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类清除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类清除计划范文1
“暴力美学”主要指电影中暴力的形式主义趣味,其特征为“把暴力或血腥的东西变成纯粹的形式。它主要发掘枪战、武打动作、杀戮或其他一些暴力场面的形式感,并将这种形式美感发扬到美丽炫目的程度;有的时候,导演还故意用暴力、血腥的镜头或者场景来营造一种令人刺激难受的效果”[1]。也就是说,这类影片主要通过对暴力的各种形式的发掘给观众带来感官上的刺激。《王牌特工:特工学院》不乏血腥的镜头,如第一任兰斯洛特被女杀手Gazelle从背后用锋利的脚刀劈成两半倒下的血腥一幕。但是,“单纯对暴力的血淋淋展示已满足不了因追求极度而造成感官麻木的观众的胃口”[2],因此影片中更多表现的是对暴力的戏仿、仪式化、形式化和黑色幽默化。
一、对暴力的戏仿
戏仿是指在自己的作品中对其他通常是耳熟能详的作品进行借用,以达到调侃、嘲讽、游戏甚至致敬的目的。在《王牌特工:特工学院》中,圆桌骑士的传说和伴随着沃恩成长的谍战片就成了戏仿的对象。
金士曼这一特工组织成员的代号就来自于圆桌骑士,他们的头领代号亚瑟(Arthur),哈特代号为加拉哈德(Galahad),詹姆士则被称为兰斯洛特。显而易见,金士曼成员代表着传统的老派人物。他们穿着讲究,定制西服、领带、皮鞋甚至雨伞;他们品位不凡,言谈举止无不透露着儒雅的气质。不幸的是,在与瓦伦丁为代表的新兴力量的交锋中却落得亚瑟被策反,哈特和兰斯洛特被杀的结局,不得不让人联想到他们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的日薄西山。后现代主义电影选取历史、怀旧的事物往往是为了唤起观众对历史感的审美兴趣以承接社会文化的历史血脉。[3]沃恩通过对圆桌骑士传说的戏仿成功地传播了英国传统文化,引发观众对骑士精神和骑士文化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引起观众对传统文化与集中体现在瓦伦丁身上的快餐文化的比较和思考。瓦伦丁的运动装和脖子上的大粗链子、宴请哈特时红酒配麦当劳的品位不得不让观众把他与暴发户联系起来。快餐文化的风行对传统文化造成的冲击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这两种文化孰优孰劣,两者之间的取舍则有待观众慢慢去体会。
该片同时也戏仿了众多的间谍片。裁缝店作为间谍机构的门面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的电视剧《秘密特工》。女杀手Gazelle用锋利刀刃做的假肢模仿昆汀《恐怖星球》中的机枪女。艾格西小狗的名字JB引发亚瑟对James Bond(邦德)、Jason Bourne (《伯恩的身份》的主角)的猜想,而艾格西告诉他JB是 Jack Bauer(美剧《24小时》的主角)的缩写。对007系列的致敬还出现在影片中的雪山场景和鞋子中的带毒匕首,它们分别出自《女王密使》和《来自俄国的爱情》。此外艾格西闯入瓦伦丁大本营让侍者按照他的口味调制马提尼的时候,不禁让人联想到邦德的经典台词:马提尼。摇匀的,不要搅匀的(Vodka Martini―shaken, not stirred)。艾格西母亲发狂劈门想杀死自己的女儿致敬了《闪灵》。沃恩曾说斯皮尔伯格把伴随着他成长的影片以一种更现代、更新颖、更易理解的方式融入了《夺宝奇兵》的拍摄中。因此他现在也把他自己成长过程中所观看的间谍片放到了他的新片中。(“Its sort of like what Spielberg did with ‘Raiders’ where he took movies he grew up and then made it in a more modern, fresh, accessible way, Im sort of doing the same thing with the spy movies I grew up on.”[4])在向众多间谍片致敬的同时,这种大杂烩拼贴也满足了观众对间谍片的胃口。在看到熟悉的情节时,具有丰富观影经验的观众也会发出会心的微笑。
二、暴力的仪式化和形式化
第一任兰斯洛特在一气呵成、行云流水般地解决掉雪山小木屋里的敌人后,屈膝半蹲双手举枪的动作与封建领主向国王宣誓效忠(以提供骑士为国王服务)的场景极其相似。封建领主宣誓服从的仪式是“领主屈膝跪下,双手合掌高举,国王一双手紧握对方的手,领主随即宣誓自己今后是国王的人马,誓言效命于他”[5]。因此,兰斯洛特的动作既充满仪式感, 也符合他在剧中的身份。同时,哈特在小酒馆与找艾格西麻烦的街头小混混先礼后兵的一场戏也体现了暴力的仪式化。正如哈特所说“无礼,无以立也”(Manners maketh man),教导不知礼的年轻人学习如何以礼待人时,如果道理说不通,暴力不失为无奈之下的良方。伴随着哈特伞柄勾起的酒杯在空中划过美丽的弧线不偏不倚地击中高个小混混,凭借敏锐的判断和矫健的身手,哈特轻松搞定六个人高马大的对手。英国绅士的彬彬有礼、深藏不露、以和为贵,但在被逼无奈的状况下也绝不姑息的气度惊艳四座。而在电影最后的彩蛋中艾格西完全复制哈特的这一做法可以看出“暴力”已经成为教育不懂礼数的“野蛮人”的仪式被继承了下来。
影片中暴力的形式化在女杀手Gazelle与艾格西接近三分钟的决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从Gazelle撞破大玻璃外墙,临空一脚单脚旋风踢向艾格西并同时开枪这一幕就让观众感受到其动作的炫酷。一段高难度托马斯回旋(一个8级的动作,双手支撑地面,利用腰力和惯性把双腿按照一定姿势挥摆,街舞中的分类为breaking)让艾格西不能近身且毫无反击之力。扫堂腿,连续两个后空翻一个前空翻让人看得目不暇接。沃恩对武打动作的舞蹈化处理使暴力场面显现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加之瓦伦丁设计的如舞厅一般的基地空间并配以迪斯科背景音乐,让观众感觉像是坐在舞台前欣赏一场别开生面的舞蹈秀,暂时忘记了暴力的血腥和残酷。
三、暴力的黑色幽默化
黑色幽默是一种绝望的幽默,力图引出人们的笑声,作为人类对生活中明显的无意义和荒谬的一种反响。在影片中,沃恩向观众所展示的暴力也具有一种浪漫的黑色幽默气质。当各国首脑头部植入的芯片被激活时,他们的脑袋瞬间如烟花般炸开,五颜六色、绚丽多姿,让观众在瞬间傻眼后忍俊不禁。搭配这一幕的背景音乐沃恩选择了管弦进行曲《威风凛凛进行曲》(Pomp and Circumstance),欢快的节奏消解了死亡的沉重感。这也是沃恩想要达到的效果之一,因为他认为现在的间谍片都太严肃了(I was lamenting how they [spy movies] have all become very serious[4]),所以他要颠覆这类严肃电影,让承受各种压力的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得到放松。此外,暴力的黑色幽默化处理使观众免于看到各种血淋淋的场面,减少其观影过程中的不适感。
