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务劳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务劳动范文1
五(3)班张安妮
今天,吃过晚饭之后,决定要让妈妈休息,我来把碗给洗了.
说干就干,我心想:“从来每次只知道端碗吃饭,怎么会洗碗呢?”我又想:“如果碗洗不好,妈妈一定会很生气的.”爸看见我愁眉苦脸的样子对我说:没事儿,来我教你.我鼓起勇气,心想,行!我一定要把碗洗干净.
于是我打了一盆水,把碗放进去洗.谁知洗了三遍,却怎么也洗不干净,摸起来总是粘乎乎的.爸爸摸了摸,说:“别白费力气了,冷水是洗不掉油脂的,得用热水才行。”我看着水盆,不好意思的笑了。
之后,我有换来一盆热水,将碗.筷子放入热水一段时间。静泡过后,首先我只用抹布在碗里转两圈,之后倒入洗洁精,用力的在碗里使劲抹,但爸爸又对我说:“这样是不行的,”应该将抹布放在碗的边缘,沿着边缘来回的抹,说着爸爸也动起了手,给我演示了一遍,我就照着爸爸的样子去做,果然很快的将一个碗洗好了,我拿给爸爸看,爸爸对我说:“洗得不错,在继续洗。”接着第二个.第三个……也相继洗好了。我越洗越快,不禁心里自喜,我终于可以帮助家里出一份力了。
家务劳动范文2
一直觉得家长干家务是应该的,直到有一天我心血来潮干了一次家务,这才体会到家务 劳动的辛苦。
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没在家,我写完作业后,无聊的在家里转了两圈,实在没什么事儿干,不如打扫卫生打发时间,说不定还能得到爸妈的表扬。说干就干,我回忆起爸、妈每次打扫卫生的程序:先扫地,再把拖把弄湿后拖地。我找来笤把,卖力的扫着,从沙发底下扫出来的几张纸被我扫的一会儿飞到这儿一会儿飞到那儿,为了把他们扫到一起我费了半天的劲儿。地扫干净了,我又洗了拖把开始拖地,湿拖把真沉,没拖几下我就腰酸背痛,休息了一小会儿,我继续拖地,终于把几个房间都拖完了,我长长地喘了一口气。
从远处看,地是干净了,可是我拖的地却湿淋淋的。接着,我朝四周观望了一下,发现电视柜上落了一层灰,我找了抹布,把电视柜、茶几、还有我的书桌、电脑桌都擦了一遍。终于大功告成,屋内基本干净了,我也已经腰酸背疼、满头大汗,并且两个袖子都湿了半截。
正在这时,爸妈回来了,看着湿漉漉的地还有狼狈的我,妈妈惊奇地说:“你打扫为什了?”我自豪地说:“我拖了地还擦了桌子。”爸爸妈妈异口同声地夸我:“你真的长大了,知道干家务活了,太好了!”妈妈又补充说:“下次把拖把拧干点地就不会这么湿了!”听了爸爸妈妈的话我心里可高兴了。
这次家务劳动让我充分地领略了爸妈平时的辛苦,的确,他们既要上班还要做这繁杂的家务,真是太不易了,今后,我一定要多干力所能及的事,尽量减轻他们的负担。
家务劳动范文3
做家务劳动的心得体会800字左右
周一放学,我早早的回家。躺在床上,回忆着老师说的话 " 回家以后,一定要帮父母做家务事,报答父母平时为我们做的事。 " 我继续回忆母亲为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辛苦。 我想了想,妈妈平时又要上班,下午回来做家务,还要为我辅导,多么辛苦啊。我一定要帮她做一件事,让妈妈好好休息一下。 我想,我还是先把卫生打扫干净吧。便高高兴兴来到洗手间,拿拖把在水里打湿,等水少点儿了,我拿着拖把来到书房,看见电脑开着,心里十分想玩,可又一想,一定要让妈妈好好休息一下,就努力不让自己看电脑,只在一旁拖地,可有禁不住去看,我急急忙忙拖好书房,逃命一般的出来了。 接下来我来到妈妈的房间,为了让妈妈的房间非常干净,我特地在拖把上放了洗衣粉,在妈妈的房间里疯狂地拖来拖去。
出了一身大汗,终于拖完了。我一看地板是花的,高兴劲一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十分灰心。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想了许久又开始拖了,这次我聪明点儿了,顺着地板的纹路细细的慢慢拖,拖了没多久,豆大的汗珠从脑门上流下,可我一点也没觉的累,反而觉得开心,我稍作休息又开始拖了,过了没多久我把妈妈的房间拖完了。 我看着闪闪发光,一尘不染的地板,十分开心,我突然看见有香水的瓶子,于是我拿起香水在妈妈的房间里喷了几下,房间里顿时香气四溢。我心想,妈妈看见自己的房间是那么干净,那样清香,心情也会十分好吧。 妈妈下班回来,进屋一看,本来一脸的疲惫,现在全没了,变得就像天使一样春风满面。原来妈妈的心也容易被儿子的一小点儿的 " 成就 " 满足的。 "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 我这作儿子的心里乐开了花。 父母的爱是伟大的,他们一直在为了我们操劳。以前是我们小,还不懂的孝敬父母,可现在。我们应该去孝敬父母,报答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哎。我这才发现帮妈妈做事的感觉真好啊!
