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描写荷花荷叶的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描写荷花荷叶的诗句范文1
走进南园的荷花池,一朵朵荷花犹如亭亭玉立的小姑娘映入我的眼帘。我忽然想到了描写荷花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粉嫩粉嫩的荷花在绿油油的荷叶中冒出来:有的早已穿上了花瓣裙,有的含羞带臊地露出几片花瓣,有的把自己裹得紧紧的,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荷花池里不仅荷花美,而且荷叶还千姿百态:有的像高大威猛的超人站在池中,有的躺在杆上做它的美梦,有的却胆小如鼠,总是躲在其它荷花和荷叶的杆下,生怕哪天打雷闪电会击到它……
啊,荷花池真美!
描写荷花荷叶的诗句范文2
童年时,我是在古代诗词中、国画中认识荷花的。最早背诵的关于荷花的诗,是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也许是中国人最熟知的关于荷花的诗。在儿时的幻想中,荷花接天映日,浩荡如海,很有气势。那时,经常吃莲心和藕粉,吃用荷叶包的肉,虽没有机会观荷,却对荷有了亲切感。后来读到晋人的乐府诗:“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这些诗句通俗如民谣,把荷的形态和特征描绘得形象生动。再后来熟读周敦颐的《爱莲说》,记住了那些歌颂莲荷的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古人在诗中写到的荷和莲,其实是同一形象。
第一次仔细欣赏荷花,是在杭州的西湖。曲院风荷,是西湖十景之
,湖中的荷花,姿态和色彩都让人赞叹不已,荷叶,荷花,莲蓬,各有道不尽的美妙,没有一片相同的荷叶,没有一朵相同的荷花,真正是巧夺天工的艺术品。西湖里的荷,虽没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气势,但荷叶那种悦目的碧绿,是湖畔别的植物所没有的。荷叶上滚动的露水,晶莹如珍珠。而荷花更是优雅多姿,红红白白,千娇照水。
写荷叶最有名的诗句,是宋人周邦彦《苏幕遮》中那几句:“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荷花的优雅,用文字很难描述,花蕾初结,含苞待放,乃至盛开,各有不同的风韵。所谓“小荷才露尖尖角”、“风流全在半开时”,写的就是不同时段的荷花。郭震的《莲花》,也写得很有意思:“脸腻香熏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后来经常见到荷花,也见过村姑划着木盆和小船在荷花池中采摘莲蓬,每次都让我感觉惊喜。此类情景,古人的诗中作过很多生动的描绘、比喻和想象。描写采莲的古诗多不胜数,我喜欢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写得有声有色,有情趣有动感。现在的小学课本中,也有一首题为《江南》的乐府民歌,虽流传在千百年前,如今读,依然有趣:“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我的办公室墙上,挂着画家石禅的一幅鱼戏荷花图,画面上正是诗中的景象。
毕业赠言
诸位毕业同学: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吧。
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绝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儿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亟须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读十一万页书。
诸位,十一万页书足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描写荷花荷叶的诗句范文3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描写荷花荷叶的诗句范文4
一、创设情境,诱感体验
体验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它一般是从列事物的亲身感受开始,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情感,引发联想,并生成意义。教师要运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的直观形象手段,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方法,进行实物形象、动作形象和言语形象的刺激,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变文为画,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变枯燥为有趣,把学生引入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感悟语言,陶冶情感。
课例,第六册《荷花》导人新课:让学生背诵有关荷花的诗句。
师:刚才同学们背了很多荷花的诗句,这些诗句不仅优美,而且从不同角度充分表现了荷花的美。
师:荷花是这样的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吧。
(放映课件:在优美的音乐中播映各种形态的荷花,教师配以优美的词句或诗句。所有的学生都被美丽的荷花陶醉了,纷纷发出惊叹声。)
师:谁来说说你赏荷花时的感受。(学生纷纷踊跃发青。)
大多数孩子对荷花缺乏感性认识,单凭从文中的插图和朗读感悟,是无法激起学生心中的情感涟漪,感受荷花的美就显得苍白无力。执教者在学生学习课文前,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千姿百态的荷花,并配上优美的的音乐和教师声情并茂的解说,调动了学习主体的多种感官,全方位地接触、感受荷花的风姿,并由此形成对荷花的鲜活、具体、深刻而丰富的印象和感受,诱发主体积极的情感,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形成生命个体涌动与 发展的前奏。
二、比较品评,交流情感体验
