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作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李清照的作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李清照的作品

李清照的作品范文1

关键词:李清照;诗词;文学特征

李清照以词著名,兼具诗经等方面创作成果,在研究和分析李清照词作品时,人们往往容易忽略她早期创作的词作品,而是更加注重其后期的悲情词方面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将针对李清照不同时期创作作品中蕴含的文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全面学习和理解李清照词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以及反映的社会现实情况。在基于对词人李清照人生遭遇了解和分析的情况下,分析其词中的文学特征。

一、李清照早期词中的文学特征――醉酒词、闺情词

(一)早期作品创作背景

李清照出生书香门第,其父亲和母亲都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因此,使得词人李清照一生受家庭的影响,也很有作词方面的天赋。早年李清照生活比较安定,并且生活中充满欢声笑语,这也使得其创作作品中包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喜悦之情,其中以醉酒词和闺情词为典型的代表。

(二)醉酒词

醉酒词主要是李清照早年幸福生活中与家人和朋友之间对饮而作,如《醉花阴》是李清照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醉酒词,词中“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词是被世人广为流传的优美词作,作者与丈夫分别之后为了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在微醉的情况下创作了这首《醉花阴》。这是李清照对自己幸福生活的写实,虽然与丈夫短暂分别,但是能深切感受到李清照与丈夫之间的恩爱之情和幸福之感。

(三)闺情词

李清照作为闺阁中妇女,深受旧社会制度的压榨和对自己思想的束缚,因此在早期李清照创作时也有很多代表广大闺阁中的妇女心情和情感的创作作品,这些作品能引起广大闺阁中妇女的共鸣,表达了就社会体制下,妇女希望自由和思想解放的情感。如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首词中就表达了李清照独自呆在家中的孤寂和希望能外出看外面世界的心情,也说明传统封建制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从《一剪梅》这首词中体现李清照作品也能运用比较优美和华丽的辞藻来表达心中所想所思,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李清照后期词作品中的文学特征――悲情词

(一)后期背景介绍

李清照后期创作的词作品都散发着很悲伤的感觉,这主要是由于中原沦陷后,李清照原本安定的生活被打破,并且在背井离乡的情况下,李清照的丈夫也悄然离去,面对现实生活的突变,作者内心的伤痕越来越多,心情也越来越郁闷,在这种情结下,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作品也都是以悲情词为主。

(二)后期词中蕴含的文学特征――叠词修饰法

李清照悲情词中蕴含的文学特征主要以内心独白和对生活的失望为主,抒发自己对生活的不满和内心的孤寂。后期的悲情词读者让人心疼,坚持用质朴的语言,不加任何修饰,将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结合在一起,这种情景结合的情境的创作手法表现了人间至情至性、大悲大痛,体现了女性抒情文学的典型特征。

其次还有《南歌子》中“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从整体结构看这首词,其主要采用的写作手法就是顶针,如“天上星河转”与“翠贴莲蓬小”对应。不仅如此,这首词还遵循着问答的形式,上片是“夜何其?”,下片对应“旧家时”,体现了李清照写作过程中注重上、下片的对偶和谐美,语言上自然而真挚,表达的思想感情极其丰富,充分展示了李清照的艺术手法和熟练和精准。李清照在晚期创作的词绝大部分都表达她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还要她对自己人生中的不幸遭遇的抒发,作为一名动荡时期生存下来的女子,她内心充满孤寂和惆怅,这些复杂的情感成为她创作的重要灵感,通过写作抒发自己心中的郁结,是李清照晚年生活的重要方式,也是对自己一生的写实。从李清照创作的词中,我们可以深刻学习到期词中的文学特征,即注重语言上的淳朴,写作手法上的灵活,讲究上下片之间的对偶和顶针,这些是李清照词中显著的文学特征,并且也直接影响着现代化文学的创作。

结束语:综上所述,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诗词作家,她的诗词在早期坚持以醉酒词和闺情词为主,后期作词趋向开始向悲情词的方向转变。如早期的代表作有《如梦吟》,就是对自己早期生活的热情之情的表达。而后来由于社会形势的动荡,使得自己与丈夫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尤其是丈夫突然离世,导致李清照晚年的作品都是以悲情词为主。因此,分析李清照词中包含的文学特征必须要全面,要与李清照创作背景相结合,准确掌握词中蕴含的深刻含义。

参考文献:

[1]陈玉秀.文学作品中的隐喻艺术思维――李清照的词《鹧鸪天》赏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2)

[2]王媛.如水情怀女儿心――浅析李清照两首悼亡词[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8)

