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禹治水课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禹治水课件范文1
我们知道,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因此,教师更应该善于用形象、直观的表情方式,创设情境,以情生情,让学生感受体验形象的鲜明性,进而来加深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达到发展学生语言的最终目的。几年来,我在借鉴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情景教学法”的成功经验,深入进行低年级阅读教学研究的过程中,体会到:语文课以教材为凭借,以情感为纽带,以形象为中介,以发展语言为目的的指导思想来组织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创造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借助媒体——激情。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儿童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获取各种信息的。课堂上,借助媒体——音乐、录像、课件等电教手段,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语言文字所反映的那活生生的事物,引导学生欣赏祖国山河的绚丽多彩,体验感人场面的扣人心弦,感悟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学生便由感而发,情绪大振,激情奔放。如苏教版小语教材第三册《大禹治水》,这个历史经典故事远离现代儿童的生活,要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所讴歌的禹那种为了治理洪水而舍小家保大家的崇高品质是有难度的。教学伊始,我首先让学生通过录像,亲眼看一看滔滔的洪水淹没农田、冲倒房屋,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场面,学生那颗幼小善良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憾。这时,教师再通过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很快地就把学生带进了课文。由于学生的情感已被深深地激发了起来,对治水英雄禹,也就不由得肃然起敬。学生在感知形象的过程中,情感得到了调控,由此成为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
二、凭借语言——融情。
语言作为思想的外衣,它的物质外壳与思想内容应当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语言不可能不表达一定的思想,而思想总带有一定的情感。众所周知,语言的习得,要经过感悟、积累、运用的过程。因此要发展学生的语言,必须要借助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去感悟、去体会、去联想、去想象,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为积累和运用语言打基础。如《大禹治水》一文,我抓住描写禹决心治理洪水“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等重点词语,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想象跋山涉水、忍饥挨饿、风雨兼程、精疲力尽的种种艰辛,从而来体会禹治理洪水的坚定信念,以及禹为了治理洪水而废寝忘食、绞尽脑汁,为了百姓的安宁生活,饱受沧桑也心甘情愿的忘我精神;抓住禹在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动人事例,引导学生进行换位体验:如果你爸爸在外工作13年,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一次也没来看你和妈妈,你会怎么想?这个问题一下子拉近了禹和学生的距离,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到了禹那种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学生在这一创造性学习中,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教材之中。
大禹治水课件范文2
[摘 要]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富于变化的共时空群体活动,主体、客体、媒体之间的关系处在不断转化之中。教学的进程不可能在设计时加以全部预测。只有从鲜活的学情出发,全面充分地预测学情,进行弹性预计,为生成留足空白、腾出空间,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生成性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弹性教学 课堂生成 预计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0-030
课堂教学是动态发展的,具有生成性、开放性。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多一些富有弹性的设计,为教师和学生留下足够的调适空间,就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弹性预设为生成留足空白
语文是人文学科,有多义的词语、多样的美感、多重的价值追求,内涵极为丰富。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同样有着复杂的结构。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设计应是有弹性、有空白的预设。教师如果精心设计一个开放的空间,让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白。当学生和文本相碰撞时,体验、理解、思维与想象就能绽放出一个个精彩美丽的火花。教学《大禹治水》一课时,我发现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写的是大家熟悉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我没有采用传统的品读、感悟的方式去引导学生感知大禹“为大家舍小家”的崇高精神,而是请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想象大禹路过自家门口时,会看到什么、想什么、怎样做,然后把这个故事具体、生动地讲给大家听。讲故事、听故事是学生最喜欢的,他们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不仅锻炼了观察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水到渠成地感知了人物形象,感悟了大禹的伟大精神。