片中的“反英雄”式人物瓦伦丁对他人实施的暴力同样透露着黑色幽默。瓦伦丁认为人类这一大病毒已经危害到宿主地球;为保护地球,他不得不实施清除人类的计划。但是他本人及其亲信和全世界的政商界要人、富人则不在被清除之列。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是地球这个大生态系统中的一分子。生态系统中的任何生物的大范围灭绝都会对其他物种和地球造成影响;因此,拯救地球而屠杀居住在地球上的生物这一行为本身就很荒谬。而实行人类清除时的选择性,即由瓦伦丁来充当上帝决定人的生死显然违背了生态系统中万物平等的原则。以社会地位、财富等外在因素来决定人的生死这一做法显然也是荒唐的。环境保护的重点是保护,而非灭绝。瓦伦丁自编自导的清除人类保护地球的这出戏犹如一幕闹剧,充满黑色幽默,发人深省。
人类清除计划范文2
关键词:杂草;政治生态学;人文素养;社会活动;除草剂;自然景观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推进和深化,生态学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生态学是一门与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宏观学科,其不仅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也研究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与发展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人们已经意识到人文社会科学在生态学研究中的作用。杂草生态学是与人类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研究领域之一,该文以此为例说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植物因其生物学特性和功能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农业生产、植物化工、城市绿化、庭院景观、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都离不开它。我国传统中医药还赋予植物重要的医疗保健功能。但在我们生活中,有一类不受人类欢迎植物——杂草。传统上,杂草被定义为没有使用价值或美观价值,且会阻碍有益植物生长的野生草本植物;在社会学上,杂草被定义为在人类活动中不受欢迎的草;生态学上杂草则被定义为繁殖和生长能力突出的草。目前人们最关注的杂草生态学问题是外来植物物种入侵[1-2],其实杂草生态学问题不仅存在于野外,在农村和城市也广泛存在,后者与人类的社会行为密切相关,但似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3-4]。比如:杂草的生物多样性与土壤侵蚀、除草方式、农药使用、环境治理及国家政策都有着密切关系。最近,科学家提出了“杂草政治生态学(politicalecology)”的概念,开始关注人类社会活动对杂草生态学的影响[5]。该文从政治生态学这一特殊视角,阐述了杂草的性质和价值、人类与杂草关系,以及人文文化和人类社会活动对杂草生态的影响,为生态学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杂草政治生态学的概念与价值
目前的杂草科学主要研究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管理策略。杂草种子数量多,繁殖能力强,具有非常有效的种子传播机制或通过根状茎在地下繁殖。另外杂草还具有生长速度快,抵抗不良环境和病虫害的能力强、潜伏期长等特质,如有的杂草的种子能在土壤中休眠5年以上。为了适应除草剂的广泛施用,有些杂草还进化出了抗除草剂的能力,形成“超级杂草”。杂草的这些突出的生物能力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杂草与人类社会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就是杂草政治生态学[1]。政治生态学是把生态学与政治经济学相结合的学科,通过分析生态资源和人类社会的辩证关系来解释生态问题,提出新的发展途径,也包括人文文化对生态学的影响。东西方文化对杂草的态度有显著差异,西方文化的主流观念是“二元对立”,他们更加追求经济利益,常把杂草看作是对资本积累无用的植物[6]。我国传统文化则是从农耕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强调多元、平衡、和谐、共存,特别重视杂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往往从开发应用的角度去研究杂草的价值。由此可以看出,杂草生态学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式都与人文及人类社会活动密切相关。
2人类与杂草关系的研究现状
2.1国家生物安全计划中的杂草
植物物种入侵、气候变化和土壤侵蚀是目前全球面临的3个主要自然威胁。物种入侵虽然并非完全由人类活动所驱动,但日益密切的全球贸易加剧了植物入侵事件的发生。2020年1~10月份,我国海关就截获有害植物3948种、40.97万次[7]。有些植物是通过自然入侵的方式进入我国,如紫茎泽兰、薇甘菊等主要通过风媒,水体流动或由昆虫鸟类的传带等自然方式传入我国。但大部分入侵杂草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如互花米草是一种源自美洲的植物,1979年被引入我国,用于抵御台风,保滩护岸。然而,引种的互花米草在各地迅速繁殖扩张成为入侵物种,威胁当地海岸生态系统,影响湿地滩涂养殖,阻塞船道。为此,我国于2021年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植物入侵的危害常定义为“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影响当地植物生长繁殖”,但其本质上是因为杂草入侵影响了人类的社会生活。所以杂草从生态学上常分为“本土植物”和“外来植物”两类。这种二元分类的有效性受到质疑,因为在人类历史上有更多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植物引进,包括农作物。