做家务劳动的心得体会800字左右
时间过的可真快,焕然之间,五天劳动节的假期就这样过去了。但是在这个五一劳动节的假期里,我却做了一件十分具有纪念价值意义的事情,让我觉得这个五一劳动节变得十分的不一样起来。
在还没有放假之前,我们的老师就给我们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任务。那就是回家帮我们的爸爸妈妈或者是其他家人干一些家务活,并且还要写下我们的心得体会。一开始我是排斥这个任务的,但是在现在,在经历了一场酣汗淋漓的劳动体验后,我又有了完全不一样的心境。
五一这一天,我一大早起来就为了完成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任务,帮我父母做家务活。更准确一点来说,是帮我妈做家务活,因为我爸平日里要忙于工作,经常不在家,所以大部分的家务活都是我妈在干。
首先,我来到了客厅里,我打算先从客厅收拾起。客厅的茶几上,沙发上,地上全都是我昨晚晚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零食,而弄在上面的渣渣。费了我好大一会劲,我才成功的把零食垃圾全都清理干净,这也让我开始后悔我平时在吃零食的时候为什么不多注意一些。把垃圾清理完,我就开始整理茶几上的东西,开始拖地。还没拖到一半,我就已经开始有一些不耐烦了,因为我已经感觉到了腰酸背痛,但是转念想了一想,既然我已经在做了,我就一定要坚持做下去,而且还要做好。于是,我又一鼓作气的接着做了下去。
到了我的第二项任务,就是清洁厕所。忍着厕所里的味道,和心里面的抵触,我开始刷起了马桶,这还是我第一次做这种事情,而我妈却每天都要进行这样辛苦的任务。我突然觉得自己这个女儿做的也太不合格了,平日里只知道享受着家里面给予的一切,不仅不懂的回报和感恩,而且还经常抱怨。连个打扫房间的家务活也从来没有主动的帮母亲承担过一次。想到这里,我就加快了我手中干活的速度,只想在那一天里尽可能多的帮母亲做一些家务活,好让她也体验一天在家里面轻松的日子。
在干完所有的活之后,这一天也快要结束了。有了这一天家务活的体验,不仅让我体会到了我母亲平日里干活的辛苦,还让我感受到了劳动的价值和乐趣。虽然在这一天里,我一直处在一种疲惫的状态中,但是能收获到这些我也感觉很值得。
做家务劳动的心得体会800字左右
假期我帮妈妈做家务,从中体会到了家长的辛苦。
首先是擦地,为了让地板显得非常干净,我特意将拖把放进装有洗衣粉的水桶里浸湿,然后我弓着背、低着头、弯着腰,使劲地擦了一遍又一遍,经过我的努力,终于把地板擦干净了。啊,真累!
