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北师大版教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北师大版教材范文1
1.话题广泛北师大版教材是以话题学习来展开的,在11个模块里共有 33 个话题,这些话题内容可以说是既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科技性,又有很丰富的文化、体育、艺术性,涉及到的题材都与高中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关,包括人民生活习俗、文化艺术、自然和环保、社会和社会生活、未来世界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与他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lifestyles & sports stars等,还有与文化、艺术等方面相关的内容,如:rhythm, design, celebration等。最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模块的unit 6 design这一单元中,既有中国传统的chinese paper art &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还有西方的modern buildings & dream houses。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教材中得到很好的融合。
2.单元安排新颖,符合语言学习规律stage 1 warm up 每个单元的前面都有一个目标,说明在这个单元里学生们在听、说、读、写四方面将学到什么内容。学生们根据 warm up 的话题已经很清楚地知道这个单元的话题内容。因此,warm up对本单元的学习起一个导入的作用,不但可以引导学生对本单元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本单元的兴趣,引导学生对本单元主题进行探讨,从而帮助学生对本单元形成感性认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stage 2 reading (input) reading板块是北师大版教材每个单元的核心所在,它包括language focus lessons 和skills focus lessons。language focus lessons 主要是在阅读、听力材料中呈现目标语法及相关词汇。在听、读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听、读活动之后,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发现语言规律、表达方式等,并运用该目标语法和词汇进行表达。而skills focus lessons 主要是在听读过程中介绍、学习并实践阅读、听力策略,练习功能交际用语。在听读过程中,特别强调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stage 3 performance (out)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 communication workshop,该部分主要由speaking workshop 和writing workshop 组成,是每个单元的语言产出部分。这一课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在前面4课所学到的语言知识、技能和功能,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观点。教材为学生顺利完成这两部分提供了充分的指导。例如,在speaking workshop中,教材提供了范例、交际功能用语和交际策略,并且分步指导学生完成从听(读)范例、学习相关的speaking strategies、交际功能、词汇,到理清思路、小组准备、列要点,再到说的产出过程。在writing workshop中,教材系统地介绍了不同阶段的写作策略,提供了可供模仿的范文,展示了如何恰当地使用连接词,而且还在书后附有writing help供学生参考。
每一个writing help都包括以下部分:
a. 构思布局:给学生提供一个段落提纲的范例;
b. 有用的词汇:列出完成写作任务的有用词汇;
c. 连接:提供要用到的连接词;
d. 检测: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从内容、语法、词汇和拼写方面进行检查,改进初稿。此外,教材还提供了key words, word bank等资源,供学生在表达时参考。
stage 4 review/reflection复习和反馈放在每个单元的最后一课,这一课主要复习这个单元里的主要语言项目。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检测能力,在这一课里有一个项目叫a unit diary,让学生回顾他们在这个单元里所学到的知识,另外有一个“test yourself”项目安排在 language power。
3.注重学习策略的培养和使用教材在编排上有意识地渗透对学生多种学习策略的培养,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以第一模块unit 1 为例:lesson 2 里有listening strategies: prediction;而lesson 4中则有reading strategies: prediction等各种为学生获得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策略指导,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此外,为了落实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关于学习策略的具体要求,北师大版教材还在1-5模块每个模块的开始设置了learning to learn,集中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这些指导包括:分析和认识自己的学习方式、了解有效的学习策略、评价自己的学习进展、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等。