因此,我们应该还是以多元、平衡的理念来看待杂草的入侵,而不是一概地排斥。这里以一个故事进行说明,200年前,在美国费城召开的世界博览会上,有位日本人带来了一种叫野葛的绿植作为装饰。有位美国人觉得野葛非常好看,就偷了一小株回去种植。野葛因其生长速度快,生命力顽强,具有很好的防止土壤沙化的作用,曾被美国政府鼓励广泛种植。200年后,野葛在美国南部泛滥成灾,即使建立了专门消灭野葛的组织,仍然收效甚微。野葛也广布于我国除新疆和西藏以外的所有地区,却从未泛滥,这是因为在野葛在国人眼中全身都是宝,其根、茎、叶、花均可入药。葛根除了具有药用价值外,还具有较好的食用价值,可制成经济价值较高的葛粉或葛酒,其茎皮纤维则可以织布、造纸或制成绳索,这在西方国家看来很不可思议。由此看来,植物的文化认同和文化排斥对于杂草生态学具有重要影响。各国在制订物种安全计划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扩大生态学者的人文视角,有利于他们接受杂草的社会新属性,为解决杂草入侵问题提供新思路[8]。
2.2庭院杂草问题
在私人庭院、校园或其他企事业单位庭院里,人们都会种植一些植物来美化环境。但是杂草往往会破坏我们对庭院美丽、整洁或功能的预期,这就涉及了庭院杂草生态学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的私人庭院较大,他们喜欢在庭院中种植大面积私人草坪;他们的足球场、高尔夫球场等大面积公用草坪也比较多。这些草坪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清除杂草,常常甚至大量使用除草剂来保持完美干净的草坪和庭院景观。与西方国家的草坪文化不同的是,我国居民喜欢在自家小院内种植蔬菜、花草,庭院除草时很少使用除草剂,植物多样性相对好一些。不过,新世纪以来我国单位庭院的草坪绿化面积逐渐扩大,成片的天然杂草植被在单位庭院中已经很少见到。即使在农村,由于庭院及周边的地面硬化和人工绿化,杂草生物多样性也显著降低。这使得人们与杂草亲密接触的机会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人工植物景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杂草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减弱,人们对杂草的情感也有所减退,“人与天然植物同存”的和谐理念有所淡化。无论是曾经庇护人们生活的杂草、广泛作为生活用品的杂草,能够救荒的野菜野果,还是能够治病救人的中草药已开始淡出人们的生活视野,即使出现在我们生活区内的少数杂草,我们也大多不知道它们的名字,说明我国的自然科学教育中缺乏相关的人文教育和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教育。保持一些“百草园”也许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乐趣和收获。我们真的需要把生活中的杂草全部清除吗?清除了杂草的花园才是完美的吗?庭院中“除草”还是“不除草”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反草坪、反单纯人为景观运动的中心问题[9]。
2.3城市与四旁绿化杂草问题
由于杂草可能导致各种虫害、传染病,或者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或者其本身缺乏美感,或者经常蔓延入侵到人们的生活空间,常常被人们所嫌弃。现代城市化建设中,人们更倾向于建造更清洁、健康和安全的城市,这就意味着人们必须与杂草作斗争。比如:在城市的施工或拆迁的闲置区域,由于缺乏人员管理,往往杂草丛生,这些自发形成的杂草往往是单一的优势群落,如葎草。这些带有倒刺的葎草常常给过往的人们带来不便。但茂密的葎草可避免该区域产生风尘以及雨季水土流失,效果要比遮尘网好得多[10]。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葎草嫩枝嫩叶还可以食用,并且是清热解毒的名药。所以,从不同角度看待杂草,就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城市公共区域的杂草管理也一直陷入“除草”与“不除草”的矛盾冲突中。有些国家甚至颁布了《杂草法》,规定了必须清除的杂草名单。我国的文化传统使得我国居民对杂草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在城市的角落中都有一定的杂草分布,这对我国城市杂草生态多样性的合理保持和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制定城市杂草管理制度时建议相关部门充分征求植物生态学家的意见;同时要普及杂草知识,经常举办“人类-杂草”互动活动,让民众了解杂草,主动参与到城市生态建设中来。杂草宣传活动有助于民众真正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丰富民众的生活知识和生活情趣,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在城市的郊区,曾是杂草的自然分布区,现在大多都改造成了公园或者进行了人工绿化。即使曾经杂草广布的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随着我国美丽乡村建设计划的实施,也逐渐变成了人为景观带。这些区域过去曾经是人们踏青游玩,采摘野菜和中草药,观察或捕捉蝴蝶、蟋蟀、青蛙、蛇、刺猬等小动物的天然乐园。目前,这些区域面积广大,管理人员较少,为了保持这些区域的人为景观整齐有序,管理者大多通过喷施有毒的除草剂来控制。这些区域临近农田和河流,除草剂污染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还有较强的致癌性,给郊区及四旁绿化带来了新的问题。另外,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景观植物单一,动物生态也遭到严重破坏,很多小动物已经绝迹,人们想看到它都成为了一种奢望。所以,我们在美化生活环境运动中也丢失很多有意义的东西,包括杂草和野生动物。园林学家已注意到这些问题,“自发绿化”开始被纳入公园设计,为城市和四旁绿化提供了新型的“生态美学”[11-12]。自发植物具有较好的生态稳定性和抗逆性,人们只需对特殊物种进行适当控制,无需播种、耕耘、浇水、施肥、除杂、喷施农药,就可保持美丽的自然景观,既能节约成本,也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为可杂草的生物多样性创造了安全避难所。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总是在不断“犯错”和“纠错”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近些年,在突飞猛进的城市化运动和乡村改造运动中,我们过多地学习西方国家的文化理念,大规模使用人为景观美化环境,用大量的人力和农药清除杂草,忽略了生态学科的理念和方法在改造环境中的作用。随着生态文明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人们又开始渴望自然的生态景观,希望随处可以看到美丽的野花、美味的野菜、神奇的中草药以及生活于其中的形形的动物。自然生态景观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既需要综合的生物技术和生态工程,也需要考虑人文环境、资源管理和生态美学。