打扫书桌,再一次让我体会到妈妈的辛苦,书籍的归类摆放让我晕头转向,碎纸屑、随手乱放的铅笔、橡皮和布满杂物的窗台让我无处下手,在妈妈的指挥下,我仔细地把每个角落打扫了一遍又一遍,连一点儿纸屑也不放过。最后我把一大堆垃圾倒进垃圾桶里。这时我已经满头是汗,但是我感到整个卧室都干净多了。
家务劳动范文4
摘要:关于家务劳动概念的范畴、家务劳动是否存在价值以及是否应为其付酬,理论界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家务劳动在家庭内部的分配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分配不公平现象,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家务劳动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中图分类号:D669.6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4-2563(2009)02-0073-06
从经济学角度对家务劳动的概念、价值、性别分工不均原因的研究,国外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就出现了相关的学术文献。1974年Ann Oakley发表的The Sociology of Housework在社会学领域得到认可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家务劳动作出研究,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更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而中国学术界关于家务劳动的专题研究较少,且大部分集中在家务劳动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化的论证以及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研究之上。
一、家务劳动的概念
理论界关于家务劳动并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关于照看孩子是否属于家务劳动,家务劳动是否有价值,应该是有酬还是无酬劳动也存在着分歧。
(一)家务劳动的定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家庭中存在着自然劳动分工,其基础等同于具有不同生产方式的社会劳动分工。Yanagisako和Collier认为,家务劳动是自然的还是社会的、家庭的还是公共的、生产还是再生产,是家务劳动清晰定义的基础。众多学者认同家务劳动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生理需要,基于女性生产、早期哺育的“自然的”、“家庭的”、有性别分工的活动。经验主义者则从实践角度对家务劳动作出了定义:家务劳动是一系列的任务,按每天的、每周的、偶尔的来划分,包括:每天的――准备三餐以及餐后的清洗;每周的――整理和清洁房子、洗衣服;偶尔的――日常用具的保养和修理、装饰和车辆保养。并将家务劳动分为“男性气质的”(如传统的整理院子、修理房屋以及车辆的保养)和“女性气质的”(如做饭、清洁、洗衣服以及购物)。但经验主义者的定义并没有包含情感工作和性工作。
到20世纪90年代,有很大一部分学者把照看小孩、情感投入纳入到家务劳动的范畴内。这一时期,家务劳动被广义地定义为:所有包含在家庭内部(有时在外部,而为了家庭)无报酬的劳动,如做饭、清洁、洗衣服、照看小孩、购物、开车等。家务劳动会随着人的生活轨迹变动而变动,第一个或两个孩子的出生会使家务劳动发生很大的改变,其不仅由夫妻完成,邻居、朋友、孩子都可以完成部分或全部。家务劳动既是体力劳动,又是脑力劳动,但脑力劳动部分是不容易被观察的。
中国学者关于家务劳动定义的研究比较少,并没有对家务劳动的性质作深层次的探讨,大部分学者认为家务劳动是发生在家庭内部的,完成生育职能、履行赡养职能的服务性活动的总和。朱梅、应若平对农村妇女“家务劳动”作出了广义界定:农妇“家务劳动”是指农妇从事的为家庭无偿付出的非货币化劳动,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家务杂事,还包括经营承包地的劳动中用于家庭自用的那部分劳动成果所对应的劳务。