4. 重视文化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文化意识教育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部分。北师大版教材从文化意识教育着手,以话题为中心,让学习者以语言技能学习为手段,吸收多元文化,学会用目标语进行文化交流。每单元末设有“culture corner”,要求学生阅读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有关中西方文化的文章,以泛读的形式对本单元的文化话题进行补充、扩展。
5. 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教材首次将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提到了一定的高度。教材的选材关注青少年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在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特别是在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视野培养方面提供的素材十分充沛。
北师大版教材范文2
关键词:人教A版;北师大版;数学;教材
自治区从2010学年开始新课改,使用新课标人教A版教材,这时全国教材也早已放开限制,有很多版本,比如人教版、北师大版、沪科版、粤教版、苏教版等等,教材实现了多样化。人教版的使用范围还是最广,目前使用人教版教材的主要有河北、河南、山西、广西、吉林、黑龙江、云南、贵州、甘肃、青海、新疆、内蒙、等省份。影响比较大的还有北师大版、苏教版等。
由于我于2010年去北师大读研,2013年7月毕业,2013年9月份开始正式使用新教材授课,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发现新教材在应用上还是有很多地方不太得心应手,自己需要在备课及讲课时做些调整,疑惑之余,我找到数学教材北师大版的必修1,和人教A版的必修1做了比较,有了一些简单的想法。虽然各个版本高中数学教材都是按照《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但是由于编著者的经验及设计的思路不同,所编教材既有共性又各有特色。因为高中生还是藏族学生较多,以拉萨中学为例,共有48个教学班,学生3000余人,藏族学生约占70%,而一些地区里的高中藏族生比例就更高,所以本文从藏族学生可以接受的层面来比较人教A版和北师大版必修1教材使用效果如何。
一、目录比较第一章
首先从目录的整体风格来看,北师大版分的较细致,人教版比较粗略,小节的内容都没列在目录里面。人教A版目录中三章内容,分别为“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其中第一章包括“1.1集合、1.2函数及其表示、1.3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二章包括“2.1指数函数、2.2对数函数、2.3幂函数”,第三章包括“3.1函数与方程、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小节内容没列,例如“1.1集合”下分了“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1.3集合的基本运算”三小节内容,但是没有列在目录里。北师大版目录有四章内容,分别为“第一章 集合;第二章 函数;第三章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第四章 函数应用”。第一章下设“§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2集合的基本关系、§3集合的基本运算(3.1交集与并集、3.2全集与补集)”,第二章下设“§1生活中的变量关系、§2对函数的进一步认识(2.1函数的概念、2.2函数的表示法、2.3映射)、§3函数的单调性、§4二次函数性质的再研究(4.1二次函数的图像、4.2二次函数的性质)、§5简单的幂函数”,第三章下设“§1正整数指数函数、§2指数概念的扩充(2.1指数概念的扩充、2.2指数运算的性质)、§3指数函数(3.1指数函数的概念、3.2指数函数y=2x和y=(12)x的图像和性质、3.3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4对数(4.1对数及其运算、4.2换底公式)、§5对数函数(5.1对数函数的概念、5.2对
数函数y=log2x的图像和性质、5.3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6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增长的比较”,第四章下设“§1函数与方程(1.1利用函数性质判定方程解的存在、1.2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2实际问题的函数建模(2.1实际问题的函数刻画、
2.2用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2.3函数建模案例)”。就使用体会来看,小节列在目录里方便使用教材的人查找。一般除了很熟悉章节内容的人,很难对章节内容如数家珍,老师可以做到熟悉章节内容,但学生是学习新知识,有个系统详细的目录帮助很大,这点人教A版是可以改进的。
其次,从目录上具体比较,两种版本区别比较大的地方主要有三处:(1)北师大版集合作为独立的一章,人教A版里集合与函数的概念列为一章;(2)人教A版里面有函数的最大(小)值、函数的奇偶性问题,北师大版没有,但北师大版设计了一节“生活中的变量关系”;(3)北师大版对二次函数进行了再研究,而人教A版没有。对于第一点,独立列为一章可以体现集合知识的重要性,而和函数概念放在一起列为一章,又可以体现函数基于集合观点的定义,所以这和设计者的考虑有关,各有千秋。但是对于藏族学生,我觉得还是单列一章更好,集合知识也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我们在批改高三月考试卷时就发现,很多学生连集合的基本运算还不会做,交集、并集、补集都不会求,而且是大多数学生,所以集合知识还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二点对于函数性质应该在何时讲,也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两种版本也没有太大区分,需要提到的是,函数的最值问题,在只学了单调性的时候,求函数最值的方法还比较单一,很多问题没法讲,后面肯定还要就最值问题再次重复讲,而且是多次分解讲完,还要最终综合讲,知识点较为琐碎,但是符合螺旋式上升的规律,所以也很难下定论,把最值问题放在哪个位置更合适。关于第三点,我认为北师大版涉及的“二次函数性质的再研究”较为适合的具体情况。首先,二次函数在高中阶段也是比较重要的函数,在高一重点回顾并在初中的层次上加深研究很有必要。其次,在初中讲二次函数时,很多问题都涉及不到,有时候大纲的要求都达不到,而且中考时二次函数也考查较少,有些初中教师因为不考,很多内容就不讲,进入高中有些学生二次函数的图象都画不好,顶点式y=a(x-h)2+k有些学生都没有掌握,这些知识在用到时,要一遍遍给学生重复讲,所以二次函数单独列出一节是非常好的设计。
