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对联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杜甫草堂对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杜甫草堂对联

杜甫草堂对联范文1

杜陵春即杜甫,因为杜甫曾自称“少陵”,所以后人称杜甫为“杜少陵”。

杜甫,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迁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草堂对联范文2

请为“月送花香浮小院”选一句下联( )

A.绿叶红花映山前

B.风摇竹影到书斋

C.梦随春风到天明

D.风吹萤火到满园

【技法指导】

对联,又称楹联,是一种对偶文学。它讲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是中国语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们在做对联类的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掌握对联的基本要求

1.字数相等。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不能多字或少字。

2.词性相当。上下联相同位置上的词的词性要相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等。

3.结构相称。上下联句式结构和组词结构要一致。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

4.节奏相同。这是对联格律的声律要素。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当尽可能保持一致。

5.语意相关。要求上下联的语意必须相互关联,统一在一个意境之中,在内容和意境上应当是一致的。

二、明确对联的禁忌

1.忌重字。即上下联相同位置不能重字,如“业流不住勿贪境;命运相同不恨人”,上下联都出现了“不”字,此联错误。

2.忌同义相对。同义相对,又称为合掌。所谓忌同义相对,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如“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祖国江山千古秀”对“华夏神州万年春”等。

3.忌同声收尾。就上联联脚与下联联脚之间的关系而言,有两点要求:(1)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如何、分句多少,都要求上联仄声收尾(三、四声),下联平声(一、二声)收尾。一般不能上联平声收尾,下联仄声收尾。(2)上下联不能同声收尾,即上下联最后一字不能同是仄声或同是平声。

【同步训练】

1.某地有琵琶亭一座,廊柱上有对联一副,上联是“一弹琵琶一弹月”,最适合的下联是( )

A.半入江风半入云

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梅花

D.三月细雨最知音

2.纪念文天祥的一副对联是:“犹留正气参天地,永 丹心照古今。”横线上有的写“乘”,有的写“剩”。你认为应该是哪一个字最好?为什么?

答:

3.成都杜甫草堂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地调整。

上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

下联(内容已被打乱):长留有天地,先生亦流寓,草堂一月白风清。

下联应调整为:

4.为北京草拟旅游对联一副。以“登长城览神州风貌”为上联,请拟出下联。

答:

杜甫草堂对联范文3

【关键词】对联 民间文化 民俗文化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民风民俗。它可以说是诗词曲赋的余波,它比诗词曲赋更简明,更有神韵。建筑与艺术,书法与文学,都在这里变得直观,变得具体。

清代大才子纪晓岚为戏台题写过一副对联:

二帝生,三王净,五伯七雄丑未耳,汉祖唐宗也称一时名角。其中拜将封侯,不过扛旗打伞跑龙套;

四书白,六经引,诸子百家杂曲也,李白杜甫能唱几句乱弹。此外咬文嚼字,总是沿街乞食耍猴儿。

这副对联,境界开阔,戏演的是历史,而历史也如戏:炎黄二帝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生角,夏禹、商汤、周武三王扮演了净角,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只能充当丑末的角色。那汉高祖、唐太宗称得上名角。其余的历史人物不过是充当扛旗、打伞、跑龙套的角色了;儒家经典《四书》《六经》是戏台上的念白和引子,诸子百家的言论是杂曲,李白杜甫的诗是唱词。此外,那些咬文嚼字的文人,为了生活写写画画,这和沿街乞讨耍猴行骗的人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一副对联,话尽千古风流人物。雄视历史,点化生活,有情有理。

对联,是一种民风民俗。婚丧喜庆,开业典礼,各种类型的大小会议,都会张挂一下对联的。

对联是传统的。它源于宋初期的后蜀。最早的一副对联相传是蜀后主孟昶所作。“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副对联简洁而有气势。“新年”、“嘉节”、“余庆”、“长春”这些字眼,渲染出新年的吉祥喜庆。但是,这副对联,对蜀后主来说,却是一个亡国的预言。巧得很,宋朝灭后蜀后,新上任的成都太守姓吕,名“余庆”;宋太祖的诞辰就叫做“长春节”。这位才子式的后主为自己题写了一副人生谶语的对联。

