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木兰诗全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木兰诗全文范文1
为了进一步了解读者的需求,提高和改进栏目,以便在新的一年中更好地为大家服务。特设计如下关于“药品安全百事通”栏目的调查问卷,恳请读者朋友们对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及建议。
1.性别: A男 B女
2.年龄: A 29岁以下 B 30~39 C 40~49
D 50~59 E 60~69 F 70以上
3.职业: A 医药行业工作者 B 教育行业工作者
C 科研工作者 D 退休职工 E 其他
4.您觉得“药品安全百事通”中哪个栏目令您受益最多?
A 热点追溯 B 监管动态 C 药政之窗
D 温馨提醒 E 公告通告 F 962727热线
5.您认为“药品安全百事通”需要增加或者减少哪些栏目的比重(并标注“增加”或“减少”)?
A 热点追溯 B 监管动态 C 药政之窗
D 温馨提醒 E 公告通告 F 962727热线
6.在“药品安全百事通”中您还希望获取哪些方面的信息?
A 药物趣闻 B 基础药学知识
C 药学历史 D 其他_______
7.目前您最希望从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得知哪些信息?
A 政策解说 B 行政动态
C 曝光栏 D 其他______
8.请对“药品安全百事通”栏目提出您宝贵的意见和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全文范文2
一、学习内容要有目标
这是开放性学习的前提和目的。开放性学习,并不是教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或学生想学什么就学什么,而是每节课都要有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为此,教师首先要读透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然后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换句话来说,不管学习内容怎样开放,都要有学习目标且不能偏离学习目标,要不然开放就会变成杂乱无章,语文课就会变成杂烩课、拼盘课了。因此,学习要有针对性,要有目标。
二、学习内容要丰富多样
1.基础知识学习的丰富多样性
语文最基础的知识就是字词。那么字词的学习,怎样才能丰富多样,让学生有兴趣去记,而且记得牢呢?这就需要我们细心观察,寻找规律,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在教学《木兰诗》时,有这样一句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句诗用夸张手法,既写出了木兰的英姿飒爽,又写出战事紧急,是文中的重点语句,在测试中经常以默写题的形式出现。可学生经常写错“戎”和“度”这两个字。“度”字写成“渡”字比较好纠正,提醒学生这句诗写“过山”不是“过水”,所以“度”不加“氵”,强调几次后学生就不再弄错了。但还是经常将“戎”误写成“戍”。“戍”指军队驻守边关,而“戎”指军队军事。采用相近字形识别法来记,“戎”是“绒”的声旁,把“厂”看成鸡鸭的表皮,而“、”看成它们的绒毛,一半在皮肤里,一半在外,所以“、”在边上,一边讲解一边书写。另外,我还把“戊”和“戌”这两个相近的字拿来一起比较,最后归纳成简单的一句话:点戍(shù)横戌(xū)戊(wù)中空。这样,学生就把这几个容易混淆字的字形、字音很清楚地区别开来。
2.课文内容理解的丰富多样性
语文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人认为“生活即语文”。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时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课文内容。还是以《木兰诗》一文为例,我在引导学生理解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时,并不局限于“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这一句,而是让学生联系全文和生活经验,说说木兰代父从军的其他原因。学生一听到这个问题,都很感兴趣,他们一边从书上找答案,一边小声议论,最后各抒己见。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有的说因为木兰父亲太老了,有的说因为木兰弟弟年纪还小,有的说因为木兰的姐姐出嫁了,还有的说他们家重男轻女,怕弟弟去了绝后,等等。对学生的这些丰富想法,我都一一作出肯定,然后引导他们归纳出木兰善良、孝顺的优秀品质。又如,在教学《邓稼先》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在讲解文中的“吊古战场”时,我穿插讲一些从网上搜集到的有关我国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1980年探险罗布泊失踪,以及中国探险队寻找他的尸体的故事。这样既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三、作业布置和批改要多样性
新课标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不仅体现在课堂内容教学上,也体现在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上。学生的基础知识、智力水平和认知能力都有差别,所以无论是简单的字词抄写、听写,还是背诵、默写,或是作文,都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区分层次对待,千万不可为了省事图方便而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布置作业可分为必做、选做和附加作业这几种形式,并落实到个人,避免能力较强的学生偷懒,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作业产生厌恶或恐惧心理。
木兰诗全文范文3