李清照的作品范文2

关键词:李清照;意识;爱情;女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195-02

我国著名文学史家谭正璧先生曾说道:“中国文学史上很少有女性文学作家。汉之蔡琰、唐之薛涛、鱼玄机已属凤毛麟角,但不能占第一流的地位,只有女词人李清照却在有宋一代词人中占了个首要地位,独自博得个大作家的荣名。”长期处于男权社会的古代中国,“夫为妻纲”、“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观念禁锢着女性的思想,使她们丧失独立的人格,精神上亦无从发展。而李清照的出现,就仿佛茫茫黑夜中的一盏异色明灯,光耀整个文坛。这个才情横溢的女子,以“词坛正宗”之姿跻身文学大家之列。李清照的词作,以其特有的女性审美,描写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生活方式和情感状态,而其中所表现出来的完整而系统的女性意识,更是影响了无数读者。

一、女性意识在李清照词作中的体现

男子本位的封建传统极力宣扬男尊女卑的思想,礼教对于女性的束缚到了近乎残酷的程度。她们被视为男性的附庸,没有政治、经济地位,甚至没有选择伴侣、追求爱情的权力。而李清照则在自己的诗词作品中,大胆表现出对于封建礼教种种束缚的对抗与反叛。她敢于言爱、敢于论政,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意识

封建社会的女子多是没有个性的。她们终其一生都被囚禁在“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命运之中,完全没有独立的自我。而李清照则不然,她不仅文采斐然,个性也率真洒脱、不受拘束。她勇于表露自我,大胆赞美自我,更敢于评价、批判权威。她的自珍、自重、自信、自立在很多作品中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如李清照的咏花经典《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李清照以桂花自比,虽无绝代风姿,却有淡雅情致。她用桂花的“情疏迹远只香留”表达自己内在品格的高尚;更用“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极力赞美自己鄙弃庸俗、崇尚清高的审美品位与人生理想;她甚至以“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抱怨屈原未收桂花入《离骚》之憾事,大胆评价其情思不足。这首词从头至尾都表现了李清照这个奇女子自信、骄傲、甚至于近乎自恋的人生态度,充分彰显出其张扬肆意的自我意识。

(二)情爱意识

在古代,封建统治阶层严格控制人们的思想,尤其是对于女性。千百年来,封建礼教传统的浸染,使女性在情感上被深深压抑,恋爱、婚姻等行为也被严格限制,只能以男人马首是瞻。

而李清照却毫无顾忌地用文字表达着自己对于爱情的追求、对于爱人的珍惜、对于感情生活的渴求和赞美。她以温柔婉约却激情四溢的笔触,用女性独有的审美视角记录生活及情爱的种种体验,塑造了一个自由率性、敢爱敢恨的自我形象,其作品更展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

1.对于爱情的大胆追求

李清照的词作,尤其是早期作品,有许多是描写少女向往、渴望甚至主动追求爱情的。在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传统婚恋观念的时代,女性如此直白的表达自己对于爱情的渴求,是完全颠覆世俗的做法。王灼曾在《碧鸡漫志》中批评李清照:“作长短句能曲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天顾藉也。”尽管被封建卫道人士如此诋毁批判,却依然无法抹杀“易安词”超凡脱俗的光彩。

例如《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这首小令: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李清照仅用寥寥数笔便写出了一个艳妆美貌的少女对于自由与爱情的炽烈追求。“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怀春的女子被相思的愁苦的折磨,然而她并没有甘愿在等待中消磨生命,而是铺开素笺半张,将自己对于情人的思念尽述在信笺之上。更以“月移花影约重来”再定幽会之期。

李清照借用这个敢于叛离封建礼教的少女的形象,充分表达了自己对于女性主动追求爱情的支持,同时猛烈抨击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抑,更凸显了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2.对于爱情生活的不吝展现

李清照词作中对于自己爱情生活的展现非常直接,既不矫情,也不掩饰。不管是与爱人的甜蜜相处,还是爱人不在身边时的闺怨忧思,她都不吝表达。

例如《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便描写了男女之间一个温馨而富有情趣的生活片段。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这首词写在李清照婚后不久。她描写了一个青年女子,为了取悦爱人而到卖花担前买花。又因为“犹带彤霞晓露痕”的花朵太过美丽而怕遮掩了自己的光彩,于是将其“云鬓斜簪”,要让情人比比花与人哪个更美。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新婚伊始满怀幸福的小女人形象,充分表达了李清照本人对于自己和谐美好的婚姻生活的满足。