3农业杂草
“杂草”的称谓最早来自于农业,杂草种类繁多,无处不在,与农作物争夺水分、养分、土壤和阳光,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社会生活中最受关注。所以我们把农业杂草单独进行讨论。
3.1正确认识农田杂草
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杂草的危害。如在蔬菜的种植中,杂草会使蔬菜的长势大小不均,改变了蔬菜的形态,影响蔬菜的美观度和经济价值。此外,杂草还有很多危害:杂草可以寄生作物害虫和病原体,诱发病虫害;杂草还可直接吸引脊椎动物(如啮齿动物、鸟类)和无脊椎动物(如昆虫)捕食者来摄取蔬菜;杂草种子含有丰富有机营养,可促进有害的细菌和真菌繁殖;杂草生长快速,营养吸收能力强,会导致土壤贫瘠,难以恢复。杂草的繁殖方式多样,生命力顽强,一旦杂草泛滥,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进行清除。在没有机械除草和化学除草的技术之前,除草是农业曾经是农业生产中最繁重的工作之一,农业的产量直接取决于除草的效果。20世纪,我国的半数以上的劳动力被限制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目前,我国的有机农业,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其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投入仍然是杂草的控制。不过有些有机农场中会把一些有益的杂草种植在农田边缘,或者与农作物间作,以促进作物生长。如用紫云英、苜蓿、山毛豆等功能不同杂草作为绿肥,不仅可以给作物提供肥料,还能够将土壤深层的营养吸附至土壤表面供作物利用。有些杂草可以吸引鸟类、瓢虫等有益动物,防治病虫害,杂草与农作物之间的化感作用也可以减少作物病害,我国科学家朱有勇院士提出了多项利用生物多样性防控作物病害的策略[13]。在我国沿海地区,渔民甚至成功利用杂草预防对虾病害。此外,杂草还经常用于受损或污染土壤的修复。杂草在农业方面的有益功能也不可小觑。除上述杂草对人类的有益作用外,杂草本身所具有的生物学特性也是一种宝贵的生物资源。袁隆平院士因找到了野生型水稻中雄性不育的品系,从而打开了水稻杂交育种的大门。李振声院士利用野生小偃麦培育出抗病、耐旱、耐干热风的杂交小麦,是我国小麦育种的主要骨干亲本。屠呦呦先生因从青蒿中发现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每种生物都是一种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只是人类还未认识到它们的重要作用,这是保护杂草多样性的根本意义所在。
3.2化学除草及其危害
人类在与杂草的现代斗争中发明了两大武器,一是除草剂,二是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的农作物。20世纪初,西方国家曾用无机的有毒物质(铜、硫、铅)等除草,这种方法对土壤的污染难以恢复,很快被弃用。1932年,人工合成了第一种除草剂——二硝酚,由于二硝酚剧毒,也很少被使用。1941年,美国科学家发现高浓度生长素2,4-D具有良好的除草效果,而且成本低,安全性强,选择性杀死双子叶植物杂草,它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1971又出现了一种广谱除草剂——草甘膦,其后各种各样的除草剂不断被人工合成。除草剂的出现,形成了新的现代农业模式,这种模式鼓励农民最大限度地种植最有利可图的农作物,但导致了作物多样性锐减。比如:转抗除草剂基因大豆的广泛种植,使得上千种优良大豆品种的种植面积萎缩或消失。除草剂也并非完全根除杂草,只是在某一个季节或某一个领域暂时灭杀了杂草。不抗除草剂的杂草被灭杀,抗除草剂的杂草反而更加泛滥。像前文提到的野葛就因具有抗除草剂的特性而在美国南部泛滥。我国北方农村的葎草、蒺藜、白茅等抗除草剂杂草的分布面积也逐渐扩大,更多杂草却因除草剂的使用逐渐减少甚至灭绝。人们进行的化学除草犹如“植物种族灭绝主义”一样可怕。有些杂草被灭绝,有些杂草则更加顽强。西方这种“二元对立”和“追逐利益”的思维观念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极大,使人忘记了人与杂草的共生关系,忽视了杂草的功能。转基因作物大行其道,则导致经济利益小的优良品种因被弃种而消失,严重降低了农作物品种的多样性。如何克服除草剂带来的生态危害,又成了新的研究课题。目前,草甘膦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除草剂,草甘膦被植物叶片吸收后,干扰氨基酸代谢,从而杀死植物。草甘膦在播种前和出苗前施用,有助于杂草在作物出土前就已被控制。20世纪90年代,人们又发明了抗草甘膦的转基因农作物(GlyphosateResistant,GR)。GR农作物发明后,迅速风靡世界,被称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有效、最便宜的杂草管理技术”[14],用飞机等机械喷洒草甘膦后,杂草全部死亡,GR农作物却安然无恙。目前,在美国种植的大豆、玉米、棉花中,转基因品种占到90%以上。除草变得如此简单,现在的农民似乎已忘记了还有非化学除草的方法。种植GR农作物的土地喷施草甘膦以后,土壤中已有的杂草已被杀死,落在地表的杂草种子也不能萌发,所以农田无需耕作,就能更好地除草,由此促进了农田免耕,减少了因耕作导致的土壤侵蚀,保存了土壤自然储存的各类营养,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科学永远是把双刃剑,GR农作物带来的危害也不可忽视。GR作物促进了草甘膦大面积广泛使用,对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草甘膦对人和动物剧毒,对农产品也不可避免地产生污染。除草剂的大量使用,不仅杀死了植物,同时也杀死了依赖本地生物多样性生活的生物,如鸟类、昆虫等(Dentzman,2018;Müller,2020)。更严重的是,化学除草压力下,进化出了一些抗除草剂的超级杂草。