记得“新课标”还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把课堂教学当做一个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等过程,只有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才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教师的教学目的才能达到 。那么,怎样才能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呢?笔者认为: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学生之底,设适中之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教师,只有了解学生,设置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的问题才能使学生不因问题过于简单而厌烦,也不因问题过于深奥而心灰意冷。设置难度适中的题目才能让学生获得探究后成功的喜悦,从而保持强烈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犟龟》(七年级语文)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犟龟的“犟”,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乌龟这一路上有没有遇到困难?遇到了哪些困难?它又是怎样面对的?2、小乌龟赶上了婚礼吗?这是谁的婚礼?3、小乌龟的“犟”值得吗?4、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什么时候也需要这种“犟”?这篇文章是童话,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本来就有兴趣,再加上这四个问题不但不难,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只要学生认真读课文,动脑思考,联系现实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很好回答的;而且第二个问题在文中就可直接找到答案。
这样一来学生就是有话可说,学生的表现欲不就被激发出来了吗?表现欲越强,学生学习兴趣不就越浓?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了,课堂气氛还会不活跃?
二、学科间要相互渗透
语文科不是一座孤岛,让语文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学科优势也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语文教学中如能做到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使学生觉得内容丰富多彩,不单调而更加有有兴趣。
记得十年前我在教《木兰诗》时,就大胆地把音乐课的内容渗透到语文课中去了。《木兰诗》这篇课文较长,当时要求学生背诵,感觉确实有点难度,为了减轻学生的背诵压力,我就想到如能把《木兰诗》唱出来。因为中学生都喜欢唱歌,如把课文内容当歌词唱出来学生不但记得快,而且还记得牢。但我不会谱曲呀?怎么办?当时社会上正流行唱琼瑶的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青青河边草》的主题歌——青青河边草。那调子用来改唱《木兰诗》正合适。讲完这篇课文后,当学生听说要背诵,全叫苦了。于是我就问:你们会唱“青青河边草”这首歌吗?同学们边回答边开始唱了,我没打断他们,等唱完了,我便说:“这首歌的调子很好听,也好唱,看看谁最聪明,能把《木兰诗》这篇文章用“青青河边草”的调子唱出来。同学们一听,可兴奋了,顿时教室像炸开了锅,个个都兴致勃勃地在那里唱了起来。估计同学们都唱了一遍后,叫同学们一起唱。真不错!除了两个换气的地方没有换好外,别的地方唱得还不赖呢!再让同学们唱了两遍后,学生们基本上都能背全文了。这样的课堂学生能不喜欢吗?这样的课堂气氛会不活跃吗?
三、把讲台让给学生
教学教学,就是教师在讲台上教,学生在讲台下学。从古到今,讲台天经地义就是教师的专利。其实不然,我认为,如今的学生,不但聪明,而且好奇心、好胜心、自我表现欲都特强,教师多给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表现的机会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自我表现欲的激发和展示是一个人一生成功的起步。因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会产生并形成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自己种的瓜分外甜,自己捕的鱼分外鲜。抽时间把讲台留给学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更是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教学手段之一。
记得我在上《诗词五首》(七年级语文)时,第一节课时我上了前两首后,我把学生分成三个大组,选一名组长,让每组学生共同“备”一首诗或词,然后由每组选派代表去讲台上当一回小老师,其余学生当代表的“军师”,按教师讲前两首时的方法、步骤进行讲解。没想到,第二天上课时,这三位代表讲课还真有模有样的,有点“小老师”的味道。特别让我高兴的是,因为“备课”人不止一个,“小老师”讲授的内容比我讲课时还全面。台下的学生不知是兴奋还是也作了更认真的预习,发言学生比我上课时还多。整个课堂热闹极了,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有反驳对方观点的;有提出新的见解的……这哪里是课堂,这就是一个讨论激烈、有序的大讲堂。留给老师我的只有强调重点的份了……
所以,老师大胆地把讲台让给学生,才会更清楚地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亮点和不足,才会更好地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而且,这样的课堂不但不单调,还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能力。这样的课堂不但活跃,而且师生也难以忘怀。相信那节课学生讲的知识点,同学们一定也会铭记于心。
木兰诗全文范文4
那么,怎样的课堂提问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呢?
