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实验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理科实验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理科实验班

理科实验班范文1

看在眼里,**心里一阵酸。作为贵阳一中理科实验班班主任,常年超负荷的工作强度,让她无法顾及女儿的学习。**说,为了班上的孩子,自己亏欠女儿太多。

不过**三年的汗水没有白费。让她欣慰的是全班45个学生,高考成绩全部超过“一本”分数线,最低的成绩都达到547分,最高的有703分。不少同学已经保送到清华、北大等国内一流高校。

“老师、警察、保姆、妈妈”,这四个角色即可诠释**这三年来的工作。

“寄宿制”带来的

管理难度

作为搬迁金阳以来首届“寄宿制”教育的班主任,她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除了当好“教书匠”外,学生的思想品德、吃喝拉撒都要事事过问、件件操心。“实行寄宿制的优点除了加大了对学生的约束外,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师生沟通的渠道,他们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向老师请教。”**说,但是“寄宿制”给老师带来的管理难度却被放大。

早上5点多钟起床,然后赶交通车到金阳。7:30进入工作状态。接着便开始了一天紧张的工作。除了是理科实验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外,**带了另一个班的语文课,所以课时排得很满。到了晚饭前后稍微轻松一点,不过又得安排学生晚自习。夜晚11点,待孩子们都回寝室后,她还得一一查房。到了高三,这个时间要推后到夜晚12点。因为要值夜班,她每个礼拜至少有两个晚上在学校过夜。

这就是**老师一天的工作安排,这三年一千多天,她基本都是这样度过。

又当“保姆”

又当“妈”

**很多时候就像一个“保姆”。孩子们的吃饭睡觉、感冒发烧她都要管。如果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或者口角,她又得扮演警察的角色,出面“主持公道”。

在孩子们眼中,**老师让他们又爱又惧。“我不反对和孩子们打成片,但是该严厉的时候决不能和颜悦色。”**说,如果与学生完全没有距离,他们会缺少对老师的敬畏,很难“震慑”得住这些古灵精怪的“家伙”。

不过,**是真心的关心班上的学生,三年的相处他们建立了很深的感情。所以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班妈”。**说,看他们一个个从刚进校时稚嫩的初中生,到一天天地长高、成熟,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

同在校园

几天难见女儿面

作为“班妈”,**可以说是尽职尽责。但是作为母亲,她却有太多的遗憾和愧疚。

每天12个小时以上的工作强度,使得**对家庭和孩子难以顾及。她的女儿也在一中读书。但就在一个校园里,有时候也是三两天都见不到面。很多时候,只能在工作之余拨打女儿寝室的电话,问候一句。

女儿高考成绩的不理想,**认为自己负有很大责任。**与女儿相处的时间远远比不上班里的学生。只有高考前三天,所有的学生都回家准备应考时,她才第一次抽空回家为孩子做饭,尽一个母亲的责任。

**做事雷厉风行,是个情感不易外露的人。但是在采访中,当提及自己的女儿时,她却首次失控,眼眶红润。

理科实验班范文2

【关键词】创新能力 创新实验班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1-0023-01

各大学既是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构建的实施者又是其科学性、合理性的研究者。构建合理、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大学实现创新人才培养也有利于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归纳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背景,阐述各大学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现状,并由此开展分析与比较,归纳出不同类型实验班的特点与异同,针对问题提出对策性研究,力求对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构建起到借鉴作用,并为下一步全面实施精英教育提供经验。

一 理论依据

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主要面向当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全面素质及综合能力的要求,坚持“学生为本,基础宽厚、道德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塑造高尚人格、培养创新能力以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激情,面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结合新时期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的总体目标,创新实验班贯彻“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宽厚的知识基础、突出的能力潜质、优秀的综合素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英型拔尖创新人才。

二 本科创新实验班培养构想

结合新时期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面向技术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问题,总结其他高校在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方面的特点、现状、经验及问题,探索旨在提高技术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本科创新实验班培养机制、模式及对策,注重培养技术类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笔者认为:科研创新能力主要包括英文阅读及写作能力、计算机编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这些能力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系统的培训和训练。各个高校应该结合本校特色,综合考虑不同专业的相关需求,开设一系列本科创新实验班。