3.3超级杂草的危害
在同一片田地中定期和重复使用相同的除草剂,就会迫使杂草为了生存而不断进化,产生了抗除草剂能力(Adler,2011),它们在田地里迅速扩张,使得人们不得不发明新的除草剂来杀灭它们。至今为止,大约40种抗草甘膦杂草在37个国家蔓延,34种农作物受到影响[15]。有些抗除草剂杂草本身就是GR农作物,它们转移到了其他农作物田地中变成杂草,如GR油菜在英国已遍及23%的谷类种植地、9%的甜菜种植地和马铃薯种植地。超级杂草的出现,使得除草剂种类和施用量增加。除草剂本身有剧毒,其对农产品的污染以及对人类自身的直接危害逐渐增大,除草剂以及杀虫剂的施用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这种人类经济利益至上的除草模式不可持续。了解农业化学除草状况、除草剂施用技术和法规,以及除草剂滥用的危害等方面的知识,有利于生态学者探索维持农作物与杂草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4结语
人类清除计划范文3
由于乳腺是高脂肪组织,医生无法在乳腺外科手术实施的过程中检查是否所有的癌细胞都被清除。
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设计的这款新设备通过胶膜贴附到送检乳腺组织样本上。病理学家在20分钟的手术过程中扫描乳腺样本,如果癌细胞没有被清除,医生会继续手术直到癌细胞被清除为止,这避免了患者的二次甚至三次手术清除残存的癌细胞。这也缩短了后续放疗和化疗的时间。
这个胶膜在组织切片前被应用,同时固定易损组织防止其在切片过程中的损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在被检查出乳腺肿瘤是,女性可以选择乳房肿瘤切除手术,这种手术是在切除乳腺病变组织的同时保留乳房。在手术的过程中由于乳腺的组织特性,医生不能确定是否所有的癌细胞都被切除。
大部分肿瘤切除时,如肝脏肿瘤,病理学家会使用快速冷冻切片然后使用显微镜观察。如果病理学家在送检样本边缘发现癌细胞存在,外科医生会从患者 身上切除更多的组织。但是乳腺组织组织不同,由于其富含脂肪,无法很好的冷冻。在冷冻后容易引起样本的涂污、形成裂隙,从而不适合快速的检查。所以常规的 都是保留乳腺样本在外科手术后进行检查。这种延迟造成大于五分之一的乳腺癌患者必须进行二次手术来切除残留的癌细胞。
为了减少二次手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生设计了这款设备,让病理学家学家可以快速精确的检测乳腺组织样本。如果检查显示癌细胞没有被完全清除,在一次手术就会继续切除剩下的癌细胞,从而避免二次手术。
这个低成本系统包括可重复使用的涂抹器和特制的一次性胶膜。这个设备还处于试验阶段,但是研发者说他们的目标是给乳腺手术的患者提供和其它组织手术一样的快速样本技术。
学生们是在为其一年的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学位课程中参观医学过程时产生这个想法的。在这个课程中,学生学习了用于紧急医疗需要的医疗工具和产品的设计。
来自马里兰的发明者Hector Neira说:“我们从乳腺外科医生那里了解到对于还需要为病人进行二次手术感到很无奈。”
截止目前,这个团队的系统已经在动物组织和组织银行的人类乳腺样本上进行了试验,但是还没有应用到临床。去年这个设计和市场分析已经赢得4万美元的大学商业计划奖学金。
尽管得到了认可和财政的支持,来自新泽西普林斯顿的发明者之一Anjana Sinha说:“这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我们并不是为了钱才做这件事。我们想改善卫生条件,提高乳腺癌患者的诊治水平。让他们也拥有快速诊断的技术。”
人类清除计划范文4
导语: 猫看起来跟我们人类令人吃惊的相像, 猫的吸引力不在于它神经质般的气质,而在于它看着面熟,让人产生保护欲。
新西兰最近宣布一项计划:根除所有侵略性的捕食者,包括野生猫,计划一公布就引起了热烈反响,当然了没人为白鼬这种和猫一样进入全球入侵物种名单上的前100名的动物辩护。一位评论者在网上说“新西兰人为了鸟就要把猫杀光。另一位则警告说:清除某个地方的猫是一种徒劳的努力,是不可能成功。2015年的时候,澳大利亚宣布计划猎杀200万只野生猫,八十年代摇滚乐的代表人物,英国创作歌手莫里西宣称他们“正在杀死200万只微小版本的狮子塞西尔”。而当年津巴布韦的明星狮子塞西尔被偷猎者残杀之后,引l了众怒。法国电影明星碧姬巴度称此举为 “动物种族灭绝”。不用说,澳新两国在宣布昂贵的长期灭鼠计划时,就完全没有遭遇明星的谴责,或是网民的愤慨。 这些“招人喜欢的小杀手”每年屠戮数百亿只呜禽、小型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蜥蜴,并将某些渐危物种推向灭绝。
是什么原因让某种动物成为宠物,成为我们的情感依附的生物,真是令人惊讶,科学家对此难以确定。猫是一个特别令人困惑的个案。大约9500年前被人类驯化,但是现在仍然没有被人类完全驯服。它们与我们住在一起,但即使如此,猫也不完全依赖我们,当然更不像狗那样从情感上依赖人。它们还做许多似乎违背理性解释的事情:掏毯子、趴键盘,凝视空墙,也许最戏剧性的是排便后的癫狂举动了。
在过去几十年中,科学家发现猫携带的寄生虫可能会让人感染上某种精神分裂症,而且室外野生猫几乎酿成会生态灾难,这些都没能打破人类与这个毛茸茸的伴侣(也许同居者这个词更准确),之间奇怪的不平衡的关系。美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家庭有一只宠物猫(也就是说全国猫的总数接近1亿只),比20世纪80年代上升了50%。这种动物走进你我的生活已有很长时间,现在似乎正处在一个黄金时代――可能是自从3000年前,猫被古埃及人奉为神灵以来最美好的岁月了。人类主人饲养它们,抚摸它们,为它们铲屎,花费数不清的时间,为它们从最好的角度拍摄打哈欠的照片。而它们忽视自己的主人,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间或充当一下呼呼作响的大腿加热器,偶尔在地毯上丢一只半死不活的老鼠。
猫固然神秘,但最令人不解的还是人类,为什么我们中的许多人在它们对我们和我们的星球如此有害之后,还是会爱它们?如果我们能够解决这个谜题,我们可能会更接近解决世界上猫的问题?