对联是现代的。有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中央电视台有一道让各省市出句对句的文艺节目。自治区出了个很妙的上联:

雪域春秋扎西德勒

“扎西德勒”是藏语吉祥如意的意思。

天山南北乌鲁木齐

对得天衣无缝!“乌鲁木齐”是回语――美丽的草原。

对联,在中国人的眼里,是一种典雅的的智慧游戏。下面以拆字联和回文联来谈谈这一特点。

先欣赏一下金朝的一位皇帝在琼华岛上和皇妃的对句。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皇帝和皇妃在琼华岛上赏月。皇上触景生情,吟出了上句:二人土上坐。皇妃望着一轮明月,对出了下句:一月日边明。出句与对句合成了一个很妙的对联,上实下虚,颇有气势。

有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岳阳楼上,来了两位不速之“客”――两只螃蟹,呆在楼壁上,怎么也不走,像是贪恋这里的风景似的。后来大才子李白来到岳阳楼上,看见这两只“稀客”,沉吟片刻,题写四字:“水天一色”,一落墨,那两只螃蟹就“咚”的一声掉入洞庭湖了。原来,仙人吕洞宾知道李白要到洞庭一游,他想试试这位被人间誉为“谪仙”的才气,于是用法术,把两只螃蟹挂在楼壁上。李白一见,知道这是一个下联的谜语:“虫二”描写的就是眼前的景色,这个谜底就是“风(繁体字)月无边”,李白以“水天一色”来对,真是自然天成。

说对联有下里巴人的流韵,是一点也不夸张的。“下里巴人,”是说它符合大众品味,“其和者众”。

有这样一则笑话:

古时,一个学监到一地去视察,遇见一位农民,学监想考考这位庄稼汉,随口说了一上联:

花园里桃花香,荷花香,桂花香,花香香花花花香;

那个农民回敬了一下联;

大街上人屎臭,猪屎臭,狗屎臭,屎臭臭屎屎屎臭。

上联听似顺耳,实则不合逻辑,桃花开于三月,荷花开于夏季,桂花开于秋天,“花花香”于花园是不可能的。对于学监故弄玄虚,信口开河的出句,庄稼汉用如此不雅的对句来嘲弄,也是一种智慧。

说对联是阳春白雪,更不为过。每一个中国人不可能不和对联打交道。结婚,有婚联;过生,有寿联;吊唁,有挽联;开业,有贺联。道观庙宇,茶肆酒楼,家居厅室,都是对联的栖身之所。对联既是风景的点缀,又是文化的象征。

婚联,数量最多,但我认为脱俗的少,大都落入“比翼鸟、连理枝”之类的俗套。

凤落梧桐梧落凤;

珠联璧合璧联珠。

这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回文联,它顺着念倒着读都是一样的。就是用这种文字游戏的形式来表达一种情感,可以说是婚联中的佳构。

在对联的海洋中,挽联的艺术高出婚联。

一身诗意千寻瀑;

万古人间四月天。

这是大哲学家金岳霖为绝代风华的旷世才女林徽因撰写的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是言其貌,还是言其才?是叹惋,还是佩服?是写实,还是想象?下联“万古人间四月天”,写得哀婉凄艳。“人间四月天,”是林徽因的诗句,更是作者的发挥。工巧的对联中,有美好的追忆,有无穷的叹惋。不是哲学家作不出此联,不是和亡者有深厚的情谊也难为此联。

新月新诗广陵散;

奇人奇死破天荒。

――只有大才子徐志摩才担当得起这样的挽联。“广陵散”与“破天荒”相对,以典对典,工巧,贴切,是对徐先生功名事业,人品才情的经典概括。

那么,什么样的对联才是好的呢?