教材足语言的海洋,语言中的有些词语虽不深奥,但却用得很传神,阅读教学必须抓住这些鲜活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反复琢磨,展现个性化的感悟,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精妙处,深入感悟描写的形象感、蕴含的情味感。促进学生在品词析句中与作者实现心灵的交流,情感的沟通,享受读书的乐趣。
课例,《荷花》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写荷花的这个“冒”字,内涵丰富,但却不易为学生所感悟,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教学引导学生对“胃”字内涵有所感悟。1,白荷花在挨挨挤挤的碧绿的荷叶中冒出来,是多么美呀!荷花是怎么冒出来的?“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眼?(伸、长、钻、探、顶、蹦、露、冲……)2,同学们说得真棒呀,荷花是怎样冒出来的?读读这段课文,体会体会,怎样“长”出来才叫“冒”出来。(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阐述见解。)课件播映:荷花从荷叶之间冒出来的样子,学生欣赏后再说。(使劲、拼命、迫不及待、笔直、一个劲儿、高高、争先恐后、生机勃勃、兴高采烈……)在“冒”前加上这些词再读这个句子。3,美丽的白荷花从碧绿的荷叶之间冒出来,想干些什么呢?说些什么呢?多媒体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她们仿佛是来看看这五彩缤纷的世界;或者是为了寻找自己的妈妈;也可能要向别人炫耀自己的美丽;也许只是想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
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先让学生在读中自主地发现美、认识美、理解美;再通过品词析句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揣摩、感悟“冒”的深刻内涵,紧接着超越文本,引导学生想象,搭起学生与课本交流的桥梁,给学生心灵放飞提供一个阔大的平台。既强化了学生感悟语言、欣赏语言、积淀语感和运用语言的训练,也使学生体验语文学习本身的乐趣。这种鲜活的奔涌着灵性的言语交流情景,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文本活了,语言活了,学生活了。
三、自主选择,丰富情感体验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学生总是以自身需要、价值取向、认知图式、情感结构、已有经历等完整的“自我”去理解,去感受、去建构,从而生成个性化的情感结构、领悟和意义。体验必然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学生,或同一个学生,处于不同的时空情境,参与同样的活动,感知同样的情境或面对同样的语汇材料,所获得的心理、情感和审美体验,也存在着差异,带有个性化色彩。这种差异和个性化正是阅读教学的一种财富、一种资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还主体性于学生,给每个学生选择的机会,尊重学生的选择,使他们全身心投入,想学、要学,这样才能使学习活动具有真正的教育价值。由于这种选择的自主性,学生对文本信息的吸收、感受、融合、内化也就呈现出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这些独特的感受、体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的灵性飞扬。
课例,教学《荷花》第四自然段。
师: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作者被这一池美丽的荷花陶醉了,仿佛自己也是一朵荷花了。是呀,我们也觉得自己仿佛是一朵荷花了,如果你站在荷池而前,会怎样大加赞赏呢?此时此刻,你最想做什么呢?
(学生兴致勃勃地展开讨论,全班交流、汇报。)
小组1:以朗读的形式绘声绘包美读课文。
小组2:画了几朵亭亭玉立的荷花,并配上精彩的解说词。
小组3:以课本剧加舞蹈的形式将荷花开放的过程、荷花翩翩起舞、荷花在池中与各种动物的对话淋漓尽致地进行表演: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学习第四自然段时,在学生有了丰富的体验后,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品读,自由组合,可单人、也可同桌、小组,进行交流合作,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诠释”课文:有的学生进行了感情丰富的刚读,有的采用谈感受的方式,有的则画几幅美丽的荷花画配上解说,更令人惊叹的居然有一个小组以舞蹈的形式,淋漓尽致地再现了荷花各种形态的风韵,大胆地想象了荷花与动物发生的故事。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语境中步入阅读过程,调动学生爱学语文的情感。通过演读,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在角色演读中获得体验,获得感悟。此时此刻,学生也感受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活力四射的个性得到了无限舒张,鲜活生动的思想得到了自由的飞翔。
描写荷花荷叶的诗句范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晓、慈”等生字,会写“湖、莲”等生字。
2.过程与方法
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知道诗的大致意思。
3.情感与价值
(1)感受大自然的美,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联系图文等方法理解诗意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诗的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激情导入
1.用一个词来形容荷花或荷叶。(课件出示:荷花、荷叶)
2.同学们说得多美呀,我们一起去西湖看一看吧!(课件出示:荷花视频)
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最想做什么?