当然,生活并非总是温馨甜蜜,李清照也曾因为自己的爱情产生忧伤情绪。例如那首经典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写在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负笈远游之时,新婚燕尔却将面临离别,她难抑心中愁思,于是用锦帕写下这首缠绵悱恻的名作赠与赵明诚。她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和“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写出了自己与丈夫的彼此牵挂,表现了夫妻二人平等独立又相携相依的亲密关系;而“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更深刻表现了作者对丈夫浓烈的相思之情。

(三)社会意识

封建时代的女性没有社会地位,很少有女子有机会公开表达对于家国社稷的关注,而李清照是个异类。她知识渊博、才华横溢,更重要的是,她的才华并非只局限在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中。李清照生活在朝代更迭的时期,她身为女子,不能在外敌入侵之时上战场杀敌,也不能在国家危难之际入朝堂议政。但是她依然抱持着坚定的社会责任感,以一个女性独特的角度表达出对于国家与人民的深切关注。

1.对于国家社稷的关注

李清照虽为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又是女子,但是她骨血中却存有一股英雄豪气。尤其在是靖康之变后,她失家丧夫,颠沛流离,历尽艰辛。在极痛之下,却激发出她作品中少有的豪放气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问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

这首词通过描写梦中所见海天溟■、星河绚烂的景象,并借由作者向天帝倾诉“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来表达自己空有才华却无处施展的痛苦。她用一个女性敏锐而独特想象,塑造了一个“三山”之上的理想仙境,正对比出其对现实的深切不满。李清照反对南宋统治者消极避祸的行为,亦憎恨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切痛苦,而同时更传达出她主张的与不公平命运坚定抗争的心愿。

2.对黎民百姓的同情

在李清照创作生涯的后期,有许多作品以自己所经历的苦难来折射黎民的遭遇。她从一个女性的角度,用自己敏感的内心去体会身在水火的百姓的痛苦,并以自己真诚的文字去表达自己对于人民的深切同情。

二、李清照女性意识的形成原因

李清照词作中女性意识的形成并非偶然,这与她所处的社会背景、其家庭环境和个人因素都有关系。

(一)社会背景

宋代是我国封建正统思想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宋朝理学家奉行禁欲主义更是严重禁锢着人们、尤其是女性的道德思想;然而北宋又是我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最为发达的朝代,因为经济的空前繁荣,文化也得以极大发展。开放的经济文化与被囚禁的思想之间产生激烈的冲突,而李清照这样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满腹才华、见多识广,必然不甘心为礼教所捆绑,终生活在男权的阴影之下。从而促使其女性意识在内心迅速觉醒。

(二)家庭环境

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李格非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母亲则是状元王拱辰之孙女。他们不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礼教观念限制女儿,反而鼓励她学习文学、进行诗词创作。开明的家庭环境使李清照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正为她女性意识的觉醒奠定了基础。

比很多女性幸运的是,成年后的李清照遇到了一个知她、懂她的男人――宋代著名金石收藏家赵明诚。赵明诚学识渊博、酷爱文学,与李清照志趣相投。因此两人婚后生活十分和谐美满,丈夫所给予的独立而宽松环境使李清照得以保存其自然率真的个性,思想也未曾被封建礼教浸染。这也为其女性意识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个人因素

李清照不是一个甘心被封建礼教捆绑的普通女子。

首先,李清照自幼学习诗书,少年时便以显现出过人才华。她艺术修养高深、文史功底坚实、政治见识卓越,有着不输于任何男子的学识与才干。

其次,李清照有着超凡脱俗的思想境界。她追求女性保持独立的人格,诉求女性在情感上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她的性格中既有女子的温柔婉约,又有一种连男性都难以望其项背的独特的强韧。因而沈曾植先生曾这样评价她:“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苏、辛,非秦、柳也。”

第三,李清照的人生跨越了北宋、南宋两个朝代,动荡的时代背景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她的生活经历,而她自身曲折的命运更迫使其“走出闺阁”,创作了很多与充满现实意义的作品。她的词作描绘了自己在黑暗现实中所承受的痛苦,更表现出不甘被无情社会所压抑的生命特质。她对于家国社稷的深切忧患,是其特有的女性意识发展的催化剂,终于使她成为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伟大文学家。

作为一名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女性,李清照却以其内心鲜明的女性意识,跳脱出传统社会礼教纲常的严格禁锢。她卓然高立的挺秀风姿,成就了一个女人在中华文学史上的传奇。她的词作,唤起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对众多知识女性以及女性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最终成为一座丰碑为世代读者所敬仰。

参考文献:

[1]济南市社会科学研究所.李清照研究论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王艳峰.从依附到自觉: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李清照的作品范文3