英文阅读及写作创新实验班主要瞄准英文文献的阅读、英文论文的撰写、英文报告的准备等工作开展。英文文献阅读主要瞄准本专业国外近年来的英文文献。英文论文撰写主要是培养本科生提出写作创意、论文素材准备、设计并完成实验、实验结果整理、论文的特色和完善等。英文报告准备主要培养本科生如何言简意赅地进行一次学术报告。通过以上专业化的培训和训练,相信本科生的英文阅读及写作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计算机编程创新实验班主要包括程序设计思想、常用计算机语言的培训。各个学校可根据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训练。以国防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在本科生的计算机编程创新实验班上,主要培训学生使用MATLAB、C、C++和C#的培训和训练。通过计算机编程创新实验班的培训和训练,相信本科生的计算机编程和实现能力能得到极大提高。

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验班主要瞄准本科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个班可以通过典型案例、实际场景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训练。通过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验班的培训和训练,相信本科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 对策和建议

为了更加有效地探索本科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广泛开展研究工作:(1)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现状。总结其他高校在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方面的特点、现状、经验及问题,试图从文、理、工三大类实验班培养模式入手,比较并分析三大类培养模式的不同特点、共同特点与发展趋势。(2)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理论及方法。在归纳、总结大学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的相关理论与现实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探索技术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以及提升途径。(3)技术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创新实验班培养机制、模式及对策。根据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特点与目标,尝试构建创新实验班培养机制及模式,并提出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构建的相应对策。

四 结束语

本科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研究的创新之处:分析与比较不同创新实验班的培养现状,得出各类实验班人才培养的不同特点、共同特征与发展趋势;结合新时期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探索技术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以及提升途径;构建创新实验班培养机制及模式,提出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构建的相应对策。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任重道远,还需要众多教育者持续不懈地探索及研究。

参考文献

[1]龚克.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 中国高教研究,2006(11):16~19

理科实验班范文3

我的优势是学习过专业的医疗护理,懂得医疗的基本常识,了解医疗基本技能,能在应急时期可以做到相应的处置,预防。可正确运用专业特长,更好地为社会搞好医疗宣传和服务,我所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符合我所竞聘的社会事业管理这项工作。

我认为从事社会事业管理工作应该是一个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关爱之情的人,因为我们所服务的对象是老、弱、病、残、妇女和儿童,他们都是社会上最需要关爱和帮助的弱势群体,我们的职责是使困难群众得到扶持和援助,使育龄妇女得到更多的关爱。

如果组织信任、同事们支持我,我将结合街道的实际情况,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来以后开展工作。

第一、在民政工作方面:1、要搞好调查走访,摸清街道残疾和困难群众基本情况,建立信息台帐,为残疾人建立档案,把群众的工作当做自己的工作。解决好残疾人最关心和最现实的问题,促进残疾人劳动就业,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找到工作,让他们自食其力,活得更有价值,从而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和劳动,维护好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造血功能,使残疾人家庭尽早脱贫。

2、做好生活贫困家庭和收入低群众的走访工作,把党的关怀和温暖及时送到困难家庭中去,并经常组织开展敬老、爱老等慰问活动,来满足和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需求。

3、要走访慰问烈属、伤残军人和在乡老复员军人,为他们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想优抚对象之所想,急优抚对象之所急,做优抚对象之所需要。

二、在计划生育工作方面:要经常走访育龄妇女,广泛征求好的意见和建议,以此融洽关系,方便日后工作。首先要做到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做好常住人口信息化采集,使流入、流出人口信息准确、无误,杜绝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

其次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增强和提高广大育龄妇女计划生育意识和自觉性,使他们了解计划生育政策,保证计生法规、政策及生殖保健知识进村入户,为育龄群众提供基本生殖保健服务,定期组织育龄妇女做好身体检查,以此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证优生优育。

再次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五老协会和中心户长的作用,提供政策咨询,使育龄群众主动的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社会事业管理办公室工作业务量大、范围广,牵扯到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以更高的热情、更大的干劲,投入到这项工作中。

理科实验班范文4

语文新课程实施的十年是曲折的十年:“三维”目标的偏执化,语文学科属性的弱化;学生主体地位的绝对化,教师角色意识和地位的弱化和矮化;“去知识化”倾向的泛滥,“双基”的缺失动摇了学生全面语文素养形成的根基;过度提倡个性化、创造性和批判性阅读,无视文本的客观确定性……

走过了课改之初的轰轰烈烈,经历了教育理念和行为的矫枉过正,语文教育在躁动中逐步复归正道。适时出现的2011年版课标让我们感受到了课程的设计者对语文学科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深入认知和探究,体会到了语文教育未来发展的正确走向。