一千多年前的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和你们一样看到那么美的荷花,作了一首诗,脍炙人口,被人们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古诗)
二、学习古诗
1.自读古诗,读正确。
2.指名读古诗。
3.理解词义,在诗中识字。
晓出:太阳刚刚升起。“映”是“阳光反照、照射”,所以“晓”“映”是“日”字旁。
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的佛寺。“慈”可以组词“慈爱”“慈母”。
毕竟:到底。“毕”由“比”和“十”组成。“竟”是“镜”去掉偏旁。
4.小组合作学习。
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词语?找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我们第一次和这首诗亲密接触,就有不小的收获,再来读读,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5.再读读这首诗,说说诗的大致意思。
三、指导写字
1.观察“湖”“莲”“穷”“荷”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说说写这几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3.老师示范,边写边说出笔顺。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深入研究学习
1.你还想深入了解些什么?
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他的心情怎样?
2.就近找学习伙伴讨论一下。
反馈交流。
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没有叙友谊,更没有抒发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同学们,假如你们就是杨万里,在送别时,把这首诗读给你的朋友林子方听,同桌之间试试吧。
3.看着这满湖的荷花,杨万里还会对朋友林子方说些什么?
4.整首诗写得很美,又带有一丝淡淡的离愁。大家一起来读一读。(配乐)
5.大家能背下来吗?试试吧!
自己背、两人比赛背、男女生对抗赛背。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大家以前也曾学过一首写荷花的诗,是什么?(课件出示:小池)
2.这两首诗有什么不一样?你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3.西湖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自古以来,描绘西湖美景的诗很多,你知道的还有哪些?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杜甫,唐代诗人,他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被平定,人们又过上了和平安宁的生活。杜甫在四川成都定居下来,心情较好,看到的春景也格外美丽。对此,同学们也有同感,心情好了,花儿会
,天空会
,鸟儿会
。
二、指导方法,自学古诗
1.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幅怎样的春景图呢?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读通诗句,读读诗,看看图,想想意思。
2.学生自学古诗。
三、精读古诗,明了诗意,体会情感
1.学生读诗,教师范读。
2.你读懂了什么?作者的心情怎样?(轻快、喜悦)
3.学习生字。
学生自己圈出生字,反复拼读、认读。
同桌互相指读。
用生字卡片抽读。
说说“鸣、鹂、鹭”为什么都是“鸟”字旁,“岭”为什么是“山”字旁,“泊”为什么是“三点水”。
4.你还有什么字词不懂?
联系诗句再读,联系画面读,联系生活读。
5.理解诗意。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窗含西岭千秋雪。”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你透过窗户看到竹子,就可以说
;你透过窗户看到房
子,就可以说
。
(3)“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是从哪来的船?
现在东吴来的船也停泊在诗人门口,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是一幅多么和平安宁的画面呀!读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
6.读整首诗,配上动作,想象画面。
四、布置作业
把诗中描绘的景象写下来,也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春天的画面。
【板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西湖
莲叶 无穷碧
荷花 别样红
绝 句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动态千秋雪万里船静态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注意课内外结合,使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开拓了学生的想象力,带领学生遨游诗作的海洋。这样,同学们的眼界开阔了,诵读古诗的兴趣也增加了。
描写荷花荷叶的诗句范文6
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中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多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他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
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有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碰断叶片。但是经过了漫漫的长夏,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
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的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的这个局面。
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它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它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而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晚上,我们一家人也常常坐在塘边石头上纳凉。有一夜,天空中的月亮又明又亮,把一片银光酒在荷花上。我忽听扑通一声,是我的小白波斯猫毛毛扑人水中,她大概是认为水中有白玉盘,想扑上去抓住。她一入水,大概就觉得不对头,连忙矫捷地回到岸上,把月亮的倒影打得支离破碎,好久才恢复了原形。
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而荷花则开得特欢。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一个喜爱荷花的邻居,天天兴致勃勃地数荷花的朵数。今天告诉我,有四五百朵,明天又告诉我,有六七百朵。但是,我虽然知道他为人细致,却不相信他真能数出确实的朵数。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知还隐藏着多少,都是在岸边难以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