(二)价值确认和计量
关于家务劳动是否存在价值、是否为有偿劳动的争论,在早期以日本为代表。19世纪60年代,矶野富士子在“妇女解放的混迷”中从提高妇女的社会、家庭地位,承认妻子独立人格的角度出发,指出“尽可能使主妇劳动不仅有用,而且亦生价值”。中川淳则认为“家事劳动之无偿性”的同时“并不意味着其不产生任何的价值”。相反,有地亨则主张从经济学以外的观点来评价家务劳动:“家务劳动为无价值的,乃是经济原论上的问题,不可因妻之家事劳动不生价值,即断言妻之家事劳动为无偿劳动,不能获得金钱的评价”。Beck-er则充分肯定了家务劳动的价值,认为“把家务劳动同样看作是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中象商品和服务那样的组成部分,现在是时候了。花在家务劳动上的大量时间表明,家庭生产在国家的生产总值中都占有可观的百分比。”
中国台湾学者林秀雄认为,家务劳动虽然“为商品交换社会之外之私的劳动,不具有商品交换社会之经济价值”,但从法学角度否定了家务劳动的无偿性,认为“应为家事劳动寻求一给予适当评价之途径。”其他学者如沙吉才、夏吟兰、刘茂松等充分的肯定了家务劳动的价值。沙吉才认为家务劳动“凝结了一定量的人类劳动,是人类抽象劳动的结晶,因而它也是有价值的。”同时,“作为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过程中的追加劳动构成社会总劳动的必要部分,家务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同样是社会总价值的一部分。”刘茂松教授则从经济学家角度更加深入地进行了分析,认为家务劳动具有边际价值、替代价值和家庭内部交换价值。
关于家务劳动的计量,由于其范畴的不确定性、量的模糊性,缺乏质的比较,在计量方面存在许多操作性的困难。在英美,20世纪后期就如何衡量家务劳动的生产价值提出过几种解决措施,包括将之与一位全日制的仆人的工资相等;列出一位家庭主妇的所有活动,然后在货币经济中找到与每一种活动最接近的专门的职业,进行二者的工资级别的比对;或者使家务劳动的价值与家庭主妇走出家庭从事一份全日制工作所挣的工资相等。但这些做法在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真实准确地计量家务劳动。
二、家务劳动分配
Cowan指出,在1800年前,男人和女人都要做大量的家务劳动。她写道“如果你是个生活在1800年前的家庭主妇,你要做饭,烘烤足够的食物,你的丈夫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例如劈柴、谷子脱壳、将谷物弄碎;同时,你的孩子还需要照顾”。事实上,直到19世纪中期,家庭内外的劳动没有区别,但工业革命使得许多重体力劳动转移出家庭,男人所做的家务劳动减少,在当时的主导意识形态下,男人主要从事家庭外面的工作,而妇女的活动空间是家庭。
在20世纪后半叶,妇女在家庭和劳动力市场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妇女的劳动参与率有所增加,从事家务劳动的数量和比例有所下降,但关于男性是否正在做越来越多的家务劳动(包括实际的任务和所花费的时间),家务劳动的分配是否越来越公平,存在很大的争议。部分学者肯定了男性对家务劳动的贡献:在60年代,妇女做的家务劳动是男性的6到7倍多,现在做的家务劳动只是男性的2倍多,男性正越来越多地参与家务劳动,尤其是在照看孩子方面。然而,Coverman和Shelley以及Cowan则认为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男性所做的家务劳动并没有很大的变化,变化的只是和妇女比较而言的男性的相对贡献。妇女比过去做的家务劳动少是因为现代化的家用设备(如洗衣机)和低出生率。男性并没有做到和妇女等同的家务劳动量,家务劳动只是在夫妻间进行了极小量的重新分配,大部分家务
劳动,照看小孩仍然主要由妇女来完成。Oakley指出,妇女每周花在家务劳动上的时间是77小时,几乎是男士每周工作40小时的2倍,只有少数丈夫会帮妻子做点家务,但这种帮忙常会被视作对妻子的疼爱,而非丈夫的责任。因此,妇女不得不在家庭和市场中做两份工作。
三、家务劳动分配不均的原因