一只猫足以摧毁整个物种
《猫战争:一个招人喜欢的小杀手带来的毁灭性后果》两位作者当中,彼得・马拉(PeterP.Marra)是史密森学会候鸟中心的主任,记者克里斯・圣泰拉(ChrisSantella)则写有多部图书。他们显然不是猫爱好者。他们用数据信息告诉我们的是,猫一直“被它们的人类邻居容忍,因为它们至尊宠物的特点。”
人类可不仅仅是容忍?18和19世纪,殖民船上的“捕鼠将军”被引入太平洋诸岛后立刻就受到狂热追捧。《客厅里的雄狮:家猫如何驯服我们,统治世界》的作者阿比盖尔・塔克描述了这股“对猫的激情”,登陆萨摩亚的一艘船的日志上记载,“人们不惜一切手段就为了得到一只猫。”
塔克试图说明那股在今日仍然蓬勃的激情:“猫看起来跟我们令人吃惊的相像,” 猫的吸引力不在于它神经质般的气质,而在于它“看着面熟,让人产生保护欲。 “并且它们看起来像我们的婴儿。”它们的身体和人类婴儿的身体差不多大,大大的前视的眼睛,同时还是奇怪的掠食者,难怪我们发现它们很“迷人”。
塔克说的没错,人类与这种可爱又神秘的生物之间,早早就存在一种匪夷所思的关系失衡,而当前,猫所制造的种种麻烦就源自于此。历史已经证明了猫科动物是非常机敏的机会主义者。它拥有的各种生理优势决定了,人类和其他众多生物一样,都会沦为它利用的对象。正如这两本书所揭示的,猫适合旅行,繁殖迅速,是野蛮的和杂食性的食肉动物。
《猫战争》书中说,有时一只家猫便足以摧毁整个物种。1894年,一个名叫大卫・莱尔的灯塔看守人登临新西兰的斯蒂芬斯岛,他随行带着一只名叫蒂布尔斯、有孕在身的母猫。仅仅一年多的光景,此地特有的斯蒂芬斯岛鹪鹩便灭绝了。
1866年马克・吐温于到达夏威夷时,大约是猫从库克船长的甲板上溜走90年后,已经成功征服了当地人的心,马克・吐温看到处是猫。血腥的占领还在进行中,并将继续下去。那些猫在夏威夷群岛上快速繁殖,让海燕,夏威夷雁,黑背信天翁濒临灭绝,让夏威夷乌鸦已经灭绝。
猫会把人变成僵尸?
在澳大利亚,有300万只宠物猫和2000万只野生猫,而人类大约是2300万,猫消灭了几种鼠,田鼠,家鼠和某种袋狸,如今正在在威胁最受欢迎的小兔形袋狸。根据一项研究,猫威胁到14%的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生存,涉及到33个动物物种。
《猫战争》一书以科学的名义对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猫鸟大论战作出的总结。这些“招人喜欢的小杀手”每年屠戮数百亿只鸣禽、小型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蜥蜴,并将某些渐危物种推向灭绝。猫的问题在于,它们肚子饿了要捕猎,吃饱了还要捕猎。
人类清除计划范文5
关键词 美国环保署:战略计划;述评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0)06-0147-04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然而在其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也曾付出过沉重的环境代价。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和多诺拉事件曾震惊世界,被列入世界环境公害事件。1970年4月22日,美国2000多万人走上街头,强烈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将反污染活动推向,后来这一天被定为“世界地球日”。在此后的几十年里,美国政府通过采取严厉的环境保护措施、建设完善的环境基础设施、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等途径,有效地控制了环境污染,实现了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2006年9月,美国国家环保署了“环保署战略计划(2006~2011)”(2006~2011 EPA Strategic Plan),结合美国环境现状和前期工作基础,提出了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用于指导美国环保署未来五年的工作。我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目前很多地区的环境已经受到严重污染,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将面临巨大挑战。虽然我国与美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和挑战有较大差异,但研究分析美国环保署战略计划,吸收其环境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环境管理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将对美国环保署职能及其战略计划进行简要介绍和初步分析,希望能对相关研究和管理者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 美国环保署的基本职能
1970年7月,基于美国公众对清洁的水、空气和土地日益高涨的需求,美国白宫和国会联合成立了美国环保署,赋予其修复环境损害和建立环境保护新标准的任务。其职能简单的说,是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目前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和强化环境法规。对于国会编写的环境相关法律(Law),环保署负责编写法律细则(Regulation)推动其实施。环保署通常负责制定环境的国家标准,各州和部落再据此形成其各自的环境标准,对达不到国家标准的州或部落环保署将提供帮助。环保署还会不断强化已有的法规,并帮助企业理解法规的要求。
(2)提供经费资助。环保署近一半的经费用于资助有关州的环境计划、非盈利机构、教育机构等,推动其实施从支持决策的科学研究到内容广泛的大量环保项目;其余经费也是用来实现其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任务。
(3)研究环境问题。通过全国各地实验室的工作,环保署识别和努力解决环境问题。为了掌握更多内容,环保署还与其他国家、私营团体、科研机构等分享有关信息。
(4)组织合作伙伴。环保署不是单独开展环境保护工作,而是通过建立数十种合作关系,与企业、非营利机构、州和地方政府一起开展工作,包括节水节能、减少温室气体、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置农药风险等。环保署利用奖励的方式来回报自愿合作伙伴,例如一些重要的公众表扬项目以及能够获取最新的资料等。
(5)公众环境教育。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而理解环境问题是自觉保护环境行动的开始。美国环保署将公众环境教育作为其重要工作内容,包括在其网站上设置测定环保智商(EnviroQ)试题、推出节能减排计算器等。
(6)出版信息。通过纸质资料和网站,环保署向公众及时公开有关活动。
有些工作与环保虽然有密切的关系,但不是环保署的主要职责,如濒危物种保护主要是美国渔业和野生生物保护部门负责,核废料主要由能源部负责。
2 美国环保署战略计划的由来
199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政府绩效和结果法》,对政府拨款项目的预算审核、运行监督和事后评估程序进行了详细规定。根据该法案要求,各行政部门均要编制其至少涵盖未来5年的战略计划,但至多在3年后必须更新。
美国环保署作为美国政府的行政部门之一,也需要根据该法案编写其战略计划。美国环保署的战略计划提出其未来五年的工作目标,并描述其如何使得美国的环境更清洁和健康。这个计划既是就其职责向公众的说明,也是如何实现既定环境目标的路线图。
美国环保署已制定的战略计划包括1997~2002、2000~2005、2003~2008三份,目前正在实施的是2006年9月的“2006~2011战略计划”。
3 美国环保署战略计划(2006~2011)
美国环保署战略计划(2006~2011)描述了美国环保署在2006~2011年间计划开展的工作和希望达到的指标,分析了可能遇到的新的重要挑战和机遇。这一战略计划继续围绕上一个战略计划提出的5项目标进行部署(见表1),它们是清洁空气和全球气候变化、清洁和安全的水、土地保护和恢复、健康的社会和生态系统、依从和环境管理。
3.1 清洁空气和全球环境变化