对联,就是要对而且联。上下联之间要求对仗而且相关联。但是上下联如果势均力敌,仅仅是合格而已。上联弱下联强或者上联实下联虚那才是上乘的作品。像上面所讲的“二人土上坐,一月日边明”就是这样的好作品。这样的对联读起来有一种气势,符合仄起平收的音节规律。

下面的几幅对联,是我所作,援引为例子来谈谈。

我曾为几篇小说题写过对联。

题《祝福》

前夫夭折,后夫暴亡,莫非克夫之命?怪谁?

娘家不收,婆家又逐,终成无家之人。恨天!

题《边城》

唯善唯美构建桃源世界;

至清至纯展现湘西风光。

题《荷花淀》

描写战争不见刀光剑影;

刻画英雄原是渔妇村氓。

这三副对联,自然工整,既概括了小说的内容,又有观点和思想。尤其是题《祝福》,庄谐并举,寓庄于谐,堪称上品。高天厚地,竟无一寡妇的立足之地;芸芸众生,竟容不下一贫妇!想当年,杜甫寄居四川成都时,门前有一枣树,邻居一个寡妇来打枣子,他从不惊动她。后来杜甫移居别地,就把这间草堂让给一位亲戚居住,这位亲戚为了防止别人打枣子,就在枣树周围围上了篱笆。杜甫听说这件事后,立即写诗劝阻,告诫他不要这样做:“堂前扑枣任西邻,无衣无食一妇人。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柳却甚真。”西邻的这位寡妇,有杜甫这样的邻居,是她的福气。可是祥林嫂生活的周围却尽是篱笆,尽是冷眼,尽是嘲弄。“怪谁”?人无情;“恨天”,天无眼。

创作或欣赏对联,可注意以下几点。

一、上下对等

我为教育局春节联欢晚会撰写了一副对联:

歌以抒情,舞以壮志,载歌载舞,歌舞声中庆盛世;

诗而铭德,乐而颂功,亦诗亦乐,诗乐场里度流年。

上下对等,是对联的基本要求。做到了这点,只算是“工”,还没有达到“化”,艺术境界不会高。上面讲到有艺术的对联是上联弱,下联强,或者是上联实,下联虚。这样的对联,有回味,有气势,是仄起平收音韵形式的内化。

二、上实下虚

有一年的高考前夕,我题写了这样一联:

十二年梦想凝笔端,友情亲情,美圆七彩梦;

九万里风云奔眼底,高校名校,好凭六月风。

三、长点的对联要注意起承转合。

山之气度,水之情怀,磊磊落落,无愧如诗盛世;

诗以栖居,书以相伴,潇潇洒洒,不负似水流年。

四、富有哲理

在《敢问路在何方》唱遍的一年,我为一所学校题这样一副春联:

路在何方?在你脚下;

杜甫草堂对联范文4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千百年来,古诗词由于语言生动凝炼,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内容占了较大的比例。它作为文学教育的手段之一,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文学知识上的提升,更能促进学生审美情感上的体悟。因此,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近几年来在一些诗歌教学探讨课上,我却发现了诸多的问题:教师在摒弃封闭式教学时,却往往犯了矫枉过正的错误,在追求教法的花样翻新,内容的广博之时,却往往忽略了古诗词教学内容的规定性和规范性,导致教学内容的混乱甚至消弭。本该是诗意栖居的课堂,却成了条分理析或者是“自我放逐式”的课堂,“诗意”的缺失让人再也感觉不到其该有的“语文味”。

误区一:重形式,轻质量。教学时,教学环节设计巧妙,拓展内容相当丰富,但是教学目标分散,忽略了学生对文本的朗读、探究,对文本的主体知识走马观花、蜻蜓点水。

误区二:泛化内涵,文本放逐。曾经听过这样一堂课,课文是温庭筠的词两首。这位老师先针对课文内容提了几个问题,然后学生围绕这些问题默读文章,同桌之间交流问题的答案。其后半节课就设计了一个“我与温庭筠的对话”,带领学生与想象中的古人讨论。这种“自我放逐式”的教学对语文教学来说是致命的倾向,使教学走上一条非常态的怪异之路。