一、突出学科属性,回归语文本真

修订前后的课标都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但对这一导向的偏执化解读致使十年新课程语文教学病态发展。在众多病症中,“非语文”“泛语文”尤为突出,它们“混淆了语文课与公民课、历史课、技术课的区别,使语文学科界域模糊,目标游离,内容庞杂”,[1]语文的学科特质在语文教育中被日益淡化,语文教育正一步步被异化。

2011年版课标在扭转这一倾向的努力中给出了明确的指向。

首先,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具体性质——“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还道出了语言文字运用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2011年版课标在课程性质、任务等方面对学科属性的具体确定,极大地丰富了语文课程的内涵,降低了它被异化、泛化的可能。

其次,2011年版课标要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就告诉我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而非直接目标。语文只能是语文,达成这一目标必须走适合语文学科特点之路,必须致力于“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此过程中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追求有机融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这两个维度目标的达成之中,自然而然地达成,是“渗透”,而非生硬的“贯穿”。

最后,对新课程提倡的综合性学习中的跨学科学习,2011年版课标也明确提出了“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的崭新要求,在综合性学习评价建议中提出“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还要求教材“设计的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要体现语文特点”……这一系列调整、补充,都在把语文教育引回符合学科属性的本真道路上,对语文教育“走自己的路”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强化教师地位,强调指导作用

语文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也不能容许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和参与者的缺位。

然而,课改十年间,语文教学中教师“无设计、不活动、无立场”的倾向十分严重,自以为教师的退出就能直接带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课堂教学无序、无物,教学效果甚不理想。

为此,2011年版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明确要求:“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内容的教学建议中反复强调“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导和点拨”,“加强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这些要求的提出,明确了语文教师文本的探索者、教学的组织者、学生的对话者和学习的评价者的地位和任务,强调了教师指导作用的重要性。

三、重拾知识教学,提倡随文学习

“语文课程的主体内容是语文知识。”[3]“知识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没有了知识,我们教什么?没有了语文知识,语文何以成为一门学科?”[4]语文知识是形成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全面语文素养的基础和前提。然而,课改之初,“去知识化”倾向甚嚣尘上,《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中“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等表述,尤其是“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的说法,给语文教学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考试评价这根指挥棒的作用下,语法、修辞等语文知识的教学被视为离经叛道,空洞、抽象的“理解”“感悟”成了语文能力和素养形成过程中最常见的行为动词,“积累”“运用”成了稀罕之物。这样的极端行为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无从运用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工具知识“意会”到那些似乎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缄默知识,并最终阻断缄默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使教师无法凭借这样的工具知识传达自己的思想,使学生不能理解教师的意图和自己的学习内容,从而使语文教学堕入空洞、抽象的说教之中,变得愈发淡乎寡味、面目可憎。

2011年版课标删去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的表述,道出了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便于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语言现象和问题时称说”。改课标实验稿中的“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为“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要求“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从而指明了语文知识学习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强调“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其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明确了语文知识学习的目的和功用。在第四学段“精读的评价”中要求“读懂不同文体文章”,则显现了文体知识在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

四、充实语文实践内容和方式,促进语文素养整体提高

课标实验稿对语文实践的内容语焉不详,甚为空洞。2011年版课标则作了较为系统、详尽的诠释:“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从语文实践的内容、方式、目的、资源利用等方面作了详尽的说明,给广大语文教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了明晰的目标任务和具体可行的操作范式。

五、尊重文本客观确定性,反对曲解和盲目拓展

新课程语文教学提倡多元阅读、个性化阅读、批判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语文教学已经不再是学生单方面接受文本的意义,而是学生与文本通过对话建构新的意义的过程。这种现代阅读观强调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强调阅读的目的在于建构新的、多元的意义,它对传统阅读教学僵化的理解、狭隘的视野、专制的精神压抑等弊端形成了有力的冲击,使阅读教学呈现了一派生机和鲜活的气象。

但是,文本解读也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新问题:课标实验稿强调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倒也无可非议,然而主张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则在一定程度上致使语文的教与学在对待文本客观确定性问题上出现了较大偏差,浅表化解读、脱离文本的大而无当的引申拓展、肆意曲解文意的“盲目反文本”成为文本解读中的惯常现象。

理科实验班范文5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班级 管理模式 研究

引言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阶段的教育需要创新型的管理模式,使之与目前的教学相配套。而现行的班级管理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缺乏独立自主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感和团队精神。要积极探索出创新型的高中班级管理模式,让学生得到锻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升学生的各项素质,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高中班级管理的变革