二、弹性课堂给生成腾出空间
(一)选择方法促生成
语文教材的内容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许多内容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教学时如果凭借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化难为易,调动学生的原有认知,促进学生生成新的知识。如,一位教师教学《天鹅的故事》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感受老天鹅舍己为“群”、英勇破冰的形象,精心设计了多媒体课件:伴随着低沉的音乐,冰天雪地中,一只老天鹅在厚厚的冰面上,飞起又落下,落下又飞起……一次次用自己的胸脯重重地击打着冰面,老天鹅发出了一声声哀号,冰面上的血迹一点点晕染开来。老天鹅奋不顾身扑打冰面的场面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个学生。当教师问:“如果你也是天鹅群中的一员,看到此情此景,你会说什么?做什么?”学生们纷纷举起了手,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缩短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让他们与课文中的人物产生了共鸣。
(二)巧妙设问促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样的需要特别强烈。”出示课题后,一句“你最想知道什么”“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问题”,能充分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热情,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如,学习《雨点》一课,我问:“你最喜欢写雨点落进哪里的句子?为什么?”他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孩子们的思维就像叮叮咚咚的泉水欢快地流淌着,个性化的阅读和思考让他们生成了个性化的理解。
(三)把握资源促生成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出现的意外情况一般都有生成的价值。教师应随时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如,《蘑菇该奖给谁》一课最后揭示了一个道理:只有敢于和高手比,才能不断进取,获得成功。教学时,我请学生说说对“敢于和高手比”一句的理解。有一个学生说:“只有坚持下去,才能成功。”很明显,他的理解和句子的原意是有差距的,但再仔细一推敲,这样的说法也有可取之处:不畏惧失败、不害怕挫折,敢于一次次和高手比,才能不断取得进步。于是抓住这个生成资源,我向学生介绍“坚持”的可贵,讲“坚持”的故事,补充关于“坚持”的词语:持之以恒、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学生在意外的生成中有了意外的收获。
三、弹性作业为生成提供条件
作业是对知识的及时消化和巩固。长期以来,作业多采用抄写、背课文、做练习的形式。新课程理念下,可以弹性设计作业,如,学完《雨点》,仿照课文的形式,做一回小诗人,写两句诗;学完《小池塘》,根据文中描述的情景加上自己的想象,把美丽的小池塘画在纸上;学完《奶奶的白发》,帮奶奶做件事,对奶奶说句话……这样的作业设计既让学生感兴趣,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为进一步的生成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大禹治水课件范文3
一、借助想象,创设情境
1.声效渲染,助推想象
声效包括音乐和效果音。相对于直观的画面,它更容易激发人的想象,调动人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针对文本的动情点,恰当地运用声效渲染,很容易把学生带到一种特定的情景之中,激起学生的想象,与文本产生共鸣。比如,在学习《大禹治水》(苏教版)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洪水的肆虐,一位教师播放了一段洪水泛滥的声效,让学生想象:“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伴随着洪水声,进入了情境。在交流中,他们深深地认识到洪水的巨大危害,治水任务的紧迫与艰巨。这为学习下文,树立大禹的形象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2.语言描述,丰富想象
在低年级中,短小课文多、诗歌多、语言平实的课文多,仅靠文字阅读往往很难引发学生的感受。因此,教师通过充满情感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动情的描述会直接影响、感染学生,丰富学生初步阅读后的想象,帮助学生搭起走进文本的桥梁。比如,学习《雨点》(苏教版)一课,如何让学生感受雨点“在小溪里散步”的悠然状态,把诗句读美呢?一位教师这样描述:“在茂密的丛林里,一条小溪在缓缓地流淌,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小溪上,美丽的蝴蝶在小溪上跳舞,可爱的小花在小溪旁开放,小雨点呢,在小溪里散步。”教师动情的描述,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小雨点在小溪里悠悠然的状态,朗读自然声情并茂。另外,通过讲故事的方法也可以创设不错的情境。
3.运用类比,有效想象
