人们责任感的缺失!
或许有人不想承认的人坚持道“不管怎么说,那‘彭宇案’的影响总不可否认吧!”我就要这样反问道“过去那么多年为什么会没有‘彭宇’这种事发生呢?那时被救的人也可以诬陷啊!”“那是因为大家都有责任心!”我也不想否认它的影响,也不是想去证明人们没有责任心,我只是想说明是责任心的缺失引起了这场悲剧。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责任心的缺失是会传染的当一个人不救时另一个人也会想我为什么要救!反之当我们每个人都去救每个人都有很高的责任心时,“彭宇案”将消声灭迹,小悦悦也将不会离我们而去。而这就是我想要说的: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责任心!请告诉现在我面对小悦悦你会见死不救吗!
文章与人品范文2
荷花与梅花,就像是一个人的作品,而其生活的环境,就像是作者本人。不论环境的好坏,都可开出美丽花朵;不论作者的人品,都可诞生优秀的作品。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的干枯或丰盈,与他人品的高下,或者说道德境界的高低,并不对等。
所以,对“人品”,我们应敞开心胸包容它;对“作品”,我们应擦亮双眼明辨它。
罗素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人与人的本性本就相差极大,但并不妨碍他们的精神世界开出美的花朵。太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他天性豪迈不羁,诗风也是浪漫多姿。“老树画画”,一个粗犷的大学教授,演讲到兴头上也会骂两句,画出的画却是温婉清丽,可爱动人。有才华的人总是充满个性,与普通人相去甚远。如果我们过于重视对他们的道德束缚,只看人品不看作品,因为人品而全盘否定,那会使他们失去发展的空间,使社会白白流失人才。包容与接纳才是最好的态度。
从道德审判之中出来,更理性地对待作品,俗话说“对事不对人”,我们是对作品不对人。从凡・高的《星空》之中,我们感受到夜空的深邃,明白了世界永远处于振动之中的真理,我们不在意他是一个自割耳朵的怪人。从周星驰的《大话西游》《逃学威龙》中,我们体会了“无厘头”幽默,我们收获了欢笑,我们不在意同行对他人品的争议。真正重要的是作品,因为是作品影响了我们,满足了我们的需要,浇灌了我们的精神土壤。对优秀的作品,我们大大点赞;对劣质的作品,我们绝不接受。
做到了上述两点就为所有的创造者提供了空间与自由,不必担心因人品而被千夫所指,投入更多的精力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我愿意看到的是,形形的人,都存在于这个美丽的世界上,每个人都默默耕种他们的精神家园。
我们都应包容人品,明辨作品。
得分: 50分
文章与人品范文3
[关键词]颜真卿;《颜勤礼碑》;学养;书法艺术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4-0085-02
古今论书,往往兼论人品。在书品和人品的关系上,历来就有“书如其人”、“书品即人品”之说。因此,书界提倡书家重书亦重人,立品为先;心正则人正,人正则书正。颜真卿所书《颜勤礼碑》可以说是书品与人品最完美的结合。纵观《颜勤礼碑》,通篇气势充沛、庄严雄秀、劲挺豁达,字里行间充溢着坦荡淳厚的君子之风与粲然忠义之气,读之令人肃然起敬。
一、第一等的书品折射出第一等的襟抱
清代学者沈德潜曾指出:“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事实上,诗、文、书、画皆为一理,均由胸臆中流出。没有一人的诗、书境界能够超越自身的胸臆境界。《颜勤礼碑》自然也如是。这件珍传于世的优秀书作,处处折射出书者豁达恢宏的高远胸襟。
细读《颜勤礼碑》,但见横画左低右高,笔势险峻,运笔劲健。起笔时,露锋如锐刀利剑,锋芒毕露,明快刚健;藏锋则如绵里裹针,含蓄蕴藉。竖画左细右粗且略呈外拱的弧状,颇有蓄力待发之势,相对于横画更显厚重,故而使字的整体结构强健稳定。字字严守中锋用笔,笔画巨细均皆有法,笔道的渗透度和力量感极强,真可谓是入木三分、力透纸背,从而形成一种凝重的书风。使人从中领略到书者那正直、笃实、淳厚,威武不屈、刚直不阿的人格之美。
再细看碑中笔画,撇画力达锋尖,充实劲利;捺画则中部下弧,形似弯刀,行笔韵味追求“屋漏痕”效果,深入艰涩而又婉通流转,骨气内蕴而又刚劲;勾画状似“鹅头”;折画多用转法,有的换笔分开,颇似隶法用笔而又渗融篆意,方圆兼施,方中见圆,质朴雄健,大巧若拙。出锋迅猛凌厉,藏锋则外圆内刚。笔笔含筋入骨,肉满筋丰,顿挫有节,对比鲜明。无处不透露出颜公那质朴大气、忠烈坚贞的高尚节操。
通篇观之,整体结构紧结于外而畅和于内,多呈外拓式特征。布白均匀,气足势圆,貌似愚钝却暗藏奇巧。或豁达端庄,正面示人;或宽博大方,雍容华茂;或以拙为巧,平中求变。字字合理让就,笔笔深意相连,开散有度,凝神聚气。悉心观读,便可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那种不易言表的深厚内质,感受到书者宽厚磊落、至诚高洁的内心世界。
二、第一等的襟抱源于第一等的学养