1、提问要有价值,有梯度。
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要有价值既能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又能分散本节课的难点。少设计“是不是”,“对不对”这样既无价值又会增加课堂内耗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容易让学生思维懒惰,滥竽充数,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质。在课堂上要多设计一些个性化的问题让学生答。如我教学《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时,设计了一个问题:温中的“我”经常挖苦、讽刺一些人,这种作法我们值得提倡吗?谈谈你的看法。有同学说:值得提倡,因为某同学得罪了我,我就要挖苦他。这一问题的答案一下子激起了同学们兴趣,好多同学纷纷举手反驳他:我们是同学关系亲如手足,即便有些小矛盾,小误解,也要多宽容,多谅解,而不能挖苦、讽刺,刺伤别人的心灵,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同学们不由自主的鼓起掌来,是非曲直自然明白。我认为有价值有梯度的提问有助于把知识面扩大,认识逐步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是非观的形成也有帮助。
2、提问要把握时机,找准对象。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一定要找准时机,在该疑之处设疑,例如,我们学习冰心的《忆读书》时,让学生看结尾:“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教师适当提问:“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学生说:总结全文或概括全文。教师加以肯定。紧接着我又设计一个问题:如果把这句话放在文章开头,它在结构上有何作用?学生说: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这样,有针对有比较地讲解,一下子让学生掌握了两个必考知识点:文章开头,结尾在结构上的一般作用。另外,教师提问还要找准对象回答,有回答欲望的同学往往是勤于动脑的学生,教师让他们回答问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3、提问要投石激浪,适当点拨。
课堂教学中,有效的适当提问就像是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籽,激起学生思考的千层浪,从而不断引导学生多思、多问、多动手,促使学生注意,记忆,思维的高度凝集。当学生对提问一时不解时,教师还要适当点拨或提示,把问题分解,或给学生一个适当角度,让他们把握问题的根本,有针对性的思考作答,避免答非所问,空耗课堂时间。例如,我在教学《木兰诗》时,就提问学生“为什么把木兰从军前的准备详写,而战场上的情景反而略写呢?学生经过讨论之后答案很令人满意,而且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答案不尽相同,甚至还争论地很厉害,最后由教师评定,这就说明有效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课文内容,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教师还应允许学生反问教师,教师要把有价值的问题重点讲,而没价值的问题一带而过,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慢慢提高。
4、教师提问要多鼓励,少批评。
木兰诗全文范文5
一、口头性作业
“口头性作业”着眼于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注重表达,以提高学生的言语素质,还语文教学的本色。
1.朗读,背诵。
这是我国语文“厚积”的传统经验,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布置作业时,教师从课本中和课外读物中选择优美、精彩的语句、片段或全文,让学生将其读对,读顺,读好,读熟,背诵。如学生在学习了“多彩四季”主题单元后,组织学生举行“四季之歌”诗歌朗诵演唱会,大大激发了同学们学诗文、诵诗文、唱诗文、爱自然的情趣,促进了中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2.开故事会。
初中有部分课文故事性很强,学完后布置讲故事,在复述的基础上进行扩编,创意,加上手势,配上音乐,讲给老师、同学、家长听。如:在学完名著推荐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或《西游记》之后,让学生讲自己最感兴趣的情节,随后评选若干名“故事大王”。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促使学生思考、搜集、整理能力的提高而且发展他们的记忆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读书汇报。