高中班级管理要从只关注升学率和就业中解脱出来,培养高中学生的公民素质和发展高中学生个性才能为目标。高中班级管理必须适应这种教育发展趋势,高中班级管理主要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来进行相应的管理调整,应从智育教育中解脱出来,在班级管理中采用新鲜的管理模式。

高中班级管理要改变德育教育方式,提倡德育的实绩。班级管理需要有道德教育的维系,使学生从道德的重建上,从社会的大环境中融入德育发展。在功利教育的背景下,一些学生的思想出现了消极和堕落。对于道德教育,要借助于严明的惩罚手段。在高中班级的德育教育和管理上,不能把德育进行量化和分化,形成支离破碎的片段。而目前,很多学校在高中阶段中普遍对德育教育进行量化管理,对学生的道德质量进行割裂评价和管理,这种做法和方式没有实际的意义和益处。再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管理来看,这种教育和评价不能从根本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对学生的优劣不能客观公正评价。班主任要增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认识,对德育的本质要有清醒的头脑。德育的目的是劝人和谐、向善,班主任在德育管理的工作上,要营造出师生间和谐和关爱的融洽氛围,使学生在班级中得到良好的道德熏陶。

智育教育管理是高中管理中最为的内容,同时,在各个高中的教学中也处于中心地位。智育教育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对于这些目标和学习起到非常好的辅助和补充作用。整个高中的学习过程中,学校和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共同目的都指向智育教育。学校评价一个班级的优劣,主要是通过学习成绩和排名实现,班主任评价班级的学生优劣也是通过学生的成绩和排名来实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任务是要积极、规范地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智育发展。班主任要有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协调好与任课教师的关系,时常为学生提供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班级的管理中,班主任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使学生各个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班主任要联合体育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方面的指导和管理,加强体育运动的常规锻炼,落实晨练跑步等;与学校心理室教师进行沟通,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结合道德教育,使学生养成理想坚定、目标明确、坚强意志的人格和气质。

对于课外活动时间的控制和管理,班主任应给予适当的时间,要认识到课外活动对于调节学生学习的作用和价值,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减轻学生因学习压力带来的精神困惑。班主任要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活动计划,对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指导。

二、高中班级管理模式的研究

在新课改的高中班级管理模式中,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是班主任管理和工作的好方法。自主管理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方式,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制定适合自身生活和学习的管理办法,让学生探讨规则的制定和执行。班主任把班级管理的权限下放给学生,自身成为管理的指导和监督者。

在自主管理模式中,班主任可通过学生对班级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进行大讨论和民主决策,经过师生共同认定后,进入实施阶段。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感到这样的班级管理方式是对自己的贴身设计,是对学生自身的管理和教育。学生在积极参与中起到较好的管理效果,同时也能较大发挥班级规章制度的作用。

在对自主管理模式中的班级机构的设置中,学生改变了被管理的模式,实现了自己管理自己。在这种自主管理模式中,班主任是最重要的角色,起到监督作用。在班级的机构组建方面,要任用责任心较强的学生,组成一个班级常委会,利用民主选举的方式,推选出各个班委成员,再在班委成员中选举班干部。制定相关的班干部职责和监督管理内容,由全班同学负责监督班干部的各项工作。还可以实行轮流管理的模式,实行一组成员八九人进行班级内务和各项工作的管理。在管理中,班主任可下设灵活的自治小组,如卫生检查小组和纪律检查小组,使学生得到了锻炼学习的机会,又加强了自身的约束力。

三、结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级管理要与实际情况,结合班主任自身情况和学校的因素,选择较为合适的班级管理模式,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参考文献】

理科实验班范文6

【关键词】 科研院(所);办公室管理;对策

办公室的管理内容一直都是管理科学中一项重要的实践内容,这是因为办公室是公共和私人组织中的重要枢纽环节。在科研办公室的管理中,既要有一般办公室的工作模式,又要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科研院(所)办公室的管理是办公室工作人员协助单位决策层处理好行政事务和办公事务的决策、执行、控制、反馈的活动过程。

一、科研院(所)办公室管理在科研所管理系统中的作用

办公室是一个单位的综合管理机构,这个机构主要是连接单位内部各项工作的正常运作。对于办公室的管理创新,这不仅是取决于单位的管理模式,还有很多制约单位创新举措的实现。办公室承担着参政议政、管理事务、搞好服务的重要职责,其作用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