家务劳动的分配公平就是家务劳动的分配没有性别差异。Gregson和Lowe认为家务劳动的充分分享(除性别中立的劳动外,3/5的有性别隔离的劳动被分享)预示着家务劳动的重新分配。技术发明使得妇女无需主要从事照看家庭的劳动,但妇女要想推掉家务劳动和照看孩子的“责任”,还要克服许多历史因素和文化因素。家务劳动分配不均现象普遍存在,就其原因有以下几种解释:
(一)相对资源的讨价还价能力
这一理论认为家务劳动是根据夫妻双方相对经济资源讨价还价的过程,经济资源相对较多的一方所承担的家务劳动较少。Blood和Wolfe用两种方法来解释已婚夫妇家务劳动的分配:资源依赖和资源议价。两种方式都表明男性家务劳动的参与是源于男性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资源依赖”假说认为妻子提供有价值资源的方式少之又少,虽然妻子提供的家务劳动也是有价值的,然而,能够提供更多可变现资源的一方才拥有家务劳动分配的决定权,而丈夫往往在经济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他们在决定家务劳动分配中也就具有强有力的权力。“资源议价”假说则认为、丈夫和妻子提供了不同的资源,丈夫和妻子的相对贡献是平衡的,目的是家庭利益最佳和家庭产出的高效率,而非控制或权力。但这仍然会在家庭内产生潜在的控制力和不同的交换价值。家务劳动是枯燥的,提供很少的满意感。那么,不做家务劳动的一方将会在议价时处于优势。
基于这一理论,拥有越多市场资源――教育程度、潜在收入、职业地位等在资源议价时就处于有利地位。经验主义者支持这一理论,研究人员发现,夫妻双方的收入差距越小,家务劳动分配越公平,妻子有高收入的丈夫会做更多的家务。职业地位也是可交换的资源之一,但学者们的发现却不统一:McAllister通过对澳大利亚家庭的研究,发现具有相对较高职业地位的男性所做的家务劳动较少;在美国,Deutsch发现具有较高职业地位的男性所作的家务劳动的比例更高;而另一些学者却发现职业地位对男性所做的家务劳动没有影响。关于受教育程度和家务劳动间的关系,大部分学者认为男性的受教育程度对其家务劳动时间具有正的影响。而关于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对其家务劳动时间的影响,却没有统一结论。部分学者也对受教育程度和家务劳动效率间的关系作出了研究,Gronau认为妇女受教育程度和家务劳动效率间呈正相关关系,但Graham和Green却得出妇女受教育程度和家务劳动效率间呈负相关关系,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妇女对家务劳动越不满意,进而家务劳动的效率也不高。
(二)时间的可用性
家务劳动是在做完所有重要任务才去做的事情,并且其分配要根据夫妻双方的空闲时间而定,由工作的“时间约束”,常用职业地位、每一方每周工作小时数、工作进程的灵活性,双方是否有不同的工作时间进度来衡量。关于妻子已就业的男性是否比妻子没有就业的男性做更多的家务,Goldscheider与Waite发现,对妻子就业本身而言,与男性家务劳动的参与没有联系,必须与他们相对工作时间的总量结合。妇女总的工作时间对男性家务劳动参与有正的影响,而男性的工作时间对其所作的“女性的家务劳动”(如做饭)有负的影响。若妻子和丈夫在不同的时间工作,男性会做更多的家务劳动,晚上工作的男性会做更多的家务,但对于女性来讲,却没有这样的特征。
(三)性别意识形态
此观点认为家务劳动是性别信仰的特定象征符号,性别意识形态对家务劳动分工决定会有一定作用:自由主义的性别角色态度会导致平等的家务劳动分工,有较少传统性别角色态度的丈夫会做更多的家务劳动,尤其是“女性特征的家务杂事”。虽然大多数相关文献认为男性对性别角色的态度和信仰对理解家务劳动的分工尤为重要,家务劳动分配不均也体现了性别不平等,但也有学者发现男性对家务劳动是否应在双职工家庭平分的态度与所做的家务劳动量没有联系,有时妇女的态度比男性更具有决定性。
(四)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
Fuwa和Cohen利用Chang对于妇女就业的社会政策的定义,通过在33个国家相关数据的分析,研究社会政策对家务劳动分工的影响,发现旨在缓减性别不平等和工作家庭冲突的社会政策对夫妻家务劳动平等分配有积极的影响。在不考虑妇女个体特征的情况下,消除性别差别的政策和双亲社会抚养政策,会使家务劳动的分配更公平。传统的研究并没有涉及到社会环境尤其是国家相关政策对家务劳动决定的影响。
