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微课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数学微课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数学微课堂

高中数学微课堂范文1

关键词:微课教学;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引入微课教学,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创新,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帮助学生查缺补漏,能够最大程度弥补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将其作为高中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要想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应该将高中数学中的知识点与日常的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教师应该将微课教学形式,融入高中课堂教学中,以便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实际生活为着手点,将学生带入特定的环境中,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前预习

要想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前预习,应该将课前预习作为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课程教学工作开展之前,应该做好课前预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以便在课堂上能够更容易地理解重难点知识,对促进微课教学模式的发展,提升学生探究和思考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在预习后,应该带着问题进入到课堂,对于不理解的知识点,应该当成重点内容去学,并及时向教师询问,通过教师的点拨,能够加快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应该将微课教学融入高中数学教学中,具有课程时间短、教学目的明确的特点,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的预习质量,应该引导学生在预习时引入微课教学,能促进数学课堂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三、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

数学是高中阶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里面涉及了大量的重难点知识点,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高中数学里面涉及了大量的知识点,具有逻辑性强和难度系数高的特点,大多数学生不能理解数学知识点,影响着高中数学的教学成果。为了突破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应该将微课融入高中数学教学中来,微课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围绕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展开,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扩展学生的视野,对充实学生的数学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将微课融入高中数学教学中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重要知识点。例如,在讲述函数图象时,教师可以将函数中的一次函数y=x和y=kx+b的图象做成微课的形式,在多媒体上向学生展示,将抛物线运动的规律以动态图像的形式展现出来,能够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加强学生理解函数知识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微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学生还应该借助微课程的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学生在课堂上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课下选择微课程的形式进行学习,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四、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

微课里面蕴含了大量的信息化内容,是科学技术的产物,符合当前数学教学的要求。应该充分利用微课的教学优势,将微课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融入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中,通过对课程的不断总结,充分认识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开拓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更加重视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培养,通过微课的形式,学生可以对数学知识点充分的掌握,帮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思维模式。例如,教师在讲述集合运算一课中,主要分为片头、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进行讲述,首先,在片头处,要求学生学习集合运算的内容,掌握有趣的数学规律,给学生设置问题。例如,让学生打开数学课本的15页,需要从全集和补集的角度来促进内容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集合运用能力。在正文讲解中,要求学生掌握集合A、B的交集、并集和补集等方面的内容,需要借助不等式解集计算器,求出课本上集合的运算结果,并观察集合的运算情况,让学生通过观察维恩图,来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微课教学是当前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加强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点。微课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可以随时进行学习,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点。

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微课堂范文2

微型探究课题的材料可以从教材的背景材料与案例中进行挖掘,也可以在其他的学习资源中进行设计,要想保证微型课题学习效果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我们必须要提升自己对于微型课题的认知程度,综合各种情况开发出最适宜我们发展的微型探究课题,下面就针对高中数学微型学习课堂的自主设计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微型课题的设计应该与生活相结合,提升趣味性

在设计微课题时,应该与我们的生活进行密切的联系,在其中增加一些趣味性,这能够改变我们对数学学科的认识。除此之外,还能够让我们在自己创设的探究活动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于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与团队精神也是十分有利的。

例如,在余弦定理这一课的学习中,就可以设计一个关于“机器人踢球问题”的微型课题:如图1,矩形ABCD是机器人的足球场,其中,AB为170cm,AD为80cm,机器人在AD中点E中进入场地,到达F位置,EF为40cm,EFAD,在足球场内有一个小球在B点运动到A点,机器人需要从F点出发来“踢球”,设机器人与小球均是做直线运动,他们同事出发,机器人原地旋转时间忽略不计,那么:

1.若小球运动速度与机器人行走速度相同,那么机器人最快在哪里能够截住小球?

2.若小球运动速度是机器人行走速度的两倍,那么机器人最快在哪里能够截住小球?