其总体目标是,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使呼吸更为健康,降低大气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风险;同时通过与企业和其他方面的合作,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在室外空气方面,重点提出了臭氧与PM2.5、气态有毒物质和酸沉降三项控制目标,要求相关污染物浓度要有较大承担的降低,如到2015年,所有监测地区的人均室外臭氧、PM2.5浓度分别要比2003年降低14%和6%。在臭氧与PM2.5控制目标之下,还提出了与这两项污染物浓度关系密切的移动源NOx排放、移动源VOCs排放和能见度的控制目标。在酸沉降控制目标下,则提出了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硫沉降及氮沉降的控制目标。
在室内空气方面,重点提出了减少氡暴露、减少室内环境哮喘致病源暴露以及学校室内空气质量管理3项目标,如提出到2012年采取必要措施减少室内环境哮喘致病源暴露的人数将由2003年的300万人增加到650万人。
在保护臭氧层方面,提出到2015年,美国消耗的Ⅱ类破坏臭氧层物质由2003年的9900t/年降低到1520t/年。在防辐射方面,提出到2011年,室外空气辐射网监测系统国土覆盖率由2001年的35%提高到77%。
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从建筑、工业和交通三个方面设定了目标,到2012年三方面的碳排放与2002年相比,要分别减少4 600千t、9900千t和15千t碳当量。
3.2 清洁和安全的水
其总体目标是:确保饮用水安全;恢复和维护海洋、流域水体及其水生生态系统,以保护人体健康、支持经济和休闲活动,为鱼类、植物和野生生物提供健康的栖息地。
在通过改善水质保护人类健康方面,提出了安全饮用水、安全水产食品和安全游泳3项具体目标。如在安全饮用水方面,到2011年集中供水系统要为其所服务人口的91%提供满足全部可用的基于健康的水质标准的饮用水(2005年这个比例是89%);在安全水产食品方面,到2011年要将育龄期妇女血铅含量超过关注水平的人口比例减少到4.6%(2002年这个比例是5.7%);在安全游泳方面,提出了到2011年因在水体游泳或其他休闲活动而导致水传播疾病发生率控制指标。实际上,后两项指标是以疾病控制指标间接地表征水质保护目标。
在保护水体质量方面,提出了流域、海滨与海洋水体保护目标。如在流域水体保护方面,通过污染控制和修复措施,到2012年要使2250条未达标河流(2002年确认)实现全部污染物和损失满足水体质量标准;在海滨与海洋水体保护方面,通过污染控制和保护措施,使得沿海水体生态系统健康度提高0.2个点(基于国家沿海状况报告划定的“好/一般/差”的尺度)。
3.3 土地保护和恢复
其总体目标是:通过最有效的废物管理实践和可行的清除方法,来保护和恢复土地,以降低有害物质释放所带来的风险。美国环保署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策略,包括从源头减少废物、循环利用、防止泄漏与释放以及清除污染因子,尤其关注其对儿童、老人、慢性病患者等敏感人群的威胁。由此可见,其土地保护和恢复的核心内容是固体废物的管理,实际上为“土地保护和恢复”这一节写序言的正是环保署固体废物和应急响应办公室的官员。
在保护土地方面,重点关注减少废物产生与增加循环利用,以及正确管理有害废物与石油产品。如,对于建筑和拆迁废物的再利用和循环率,到2011年要在2003年基础上(59%)再增加6%;到2011年对500个《美国资源保护和回收法》(RCRA,The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RecoveryAct)批准的有害废物管理点,实施原有或更新的控制措施,以防止其泄漏。
在恢复土地方面,重点关注意外和人为排放废物的准备与响应、污染土地的清洁和再利用、超级基金场地各相关方的最大参与等。如,到2011年要再完成975个超级基金所选污染场地的恢复工作;超级基金选定了1 381个地下水污染点,到2011年要对其中74%的点采取工程修复、自然过程或其他措施,防止污染地下水的迁移;2011年前的各年中,超级基金所选污染场地中95%的场地要找到除了联邦政府之外的有活力、有责任心的伙伴。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环保署将继续实施执行优先(Enforcement first)和成本补偿(C0st Recovery)两大策略,以保护超级基金。
3.4 健康的社会和生态
美国环保署认为,甄别、评价和削减社会和经济发展所依赖的成千上万的化学品带来的风险,是保护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所在。因此,需确保进入市场的化学品和农药满足健康和安全标准,并对其使用进行登记,对其商业过程的风险进行评价。从类型上说,关注的化学品既包括大宗化学品(HPV,High Production Volume),也包括新型化学品,还包括铅、农药等有毒化学品。如报告提出,对美国环保署已确认存在不合理风险的大宗化学品,到2011年要100%进行风险削减或有效管理;在2011年之前,要确保进入市场的新型化学品不会对工人、消费者或环境带来不合理的风险;到2011年,要将在普通人群检出的杀虫剂浓度降低50%。
在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恢复方面,美国环保署强调通过有效策略提高水环境、土壤环境等的质量,以推动地区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不断改善。如报告提出,到2011年,通过采用有效的策略,要在30个地区削减增长和发展对大气、水体和土壤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环境和(或)人类健康显著而可测量的改善。
在恢复和保护濒危生态方面,提出了增加湿地、促进国家重要河口生态系统恢复、改善五大湖区的健康等9项具体目标,全部与水体(包括湿地、河口、湖泊、海岸等)生态系统有关。如报告提出,通过与合作伙伴共同努力,使纳入湿地状况评价和生物与功能测量特别关注的湿地面积,到2011年每年净增加10万英亩。
3.5 依从和环境管理
确保政府、企业和公众遵守保护环境与人类健康的法律法规,是美国环保署的重要工作。通过与合作伙伴的配合,美国环保署利用帮助理解环境法规,激励主动承认和规定违法行为,通过审计、评估和调查监控法规执行,追究违法者的民事和刑事责任阻止将来违法等4项工具,来提高环保相关法规的依从度。报告还提出了一些总量控制目标,如到2011年要累计削减有害物质204万t(2000年时的削减基数为2万t),累计减少用水7 190万m3(2000年时的减少用水量基数为83万m3)。
4 分析与结论
4.1 战略计划十分重视科学研究
在战略计划的五项目标中,均将强化科学和研究作为其重要的分目标之一,分别从强化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策略、人力资本、绩效测量、评估反馈、新问题分析等方面进行具体部署。实际上,美国环保署将基于科学、忠于法律和力求透明作为其工作的三项原则,这其中基于科学是排在第一位的。科学研究内容广泛,基准研究、数据库建设、模型开发、预测预警等都是其中的重要工作。在我国,近年来对环境科技也给予高度重视,在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主体计划中都将环境科技作为重要支持内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更是将环境列为重要领域。
4.2 战略计划十分重视标准研究
颁布环境标准是美国环保署的重要职能和工具。每一项环境标准的出台都有其扎实的科学研究,并经过了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分析。因此,美国的很多环境标准成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很多国家制定环境标准的重要参考。
4.3 战略计划十分重视系统管理和全方位控制
以水环境管理为例,将最大日负荷总量(TotaIMaximum Daily Loads,TMDLs)计划作为保护流域水质的重要措施,从流域水质和生态系统保护目标出发,基于科学系统的分析,确定排污控制要求,而不是对所有河流都简单的实施同一污染控制标准。自2000年开始,美国各州和环保署已经在美国全国完成了2万多项TMDL项目。再如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不仅对燃煤烟气和机动车进行严格控制,对非路基柴油燃烧机(包括建筑、农用和工业柴油发电等)也进行严格控制。
4.4 战略计划十分重视新型污染物控制
这里所说的新型污染物是相对于传统污染物而言。如,在水环境保护方面,将消毒副产物、医药、纳米材料等均纳入控制或研究范围;在大气环境保护方面,除了二氧化硫等传统污染物外,将O3、PM2.5、NOx、VOCs等污染物也纳入控制范围,努力削减由此带来的环境和健康风险。
人类清除计划范文6
【关键词】海洋污染;海洋法公约;海洋环境保护法
中图分类号:D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009-01