四、其他相关研究
(一)家务劳动和工资的关系
关于家务劳动和妇女低工资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哪个是因哪个是果,理论界存在着很大的争议。Becker的精力分配理论认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精力又和工作产出进而和工资联系在一起,在家务劳动上花的功夫多,在工作上的努力就会少,进而工资也会低,甚至造成职业上的性别隔离。Bielby对Becker的理论提出了质疑,他在Quality of Employ-ment Surveys(QES)中发现,妇女自己报告花在工作上的精力要多于类似家庭状况的男性。他提出了另一个解释原理:妇女个体期望在家务劳动上花更多的时间,尤其是在每周工作日想获得时间安排灵活的工作,而这种工作时间的灵活安置对雇主来讲就是一种成本,低工资就是对这种成本的补偿。
Hersch and Stratton通过研究说明家务劳动对妇女的工作效率有影响,家务劳动时间和妇女的工资收入呈负相关关系,而与丈夫的收入没有明显的关系。但部分学者认为,妇女做更多的家务并不是妇女低工资的原因,反而,妇女比男性做更多的家务劳动是因为家庭约束和低市场工资。
(二)家务劳动和公平感、婚姻满意度
Robinson和Godbey指出,最不受欢迎的家务劳动是洗熨,接着是每天必做的洗碗、买菜。做饭、洗碗、洗熨、清洁,这些工作是重复的、无聊的、不需要计划的,90%是由妇女完成的,男人更喜欢做一些户外的家务,汽车维修、账户管理。家务劳动的性别隔离使得丈夫认为大多数家务劳动是“妇女的工作”。有研究表明,妻子对家务分工是否公平较丈夫更敏感,男性承担家务劳动特别是承担在传统意义上被认为“女性的劳动”越多,夫妻双方的家务贡献越平衡,女性对家务劳动的公平感就越强。
事实上,夫妻间的家务劳动分配并不用50%作为“公平点”,家务劳动分配的不公平感与事实上的
不均关系很小,而是源于现实中做的家务比预期多。尽管妻子和丈夫对于“公平”的看法有所不同,家务劳动分工主要通过公平感来影响婚姻满意度,男性是否参与日常家务劳动已成为婚姻满意的主要预警器。但Coltrane却认为,不公平感多数来自婚姻的其它冲突,家务劳动分工只是催化剂。
性别意识在很多方面也会影响着劳动分工公平感和婚姻满意度。当丈夫的平等意识更强时,婚姻的不满意较少,但是当妻子比丈夫更具平等主义时,婚姻冲突通常更多。妻子对家务劳动分工的满意度在没有生育前和子女离家后的阶段最高,在养育孩子阶段最低。而丈夫对家务劳动分工的公平感与满意度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并无多少变化。
(三)家务劳动社会化
恩格斯主张“把私人的家务劳动溶化在公共事业中”,夫妻通常接受有偿劳动的帮助或从他人(往往是父母)那里得到的无偿帮助。Cohen在Con-sumer Expenditure Survey中发现美国6%的家务劳动是花钱的有偿服务,而德国不来梅的相关调查显示有1/8的家庭会使用有偿家务劳动;荷兰的一项研究发现何兰有12%的家庭支付有偿的家务劳动。
中国也有部分学者提倡家政业的发展,认为应积极实现家务劳动的社会化。柴效武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清晰地分析对比了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和现代化:家务劳动社会化是用大工业生产和大社会服务的方式,使家务劳动逐渐脱离开家庭,成为社会性劳动;家务劳动现代化则是用现代化处理方式实现家务劳动的机械电器化操作。并从经济学的角度,引用前苏联经济学副博士威廉・阿扎尔《家庭和空闲时间》中的数据,说明前者是“大而专”后者是“小而全”,认为前者要大大优越于后者,提倡在家务劳动现代化的同时更需要大力发展社会化。李秋芳则认为要促进家务劳动社会化,须努力发展三个市场:家庭事务劳动力市场、家务劳动设备市场、家务劳动加工市场。
五、简短评述