误区三:多拓展,少关注。不少教师主导甚至是主宰着文本的阅读。在一些诗歌教学课堂上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带着学生匆匆忙忙地“庖丁解牛”地肢解完一首诗歌,有时甚至连诗歌的意境都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就立即忙于形式各异的 “表演秀”—热闹却空洞。

如此综观,本该是诗意的栖居之地,却因没有诗意地教学,扭曲了本该诗韵浓郁的课堂。

二、我的一节诗歌教学课

八年级上册,恰逢教授杜甫的诗歌《望岳》《春望》。我仔细阅读了教学参考,学习了一些有关古诗词教学的文章。我想,该如何让我们的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真正能体会诗的意境,得到美的享受,从而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难点呢?倘若我在教学过程仅作单纯地分析讲解,然后提问,让学生再回答,说说古诗每个句子的意思,接着反复练习背诵。这样的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听着,使劲地记着,至于审美情趣的陶冶,诗的意境的体会、文化的薰陶就不能体现了。反复思考后,我的教学步骤如下:

1、“未成曲调先有情”――补充背景,制造阅读期待

“文章合为时而作,诗歌合为事而作”(白居易),诗歌是主体的意识流,有感而后发。为此,就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否则便会遇到教师在上动情讲诵,台下学生却窃笑一片的尴尬场面。所以在讲课前我先引用三副对联来激起学生兴趣: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从这些对联中所寓指的人物-杜甫谈起,让学生们根据课前预习的资料来介绍杜甫的生平、写作背景。

通过这一环节,很容易暗示学生感受作者情怀,增加了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诗热情。这对下面理解诗歌,把握情感就拿捏得更准了,为诗歌的吟诵和理解垫定了良好的基础。

2、“轻拢慢捻抹复挑”――声声入耳,调动情感的期待

让学生领会古诗之美,离不开诵读。深情朗读是奏鸣情感,拨动想象的琴弦。古诗词的教学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 只有在熟诵中才能真正领悟词意、诗境, 才能在文本与情境之间架设起心灵的桥梁,真正品出诗人欲表达的深沉的情感。“读书千遍,其义自现”并非是毫无道理的。“读”是形成语文素质,获取新知识和新信息的重要渠道。高质量的读,有助于营造气氛,再现意境,加强理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与其让教师单纯地精讲,倒不如让学生有感情地去朗读那些精彩的描写。大量的语言优美、感情真挚的古诗词,通过诵读可化平面的文字为立体的形象,让学生产生不可言传的美感。所以我着重设计了朗读环节,让学生读而后品,体会诗的意境。

读之前,我先进行了朗读指导:写《望岳》时,诗人风华正茂,满怀抱负,遍游祖国大地,全诗形象高大,境界壮阔,显示出气势磅礴、雄放健拔境象。语调要比较昂扬一些,表达诗人誓欲大展宏图于未来的雄心壮志。写《春望》时,战火不断,国破家亡,民不聊生,诗人也妻离子散,朗读时要语调忧愤、低沉一些,感情凝重,风格沉郁,表达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紧接着在课堂上进行了多次反复吟诵,如教师配乐诗朗诵,学生听读,全体学生配乐跟读、指定学生朗读,全体学生配乐朗读等等。在古典乐曲声中,我感觉学生读得越来越有感情,他们在读中已渐入诗境,情感期待已在此中调动起来,一种与诗人共通的情感已呼之欲出了……平时老师要花很多口舌讲解的东西,我想通过这样反复的诵读学生已不言而喻了。

3、“沉浸浓郁,含英咀华”―― 披文入情,架设理解的桥梁

读,仅仅是品析诗歌的重要一步。“读而优则品”,还须进一步地“推敲”方能品出诗中之味,品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在这一环节我设计让学生先大致说说自己读诗后所理解的诗意,然后再次播放配乐诗朗诵,要求学生边听边想,想像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体会诗的诗情画意。再用“你有一双慧眼吗?”这一环节说说两首诗最吸引自己的地方,指出来并说明原因