3.若小球运动速度是机器人行为速度的t倍,那么在t取值为多少时,机器人不能截住小球,t取值应该为多少?

在问题1中,机器人在线段AB与FB中垂线交点中可以截住小球;在问题2中,若机器人最快能够在线段AB点G位置截住小球,那么就能够利用余弦定理求得答案;在问题3中,如果F到线段AB垂线段是FH,那么t只要比大即可。

在如,在函数性质这一课的学习中,就可以设计一个关于饼干桶表面积大小的课题:

1.假设一个圆柱性饼干桶体积一共是0.5m3,如果其底面边长为x,变面积是y,那么在x等于几时,y可以达到最小值?

2.分析函数y=x2+的性质;

3.分析函数y=x+的性质。

这一例题本来是对问题2、3中函数奇偶性与的单调性的分析,但是,在这一微型课题中,由于赋予了其真实的环境,就能够让我们体会到,自己学习的数学知识并不是没有用的,而是能够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生活处处有数学。同时,采用该种方法来研究函数与能够帮助我们来提炼出函数的研究方法,这比生硬的课堂学习更受我们的欢迎。

二、微型课题的设计要具有思维价值,具备挑战性

在设计微型课题时,必须要充分的凸显出数学知识的思维价值,引发出我们的认知冲突,积极主动的投入思考过程中,但是,在设计微型探究课题时,我们也应该把握好一个“度”,控制好课题的难易程度,如果课题过难,就会让我们产生一种畏难心理,如果课题过于简单,又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课题的设计必须要综合考核到我们的能力水平和知识水平。例如,在柱、椎、台、球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这一课,就可以设计出如下的微型课题:

1.有一个凸多面积,一共有九个面,每一个面的棱长都是1,其平面展开图如图2,那么这个凸多面积的体积V为多少?

2.某正六棱柱底边长是3m,侧棱长是cm,使用一个平面将其分成两个不同的棱柱,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两棱柱表面积之和是最大的?最大值为多少?

这两个题目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柱、椎、台、球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但是由于融入了探究活动,就将各类型的题目进行搭配组合,就可以有效提高问题的挑战性,同时,又为我们留出了一定的探索空间,这些题目不是太难,但是也不是一下子可以计算出来了,需要我们开动脑经来分析解决方案,这样就有效的凸显出数学知识的思维价值。

高中数学微课堂范文3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一、学习兴趣

现实生活中,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被学习所占有, 在所有的这些时间里, 教育一直训练着学生去接受、记忆、背诵、考试,久而久之,学生对此产生了一种习惯性的好感和兴趣。但是, 这样的兴趣不是学生内心真正的愿望和渴求, 真正的渴求被教育活动边缘化了,学生对抽象的学习和记忆背诵之类的事情所产生的兴趣只不过是习惯和满足于一种例行的和机械的程序, 这种习惯和满足缺少主动的精神追求和目的, 缺少学生自己对学习内容和意义的思考。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记忆、背诵、教材等相关因素关联甚小。数学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对于小学生而言,强制灌输学习无法导致良好的教学效果。长时间学习导致的挫败感极易摧毁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严重者还会导致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会对数学学习具有抵触心理。

基于此,笔者提倡小学数学教学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尝试在篇幅短小的微课视屏中,添加学生喜爱的元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当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的时候,学生就会从被动学习积极的转变成主动学习,而主动的学习方式是可以极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知识迁移能力的。