二、内容比较
1.知识点的呈现方式比较
人教A版对重要知识点的呈现方式比较可取,概念都会用不同颜色的字体突出显示,把知识点放在带色彩的方框里,比较突出,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及重视。北师大版里重要知识点和其他的知识排版一样。例如,常用数集及其记法,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分别是:
2.例题的选用方式比较
人教A版与北师大版里例题的选用方式也有明显的不同,北师大版里例题类型较为丰富,人教A版里一个例题反复使用。例如,人教A版第48页的问题2:“当生物死亡后,它机体内原有的碳14会按确定的规律衰减,大约每经过5730年衰减为原来的一半,这个时间称为‘半衰期’。根据此规律,人们获得了生物体内碳14含量P与死亡年数t之间的关系P=(■)■.”第48页第一次出现,第54页第二次使用,第59页习题2.1中第9题也是这个问题,第67页例6又使用了这个问题。当然,每次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去研究,这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的习惯。例题类型丰富也有优点,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从数学角度去思考研究。
3.练习题编排方式的比较
首先,从练习题设置方式上比较,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每一小节后都安排了练习;每一大节后,安排了习题,均设A、B两组;全章结束时,安排了复习题,人教版分A、B两组,北师大版安排了A、B、C三组,北师大版中还有带星号的题目,为选做题。显然,A组最易,要求全体学生掌握。从题目难度梯次上来说,两个版本均做到了分层次,但北师大版梯次更明显。
其次,从练习题数量上比较,人教A版与北师大版的数量比较如下表。目前关于练习题数量设置多少对学生更合适,也无定论,既要看学生的基础,还要面向大多数基础学生,而提高的练习题可以由教辅书实现。
三、结论及建议
当然,本文只是从学生直观接触学习的内容进行了比较,两种版本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再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我认为对于藏族学生来说,因为汉语不是第一语言,语言方面有一定障碍,数学基础也较为薄弱,学习时困难比汉族学生要多,进度慢,要求也较低,目前高考藏族数学成绩平均分还维持在20分到30分之间,所以数学教材应以更直观,知识点分类应更准确细致,让学生多练,多做基础题,效果会更好。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人教版在授课过程中还有很多可以调整的地方,这也可以通过开发校本课程来解决。目前,拉萨中学还没有开发数学校本课程,以前有过开拓数学视野的兴趣课,学生可自愿选学,而选学的学生全校就60人左右,覆盖面太小,无法面向全体学生,所以不能称为校本课程,但是现在连这样的选学数学兴趣课也没有开设。
在校本课程没有构建之前,教师使用人教版授课时,可重点调整知识点顺序,重视知识点的网络构建,引导要更加细致,公式定理等推导要步步清晰,增删课后习题,调整练习题的侧重点,在藏族班重点放在基础知识,过于综合难度太高的题目可以不讲,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时间。
北师大版教材范文3
关键字:北师大版新教材;优越性;模块;遇到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4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英语教材也不断出现了新的变化。我们泉州地区是福建省唯一使用北师大版教材的地区,新教材是一套图文并茂,内容新颖,编排科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好教材。新教材的设计符合新课程理念,体现了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生活,教会学生学习等课程目标。教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非常适合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型教学、探究性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实施。新教材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传授语言知识外,还注重对学生文化意识,情感态度以及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培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使用这套教材将近六年的时间里,我深切感到这套教材相对于旧教材的优越性。新教材每个模块由三个安排新颖,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由Warm Up,Lesson1,Lesson 2,Lesson 3, Lesson 4, Communication Workshop, Culture Corner, Bulletin Board and Unit Dairy 组成。
Warm Up部分的一开始都有一个单元目标,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在听,说,读和写这四方面将学到什么内容。通常这一部分还会进行有关单元主题的听力和口语训练,旨在让学生回顾已有的相关知识,补充必要的、新的背景知识,启发学生对相关话题的探讨。