这些环节的设置,等于给学生找到了理解诗歌的“抓手”,能够循着作者行文的思路,以词句作为切入口感受人物的形象,领悟人物的情感,准确把握作品的重点。由此学生发言很积极,很快就找出了诗中的关键性语句,如“望”的品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等名句并加以鉴赏,有些学生还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对诗歌的理解。这些语句都深深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并进而透过语句读出一个时代、一段历史,读出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读出了与自己相通的情感。

三、万家忧乐在心头――关于古代诗歌教学的一些领悟

杜甫草堂对联范文5

草木皆兵(苻坚)胯下之辱(韩信)背水一战(韩信)

四面楚歌(项羽)望梅止渴(曹操)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破釜沉舟(项羽)悬梁刺股(孙敬)(苏秦)

囊萤映雪(车胤孙康)洛阳纸贵(左思)闻鸡起舞(祖逖)

纸上谈兵(赵括)东窗事发(秦桧)鸿雁传书(苏武)

二、写出下列雅号所指的名人

六一居士(欧阳修)东坡居士(苏轼)子美(杜甫)

香山居士(白居易)青莲居士(李白)易安居士(李清照)

三、先把诗句补充完成,然后之处下列诗句中加点字指的是谁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元二)

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董大)

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

6.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

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8.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四、写出下列诗句中的地名。

1.“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中间的“河”和“岳”分别是指黄河河华山这两个地方

2.“直把杭州作汴州”中的“汴州”指的是今天的(开封)这个城市

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春城--古时的长安,现在的西安)

4.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南京)

五、文学知识。

1.文学,被称为“唐宋家”的是韩愈(之首,唐),柳宗元(唐)

2.“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3.获得“四大文化名人”的中国人是屈原

4.王安石的“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屠苏”实际上是一种酒

5.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年”,传说中是一种怪兽

6.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指的是谁?指的是: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燕昭王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边塞冬天的景象

8.“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中的“一水”指的是(长江)京口指的是镇江钟山指的是南京

9.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藏、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注入东海,全长6397米

10.“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妃子指的是杨玉环(杨贵妃)

1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名句出自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2.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的是(关羽)

13.“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名着《红楼梦》中的开篇之诗。

1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观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名着《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15.“近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首诗的谜底是山水画

16.“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描写的是风这种自然现象

1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的是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色

18.“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和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两句诗描绘的都是汉朝大将军李广

19.“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古人所说的“桃符”就是春联

20.古代文学,被称为“大李杜”的是李白杜甫,小李杜的是李商隐杜牧

21.我国历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最早的军事巨着是《孙子兵法》

22.古人说“闻”就是听的意思,如:但闻人语响忽闻岸上踏歌声闻鸡起舞

23.被称为“诗仙”的是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

24.我国古代诗人中,流传至今最多的诗人是陆游,近万首

2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冬季的景色

26.她,波兰人,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发现了擂和钋,她是居里夫人

27.三十六计中的第一计是瞒天过海

28.大珠小珠落玉盘描绘的是琵琶这种乐器

29.成语双管齐下中的管最初是指毛笔

30.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中的台城指的是今天的南京

3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的蓝之的是蓝草(植物)

32.出水芙蓉中的芙蓉原指荷花

33.写出下列词语的代指

杜甫草堂对联范文6

[关键词]对联;谐音美;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H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8-0069-02

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高雅的文学性和广泛的实用性,广泛存在于各类生活习俗之中,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闻乐见,千百年来长盛不衰。“楹联是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学品种。它的形成虽然是从骈文和律诗发展而来,但它并非骈文和律诗的简化,更不能算作骈文和律诗的附庸,它是由骈文和律诗的提炼、浓缩而成的。但有其不可掩抑、不可磨灭的特色,而这种特色绝对不是骈文和律诗所能代替的,它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早从骈文和律诗的领域中独立出来,蔚为包罗万象的艺术王国。”