二、逻辑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课堂中开展教学的主要程序一般包括:“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数学模型――建构知识体系”。在小学学习阶段,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知识运用空间想象能力锻炼抽象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应该怎样利用微课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关键的一点是巧妙地结合“数”与“形”,促使两者之间融会贯通。例如,教学《分数》这一章节时,笔者制作了一个有趣的微课视频:划出一条直线表示单位“1”,给出思考题:如何用这条线段表示2/3、4/7、3/10,又划出一条线段表示单位“2”,即两个单位“1”,让同学们思考如何表示5/3、11/6。学生思考过后,老师应该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将一条线段按分母为几,从而分为几段;分子为几,则相应的取几段。除此之外,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概念和应用,我还以微课视频的形式,布置了课后巩固作业给学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供学生思考:(1)在水杯中倒入果汁,喝掉2/5,又接着在杯中倒入凉白开,倒满后,再喝掉1/6,紧接着提出问题,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是喝掉的水容量更多还是牛奶呢?(2)在前面的基础之上,又提出问题,喝的牛奶和水的容量分别是多少呢?你能帮忙计算出来么?

三、联系生活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尽量在课堂上提一些和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新知识与我们的多姿多彩的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固定场所,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占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局限于课堂这一固定场所,可以发散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四、循循善诱

微课视频由于具有短小精悍的效果,所以一般来说只能涉及比较少的知识点,但老师恰恰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教师通过点对点讲解学生不懂的学习内容,使得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午休时间等碎片化的时间段进行学习。比如说,在教学生乘法这一章节的知识点时,学生虽然能够较简单的记忆背诵一些相关的乘法口诀,还能做一些简单的乘法运算,甚至是除法运算,但是,通过深入地了解,我们发现学生并不知道知识背后所体现的知识点。

五、思维发散

数学教学是具有规律的,小学生正处于一个身心发育的阶段,对很多事情都充满着好奇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基础的夯实,还要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质疑品质的建立。例如,又如:一根粗细不一的绳子,点燃一端,一小r后即能完全烧尽。倘若仅想燃烧半小时,应如何处理(由于绳子粗细不一,因而燃烧的速度并不相同)?类似具有趣味性的问题,十分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当学生面对这类问题时,内心的求胜欲及探索欲能被有效激发,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尴尬的教学情况,比如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课堂氛围十分沉闷等。微课教学正是在这一形势下发展衍生出来的新奇形式的教学方式。微课教学可以有效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对于活跃课堂氛围具有显著效果。

六、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视频,除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突破重难点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等作用之外,还可以重建学习流程,使学习活动分为“信息传递”和“吸收内化”两个阶段。“信息传递”即课堂教学,是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中实现的;“吸收内化”则是指学生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提炼、总结和运用的过程。在微课教学模式下,学生结合老师提前录制好的微课视频,或者在线辅导进行自我学习,完成“信息传递”,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沟通,共同实现“吸收内化”,可以显著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谷传文.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18:68-70.

高中数学微课堂范文4

总结式结尾:这是最常用的一种结尾方式,一堂课教学终了时,教师运用准确精炼的语言,对教学内容和重点作提纲挈领的总结和归纳,意在让学生由博返约,纲举目张,在学习的结束阶段再次强化教学要点,从中找出规律,上升到新的认识,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如教学“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课的结尾,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练习,我们知道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方法,一是把直线化为斜截式,利用斜率来判断,二是把直线方程化为一般式,利用系数来判断。”这样的结尾,抓住了教学重点和知识的主要特色,高度概括,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起到了强化和深化的作用。

对比式结尾:有比较才有鉴别,对比式结尾就是在一节课教学的结束阶段根据内容结构、形式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侧重地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对照比较,分析概括出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把握住特点,总结出规律,加深了解所学知识。如在讲解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时,有这样一道题:在三角形中,已知a=60,b=41,∠c=60°,求c,∠A,∠B。讲解时先用余弦定理求边长c,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求。学生在讨论中各抒己见,最后取得统一的结论:既可以用正弦定理,也可以用余弦定理。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对方法、步骤更清楚了,选用解题方法更灵活,牢固地掌握了知识。