教材中有些内容离学生生活比较远,教师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实现有效想象,使学生真正有所体验。比如《云房子》(苏教版)一课,第二段中描写小鸟在空中建了各种各样的云房子,其中“有很宽的大礼堂”。很宽大的礼堂学生并不多见。一位教师引导学生先观察可以坐50多人的教室,然后启发学生想一想:你认为“很宽的大礼堂”可以坐多少人呢。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你们说的很宽的大礼堂,最小的相当于我们10个教室这么大;大的呢,差不多有100个教室大呢!”在学生的惊叹中,“很宽的大礼堂”深印在脑海中。从熟悉的教室到不熟悉的礼堂,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找到真切的体验,自然读得有滋有味。
二、多媒体演示,创设情境
多媒体集声音、图像、文字为一体,形象直观,很能吸引学生,是创设情境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直观展示
主要针对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或有选择地给予补充,或把原本抽象的文字放置于真实的情境中,使学生恍如置身于生活中,激发内心真实的体验。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认识和体验,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语言文字。比如,学习《欢乐的泼水节》(苏教版)时,播放人们互相泼水的欢腾场面,让学生共同体验人们的幸福与快乐;教学《闪光的“金子”》(苏教版)一课,为了从徐虎在“特约服务箱”的留言中体会徐虎一颗热忱为大家服务的心,一位教师课件出示:一处居民楼墙上,挂着一个木箱,上面所写的即是文本中的话。教师让学生作为附近的居民读读箱上的话,谈谈知道了什么。这样一来,课件把抽象的文字变成了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有了很真切的体会。
2.互动交流
互动交流是指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可预设性和操作性,创设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经常用课件虚拟人物与学生进行对话。一位教师在教学《我们知道》(北师大版)一课时,巧妙地实现学生与虚拟景物的互动。学习第三小节时,课件展示了一处平静的水面,教师让学生当风娃娃,一起向水面吹风。随着学生的表演,教师操作课件,平静的水面漾起圈圈涟漪。一个小小的互动环节,让学生进入诗歌中的情境,体会到小孩子发现风的惊喜之情。
3.反衬延展
有时多媒体课件不一定直接呈现文本的内容,而是从反衬主题或延展文本的角度去创设情境,以引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思考。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人人都说普通话》(北师大版)时,在导入环节,播放了一段用湖南话读的文本录音,学生一个字没听懂。还有什么比亲身体验更有说服力呢?如此反衬文本主题,生动、简洁、有力。另外,利用文本的留白,多媒体创设未知情境,延展对文本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思考。
三、动手操作,创设情境
在这里主要指教师创设一定情境,组织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加深对文本的体验。常用的有以下三种方式。
1.画一画
主要指让学生通过画笔,表达阅读感受。比如,《美丽的丹顶鹤》(苏教版)一课,学习丹顶鹤外形时,教师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创设了给丹顶鹤穿新衣的情境,让学生给没上颜色的丹顶鹤图涂色。学生在动手画一画的过程中,深化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感受,激发了学习兴趣。
2.摆一摆
主要指通过粘贴画的形式,辅助学生对重点语句、关键词的学习,帮助学生读懂文本。比如,《鸟岛》(苏教版)一文,有这样一句话描写岛上鸟多:“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一位教师教学时,画了很多鸟窝,让学生到黑板上摆一摆,并引导学生看看是不是摆得“密密麻麻”“一个挨着一个”。如此设计,让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文本中对“鸟多”的相关描述,同时很巧妙地渗透了阅读方法的指导,即只有关注关键词,才能帮助自己把文本读懂。
大禹治水课件范文4
关键词:历史;故事化教学;思维方式;学习能力
一、历史教学故事化的方法
1.老师结合历史知识,穿插讲述历史故事
历史本事是具有真实性特点的,因此教师在讲学中以叙述为主,这就很容易把学生带入枯燥乏味的气氛当中。而转换一种方式,老师利用故事化教学,将历史知识以故事化的形式讲述给大家,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加深了学生们对于历史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有一章“科举制的创立”,这节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背诵内容又多,教学上有一定难度。老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搜集一些能够突出当时时代特点的“科举制”小故事,通过讲述古代秀才如何寒窗苦读考得状元,内容渗透一些科举制八股文等,让学生能够深切的体会科举制到底是怎样一回事,通过故事理解科举制度的程序,让学生们谈一谈科举制的优点和劣势,有了故事的学习,便为学生们学习“科举制”奠定了历史背景基础,使学生更容易去接受历史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2.学生分组合作,演绎历史情景
故事化教学的形式有好多种,不仅可以通过老师讲述,还可以让学生分组来情景演绎,再现历史场景。既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也丰富了课堂的形式。老师提前安排学生分组,告诉学生讲课内容,学生根据内容引导来搜集切合主题的历史故事,并且课下编排,在课堂上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呈现给师生。使历史知识生动形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大家的印象。
例如:初中历史课本七年级上册“原始的农耕生活”这一章节,老师安排两个学生小组,分别代表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在课下,小组可以合作来制作服装、原始居民使用的生活工具等道具等,编排好整个故事的剧情以及演绎方式。在课上,学生们通过演绎两种不同原始人的居住情况,农耕生活等,同时穿插一些趣味故事情节,再现历史情景,帮助师生更深刻地理解学习远古时期的历史知识。这样学生直接参与教学的过程,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整个课堂生动趣味,使历史学习不再枯燥乏味。