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开发海洋与利用海洋活动的增多,海洋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国际间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也日益加强。自二十世纪中期国际社会开始建立海洋环境保护的制度至今,国际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框架己经基本形成。同时对我国海洋环境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使我国加强海洋法制的完善,建立健全我国海洋法制保护系统。
一、国际海洋法的发展历程
1967年3月18日,“托雷·坎永”号重大溢油事故的发生震撼了整个国际社会,从此国际社会才开始重视海洋污染。之后在1969年召开布鲁塞尔会议通过了《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和《国际遇有油污损害事故公海干预公约》调整的内容只针对油污污染源,管辖权坚持船旗国管辖。
1972年6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国际环保大会——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首次将坏境问题提上最高的国际政治议程。这次会议的主要成果在于达成了以下四项协议:一是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二是确定了扩大的国际行动计划;三是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设立常设的环境秘书处;四是设立一项1亿美元的环境基金,以满足会后5年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这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探讨当代环境问题,探讨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的第一次国际会议。这次会议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1982年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92年联合国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l世纪议程》和《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这一系列重要文件的通过标志着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二、国际海洋法的发展趋势
(一)保护海洋环境是世界各国的义务
在第三届海洋法会议上,各国确立了各国的海上权力,这也有效的促进了各国对海洋资源及其环境的管理和维护。会上制定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92条明示各国有“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的义务,各国应依据国际法制定国内法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同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海洋环境污染是各国的责任与义务。
(二)从单方面针对船舶污染到各种污染源的全面控制
最早制定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是为了针对船舶引起的海上油污染事故。1980年代以后,许多国际公约对所有可能造成国际海洋环境污染的污染源做了分类,对国际海洋环境实行全面保护。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从针对特定来源(船舶)之单一物质(油)污染往全面控制各类污染源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三)转变船舶污染管制方式
对船舶污染管制方式由单纯的船旗国管制转变为船旗国、港口国与沿海国共同管制。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肯定了传统的船旗国管制原则,另外也规定,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沿海国或者港口国也有权管制外国船舶对海洋的污染行为。
(四)国际组织愈发重要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定了国际主管组织在国际海洋环境保护上的重要地位。世界各国即应该积极参加此类国际组织;又有义务按照这些国际组织制定的制度完成其国内立法工作。
三、对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影响
海洋环境保护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海洋保护十分重视。中国先后加入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国际船舶防污公约》、《防止倾倒废弃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等,对中国的海洋环境制度产生了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加强海洋环境立法
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之后,我国也制定了自己的《海洋环境保护法》。1992年里约热内卢会议之后,我国政府又制定了《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和《国家行动方案》,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海洋环境立法逐步缩小了与国际社会的差距。然而,与国际海洋环境立法的发展相比,我国仍有较大的差距,在海洋环境法律、法规的统一、完整性方面以及海洋环境的综合管理方面,都落后于国际社会。这也是我国海洋环境立法和管理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和严峻的挑战。
(二)切断海洋污染源
依据我国于1985年加入的《防止倾倒废弃物和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即《伦敦公约》)的规定:增加防治倾倒废弃物对海洋的污染造成的损害,严格规范国内的单位和个人向海洋倾倒废物的行为。另外,依据我国1991年加入的《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即《巴塞尔公约》)的规定,禁止境外废弃物倾倒在我国的海域。
(三)制定海洋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我国为履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条约》国际公约的义务,保护我国海洋环境,明确规定:国家根据防止海洋污染的需要,制定国家重大海上污染事故应急计划。由国家海事局制定的《中国海上船舶溢油应急计划》与修订法同时实施。根据该计划,我国建立健全海上溢油应急组织系统和反应队伍,配备相应的设备,一旦发生船舶溢油事故,可迅速作出应急反应,控制和清除溢油,把对海洋的污染减低到最小程度。
(四)完善海洋生态保护法律制度
近年来,严重的污染和人为破坏使我国海洋生态系统形势严峻,国际上在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已对此作出了相关的规定。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后也增设了关于海洋生态保护的内容,明确规定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保护和修复本行政区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对已经破坏的海洋生态进行整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战略。
参考文献:
[1]宿涛.全面整合国际海洋环境立法的大趋[J].郑州人学学报,2002(3).
[2]金永明.论海洋资源开发法律制度[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