Lesson 1和 Lesson 3都是Language Focus Lessons, Lesson 2 和Lesson 4都是Skills Focus Lessons,这四个部分大多都属于语言输入课。主要根据课文主题提供词汇和语法的输入,发展学生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和提供交际策略来培训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这一部分和以前教材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在教学活动安排中还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可以获得四种技能的非常重要的学习策略,通过学习策略和课文内容的最大程度的结合,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
接下来是Communication Workshop ,这一部分属于语言输出课。这里面包括了写和说的任务.这些任务的设计要求学生们使用在这个单元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巩固这一单元的所学。
Culture Corner主要是和这一单元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的补充,Bulletin Board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学习园地,通常是一些和单元写作有关的一些资料。Unit Dairy主要是让学生回顾他们在这个单元里所学到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检测的能力。
在用新教材之前,作为老师,我们要找大量的课外资料,设计很多的课后练习,要上好一堂课需要我们付出很多的精力。新教材确实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很多时候,我们只要根据教材的安排就可以上好一堂英语课。但与此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我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教材内容过多,语言输入量大,设计的教学环节活动多,课时量不足。一开始,我为了能够确实完成教材中所有的教学内容,按照教材一步一步地走,经常课上得很赶,有些知识讲过一遍就算了,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好好理解,好好消化,以至于有些学生跟我反映说跟不上。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我学会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教材进行取舍,灵活地把新教材中的内容作弹性处理,或增加,或删改,或浓缩,或简化,突出重点,巧破难点,不再把教材上的东西都用上课的时间来处理。有些过于简单的课文或练习,我就让学生自学,然后设计题目来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有些课文太难,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讲解,学生所能接受的部分又很少。为了不浪费太多的时间在这一部分,我通常会把这部分内容当成泛读材料,要求学生课后阅读,如果有时间会在课堂上组织一些讨论,或者设计一些教学活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对于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发展阅读能力非常有益。而对于那些我认为对学生没有多少好处的部分,就干脆删除不上。
北师大版教材范文4
本课是北师大版教材模块4第12单元的第1课,本单元的话题为“Culture Shock”——文化冲击。而本课Visiting Britain讲述的是作者在英国所感受到的文化冲击。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并能从文化差异的角度为旅行者提供有用的建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课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
整堂课以“英国百科知识知多少”为导入,以丰富多彩的图片做呈现,内容涉及到英国的地理,历史,文化,教育,音乐,体育等各方面的知识。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学生兴趣,激活学生关于英国的背景知识,为接下来的阅读活动做准备。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本环节的目的达到,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学生积极调动储备知识发言。
在阅读环节,我主要设置了两个任务,第一个是略读,第二个是精读。略读的任务是要总结这篇文章主要从哪五个方面谈论了作者所经历的文化冲击。这五个方面分别是:食物,小费,货币,住宿和英式幽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对于第一、第二和第五个的总结都感到比较容易,而对第三、四个的总结感到略难,虽然在我的指引下他们也能够总结出来,但是经过反思,可能不限定个数,让他们自行总结文章中所提到的所有不同并找出证据来会使他们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清晰和全面。
精读的任务主要是回答四个和文章相关的细节问题,为的是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学生通过阅读基本上能够准确地答出这些问题并找到出处。课后在听取前辈评课的意见时,觉得这个环节还有很大的改进之处。比如课本上的判断正误这个题目就要比这四个细节问题更加丰富。原本这篇文章就相对简单,课本上判断正误题的设置个数相对比较多,这一系列的问题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更深层次的细节问题并培养他们的语感。