要提高阅读能力,只读课文是不够的,必须加强课外阅读。教师布置阅读题目,让学生课后阅读,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读书汇报,谈谈内容,说说想法皆可。如:在学习专题《斑斓春色》以后,让学生自己去找有关气象物候的一些资料,然后在班上交流。采用这个办法,学生们争先恐后,讲得绘声绘色,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作文水平乃至整个语文素养,都能得到提高。
4.开辩论会(讨论会)。
根据课文内容,利用一定时间,可以是课内,也可以是课外,对学生值得争论、讨论、商量的问题,分小组以辩论会或讨论会的形式举行。如在教学《社戏》这篇课文时,学生对文章中看戏部分是删还是留有争议,我就特地在自习课上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只作指点、评论,然后评出最佳辩手和优秀辩手。这类作业可以帮助学生积淀语感,锻炼思维能力,提高口语水平。
二、仿写性作业
学以致用,是教育追求的目标。语文课本中所精心挑选的文章,大多是知名作家所写成的。他们的语言精炼,用词准确,条理分明,很值得一提。特别是当中一些句式及修辞方法,更是学生在习作上的最佳导师。每当这时,我总是紧密结合文章的写法,加以点拨让学生仿文练笔,从句段入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方法、提高能力。
1.仿写句子
如:“热情是人生的太阳,能照亮征程上的每一角暗地;热情是燃烧的火把,能点燃友谊的篝火;———,——;———,———。”这句话句式很典型,它是一个排比句,也是一个比喻句。仿写时,既要照顾句式“热情是……,能……”,又要注意前后搭配,是个训练的好句子。
2.仿写段
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按“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方位顺序介绍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使我们觉得条理清楚,中心突出。 于是布置作业:仿写《我的爱好》 不必说 ;也不必说,;单是,就充满了无限的乐趣。它可以,它可以,它可以 。因此 ,是我的最爱。
三、开放性作业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发展。因而我们的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自主开放的学习过程。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的需要,教师可设计如下几个类型的开放性作业。
1.想象性作业。
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学了《木兰诗》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展开想象,想想花木兰回家后会发生哪些事,然后续写成《木兰回来了》,以此来延伸发展课文内容。学生有的写花木兰回来后父老乡亲的反应,大家纷纷来看望花木兰,请她讲作战过程;有的写由于受花木兰的影响,将士们更加有气势;有的放在现在社会背景下,写花木兰回来后父母鼓励她做尚书郎,为国效力,增强、提高学生的文本体验与解读能力。
2.专题搜集性作业。
专题搜集就是指围绕某一专题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渠道广泛涉猎,收集整理信息,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认真筛选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物化形式,表达、传递信息。它是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学习过程,体现课内外、校内外、学科间的相互融合。例如教学专题“狼”之前,布置学生搜集同课文有关的图片、影像、文章等资料,教学时结合资料理解文章内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求知,学会合作,学会搜索信息,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另外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做好读书笔记,积累祖国丰富的语言材料。