②本来,几千年封建社会,来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活。你看,北宋仓皇南渡后,不是又夹风夹雨称臣称儿地苟延了152年吗?尽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陆游愤怒地喊“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但朝中的大人们不是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你看,虽生乱世,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咏岁月、琴棋书画了一生吗?你看,有多少女性,不学什么词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但是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索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

③从骨子里讲,李清照除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定外,还追求人格的超俗。她总是清醒地保持着一种做人标准,顽强地守着自己的节操。在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出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当年赵明诚在莱州做官,她去探亲,见室中书籍不多,竟大不悦,作诗曰:“寒窗败几无书吏,公路生平竞如此。”以后世事纷扰,她就更超群脱俗,出污泥而不染了。她是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俯视众生的,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寂寞。

④如果李清照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她偏偏是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细细的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珍品。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之中有执著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

⑤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有了答案,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3.李清照与封建社会寻常女性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4.第③段写了李清照去莱州探亲的事,作者写这件事有什么作用?

李清照的作品范文4

关键词:李清照;南渡;词;今昔对比

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她的出现是中国文学史上令人瞩目的事件。她不仅是封建时代为数不多的女作家中最为优秀之一,即使在属于“男人世界”的封建文坛也堪称“大家”。李清照出生书香世家,从小耳濡目染,深受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才情自然非一般女子可比。十八岁那年她嫁与赵明诚为妻,从此夫唱妇随,过了几十年幸福美满的日子,直到四十四岁遭靖康之变,夫妻南逃,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在孤苦无依中度过了凄惨的晚年。

纵观李清照的一生,她是幸运的,因为她有幸出生在书香世家,又有幸嫁了一个与她情趣相投的丈夫。然而她又是不幸的,由于世事的变迁,爱人与爱物皆丧亡,既遭国破家亡之痛,又深受颠破流离之苦,在辗转漂泊中度过了她的余生。正是由于这种幸与不幸才造成了李词的强烈的“今昔对比”。

下面笔者试就她词作中的这种“今昔对比”来进行具体全面的分析。

一.李清照前后期词的“今昔对比”

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幻,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词的内容、风格迥然不同:前期词人主要运用自然朴素的语言和女性特有的委婉细腻的手法,抒发真挚爱情及思念丈夫的离别愁苦。其词风绰约轻巧,妩媚风流,一如良珠美玉之令人把玩不忍释手;后期由于国破家亡之后,遭受政治上的风险和饱经风霜的凄苦生活,词作由前期抒发个人感情发展到关注国家存亡的感情,倾吐出词人的亡国之思,展现出饱经世态炎凉的凄苦心情。

试读她前期的一些作品: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蹴罢秋千》)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这些词都是极清新雅丽、明朗轻快的。如在《点绛唇·蹴罢秋千》中,作者通过人物形象的描写,非常传神的塑造了一个顽皮、活泼而美丽的少女形象。尤其是在表现少女心理情态美和行为动态美时,李清照以女人特有的细腻和敏感抓住少女极富个性特征的一连串动作,像“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些连续多变的行动的描写,把少女轻灵姿秀、纯洁多情、活泼顽皮的神态描写的淋漓尽致、惟妙惟肖。而在《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作者更是用巧妙的笔法勾勒出一幅美不胜收的日暮晚景图。溪亭、暮日、莲塘、荡舟、鸥鹭等景致引人注目,动静有致,在这些动态与静态景物组成的图画中,“误入”一词别开生面,“争渡”声声,更体现了人物兴奋快乐的神情;而“惊起一滩鸥鹭”的描写却是神来之笔,它把地上鲜丽的景色,姑娘们的欢声笑语和空中的鸥鹭惊飞鸣叫融为一体,使画面更加新丽,境界更为开阔。你看,这是一幅多么生机盎然而又绝妙无比的图画,而透过这幅图画,一位活泼开朗、豪爽潇洒的少女会飘然从画面深处走来,她——便是年轻时的李清照。而《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却是借咏梅来歌颂自己的婚姻爱情,用花月相照、花好月圆来暗示自己和赵明诚的美满的夫妻生活,亦花亦人,形神宛肖。