“对联”一词最早出现于明代,《西湖二集•忠孝萃一门》:“洪武爷抚定了婺州,于城楼上立大旗两面,亲书对联道:‘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一统天。’”沈德符《野获篇》:“张江陵盛时,有送对联谄者。”对联还有许多其他名称,如对子、对句、对语、楹联、楹语、联句、联语、连语、联对……《宋史》记载,五代后期后蜀孟昶有一天命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于寝门,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清代学者纪昀、梁章钜认为这是我国最早的对联。常江在《中国对联潭概》中认为迄今最早的对联是陆云和荀隐的对话“云间张士龙”和“日下荀鸣鹤”。

由《中国对联大辞典•对联知识》中“对”和“联”的定义可知,对联是对与联的合称,指以对偶句为基本特征的有独立意义的文学形式,由上联和下联组成,上、下联字数相等,音节数量相等,这样视觉上才整齐、对称,节奏感强,形成视觉上的和谐美、听觉上的音乐美。如杜甫的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则形成两副对联,即上、下联中字数相等,音节的数量相等,词性相对,整齐工整,用词准确,具有和谐美、音乐美。由此可见,汉字构成对联并形成对联文化,由于汉字字音不同、字形不同、语境不同、语调不同,字义便大相径庭。

谐音即运用字词的同音或近音的条件来构成双关意义。利用谐音写对联,是中国文人智慧的体现,也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

(一)借助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含蓄表达观点

“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从字面上看,橹的船速不如帆船快,笛子的声清难比箫音婉转平和。但“橹速”谐音东吴都督鲁肃,“帆快”谐音西汉大将樊哙,“笛清”谐音北宋大将狄青,“箫和”谐音西汉相国萧何。该联借助谐音评论历史人物:三国的鲁肃不如汉初的樊哙,北宋的狄青不如汉代的萧何。上联说文不如武,下联是说武难比文。由此可以推断,上联是位武官所写,下联则是位文官所对。

(二) 知识积累不够,误用汉字,形成谐音

如“妹妹我思之;哥哥你错了。”从字面上看,前两字是叠字名词对仗,第三字是代词,第四字上、下联都是动词,第五字是虚词,对仗十分工整,内容也并无不当之处。但这副对联出自科考之中,就成了一副巧妙对联。据文献记载:清代一次科举考试中,以《尚书•秦誓》中的一句“昧昧我思之”为题,有一考生视力不佳,并且知识积累不够,写成了“妹妹我思之”。阅卷官见了,哑然失笑,提笔批了“哥哥你错了”五字,恰成一副对联,读之令人忍俊不禁。

(三) 时人迫于形势,不敢明说,情感暗含其中

如“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光绪年间,民不聊生。合肥人李鸿章权倾朝野,翁同为常熟人,任户部尚书,相当于古代大司农。时人作联讽之,巧借二人的籍贯做文章,而言外之意:瘦了天下肥了宰相,荒了世间熟了司农。“肥”与“瘦”、“熟”与“荒”借音同义不同而形成鲜明的对比,辛辣地讽刺了清政府的腐败统治。

清代著名文人金圣叹因抗粮哭庙案,临刑前写下:“梨儿心中苦,莲子腹内酸。”此联巧借“梨”与“离”、“莲”与“怜”的谐音抒发自己的情感,离开儿子很不是滋味,可怜儿子以后无父亲管教,心中更是一阵酸楚。金圣叹心情酸苦,儿子悲痛欲绝、泣不成声,但迫于当时形势生怕累及儿子不敢明说,只好借对联表达父亲对儿子的爱。一副对联写尽胸中怨愤,正是大文学家的手笔。