3.自主性作业。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因而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实现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过渡。因此教师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自主型作业,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精神。如:在学校校园网上开辟课后语文作业专栏,布置自由性语文作业,这些作业都由学生自愿完成后提交。学生提交的作业,老师以跟帖的形式批改,学生之间互相批改,还可对教师的评语进行跟帖反馈,不仅达到了作文水平提高的目的,同时也进行了思想的碰撞。
四、实践性作业
木兰诗全文范文6
关键词: 苏教版必修三《语文》 《离骚》 美政大业
一
江苏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编写组(以下简称编写组)推出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必修三),节选了屈原《离骚》前二十四句,这是很有见地的。因为它在全诗中具有总纲性质,能具体代表《离骚》的内容和风格。为了指导广大师生解读《离骚》,编写者像对待其他较艰深的课文一样,专门设立了“对话专栏”。所谓对话专栏,就是编写者开辟了一个读者与作者互相对话交流的天地。在对话专栏中,将节选的二十四句分为三个层次,每层都为八句,对每个层次都作了分析与点拨,集中体现了编写者对《离骚》(节选)的基本观点。编写者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实际中却打了折扣,甚至对《离骚》(节选)的解读作了误导。同时,与《离骚》(节选)教材相对应的教学参考书有关资料,基本上是该对话专栏内容的强化。此套教材发行了七年。江苏是教育大省,外省也有不少学校用此教材,毫无疑问,编写者对《离骚》(节选)误导的消极影响较大。因此对《离骚》(节选)的解读有重新研究的必要。
那么,怎样对屈原的《离骚》(节选)进行正确的解读呢?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遵循鲁迅先生提出的“知人”、“论世”、“顾及全篇”评价作品的原则。具体来说,我们必须抓住《离骚》的主旨与核心美政,即屈原的政治理想,并结合离骚的结构加以剖析。回顾《离骚》的全文:作者首先叙述自己的身世、生辰、担当大任的条件和为王“弃秽改度”、“导夫先路”的决心;其次艺术地再现与党人斗争的经过和悲剧结局;再次通过“四次对话”、“三次神游”,表现屈原斗争失败后上天下地、留楚不能,去楚不忍的极其矛盾而痛苦的心情;最后作者写道:“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懐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屈原明确表示自己的态度:我终身为之奋斗的理想——“美政”,没有人同我一起去实现,我将如殷代的彭咸那样投水而死,以死报国。此是篇末点题,卒章显志。“美政”二字如一轮红日照亮全篇,使全篇的每一句诗、每一个字的含义,都找到归宿。从结构上说,当代楚辞研究大家萧兵在《楚辞的文化破译》中指出:“应该说,《离骚》的艺术构成相当严整,例如开头是追溯自我的诞生,结尾则暗示自己死亡。首尾呼应,浑然天成。”所以,应当从屈原的生平与理想、《离骚》的主旨与结构方面去解读节选部分的《离骚》,否则,就易陷入解读的误区。江苏编写者就是这样。为了具体指出其问题所在,我们按照《离骚》(节选)的三个层次对对话栏的内容依次加以评述,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努力挖掘在语言表象下隐藏的伟大灵魂,并以此与江苏编写组诸先生商榷。
二
《离骚》(节选)第一个八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编写组解读道:“开头八句,叙说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祥瑞和美好的名字,表现出高度的庄重自爱。”这样解,未免太不确切,太不了解屈原,甚至歪曲屈原形象了。屈原为什么强调自己是古帝高阳的后代?为什么自报其父的名字?为什么又强调父亲给自己起的是一个嘉名?难道屈原真是为了表现自己“高度的庄重自爱”?非也。因为屈原处于战国“横则秦帝,纵则楚王“非常时期”,但由于楚国昏君当政,小人专权,一直在走下坡路。屈原作为楚王的同宗,楚国的贵族,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不能坐视楚国一天天的衰败,没落乃至灭亡。他说这些表明他不愿做楚国的不肖子孙,挽救楚国的危亡,振兴楚国,实现美政是他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曾经为高校培养楚辞研究人才的专家姜亮夫先生在《楚辞通故》中,对这几句做了准确而到位的评点:“初度之美与生辰之吉,一切条件毕具,则使用降字,以比于世之大任,盖当之无愧也。”