3.结合课上所学历史知识,课后交流历史故事
在经历过课前搜集历史故事,以及课中历史故事交流,因为课堂时间有限,相信大部分学生并未尽兴,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之后,学生脑洞大开,这个时候趁热打铁,在课堂结束之后,老师布置任务,让学生们课后接着课堂内容继续交流历史故事。
例如:初中历史课本七年级下册“贞观之治”这一章节的内容,在课上,老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多个唐朝盛世的图片,视频以及相关的故事,但由于唐朝的鼎盛以及唐朝有名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在短短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并不能非常完整的演绎,那么老师就可以在结束课程之后,给学生们点出相关故事或者人物来作为引导,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这样课下大家就会主动搜集故事,大家相互交流,共同学习。
二、历史教学故事化的必要性
1.故事化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心理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容易枯燥乏味,容易挫伤学生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不起兴趣,使得教学得不到理想的效果。尤其是初中时期的小孩处在青春期,很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导致他们直接放弃历史学习,而故事性的教学方式正好迎合了初中生的学习心理。
例如:在七年级历史课本中“大禹治水”的这一章节,在讲授知识的同时,穿插着大禹带领居民与洪水作斗争,并且三过家门而不入,直到完成洪水的治理。利用学生们认真听故事的情绪,抓住大家的注意力,进一步拓展到整个远古时代的知识当中,等到大家的精神疲劳之时再次穿插故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故事化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传统历史教学围绕课本内容,形式单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初中生的思维不够完善,拓展思维、逻辑思维等都不全面,有时候遇到一些抽象的问题,往往是老师自己讲的口干舌燥,学生依然是懵懵懂懂,理解不透彻。
例如: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当中“西周的兴起”这一章节,讲到了商朝的落败和周朝的兴起。这其中商纣王昏庸无度,可究竟是怎样昏庸,学生没有感性的认识,所以很难理解到其中的韵味,学生所学到的是较空虚的理论知识,这就要求增加一些小故事来具体讲述,学生有了感性的认识,才能激发出抽象思维、拓展思维,可以想象到具体的内容和画面。这就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于商朝如何一步步走向破败,西周如何休养生息一步步崛起的理解与认识。
3.故事化教学符合历史教学的需要
其实中国历史就是中国的故事,所谓历史教学本身就是在讲故事,讲述中国五千年来发展的点点滴滴,讲述世界进步的丰富事件。讲故事的目的就是使得讲学不再空洞、乏味,进一步加深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因此,故事化教学符合历史教学的需要,但是选取故事要具有典型性,要能够反应当时的历史特征。
例如: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当中,这一时期,三国势力相对平衡,但这一时期时局动荡,人物故事相当丰富。老师可以讲述“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大义失荆州”“桃园三结义”等故事。这些故事都可以拓展大家学习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这是符合历史教学的教学目的和意义的。
三、总结
对于历史学科本身来说,它是严谨的,真实的,因此增加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参与到历史情景当中,产生一种感性的认识,并且对历史进行理解感悟、抨击批判等,这是一种新兴的更适合当代初中生的一种学习历史的方式。
历史教学应该是一个生动有趣的过程,而不是传统教学中那样枯燥乏味的课堂,因此应该增强历史教学的故事性。故事性教W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还符合历史教学的特点和意义,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适应了新课标改革的发展,历史的故事性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总而言之,历史教学的故事性教学,对学生本身来说,在思维拓展方面,调动积极性方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等等都有着促进作用。对教育本身来说,在教学效果方面,创新教学方式方面等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大禹治水课件范文5
一、应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受到情感激励