办公室是连接上级和基层部门、广大员工之间的一座桥梁,是及时进行上情下达、下情上表的连接机构。同时对综合业务也有权衡和宏观调控的作用,是决策的指导、执行和协调的部门。在领导决策的下达这一程序中,不管是重要决策通过正式文件下达,还是普通问题的决策都是由办公室下达和具体组织承办。在对决策的组织实施上,办公室处于领导者与基层单位的中介部位,对基层单位的情况要深入基层了解其发展变化,并及时、全面、准确地向领导提供各类有价值的情况和信息,努力使领导的决策与客观条件、人力物力的许可程度结合起来,协助领导拟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积极协助领导布置工作。

2、参谋助手作用

办公室人员始终要把当好参谋助手放在突出位置,力求在高度、不断创新上下足功夫,参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一要紧扣中心抓信息。要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单位的工作重心工作。准确、全面的反映单位及部门的工作思路、主抓措施和实际效果。抓好宏观性、典型性信息。二是要具有全局意识,一盘棋思想。要在职权范围内立足全局抓大事、把握细节注意小事、想方设法抓难事,统一安排工作,提示机关效能。

二、当前科研院(所)办公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改革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我国科技建设正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挑战。科研单位在新技术的突破、科研能力的提高及人员素质的提高等方面压力更大,任务更为艰巨。

1、思想认识缺位

办公室人员没有正确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思想上淡化了办公室的重要性,办公室既是单位的服务机构,更是单位的指挥机关和智囊。作为服务机构要服务于领导,服务于基层同事。指挥机关就要求有协调全局、协调内外前瞻性的工作意识和举措。作为智囊就要时时站在决策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为领导出谋划策。

2、管理制度问题

制度是单位赖以生存的根本,不断的完善不断的改进,这样工作才能正常开展。现阶段办公室规章制度存在着与实际情况不符,制度陈旧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办公室工作的开展。

3、人才培养问题

现阶段办公室管理工作者存在专业不对口,知识结构单一等情况,在工作中不能得心应手,部分人员学习能动性不高致使在工作中常出漏洞或不能独当一面。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加强人员的技能和素质培养。

三、办公室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1、加强思想建设,注重提高整体服务功能

加强思想建设必须牢固树立三种意识:一要增强政治意识。办公室要根据本单位实际,协助领导制定改革发展规划,协调职能部门的有关工作。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深入透彻地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内在精神实质,使自身的理论知识、战略思维、党性修养和工作能力等方面不断提高。二要增强创新意识。办公室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突破传统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的束缚,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要结合改革形势发展的新动向,从中提出符合本所实际的新见解、新办法,协助领导形成决策思路,使工作体现出超前性和开拓性。三要增强全局意识。办公室处理事务要站在全局的高度,通盘考虑,综合权衡,听取各方面意见,才能提出比较公正、合理的解决方案。

2、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合理的办公室规章制度

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是比较具体和繁琐的,但都是为领导的谋划、执行能力的一种具体体现,是对日常机关事务运行的具体工作的一种具体、细致的实施表现,不能有半点马虎。办公室的职能是否能够发挥到淋漓尽致,这主要还是取决于与日常工作的规划化操作和与之相适应、协调的管理制度。只有建立了健全的各项工作制度,有精准的制度对人、对事有条理可依,才能让办公室工作在积极改革的举措下走上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道路。也只有在不断的总结和判断中,把重复性和程序性的工作理出头绪,形成规律组成制度,才能使得工作都有章可循。还有一点就是要注意到制度的完善不是一个静态的,而是随着工作内容和重心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修订和完善的,这包括对已有的规章制度进行认真梳理,查漏补缺。要注意总结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和经验教训,不断修订完善各项制度,以克服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之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严密。

3、以人为本打造优秀服务团队

办公室是单位的窗口,工作人员的素质素养直接反映了单位的形象。因此办公室要全面加强干部队伍素质教育,建设一支积极创新、开拓进取的办公室干部队伍,对于做好新时期的办公室工作至关重要。办公室干部队伍建设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开展:一是开展“创建学习型办公室”活动,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教育,使办公室干部的素质和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优化干部队伍的整体涵养。二是强化岗位职责,办公室的职责就是服务,作为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只有强化服务意识,才能在做出优异的成绩。让领导满意让群众信服。

总而言之,办公室的作用和地位决定了,它必须是单位的参谋部门、协调部门、服务部门、办事部门和公关部门。办公室人员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在工作中不断提炼,在方法上不断总结,才能实施好上述职能,创造办公室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玲.新形势下科研院所办公室管理面临的挑战[J].农业科技管理,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