在输出部分,我首先为学生设置了一个故事背景,鉴于学生去年都去过香港游学,假设他们的英国朋友Peter一家要来香港旅游,应该给出些什么样的建议。我在PPT上给出了一些思路和他们在讨论中可能会用到的关键词,在他们正式进入讨论之前还给出了一段视频,讲述不同的人对香港的印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最后因为时间不够仅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做了呈现。时间紧迫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在精读环节的第三个问题上耗时稍久,虽然在课堂巡查的时候感觉学生都能找到信息,但站起来回答问题的两位同学没有找到最准确的信息点,因此引导上耗时久一点。其次是最后的视频可以不必要放,以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讨论。
北师大版教材范文5
教材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教材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当前,我国高中数学教材已经有多种版本,实现了一纲多本、教材多样化的改革目标。虽然各个版本高中数学教材都是按照《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但是由于编著者的经历、经验、环境不同,所编教材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色和不足,教材实现了多样化,但是各个版本的教材是否起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对各个版本教材做出细致的比较。为此,我们对人教A版与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中函数概念部分做了比较研究,期望借此使我们的中学数学课程的编写和教学能博众家之长,优势互补。
1.两版本教材函数章节序言的比较
在章节前言中,两个版本的编者对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都做了简要的说明,都认为函数模型和在社会、经济及其他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函数与代数式、方程、不等式等都有密切的联系,函数的思想也为我们在研究一些问题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介绍函数模型和函数思想的重要性时,人教A版从为什么引入函数这个章节,函数的意义和作用等方面做了主旨性的说明,其语句多用陈述性的语句,对函数章节的内容和学习做了提纲挈领式的概括,对学生的函数学习和对函数的认识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作用。北师大版的语言风格与人教A版相比较大不一样,同样的问题娓娓道来,更具亲和力,又鼓舞人心,在学生明白学习的内容、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是很有帮助的。
2.两版本教材函数部分内容的比较
2.1从函数概念的引入比较
从函数概念的引入上,人教A版教材从一些具体的问题出发,归纳出了一些变量关系式,再把变量关系是转化为对应关系式。在变量的刻画上又用数集来表示,最后用归纳的定义很自然地引出了函数的概念,这样学生可以把自变量、因变量这两个集合等同起来看待,而把目光不再只集中在运动与变化上,无形中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出函数的抽象性,更容易建立函数的模型和领会函数的思想。北师大版的教材和人教A版相似,从具体的问题出发归纳出变量关系式,但是它在把变量关系式转化为对应关系式期间的衔接感觉不太明显,概念的引入更人情化一些,而不是那么僵硬。
2.2例题的比较
在北师大版的教材中它介绍把变量关系式的例题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函数关系式的例题,另一类是不是函数关系式的例题,而且这两类的例题所占的比例基本上是一样的。而人教A版中给出的都是正面的例子,也即都是可以表示成函数关系式的例题,它不太注重反例。在函数的引入和学习过程中,为了使函数问题简单经常要解释函数的唯一性,如果大量介绍反例,就会让学生学习经验中的函数也分为两类,这就不利于学生对唯一性的理解。还不如不要介绍反例,到了碰到哪些问题时再给予解释。这样学生看到的、学到的多数函数的结果都是单值,这对函数的结果的唯一性也容易接受。
2.3对定义域和值域引入的比较
人教A版中首先对初中时所学的四类函数做了一定的处理,用区间的概念做了界定和说明,之后才在集合的观点下引入了定义域和值域的概念和表示。但是在北师大版的教材中只是对物理中的三个例子做了列举,之后直接给出了定义域和值域的概念,让人有空穴来风的感觉,学生接受起来就有点不自然,不能很好地运用集合的观点来理解定义域与值域。
2.4对两版本教材蕴涵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比较
人教A版的知识呈现方式,从定义概念方面来看,它首先以生活事例为现实背景来观察分析,再提出概念、定义,即生活背景—抽象概括—定义或概念这样一种模式,这种由生活中引出知识的方式既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又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是一门来自于生活的学科,从而使学生能更自然地思考生活中的数学。但是人教A版中有关定理的知识则是直接先给出,再证明,然后应用这种模式,所以显得很不自然,也不符合科学发现的基本逻辑,难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内部动机,不能起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的作用。而北师大版的知识呈现方式是在定义、概念、定理方面,从例题出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直觉思维把感性认识数学化,全程展现知识的发生过程,即问题提出——观察思考——抽象概括——理解应用——思考交流这样的模式。”可以看出教材不论从前言还是正文,都把“问题意识”的培养放在了首位,从而得到有关概念、定理,比较适合学生知识构建的规律,也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找到了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建构新知识,这与课标的理念也是一致的。
所以人教A版更给人以偏重学科本位思想的感觉,其首要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成为学科专业人才,而北师大版给人以偏重学生中心思想的感觉,它更强调数学教育的大众化需求和现实适应性,这一教材更加适合大多数学生学习,但也可能无法满足一些在数学方面有特长的学生的需求。