1.模拟过程,使学生获得“真”的感受。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提供周围的熟悉的真人真事,更具有感召力。多媒体的模拟功能,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一愿望。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的限制,把客观世界、文学艺术展现在学生面前,既缩短课堂教学时间,又增加课堂信息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第三册《大禹治水》洪水泛滥的一段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滔滔”一词,可用多媒体模拟:肆虐的洪水夹杂着折断的树枝和石块从山谷奔泻而下,不断冲入早已翻腾汹涌的河流中,那树枝“嘎吱”的断裂声、那房屋“轰隆”的倒塌声、那轰轰隆隆的水声音,在拍打着岸边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震撼了学生的心。……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定格放大让学生仔细观察洪水的破坏性,用“滔滔的洪水……”进行说话训练。在视听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运用词语把它表达出来,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现代多媒体能把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不易实现的实验通过动画、录像、投影的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显示屏幕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同时降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形象感知,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文学作品以塑造形象为手段,达到教育、启智的目的。多媒体以其极强的表现力,将形象放大、缩小、连续、定格等,展示在学生面前,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例如:《把骨灰撒向大海》这篇课文,由于所处时代不同,学生很难理解人民对主席的一片深情,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教学开始,可用多媒体放一小段哀乐,问学生:听了有何感受?(难过、悲伤)师:你们知道吗?主席逝世的那天,举国悲哀,山河同泣,其悲壮如失去亲人,是什么原因使人民如此爱戴主席呢?以音乐渲染情境,直接而有效。运用多媒体,通过音乐渲染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是理解抒情性课文的有效途径。通过学生视觉上的差别,学生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激起情感的波澜。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重点、难点
1.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美国教育家德加·戴尔认为,当学习是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时,获得知识和技能就比较容易。语言文字作为描绘客观世界的符号,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由于多媒体可以提供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客观世界的表象,将抽象、概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化难为易。如《小鹰学飞》中有一段描写小鹰继续往上飞的一段话。引导学生理解“盘旋”一词是个难点,“盘旋”字面上可解释为“绕着飞翔”,光理解这些是不够的,这时,我利用多媒体演示:小鹰跟着老鹰一边学飞一边看见头顶上几只鹰在盘旋……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我适当点拨,让学生用“盘旋”一词进行说话训练。这样,从感知理解运用,从抽象具体抽象,词语的理解在表象的作用下化虚为实,真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化静为动,化空洞为生动。想象、联想是作者从客观实体上生发出来的。以多媒体为载体,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主观感受,化静为动。例如:第四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引导学生理解想象“我我想变成——”是一个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呢?我制作了如下课件: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华欣赏满池荷花。它们姿态各异,看着看着,我仿佛也成了一片荷叶,多媒体演示:我在荷叶中翩翩起舞,满池的荷叶也随我一起翩翩起舞……蜻蜓向我飞过来,告诉我飞行的快乐;小鱼向我游过来,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小作者的观察想象……虚实结合、动静相生,整个难点的突破是在欣赏的过程中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驰骋于美的画面中,积极参与进教学中。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1.多媒体展示景点地图。教学多媒体的运用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媒体使用得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计算机媒体,让学生充分主动地参与,拓展多方面的协作学习。比如在教学《“东方之珠”》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创设老师和同学们正在香港游览的教学情境,告诉学生因为是“一日游”,所以我们就去浅水湾、海洋公园和铜锣湾几个景点。这时多媒体展示三个景点的地图,学生自由组成小旅行团,去他们喜欢的地方尽情游览,他们分成若干小组读相关景点的课文,学习预先收集的资料,等到老师请他们做导游时,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课堂掀起。
2.多媒体辅助配乐朗读。《槐乡五月》一课就比较突出地表现了这一点,我在教学这一课时,用配乐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在听录音的同时展开想象。如他们所说,仿佛闻到了槐花的清香,看到千姿百态,雪白雪白的槐花,得到一次美的享受。给他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文中那准确简练而又美的像诗一般的语言,这时再出示图片让学生边听录音边欣赏,使优美的画面与精美的语句一起印在脑海里,在此基础上理解课文,取得很好的效果。
大禹治水课件范文6