此外,前期的作品像“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醉花阴》,像“绿肥红瘦”的《如梦令》,像“宠柳娇花”的《念奴娇》,像“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一剪梅》等等,都写得极清秀淡雅,妩媚娇艳,如出水芙蓉,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综观李清照前期的词,抒情深刻细腻,善于运用精炼朴素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展示内心的欢乐与思愁。如果说词人在南渡前由于生活狭窄,视觉不广而影响作品深度的话,那么南渡后词人由于经历了切身的不幸,词风就大变。下面我们再看她后期的一些作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凄清,点滴凄清,愁损离人,不惯起来听。”(《添字采桑子》)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不难看出,李清照后期的这些词都写得凄惨悲凉,满怀忧愁痛苦之情。如《声声慢》开头连用七个叠字,把那种凄凉悲伤忧愁的情怀表露无遗。接下来用秋雁、、梧桐、细雨等一个个具体景物组成一幅凄凉的图景,掀起人心灵的波澜,感情的渲染,越来越浓,越来越深,到最后用反诘口吻“怎一个愁字了得”来收束全篇,把人的忧思愁情,推上高峰。这是国破家亡诸多种灾难纷至沓来时,一个孀妇的痛苦,是发自肺腑的真情流露。再如《添字采桑子》,作者用三更兼听雨打芭蕉的凄厉声响来表现她深沉浓重、痛苦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三更天的时候,院中传来阵阵雨打芭蕉的淅沥声音,这些在那些没有心事的人听来根本算不了一回事,然而在漂泊到南方的女词人此刻听来,确实点点滴滴无不敲打着自己的神经末销,声声息息都在拨动着自己的心丝……而《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同样作为咏梅词,然在词风内容上却与前期那一首《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有着迥然的差异:前期那首给人一种清新扑面的感觉,而后期那首却给人一种凄凉哀痛之感。

此外后期的这类作品还有像《菩萨蛮》“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及《永遇乐》“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等等。

由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李清照前期的词多清丽妩媚,而后期的词则多凄清淡静,今昔对比感很强,李词整体上给人印象最深的一点也正是这强烈的“今昔对比”感。但是这种“今昔对比”是由她特殊的身世命运所造成的,是无意识的,因而也是客观的。

二.李清照后期同一首词中的“今昔对比”

李清照词不仅前后期的对比感很明显,而且她后期同一首词的内部往往也凝聚着强烈的今昔对比。如: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临江仙》)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清平乐》)

以前(南渡前)的生活怎样?词人没有详说,只用“感风吟月多少事”和“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几句表达,但它的力量却是不可小视的——它与“如今老去无成”和“今年海角天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两者的差距之间凝缩或省略了多少欲说而未说的内容。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其感情的分量是十分沉重的,“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临江仙》是通过早春景象的描写,表现作者南渡之后百感交集系念家国的复杂思想感情。上片,作者写早春庭院和建康城的景色及其感慨,用“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来作对比,一是春回秣陵树上,万物苏醒,欣欣向荣;一是人老建康城里,沉痛悲怆,每况愈下。两种事物互相映衬,在这种反衬之下,显得人的愁情更浓。这样一种心境,自然是“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进一步表现了女词人深沉悒郁的情怀。词中这两组对仗的妙用,既深化了主题又增强了词的建筑美和词的韵味美。

而《清平乐》则更是用那种层层迭进的方法来表现愁情的。从章法上看,词人摄取了三个不同时期的赏梅片段,从早年,经中年,至暮年,次序井然不紊。早年是“常插梅花醉”,中年是“挼尽梅花无好意”,晚年是“难看梅花”。这一“醉”、一“捋”、一“难”,使词义一转再转,跌宕生姿。从艺术手法上看,对比衬托更是突出。上片是以往年梅花开放时节两次赏梅的不同心情作对比,而上片的两次赏梅又有力的衬托了下片的难以赏梅,表现了女词人今昔截然不同的生活情景,突出了“晚来”的飘零之苦,家国之忧。

再如她后期那首著名的《永遇乐·元宵》:“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词人通过今日临安与昔日汴京元宵盛况的对比,把词人流落他乡,孤独寂寞的心情、深切的亡国之恨融合在一起,倾吐国破家亡时凄楚零乱的情怀,表现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愤。词采用倒述手法,上片写今,描写元宵佳节的景物和心境,展现词人的沦落之感和惊恐疑虑之心。“元宵佳节”,天气是和暖宜人的。易安“岂无风雨”的疑虑,是受过无边苦难的折磨和种种不幸刺激的人所特有的战战兢兢、凄凄惶惶、多疑多虑的精神状态的真实写照。易安曾是喜欢游春赏景的,而今何以竟然“谢他酒朋诗侣”?这有前面三层铺述的三个原因:傍晚晴好,怀念亲人;春色晦暗,态度冷漠;天气和好,但疑风雨所造成的。其中“人在何处”是根本,春色晦暗、疑虑风雨是次要原因。可以想见,元宵佳节,日暮之时,不仅引人思念亲人,也使人产生怀念故国家乡之情。这是南宋都城临安的元宵节,自然引起作者对“中州盛日”元宵的回忆,引发了下片。