(四) 欲说还休,委婉表达

如“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这是明代文学家程敏政早年与其岳父李贤属对时的一副对联。“荷”谐音“何”,“藕”谐音“偶”,“杏”谐音“幸”,“梅”谐音“媒”。宰相李贤喜爱程敏政的才华,欲招为婿,借桌上之物即兴出句,语意双关:荷为藕之花,藕为荷之实,两字皆为草字头,以字形试探程敏政的才智,又明借谐音暗探程的心理。而程的即兴对句同样语意双关:杏、梅都含木字,同属草木类,与对句巧合天然。且借谐音示意,有幸(杏)蒙大人厚爱,以女相许,小生愿为婿,无须托媒(梅)说亲。上、下联珠联璧合、妙趣横生。

(五) 文人才子们借谐音妙联,展示学识及才华

如“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帖翰林书。”民间传说此联为明朝唐伯虎与李调元所对。有一天,任翰林院编修的“巴蜀才子”李调元来到川东某地的一座庙里,长老素闻李调元之名,赶紧亲自前来接待,并摆了一桌很丰盛的素宴款待他。席上,李调元见长老几次欲言又止,料定他还有事相求,就主动问他。长老这才说出原委。原来这座寺庙有幅画,是这位长老的师傅画的,画的是三两枝出水的荷花。当时正逢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唐伯虎游玩到此处,为此题字“画上荷花和尚画”,并说:“若有人能对出下联,此人必是当今奇才。”长老多年来未找到能对出下联的人。李调元听完长老的叙述,兴趣陡增,便紧靠唐伯虎对联之旁,写下一联:“书临汉帖翰林书。”从此,这幅画就作为这座寺庙的镇寺之宝,挂在这个方丈的室中了。此联无论顺读倒读,读音不变,平仄协调,或音同字异,或义异字同,变化有致,同文谐音兼备,较之一般的回文联和谐音联,难度更大了。

(六)文人碍于颜面,不愿明说,自我解嘲

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为“南北”。此联是宋代吕蒙正中举之前的一幅春联,家中贫寒,生活窘迫,与之后来中举后远亲近邻争相拜访相比,大相径庭。此时无人接济,他只好借此对联解嘲自己的凄寒,上、下两联隐含了“缺衣(一)少食(十)”,横批意为:没有“东西”。此对联既是自我解嘲,也是当时“穷在闹市无近邻,富在深山有远亲”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写照。

(七)针砭时政,痛斥当权者

如“三鸟害人鸦雀鸨,一群卖国鹿獐螬。”此联下联承接上联的三禽鸟,先用“一群”对“三鸟”,再分别点出三种动物名称,实际上借用谐音痛斥了陆宗舆(谐鹿)、章宗祥(谐獐)、曹汝霖(谐螬)。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人民群众对北洋军阀政府中的卖国贼的倒行逆施,极其愤慨。学生纷纷罢课,游行示威;商人罢市,给以支持。此对联是上海闸北一花鸟商店的对联,后有人张贴于大街上,一时不胫而走,传遍全国。迫于形势,北洋政府不得不下令罢免三人,并令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签订《巴黎和约》。

可以看出,谐音联为嘲讽类的一种,其总体特征是含义充分表达,却又暗含其中,利用谐音既诙谐幽默,又笔锋犀利。在这短小精悍的对联中无不透露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真是妙不可言。

谐音联为趣联的一种,此外,还有多种趣联,如析字联、回文联、叠词联、异音联……中国汉字充满着智慧,以汉字为基础的对联也像一朵永不凋零的鲜花点缀着中国文化。

[注释]

《中国对联大辞典•吴小如序》。

我国清代著名的学者、目录学家,纂修了《四库全书总目》,著作有《阅微草堂笔记》。

我国楹联史上的开创者,他总结归纳搜集整理的楹联专著《楹联丛话》、《续话》、《三话》是我国第一部研究对联的丛书。

《晋书•列传第二十四•陆云》。

摘自《中国对联大辞典》。

北宋河南洛阳人,字圣功,大平兴国进士,太宗、真宗时曾两度出任宰相。

摘自《中国楹联鉴赏辞典》。

[参考文献]

[1]顾平旦,曾保泉编.对联欣赏[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

[2]梁章钜等编著.楹联丛话全编[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