悬念式结尾:有些知识往往需要几个课时来讲,而前后教学内容的联系又非常紧密,教师就可以利用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学生的好奇心,在上一节课结束时针对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造成悬念,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起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艺术效果。如教学“定积分的概念”一节知识后,在进行总结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通过练习,同学们看到,被积函数是一次函数时,对应的曲边梯形是三角形、长方形或梯形,我们可以利用初中讲解的公式直接计算出定积分的值;如果被积函数是二次及二次以上的函数时,对应的是曲边梯形,用什么方法来求呢?”这个问题是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前一节结束时提出问题不仅预示了下一节课的教学重点,而且可以使前后两节课过度自然,衔接巧妙,实现了讲授内容的前后呼应,效果较好。

延伸式结尾: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所以教学内容完成后,不要马上结束教学,而是应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扩展,使指成为联系第二课堂的纽带。这样,既能使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有能使学生所阅读的课外读物与本课内容密切相关,拓宽知识,扩大视野,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定积分的应用一节时,我是这样结尾的:同学们,这一节我们通过定积分学会了求椭圆的面积。那么,如何来求马路上行驶的油罐车的体积呢?请同学们课后查资料,相信大家一定会很快地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束语,从课内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阅读,使课内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运用已知去获得未知,可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高中数学微课堂范文5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氛围

新课改实施以来,国家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成为共识。我们现在的学生,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从心理上来说,都已经比他们初中的时候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成熟。因此,自制力相对来说较强,在学习上相对主动。下面就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如何加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

1.1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备课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它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连续性,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就不能取到理想的效果。在备课时我们要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的教学目标现在总体上分为了三大领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在备课时就要围绕我们确定的这个目标来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另外我们还要把内容进行必要的更新和重新整合。

1.2我们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恰当选取教法

我们要根据课堂的具体内容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我们的每一堂课都是需要用心准备的。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所以我们教师也要随着我们教学内容的变化而不断的改进,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在不断的变化的,所以我们的教学设备也应该要不断的前进变化,我们对于教学方法要学会灵活的应用。目前,我们的教学方法要多种多样,比如我们在教授学生们立体几何这一章节中,我就会不时的穿插一些演示的方法来向学生们展示有关的模型。在我们学习立体几何之前,我就会要求我的学生先准备一个或者用铁丝做成的正方体的几何模型,这样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到这个几何图形的各条棱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了。这样直观性的学习有利于我们的学生解决课本上的习题,所以在空间问题上我大多都是要求学生们亲自动手来制作。

1.3设置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题型

数学课堂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想创新,就应指导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批判,敢于向权威挑战。然而学生认为教师和教材的权威性是不可侵犯的,都习惯于接受教师和教材讲述的一切,不会去思考、怀疑、批判,所以很难有创新意识。同时,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提出的问题大多是陈述性问题,并让学生围绕某一知识点进行大量的题海战术,缺少了对开放性创新题型的设置。数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设置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题型,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来不断优化数学思维品质。开放性数学题的解答一般不能按照常规的套路去解决,而必须经过思考、探索和研究,寻求新的处理方法 。如求过点((3, 1),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这道题的正确结果有两个:x +y=4 或 2x- 6y=0。如果学生按常规思维方式去解决的话,就会忽视截距是0 的特殊情况而得不出完全正确的结论。即通过合理设计疑问,以促进学生思维多方向、多角度的发展。在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时,要注意使设计的问题既达到了激疑目的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1.4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建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减轻数学教师的负担,使数学教师在付出同样的精力的前提下,取得更多的教学成果。高中数学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为此,数学教师一定要想办法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的目的。所以,活跃课堂气氛是第一位的。为此,我们要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让高中数学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目前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最缺乏的就是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因此,要想加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就要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之内学习数学知识。