下片由昔到今,先追忆“中州盛日”,再转回眼前,突出动乱时代给词人留下的心灵创伤。“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这三句点明了昔日汴京的繁华兴旺。“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这三句是说妇女人头上戴着装饰珠翠的帽子,插着以金丝为饰的雪柳,竞相打扮,看谁整齐漂亮。真是欢天喜地,兴高采烈。以上六句为一层,回忆北宋汴京元宵佳节的繁盛景象及人们的欢快心情。接下来六句是写词人自己如今的憔悴及凄凉悲愤的心情。在这里,作者用昔日汴京城的繁华与如今飘零在南方的自己形成了一个苦乐悬殊的对照,突出的表达了自己哀怨愁苦之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李清照后期这种“今昔对比”之词还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而她后期词中这种强烈的“今昔对比”同样也是由于她特殊的身世命运及其遭遇所造成的。与前面一点不同的是,在这里李清照是有意识的拿自己后期的生活跟前期的生活相比,因而这种“今昔对比”是主观的、自觉的。

三.结语

纵观李清照的身世经历,以及对其作品内容的分析和比较,不难看出,李清照词作的风格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不同的特点。前期的词主要以清新、秀丽、婉转的格调抒写真挚情感;后期的词主要以凄怆深沉、苍凉悲楚的格调写离愁别绪、追忆往昔、思乡之情等。

李清照的词之所以动人,与她词中那种深切、真挚的家国之感和描写方法上的“今昔对比”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后者。“对比”能够产生力量,也更能打动人,正是由于这点,使得李清照这种“今昔对比”之词既能给人带来审美上的愉悦感受,又能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

参考文献:

[1]范英豪(评注).李清照诗词选[M].黄山书社出版社,2007(10).

[2]杨海燕,郭大章.李清照前后词风比较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1(3).

[3]黄利平.词·酒·人生——以李清照的酒词观其南渡前后的生活状态[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8(3).

[4]方波,唐碧珍.从“闺思闲愁”到“苦寂悲愁”——李清照前后期词风变化之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09(6).

李清照的作品范文5

关键词:李清照 《如梦令》 《李清照集校注》 细读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嫁与太学生赵明诚后夫妇俩志同道合,幸福美满。然靖康之乱中,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丧夫再嫁,后坚决离婚,无子嗣,漂泊南方,最后郁郁终老。

李清照在诗、词、文领域皆有成就,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她的词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被称为“易安体”。作品集有《漱玉词》《李清照集》,后世多亡佚,流传至今者较少。

李清照被后世尊为婉约派的正宗,她以词名世,流传至今的作品虽然不多,却皆为佳作。她的小令亦写得含蓄蕴藉,具有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触。比如二首《如梦令》小令,引得后来评论家赞赏不已。笔者通过细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就其他著述对此词的误解之处,提出自己的见解。现将这首小令全文抄录如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少数注解者识字不深,未理解“常”与“尝”二者当通用

首先,对于此词起句“常记溪亭日暮”中的“常记”二字,另外的版本作“尝记”。笔者据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卷一所作校记曰:“全芳备祖、杨金本草堂诗余、古今词话、历代诗余卷一百十二作‘尝’。”[1]中国的古籍在流传过程中有字句不同的现象,故而同一作者的作品逐渐演化出不同的版本。有时候一字之差,意思却有天壤之别。有的学者取“常”字的“经常、常常”之意,还有的取“长久”之意,句意可通,却明显违背生活常理。即使看到另外的版本作“尝”,也没有认真地花时间去检索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去求证,就随意地掠过了。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不同版本的“常”与“尝”,都可以解释得通,而这样的例子在诗词中比较少。笔者检索《汉语大词典》收录“常”字的第17条义项为:“通‘尝’。曾经。”其下举的例子有:《荀子·天论》:“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王先谦《集解》:“《群书冶要》常作尝,是也。”《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常繇咸阳,从观,观秦皇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三》:“孙权常猎于山下。”唐赵璘《因话录》卷三:“常躬耕得金一瓶。”[2]以上的“常”通“尝”,当作“曾经”的意思。下文产生“误入藕花深处”的美丽错误才是正常现象。如果此处“常”作“经常”或者“长久”的意思,一个成年人,在“日暮”时分,由于视线不太清楚,找不到回家之路也属正常现象。但如果“经常”地“误入藕花深处”,那就明显违背了我们的生活常识。所以此处应该是“常”通“尝”,当作“曾经”的意思,才会令年轻的李清照记忆如此深刻, 写下这首令人赞叹的回忆性小令。