刘熙载曾在《艺概?书概》中写道:“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又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这里指出,书法不仅表现人的性情,而且表现人的学识、才能、志向和人品。书品离不开人品的培植,而人品则离不开学养的滋育。中国书法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从古到今包括颜真卿在内的任何一个书法大家,无不是从这块丰厚的母土上汲取学问的养分才有所成就的。追本溯源,颜真卿深厚的学养,高尚的人品与杰出的书品首先来自于颜氏家族渊源深厚的家学涵育。我们可以从《颜氏家训》中窥见这个源头。
《颜氏家训?勉学篇》中写道:“……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颜真卿在《劝学》中也写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从中可见颜氏家族一脉相承,都是谆谆劝诫后世子孙勤学苦读,专注于学问之道。可以说,刻苦勤读、发奋求学,作为一种文化的传统、一种家族的传统,已深深地渗透于颜真卿的血液之中,成为他毕生追求不懈的源泉和动力,自然也就是他深厚学养积淀的最本质的缘由。
《颜氏家训?文章篇》中写道:“吾家世文章,甚为典正,不从流俗。”不仅为文,《家训?杂艺篇》中还谆谆告诫后世子孙,习书须正,谨防以谬误贻误后人。由此再上溯到颜氏大宗颜含,一贯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与不务实际;著述作文讲究平实的气韵格调;学风培养强调“雅重行实,抑绝浮伪”;为后世子孙制定的传世家训则为“正、清、节”。这种纯正的家教与家学传统,对于造就颜真卿气势恢弘而又端庄雄伟的书风,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颜氏家族的书法也是源流深长。以颜之推之高祖腾之“善草隶书,有风格”,到颜协“博涉群书,工于草隶”,至颜真卿,可谓代代承袭,辈辈相传。从颜真卿为其父颜惟贞所撰立的《颜氏家庙碑》的内容可看出,颜真卿对家世有着极为深刻透彻地了解与体悟。颜真卿之所以成为中唐楷书四大家之首,家学与祖训对他道德人品的形成、学问的积淀,特别是书法的成就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文章与人品范文4
拜读2007年《每周一读》中的文章《误教与无教》,之后,令人感受到了一代知识界人士忧世拯民、奋进求成的的慷慨激情。
“不要再模仿别人,要自尊自信,自己创造,外国的科学我们要学,但不能毫无目的的抄袭,要创造一种中国的教育,要用中国药来医治中国病。”这是晏阳初先生一生事业所遵循的主旨,也是这篇文章给我的最大启示。
在本文里,晏阳初先生从重视教育的调查研究、怎样做一个现代人、学问的追求与人格的修养三方面来阐述实现新教育的途径。首先,他从20世纪的教育入手,谈了中国的教育状况,提出“中国为什么到如此田地?”其根本原因就是“无教”与“误教”所谓“无教”就是从未受过教育的人,而“误教”即所谓受的教育都是不切实用的。“无教”这种情况如今已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决,而“误教”让我想到了如今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国的教育都是应试教育,即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考试,经过这种教育造就出的“人才”只不过是学习的机器,思想呆滞,没有创造性和所谓的个性。这就像是“误教”学生学的东西都不切实用,导致了学非所用,用非所学。而在90年代末提出的素质教育相对而言就比较适合中国的国情,这种教育主张学生在各个领域全面发展,得到均衡的锻炼。
其次,晏阳初先生提出了今后的教育途径:“不要再模仿别人,要自尊自信,自己创造,外国的科学我们要学,但不能毫无目的的抄袭,要创造一种中国的教育,要用中国药来医治中国病。”以及用怎样的教育来造就一个现代人。文中说道:“要知道教育的基本不在大学和专门的学校,而是在小学。比如:建筑房屋,没有坚固的基础,就不能筑成一座崇楼高阁,没有好的小学,又从哪里去得到好的大学生和专门学生?”这些是晏阳初先生在20世纪初的观念,我想,如今教育的基础已不是小学了,而是幼儿园。从孩子入园的第一天,老师就要为其今后的发展开始奠定基础了,所以,幼儿园的教育应该是人生教育的奠基阶段。
文中还说到:“师范教育这个名词倒是很好,师范二字的意义,是说即可为师,又能做范。有许多做先生的不见得就能够做人的模范,能过做人模范的,却都可以做人的先生。”由此我想到了作为教师的为人师表。其实,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阶段,不会学到很多学以致用的东西,在这个期间,就是让孩子走进、融入社会,让孩子形成一种乐观、向上、积极的性格,所以,作为一个幼儿园的教师,其责任在于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孩子心里,老师就是模范,他们会模仿老师的言行和动作。所以,作为实施奠基教育的教师们都要进行反思:我们做过什么?我们还要做什么?怎么做?