[关键词] 民办高校 网络 合理利用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迅速的发展,民办高校在中国遍地开花,入校学生也越来越多。同时民办高校网络化的大量普及,学生每天都要用到电脑以及网络,这也正迅速地改变着他们的生活。网络使学生能方便、快捷地接受丰富的知识,享受网络资源。但同时民办高校的网络化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由于许多学生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及网络存在的黄色、暴力、欺诈等问题,我们也发现有一些学生容易沉迷于网络,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1、民办高校及其学生的特点
相比普通高校,民办高校无论是从学校本身还是其招收的学生都有其优势与劣势。由于民办高校的时间并不长,一般没有普通高校的那种校园文化底蕴。但它也有自己的优势,因为民办高校一般是由企事业组织或公民个人举办的高等学校,所以它更注重自身办学特色,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特别注重学生的就业情况。民办高校培养的多为应用型人才,所以它的活动设置也更加灵活,更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及就业情况。而且民办高校也越来越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提高育人质量。
民办高校的学生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民办高校招收的学生参差不齐,有些学生是由于成绩不好而有的则是由于高考失利而选择民办高校。成绩不好的学生缺乏自信,而高考失利的学生正经受着沉重的打击。这时的学生极容易使自己沉迷于网络世界以寻求自信或者安慰。但这些学生也有着自己的特点,他们的头脑更加灵活,不局限于书本知识,对于所设置的与专业相关的活动也跃跃欲试。他们更乐于为同学服务,也乐于自己安排活动去增强同学之间的感情。而网络的普及正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2、网络的普及势不可挡。
据调查,高校的大学生每周上网时间为18.4个小时,同时,数据显示,这些学生将网络作为娱乐工具的依赖程度为56.1%。(王英, 2010: 99)。而在我校,广东一所软件学院,由于学生要求要在网上下载老师的课件与作业,并在网上上传作业与测试,所以学生的电脑拥有率几乎为99.9%。而没有电脑的极个别学生也可在实验室或图书馆上网,所以我校的网名人数占全校人数的100%。种种数据表明,网络的普及与应用是势不可挡的。
3、网络的优缺点
网络的迅速发展取决于它不可替代的优势。现在学生不仅用台式的电脑上网,而且还用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上网。后者决定了网络是无处不在的。而且不管何时你想知道什么直接打开电脑或手机就可以查询到相关的许多信息。网络上的大量的信息使学生们的视野更开阔,知识的获取更方便快捷。这是其他的任何教育所望尘莫及的。它使学生们个性更独立,更有创新精神。并开始追求人格的平等。
网络的存在有优点的同时也避免不了它的副作用。有学者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进行了专业调查。结果显示:只有6.1%的大学生对 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有所了解;52.9%的学生对网络信息持怀疑态度;男生中浏览的达62.8%;男生中存在网络黑客攻击想法的占35%;37.7%的学生在面对网络谩骂等不文明行为时,会选择以牙还牙(王英,2010:99)。 虚拟的网络与现实的截然不同使得部分同学越来越缺乏责任感,对任何事情都不负责任。由于学生的道德观较不成熟,网上的不良信息也会影响部分同学。并且最让人头痛的网络游戏以其要求网名积极的参与与不断的升级而导致绝大同学上瘾。并且网络的普及及学生对于电脑的不断探索与进步,有一些同学甚至常常浏览并盗取其他人的隐私。
4、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教育与教学,取其精华避其糟粕。
4.1当学生刚入校,由于各种情况迷恋网络时,教师也可利用网络帮助学生进行疏导。刚入校的学生,对于教师并不会一开始就很信任。所以首先,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各个方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比如,上这所民办高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以便及早判断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上的不适。不要遵循传统教育的模式一味的说教。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比如QQ,MSN等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表示出关心,慢慢的这样才会得到学生的信任。在得到学生的信任后,学生自己就会告诉你他目前的状态而请你帮忙调整。这时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了。而且在接下来的日子也会更多的愿意和老师接触。
4.2网络的便利性使得教师与学生的活动的安排更出色。教师和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年龄上的差异,所以对待事物的看法与想法也不同,网络的出现使得这种代沟慢慢的变小。教师更明白了学生朝气蓬勃的想法,也使得教师更尊重学生的活跃的思想。学生对于从没举办过的活动类型也可以在网上查找活动流程,借鉴别人的想法,加上自己的创新,计划出不同凡响的活动流程。
4.3网络使得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有一个提前的准备,这不仅仅限于预习。对于文科知识的相关的文化和一些理科的实用知识的设计都可以提前理解,或者直接通过网络自学接受知识。正如韩愈所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4.4网络使得学生随时可以找到老师并即时交流自己的想法。在网络的虚拟状态下,学生甚至愿意向老师说出平时每次见面都想说但不敢说的想法。这样,通过日常生活中与学生在网上的联系使得学生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后,教师以身作责并即时的指导学生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于网上海量的信息,学生才能有一个正确取舍的态度。