2.5两版本教材思维方式的比较
从知识体现的整体思路来看,人教A版首先引入集合的概念,接着以三个具体函数的实例出发,最后运用归纳的方法得出了在对应观点下函数的概念,引入定义域、值域的概念和函数的表示方法等。从这可以清晰地看出人教A版在函数知识的呈现和思维方式都比较明确,逻辑关系由于归纳法的运用也显得很清楚。而北师大版的教材在引入了集合的概念之后,主要从正、反两面刻画出口变量间的依赖关系,最后引入在对应观点下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值域的概念和函数的表示方法等,所以北师大版的教材在知识的呈现方式和思维方式上都不太明确,这也加大了学生对函数概念准确理解的难度。
3.教材编写和教学的建议
分层教学是针对不同基础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通过分层次地实施教学达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真正实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1一纲多本、一地多本、分层教学
教材编制的基本原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 平衡,因此对教材主张一纲多本。但这还远远不够,一纲多本解决的是地区差异问题,还没有解决地区内学生个体差异问题。在编写教材时,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种分层教学正是学生个体发展差异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培养所需人才的客观需要。但是一个教师,一本教材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几乎是不可能的,教师怎样能关注全体学生?因此,我们不但要做到一纲多本,还要达到一地多本,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不同生源层次的学校,能有不同的教材,才能兼顾一所学校,一个地区所有学生,这种分层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数学教育。
3.2教学建议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育所追求的教育目标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升入高中后,他们认识水平分化程度较高,如果学习的内容保持不分化状态,就会阻碍学生认识的正常发展。一地两本的教材要求按照大众数学教学的理念,而为分层教学组织教材。综合前面对于人教A版与北师大版教材的比较分析,为此建议:在函数部分的教学时不仅要分层教学,而且在函数概念的引入和学习时要让学生感觉到顺其自然,在这一点上人教A版逻辑性就比较强,但是该版的语言和表述方式上却没有北师大版那样贴近生活、富有情感。所以,教师在教学上要深研多个版本的教材,扬长避短,积极备课,从而找到一条适合教学改革的新路。
参考文献:
[1]人教版A版数学必修1[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1,第二版.
[2]北师大版数学1[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第五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北师大版教材范文6
一、新课标理念的落实
北师大2012年版一年级新教材更加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出发,密切联系生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新教材更进一步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新课标所倡导的“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得到充分体现。
二、编排体系的变化
(一)新旧教材目录对比
(二)单元板块的变化
1.“可爱的校园”从“生活中的数”板块中剥离出来单独作为准备课。
2.2007年版教材“加减法(二)”有“整理与复习(二)”对应,2012年版教材有实际配备内容但没有单独板块目录。
3.2007年版教材的“大家来锻炼”“迎新年”在2012年版教材中以“数学好玩”板块内容呈现,体现“综合与实践”知识内容。
4.“统计与概率”单元目录删除,但书中有相关内容,总复习练习中也按“统计与概率”做小标题(第100 页)。
5.原教材9个单元14个板块、104个页码。新教材8个单元12个板块、100个页码。
三、单元名称、内容的变化
1.单元名称改变但单元实质内容没有发生变化。如《加减法》改成《加与减》,但主要内容还是20以内的数的认识、20以内数加减运算;《认识物体》改成《认识图形》,但主要内容还是简单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几何物体形状,初步感知因物体形状、大小不同而带来的一些物体简单特性(比如:几个组合物体怎么摆,什么样形状的物体易于滚动等)。
2.单元名称没变但内容发生改变。如《加与减(二)》(单元名称稍作改变)中删去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移入一下;《认识钟表》第2课时“不到几时”“几时刚过”删去,降低了课时难度。《比较》这一单元内容中原来的“比多少”在《比较》这一单元体系内,现教材把“比多少”分为2课时“快乐午餐”“动物乐园”放在单元之前做铺垫课,单元内容里只剩下“比大小多少(这里的多少是一种定性比较)”“比高矮长短”“比轻重”。这主要是因为原教材“比多少”是两节课连在一起没有断开,教师在上课时很难把握,而且“比多少”是一种简单的定量比较,要用数字刻画,甚至要用“> 、< 、= ”符号表示,而“比大小多少”“比高矮长短”“比轻重”在本单元里是一种简单的定性比较。
3.板块名称及内容均有所改变。如“综合与运用”类型的《数学好玩》替代原先的《大家来锻炼》《迎新年》。这个板块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第1课时有类似以“分类问题”为载体,第2课时有类似以“几何问题”“简单运算”为载体,但不能简单地认为它们是知识点复习课。而是要着重于“说清方法规则、动手完成任务、体会愉悦心情”。一年级只要求能“按问题完成任务”就行,不要拔高上升到做“小课题”的地步!