Beeker认为,家庭实际上是个小型工厂,即使在能够提供各种重要服务的、生产许多昂贵商品的最发达国家里,情况也是如此:抚养儿童、烧茶煮饭、收拾住所,还得照顾病员、护理老人并承担各项辅助任务。因此,日常琐事(洗衣、做饭、清洁等)、照看孩子、老人、病人属于家务劳动都得到的大部分学者的认可,但情感投入是否属于家务劳动还存在很大的争议,笔者认为情感投入并不可以划入家务劳动的范畴内,在一个家庭中,有情感投入的不仅是妻子,丈夫、孩子、老人甚至投入更多,并且这种投入是人类特有的也是人类的本能,情感的投入不会因相对资源多寡、国家政策、社会观念等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投入,情感的投入是内在的、不外露的、不易观察的,是维护一个家庭的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并不能将其等同于洗衣做饭,划入家务劳动的范畴。
从技术角度讲,家务劳动的计量存在很大的困难,家务劳动并没有统一的范畴、也没有规范的程序和质量标准,并且因个体家庭状况的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实际上,为妻子家务劳动付酬只是停留在理论的争辩中,而要在现实中真正实现为妻子的家务劳动的付酬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不仅因为计量的困难,更是因为观念转变需要漫长的时间。由于科技的发展和家政业的繁荣,使得家务劳动部分的实现了现代化和社会化,夫妻的家务劳动量有了明显的减少,同时也为家务劳动的计量带来统计上的便利。但理论界有关家务劳动的现代化和社会化的研究太少,大多数文献在关注家政业的发展和从事家政业人员的工作状态,很少有人关注雇主(家庭)的状态,家庭使用有偿家务劳动的状况并不明朗,有偿家务劳动对夫妻双方家务劳动状态的影响也并不清晰。因此,家务劳动现代化和社会化对夫妻双方家务劳动状况的影响状况成为以后相关研究的一个方向。
家务劳动范文5
今天,我早早地其了床,起床后,我发现妈妈正要洗衣服,我想:老师说过假期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干家务。想到这里,我跑道妈妈面前说:“妈妈,我来帮您洗衣服吧!”妈妈笑着说:“正好我要出去,那你帮我洗吧!”。我听了,愉快地答应了。
我先做准备工作。我先把一个盆子拿了过来,又拿点洗衣粉,再把要洗的衣服拿了过去。
我拿了一件我的衣服开始洗,我先把衣服放在装满水的盆子里,又放进了点洗衣粉,我想:这么点洗衣粉一定不够,要不一边搓一边放洗衣粉吧。于是,我一边搓一边洗衣服,盆子里堆满了泡沫,好象小朋友正在吹泡泡。我心不在焉地左看看右看看,过了一会,我一看放了非常多,怎么办?我只好赶快把衣服拧出来,用清水涮了很多次,总算水清了。我赶快把衣服搭了。我在搭衣服的时候,我发现衣服上有一个油点,我想:该洗还是不该洗,这时候我心理出现了两个小人,一个说洗,一个说不用洗。我看了看衣服,衣服好象说:“你没把我洗干净,你真是个小马虎。”经过我的思想斗争,我又把衣服耐心地重新洗了一遍。我看到经过我洗的衣服那么漂亮,我感到非常自豪。
家务劳动范文6
“太好啦!”“太好啦!”你听,同学们都非常高兴,你猜,同学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原来是一年一度的暑假悄悄地来临了,我们又要进入假期了。
今天,我早早地其了床,起床后,我发现妈妈正要洗衣服,我想:老师说过假期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干家务。想到这里,我跑道妈妈面前说:“妈妈,我来帮您洗衣服吧!”妈妈笑着说:“正好我要出去,那你帮我洗吧!”。我听了,愉快地答应了。
我先做准备工作。我先把一个盆子拿了过来,又拿点洗衣粉,再把要洗的衣服拿了过去。
我拿了一件我的衣服开始洗,我先把衣服放在装满水的盆子里,又放进了点洗衣粉,我想:这么点洗衣粉一定不够,要不一边搓一边放洗衣粉吧。于是,我一边搓一边洗衣服,盆子里堆满了泡沫,好象小朋友正在吹泡泡。我心不在焉地左看看右看看,过了一会,我一看放了非常多,怎么办?我只好赶快把衣服拧出来,用清水涮了很多次,总算水清了。我赶快把衣服搭了。我在搭衣服的时候,我发现衣服上有一个油点,我想:该洗还是不该洗,这时候我心理出现了两个小人,一个说洗,一个说不用洗。我看了看衣服,衣服好象说:“你没把我洗干净,你真是个小马虎。”经过我的思想斗争,我又把衣服耐心地重新洗了一遍。我看到经过我洗的衣服那么漂亮,我感到非常自豪。
我通过这件事情,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把它做认真作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