陈祖美在赏析此《如梦令》小词时曰:“词的起拍‘尝记’二字,在这里是‘曾经记得’的意思,它说明此词非当时当地所作。李清照十八岁结婚之前到汴京,二十四岁时,公公赵挺之被罢相,不久,她就随丈夫赵明诚‘屏居’(即隐居)乡里十年……这首词是作者出嫁前后,居汴京时,回忆故乡往事而作,也就是李清照十六岁左右到二十三四之间的作品。”[3]陈先生的细致分析笔者十分认同,这也为笔者以上的论述又加了一份佐证。

二、溪亭当为地名无疑,归属地当在李清照之故乡章丘

“溪亭”,众多研究者对它的注解并不相同,而且理解的差异也比较大。陈祖美在《李清照诗词文选评》共列举了四种观点:一说此系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于大明湖畔;二说泛指溪边亭阁;三说确指一处叫做“溪亭”的地名(因苏辙在济南时有《题徐正权秀才城西溪亭》诗);四说系词人原籍章丘明水一带的一处游憩之所,其方位当在历史名山华不注附近。[4]

众多专家学者中持其中一种观点的比较多。平慧善译注《李清照诗文词选译》在《如梦令》其下“溪亭”下注解曰:“济南名泉之一,临近大明湖。”[5]又王璠在《李清照研究丛稿》中有详细的考证:“溪亭泉原本历下七十二名泉之一,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苏辙《题徐正权秀才城西溪亭》诗说:‘竹林分径水通渠,真与幽人作隐居。溪上路穷惟画舫,城中客至有罾鱼。’(《栾城集》卷五)可见泉流于渠,能够行舟,时有画舫出没其间。郭老在《溪亭泉》诗中也说:‘七二名泉莫与京,才见趵突又溪亭。珍珠潭底鱼三尺,一片琉璃入大明。’说明此泉水流直入城西北的大明湖中。大明湖多莲花,这就是‘误入藕花深处’的缘由。”[6]

然而笔者更倾向于《如梦令》中的“溪亭”当为李清照原籍章丘明水一带的一处游憩之所,申辩的理由如下:

其一,《如梦令》起句“常记溪亭日暮”中的“常”字,据笔者以上考证,此处应该是“常”通“尝”,当作“曾经”的意思,即这首诗当为回忆之作。王璠将“溪亭”解释为济南城中大明湖畔七十二名泉之一,又依据词中描述的内容推断“这首词写的是李清照少年时期和女友们在荷花盛开的夏日同游济南城西的溪亭泉”。但这只是他的主观臆断,李清照在济南生活的证据并不充分,大多数学者都是根据此词中的“溪亭”二字所做出的推论。徐北文《李清照原籍考》一文载:“据李清照的几种年谱,我们知道她出生地是郓州(今东平),生长在东京(今开封),嫁给青州(今益都)赵明诚,其后随夫居青州、莱州、淄州等地,金人入侵后,又南奔江宁(今南京)以及江浙各地,后定居杭州而终。她一生并未在济南定居过,然而这一点并不排除她居青州时到济南省视其父亲李格非。”[7]

其二,将“溪亭”落实为李清照的原籍章丘明水一带的一处游憩之所,更符合日常情理。在中国古代社会,绝大多数女性在一生大部分时间里都被局限于家庭之中,很少从事离开家的活动,作为“内人”是女性生活的常态,但是对于不同阶层的女性、不同地域的女性、不同年龄段的女性,情况又是不同的。[8]此小令描述的内容极富生活气息,人物的心情也是相当欢快的,从中可以大体推断此词所描写的当为李清照未嫁时的生活情形。李清照嫁给赵明诚后,家庭遭遇一连串的政治变革与打击,恐怕没有专门畅游济南名胜之地的雅兴,此为其一。二是赵明诚兴趣不在山水,金石图籍与绘画才是他的最爱,李清照自然也是夫唱妇随,生活虽然惬意,自然与往日未嫁时大为不同,在此时回忆往日家乡之美景,少女之轻狂与欢笑,并且形诸笔端跃然纸上,也是理所当然的。

三、本首《如梦令》赏析的重点当在“沉醉”