四、课时结构及内容呈现方式的变化
1.新教材的课时安排及课时结构更为合理,一般明确一个知识点,2页1课时(见下图) 。
有“试一试”内容的3页2课时,“试一试”可为单独一课时,配备如下练习内容。
2.课时内容呈现方式上有巨大的变化。用“问题串”的形式“串起”相关教学内容,使教师更能理清教学脉络、把握教学节奏。以“跳绳”一课为例,见下图。
原教材就是一幅情境图,上什么?怎么上?上到什么程度?教师心里一点没底。现在的课时内容编排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使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过程的实施更为明确,教师的教学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与“拐杖”。情境的引入及教学的铺垫也更为科学合理,既有“生活味”又有“数学味”。
“问题串”的类型有“步步深入”的,也有“地位并列”的。
“问题串”内容的编排更加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可接受程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某一个问题的数学意义上的理解。比如下图课例从实物—图形(图片)—数字的过程就揭示了从具体的、丰富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过程。
3.难点问题课时增加,有些难度较大的内容移入下一学期学习。比如第11~13页 “6、7、8、9、10”等数字的认识教学,第1课时主要学习“6、7”,后面“试一试”主要学习“8、9、10”;第34~37页“6、7加法”的学习更是明确地断为2课时;第38~40页 的“8、9加法”学习也用“试一试”来断为2课时,这样的课时编排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练习的时间,易于使学生巩固新知。(下图为“6、7”教学的课时内容开头)
五、练习编排体例及内容的变化
1.新教材练习的设计及配备内容更加丰富,科学性及合理性增强。总的练习难度配备比为7∶2∶1。即70%为基本练习,20%的简单变式练习题目涉及“问题、情境、方式方法”等方面,10%的稍难题。其中许多课时练习后面的“?”往往不作为课堂练习而作为拓展练习使用。
2.“试一试”作为“3页2课时”的第2课时内容,配套练多在“练一练”中的1~2题或1~3题直接配套使用;后面的练习反而与第1课时配套或是综合练习。
3.总复习的习题编排设计内容丰富、条理清楚。按“数与代数”“常见的量”“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领域以块状形式呈现,题目针对性加强。同时新教材练习的课时数增加,训练的题量也有所增加,避免了老教材中因练习量少或练习不配套而产生的知识点“讲不清、练不够”的问题。
六、存在的问题
首先,新版教材有大量的文字阅读内容,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会有很多的障碍。
其次,有的课时内容编排还不尽如人意。比如“比多少”这一内容从“比较”中分出来放在“生活中的数”后面感觉有点生硬。而且“比多少”中的第2课时内容——“动物乐园”在1课时要讲清楚“> 、< 、= ”这些内容也非易事,况且此内容后续没有铺垫,一直要到第75页的“加与减(二)”的第2 课时出现一个比较“1214”时才用上“> 、< 、= ”的内容,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巩固!
还有个别题例(如书中第45页的前门下车问题……)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还有待于商榷。
当然,任何教材的出炉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这一切都希望在教材的使用及后续的修改中得到重视及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