1.5建立学生之间的合作制度,成立数学学习小组

目前,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这种能力稍加培养就能极大地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效率。在现在的高中数学课堂教育中,只依靠学生自身的自学能力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学生之间的合作制度,让学生之间展开相互合作,互相监督互相督促,共同提高高中数学成绩。在学生合作的基础上,成立数学学习小组,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对于在预习中出现的困难,老师要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予以解决。课堂之下,学习小组要继续发挥作用,做好课后习题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才能达到创建高效课堂的目的。成立数学学习小组的意义在于,能够降低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难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也能对知识点和难点进行研究和探讨,提高数学学习效果。因此,建立学生之间的合作制度,成立数学学习小组,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育是一个有益的探索,值得我们探索。

总而言之,为了在课堂上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我们在课外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交流,放下架子和学生真正成为朋友,学术功底是根基,必须扎实牢靠并不断更新,教学技巧是手段,必须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师生互动是平台,必须师生双方融洽和谐平等对话。

2总结

总之,在新的课程标准下, 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度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原来教师为主体的状况。我们高中数学教学要改变教学方法与策略,优化教学理念,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善,提高课堂效率,在有效地课堂时间内,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尽可能地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新知识,迅速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郑毓信.简论数学课堂改革的活动化、个性化、生活化取向[J].教育研究,2003,( 06) .

高中数学微课堂范文6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数学语言

“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这是新课标对我们的数学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键就在于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趣味性,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对教师的教学感兴趣,积极自主地投入到教学当中。

一、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的原因

1.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肤浅化影响课堂的趣味性

教师在讲课时充分理解教材是我们进行教学的基础,但是现在我们的新教材与传统的教材相比,在一步一步朝着简约的方向发展,将更多的思考空间留给了我们的学生,而这种新教材对于我们的教师是一个极为严峻的考验。如果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够充分理解教材内容,明确把握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在讲课时只会照本宣科,将课本上的知识以生硬的方式传授给学生的话,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必然不强。

2.数学课后训练任务单一影响课堂的趣味性

当前,尽管我们提出了各种教育改革的理念和方法,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的教育观念还是相对传统、保守,教师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更多的只是为了学生在将来的大小考试中取得一个好成绩,提高升学率,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本着这样的教学观,教师在教学时对学生的训练往往较为功利,以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为主。虽然这样的练习对于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具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这样单一的训练方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怠之情,对数学学习失去积极性,降低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二、提高数学课堂趣味性的措施

1.教学内容趣味性的选择

数学学习不仅仅只是为了让我们在数学考试中掌握解题技巧,在考试的时候取得高分,数学中的许多知识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例如,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推算出来的圆周率对于当时人们求圆的面积就有很大的帮助,这就是我们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一定要有趣味性,让学生对数学这一堂课有兴趣,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关键。比如,教师在讲解“勾股定理”的时候,可以先向学生引申这个定理在古代的时候就有了,还可以向学生讲一讲它的由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应用到这个定理。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请学生介绍勾股定理比一上课就向学生讲解这个知识要生动有趣的多,学生也更乐于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更愿意积极主动地思考教师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时对教学内容进行甄选,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又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高许多,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会明显增强。

2.教学手段趣味性的设置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讲、学生听,那么我们的课堂必将会是一潭死水,久而久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都会产生惰性,教师教学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学生听课也仅仅是为了弄懂知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死气沉沉。

如果教学课堂一直以这样的状态发展下去,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学生以这样的状态学习,必然会对学习缺少兴趣,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差。教师如果想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教学时必须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有趣,而不是一味地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

比如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参加,如在学习“数学归纳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向学生演示多米诺骨牌游戏,然后向学生提问,全部牌倒下的条件是什么,有几个,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新奇有趣的学习方法,会让学生转变过去对数学学习的一些既定看法,看到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积极主动地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

3.数学语言趣味性的运用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愿意与讲话风趣幽默的人交流,同样的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的时候也更愿意听到教师讲课语言的幽默生动。如果一个教师在教学的时候经常使用一些风趣幽默的语言,学会将数学知识融入我们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乐趣,那么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也会有所提高。

总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想要提高趣味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的教师持之以恒地去发现和探索。

参考文献:

上一篇探春理家

下一篇研修日志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