李清照本首小令起句“常”字点明是曾经的游览经历,虽然发生于昨日,仿佛又刚游历一番,足见此次游历令李清照印象深刻。“溪亭”交待游记之地,“日暮”当为截取的当日游历的一个片断,也暗示李清照在此地观景的时间之长。李清照与众多伙伴游览溪亭,饮酒赏景,兴致极高,酒喝得也欢畅,竟至于黄昏时“沉醉不知归路”。“沉醉”有二义:一作“大醉”;二作“比喻深深地迷恋某种事物或沉浸在某种境界当中”。此处作“大醉”似乎与词中描述更相符,所以李清照待到兴尽,方才回舟,在“沉醉”中小船走错了路,直到荷塘深处方始发觉,急着寻路回家,情不自禁地叫起来“争渡,争渡(怎么渡,怎么渡)”,惊动了栖息的沙鸥白鹭。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寥寥数语,似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无穷。这首《如梦令》李清照以其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尺幅虽短却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9]

注释:

[1]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7页。

[2]罗凤竹主编:《汉语大词典》(第三册),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年版,第733页。

[3][4]陈祖美撰:《李清照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5]平慧善译注:《李清照诗文词选译》,成都:巴蜀书社出版,1990年版,第1页。

[6]王璠著:《李清照研究丛稿》,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3~114页。

[7]徐北文:《李清照原籍考》,齐鲁文史,2004年,第2期。

[8]张金岭:《中国古代女性出游行为特征新探》,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2期。

李清照的作品范文6

一、语言通俗优美,词工巧锤炼又清新自然

文学和雕刻、绘画、音乐等其他领域一样,都是艺术作品的一个种类,文学是语言上的艺术。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常言道有“唐诗、宋词、元曲、清小说”,其中词产生于唐朝时期,繁荣于宋代,两宋时期涌现出了大批有成就的词人,他们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从词的发展过程来看,晚唐和五代十国时期的词尚处于初期阶段,词作者们往往工于雕琢语言,作品内容多是描写宫廷闺怨,因此这一时期的词作品普遍晦涩难懂,而到了北宋时期,柳永、黄庭坚等人摒弃了这种风气,改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填词,使得词的用语变得口语化、民间化,但是没有取得更高的成就。李清照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博采百家之长,因此她非常善于在作品中用典,并且语言自然顺畅,并不难懂,形成一种清丽通俗的独特风格,这就显示出李清照深厚的语言功力。例如,她擅长运用叠字叠句,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名作《声声慢》,开头14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给读者施加了愁肠百结的情绪,让人不由感叹她独特的语言感染力。李清照的词在语言上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精巧凝练而又平常感人。

二、音律和谐婉转,达到自然而无加工的痕迹

在古代,词是用来配乐吟唱的,因此,词的节奏韵律是非常重要的。李清照在作词时非常注重词律和谐,韵律工整,她经常把作品中情感的起伏表现在韵律的变化上,使得作品韵律丰富,情感真挚。例如,《声声慢》中“还寒”、“黄昏”、“点点滴滴”、“旧时相识”等词语,都是声母相近的字,这些词语使得句子读起来宛转悠扬,回旋起伏,从动人的音色中,读者能够听出作者的凄清悲凉,愁肠寸断。此外,易安居士的词通过大量事物声调描写增强词的音乐氛围,例如,《蝶恋花》中“潇潇微雨闻孤”,《多丽》中“恨潇潇无情风雨”,这样的象声词,都用“潇潇”写出了雨天的声音,表达了人在雨天的情绪,读起来极易上口,乐感极强。易安词中的声韵,都是由她精心雕琢设计的,但是读起来非常自然优美,和自然的声音融为一体,可见她安排得浑然天成,不露痕迹。这项手法看似简单,但是要做到完全自然无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李清照能如此自如地安排语言,显示了她深厚的韵律功底,这和她对词律的精通是分不开的。

三、情感表达凄婉,反映亲身经历和亲身体验

李清照的词风以宋室南渡为分界线,南渡之前多描写闺中生活,以及与丈夫赵明诚之间的深厚感情,风格绮丽婉转,温婉动人,南渡之后多抒发家国哀思,赵明诚的去世对她是极大的打击,从此她的生活孤苦伶仃,又加之再婚失败,晚年生活十分悲情,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是一种情感,是间接而抽象的概念,李清照在词中将愁变得具体化,使之化作一个量化的概念,就算用小舟也无法载动她的愁绪,她的愁成分复杂,先通过眼前之景“风住尘香花已尽”引出愁绪,随后延伸出“物是人非事事休”,表达自己对亡夫的思念之情和对已经沦陷的故土的怀念,其中还蕴含了自己离开故乡之后颠沛流离的痛楚,如此众多的愁绪突然集中爆发,这是她难以消除的,所以才会“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晚年的孤苦无依和凄惨不幸,都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出来。李清照在文学上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和她的人生经历是密不可分的,她的作品中景由情生,真挚的情感表达让人动容。

四、描写情景交融,连贯流动的日常生活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