文章与人品范文5
2、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含融在书法艺术承传的的气脉中。
3、文以代兴,书亦如之一代之人自有一代之文,一代之人文,自有一代艺术之风尚。
4、心法承传,心法承传是中国书法文化精神薪火相传,绵延不绝的气脉。
文章与人品范文6
—是写作主体本身的情性素质培养。主体的情性素质构成主体的自身强度,它包括人格品位的提升,志气识见的扩展,价值取向的确定。散文是最能体现人性、人格的文体。人有人品,文有文品,人品决定文品。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人品由人的道德意识、价值取向、意志毅力等因素构成,也包括思维敏锐度和深刻度的训练。这实际上是作者的才华与智慧的培养。散文的立意在于机智的发现,敏锐的感悟。作者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如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理想信念等,就能决定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态度和思考深度。所以,要有意识地掌握一些科学的思维方式,如唯物意识、辩证意识、系统意识等等,学会科学地看待事物,分析事情。还要养成思考分析的习惯,才能保持高度的敏锐感。同时,还要有丰厚的学识积累。见多识广,才会有比较,有发现,才能见人之所未见,感人之所未感。还要热爱生活,热情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关注生活,把握自己独特的生活境遇与人生体验,把握自己特定条件下的情绪状态与情感质量,始终保持一种生命活力和情感活力,才能有真知真识,才能有新颖鲜活的情感和意念的产生,也才能有新奇深刻的立意。
审美水平与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也是决定散文审美价值的关键因素。审美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可以加深我们对感知对象的兴趣和热爱。审美意识是人们对待客观世界的美的态度的意识过程。有了审美意识的加入,感知世界的过程就变成了欣赏世界的过程和热爱生活的过程。这种精神上的愉悦,对作者是一种良好的陶冶。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散文作者就要善于去进行这种审美发现。这就要求散文作者有一种非常自觉的审美意识,从审美的角度去感知世界,让自己获得一种精神愉悦,从而乐此不疲,坚持不懈,达到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并以此感染人,愉悦人。审美对感知的参入,是一种观感结合,物我双向渗透的过程。即从动情到移情,将人自然化,或将自然人化。动情越真,体验越真,其审美意义也就越深。
同时,散文作者还要注意强化立意意识。古人作文,特别重视立意,无论学者之文,应试之文,抑或交际之文,都追求一种“文道合一”的境界,追求“文以明道”,“文以明志”,“文以明理”,“文以致治”,以文施教化,借文以陶冶情操等等。这个传统一直承接下来,使作文者在意文章的“经世致用”,览文者留意文章的主旨深浅,因而使得古往今来的无数文章确实发挥了很大的社会功用。当然,自古至今,也一直有人主张淡化立意。新时期以来,就有散文作者明确提出了“文章可不可以不要什么主题”的质问,显然有失偏颇。立意就像是文章的统帅,没有统帅的军队,只会是一群乌合之众。
强化立意意识,一是要强化作者的写作角色意识,包括作者想要去寻找发现值得写和可以写的东西的表达欲望。没有明晰的立意意识,没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就不会去做生活的有心人,以敏锐的眼光去寻找生活的闪光点。也不可能去思考、发现与判别客观世界中那些美的、有价值的事和物与情和意。就和千千万万的芸芸众生一样,对客观外物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只是多姿多彩的生活场景中的一个匆匆过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