《离骚》(节选)第二个八句:“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对前两句编写组解读道:“内美句承上,修能句启下。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发现。”这种结论不确切。内美指的什么?即内在的美德;“修能”即美好的才能,这两句是承上面第一个八句而来。如果说第一个八句,通过写出身的高贵、姓名的美好,主要是表现自己具备担当的历史大任的条件,那么这两句则是从“内美”与“修能”两个方面进一步表现自己具备担当历史大任的条件。总之,这里从出身、品德、才能几个方面集中表现自己担当历史大任的条件优势。怎么能说是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发现呢?那么美德、才能从哪儿来的呢?屈原深知:“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屈原《抽思》)于是,他就“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这就艺术地告诉人们:“内美”与“修能”,是“扈江离”“纫秋兰”博采众长的结果。最后编写组总结道:“以上八句,焦虑之情,忧患之意,溢于言表。”这个结论也不够全面、不够到位。诗人到底焦虑什么,忧患什么,编写者没有说。说这是指“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则较确切。为什么诗人这么说?因为屈原写《离骚》时,正处于“老冉冉其将至”的盛年。即屈原被第一次流放的楚怀王时期,其时四十岁左右,正是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的年龄,也是时光稍纵即逝的年龄,所以屈原担心“恐年岁之不吾与”。时间不等人,这就表现诗人对振兴楚国、建功立业的渴望和决心大显身手、一展其能的迫切心情。那么,当还未被君王任用时怎么办呢,那就“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作者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搴木兰,揽宿莽”,进德修业,时刻为君王召唤,担当大任做准备。这才是正确的理解。
《离骚》(节选)第三个八句:“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编写组解读道:“‘草木’二字总承上文芳香之草类,久固之木类;‘美人’二字,兴中有比,寄意于君。”这是对第三个八句前四句的分析,未必准确。对君“寄意”什么?编写者没说。“日月忽其不远兮,春与秋其代序”,对这两句,编写者更未置一词。日月不停地运行,春与秋互相更替,此两句富有哲学意味,写时光易逝,规律无情,所以才会有下两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想到草木也要凋零,我担心君王也要变老,那么振兴楚国的大业就会成为空谈,这表现了诗人对君王的担心和对祖国的忠诚。对“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这两编写者句评道:“上句词直,下句意婉。”是这样吗?不是。实际上,这两句句式和语气都是一样的。上一句“不抚壮而弃秽兮”前是承下省一个疑问代词“何”字,意为:为什么不趁壮年抛弃秽政?(按:编写者将“弃秽”注为“丢秽恶的行径”,显然指的是君王,当然也通,但笔者以为“秽”解为“秽政”更好,与“美政相对;着眼于国家大政。)为什么不改革这种不善的法度?二者都是用反问句式表示肯定的内容。因此,两句皆“词直”意亦直,写屈原对楚王的规劝:抛弃秽政,改革法度,表现屈原的坦率,对楚王的忠诚和对振兴楚国的设想。屈原早在受到楚怀王信任当左徒时,曾受怀王的委托,起草“宪令”,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于是上官大夫对屈原竭尽谣诼、诬蔑、挑拨离间之能事。于是,不仅使这次变法流产,而且使怀王“怒而疏屈平”(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但屈原始终念念不忘变法,于是就在《离骚》中艺术地表现出来了。他以大胆、直率、几乎大逆不道、带有几分责备的口气说:“何不改此度?”这哪儿有一点意婉?对“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两句编者点拨道:“崇仰真理,当仁不让。强烈的道德觉醒。”对此论我更不敢苟同。这两句是崇仰真理吗?非也。当然,不是说这两句与真理毫无关系,而是说这两句主要说的不是真理,更不是讲对真理的态度,而说的是振兴楚国,“弃秽改度”的大业。所谓当仁不让,也应该指此。至于“强烈的道德觉醒”云云,屈原这里讲的是道德吗?不是,更不是道德觉醒,而是表达诗人在未来的实施美政、完成统一的大业过程中,愿为王前驱,冲锋陷阵,充分地显示了诗人的志气、勇气与豪气。屈原这两句诗正如萧兵所分析的:“这虽不是‘神游’、‘飞行’的开始,却反映他对光明对理想、对‘美政’一贯固执的追求,而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相一致。”而江苏编者却说是“道德觉醒”,我觉得江苏编写者这样解读《离骚》太臆说、太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